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color=\"#ee0000\">塞普·迈尔<strong><font size=\"4\"><font color=\"#000000\">(<span id=\"pub_date\">2009年1月14日)</span></font></font></strong><br/><br/><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5z\" src=\"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5z\" width=\"185\"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808080 1px solid; BORDER-TOP: #808080 1px solid; MARGIN: 2px; BORDER-LEFT: #808080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 BORDER-BOTTOM: #808080 1px solid;\"/><br/><br/></font>他是全球最著名的拜仁球星吗? 也许。但是无论如何,约瑟夫迪特尔·迈尔是全世界最好的门将之一。做为一个运动员,他那长及膝盖的短裤是他的商标。“对于生活我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快乐和幽默是对我最重要的事物。 我会很快设法让我自己摆脱愤怒。”这就是迈尔永远不变的信念。 <br/><br/>1979年,当35岁的迈尔遭遇一场严重的道路意外而使他的球员生涯结束的时候,这种态度很快的帮助他从足球生涯的最低点恢复过来.。他实际上已嬴得了足球场上能获得的所有荣誉: 德国联赛的冠军 (1969,1972-1974), 德国足协杯的冠军 (1966,1967,1969,1971) ,欧洲冠军杯的冠军(1967,1974-76) 和世界俱乐部的冠军.(1976) 并在 1974 年的世界杯上举起了冠军奖杯。<br/><br/>迈尔从1958年开始为拜仁效力起总共为拜仁出场了473场,其中有422场是连续出场的,这自然是一项记录了。他的表现也为他带来了个人荣誉: (1975,1977,1978)的三次德国足球先生,在1978年被授予国家奖章,而且被认为是德国的“世纪最佳门将”。</p><p><font color=\"#ee0000\">鲁梅尼格 </font> <br/><br/><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1\" src=\"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1\" width=\"185\"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808080 1px solid; BORDER-TOP: #808080 1px solid; MARGIN: 2px; BORDER-LEFT: #808080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 BORDER-BOTTOM: #808080 1px solid;\"/><br/><br/>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1955年9月25日出生于联邦德国离慕尼黑600公里远的利普施塔特的一个工人家庭。这是一个足球运动员之家,父亲曾在当地踢过球,哥哥为本地保伦西亚队主力,弟弟后来也成为拜仁慕尼黑队职业球员。鲁梅尼格身高1.82米,场上位置左边锋,9岁时,就在保伦西亚队练习踢球,长达11年的专业训练,使这位小球星渐成巨星。1974年,19岁时被球探发现,加入拜仁慕尼黑队。1976年,入选国家队。 <br/><br/> 1974、1975、1976年拜仁慕尼黑队连续3次获得欧洲冠军杯赛冠军,1976年还夺得洲际杯赛的冠军,鲁梅尼格表现出色,但并非一柱擎天。1979年他被评为欧洲第二号球星,1980年跃居欧洲第一,成为西德第3位欧洲足球先生,1981年,蝉联欧洲足球先生称号。<br/><br/> 鲁梅尼格曾代表西德队先后参加过1978年、1982年、1986年三届世界杯大赛,两次获得亚军。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赛中,鲁梅尼格带伤上阵,表现不俗,获该次杯赛“铜球奖”,并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1980年,鲁梅尼格帮助西德队第二次夺取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br/><br/> 鲁梅尼格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湛卓越的技术确立了他在世界足坛不可动摇的地位,是西德继贝肯鲍尔之后的又一位世界级巨星。实力雄厚的他技术全面,视野开阔,预测准确,选位及时,起动、奔跑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突破能力强。