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猝然降临的后巴拉克时代

[复制链接]
youxi79 发表于 2010-5-21 2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本构思这篇文章,是为了展望世界杯后德国队的情况,巴拉克受伤是件很偶然的事情,突然发现本来还有些遥远的事情我们现在就不得不面对了。
巴拉克的伤情现在还没有最后的结论,我希望他可以及时痊愈,自己的文章只是空谈而已。
整个文章其实仅仅只是自己个人的设想,勒夫现在的想法又岂是我等能够得知的。不过作为球迷,看球之余把球员们在图上摆来摆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想这也是足球带来的乐趣之一吧………所以我还是不辞辛苦把这篇文章写完了。先人有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德国队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94年众望所归之时谁会预测德国会栽在保加利亚脚下?02年一片哀鸿中谁又想到德国会打进最后的决赛呢?希望世界杯开始后德迷们仍然充满激情地为德国队加油,相信我们能够得到那份光荣和骄傲!
全文连载在自己的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youxi79,贴在论坛里的因篇幅和贴图等原因稍微作了调整。



(一)失去核心的战术

非常突然地,就在网上发现了巴拉克因伤缺席世界杯的坏消息。

痛心了一整天,为巴拉克惋惜,作为近十年来带领德国队从最黑暗的泥潭中挣扎出来的领军人物,在出征世界杯前的最后一场俱乐部比赛上受伤,他基本上不会再有下次世界杯了,甚至代表德国队出场的次数也许就固定在98场了。出师未捷身先伤,长使英雄泪满襟……命运对他确实太残酷了。甚至一向自认比较克制的我也在网上第一次对朴茨茅斯的某加纳球员使用了粗口称谓,

德国队大战前折损大将不奇怪,每届都有,但是损失如同巴拉克这样的全队战术核心,在我自90年以来的看球经历中,也许只有92欧洲杯前失去马特乌斯可以相提并论,但是那次马特乌斯是在意甲联赛中受伤,给德国队当时主教练福格茨应变的时间相对还多点,而本次勒夫所面对的情景可谓绝境:时间就是三周多一点,人基本就是大名单这些了——他要做的不是找一个巴拉克的替代者,而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重塑德国队的战术打法。

关于后巴拉克时代,自己也曾经设想过,但估计最早也是世界杯后了,可能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时代以这样一个猝不及防的方式降临,可这毕竟已经发生了。很多人推荐赫迪拉、弗林斯……甚至是06年第一场暂时顶替巴拉克的博罗夫斯基,但是我要说这些都不重要,23人名单要凑齐不难,关键是德国队沿用了八年的核心战术将不得不进行改变了。

作为德国队在70-80年出生的唯一的世界级球星,巴拉克是个很特别的人,他盘带技术平平,速度一般,防守和组织能力可以在欧洲强队里站住脚,但却有超强的插上得分能力和头球,自沃勒尔以来,以02世界杯附加赛大胜乌克兰为标志,德国队就确立了以巴拉克为核心的战术,之后德国队的教练换成了克林斯曼又换成了勒夫,球队风格由02年的稳守反击到05年的大打攻势足球再到07年开始的追求控球,阵型由442菱形中场到442双后腰平行站位到4231,球员更是换了一拨又一拨,甚至巴拉克本人的位置也有所改变(由02-05年的位置前移偏重攻击,到06年开始的偏重组织和防守,站位上基本是一个逐渐后移的过程,我甚至YY过巴拉克在生涯末期成为自由人),但是德国的核心战术始终没有改变:就是把球交给巴拉克,然后由他在中场进行分配调度,确立攻击的方向,然后经过配合,由其本人或者其他队员完成最后一击,于是当巴拉克状态好的时候,你可以看见他又有调度组织,又有直接助攻,还有大量入球……最后还是后防线前面最可靠的铁闸(参见02年世界杯),简直是无所不能,而这八年就是这样过来的,当巴拉克状态慢慢下降的时候,他仍然要做这些事情,他要做后防线的屏障,要梳理调度球队的进攻,还要参与插上进球(只是相对年轻时,更侧重防守,对进攻参与少了),所以近年来巴拉克也渐渐力不从心了,于是经常在德国队打得不好时我们会哀叹为何只有一个巴拉克。

