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原创]大话“帝号”之1

[复制链接]
阿戈 发表于 2008-11-27 2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style="BORDER-RIGHT: #000000 4px double; BORDER-TOP: #000000 4px double; BORDER-LEFT: #000000 4px double; BORDER-BOTTOM: #000000 4px double; BACKGROUND-COLOR: #ffffff;"><div> </div><div></div><div></div><div>   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有这么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提到了几个皇帝,显然,这几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div><div>    虽然我们对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但是他们的称谓,却不是那么统一。比如说刘彻,后人称之为“汉武帝”;再比如李世民,叫“唐太宗”。</div><div>    记得在中学刚学这首《沁园春 雪》的时候,当时就很奇怪:怎么不把刘彻称作“汉什么宗”,李世民称作“唐什么帝”?换句话说,为什么有的皇帝默认叫“某宗”?有的皇帝默认叫“某帝”?</div><div>    后来长大了,好像对此略知一二。正好以前有个系列起个名字叫“大话国号”,那么今天就聊聊这个“大话帝号”,也作为 抛砖引玉。</div><div> </div><div>    仔细注意一下历史细节,就会发现关于皇帝的称呼多种多样:</div><div>    中国第一个皇帝嬴政“秦始皇”开始,秦后两汉,两汉的皇帝都叫“某帝”,比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中兴之主“光武帝”,三国的“昭烈帝”,等等;魏晋南北朝,也都是叫“某帝”,比如“魏文帝”,“晋武帝”,“北魏孝文帝”;再到了隋,“隋文帝”,“隋炀帝”。但是到唐,这个时候,称号有了变化。    </div><div>    李世民是个分割点,某种意义上,他是第一个按历史习惯的不叫“某帝”,自他开始,以后的皇帝都叫“某宗”。如“唐玄宗”,“唐宪宗”;再往后“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元,按此习惯,“宋太宗”,“辽圣宗”, “金熙宗”,“元顺宗”,到不过了明朝,又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div><div>    我们先看清朝,说起清朝的皇帝,大家可以非常习惯的说出“康熙”,“乾隆”,“光绪”,请注意,这可不是按上面顺序来的“清某宗”,换句话说,正如“唐太宗”是“某帝”到“某宗”的界点,那么从明朝开始,对“帝号”的称号又有了新的界点。</div><div> </div><div>    为什么会是这样情况?统一下来用一种标准称呼不很好吗?比如说 鬼子的天皇,2000多年下来,就一种方式。</div><div></div><div>    步入正题,这里面有几个概念:“谥号”“庙号”“年号”。为表达方面,俺姑且把他们统称为“帝号”。</div><div> </div><div>    先说“谥号”。</div><div>    “谥号”是前面的皇帝死了之后,后面的皇帝给予的称号。谥号习惯上叫“某帝”。</div><div>    帝王的“谥号”和他们的生平事迹密切有关。</div><div>    比如说生平喜欢用兵,开拓疆土的皇帝,多谥为“武”,如第一次把西域(今新疆)纳入中国领土的“汉武帝”刘彻,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等等。</div><div>    而讲究韬光养晦,精于治国的,多谥为“文”,比如西汉初年有“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南北朝时期有“元嘉之治”的“宋文帝”刘义隆。</div><div>    既然“谥号”是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给封的,那也就是说,每个皇帝应该都有个“谥号”。</div><div></div><div>    事实上,的确也是如此,中国几千年的几百位皇帝,都有自己的“谥号”。从秦到隋,历史学家对皇帝俗称的“帝号”都用“谥号”,也就是习惯上称呼的“某帝”。不过,那为什么李世民叫“唐太宗”,不叫“唐某帝”呢?</div><div>    </div><div>    这里牵涉到第二个概念:“庙号”。</div><div>    庙号是皇帝死了在太庙祭祀时所起的名号。庙号习惯上叫“某祖”,“某宗”。<br/>    既然是在太庙祭祀,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有“庙号”的,只有 VIP 帝王才能享受这种待遇,当然,开国帝王肯定是 VIP 啦,理所当然的“太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等等。那么其他 VIP 帝王的资深程度评价,那就依赖于他的政绩,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庙号”就叫“汉世宗”。</div><div></div><div></div><div>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汉武帝”,不习惯说“汉世宗”?我估计,这可能是因为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为了统一称谓,都叫“某帝”。</div><div>    但是自唐朝开始,每个小皇帝都给死去的老皇帝加个“庙号”,看来唐朝小皇帝挺孝顺,不管老皇帝生前政绩如何,大家都是 VIP ,干脆都加一“庙号”。于是,都叫“某宗”,这么说还是唐人想得开:“名利那都是浮云”。 如此,后来的王朝跟着学,连使劲汉化的契丹人耶律辽,女真人完颜金,蒙古人勃尔只今元,也有跟着照葫芦画瓢。</div><div></div><div></div><div>    马上又有一个问题:既然前面说了,每个皇帝都有“谥号”,那历史书上一说起唐朝皇帝为什么用“庙号”不用“谥号”呢?换句话说,为什么大家习惯说“唐太宗”,不习惯说“唐某帝”?</div><div>    问题还是出在唐朝身上,唐朝小皇帝不但把各位先帝统统 升级 到每个人都有 VIP 的“庙号”,连“谥号”的字数也多了起来,李世民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因此,一定按谥号来的话,李世民也可以叫做“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列位看官,这还不算多的,后面有的皇帝的“谥号”多达20多个字,读下来简直就是一篇微型小说。</div><div>    因此,自唐以后,为了历史叙述方面,干脆用一二个字的“庙号”了。 </div><div> </div><div>    实际上,为了历史方面,多取简记录。唐朝以前的帝王“谥号”多为一二个字,记录起来很方面。