反应敏捷,临门一脚功力极深,是一架天生的轰炸机。同时也是全队组织攻防的核心,既能连续抢断也能为同伴不断创造射门机会。在关键时刻能稳定军心,扭转局势,是一位“球场帅才”。 <br/><br/> 1989年6月,35岁的鲁梅尼格举行了告别赛。在26年绿茵生涯中,他共为国家队出赛95场,为国内俱乐部出赛310场,共进162个球。退役后的鲁梅尼格一直专心研究足球理论和科学训练方法,并被国际足联和德国足协授予高级足球讲师称号,也曾被德国一家电视台聘为节目主持人。1990年获“超级金球奖”。1994年出任国际足联特使,为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目前,鲁梅尼格担任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副主席。<br/><font color=\"#ee0000\">马特乌斯 </font> <br/><br/><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b\" src=\"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b\" width=\"185\"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808080 1px solid; BORDER-TOP: #808080 1px solid; MARGIN: 2px; BORDER-LEFT: #808080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 BORDER-BOTTOM: #808080 1px solid;\"/><br/><br/><span>2000年3月8日,22时37分,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时间在这一时刻停滞。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看台上打出了“<a href=\"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47576,186117,191090&cid=0,0,0&sid=178794&advid=3637&camid=25362&show=ignore&url=http://blog.sina.com.cn/laite_right\" target=\"_blank\"><img title=\"谢谢\" alt=\"谢谢\" src=\"http://d1.sina.com.cn/jr/tks.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你,洛塔尔”以及“这是我们的荣耀”的标语。在4比1战胜皇家马德里队之后,身披10号战袍的洛塔尔·马特乌斯完成了自己在拜仁的最后一次演出。</span><br/><br/>1979年,当洛塔尔·马特乌斯从FC赫茨格瑙拉赫被海因克斯带到门兴格拉德巴赫时,他才只有18岁。在随后的几年里,马特乌斯在球场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并随国家队夺得了1980年的欧锦赛冠军。1984年,马特乌斯加盟拜仁慕尼黑,并在这里度过了12个成功的赛季。<br/><br/>在慕尼黑,马特乌斯凭借自己的出色发挥,在拜仁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7次德甲联赛冠军(1985-87,1994、1997、1999、2000),3次德国杯冠军(1986、1998、2000)以及1次欧洲联盟杯冠军(1996),这就是他在拜仁获得的全部荣誉。鲁梅尼格对马特乌斯评价非常高:“他为拜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球队历史上,他是首屈一指的球员之一。”<br/><br/>1988年,马特乌斯从拜仁慕尼黑队转会至国际米兰队。随后他便率领球队夺得了1989年意甲联赛的冠军,并在1991年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浼洌??顾娴鹿?右黄鸲岬昧?990年世界杯的冠军。1992年,马特乌斯重返拜仁慕尼黑。<br/><br/>150次为国出征,这是德国球员无法逾越的一个数字。在拜仁慕尼黑队,他在302场德甲联赛里打入85个进球。马特乌斯还曾获得2次世界足球先生(1990、1991),1次欧洲足球先生(1990)以及2次德国足球先生(1990、1999)。他还曾5次征战世界杯,这在世界足球史上只有两人做到。 <br/><br/>在球员生涯里,马特乌斯以充沛的体力,开阔的视野、精准的传球、顽强的斗志以及出色的射门能力著称。更值得称道的是,他是勇于承担责任的那一类人,在场上他肩负着“头狼”的使命。在2000年离开拜仁之后,马特乌斯留给我们一句话:“让我们静观其变吧。也许有一天,我会乐于执教拜仁慕尼黑队。”