巴拉克是无法替代的,说句拗口的话:由于失去了战术核心,所以核心战术就没有意义了。


(二)攻击核心前移

在这里我讲个题外话:02年世界杯法国前2场齐达内因伤缺席,顶替他的米库表现平平,法国小组耻辱出局,米库的能力当然和齐达内有差距,但是勒梅尔也显得固执了,他把米库放在齐达内的位置上,让他做齐达内做的事情,熟悉德甲的朋友应该了解米库其实也是个很出色的中场球员,而且也堪当中场核心之重任,但是他和齐达内有个最大的区别:米库长于传出致命的威胁球,而带球突击则比齐祖逊色不少。勒梅尔只是换了个人而已,全队的跑位、策应等仍然沿袭齐祖时代,让米库像齐祖一样在运动中搅乱对方防线,还要传好威胁球,这不是米库的长处,事实也证明他没有做到。事后想来,如果法国队适当变阵,米库位置稍微后移,辅以一个突击能力强的中场,也许法国至少可以小组突围吧。

巴拉克,也许他组织能力有限,在精神层面的统治力也逊于他的前辈,但是把他的优点集于一身的人,也不是随便就能找出的。中场自由人,这个位置别看好像自由度很高,却对球员要求异常苛刻:全面的能力、丰富的经验、统领全队的威望……达到要求的人才能无所不能,能力不足的站在这个位置,你会觉得一场比赛下来他好像什么都在做,却什么都没有做到。最近几年德国出产了不少“全能型”中场,罗尔费斯、希策斯佩格……却受尽诟病,完全无法达到巴拉克的作用,甚至也做不好他的帮手,最接近巴拉克的赫迪拉,也只是一个比33岁时的巴拉克还要弱化的人,如果再沿袭这八年来的战术,也许球队结构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由于无人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巴拉克的作用,这个本已逐年下降的战术效果,可能在世界杯上刚好跌至谷底。德国队这八年来全队的战术重心一直都在中场稍微靠后的位置(基本是逐年后移),也就是围绕巴拉克和他身边的那个中前卫打造的,不管是哈曼、弗林斯还是最近的小猪,都是辅助巴拉克,使这个核心可以组织全队,保护防线,插上得分。但是就算是最近状态大好的小猪,也是和巴拉克互补而不具备取代巴拉克的作用。既然中场自由人这个战术已经失去了执行者,就不要再苦苦寻觅一位难以合格的替代者了。

巴拉克受伤前,德国队的主打阵型是4231,中场基本就是巴拉克和小猪(或者其他中前卫)居中处于核心位置,两边辅以善于传球或者突破的边前卫,前面还有个介于影锋和突前前卫的球员,两个边前卫一般是直接得到来自核心的分配球,然后下一步是突入禁区或者传中,前面突前的中场也是要接受核心的传球,然后寻机作具体的战术执行,也就是说在球队大的战略进攻方向上,是由核心决定的,核心前面的三个前卫加上前锋,都是执行核心的意图,在其具体所处的位置上作出一传或者一击。如果现在放弃中场自由人战术,德国的战术和阵型会如何改变呢?我认为阵型变化不会太大,最关键的变化是攻击核心的前移——核心转变到了前面的3个前卫身上!


(三)改弦更张

这十年来德国队人才涌现的趋势,与巴拉克的状态呈反比,巴拉克状态最好的时候,也是德国队人才最匮乏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什么活都要交给他来干,其他人也干不好,当巴拉克状态逐渐下滑老去的时候,德国青训的果实才姗姗来迟,试想:如果04欧洲杯或者06世界杯巴拉克前面有厄齐尔、托尼克罗斯这样的人才,哪怕是他们现在这个稚嫩的年纪,也可以对当时的德国队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这里确实要再次为巴拉克悲剧的命运感慨:他艰难度过了最黑暗的年代,却只能遥望不远处那依稀的晨光。

很多人批评勒夫执教期间一直不喜欢加图索式的纯防守中场,偏爱那些什么都会点又什么都不精的“全能中场”,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都是建立在巴拉克为核心的时代,作为巴拉克身边的人还承担了相当重的组织和传球的责任,足球运动不是理想的那样:一个人专门抢球,再把球交给专门传球的人,传球的再交给专门进球的人。实际中大部分时候,巴拉克时代的中前卫都要求有相当的串联和传球能力,这点和今年范加尔打造的拜仁中场类似,为什么抢断能力优秀的季莫什丘克得不到重用?这和勒夫不招琼斯的道理类似,并非球员不够优秀或者教练有偏见,这是战术上的需求决定的,而罗尔费斯等人虽然一直表现不能达到要求,勒夫却一直重用,也是基于这个原则,因为他们是那个体系需要的球员。的确,核心后移是最近几年世界足坛的一个趋势,古典的突前组织前卫几近绝迹。

但是回到德国队目前的现状,全面型的中前卫异常匮乏,已经无人能够胜任这样的重任,反之攻击型前卫却涌现了不少——失去了中场自由人存在的基础,却具备了组建一个前场攻击核心的条件。

