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颓废和沉沦 ——我所知道的郁达夫

[复制链接]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0 2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0 2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大雄于2010-04-19 23:24发表的 :
[s:69] LS的大师兄和鹰兄,,,文人和金融人,都是多情种啊,,,大雄是工人,娶个婆姨混混日子,就知足了,,,

有道是,嫦娥舞广袖遥寄寂寞情,女娲炼出五彩石补天难补爱和恨,,,

郁达夫、徐志摩一干颓废文人,楞要守着嫦娥过日子,女娲娘娘也治不了他们的难肠,,,
.......

呵呵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0 2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sg30009070于2010-04-20 12:11发表的 :
我承认你这个文学博士文笔很好。但你也不能全部写文学的东西吧。我们这个论坛是德国足球的,你最近的日记一点足球的痕迹都没有。哎。

哈哈,朋友,我只是想起来写什么就写什么了。也许过一阵子就会再写足球了。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0 2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堕落伯爵于2010-04-20 13:00发表的 :

这边就是王博士的一个个人专栏了,就冲王博士为联赛版兴旺做出过的贡献,该给这个专栏作家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和特权
等王博士把这个系列写完了让我们长长文学知识也好啊

周中拜仁就打欧冠了,王博士这个拜仁球迷一定会出篇与拜仁有关的日志的


呵呵,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关于
拜仁欧冠的日志啊。我太情绪化了,就连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去做什么。
greatmyth6 发表于 2010-4-20 2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听EMO吧  情绪化的话   哈哈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0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原创]德国足球心情日记(57)


       本文作者:王涣璋 愿与所有德迷交朋友,期待德迷朋友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有时上班不便接电话,所以朋友们最好是给我发短信。因为有时因为工作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但一旦有了空闲,我一定会回复的。我的手机号码是:15010112499。


《颓废和沉沦

                   ——我所知道的郁达夫(三)



       我真的很羡慕吴晗啊!我的数学也不好。无论怎能样努力都白费。


       还有几十天就要高考的时候,我的数学测验成绩仍然极差,几乎和没学一样。


       数学满分一百五十分,别的同学都能得个八九十分以上。而我只能得二十几分。


       就是可怜的这几分,还是主要靠选择题得的。


       而我做选择题的办法基本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瞎蒙。


       基本上所有的选择题我都选D。因为我一直觉得,在选择题的所有选项中,D为正确答案的机率最大了。


       那时候看了惨不忍睹的数学成绩,真是抱头痛哭啊!


       我的英语也不好。只会背单词,一点语法和语感都领悟不了。


       高考的时候,英语满分一百五十分,我只得了七十五分。而普通的同学一般都能得一百分。


       地理也不好,一百分的题,也就能得六十分左右。


       最要命的是,我高考的时候实行的是地理、政治、历史文科大综合。


       本来我的政治、历史都是学得不错的。但是因为在考试中的很多试题,都是需要地理、政治、历史三个学科的的综合知识来解答的。因为地理学得不好,结果导致本来比较擅长的政治、历史也没有发挥好,结果地理、政治、历史的综合试卷也考得一塌糊涂。


       其实在整个高中,我的语文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最少的,然而成绩却最好。

       那时候,自己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放松和休闲。


       当时,自己把主要精力都用来学数学和英语了。只有当数学和英语学得实在太厌倦了,才会去学语文。


             就算是被同学和老师们称为语文三大难的:文言文、周树人(指对于鲁迅文章解读的试题)、写作文,也不亦乐乎。


             我的高考是极其失败的。在得知凄惨高考成绩的同时,母亲对我是无休止的责备和埋怨;而自己一直暗恋的女同学又对自己无比的无情和冷酷;自己的好朋友又背叛了自己。


       那时候,自己痛苦得都快疯了。


       我曾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自己真的太失败了,学业、亲情、爱情、友情全都以悲剧告终,肉体和精神上倍受打击。”


       那一段时间,自己异常苦闷,我想,自己很可能是从那个时候患上了抑郁症。


       从此之后,自己变得无比的消沉了。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叛了自己,自己被命运彻底抛弃了。


        没有办法,一切都是命了,谁都无法改变!