<br/><font color=\"#ee0000\">埃芬博格 <br/><br/><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i\" src=\"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i\" width=\"185\"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808080 1px solid; BORDER-TOP: #808080 1px solid; MARGIN: 2px; BORDER-LEFT: #808080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 BORDER-BOTTOM: #808080 1px solid;\"/></font> <br/><br/>在拜仁,很少能有球员能像埃芬博格那样让球队如此的痴迷。所以这位中场天才被任命为这支冠军球队的队长,并当之无愧的被称为“头儿” <br/><br/>1990年,22岁的埃芬博格从门兴格拉德巴赫转会到拜仁。在连续两年没有获得联赛冠军之后,他离开慕尼黑远走他乡。1998年他又再次加盟拜仁,同时也开始了斯蒂芬·埃芬博格的黄金时代。<br/><br/>当时拜仁的主教练希斯菲尔德坚持让他加盟球队,从第一天开始就给他坚定的支持。而身着11号球衣的埃芬博格也以出色的成绩来回报了教练对他的信任。在他的率领下,拜仁1999, 2000, 2001年三次获得德甲联赛冠军,2000年获得德国杯赛冠军。2001年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和丰田杯的冠军让他在拜仁的事业达到了顶峰。<br/><br/>他总共为拜仁踢了160场球,破门 35次。除了在德甲联赛,他还参加了35场国际比赛,并在其中有5个进球。1992年在瑞典的欧洲杯亚军,是他在国家队获得的最高荣誉。<br/><br/>希斯菲尔德经常赞赏他作队长的领导才能。“斯蒂芬驾驭着这支球队,而这支球队也依赖着他。他不仅对自己的队友有着充分的了解,浑身上下也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种自信的光芒。别人都躲起来的地方,就是埃芬博格展示自己的舞台。” 希斯菲尔德曾经说过。<br/><br/><span>2002年5月5日,拜仁主场对阵罗斯托克队, 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座无虚席,比赛在63000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这场比赛宣告埃芬博格与拜仁正式告别。当整个队伍鼓掌向他们的队友致敬时,台下球迷不断叫喊“再见!”,高举将近20米宽的横幅“2001,米兰—我们不会忘记!<a href=\"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47576,186117,191090&cid=0,0,0&sid=178794&advid=3637&camid=25362&show=ignore&url=http://blog.sina.com.cn/laite_right\" target=\"_blank\"><img title=\"谢谢\" alt=\"谢谢\" src=\"http://d1.sina.com.cn/jr/tks.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Effe!”</span><br/><br/>“在这里的四年,斯蒂芬是一名极其杰出的球员。这四年也是拜仁最辉煌的四年,这其中,他功不可没。”俱乐部主席贝肯鲍尔曾这样赞赏自己从前的队长。 希斯菲尔德也对他的“领头狼”的谢幕发表了诸多赞赏:“斯蒂芬是一名伟大的球员,他为拜仁赢得了无数荣誉。”<br/><br/>也许第四个德甲联赛的冠军的头衔会让这场谢幕显得更加完美,但是受伤后不再完美的步伐,让埃芬博格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这个梦想。“这实在令人沮丧。”他的继任者-队长卡恩说到。<br/><br/>“球迷们也用最恰当的方式与他告别。这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应得的”,俱乐部经理赫内斯说到:“近几年他对拜仁的发展起来重要的作用,通过紧密的合作,我们共同创造了很多辉煌。对此,我对他表示非常感谢。”赫内斯如是说。<br/><br/>那么我们的“头儿”怎么说呢?“那些年实在是美妙”,埃芬博格回忆那些已写入俱乐部历史的辉煌年代时说。“那些年的合作实在是太愉快了。”<br/><font color=\"#ee0000\">奥根塔勒<br/><br/><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s\" src=\"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6s\" width=\"185\"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808080 1px solid; BORDER-TOP: #808080 1px solid; MARGIN: 2px; BORDER-LEFT: #808080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 BORDER-BOTTOM: #808080 1px solid;\"/><br/><br/></font>克劳斯·奥根塔勒所创下的记录无人能及。