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85后90前所需面对的社会现实

[复制链接]
 楼主| chenhong1777 发表于 2010-3-2 22: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请允许我将社会上流行的“80”、“90”的划分方法予以否定,因为我一直认为虽然不至于三年一代沟如此夸张,但绝对认为以10年为时间期限来划分一代人和另一代人绝对是错误的,因为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5年就足以划出两代人,当然我指思想层面的。

如文章标题,我觉得现在“85后90前”这一群体已经开始或即将步入社会了,那么先来分析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群体呢?这一群体目前基本为毕业2-3年或大四、研一在读的朋友,这就决定了这是一群刚踏入或者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群体,与已经变成职场“老油条”甚至结婚育子的80-84人群有着时间差。可以说85后90前是一群“红旗半飘散,社会新主张”时代成长起来的一群人,借用流行元素的符号就是在“周杰伦和韩流并行”背景中熏陶出来的群体。既不像90后那样觉得周杰伦很OUT,也不至于像85前那样过分鄙夷韩流。当然我只是举了点文化元素,并非套用实际情况,个人有个人不同,无可厚非。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起来的85后90前群体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呢?我将一一例举,当然可能有不当之处,尽请谅解

第一:面对的“原始竞争力的差异性”比起前人是空前的。70后85前的人出生时所具备的祖辈(实际上也就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财富一般是以万、十万、百万、千万为单位,那么“85后90前”的起点绝对是以亿为单位,也就是我们祖辈们步入中年后产生的财富差距是以20年改革开放为起点的商海鏖战中积累的,而当这些人功成名就之后所遗留的财富经过一代人的积淀已经发展为亿的单位差,也就是我们这辈人的“金钥匙”的含金量是亿。这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以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几何速度递增,那么在85后90包括其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毕生以年薪50万为单位作为工龄45年的员工2代人不吃不喝无法完成原始竞争力的差异性的弥补,这在70后85前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富不出三代”理论基本宣告破灭,85后90前所面对的金钥匙级差起码需要四代来弥补。

第二:面对的婚姻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从宏观上来说,人类的外貌是越来越靓丽化,这在造成大量的帅哥美女之后,给我们恋爱可选择余地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带来了更苛刻的要求。当然,东西好了么,价格也必然贵了。可以说现在许多城市男女结婚的起步价是“带产权的自住房一套”,这个价格可以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不然你连“蜗居”般的爱情都无法享受到。而结婚的高额费用也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据悉,杭州2009年统计本地结婚的新人除房车等大件消费外,平均结婚费用是令人咋舌的“8.7万元”简单来说也就是酒席、婚纱、蜜月等费用。而作为85前的统计,也就是适婚年纪在2005年左右完成婚礼的,费用仅仅为“3.07万元”。至于婚后抚养孩子的费用就更为恐怖了,这个由于本人未婚,不好详解,但听说现在类似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这样的城市,最普通的早教花费为650元/月,这已经是最差的早教了。这孩子都还没上学呢。

第三:人际关系更为疏远。不知道是迫于生存压力还是房贷压力,很多职场的打工族,即便是高级白领,也不敢随意和工作伙伴交心,因为你不知道何时背后捅你最狠的就是你今天的“职场好朋友”。而许多恐怖的潜在因素也会导致你的不安。比如在一些特殊单位,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即便一个看似其貌不扬的实习生,你也不敢随便得罪,搞不好她/他是某某的近亲,能让你直接丢饭碗的狠角色,所以很多人迫切考公,花大力气大代价,勉强进去,后来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做人”,很快就在权力和关系的斗争被埋葬。你还别真天真地以为自己是有本事的,不怕啥啥的,我可以很直观地告诉你,别说公务员、事业单位,即便银行、大型国企等,少1000个你这样的人照样玩得转,无论是你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这些单位就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完全可以白养废人的地方,后台够硬才是王道。记得我一个在国家电网上班的朋友说:我靠关系进了这样的单位,舒服是舒服的,不过也可以提前等退休了!

第四:更容易怀旧。我发现85后90前特别喜欢怀旧,不信可以打开100个这样角色的QQ空间,50%以上的文章就是情感类的怀旧文,不是哀叹自己老了,就是回忆过去啥啥的,而以往这些事都是退休人群午后阳光躺在椅子上没事拿出老照片来碎碎念时才会产生的情感却在85后90前身上提前产生,也印证了一点“社会压力迫使人怀念过去的无忧无虑”。根据相关调查,85后90前愿意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准条件下提前退休的占到了70%,而这一数字一扩容到80年了,就下降为50%。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心血来潮,哈哈,其实我也是85后90前的,不知道同年段的朋友认同不。

豹II 发表于 2010-3-2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85前的统计,也就是适婚年纪在2005年左右完成婚礼"

悲剧了

作为85前 2005年还没毕业呢……[s:87]
发丘中郎将兼摸 发表于 2010-3-2 22: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85年前照样有压力.
而且压力都不小
哪个时代的人都有压力
昨天晚上在西单,和原来的女朋友聊天,她在家国内前三大的基金,目前的投资总监和研究总监都跑路了,很多研究员也走人了,
其实很多名校的硕士和博士,只是很多方面没有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已,或者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你如果自己看自己是废物,那自己确实就是废物.很多大公司,离开有些人照样影响很大.这是我个人亲眼看到的东西和现象,有些大公司,大券商,缺了些人你就是一落千丈.
最简单的是高盛亚洲,你梁红等人走了后,你就一三流卖方.
至于结婚等,都是扯淡的事情,当我们年轻人憧憬着玩模特的时候,领导们都流行娈童了.
我亲眼见到一个哥们,3年前春节没钱回家,去年结婚时候,找他们那省电视台最红的主播给主持婚礼.