        我也曾多次幻想自己能遇到像胡适一样的贵人,但这个想法实在太不切合实际了:


        一是自己原本就是朽木不可雕,没有吴晗和周汝昌那样的潜质。


       二是当前世风日下,学术界也是一样。现在的学者和教授们,不仅在学问上无法同胡适相比;就算在人品上也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的高校,一些老师们所表现的是:讲师不讲;教授不教。教授白天是教授,晚上则是“禽兽”。


       一些学生们所表现的是:男生献钱,女生献色。

       到处都是交易,到处都是潜规则。
      
            
       继续接着上文写:


       文学青年们想要出名,如果得不到文学权威的提携,那么就只有打倒老的权威,自己成为新的权威了。

       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李希凡原来只是山东大学的旁听生,因为与蓝翎合写了一篇批判红学权威俞平伯的文章,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最后打倒了老的红学权威,自己成为新的红学权威。

       姚文元更加凶狠,他写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受到了毛泽东的欣赏,直接将当时的明史专家吴晗打倒致死,自己则成了文艺界的领袖。

            郁达夫一直也是很敬仰胡适等人的,一直也想得到胡适等权威的扶持。遗憾的是,胡适根本就不重视他。

        而郁达夫向当时的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投稿,因为受到以茅盾、郑振铎为首的文学研究会的打压,稿件也没有被采用。这对郁达夫是极大的打击。真是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了。
        
        那时候,和郁达夫情况差不多的还有郭沫若、成仿吾等人。
   
       郭沫若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曾经很希望到当时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工作,但商务印书馆被文学研究会所控制,郭沫若因为自己没有名气、没有背景,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郭沫若也写文章向《小说月报》投稿,结果也因为以茅盾、郑振铎为首的文学研究会的打压,文章没有被采用。

       当时的郁达夫、 郭沫若、成仿吾等人也都够落魄的了。他们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闯天下,因为没有名气和受到文坛掌控者的打压,既找不到工作,又无法发表作品。
           这些人除了写文章之外,什么都不会,连生济都成了问题。上海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到最后,这些人基本上就要被活活地饿死在光怪陆离的上海滩了。郁达夫、 郭沫若、成仿吾被逼入绝境,最后只有揭竿而起,向文坛权威和控制者们发难,打倒胡适以及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们了。

       郁达夫、 郭沫若、成仿吾等人都在日本留过学,并在东京一起成立了“创造社”。他们将创造社的人员联合起来,一起并肩作战。
       第一个站出来发起攻击的是郁达夫。
  
             郁达夫发表了《夕阳楼日记》。在这篇文章中他毫不含蓄地骂道:


       “我们中国的新闻杂志界的人物,都同清水粪坑里的蛆虫一样,身体虽然肥胖得很,胸中却一点儿学问也没有。有几个人将外国书坊的书目来誊写几张,译来对去的瞎说一场,便算博学了。有几个人,跟了外国的新人物,跑来跑去的跑几次,把他们几个外国的粗浅的演说,糊糊涂涂的翻译翻译,便算新思想家了。 ”


       虽然郁达夫没有点名,但人们都会猜到他骂的是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人物胡适。


       《夕阳楼日记》文后注明写作时间是“1921年5月4日夜半”,在此之前的两年间,胡适曾商请北京、南京等地高校筹集资金邀其老师杜威来华讲学,胡适本人则亲作翻译,陪着杜威在北京、天津、济南、太原等地“跑来跑去的跑几次”。


        

        这篇文章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

        胡适立刻“接招”。发表文章反驳郁达夫,妄图挟文坛霸主之势,将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坛菜鸟郁达夫“灭之”。


       郭沫若、成仿吾等人马上站出来发表文章声援郁达夫,并且开始攻击以茅盾、郑振铎为首的文学研究会。


        
       以茅盾、郑振铎为首的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们也都予以还击,攻击以郁达夫、 郭沫若、成仿吾为骨干的创造社。


       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参预这场论战的文人越来越多了,最后,当时的知名文人们几乎无一人得以“幸免”和“漏网”。

         
        就连鲁迅先生竟然也参预了斗争。

        鲁迅先生这样“不甘寂寞”的文人,一向以喜欢与其他文人们论战而著称。

       文坛中的各个知名人物,几乎都让他给骂遍了,怎么能缺席这样的“盛会”呢?