德国队没有了强悍的能攻善守之人,但是把“攻”和“守”的任务由不同的人承担呢?以这样的思路,德国队的现状就没有那么悲惨了。具体的变化是:中场靠后的2个位置,一个仍然由小猪担任,另外一个最好是偏重防守的,不要求攻击力和组织能力,关键是这2个位置在全队战术的地位比以前是有所下降了,第一要务是防守,然后是一定的分球调度能力,对得分能力的要求大为降低。这样的话中前卫的人选范围就扩大了,从27人大名单上看:不仅是特雷施、赫迪拉,连后防线上的J.博阿滕、维斯特曼甚至拉姆都可以胜任。靠后的2个中前卫不再是全队的进攻组织核心,这个重任落到了前面几个中场身上。几个靠前的中场不再是以前只负责具体的突破和传球,策划全队的攻击方向、调度进攻路线将成为他们的重任,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控球和突破能力,从目前看来,厄齐尔、托尼克罗斯(巴拉克伤前我甚至怀疑他能否进入23人名单,但是现在我觉得他入选的可能性很大了)、马林、波多尔斯基、穆勒、特罗霍夫斯基、还要加上一个锋线上的卡考,尽管经验还有欠缺,但是这几个人还是具备组成一个有创造性的前场核心的能力——注意我一直没有说核心是具体的某个人,因为从现状来说,指望某一个人成为核心有些不现实,一个由三人或者两人组成的攻击中场组合,才是这个核心。根据对手的不同,德国的阵型会在4231和4321之间变化,4231更具备攻击性,中路有个前场自由人,靠边路的2个中场活动范围比较大,靠后的2个中前卫则要兼顾中路和边路的拦截。4321在攻防上更加平衡,前面2个中场可边可中,防守重任也减轻了很多,后面3个前卫则加强了边路的防守,同时对进攻组织的支持会更多一点。

相对来说我比较看好4321的阵型,除了对防守的担心以外,更多是因为另外一个人的存在,这个人可以说是巴拉克退出后德国唯一的世界级球员,他不是中场,却对德国攻防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他就是拉姆。


(四)拉姆

本文主要是讨论巴拉克缺席后德国队核心战术的变化,所以前面谈的多数是中场,但是说到德国队的攻防组织,就不能漏掉作为边后卫的拉姆(不管是左还是右),拉姆在德国队中的地位比在拜仁队还要高,尤其是在巴拉克缺席后,可以说拉姆之于德国队,就像麦孔之于国际米兰队,虽然僻居球场的一隅,却是球队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

德国有出优秀边后卫的传统,拉姆是近十年来德国队最好的边后卫,上一个十年本来应该属于齐格,但是天意弄人他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再往上就数到布雷默了,把拉姆和布雷默比较很有趣(当然拉姆现在还没有达到布雷默的成就),两人技术上的特点都很鲜明:布雷默最大的优点是左右脚均衡,都可以踢出优美的弧线;拉姆突击能力强,可以搅乱对手的防线。布雷默喜欢找到对手的漏洞再把球送到那里去,拉姆喜欢给对手制造出漏洞并利用之。拉姆会经常深入到对手腹地,或内切射门,或与队友作短传渗透,或下底传中,他的特点决定了在防守上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一些漏洞,助攻上去后会有比较大的空档,所以前文中我觉得可以设置3个防守中场,其中之一就是专门用来为拉姆弥补助攻后的空挡,同时也可以在进攻中作为拉姆突破的策应点,在德国队里面小猪是不错的人选,技术特质和默契度应该都很符合要求,但是如果他要站在中心的位置承担更大的责任的话,这个人就不好找了,特罗霍夫斯基防守能力不足,这个位置对防守的要求高于进攻,因为不像在拜仁,拉姆是辅助罗本,在德国队,是要这个中场辅助拉姆,也许只有看J.博阿滕和特雷施能不能堪大用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拉姆到底是左还是右?这个事在拜仁没有疑问,在德国队就很纠结了,拉姆在哪边,就意味着另外一边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攻了,本来以奥戈的表现,似乎可以把拉姆放在右边,但是毕竟奥戈才踢了一场热身赛,到底如何还不好说,现在只能说拉姆在右边应该更适合他在这个赛季的节奏,左边如果实在不行就拷贝拜仁的模式,上个巴德施图伯式的纯防守的边卫,左路进攻就看偏左的那个攻击前卫了。反正不管是厄齐尔、马林还是TK防守都不大靠谱,就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去攻吧。


