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二战期间,日本引进的---小龙虾

[复制链接]
宫本武藏 发表于 2009-7-18 13: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存活於淡水中一种像龙虾的甲壳类动物。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 或者淡水小龙虾。东北地区称剌蛄 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蔡生力教授介绍,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王锡昌教授介绍,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占总体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另外,小龙虾还可以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但另一方面,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对生存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成为有一定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对话小龙虾

  
  前几天,我们接到了一位观众的来信。这位观众在信上说,他要检举小龙虾,也想请我们帮忙呼吁一下,让大家不要再吃小龙虾了。他说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有大部分是生长在田间地沟里,靠吃泥土和LJ长大,肉里面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甚至还有寄生虫。

  听这位观众一说,还真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很多人酷爱吃麻辣小龙虾,而在北京的簋街,那里的每天吃掉的麻辣小龙虾都是以“吨”来计算的。想想吧,一方面是美味佳肴,而另一方面却有不少的专家学者站出来反对食用小龙虾,那么小龙虾到底是从哪来的?小龙虾究竟能不能吃?为此,《生活》记者做了专门调查。

  小龙虾学名叫克原氏螯虾,二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目前我国小龙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河、湖泊之中,数量大约在6万吨左右。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近年来,洞庭湖水域也已经成为了小龙虾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我国小龙虾主要产地—内陆湖的典型代表,为了调查小龙虾的生长环境,近日,我们也专程来到了洞庭湖。

  其他说法:

  关于小龙虾的来源,民间流传着不少版本,而流传最频繁的莫过于“它是日本派来的杀手”。市卫生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时称:严谨地讲,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小龙虾,其实还是舶来的物种,叫“克氏螯虾”,生物学家已经将其列为“中国入侵物种”。

  据说,克氏螯虾的老家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日本最早引进它时,是出于它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能生存的特点。日本人将它用于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又作为生物实验品,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到中国,并很快繁殖起来。

  “请神容易送神难”,来到中国后的小龙虾挣脱了禁锢,很快就展现出它们的嗜血本性,这些“冷血杀手”胃口极大,不仅吃尽湖中水生植物和其它各类小鱼小虾,还对祖居此地的其它兄弟大开杀戒。同时,这些小龙虾以几近疯狂的速度生儿育女,杀手的队伍随之不断壮大,迅速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改变了我国不少地带的生态系统原貌。

一、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在西洞庭湖沅江段,我们找到了虾农老甘。老甘告诉我们,每到夏天,小龙虾就会在浅滩上活动。到了冬季或者是小龙虾脱壳、繁殖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小龙虾就会潜伏在洞穴里。每年的六到八月份,是小龙虾形体最为“丰满”的时候,这时也是人们捕捞和享用它的最佳时机。青青的蒿草,浅浅的水滩,这块水域就是老甘他们经常捕捞龙虾的地方。

  虾农说,小龙虾喜欢生活在干净的地方,像臭水沟的这些地方,小龙虾都长不大。

  调查显示:传言说越脏的地方小龙虾生长得越好是没有根据的。

二、小龙虾的人工养殖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主要吃动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据虾农介绍,小龙虾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小龙虾会排卵两到三次。虾卵的孵化到小龙虾的成熟一般只需要2个月的时间。

  虾农说,他一人最多的时候能捞个三四百斤,而在洞庭湖水域像他这样的虾农大概有几千人。每天,从沅江市场发往全国各地的小龙虾大概有三十吨左右。

  有浅水植物的水域是小龙虾的最爱,因为这里不但是它们栖息的去处,也是它们脱壳的隐蔽场所。另外小龙虾还喜欢钻洞,破坏能力也是十分强大。他们常常会洞穿田埂,破坏堤坝。结合小龙虾这些特点,当地的虾农专门制作出了一种捕虾工具——地龙王,虾农们在地龙王的每一节都设下一个网洞,简单方便却能请虾入瓮。

  虾农说,没有人工繁殖的必要,因为小龙虾的繁殖能力很强。

  调查显示:野生的小龙虾足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成本要比人工养殖小龙虾低得多。人工养殖小龙虾没有经济效益。因此,有关人工养殖小龙虾的环境恶劣一说也没有依据。