       胡适非常讨厌鲁迅。鲁迅死后,曾当过国民党外交部长和清华大学教授的叶功超曾写过记念文章。

       胡适知道后,骂叶功超:“鲁迅生前吐痰都不会吐你头上,你为什么写那些东西捧他?”叶答:“人归人,文章是文章”。胡笑了:“你是为凑热闹吧?”

       胡适和鲁迅对骂;郭沫若和胡适对骂;鲁迅又和郭沫若对骂。这些文学大师们打起了圈仗,就像德甲前几轮出现的:药厂、矿工和拜仁相互间两两死掐一样。
       于是,这场战斗,由文坛新秀郁达夫单挑文坛领袖胡适的二人争斗,变成了文坛各风流人物集体参预的群殴了。


       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很相像。先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王国单挑。后来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等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国家,甚至连中国都参加了。


       其实这场文坛论战的主要双方是新兴的创造社和掌握文坛旧“政权”的文学研究会两种努力之间的斗争。


       创造社的首领是郭沫若;文学研究会的代表是茅盾。


       郭沫若骂茅盾(大意):“他总是喜欢眼神透过眼镜的上框看人,像一个耗子。我最初看到雁冰(茅盾字雁冰)时,对他的印象很不好。”


        郭沫若还指责茅盾(大意):我和郁达夫、成仿吾等都是破落的文人,我们的生计都成问题了,我们需要通过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文章、赚取稿费来维持生活。可担任《小说月报》主编的茅盾等人却故意打压我们,不发表我们写的文章。”


       茅盾则反驳(大意):“你们(指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根本就没寄给我们文章,叫我们发表什么?”

        感觉郭沫若和茅盾的论战就像“罗生门”,肯定有一个人在撒谎,但很难确定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这件事现在还是文学史中的一个悬案,许多文史专家都无法得出定论。

        而文学研究会的骨干、曾接替茅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的郑振铎,则讥讽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创造社的成员:“郭沫若有才但不稳定,郁达夫颓废,成仿吾勇猛有余而才力不足。”


        我觉得郑振铎评价的其实还是很中肯的。


       在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六人中,我第二最不喜欢的是郭沫若(其实我比较喜欢年轻时有自由思想的郭沫若,只是不喜欢解放后的郭沫若。);第一最不喜欢的是茅盾。


        后来郭沫若和茅盾在解放后都沦为了“御用文人”。


       毛泽东曾在一个文件中批示:“转给郭老(指郭沫若)或雁冰兄(指茅盾)处理”。


        解放后,郭沫若担任文联主席,茅盾担任文化部长。两人一度成为中国文坛的掌门人。形成左郭和右茅双峰对峙之势。


       不知道这两位老人在解放后,对于先前的那场论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还是继续明争暗斗?这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就先写到这吧!也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机会写了。如果我不出意外,就一定还会写的。如果明天我没有接着写,就一定“出意外”了。朋友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了!

       朋友们,再见。再见也许是下一次见面的意思;也许就是再也见不着了!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0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greatmyth6于2010-04-20 21:07发表的 :
去听EMO吧  情绪化的话   哈哈

[s:88] ,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
盖德·穆勒 发表于 2010-4-21 08: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明天上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你的心情日记58
大雄 发表于 2010-4-21 08: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4-21 18: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几天不骂你,刚对你的改变而高兴,又搞这出
你看你最后几句话,让人伤心呀。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20: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盖德·穆勒于2010-04-21 08:09发表的  :
沙发
明天上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你的心情日记58
呵呵,希望自己能坚持写下去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2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大雄于2010-04-21 08:13发表的  :
[s:86]自古文人相轻,,,看来,还真有那么回事儿,,,书读太多了,都化作了一肚子坏水,,,

毛主席老人家说得对,咱们工人有力量,工人历来是抱团的,是有战斗力的,鲁尔区的矿工、克拉玛依的采油工,,,

数学得0分、20几分,,,这个对于写文章应该是有影响的,数理逻辑太差,文章的条理性也会有所欠缺,,,
.......
知道了,但我现在已经对数学和外语彻底失去信心了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2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条顿之鹰于2010-04-21 18:47发表的  :
哥们,几天不骂你,刚对你的改变而高兴,又搞这出
你看你最后几句话,让人伤心呀。
朋友,我说的意思不是想自杀。而是我在某个门户网站写的文章,又有连续三篇被禁止发表了,我怕自己被国家机器迫害。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4-21 2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王涣璋于2010-04-21 20:12发表的  :

