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说说我的看法,为什么schalk球员长期不受重用

[复制链接]
奥尔登堡 发表于 2009-6-13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场全是缺乏防守能力的球员,怎么个就地反抢,速度也跟不上,身体也不够硬朗,只能目送</p>
德意志至高无上 发表于 2009-6-13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慕尼黑之恋 发表于 2009-6-13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德国队在勒夫治下又不是没踢出过连续N脚不间断传球后的破门得分记录</font></p><p><font size=\"3\">所以说勒夫强调控球的想法完全符合实际,毫不脱离现实</font></p><p><font size=\"3\">依托边路传中、中路高空轰炸的足球越来越玩不转了</font></p><p><font size=\"3\">人家英格兰都不玩了</font></p><p><font size=\"3\">中锋只当桥头堡,解决问题的还是靠前锋的脚下球</font></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3 20:32:13编辑过]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9-6-13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德意志至高无上</i>在2009-6-13 19:46:00的发言:</b><br/><p>对楼主这三句总结,我持保留意见</p><p>第一,德国队的进攻主要依托是中路,忽视的恰恰是边路进攻。在左右两侧,小特和小猪是左右边前卫,他们都不是那种突破传中型前卫,反而是属于内收性的前卫,得球后向中路横带,试图寻找射门机会。</p><p>如果是重视边路进攻,应该是着重体现在边前卫、边后卫的突破传中,而目前德国队的两个前卫都不是突破型的,带来的结果就是边路缺乏高质量的传中,中路自然也就缺乏头球和抢点的能力。</p><p>缺乏高质量突破、传中,中路缺乏高空轰炸,这样的球队进攻肯定不是放在边路</p><p>2006年带队至今三年时间里,治下的球队边路进攻不利,甚至可以说没有针对性的边路战术体现出来,这肯定不能称之为建队思路。否则,他要是有这个思路,还将边路进攻建设成这个样子?那这个教练的执行能力值得严重怀疑,问题在于我们不但没有看到德国队的边路进攻,甚至连“迹象”都难以发现</p><p>第二,就地反抢,破坏对方传球成功率,这是克林斯曼时期的显著特点。勒夫的思路与此恰恰相反,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这其实是一个很浅显的问题,勒夫选择后腰注重的是少犯规,甚至不犯规,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零犯规原则,这是与就地反抢原则性的矛盾。从他对拼抢积极型球员的态度来看,他也是极其排斥拦截、抢断型球员,可见,就地反抢根本就不是他的建队思路,而是他极力排斥的战术构想</p><p>第三,控球的确是勒夫想要做到的,这一点是明显的。走技术化道路应该是他的一种理想,但他手下的球员还达不到他的这一理想。毕竟他们不是哈维、伊涅斯塔,德国队也不是巴萨。勒夫理想虽好,但有些脱离现实,不切实际</p><p></p><p></p></div><p>第一点来说,小猪确实不是突破型的。而是一个控制以及联系型的。因为按照德国队的体系,中路两人没有覆盖前后的能力。只能上一个小猪之类的,来完成勒夫所愿意的控制。</p><p>勒夫在欧洲杯真正派兵布阵错误的是,前两场,小波和弗里茨都是埋头边路前后扫荡型的。这造成德国这两场比赛中场一度脱节。而左边路,勒夫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波多尔斯基的速度,打反击,以完成向前。然后小猪压到内锋的位置以进攻。决赛西班牙的策略是,找一个紧贴小波的人,以防止其加起来速度。</p><p>其实现在德国队,左右两路,如果纯找两个突破类型的,很容易无法完成中场的控制。只能牺牲一路。</p><p>第二点,我也同意。目前缺乏就地反抢。</p><p>总之来说,我对以前很多打法以及进球不重要,需要看到10年的这帮人能否完成其战术打法和体系。</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3 20:55:42编辑过]