三、从河沟里捕捉的小龙虾多吗?每年的六、七、八月是洞庭湖捕捞小龙虾的最好季节,到了八月下旬,随着湖水温度的降低,小龙虾开始在湖底或湖岸挖洞穴居,以等待来年的夏天。这时候湖面的捕虾工作已渐入低谷,而河沟里捕虾的人却多了起来。

  在河沟里捕虾的工具很简单,虾农们一般只要配备一副挖土用的铁锹和一只捉虾用的手套。

  虾农说,洞里的水都很干净,跟黄鳝、泥鳅的生长环境是一样的。小龙虾挖的洞一般都在一米五到两米之间,再加上入秋之后天气变凉了,所以要在河沟里挖出小龙虾也比较费劲,一天也就六七斤吧。

  调查显示:由于天气变凉,适合在河沟里捕虾的时间很短。而且也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小龙虾大部分都是湖区捕捞的小龙虾。
超..... 发表于 2009-7-18 13: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20] SF 没吃过小龙虾
Denniszh 发表于 2009-7-18 14: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吃,以前在合肥的时候,晚上到处都是,我就吃过一次,再也没有吃了
豹II 发表于 2009-7-18 14: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如果没有大量人工养殖 估计已经要绝种了把 [s:69]
dagun9999 发表于 2009-7-18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4: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粪坑里走出来的美味佳肴
热爱金属 发表于 2009-7-18 14: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的特产啊。不过我不太喜欢吃这个东西。

怕洗不干净,吃这个虾子就不要去想卫生问题,因为强烈的香辣味肯定会盖掉一切气味。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吃脑袋,黑线挑出来,就没有问题
热爱金属 发表于 2009-7-18 15: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单是这个问题,而是清洗后遗症。

这种小龙虾非常难清洗,一般都用大盆子泡在混入洗洁精的水里。。

而一般洗洁精过水都过不干净,解决办法都是多放辣椒,香料这些东西来盖味道。
benet06 发表于 2009-7-18 15: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得红烧了吃。。。重口味。。。鲜香。。。 [s:115]
benet06 发表于 2009-7-18 15: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热爱金属于2009-07-18 14:56发表的 :
合肥的特产啊。不过我不太喜欢吃这个东西。

怕洗不干净,吃这个虾子就不要去想卫生问题,因为强烈的香辣味肯定会盖掉一切气味。


咋就成咧合肥的特产了捏。。。俺棉这儿溪沟里头多了去了,富产。。。[s:115]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的麻小店里有拿消毒水洗的,都被暴光了...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5: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benet06于2009-07-18 15:34发表的 :


咋就成咧合肥的特产了捏。。。俺棉这儿溪沟里头多了去了,富产。。。[s:115]

鬼街特产?[s:20]
benet06 发表于 2009-7-18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第六天魔王于2009-07-18 15:35发表的 :
我们这的麻小店里有拿消毒水洗的,都被暴光了...

都说这玩意脏兮兮。。。可味儿还真不错。。。日本人,好那口,不是脏的就毒的,重金属口味儿。。。[s:115]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5: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文金枪多干净,直接生吃
太美味了
benet06 发表于 2009-7-18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第六天魔王于2009-07-18 15:40发表的 :
三文金枪多干净,直接生吃
太美味了

小日本不好您老这口。。。您老多珍重肠胃。。。第六天里头,分分钟地离不开您老。。。[s:115]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5: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珍重肠胃?我更珍重我的钱包而已
所以不常吃
benet06 发表于 2009-7-18 15: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第六天魔王于2009-07-18 15:48发表的 :
珍重肠胃?我更珍重我的钱包而已
所以不常吃


魔王吃玩意,也掏钱。。。[s:115]
善男信女,不都上赶着供奉您老嘛。。。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18 15: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堂大帝吃饭都得掏钱何况小小魔王一只
Klin30 发表于 2009-7-18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不喜欢吃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1 16:21 , Processed in 0.034542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