汉朝的“谥号”多为2个字,为了简述,把每个人的“孝”都去掉了,比如说“汉文帝”实际上是“汉孝文帝”,“汉武帝”实际上是“汉孝武帝”(“谥号”加个“孝”字和汉朝国策“以孝治国”有关)。</div><div> </div><div>    </div><div>    既然都有简单好写的“庙号”,那么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习惯上不叫“清某宗”,而用“顺治”“同治”这样的称号呢?</div><div>    最后再聊聊“年号”,“年号”是帝王在位之年自己而立的名号。最早的年号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史称“前元”“后元”。</div><div>    用“年号”称呼帝王,清朝已经盛行,其实此前的明朝已经有过度。</div><div></div><div>    大家注意一个现象:大凡关于明朝的历史古籍,对明朝皇帝称谓基本“庙号”“年号”并存,其中对于明初期的帝王,多以“庙号”为主,如“明成祖”“明孝宗”,对于明晚期的帝王,多以“年号”为主,如“嘉靖”“万历”“崇祯”,等等;而到了清朝,则全部习惯于称呼“年号”。</div><div></div><div></div><div>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换句话说,“年号”靠什么优势怎么取代“庙号”?</div><div>    阿戈窃以为:某个帝王,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谥号”“庙号”,因为这是他死了后,儿子孙子们封的。但“年号”不一样,这是他自己立的,自己是知道的;好像对此情有独钟一样。再说发生什么历史事件,老百姓就习惯说“年号”,比如“崇祯三年”“康熙二年”,等等。一般而言,一个帝王可以有几个“年号”,但是自明朝开始,通常只用一个“年号”,好处是一个年号对应一个帝王,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又不会搞混,再说“年号”比“庙号”更简单,于是明朝后期起,皇帝的称谓,自然而然的逐渐过渡到“年号”了,这点日本人好像就很统一,鬼子的天皇称呼从一开始就使用“年号”。</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7 21:07:51编辑过]
 楼主| 阿戈 发表于 2008-11-27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感恩节,没事写着玩,大家乐呵一乐。
wolfgang 发表于 2008-11-28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戈</i>在2008-11-27 21:00:00的发言:</b><br/><div style=\"BORDER-RIGHT: #000000 4px double; BORDER-TOP: #000000 4px double; BORDER-LEFT: #000000 4px double; BORDER-BOTTOM: #000000 4px double; BACKGROUND-COLOR: #ffffff;\"><div>既然是在太庙祭祀,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有“庙号”的,只有 VIP 帝王才能享受这种待遇,当然,开国帝王肯定是 VIP 啦,理所当然的“太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等等。那么其他 VIP 帝王的资深程度评价,那就依赖于他的政绩,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庙号”就叫“汉世宗”。</div><div></div><div></div><div> </div></div></div><p>挑个错,刘邦的庙号不是高祖,而是相当正统的太祖,高是谥号,太祖高皇帝是也。汉高祖这一说法源于太史公司马迁同学,具体原因不明</p>
Denniszh 发表于 2008-11-28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应该叫“汉高帝”,而不是“汉高祖”,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朱红之泪 发表于 2008-11-28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enniszh</i>在2008-11-28 9:17:00的发言:</b><br/>刘邦应该叫“汉高帝”,而不是“汉高祖”,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div><p>我一直叫他汉高祖……</p><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p><p>不是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谁说过“自高祖斩蛇起义……”</p>
Denniszh 发表于 2008-11-28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朱红之泪</i>在2008-11-28 9:20:00的发言:</b><br/><p>我一直叫他汉高祖……</p><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p><p>不是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谁说过“自高祖斩蛇起义……”</p></div><p>呵呵,是的,很多演义里面都这么说,但是真正的称号是高帝</p>
 楼主| 阿戈 发表于 2008-11-28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谥号俺还真不清楚,多谢楼上几位朋友指正。
juninho 发表于 2008-11-28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刘邦的谥号是高帝,高祖的称呼始于《史记》,《汉书》标题用的是“高帝纪”,但内容却全是高祖,而《资治通鉴》上通用了高帝和高祖两种称呼,前者用于诸如“崩于XX“,“葬于XX“之类跟死亡有关的事件,因为这是正统的谥号。后者因为司马迁的缘故,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称谓了。</p><p>其实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司马迁的失误,因为《史记》一书到了东汉时就已经残缺不全了,很多文字都是由褚少孙等人的补笔,不能保证是司马迁的原意。何况《史记》最初并非官修史书,带有很强的个人褒贬色彩,不用正统称谓“帝”代表了司马迁对刘邦一定程度上的鄙夷,用“祖”同样也是尊称你也抓不住他的把柄。</p>
Denniszh 发表于 2008-11-29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Juninho,你也喜欢历史?<br/><br/>想不到我们还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0 09:23 , Processed in 0.026671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