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看到一些要求球員要有純德國血統/純德國裔的帖﹐看後感想

[复制链接]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5-23 18: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永远的皇帝于2010-05-23 17:21发表的  :
元首的遗产在02年已经被挥霍完了,从04年开始德国队就是二战后被美国阉割后变态般全盘否定自己过去的德国!怎么和天朝如此相似!
我国人民只满足物质文明.............
永远的皇帝 发表于 2010-5-23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9楼BALLACK13Y于2010-05-23 17:52发表的  :
实话说,接受不了楼主的意见。。
虽然技术相应提高了,但看着别扭,我想持我这种观点的也不少,
法国甚至现在的荷兰,想必大家看着有没有联系到非洲某队,
这是你心中的欧洲劲旅还是非洲明星队,不一样吧各位。
坚决使用殖民地军团乃英法传统!而且殖民地军团比本国军团战斗力强也乃传统!
尼德兰人怎么可能联系到非洲?人家是苏里南殖民地!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5-23 18: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非曾经被布尔人殖民过........布尔人就是HOLLAND移民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5-23 18: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非相当于荷兰的半个主场?在正式探访前,我们首先来看一段历史。虽然荷兰和南非隔了个十万八千里,但当橙衣军团(Oranje)踏上这片非洲最南端的土地时,他们将听到一种有几分陌生的“乡音”——Afrikaans(阿弗利堪语,又称南非荷兰语)。

    这是南非Afrikaner说的一种语言。Afrikaner指的是南非的欧洲白人(主要是荷兰人,也包括德国、法国人)后裔,其字面意思就是“非洲人”。欧洲白人定居者为何自称“非洲人”?这要从南非历史上的布尔战争 说起……

    十七世纪以后,最早来到非洲最南端——开普敦周边的欧洲白人,以“海上马车夫”荷兰人为主。他们自称“布尔”人(Boers,荷兰语为“农民”之意),在南非开辟农庄。18世纪末,大英帝国势力触及南非。布尔人最初虽接受英国统治,但不久就前往内陆,建立了两个布尔人共和国。钻石及黄金的发现,最终使得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爆发了两次“布尔战争”。布尔人难挡强大的英帝国,向欧洲母国求援,但没有得到太多回应,最终战败。一气之下,布尔人便把自己的称呼改作了“非洲人”Afrikaner。

    奥斯卡影后、“女魔头”查理兹·塞隆从小就生长在约翰内斯堡,是一名地道的Afrikaner。她获奖后,曾经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南非”。而几百万Afrikaner“抱怨”塞隆,没有用Afrikaans来发表获奖感言。

    尽管历史已经久远,但语言的相近,还是能让荷兰人找到一点主场的感觉。这能否助他们一臂之力,打破世界杯从未夺杯的尴尬?
 楼主| Riedle 发表于 2010-5-23 18: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9楼(BALLACK13Y) 的帖子

還沒明重點。   

像博阿騰﹐馬蒂普﹐洪特﹐ 舒波莫廷等﹐ 母親是純德國人﹐嫁了外國或你憎恨的黑人丈夫﹐ 就代表他們的兒子不應被德國接立嗎? 他們的兒子出生就不應有德國護照嗎?

在美國或歐州﹐本地人和外國人的Multicultral marriage是趨勢。 法國﹐荷蘭是因籍民地關係會更早開始文化融合。德國﹐瑞典等也慢慢會朝這方向。 這根本是人口結構的大勢所趨。在中國﹐這比較少發生因為傳統中國人都會和中國人結婚﹐或是外國人根本不會考慮我們。

像BALLACK13Y你這種不明白外國文化﹐沒到過當地居住﹐卻又以為自己比當地人更有民族意識﹐在中國家裡胡亂發表種族歧視"偉論" 的井底之蛙。 如我將你的帖番譯成英語再在Bigsoccer, transfermarkt.de, soccer24-7.com等外國論壇發表﹐我早就被人民事起訴了。

