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勒夫不爽。。。

[复制链接]
ERWIN19911964 发表于 2008-10-4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ch</i>在2008-10-4 20:47:00的发言:</b><br/><p></p><p>克林斯曼也是施瓦本人,而且他好歹还是效力过斯图加特,一起讨论吧。</p><p>克林斯曼上任之前,斯图加特国脚有拉姆,辛克尔,库兰伊,希尔德布兰。</p><p>克林斯曼时期斯图加特国脚只有希策尔斯佩格和希尔德布兰,拉姆和库兰伊转会,辛克尔沉沦。</p><p>现在,斯图加特国脚有戈麦斯,希策尔斯佩格,塔什彻,不知道其中哪个是没资格的。其他的,莱曼是退出国家队后转来的;希尔伯特呆了一年,一共打了8场,现在已彻底退出;赫迪拉借夺冠进过一次名单,没出场,现在还在U21,但仍广受德国足坛看好。</p><p>请问如何任人为亲?</p></div><p>希策那两下子也叫有资格?塔什彻这个赛季的表现也叫有资格?我看也就戈麦斯还有点资格</p><p>转会的斯图系在勒绵绵眼里也还是斯图系,所以人家拼命也得把库大帝带上,其他04球员就没这好待遇了</p><p>这个帖子讨论勒绵绵,没说克林斯曼,效力过斯图不代表他也任人唯亲,你举的例子反倒正好印证了勒绵绵的任人唯亲</p><p>只要是效力过斯图的球员,什么库大帝,辛克尔,勒绵绵是能招则招,只有希尔德布兰是例外,而给新人机会也是优先考虑斯图系</p><p></p>
69最爱klose 发表于 2008-10-4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ch</i>在2008-10-4 21:00:00的发言:</b><br/><p></p><p>首先,罗尔费斯在国家队打的不是他在俱乐部的角色,而兰帕德06年在国家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杰拉德都得伺候着给他防守,结果还表现成那德行,从此才定下了国家队废物的基调。</p><p>其次,罗尔费斯在国家队的表现有那么烂?15场比赛8场获评分,平均3.31,还包括最后去年预选赛最后输捷克平威尔士那两场球的4分,并不算很糟。对芬兰一战kicker的评分甚至达到2.5。希策尔斯佩格在后腰位置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从来就没有废字一说</p></div><p>     别的不说了</p><p>   7个中场招5个后腰</p><p>   你觉得很合理?</p>
热爱金属 发表于 2008-10-4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就不是勒绵绵了。
ych 发表于 2008-10-4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69最爱klose</i>在2008-10-4 20:49:00的发言:</b><br/><p>     恩斯特都被逼得自己宣布退出国家队了</p><p>     希茨尔斯佩格那两下子跟恩斯特一比……</p></div><p></p><p>我承认恩斯特有入选国家队的实力,但未必认为他比希策尔斯佩格强。恩斯特也是个需要打核心的主,但偏偏性格倔强,不服替补位置,只能很遗憾地放弃了</p><p>多说一句:隔河看风景,总觉得对岸的风景美,其实未见得</p>
ych 发表于 2008-10-4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69最爱klose</i>在2008-10-4 21:04:00的发言:</b><br/><p>     别的不说了</p><p>   7个中场招5个后腰</p><p>   你觉得很合理?</p></div><p></p><p>特洛肖夫斯基和小猪都是可左可右。另外波多尔斯基打左前卫打得很不错,弗里茨也是右前卫出身。没什么不妥啊</p><p>其实左前卫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施耐德一退,右前卫一直没有一流的人选,所以一直让小猪打(多说一句,奥东科尔打右前卫是我个人认为勒夫时期最大的败笔)</p>
69最爱klose 发表于 2008-10-4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ch</i>在2008-10-4 21:09:00的发言:</b><br/><p></p><p>特洛肖夫斯基和小猪都是可左可右。另外波多尔斯基打左前卫打得很不错,弗里茨也是右前卫出身。没什么不妥啊</p><p>其实左前卫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施耐德一退,右前卫一直没有一流的人选,所以一直让小猪打(多说一句,奥东科尔打右前卫是我个人认为勒夫时期最大的败笔)</p></div><p>      猪踢边前卫都只能说勉勉强强</p><p>    现在德国队真正合格的边前卫只有特罗一个人</p><p>    波打左前卫也就是切菜鸟比较管用</p><p>    弗里茨踢边前卫就更算了吧,曾经认为他可以踢,但事实证明他不行</p>
ERWIN19911964 发表于 2008-10-4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让弗里茨打右前卫是笑话,上次对芬兰让他打右后卫都找不着北,光有速度有身体连点突破能力都没有</p><p>这种球员打边前卫没看出有什么前途,再说他打右前卫去了谁打右后卫?莫非把拉姆拉过去再上JANSEN?</p><p>奥东科尔和弗里茨没看出有什么大的不同,都是靠纯速度吃饭的主</p>
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08-10-4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弗里茨在梅子不如普勒德尓</p>