朋友,我说的意思不是想自杀。而是我在某个门户网站写的文章,又有连续三篇被禁止发表了,我怕自己被国家机器迫害。

怕个锤子
你如果有解决方案,就蛰伏,否则就潜伏
你别那么多的压力,比你大几岁,就觉得人应该能屈能伸。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2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条顿之鹰于2010-04-21 20:18发表的  :


怕个锤子
你如果有解决方案,就蛰伏,否则就潜伏
你别那么多的压力,比你大几岁,就觉得人应该能屈能伸。
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22: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原创]德国足球心情日记(58)

本文作者:王涣璋 愿与所有德迷交朋友,期待德迷朋友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有时上班不便接电话,所以朋友们最好是给我发短信。因为有时因为工作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但一旦有了空闲,我一定会回复的。我的手机号码是:15010112499。



                                《相见时难别亦难》

            
            今天自己真是既欣喜又感伤。自己曾在学吉他的时候认了一位女孩儿。她长的很像梁咏琪。自己很喜欢她。


        说来真是感到惭愧,从小到大,我喜欢的女孩实在太多了,甚至可以组成一个加强排了。



        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花心了。虽然我对每一个我喜欢的女孩儿都很痴情。



        虽然那个长得像梁咏琪的女孩儿最终没有接受我的追求,但她却把我当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认识她那年,她只有二十一岁,还在上大学。


        她实在是太单纯、太善良了。

        我们在一起学琴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弹唱《红豆》这首歌。


        因为我觉得,只有这首歌才能代表我对她的感情。
        
        在我离开长春的时候,曾经要将自己的吉他送给她。


         因为她曾经弹过我的吉他,说我的吉他的声音真好听。


         但她却没有接受。她说让我留着琴,以后好好学好吉他。


         可是自从离开她后,我就再也没有弹吉他了。因为只要一弹起吉他,就会想起她,心里便会莫名的感伤。



         到现在,自己的吉他还放在老家,并没有带到北京来。因为自己已没有心情再弹吉他了。



         我们分别已经整整两年了,在这段时期内再没有见面。


         但是每到过节日的时候,她都会给我发祝福短信。每天接到她的问候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既欣喜又感伤。


         其实我也总想多和她聊聊,但是又怕打扰了她。因此只能暗暗地压制自己了。


         每当想她的时候,就会找出梁咏琪的照片来看。因为她长得实在是太像梁咏琪了。看到了梁咏琪,便仿佛看到了她。


         我曾看过宋庆龄和宋美龄年轻时的照片。我觉得她和宋氏姐妹长得也很像,特别像宋美龄。


         在我离开长春的时候,她曾说过,我什么时候想她了,就上网和她视频聊天。


         但过了这么长时间,我一直都没有要求和她视频聊天,总是觉得难以启齿。


         今天中午时她给我发短信,问我现在过得还好吗。

         
         我只能是敷衍她说:“还可以。”其实我几乎每天过得都不开心。


         她说:“知道你现在过得好,我很安心。每次想到你,就让我平静很多。”


         我说:“我每次想起你,都觉得很温暖、很温馨。我之所以很欣赏你,并不单纯因为你长得美丽,而是因为你很善良、很清纯。”


         我问她:“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毕业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了吗?”