以上只是针对人的不自信而言,我个人感觉,人还是自信点好,特别是德国球迷,多点积极的思维.
nakenly 发表于 2010-3-2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适龄人群,来顶一下~
豹II 发表于 2010-3-2 2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职场
80末的应该还没到时候,上研上博的更还需要等几年呢

至于说压力,其实每代人压力都很大,但是我觉得一代人比一代人机会多,一代人比一代人生活富足
50,60一旦出生,其阶层就定死了,这辈子翻不了身,而且运气差的可能活不到长大成人
70,80至少饿不着,能接受完整的中等教育(高等现在也还可以吧),实在看不惯国内环境还可以考G去游太平洋,没人会管你
90之后肯定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物质生活 应该觉得幸运才对
 楼主| chenhong1777 发表于 2010-3-2 2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噗,你们误会了,我不是来哀叹的

人都必须向前看,无论哪代人,我只是将85后90前与以前的人群所处的社会坏境对比下
youngcot 发表于 2010-3-2 2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来看看,感到压力很大啊
拜仁的1号 发表于 2010-3-2 23: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更容易怀旧。我发现85后90前特别喜欢怀旧,不信可以打开100个这样角色的QQ空间,50%以上的文章就是情感类的怀旧文,不是哀叹自己老了,就是回忆过去啥啥的,而以往这些事都是退休人群午后阳光躺在椅子上没事拿出老照片来碎碎念时才会产生的情感却在85后90前身上提前产生,也印证了一点“社会压力迫使人怀念过去的无忧无虑”。


我90年的,,回憶文也多篇了。。
正宗德迷 发表于 2010-3-2 2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一个足球论坛还充斥着五毛?
mekiefer 发表于 2010-3-2 2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适龄路过[s:37][s:37]
现实中充满了悲剧啊~~
康康love阿德勒 发表于 2010-3-2 2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mekiefer 发表于 2010-3-2 23: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怀旧了也不好,人还是要往前看~~[s:87][s:87]
虽然怀旧的感觉很好。。
kroos 发表于 2010-3-2 2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80要分代应该是82-85一代,86-89一代(以标准年龄入学来算),猜测lz应该是后一代

现在的原始竞争力差距源于血缘结构,其他的“遗传因子”(比如货币)其实不足以让你超脱阶层。至于结婚么,我也几年没怎么回杭州了不知道行情,不过反正我这种社会底层只要满足老婆那边的风俗就可以了,不过说实话如果这个数字是8.7万绝对算普遍行情而不是咂舌,这还不包括蜜月(最近有需求所以这方面有所了解)。
说道那些老一辈所认为的“机关单位”,里面的问题当你有几年经历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不过系统内其实远没有一般的公司恶心,当然,我的理解也仅限于低层。只是就我了解,在没有血缘优势的情况下这个系统一般不合适大部分86后的同学们,除非75后的前辈们填满了上层建筑
kroos 发表于 2010-3-2 2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85前一代不是不想怀旧,而是已经没有精力去怀旧了,大部分应该都进入生活的麻木状态了
豹II 发表于 2010-3-2 23: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赚钱了 自然没那么多闲情雅致来怀旧
况且就那么15,6年的有效记忆时间,说实话,真没什么可以怀的
[s:90]
狗熊不笨 发表于 2010-3-2 2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2012再说
发丘中郎将兼摸 发表于 2010-3-2 23: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豹II于2010-03-02 22:39发表的  :
关于职场
80末的应该还到时候,上研上博的更还需要等几年呢

至于说压力,其实每代人压力都很大,但是我觉得一代人比一代人机会多,一代人比一代人生活富足
50,60一旦出生,其阶层就定死了,这辈子翻不了身,而且运气差的可能活不到长大成人
.......

虽然从总体来说,这是正确的。
但后来总结历史,存在着关键的年份之说。例如巴菲特出生的那几年,确实也英才辈出,中国而言,67-70那几年出生的人中,英才也很多。
你如果读研究生或者本科的时候,特别是快碰到,碰到8*8,那确实该你倒霉。
至于我们这行来说,2004,2005年入行的人很爽,入行后开始遇到一轮大牛市,08年有了一定的经验,不会像别人那么冲动。
个人算是赶上了1轮半牛市,算是比较倒霉的,07年年终奖不少,08年期货和股市,自己大赔了一把。09年时候,又没有多少钱去投资,只能说情何以堪。
豹II 发表于 2010-3-2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到个人或者行业
确实和一些时间段有关系,这个我自己也有感觉
以我本科时候专业举例子,至少在前20年之间,就业较差且外业多,极辛苦
但是因为98-2000年间出现了沙尘暴洪水,使得该行业一下子火爆了起来,并且均能进去大中型设计规划院,差不多火了10年
这种东西就有幸运的成分了
kahnbanana 发表于 2010-3-3 05: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s:77] 顶下CH,作为适龄人群慢慢拜读~
菜鸟股民1985 发表于 2010-3-3 08: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艰难啊,所以我要更加拼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2 09:14 , Processed in 0.03083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