ych 发表于 2008-10-4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RWIN19911964</i>在2008-10-4 21:01:00的发言:</b><br/><p>希策那两下子也叫有资格?塔什彻这个赛季的表现也叫有资格?我看也就戈麦斯还有点资格</p><p>转会的斯图系在勒绵绵眼里也还是斯图系,所以人家拼命也得把库大帝带上,其他04球员就没这好待遇了</p><p>这个帖子讨论勒绵绵,没说克林斯曼,效力过斯图不代表他也任人唯亲,你举的例子反倒正好印证了勒绵绵的任人唯亲</p><p>只要是效力过斯图的球员,什么库大帝,辛克尔,勒绵绵是能招则招,只有希尔德布兰是例外,而给新人机会也是优先考虑斯图系</p><p></p></div><p></p><p>看评分吧,希策尔斯佩格本赛季平均分3.17分;塔什彻差一些,3.58分,不过你觉得谁顶替他比较合适?MF?还是梅策尔德?总不会是苏伯蒂奇吧</p><p>库兰伊我也觉得不该入选,但他偏偏特别能对强队进球:阿根廷、巴西、捷克、英格兰。不过说老实话,转会都三年了,还有多少人把他当斯图系的人看?另外06年抛弃库兰伊,恐怕主要还是勒夫出谋划策,毕竟那时他是德国队真正的战术指导人</p><p>辛克尔在转会凯尔特人后表现很好,招他是完全合理的</p>
ERWIN19911964 发表于 2008-10-4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希策在国家队的表现确实稳定,稳定的不着调,连巴拉克对防守的贡献都比他大,又不是什么大牌,偏偏还</p><p>那么大架子,让他多铲几次球能残废了还是怎么的,防守找不着,进攻拿不住球,真是太稳定了</p><p>除了直塞还有两下子再加上有时浪射能蒙进几个,真没觉得希策还哪里配得上主力</p><p>罗尔菲斯是防守能力不强,起码人家还是会去防两下,希策倒好,基本不管防守的事,一副核心的样子</p><p>勒绵绵连这个都能忍,还不叫任人唯亲?</p>
ych 发表于 2008-10-4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德甲比赛去了
ERWIN19911964 发表于 2008-10-4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ch</i>在2008-10-4 21:20:00的发言:</b><br/><p></p><p>看评分吧,希策尔斯佩格本赛季平均分3.17分;塔什彻差一些,3.58分,不过你觉得谁顶替他比较合适?MF?还是梅策尔德?总不会是苏伯蒂奇吧</p><p>库兰伊我也觉得不该入选,但他偏偏特别能对强队进球:阿根廷、巴西、捷克、英格兰。不过说老实话,转会都三年了,还有多少人把他当斯图系的人看?另外06年抛弃库兰伊,恐怕主要还是勒夫出谋划策,毕竟那时他是德国队真正的战术指导人</p><p>辛克尔在转会凯尔特人后表现很好,招他是完全合理的</p></div><p>评分这东西不靠谱,看看表现,他除了对列支有个进球以外对国家队几乎没有任何贡献,打芬兰那场罗尔菲斯起码还有点表现,他直</p><p>接人间蒸发了,欧洲杯也是,动不动就浪射,防守基本不闻不问,定位球技术差得可怜,光会直塞这一招还经常不管用,有时还拿不</p><p>住球;再说塔什彻,论本赛季表现胡梅尔斯都比他有资格,最近几场德甲说他梦游一点不为过吧;最可笑的是库大帝,到现在还有人</p><p>翻老黄历给他辩护,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对强队进球怎么没见他对西班牙进个球?这么多空门都不进自己还是好好想想吧,沙尔</p><p>克多少能胜的球让库自己搅没了,连他们自己球迷都看不下去了;06年是不是勒绵绵做得主我不知道,但勒绵绵上任以后立刻起用库</p><p>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克林斯曼不是空架子,用人问题勒绵绵不会发言权太多的;有点道理的也就辛克尔了</p>
69最爱klose 发表于 2008-10-4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德甲的评分根本不值钱</p><p>希策尔斯佩格有本事在英超四大家族之一踢上主力,平均3.17分给我瞧瞧</p>
黄昏 发表于 2008-10-4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简单来说对勒夫不满有两点!~ </p><p></p><p>一是踢得软绵绵 尤其是在08欧洲杯上 勒夫的球队你压根看不出来是踢足球的 猛的一看还以为是拉了帮玩斯诺克的绅士来踢球的!  而且纵容太太团等事件直接导致球队凝聚力下降!</p><p></p><p>二是选材问题和任人唯亲 一年踢不上球的梅策尔德照样主力 俱乐部绝对替补莱曼和杨森照样担当大任 做个样子弄个26人大名单结果删除的是24号 25号 26号~联赛三强里却偏偏看不上沙尔克系 抱着高不成底不就铁锤和只会跟人屁股后边跑踢球连腰都不弯的罗费当宝 怀疑是不是给潜规则过的~人04的恩斯特 琼斯 维斯特曼 番德尔一个不用 惟独的库兰伊还是有斯图背景的!</p><p></p><p>是个球迷都看得出来德国后腰防守问题太大 联赛里最火暴最激情的鲁尔德比的俩队里拥有着德国最出色的四名防守型后腰:恩斯特 琼斯 凯尔和克林格 勒夫放着这样的比赛不去看不去选材反而却惊人的出现在了拜仁对某鱼腩的看台上 是看拜仁还是看鱼腩?!拜仁是德国的中流砥柱 那的国脚全是核心级别的 看不看就那回事了 还去观察谁?!仑辛吗?!</p>
热爱金属 发表于 2008-10-4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怎么可以对打土耳其的英雄人物如此健忘呢?没有表现?三个进球都谁策划的?罗小费还是勒绵绵同学?或者是弗里克?</p><p>如果说关于评分的事情,罗小费比希策要搞笑的多,虚的多。</p><p>自从欧洲杯预选赛开始,由于巴拉克受伤,帮助德国顶过难关就是希策,也不是罗小费同学好伐。。。</p><p>罗小费同学对于希策来说只是个新兵蛋子。</p><p>唉,真是众口铄金啊。</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6.gif\" />