         她说:“我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行政助理,现在我很浮躁。”


         我说:“我也很浮躁,每天心总是静不下来。每天自己都是很伪心地生活着,就像戴了面具一样。我只要在面对你的时候,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她说:“我现在的工作真的让我不适应。还受气。”


         我说:“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黑暗,在哪个单位都是一样。一定是有女同事因为嫉妒你而为难你了,或者是男同事因为居心不良而欺负你。”


         后来我要上班了。我们约好了下班后再聊。


         在网上聊天时。我说:“如果现在工作不顺心,就换一个工作算了,不要勉强自己。”


        她说:“她只想过安稳的生活,不想再换工作了。”


          我和她说了我现在写《德国足球心情日记》的事,她很好奇,还特意上网看了我写的文章。



         她觉得我的做法很好,特别支持我,希望我能坚持写下去。


          其实本来心中有很多话想和她说,但真正和她聊天的时候,我又不知该说什么了。



          后来,只好说自己想要写日记了,借着这个理由终止了和她的聊天。


          和她交流的机会很难得,但是等到结束时,心里是更加的难受,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颓废和沉沦

                                ——我所知道的郁达夫(四)》


          由郁达夫发表的《夕阳楼日记》所引发的文坛风暴,对整个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造社在这场论战中得以发展和壮大。创造社的成员,例如: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冯乃超等人,得以在文坛扬名。并且结束了文学研究会独霸文坛的局面,形成了文学研究会同创造社双雄双立的格局。


          并且,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文学的追求和信仰上,并没有本质差别。

          但是创造社之所以向文学研究会发难,实际上还是作为后起者,不满于先发者文学研究会所占有的先天优势,而想要改变这种不对等的地位。


          这很像英超球迷和意甲球迷的论战。双方球迷对于足球的理解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但是英超球迷之所以要发起和意甲球迷的论战。就是做为新兴者的英超球迷,希望从作为先发者的意甲球迷身上夺回自己想要得到的待遇。

         但是,日后,郁达夫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却觉得当年写《夕阳楼日记》,是他一生都深感惭愧的事。


         因为他写《夕阳楼日记》的动机就不纯,而且在文中,对于胡适的很多批评都是不严肃的,几近于凭空的侮辱和谩骂。


          而由此所引发的文坛大论战,其实已经脱离了文学的本质,变成了人身攻击。



          这一点有点像米兰双雄的某些球迷那样。双方在一起论战,经常是不谈足球本身,甚至是脱离了双方的球队,只是肆意地辱骂对方的球迷。


           而参预这场论战中的很多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但却做出了很多有如泼妇骂街的不堪行为。


           比如,郭沫若仅仅因为茅盾的相貌不佳,就辱骂茅盾长得像一只耗子。这实在有损于其文学大师的形象。


           其实就算是刚上小学的孩童,都知道不应该做出这种不高尚的事,更何况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郭沫若了。


           此后,文艺界互相谩骂的风气变得越来越恶劣。

            比如,鲁迅在骂遍了坛之后,竟然又骂梅兰芳:“我们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因为从两性看来,都近于异性,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以这就永远挂在照相馆的玻璃窗里,挂在国民的心中。外国没有这样的完全的艺术家,所以只好任凭那些捏锤凿、调彩色、弄墨水的人们跋扈。”


             这段话说白了,其实就是在骂梅兰芳演戏:既不像男人,也不像女人,和太监、人妖差不多了!



             这实在是有一点恶毒了。


              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纪念鲁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动中,作为全国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不仅从不讲话,而且很少出席,即便是勉强来了,也往往不是迟到就是早退。梅兰芳对鲁迅如此反感,皆缘于鲁迅生前对京剧及梅兰芳个人不留情面的批评、挖苦和讽刺。

                    而在鲁迅逝世后,苏雪林骂鲁迅“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狂呼鲁迅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专门在文坛“兴风作浪”,“含血喷人”,其杂文“一无足取”,“祸国殃民”。


            连一贯讨厌鲁迅的胡适都看不过去了,说苏雪林做得太过分了。
           

            因此,可以说,郁达夫因发表《夕阳楼日记》而成名,却也因这篇文章而使名誉受到严重的折损。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雄 发表于 2010-4-21 22: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21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大雄于2010-04-21 22:29发表的  :


大师兄,鹰兄一番好意相劝,是要师兄放下纷飞妄念,,,就算不能做个御用文人,做个普通德米,便又如何,,,

在论坛里,与大家一起,以讨论足球为主,兼带交流一下各自的爱好,互通有无,不也一样快哉,,,
.......
朋友说的很有道理啊
大雄 发表于 2010-4-21 22: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那村的鸟儿 发表于 2010-4-22 1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骂是球迷群的一个大煞风景的事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2 12:34 , Processed in 0.032076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