(五)莫欺少年穷

前场攻击组合,对于现在的德国队来有一喜一忧,喜的是涌现了不少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如果是如我等这样纸上谈兵,不管是2个攻击中场还是3个攻击中场,都可以排出不少看起来很强大的组合;忧的是……前面说的这些,都还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而且用来检验的时间也很少了,如果这个新的核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无法捏合成型,或者是这些年轻球员不能顶住世界杯的巨大压力,那么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灾难性的,而且从历史上看,德国队也很少有这样把如此重要的位置交到如此年轻稚嫩的人手里的先例。

但是我仍然认为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前面几节里我的意思已经很清楚:没有巴拉克,就无法再打巴拉克式的战术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突然降临的,回到2001年,在慕尼黑惨败后,谁又能想到未来的8年会围绕当初的那个防守型前卫打造新的德国队呢(巴拉克经历了那场比赛,担任后腰,主要是起辅助的作用,当时德国主打3412,战术核心是代斯勒)?原有的打法已经没有前途了,新人经验不足,新战术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新人希望也很大,就看勒夫如何来使用这些球员并激发出他们的潜力。

厄齐尔是经历过预选赛和俄罗斯生死对决并表现出色的人,在这几个青年球员里地位最稳固,在不莱梅的经历也证明他可以胜任攻击中场;托尼克罗斯在药厂位置主要是左前卫,他也有作中前卫的能力,只是其资历让他很难在德国队里挥斥方遒,如果再历练两年就好了;马林边路活动能力强,技术好,但是更适合替补出场搅乱对手的防线;波多尔斯基是国家队的老人了,虽然在俱乐部状态不好,在德国队左路的表现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还有两个从锋线回撤的人也值得关注:卡考要么做二前锋,要么再回撤一点作突前前卫,他的技术特点可以丰富德国队的打法;托马斯穆勒的串联能力在拜仁得到了肯定,虽然他作为一个影锋更有杀伤力,但是在德国队强调中场争夺的前提下,他也可能会扮演在拜仁队中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本赛季他是前面这些人里面进球最多的。

大胆预测下,厄齐尔会占据一个主力位置,在使用两名攻击中场的情况下,和他搭配的很可能是波多尔斯基,厄齐尔会承担组织的任务,波多尔斯基有一定防守能力,插上射门能力也值得期待,另外两人都是可边可中,在场上跑位比较灵活的人,在靠后的三个中场得到球后会把球交给这个二人组,德国队的战术主要是中路配合,拉姆套边,前锋回撤接应,通过这几种战术制造出射门机会后,由最后出现在得分位置的人射门,因此要求不仅是前锋,两个攻击中场,甚至再靠后点的防守中场也都要有比较强的射门能力,幸运的是,除了几个前锋,入选大名单的几个攻击中场得分能力都还是不错的,防守中场里小猪和赫迪拉的插上射门也很有威胁。这样德国队虽然只使用一个正牌前锋,攻击力却仍然得到了保证。在需要加强进攻的时候,双前锋或者三个攻击中场也是可以选择的做法,但是应该还是围绕厄齐尔和波多尔斯基这个核心来进行组织和攻击。其中加强边路突破就使用马林,加强控制力和定位球就上托尼克罗斯,要搅乱防线改变节奏就换卡考,需要三人中场攻守更平衡些穆勒就是不错的人选。

总而言之,在巴拉克无法出战以后,德国队的变化将重在战术责任的分化:由原来攻击、组织和防守的核心集于一体,变为攻守责任分离,组织和攻击靠几个突前的中场,拖后的中前卫不再面面俱到而重在防守和策应。原本巴拉克一个人的重任,将由厄齐尔、小猪、拉姆为代表的一个集体来分担。

希望巴拉克早日康复,愿德国队在南非世界杯取得优异的成绩。

(END)
哈姆太郎 发表于 2010-5-21 21: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库是第二场出场的,第一场是得约卡夫。

勒梅尔真是一个要啥没啥的教练,吃够了雅凯的老本,该自己动手,就SB了。
Basala 发表于 2010-5-21 2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姆在右更好~
米库 发表于 2010-5-21 21: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德意志万岁 发表于 2010-5-21 2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