热爱金属 发表于 2008-10-4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69最爱klose</i>在2008-10-4 21:33:00的发言:</b><br/><p>德甲的评分根本不值钱</p><p>希策尔斯佩格有本事在英超四大家族之一踢上主力,平均3.17分给我瞧瞧</p></div><p>咋说都比罗小费强,罗小费出去有人愿意收吗?</p><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6.gif\" /></p><p>希策踢英超的时候,某人连德甲都踢不上。</p>
德国队18号 发表于 2008-10-4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热爱金属 发表于 2008-10-4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黄昏</i>在2008-10-4 21:40:00的发言:</b><br/><p></p><p></p><p>只会跟人屁股后边跑踢球连腰都不弯的罗费</p></div><p></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0.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0.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0.gif\" />。。。跟跑的小罗费。
德国队18号 发表于 2008-10-4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唐诗逸 发表于 2008-10-4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一、</font>选择球员有针对性、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p><p>球员始终都是一切战术打法的基础,没有合适的球员或者没有选择合适的球员都是球队的巨大损失。特别是赛会制的杯赛,人员一旦确定将无法更换,故而要求主教练在确认最终名单时要有充分完备的考虑,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赛有相对准确的预见性,而且要针对己方存在的不足和隐患,有针对性的选择球员。出色的战术家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球员资源,从中选出最为合适者进入最终的名单。</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二、</font>完善球队攻防体系,力求做到攻守平衡</p><p>一支成功的球队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会有出色的表现,实践无数次的告诉我们,最终的冠军往往是一支攻守平衡的球队。重攻轻守或重守轻攻都必然会为球队创造好成绩埋下隐患。攻防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练员需要时间对阵容进行磨合,在实战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重要比赛前完成对球队战术的雕琢。</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三、</font>临场指挥、应变能力出众,换人调整有针对性</p><p>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之一,因为参与人数的原因,足球比赛存在着更多的可不预知性。特别是在比赛进行中,主教练需要时刻关注比赛的进程,针对对方的弱点以及己方的不足作出适时的调整。场上的情况可以说是瞬间即变,这就要求主教练有出色的阅读比赛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洞察到问题的所在。利用场上现有队员作出战术改变,或使用三个换人名额作出战术调整。可以说,临场指挥是主教练执教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指挥得当,可以及时扭转败局;指挥不当,纵使实力占优也可能最终落败。</p><p>反观德国队主教练勒夫,在以上三个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值得商榷的地方</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一、</font>选择球员没有针对性,入队标准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p><p>勒夫在拟定最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人名单前,曾对外表示要依据球员的竞技状态来选择球员。可从最终名单公布一刻起,选人标准问题就是争论的焦点。勒夫选择球员究竟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p><p>贤者:竞技状态出色,球员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能够在技战术上对德国队有所补充和帮助。</p><p>亲者:竞技状态低迷,在俱乐部无法担任主力或因伤病原因导致出场机会寥寥,但参加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年前的本土世界杯,可称得上是“嫡系”、“亲者”。</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具有的争议:是否根据球队需要选择了球员?</p><p>在预期公布名单的时间,勒夫再次犹豫不决,出人意料的推迟了最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人名单的确定,而是公布了一份超员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虽然这是一份超额名单,但还是让人感受到了意外。