 楼主| Denniszh 发表于 2009-6-13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条顿之鹰</i>在2009-6-13 20:42:00的发言:</b><br/><p>第一点来说,小猪确实不是突破型的。而是一个控制以及联系型的。因为按照德国队的体系,中路两人没有覆盖前后的能力。只能上一个小猪之类的,来完成勒夫所愿意的控制。</p><p>勒夫在欧洲杯真正派兵布阵错误的是,前两场,小波和弗里茨都是埋头边路前后扫荡型的。这造成德国这两场比赛中场一度脱节。而左边路,勒夫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波多尔斯基的速度,打反击,以完成向前。然后小猪压到内锋的位置以进攻。决赛西班牙的策略是,找一个紧贴小波的人,以防止其加起来速度。</p><p>其实现在德国队,左右两路,如果纯找两个突破类型的,很容易无法完成中场的控制。只能牺牲一路。</p><p>第二点,我也同意。目前缺乏就地反抢。</p></div><p></p><p><font size=\"5\">你们根本没有弄清楚我说得就地反抢是什么意思。</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现在的德国队,在丢球的第一时间开始,就投入防守当中。但是并不要求第一个球员就把球抢下来,相反,防守球员通过紧逼,破坏对方的传球准确率,那么协防的球员就能断到球。总的来说,这是一种整体防守思想,有他的可取之处,而且也减少了对方的任意球机会。</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但是它效果究竟好不好,我现在也说不清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哪个名帅提出过这样的思想。所以,效果有待检验。</font></p><p><font size=\"5\"></font></p>
慕尼黑之恋 发表于 2009-6-13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总之</font></p><p><font size=\"4\">联盟浮躁的人太多</font></p><p><font size=\"4\">跟现在这个社会一样,急功近利</font></p><p><font size=\"4\">勒夫到底怎么样,根本不是现在就能讲得清呢,德国自己的公民,也没见着这么黑勒夫的,不知道一帮中国人有啥好得瑟的</font></p><p><font size=\"4\">你要只看改革开放前几年的话,有个P成果,都这样浮躁的话,邓小平早被赶下台了</font></p>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9-6-13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enniszh</i>在2009-6-13 20:59:00的发言:</b><br/><p></p><p><font size=\"5\">你们根本没有弄清楚我说得就地反抢是什么意思。</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现在的德国队,在丢球的第一时间开始,就投入防守当中。但是并不要求第一个球员就把球抢下来,相反,防守球员通过紧逼,破坏对方的传球准确率,那么协防的球员就能断到球。总的来说,这是一种整体防守思想,有他的可取之处,而且也减少了对方的任意球机会。</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但是它效果究竟好不好,我现在也说不清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哪个名帅提出过这样的思想。所以,效果有待检验。</font></p><p><font size=\"5\"></font></p></div><p>第一个人肯定要破坏,但如果每个人都是紧逼,而不上抢。包括第二个第三个人,都是这样做。</p><p>很可能就是所谓的一个循环的,我其实上面已经讲出来。最典型的就是梅策尔德差点摆乌龙的那个球。</p><p>=========================================================================</p><p>边前卫的防守,和中路防守不大相同。</p><p>边前卫经常回撤,和边后卫携防,然后近侧中后卫向这侧移动,形成一个基本上三角形的防守圈。使得持球者觉得四处都是人。而后腰这时候要么站在肋部,要么防好禁区前有可能远射的人。</p><p>边前卫的防守,只要一夹,有时候就可以了。</p><p>防守和进攻的组织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拜仁客场对巴塞罗那,拜仁简单的一字长蛇阵,球员拿球的时候,基本就发现前中后的位置上,能出球的位置上,被巴塞球员给封死了。</p><p>而巴萨球员拿球的时候,拜仁球员第一不在球员接触球的那霎那去抢,这时候不去抢得话,对方结合球后,很容易被带着走。第二,缺乏保护,边前卫不保护边后卫,后腰不保护肋部。</p><p>中路球员防守上,最重要的就是位置感,最典型的442全局性失位,就是2005年上半年的福林斯。</p><p>兽腰在一定程度上,很像双抢圈游戏中那个猴子,在内圈占好位置的情况下,他逼迫使得对方没法按照既定路线出球,这也就是弗莱彻和哈格里夫斯的意义。</p><p>至于罗尔菲斯的问题,他就是中场过渡和插上的球员,对葡萄牙那场,其实他有一个明显的失误,当弗里德里希和巴拉克把葡萄牙边路球员的线路封死的时候,这哥们跟跑和不上抢,反而给葡萄牙边路一个掩护,让他传中,导致波斯蒂加进球。