支持德國足就要支持德國文化。你有你傳統想法﹐ 可以。 但如果德國也在更新文化﹐像BALLACK13Y你不願接受的﹐ 就不要支持德國了。但如果不接受文化融合﹐ 有多隊歐州球隊你能支持呢? 意大利﹐葡萄牙也開始有多個外國姓氏或移民在青年軍中了。
繼英國﹐法國﹐ 荷蘭後﹐ 德國﹐瑞士﹐ 奧地利和瑞典會是第二批外國移民的熱門地方。 但沒有必要因他們是移民就不讓他們融入社會。 相反﹐ 如有相同文化﹐ 像厄齊爾這第3代土國移民﹐ 就應大家融洽相處﹐ 視大家為一家親﹐ 這樣社會才團結﹐氣氛才好﹐ 才能進步。

姓氏﹐膚色﹐種族不是重點。 文化才是。
buginspring 发表于 2010-5-24 17: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能想当然。查一下就知道,意大利的外来移民一点也不少,有430万。占总人口7.1% 。
和德国相同,小孩里移民的比例非常大。

至于为啥意大利国家队里外国面孔不多,我想这主要是经济决定的。

“纯种”德国人一般都是中产阶级或以上,父母不愿让小孩去当职业球员(或者小孩不愿吃苦)。

意大利在欧盟是穷国,意大利穷人很不少。所以踢球的小孩也不少。

这个现在也在改变。看巴洛特里。 慢慢的意大利国家队里的肤色也会发生变化。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BALLACK13Y 发表于 2010-5-24 17: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4楼,riedle

里德尔同志,你好,可能你去过德国,甚至更为了解德国文化,
本人没有去过德国,对德国文化也只停留在你唾弃的“层面”上,
但这不能阻碍本人这十几年来对德国的钟爱,无论足球、电影、文化等;

所发言论,只是抒发自己对德国队的一些想法,绝无不当偏激言论,绝无种族歧视之意,
发帖目的是想说,现在的德国队跟心目中的德国,以前的德国,感受上有些许出入、不同,
发一些小感慨而已。这样您就让本人退出德迷,还请嘴下留情;

再者,请问此地是否是言论自由之地,自抒己见而已,请里德尔勿乱评论。
同为德迷,可能认识有差,但“井底之蛙”一词来驳斥对方,实有不妥,敬请收回。
您可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身份有地位,
本人只是一农民工,再次请里德尔同志   留德留德。
ReinholdYabo 发表于 2010-5-24 18: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到一些要求球员要有纯德国血统/纯德国裔的帖,看后感想

能把球踢得与众不同 就是个大人物 无关血统和身份...
难道穷人家的孩子不能踢球出头天吗~
德意志之崛起 发表于 2010-5-24 2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喜欢元首在时那种民族凝聚力
buginspring 发表于 2010-5-24 20: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坛总体气氛是很不错的,大家都在就事论事,呵呵。

每个人成长背景不同,没必要人身攻击。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到少一些主观,多一些客观。

如果有朋友因为德国队的血统问题就不喜欢德国队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整个欧洲都是这样。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5-24 2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迷素质普遍很高的..............南京德迷素质全国最高.............不解释[s:84]
buginspring 发表于 2010-5-24 2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看欧冠决赛。一帮南美球员的意志和纪律性完全不比场上几个纯种的德国人差。

所以更加能看出来血统是扯淡。文化背景才是关键。

德国这一辈年轻人,无论是外来户还是本地的,跟老一辈都很不一样了。
ReinholdYabo 发表于 2010-5-24 2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純血統的德國人都還是念書的居多吧...
教練哪管你什麼血統 年少踢球天份不夠  
也就念書看看電視去 畢竟人各有志!
chiefmaster 发表于 2010-5-24 21: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都不理解有些中国德迷表现如此愤慨,让我联想到很多人一边歧视其他民族的人一边抱怨自己被歧视。
十分赞成LZ所言
chiefmaster 发表于 2010-5-24 21: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甚至认为文化都不需要同质,多元化的社会才是最和谐的社会。
只要在德国队踢球的,我都支持
chiefmaster 发表于 2010-5-24 2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一天到晚元首元首叫的,你们很崇拜他?很喜欢他的屠杀吧?
感慨而以,无需介意我
alemanni 发表于 2010-5-24 23: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一篇08年的文章,写在德国对土耳其比赛之后的

“昨天,德国队踢得并不好。

原因呢?可能有很多,但以我这个外行人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以伦比的压力!