</p><p>基斯林、汉克、潘德尔、希尔德布兰、希尔伯特甚至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都未能进入。更不用说恩斯特这样一次犯错,永不录用的球员了。与之相对应的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世界杯阵容中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名球员进入本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大名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这个数字本身,而是在于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名球员中的一些人竞技状态严重低迷,难以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年前世界杯时相提并论,而且德国队并非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p><p>基斯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1</font>场比赛、进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font> 助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wbr></wbr> <wbr></wbr></font> 命运:未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p><p>基斯林是近年崛起的一位锋线新星,特点是冲击力更强,速度与技术结合好。而且可以打多个位置,可以担任中锋也可以担任边锋。如果勒夫严格执行其所谓的“状态论”,基斯林必有充分的理由入选。而现实是,基斯林不但未能入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人名单,甚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也无份。而德国队欧洲杯期间,正选锋线只有克洛泽的两粒入球,其他前锋全部哑火。</p><p>潘德尔:当今德国球员中任意球脚法最佳者,战术贡献点:任意球、角球、远射。</p><p>潘德尔应该入选的重要原因在于:当前这支德国队在角球、头球得分率上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问题不在于前锋头球能力下降,而是在于缺乏脚法出众者传球。这是勒夫缺乏相应技战术训练的严重恶果。而在这种情况下,选入一位脚法出众者就是最后的挽救措施。可惜潘德尔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都未能入选。</p><p>其他诸如:希尔德布兰、希尔伯特、汉克等均以状态不佳而落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但问题是,如果依据状态而论,奥东科、特洛霍夫斯基、博罗夫斯基等也不该入选,梅策尔德也不该进入主力阵容。特别是奥东科,他的位置与希尔伯特相同,两人状态都缺乏说服力,但毕竟希尔伯特无论在个人能力,还是在联赛中出场机会都要强于奥东科,状态要稍好于奥东科。恩斯特的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年前的一次失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年中无论在联赛中表现多么出色都得不到机会。简直可以用“一失足成千古恨”来形容。</p><p>以上数位球员的落选让人遗憾,但年轻新星马林、中场悍将琼斯、锋线杀手黑尔默斯的入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三名球员都是通过联赛证明了自己的,在国家队中,除了黑尔默斯在与竞争对手诺伊维尔的较量中稍处下风外,马林、琼斯都在各自位置的竞争上处于优势。命运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人名单具有的争议: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p><p>终于到了公布最终名单的时刻,此前一场热身赛中,马林、琼斯、黑尔默斯都有着积极、出色的表现。人们保守的认为除了黑尔默斯在与诺伊维尔的竞争中稍处下风外,马林、琼斯都将最终入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人名单。因为马林的突破能力、琼斯的凶悍防守都是目前德国队在战术上所严重欠缺的。与他们同位置的球员要么能力有所缺陷,要么竞技状态不佳。三位新人中留下两位的可能性还是很有希望的。</p><p>可正如公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时产生的效果一样,勒夫的决定再次令众人大感意外。三名新人最终全部落选。实际上在公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人名单时,贝肯鲍尔就以自己当年的经历善意的提醒过勒夫,二次裁员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对球员信心和自尊心的影响。但勒夫还是决定了,而且将此前表现出色的马林、琼斯全部放弃。而留下了状态不佳、能力欠缺的球员。马林、琼斯的落选并非能力不足,也并非竞争对手状态好于自己,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留下的球员跟随勒夫时间更长,有的更是参加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6</font>年世界杯的嫡系。