阵型很重要 整体打法的思想更重要 现在老的老小的小 也没几个老的了.... 只有把意志再一次强掉 全攻全守 以局部人数优势和不泄的奔跑而获得机会.....
最担心人家打反击.... 竹竿哥可能连得红牌的机会都没.....
王佐之才 发表于 2010-5-21 2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出来波王子的防守能力在哪儿
Lahm04 发表于 2010-5-21 22: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克洛泽世界杯德甲金靴,也可以算球星吧
ballack0926 发表于 2010-5-21 2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巴拉克不能打,德国队更需要一个反抢出色的后腰
KBU88 发表于 2010-5-21 2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左后卫可以考虑的人选上,国家队经验少得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经历欧冠洗礼的巴德可以尝试,于是左路可以巴德+波多,两年前大家诟病扬森防守能力差,导致他和波多的左路让人提心吊胆,这下如果用巴德,可以稳固左路攻防。
再有就是大赛突然使用年轻人也没什么不可,伊尔格纳就是大赛之前上位的吧?
惰性气体 发表于 2010-5-21 22: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战术帖!  让我眼界突然放宽了。 是啊,为什么非要寻找巴拉克的替代者呢?
魏武大帝的大刀 发表于 2010-5-21 22: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德的左路防守经常杯具
惰性气体 发表于 2010-5-21 2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支国家队也就拉姆,小猪,厄齐尔体力好点,其他人耐力一般,究竟能不能多跑出一个人呢? 这些都是疑问,但是又很期待!!
yuli1981 发表于 2010-5-21 2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巴拉克未必是坏事,98年的法国没有了吉诺拉和坎通纳,结果横空出世了一位球王,谁又能保证这次的德国队不会这样呢?巴拉克自己也是在德国足球最危难的时刻突然出现的,这回也许轮到下一位凯撒出现了
Sowah 发表于 2010-5-21 2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德還是打中衛才是正途!
哈姆太郎 发表于 2010-5-22 00: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队大赛前上位的年轻队员很多把。

席勒、贝皇、铁皮膏药、都是年纪轻轻就上阵了。
哈姆太郎 发表于 2010-5-22 0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yuli1981于2010-05-21 22:39发表的  :
没有巴拉克未必是坏事,98年的法国没有了吉诺拉和坎通纳,结果横空出世了一位球王,谁又能保证这次的德国队不会这样呢?巴拉克自己也是在德国足球最危难的时刻突然出现的,这回也许轮到下一位凯撒出现了
坎通纳和巴拉克没有可比性,坎通纳在法国队属于祸害级别的,巴拉克在德国队属于领导级别的。
康康love阿德勒 发表于 2010-5-22 00: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是年轻人挑起重担的时候了
alemanni 发表于 2010-5-22 0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失去了巴拉克,一时又不能找到合适的顶替者,就必须寻找新的战术组合,这点勒夫应该是明白的。

其实勒夫本来也在实验,按拜仁模板设计的“熊胆猪腰”阵形便是(而且初试不太成功),不管巴拉克是否受伤,现在直到世界杯前都是他反复实验新思路新阵容的时间。

在我看来,德国队战术设计的主要课题是如何掩护中后卫(默特萨克)的弱点,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即使没有巴拉克,即使进攻时纯粹胡乱出招,本届世界杯成绩也不会太差。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5-22 01: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alemanni于2010-05-22 01:12发表的  :
楼主辛苦了。

失去了巴拉克,一时又不能找到合适的顶替者,就必须寻找新的战术组合,这点勒夫应该是明白的。

其实勒夫本来也在实验,按拜仁模板设计的“熊胆猪腰”阵形便是(而且初试不太成功),不管巴拉克是否受伤,现在直到世界杯前都是他反复实验新思路新阵容的时间。
.......

我和你的看法有点像。
模特萨克的高个后卫固有的速度问题和高个后卫所必须的贴身和卡位问题,正是老大难问题。别人也找出了一定的策略,别人不是盯人防守么,我就来盯人进攻。
我最早认识到中后卫问题是九八年世界杯,当时别人评价到,亚当斯的卡位和长传等不错,使得英格兰无法放弃亚当斯。但亚当斯的速度问题,使得英格兰必须让因斯和巴蒂等防守中场比其他强队的防守中场略微退后,以对其有所保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英格兰队的中场失势。
当然在目前而言,模特萨克经验最丰富,况且勒夫尚未拿出更好的方案,留下他还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力,在我看来,可能还不如当年的亚当斯。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5-22 0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yuli1981于2010-05-21 22:39发表的  :
没有巴拉克未必是坏事,98年的法国没有了吉诺拉和坎通纳,结果横空出世了一位球王,谁又能保证这次的德国队不会这样呢?巴拉克自己也是在德国足球最危难的时刻突然出现的,这回也许轮到下一位凯撒出现了

我个人看法是巴拉克有点像98年世界杯的德尚,看起来慢,还真难缺少。在德尚退役后,法国在控制能力上,在02,04等两届大赛上都有所下降,当然02年的部分由于齐达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09:31 , Processed in 0.03976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