不要说球队的小伙子们了,就是普通的德国人都备感压力,这个压力比德国对阵任何其他一个国家的压力都要大很多很多,如果你不是在德国住了一阵子,可能不会理解。

这几天,我不止听到一个德国人说:

要是我们星期三输给了土耳其,我们也不要在德国混了,直接就移民出国,把德国全部让给土耳其算了!

在德国,除了德国人多之外,就属土耳其人多了。土耳其人是最早移民德国的外国人之一,迄今为止,他们稳居德国境内‘人口最多的外国人’宝座,且有逐年递增的明显势头。土耳其人充斥着德国的各行各业,大街小巷。许多城市都有‘土耳其人区’;他们在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在德国引发着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以我看到的,听到的来说,大概有以下的问题:

1.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土耳其人大多和自己人通婚,于是形成了固定的,越来越大的土耳其人社区。在这个社区里,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风俗,习惯甚至语言,他们可能不愿,也许不能,很好地融入进德国的社会。

2.土耳其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土耳其孩子,哪怕在德国出生,长大,德语也说得不好,他们甚至发明了不讲究语法,不讲究发音,不讲究措辞的‘土耳其式德语’。德国人觉得这带坏了一部分德国的孩子。许多家长都不愿意送孩子去土耳其孩子多的学校上课。

3.和很多德国人不愿意生孩子相反,土耳其人可愿意生了。这除了他们本身热爱大家庭之外,和德国的福利制度还有着巨大的关系。德国和许多发达的欧洲国家一样,出生率常年处于负增长。为了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德国政府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目前的政策,一言以蔽之:生孩子就是印钞票。一个家里只要生那么二,三个孩子,基本上,一家人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土耳其妈妈们更是如鱼得水,一个一个生得欢了。

4.土耳其人生孩子,带给德国人的冲击不仅仅是这些对生育的奖励,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医疗保险。在德国,一个人交保险是可以保一家的,有些低收入或是无收入的家庭不用交钱也可以享受保险。德国人很多都是一家两个人都缴税,但没有孩子或有一个孩子;而土耳其人呢?这么想想,是个人就能理解德国人的不满。


在德国这几年,哪怕我也是个外国人,都听到了不少对土耳其人的抱怨。抱怨他们把德国的福利都享受光了,把德国都折腾穷了,把德国人都快挤兑完了。我的邻居Zenk阿姨最有意思,说了:我要是年轻个二十岁,我也要生他十个,八个。不能让好处都被土耳其人占去了。

可是德国现如今也离不开土耳其人了。如果所有的土耳其人都离开了德国,德国将会立刻呈现人口凋零,百业萧条的景象。而且到处到处都是老年人。可以说,没有了外国人,尤其是土耳其人的德国,很快就会步入死亡吧。

这就是德国和土耳其的关系,痛并相互需要着。谁离了谁都活得不自在。”


(原文出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26d401009ttj.html
buginspring 发表于 2010-5-25 05: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合期总是痛苦的,但不能因为痛苦就不磨合了。

美国黑人已经在美国那么多年了,问题依然存在。但没人会说这些人不是美国人吧(一些极端分子除外)。

这很同意你转的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点出了这个帖讨论问题的实质,就是不管有多少人不满意,历史总是在前进的。

土耳其或其他移民群体的文化最终也会成为德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lemanni 发表于 2010-5-25 07: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耳其文化成为德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唯一可能是德国文化伊斯兰化。

伊斯兰社会不同于美国的黑人群体,它和当初的犹太人群体相似,因为宗教律法的关系,是非常排他的,而且比犹太人更有扩张性,更好斗。

如果你不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请想想新疆。

德国人因为自己过去的“历史问题”,在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必然是缚手缚脚,生怕被冠以种族主义的恶名。 像禁止伊斯兰教妇女戴面纱之类的事情,法国人可以“大胆”一回,德国人却是万万不敢的。

德国的传统文化的前景是暗淡的,当然,这是你所说的“历史前进”的代价。
ReinholdYabo 发表于 2010-5-25 13: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黑人也有信伊斯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4 16:06 , Processed in 0.02873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