就因为是嫡系,所以就可以不顾状态和能力,就可以在选择中优先于对手,如此选择球员,怎能服众?</p><p>欧洲杯实战中,德国队中场拦截能力极为低下。罗尔费斯、希策尔斯贝格这样的站桩式后腰严重缺乏拦截和拼抢的意识。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们一步步的向后退,几乎到了与后卫线重合的地步,如此没有层次感的后腰组合,根本无法对防线进行有效保护。就算你有再强的防线,也根本无法阻止对方前锋、前卫的合力冲击,况且后防线球员状态并非出色,这个时候后腰的防守能力就愈发重要。</p><p>欧洲杯决赛中的失球表面上看是拉姆和莱曼的责任,但如果你看回放录像就会发现,作为后腰的希策尔斯贝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哈维传球时,他是距离哈维最近的德国球员,正是由于他的失位导致哈维可以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送出直传。作为球队的后腰,居然盯丢了自己需要重点看防的对象。抛除这个失球,希策尔斯贝格在防守上的拙劣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从他入选国家队开始,左前卫、左后卫、前卫、后腰几乎都尝试过,可是都因为他极差的防守能力而无法胜任。平心而论,希策尔斯贝格具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远射,比如时灵时不灵的传球。但作为后腰,强悍的防守才是第一要旨。</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二、</font>攻防体系混乱,左右进攻严重失衡</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进攻端与防守端的表现都有问题</p><p>先说进攻端</p><p>在欧洲杯所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场比赛中,德国队共打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粒进球,其中:波多尔斯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球,巴拉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小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克洛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拉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球。如上所述,因为将波多尔斯基作为左边前卫使用,实际上德国队在前锋线上有四位球员:克洛泽、戈麦斯、库兰伊、诺伊维尔,也就是说,在所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位前锋球员中,只有克洛泽打进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粒进球,只占进球总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克洛泽虽然打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粒进球,但状态明显低迷,缺少了标志性的拿求突破和门前抢点,整个欧洲杯期间,表现的缺乏活力,在与对方后卫的对抗中一触即倒。戈麦斯在欧洲杯前被誉为将借欧洲杯崛起的新星,可实战中作为球队主力的戈麦斯屡屡错失得分机会,多次出现低级的失误。主力前锋表现不尽如人意,应该是增加替补上场时间的机会,可库兰伊、诺伊维尔上场时间则少的可怜。整体低迷,不应是球员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于教练的调教。</p><p>再说防守端</p><p>在全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场比赛中,除了在小组赛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font>战胜波兰,最后一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font>胜奥地利外,其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场比赛都有失球。对克罗地亚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对葡萄牙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对土耳其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决赛对西班牙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场比赛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球,平均一场丢一球。再看西班牙队,全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场比赛仅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俄罗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瑞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希腊(替补阵容),且进入淘汰赛后没有失球。