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低俗] 倒房还须还贷”缘何犯了众怒

[复制链接]
Wayne 发表于 2009-7-8 0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7日,上海的“莲花河畔景苑”在建商品楼“戏剧性”地整体倒覆,引起了舆论的关注,7月4日多家媒体以《楼房垮了,房贷还得继续还》做了后续报道:某银行信贷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客户也是受害者,不过这不影响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抵押物不存在了,但是仍可以追索借款者的其他财产。”(《成都商报》7月4日)单单是这个题目就已经引爆了舆论:“不公平,房子都没有了,还要交钱”、“要钱没有,让银行去住倒掉的房子吧”……民众从情感上实在无法接受。



从法律上条分缕析,老百姓按揭买房其实是两个法律关系:一是,老百姓向开发商买房子;二是,老百姓从银行那里贷款,以此笔贷款作为购房款,而房子则作为贷款的抵押物。

所谓抵押,即当你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银行方面对于房子有优先受偿权。简单地说,当你不能还款时,银行依一定程序将房子拍卖,所得的钱款优先用于偿还贷款。要特别说明,所谓在银行有权“收”房子,是一种民间不严谨的说法,银行并不能取得房子的所有权;而且拍卖所得的钱款,如果多于你的欠款,银行必须将剩余部分交回,可见银行不是获得了房子的所有权,要不然拍卖所得就应全归银行。反过来说,如果房子所拍卖的钱,还不够还贷款,你还得还债。总之,你欠银行的是一笔钱,而不是一套房子;银行也只能拿回贷款,而不能获得房子的所有权。



明白这个法律原理,再看上海倒楼事件。房子已经倒掉,意味着房产商应负违约责任。但之前,在办按揭时,你已经从银行借到了钱,这笔“真金白银”的债务不可能随着房子的倒掉,而一笔勾销,所以即使房子倒掉,偿还贷款的义务也必须履行。至于“房贷险”,那并不是财产险,那是在出现风险时,保障银行能够收回贷款的保险,受益人不是购房者。打一个比方方便大家理解:如果你借亲戚的钱买房子,现在房子倒了,你可以不还这笔钱吗?



那么买房人岂不是失了房子又失钱,遭受两笔损失?这就涉及到赔偿责任问题。从理论上说,房产商必须承担买房人的所有损失,退还购房款(包括购房人取得的银行贷款)、按揭利息支出、税费损失、律师费用等等。购房人以这笔赔偿来偿还银行,以此终止与银行的借贷关系。这时购房人就没有损失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撇开购房者人倒房之后的心惊肉跳的精神损害、办手续的时间损失不提,房价已经上涨,原来的钱买不到同样好的房子了,这种“期待利益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得到支持。还有那些没有倒的大楼也遭受“无形损失”。虽然,官方表示这些房子不会倒,经检验之后这些大楼可能“物理上”是合格的,但经过倒楼事件,这批房子将来肯定价格会走低,这就形成一笔无形的损失。这种对损失的索赔,也同样难以得到支持。



由“房倒还须还贷款”引发的民愤,并不仅仅是一个对法律误解的问题。在百姓的心目当中,房产业是由房产商、银行联合起来对老百姓的博弈,甚至背后还有政府那只若隐若现的手。当房地产被很多地方列为支柱产业,被寄予“保八”、抗危机的重任时,是否意识到要夯实房地产业的“基础”?这就是:公开透明的房产开发制度,而不是官商不分的灰色地带;保护弱势方的公平的房产交易制度,而不是让房产商、银行予取予夺,买房者任人鱼肉。上海倒楼事件应促进中国房产业制度的进步。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8 0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法教育任重道远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8 0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其他楼上的住户也比较倒霉,这房子他们还敢接收不
豹II 发表于 2009-7-8 07: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狗熊不笨 发表于 2009-7-8 0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和买房有关的事都不值一提
寂寞思秋客 发表于 2009-7-8 1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第六天魔王于2009-07-08 00:21发表的 :
普法教育任重道远
流星圣殿 发表于 2009-7-8 1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s:12]  [s:12]  [s:12]
新王 发表于 2009-7-8 18: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霸王条款,百分百的霸王条款。
跟以前地主在天灾的时候还要收佃户的租是一个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1 09:40 , Processed in 0.026818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