他不仅协助拜仁慕尼黑队夺得了七次德国甲级联赛冠军 (1980, 1981, 1985, 1986, 1987, 1989, 1990) 与三次德国足协杯的冠军 (1982, 1984, 1986) ,也是德国在1990的世界杯赛上夺冠的功臣之一。除此之外,奥根还带领着自己的球队两次冲入了欧洲冠军杯的决赛 (1982, 1987) 。<br/><br/>克劳斯·奥根塔勒立志使自己成为德甲历史上最成功的球员,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90年,他的职业球员的生涯上到达了一个顶峰阶段。克劳斯· 奥根塔勒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斗志完成了被赋予的任务,以1比0的比分,在罗马击败了阿根廷国家队,摘取了199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桂冠。与此同时,就在前几个星期,奥根刚刚为拜仁慕尼黑队第七次迎取了德甲的冠军宝座。近日,奥根公开对媒体坦言:\" 作为一个拥有最多锦标赛奖牌的球员,我深感自豪。 \"<br/><br/>奥根塔勒曾代表拜仁参加了404场德甲比赛,代表国家队参赛27次,累计52个进球。最具代表性的进球是在1989年8月19日的德甲联赛上,他以1比0的比分打败了法兰克福队,帮助拜仁队再添了一座冠军奖杯。奥根自1984年到1991年担任的是拜仁慕尼黑队队长,而此粒进球正是由当时担任自由人的他从球门中线一脚劲射,破了对方守门员斯泰因的大门,从而获得了该年的\"季度最佳进球\"奖与\"十年最佳进球\"奖。<br/><br/>克劳斯·奥根塔勒的昵称是\"奥根\",在德语中译为眼睛。而这个称呼恰好地体现了他在赛场上能密切留意两队的行动,并能积极有效地在不经意中控制好比赛的局势。一开始他踢的位置是中前卫,之后便成了一名出色的自由人。<br/><br/>这位\"绿茵健将\"于1991年结束了他的职业球员生涯,担任起了拜仁慕尼黑的助理教练。此后,他协助自己的队伍获得了欧洲联盟杯冠军与1996年德甲的亚军。自1991年到1997年,奥根塔勒先后成为了胡普·海因克斯,索伦·勒比,埃里希·里贝克,费朗兹·贝肯鲍尔,吉奥瓦尼·特拉帕托尼及奥托·雷哈格尔这几位教练的助理。 <br/><br/>当奥特马尔·希斯菲尔德来到拜仁慕尼黑时,他把跟随自己的助教迈克尔·亨克也一起带了过来。拜仁的俱乐部董事会力劝奥根塔勒到别的球队去担任主教练。但是,离开拜仁对于奥根塔勒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这位已效力拜仁多年的足坛老将公开承认:\"拜仁对我来说就是一切。\" <br/><font color=\"#ee0000\">沃尔法特<br/><br/><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74\" src=\"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a6d2def01037g74\" width=\"185\"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808080 1px solid; BORDER-TOP: #808080 1px solid; MARGIN: 2px; BORDER-LEFT: #808080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 BORDER-BOTTOM: #808080 1px solid;\"/><br/><br/></font>当俱乐部买来洛兰特·沃尔法特的时候,他们只是把他看作锋线上的替补球员。但沃尔法特抓住了仅有的机会,从此以后,一段成功的历程开始了。 <br/><br/>1983/84赛季,沃尔法特还在德乙球队杜伊斯堡效力。在那个赛季里,他在35场联赛中打入30个进球。如此高的进球率引起了拜仁慕尼黑队的注意。1984年夏天,他加盟了拜仁慕尼黑队。效力拜仁的9年间,沃尔法特以254场联赛中的119个进球,在历史进球榜上仅次于盖德·穆勒和鲁梅尼格之后排在第三位。1988/89赛季以及1990/91赛季,他分别以17和21个联赛入球捧得最佳射手金靴。<br/><br/>熟悉沃尔法特的球迷不会忘记,在1988/89赛季最后阶段他的出色表现。第31轮,拜仁慕尼黑队客场挑战科隆队,这是联赛第一和联赛第二的直接对话。那一天,沃尔法特成为场上的英雄,他的帽子戏法帮助球队3比1 击败对手。联赛最后一轮,他再次上演帽子戏法帮助球队击败科隆队。最终拜仁慕尼黑如愿夺冠,他也荣获当年最佳射手。<br/><br/>尽管如此,沃尔法特却没有成为一名世界级的球星。在他效力于拜仁的9年间,他一直在为主力位置而同队友展开激烈的竞争。但我们不能忘记,正是在这9年里,拜仁慕尼黑队5次(1985、1986、1987、1989、1990年)夺得联赛冠军。同时沃尔法特还随队夺得了1986年德国杯冠军,以及1987年的欧洲冠军杯亚军,并两次入选德国国家队。<br/><br/>1992/93赛季过后,沃尔法特结束了自己在拜仁的日子。1998年,他在波鸿队退役。</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