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帖]中国经济的真相

[复制链接]
大明白 发表于 2008-11-17 1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转贴自英国《金融时报》</p><p>作者:   David Pilling<br/></p><p>        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国内牛奶包装有些共同之处,不要相信你在标签上看到的东西。正如一些国有企业听任供应商三聚氰胺(一种工业塑料)来提高婴幼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一样,受国家控制的统计学家有时也会在官方数据上动手脚,以迎合中国政府的需要。 <br/>        中国政府的目标一直是平稳增长。因此,官方数据有时低估了真实的增长速度。同样,在以往的经济减速时期,当“电力供应”已经停顿时,中国的经济活动还不可思议地继续前行,丝毫未受影响。因此,当我们得知未来两年内,中国将向年增长率“只有”9%——相对于急功近利的民众所预计的10%至12%,这的确是一种下降——的经济注入4万亿人民币(合5860亿美元)时,我们应以一种怀疑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数字。<br/>        这些迹象表明,中国这个全球唯一还保持着强劲增长的超级经济体,正果断采取行动,以确保这种形势的继续。起初,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为此上演了涨升行情。不过,正如随后市场下跌所暗示的那样,此项经济刺激方案可能并不完全像它看上去的那样。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已低于官方的数据。摩根士丹利亚洲(Morgan Stanley Asia)董事长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中国政府的行动好象有些“慌张”,表明经济增长率可能已降至8%以下。8%是中国观察家们确定的控制社会动荡所必需的水平——他们的才智令人质疑。<br/>        的确,非官方证据表明,上月的产出有惊人的下降,比任何人几周前所能想象到的都要快得多。这儿有一家大型化学制品公司报告称,10月份订单减少了一半。那儿有一家广东工厂的老板,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广东省堪称中国出口驱动型经济奇迹的引擎,那里有数千家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厂。<br/>        出口增长已经放缓,但尚未停滞,暗示着还有可能出现更糟糕的情况。经济学家怀疑,如果没有刺激措施——甚至在更糟糕的情况下,即使采取了刺激措施——经济增长率是否会降至6%,至少在一个或两个季度里。<br/>        这种突如其来的放缓并非源自华尔街。它源于中国政府去年给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决定——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担心通胀,而现在这种担心已不复存在。政府勒令银行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地产开发商不得不建造廉价住房,同时提高了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难度。<br/>        中国的政策与美欧有明显差异,在美欧地区,独立的央行试图控制资产价格属于越权之举。不过,即使在一个指令性经济体中,戳破泡沫也没有那么容易。中国政府不只是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撇除,而是把它挤干了。龙洲经讯(Dragonomics)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表示:“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在微调,但中国的经济还停留在19世纪那种繁荣与萧条交替的循环之中。”<br/>    如果减缓增长的尝试都失败了,那么再次将它推高的努力可能也不会多么容易。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表示,北京在这上面投入的资金总量让他震惊不已——至少是一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即使有人给它打了折扣,称所宣布的投资有半数是已经承诺过的。但他表示,中国“越来越由市场驱动的经济”下滑的速度,可能比新资金的配置速度更快。<br/>        贝哲民列举了房地产市场为例,该市场约占GDP的7%,目前主要由私人部门控制。即使有关部门指示银行放贷,地产开发商也不一定借款,从而使政府一度丧失了对经济杠杆的直接控制。而在10年前,当大多数房屋是公有的时候,关闭投资的阀门、然后再把它打开,要容易得多。<br/>        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刚刚获得了曾经私有的金融体系的控制权,它们很难不与中国保持一致步调:诱使银行将国有资金注入实体经济。同时,中国政府也并非唯一夸大经济刺激方案的规模和潜在影响的国家——日本已经把重复计算变成了一种滑稽的艺术形式。不过,为了安抚消费者的不安情绪,旧瓶装新酒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对策。<br/>        中国经济属于一种中央计划体制,正缓慢而艰难地向市场经济转型。而美国和欧洲已经不得已迈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这两种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br/>        当然,中国的人口统计学因素、持续中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以及生产力提高的空间,几乎保证了它将继续高速增长。但任何幻想中国现在就具备让全球避免经济衰退能力的人,都应该三思。就像它的奶制品一样,中国的增长也不像看上去那么货真价实。</p>