</p><p>========================</p><p>据说阿拉贡内斯在西班牙训练的时候,经常玩双抢圈,里面是四号球员,内圈一帮人,多数人负责站位置,少数人负责抢,外圈更多的一圈人.四号和外圈人倒脚传递。</p><p>=====================================</p><p>如果这样就事论事当作黑。那承受能力未免太差。</p><p>我们看球,只是把这种东西当作可以分析的东西来看。跟解剖一只兔子,分析一个美女毫无区别。</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3 21:14:34编辑过]
慕尼黑之恋 发表于 2009-6-13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有些东西讲一遍就行了</font></p><p><font size=\"4\">反反复复的唠叨</font></p><p><font size=\"4\">不腻歪么</font></p>
 楼主| Denniszh 发表于 2009-6-13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条顿之鹰</i>在2009-6-13 21:11:00的发言:</b><br/><p>第一个人肯定要破坏,但如果每个人都是紧逼,而不上抢。包括第二个第三个人,都是这样做。</p><p>很可能就是所谓的一个循环的,我其实上面已经讲出来。最典型的就是梅策尔德差点摆乌龙的那个球。</p><p>=========================================================================</p><p>边前卫的防守,和中路防守不大相同。</p><p>边前卫经常回撤,和边后卫携防,然后近侧中后卫向这侧移动,形成一个基本上三角形的防守圈。使得持球者觉得四处都是人。而后腰这时候要么站在肋部,要么防好禁区前有可能远射的人。</p><p>边前卫的防守,只要一夹,有时候就可以了。</p><p>防守和进攻的组织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拜仁客场对巴塞罗那,拜仁简单的一字长蛇阵,球员拿球的时候,基本就发现前中后的位置上,能出球的位置上,被巴塞球员给封死了。</p><p>而巴萨球员拿球的时候,拜仁球员第一不在球员接触球的那霎那去抢,这时候不去抢得话,对方结合球后,很容易被带着走。第二,缺乏保护,边前卫不保护边后卫,后腰不保护肋部。</p><p>中路球员防守上,最重要的就是位置感,最典型的442全局性失位,就是2005年上半年的福林斯。</p><p>兽腰在一定程度上,很像双抢圈游戏中那个猴子,在内圈占好位置的情况下,他逼迫使得对方没法按照既定路线出球,这也就是弗莱彻和哈格里夫斯的意义。</p><p>至于罗尔菲斯的问题,他就是中场过渡和插上的球员,对葡萄牙那场,其实他有一个明显的失误,当弗里德里希和巴拉克把葡萄牙边路球员的线路封死的时候,这哥们跟跑和不上抢,反而给葡萄牙边路一个掩护,让他传中,导致波斯蒂加进球。</p><p>========================</p><p>据说阿拉贡内斯在西班牙训练的时候,经常玩双抢圈,里面是四号球员,内圈一帮人,多数人负责站位置,少数人负责抢,外圈更多的一圈人.四号和外圈人倒脚传递。</p><p>=====================================</p><p>如果这样就事论事当作黑。那承受能力未免太差。</p><p>我们看球,只是把这种东西当作可以分析的东西来看。跟解剖一只兔子,分析一个美女毫无区别。</p><br/></div><p></p><p>嗯,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勒夫有些战术思想还是很有意思的,说不定能够带领德国走出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呵呵。</p><p></p>
德意志至高无上 发表于 2009-6-13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9-6-13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enniszh</i>在2009-6-13 21:27:00的发言:</b><br/><p></p><p>嗯,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勒夫有些战术思想还是很有意思的,说不定能够带领德国走出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呵呵。</p><p></p></div><p>勒夫的很多战术思想,确实有意思。</p><p>其实分析球,和分析一个女人,没啥区别。</p><p>球员同教练和女人同男人都一样,是双向选择。</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3 21:38:24编辑过]
