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人员危机阻碍德国变阵 双后腰仍为勒夫最佳选择

[复制链接]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5-30 0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05-30 05:57:24 来源: 网易体育 

勒夫在与匈牙利的比赛中仍坚持4231阵型,在变阵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在正统人选匮乏的条件下解决“腰”无力,将关乎德国队在世界杯上的前景……

网易体育5月30日报道:

结果不出所料,在世界杯前倒数第2场热身赛中,德国队凭借三大前锋的各进一球,客场3-0轻取匈牙利,在队长巴拉克受伤后,取得了一场算不上精彩的大胜。这场比赛真正的看点不是结果,而是勒夫对阵型的调整,以及替代巴拉克的人选。

勒夫仍坚持4231阵型

德国足协官网(dfb.de)赛前一小时给出的首发名单给球迷们耳目一新(波多尔斯基、克洛泽双前锋,赫迪拉单后腰)的感觉,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勒夫在本场比赛中放弃4231阵型,尝试菱形站位的442阵型。不过开场后,德国队的站位,还是让阵型回归了4231的旧秩序,在勒沃库森客串过后腰的克罗斯与赫迪拉塔挡,波多尔斯基仍打左边前卫。

比赛的进程并不激烈,德国队也毫无悬念地掌控着场上节奏。上半时,克罗斯更多地参与防守,而赫迪拉的插上助攻更为犀利,他前场给厄齐尔和克洛泽都送出过妙传,表现极为出色。赛后,sportal网站给赫迪拉打出了2.5分的高分,与厄齐尔并列第二(仅次于两次助攻的默特萨克)。下半时,汉堡左后卫奥戈替换赫迪拉出场,后腰位置才回复传统的防守(奥戈)+组织(克罗斯or马林)的秩序。

下半时,匈牙利的进攻对德国队来说,依旧是隔靴搔痒,奥戈登场,也没有起到锻炼后腰新人的目的。一场3-0的大胜,对勒夫而言,并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无论是赫迪拉与克罗斯,还是克罗斯(马林)和奥戈的组合,表现的机会更多地集中在对方半场。

双后腰面临人员危机

尽管赫迪拉的表现并不全面,但是勒夫如果坚持4231的双后腰阵型,这场比赛的几个精彩画面,极有可能为他锁定一个后腰位置,而与施魏因斯泰格搭挡,这位22岁的斯图小将必须更多地承担起防守的重任。

在斯图加特的历练或许会给赫迪拉带来足够的信心,但双后腰的配置,势必会给勒夫带来极大的风险。在25人名单中,只有施魏因斯泰格和赫迪拉是真正意义上的后腰,除了他们二人,只有万金油韦斯特曼有较多的后腰经历。一旦小猪与赫迪拉在世界杯赛场上表现不佳,勒夫只有冒险使用其他球员客串一种选择。这或许是勒夫本场派克罗斯和奥戈打后腰的又一目的,不过从后腰人选经受的考验来看,勒夫的后腰替补人选仍需进一步考察。

勒夫是否敢于变阵

双后腰的配置,勒夫面临着人员、经验和替补等多方面的风险。那么勒夫是否敢如德国足协官网的“乌龙”一样,将双后腰的战术彻底颠覆,变为单后腰甚至三后腰呢?以目前德国队的人员配置来看,这一点很难实现。

单后腰需要球员有极强的个人能力、充沛的体能和凶悍的防守,无论是施魏因斯泰格,还是赫迪拉,都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特别是在默特萨克、A-弗里德里希回追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后腰在防守方面的保护关乎整个大局。退而言之,从2006年世界杯开始,德国队双后腰的阵型坚持了4年之久,在世界杯还有十几天开幕的紧要关头,主教练试验一种全新的阵型,无异于“自废武功”。


单后腰基本无望,那三后腰的阵型又是否可行?在这份25人名单的中场球员里,以克罗斯、马林等为代表的年轻球员,多为进攻型中场,如果德国队改打三后腰,那么年轻球员的天赋和才华很有可能无用武之地,加之正统后腰人数有限,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双后腰的配置,仍为目前人员班底下最为稳妥的选择。在世界杯的强强对话中,得中场者往往更容易笑到最后,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12天的备战,以及与塞黑的热身赛中,勒夫需要重点观察小猪和赫迪拉的搭挡表现,以及奥戈、韦斯特曼和克罗斯在后腰位置上的发挥,有可能对德国队的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gemini)  
Basala 发表于 2010-5-30 10: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后腰的阵型才是上策~
zzhato 发表于 2010-5-30 16: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猪的发挥至关重要 能否承前启后 对德国队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他的搭档是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7 17:29 , Processed in 0.022879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