在对决赛双方进行分析时,黄健翔曾指出,德国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场比赛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球,淘汰赛两场场均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球,德国队这样的防守是很难夺得冠军的。事实证明,低劣的防守能力的确是德国队无法夺冠的重要原因。德国队在防守端的问题主要存在两方面:其一,防线人员状态低迷。其二,防守型中场缺乏对防线的保护。</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边路进攻:左右基本平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t;</font>严重左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t;</font>左右皆无</p><p>本届欧洲杯,德国队在进攻套路上的问题是很明显的。在全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场比赛中,德国队基本上没有中路进攻;一支没有中路进攻的球队必然要在左右边路展开进攻,德国队也的确是这个思路,通过边路组织进攻寻求破门得分,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会发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场比赛中,德国队的边路进攻问题越来越多。</p><p>第一场、第二场:左右基本平衡</p><p>与左路活跃的波多尔斯基相比,虽然弗里茨所在的右路没有成为主攻的一侧,但好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分钟比赛里还是有一些攻势的,能够分担一些进攻任务。第二场对克罗地亚是德国队表现最为混乱的一场,也是暴露问题最多的一场。鉴于对波兰一役中,德国队边路进攻的活跃。克罗地亚队加强了边路的防守,德国队就显得进攻乏术了,全场左右两路都受到制约。</p><p>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决赛上半时:严重左倾</p><p>对克罗地亚一战,延森的拙劣表现终于使他成为替补。对奥地利,勒夫不得不对防线作出调整,拉姆重归左路与波多尔斯基配合,弗雷德里希出任右后卫。这一调整很有必要,随着拉姆回归左路,德国队的左路进攻趋于活跃,波多尔斯基、拉姆轮番冲击对手,德国队的进攻开始奏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右后卫弗雷德里希的助攻能力极弱,这也为</p><p>第四场对葡萄牙时,德国队的左路进攻发挥的淋漓尽致。波多尔斯基、拉姆的犀利进攻成为德国队的主要进攻手段,右前卫小猪在右路进攻不力的情况下,也积极换位到左路参与进攻,小猪的进球就是积极与左路呼应的结果。另外两粒进球也是由左路创造的机会打进的。</p><p>第五场对土耳其的情形与上场很相似,德国队的进攻绝大多数是由左路发起的。而德国队的右路一直归于沉寂。土耳其人为了抑制德国队左路的进攻,将自己的进攻也放在了这一侧,力图以攻代守。虽然这个战胜德国队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在战术上讲是起到了效果的。左路拉姆既要负责防守同时也要组织进攻,土耳其人正是利用了这点,才能在这一侧寻得两个机会并完成进球。但拉姆最后的绝杀掩盖了左路防守的问题,应该说,土耳其人的尝试给西班牙人提供了思路。决赛中的唯一进球正是由德国队左路打进的。决赛上半段,德国队所有有威胁的进攻全部来自左路,但西班牙人显然是吸取了葡萄牙、土耳其的教训。对德国队左路的进攻小心防守。因为知道德国队右路几乎没有进攻,所以他们可以对德国队左路进行重点防守。</p><p>决赛下半时:左右皆无</p><p>如上所述,决赛上半场的失球不光是拉姆和莱曼的责任,同时也有希策尔斯贝格的责任。让我们回放最后一个失球:</p><p>西班牙球员在中圈附近偏右处将球传给哈维,此刻距离哈维最近的德国球员是希策尔斯贝格,这个时候希策尔斯贝格已经失去位置,因为作为后腰,他此时应该防守的正是哈维。哈维见无人防守迅速传穿透球,此时拉姆已经启动并处托雷斯身前,莱曼也已经出击。这个时拉姆见莱曼已经出击,所以就放缓了自己的步伐,让莱曼来拿球。问题出在,拉姆高估了莱曼的出击速度,低估了托雷斯的冲刺速度,加之托雷斯手上有拉扯动作,所以在莱曼拿球前,托雷斯抢先踢到了球。</p><p>决赛中场时,勒夫作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换人决定,让次战后一直学藏的延森替换下了作用显著的拉姆。对于此次换人有两种说法:其一,当时拉姆腿部受硬伤,不得已而为之。其二,勒夫认为拉姆难以对抗托雷斯的冲击,所以换上了身高力量都可与之抗衡的延森。如果真实的原因是后者,那么只能说勒夫的战术眼光很短浅。为什么?</p><p>首先,如上所述,这个失球并不是拉姆一个人造成的。希策尔斯贝格、莱曼也都有责任。</p><p>其次,德国队自第三场对奥地利比赛开始,主要进攻路线就是左路,而拉姆是左路进攻的发起人。拉姆与波多尔斯基、小猪、巴拉克等人的配合非常精妙,常常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连续传递。特别是在右路进攻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德国队左路是进攻的唯一出口,换下拉姆表现上是放弃左路进攻,实际上是放弃了德国队仅有的进攻。也就是放弃了扳平的希望。事实也是如此,延森上场后与波多尔斯基、小猪等人的小配合可以说是非常生疏,经常在非受迫的情况下出现失误,连连的失误必然对球员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先失一球且缺乏有效进攻手段,等待德国队的也只能是失败。</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 06:14 , Processed in 0.03498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