轰炸机1970 发表于 2008-11-17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什么时候老百姓富了,中国的经济才叫好</p><p>什么时候人们不再争考公务员,中国才有希望</p>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8-11-17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骗自己玩吧,老百姓谁TM关心你经济涨几个点,药费能给多报点比什么都强</p><p></p>
Sayou 发表于 2008-11-17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正视不同的声音,相信自己的眼睛</p>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8-11-17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98年中国经济根本就没增长,最后说8%,就是8%。</p><p>但中国经济慢下来确实不行,否则就业等一系列的事情都要出现,今年毕业的,应该知道找工作的难度。</p><p>今年中国的实体经济惨的一塌糊涂,周小川自己把自己给玩死,政府重新再玩凯恩斯,虽然是剂猛药,但短期避重就轻了,挤出效应不说了,很可能是98年-08年又一次的循环。</p><p>中国的居民保险等才是要解决的关键。</p>
流逝 发表于 2008-11-17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现在国家正在开动大的工程,比如杭州和西安的地铁,合肥到蚌埠的高铁并入京沪高铁,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p><p>但是政府却没有对广大老百姓的收入进行二次分配,真不知道每年收那么多税都干什么去了?都吃喝去了吗?</p><p>以工代赈只是暂时的,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王道!</p><p>莫非多少年提出的国富民强的口号,只是为了实现国富吗?</p>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8-11-17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流逝</i>在2008-11-17 11:24:00的发言:</b><br/><p>现在国家正在开动大的工程,比如杭州和西安的地铁,合肥到蚌埠的高铁并入京沪高铁,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p><p>但是政府却没有对广大老百姓的收入进行二次分配,真不知道每年收那么多税都干什么去了?都吃喝去了吗?</p><p>以工代赈只是暂时的,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王道!</p><p>莫非多少年提出的国富民强的口号,只是为了实现国富吗?</p></div><p>中国2007年最牛的是,盈余占GDP4%多,盈余又很大。</p><p></p>
拜仁的1号 发表于 2008-11-17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的地鐵工程不是出現下陷意外了嗎??那場面不亞於地震<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9.gif\" />
李毅 发表于 2008-11-17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拜仁的1号</i>在2008-11-17 11:32:00的发言:</b><br/>杭州的地鐵工程不是出現下陷意外了嗎??那場面不亞於地震<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9.gif\" /></div><p>内需上去了</p>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08-11-17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轰炸机1970</i>在2008-11-17 10:33:00的发言:</b><br/><p>什么时候老百姓富了,中国的经济才叫好</p><p>什么时候人们不再争考公务员,中国才有希望</p></div><p>即便富裕如香港,日本,新加坡 公务员也是挤破头的行当啊……</p><p></p>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08-11-17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流逝</i>在2008-11-17 11:24:00的发言:</b><br/><p>现在国家正在开动大的工程,比如杭州和西安的地铁,合肥到蚌埠的高铁并入京沪高铁,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p><p>但是政府却没有对广大老百姓的收入进行二次分配,真不知道每年收那么多税都干什么去了?都吃喝去了吗?</p><p>以工代赈只是暂时的,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王道!</p><p>莫非多少年提出的国富民强的口号,只是为了实现国富吗?</p></div><p>赈也不是办法</p><p>小国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p><p>但对于大国,只有彻底工业化这一条路</p><p>S:我还是很赞成修铁路。每年春运的票务,绿皮慢车的晃晃悠悠……</p>
李毅 发表于 2008-11-17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就别花</p><p>比如什么神X</p><p>我宿舍人都说这是位以后跟美国打宇宙大战做准备</p><p>反正我是理解不了...</p>
