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世界杯举办权进行表决的时候,或许还有正直、远见和好心执委是出于让世界杯在全球推广、让非洲人民也过一次足球瘾的初衷把选票投给了南非,而今天,他们有人可能已经后悔了。恼人的嗡嗡祖拉声已然成为公愤。但国际足联竟然再次拒绝嗡嗡祖拉禁令,或许是考虑到东道主球迷的感情,防止“可能存在”的发对,但是是谁规定:全世界人民的世界杯要因为照顾东道主球迷的感情而变得让人烦躁? 每届世界杯注定要成为很多人美好的回忆,但当人们回忆南非世界杯的时候,人们回忆起的不仅仅是喜爱球队的精彩表演,每一个精彩入球,不仅仅是想到黑皮肤的人、狂放好听的非洲音乐,当然,还有那喇叭声。如果南非世界杯是一个美女,那喇叭就是美女脸上的脓疮。世界杯本是非洲人转变形象的最好机会,但南非人正在一步步地丧失这个良机。如果喇叭声不得到禁止,这届世界杯注定会因为球迷的行为而变得有种不同。我要一届能听到球迷用各种语言呐喊和歌唱的世界杯,不要只能听到“嗡嗡语”的世界杯。 我曾经亲耳听到过这种喇叭声(不是通过电视),它的声音让欧洲和亚洲以及除了非洲之外的其它洲的耳朵难以忍受。已经有德国媒体呼吁德国球迷不要再购买这种喇叭,理由是:这种喇叭的唯一用处就是让人的耳朵疼。而抱怨不仅来源于报纸,更来自于球员、组委会和转播商。 球员早就坐不住了,可以想象,在巨大的噪音下,球员很难听到队友的呼喊,这影响配合,南非人应该知道这一点。法国队的古尔库夫说:“喇叭声是我们配合失误的原因之一”,虽然法国队没法赢球要主要从自身找原因,但古尔库夫的话我完全理解,也一定程度上同意。梅西觉得自己几乎要“聋了”,而他的队友德米凯利斯更为直接,“我们在场上没法交流,因为我们只能听到这些喇叭狗屎”。当然,发对这种声音的还有C罗和埃弗拉,而荷兰主帅范马尔维克则抱怨说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到,更不提和球员的沟通了。虽然作为职业球员,应该要忍受赛场内的一些客观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噪音影响球员发挥和观众看球岂不更好? 组委会主席丹尼-乔丹也对自己的同胞不满意,“我们已经收到很多抱怨,我们会做相应调查,我觉得与其吹喇叭,不如高声唱歌”。 虽然不是球员,但转播商们,如德国第一和第二电视台,也非常气愤。因为他们收到了电视观众的抱怨,而且德国的电视台也已经和总转播商进行了沟通,转达了观众的抱怨。 “国际听力组织“听到世界”表示,“嗡嗡祖拉”可以发出极高分贝的噪音,会导致永久性听觉丧失,球迷们需戴耳塞看球”。(摘自百度百科“嗡嗡祖拉”词条) 在百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不过南非球迷却坚决要继续使用“呼呼塞拉”:“我们这个国家过去有很多不幸,喇叭可以让我们忘记痛苦;喇叭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享受足球的快乐。”
我想问:为了让你们南非人忘记痛苦,却给球员和全世界球迷带来困扰吗?你们想享受足球的快乐,就要剥夺全世界大多数球迷的乐趣吗?
与电视观众、场上球员和电视转播商一片抱怨声不同,有些人则表示支持。德国足协主席茨旺茨格不以为然地说:“我觉得没那么糟糕,虽然这些声音对欧洲球迷的耳朵来说有点不同寻常,但如果我们放平心态来听这些声音,未尝不是乐趣。”他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个和蔼的老头真可以考虑在从足协主席离职之后去联合国工作。
“如果这种喇叭声一直给球员们造成困扰,我们会考虑实施禁令”,乔丹如是说。“希望”这一天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但是不远有多远?看不见。 不知道我的看法会不会随着世界杯的推进而改变,至少现在,我不喜欢这个南非人献给世界的礼物。相反,我对“黑色的热情”多了一些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