oftenpp 发表于 2009-6-13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尔西是控球打法吗?要不是裁判,今年巴萨就被切尔西干死。
 楼主| Denniszh 发表于 2009-6-13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德意志至高无上</i>在2009-6-13 21:34:00的发言:</b><br/><p>你说的这个意思我看懂了,大意就是:贴身防守,逼迫对方球员出错,丢球。类似于徐根宝提出的“抢、逼、围”中的“逼”和“围”么,但那不叫就地反抢</p><p>它的效果如何要看具体对手的技术水平了,如果对方技术粗糙,配合缺乏默契,这样的防守会见效。反之,则见效甚微</p></div><p></p><p>是的,也可以这么说</p>
德意志至高无上 发表于 2009-6-13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拜仁狂欢 发表于 2009-6-14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觉得还是能力问题</p><p></p>
阿水 发表于 2009-6-14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沙尔克打得不好,情有可原
scholl1981 发表于 2009-6-14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队最辉煌的30年里,球员的技术可比现在好多了
super8533656 发表于 2009-6-14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队的强项就是高空轰炸  干嘛非要玩细活
双子星 发表于 2009-6-15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现在的德国队是技术没技术,战术没战术</font></p><p><font size=\"4\">场上乱七八糟,场下高潮不断</font></p><p>要说改革,人家克林斯曼时期强调技术,但是拼抢依然没有丢掉,06那帮人还是该出脚是就出脚的,该犯规时候也不含糊</p><p>现在?我就看不出这只德国队有什么特点?玩技术连高家军都可以刷他们的(别和我说放水,现在德国就是不会抢球了)</p><p>勒夫其人就是赵括加马谡</p><p>自以为很牛,自以为自己是什么“儒帅”</p><p>看看他对AF的使用,对西人的使用,对后腰的要求</p><p>还有换人的水准……</p><p>可以说,一旦勒夫的场上11人起不到效果</p><p>他换人,只有越换越差!</p><p>而且场外,德国队也开始不断演戏给别人看了</p><p>什么库兰伊啊,波尔蒂啊,琼斯啊都在你方唱罢我登场</p><p>要说愣头青,克林斯曼才是愣头青吧,但是卡恩莱曼可不会互相扇嘴巴的</p><p>联盟里的人说的话</p><p>勒夫的长处,唯装B而已</p>
安修 发表于 2009-6-15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慕尼黑之恋</i>在2009-6-13 12:09:00的发言:</b><br/><p><font size=\"4\">看勒夫,就得一分为二来看,不要一棍子打死</font></p><p><font size=\"4\">其战术思想,是有的,这比克林斯曼强多了</font></p><p><font size=\"4\">德国队在其治下,的确踢出了不少呈现巧妙传递的比赛,比起有一段时间德国队进攻只会长传起高球、打简单机械的直长传,这就是进步</font></p><p><font size=\"4\">勒夫不足当然有,是其性格方面的,还有临场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当其战术第一套方案被对手摸透行不通时,缺少及时应变调整的手段,不像卡佩罗那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font></p><p><font size=\"4\">德国人足球理念的转变,已经带来了一个U19的冠军和一个U17的冠军,足球绝对是需要灵感和技巧的运动</font></p><p><font size=\"4\">靠蛮力、拼抢踢出来的足球,也许能逞一时之快,但其保质期一定短暂</font></p></div><p>支持山寨唐伯虎的楼主,支持之恋。</p><p>勒夫在很多方面是很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下来。</p><p>很多观点说过很多次了,多说没意思了。反正勒夫现在成绩没啥问题,看看打俄罗斯怎样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00:10 , Processed in 0.02845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