 楼主| 大明白 发表于 2008-11-17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北回归线</i>在2008-11-17 12:07:00的发言:</b><br/><p>即便富裕如香港,日本,新加坡 公务员也是挤破头的行当啊……</p><p></p></div><p>我看未必,对于公务员的未来行情,我是看跌的。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永恒真理。至于我把公务员行情看跌的原因是什么?抱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把现在的社会运行机制直接套到将来几十年后(甚至十几年后或几年后就已经不准了),认为不可能出现变化,在现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无异于空谈!</p><p><font color=\"#ff0000\" size=\"5\">有些我们看似牢不可破,坚硬无比,稍一谈论改变它们就会立即被周围人嗤笑为自己很幼稚、很不成熟的那一类东西,其实正在被不可抗的力量逼迫着“慢慢”地松动!而且,它也不会永远“慢慢”下去,过了一个临界点,它的松动就会明显加快!</font></p>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8-11-17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明白</i>在2008-11-17 12:43:00的发言:</b><br/><p>我看未必,对于公务员的未来行情,我是看跌的。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永恒真理。至于我把公务员行情看跌的原因是什么?抱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把现在的社会运行机制直接套到将来几十年后(甚至十几年后或几年后就已经不准了),认为不可能出现变化,在现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无异于空谈!</p><p><font color=\"#ff0000\" size=\"5\">有些我们看似牢不可破,坚硬无比,稍一谈论改变它们就会立即被周围人嗤笑为自己很幼稚、很不成熟的那一类东西,其实正在被不可抗的力量逼迫着“慢慢”地松动!而且,它也不会永远“慢慢”下去,过了一个临界点,它的松动就会明显加快!</font></p></div><p>短期内财政饭还是很好吃的</p>
neo.matrix 发表于 2008-11-17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美国打宇宙大战做准备............<br/>
dagun9999 发表于 2008-11-17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08-11-17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李毅</i>在2008-11-17 12:28:00的发言:</b><br/><p>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就别花</p><p>比如什么神X</p><p>我宿舍人都说这是位以后跟美国打宇宙大战做准备</p><p>反正我是理解不了...</p></div><p></p><p>神舟这玩意本身 其实花不了几个钱</p><p>贵是贵在整个配套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并不单单只为载人航天一个项目服务。</p><p>他所带动的测控、机械加工、材料、对地遥感等方方面面的进步才是意义所在。</p><p>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当年没有导弹研制,就没有现在的大推力火箭,就没有卫星。于是你我现在就看不到欧洲联赛。</p>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8-11-17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北回归线</i>在2008-11-17 13:47:00的发言:</b><br/><p></p><p>神舟这玩意本身 其实花不了几个钱</p><p>贵是贵在整个配套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并不单单只为载人航天一个项目服务。</p><p>他所带动的测控、机械加工、材料、对地遥感等方方面面的进步才是意义所在。</p><p>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当年没有导弹研制,就没有现在的大推力火箭,就没有卫星。于是你我现在就看不到欧洲联赛。</p></div><p>受教了,貌似的确如此啊</p><p>.....</p><p></p>
rothai 发表于 2008-11-17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北回归线</i>在2008-11-17 13:47:00的发言:</b><br/><p></p><p>神舟这玩意本身 其实花不了几个钱</p><p>贵是贵在整个配套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并不单单只为载人航天一个项目服务。</p><p>他所带动的测控、机械加工、材料、对地遥感等方方面面的进步才是意义所在。</p><p>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当年没有导弹研制,就没有现在的大推力火箭,就没有卫星。于是你我现在就看不到欧洲联赛。</p></div><p>问题在于配套系统能否转化为民用?以及转化速度有多快?</p>
Lothar 发表于 2008-11-17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北回归线</i>在2008-11-17 13:47:00的发言:</b><br/><p></p><p>神舟这玩意本身 其实花不了几个钱</p><p>贵是贵在整个配套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并不单单只为载人航天一个项目服务。</p><p>他所带动的测控、机械加工、材料、对地遥感等方方面面的进步才是意义所在。</p><p>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当年没有导弹研制,就没有现在的大推力火箭,就没有卫星。于是你我现在就看不到欧洲联赛。</p></div><p>全世界有卫星的国家不多吧?但能看欧洲联赛的应该有很多.</p><p>我认为所谓的配套系统的意义并不在此.</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9 20:43 , Processed in 0.032349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