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日耳曼战车的“发动机”

[复制链接]
tiger2010 发表于 2010-7-23 15: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动机,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足球世界里,我们通常把那些优秀的中场组织者称之为“中场发动机”,他们是将教练战术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纽带,往往能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进攻转化为球队前锋破门的机会,不知疲倦的为锋线杀手输送炮弹。
      “中场发动机”往往拥有完美的大局观,宽阔的视野,华丽的技术... ...这些东西往往是天生踢球的巴西人,阿根廷人,南欧人所拥有,似乎与德国人毫不沾边。但事实上,日耳曼战车每一次在战场上的咆哮都与他我们性能极强的“中场发动机发动机”密切相关。



NO.10:悲情英雄---米歇尔.巴拉克
      他来自东德,他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同时也是德国战车在上世纪末被颠覆后新生,复苏的决定性人物。他就是现任德国国家队队长--米歇
尔.巴拉克。在1998年兵败法兰西之后,在马特乌斯等一批老将退役之际,德国队开始了大换血,但是由于新老交替年龄阶段的严重断层导致了2000年欧洲杯的更加严重的失败。这个时候正需要一名能够带领所有日耳曼人主宰自己命运的领导者,令德国人欣喜的是巴拉克的出现。巴拉克有着惊人的身体素质和耐力,同时拥有远射重炮轰门和头球抢点两大绝活,是在任何时候都让对手头疼的重型坦克。但更让球迷难忘的却是巴拉克“千年老二”的悲剧色彩。2002年,他用一己之力艰难的将与乌克兰一起站在PK台上的即将死去德国队送入日韩世界杯的决赛场,并在决赛场上接连将美国队和韩国队成功斩杀,与巴西队共同进入决赛。但正是那场与韩国队的生死半决赛让巴拉克吃到一张黄牌累计停赛,无缘决赛,德国队也因此战斗力大减最终无缘冠军;2008年欧洲杯决赛德国队不敌西班牙使巴拉克再度失去加冕的机会;同样在俱乐部,巴拉克仍然摆脱不了宿命的缠绕:2002年与2008年的两场欧洲冠军杯决赛都让巴拉克流下了遗憾的泪水,13个亚军使他摆脱不掉“千年老二”的帽子。但无论如何,巴拉克还在继续,还会带领德国足球一起走下去。德国足球的历史上也将永远刻上巴拉克队长的名字。
      经典时刻: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德国队一路高歌猛进,一直压住英格兰排在小组赛第一,但在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的比赛中以1:5惨败对
手,将小组第一拱手相让,德国队不得不与乌克兰一起站上PK台。在首回合客场1:1艰难战平对手的情况下,次回合回到德国威斯特法伦球场,德国队气势如虹,巴拉克状态极佳,分别在上下半时开场不久攻入一粒头球,为德国队4:2击退乌克兰立下了头功,这也是巴拉克成为日耳曼核心的初体现。
      个人才华:8    足球贡献:8    综合评定:8



NO.9:拼命三郎---莱纳.邦霍夫
      又一个门兴格拉德巴赫队的天才球员。70年代与内策尔、福格茨和海因克斯一同构成豪华的门兴阵容,与拜仁慕尼黑队在德国联
赛里分庭抗礼,分别在1975~1977年三获德甲联赛冠军。13年的311场德甲联赛,打进57球;53次代表德国队出赛,进球9个,同时也是1974年德国队获得本土世界杯的主力球员,同时也是德国队少见的早熟球员,获得本土世界杯时,他才22岁。在场上,司职后腰的他可谓德国队的铁腰,以拼抢凶狠积极而著称,体能好、攻守兼备,同时有一招大力任意球以及大力界外球的绝活,是足球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名将才。
      经典时刻:1974年慕尼黑世界杯决赛的第43分钟,邦霍夫从右边路带球疾走,在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情况下杀入荷兰队禁区,停下脚步,
冷静了1秒,又突然启动趟过对方后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底传中,格尔德.穆勒拍马赶到,将球停在身后,然后转身180度倒地扫射,荷兰门将只能目送皮球入网。此球是1974年世界杯最后一个进球,也是决定世界冠军的一个进球。这个进球也是邦霍夫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一次助攻。
      个人才华:8    足球贡献:9    综合评定:8.5



NO.8:天骄铁羽---安德列亚斯.穆勒
      1996年的夏天,在英格兰人高唱着“让足球回家”的那届欧锦赛里,我认识了我一生的挚爱,德国国家队用他的坚强的日耳曼意志将我深深的打动。12年过去了,我不但记得比埃尔霍夫的神来之笔,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还有当时的那个淘气的7号--安德列亚斯.穆勒。在德国足坛,从来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拥有骄人的天赋,从来没有人能像他那样仅凭个人的力量便足以主宰比赛的胜败,也从来没有人能像他那样自出道伊始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就与前辈大师不相上下。过去没有,今后很可能也不再会出现。他是“足球皇帝”钦定的领袖接班人,一个总是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叹息,总是徘徊在英雄和懦夫的边界,总是淹没于欢呼和唾骂声里的中场奇才。穆勒的双腿诠释了他的全部特点:白皙修长充满肌肉美感和爆发力。如果自克鲁伊夫之后全欧洲有人在最后10米的冲刺中仍然能够加速变线,那么这个人就是穆勒。速度和腿长优势使穆勒可以随心所欲选择突破、分球和射门的时机,开阔的足球场是他尽情表演的舞台;优雅的盘带、出神入化的定位球脚法以及高速带球中一箭封喉的远射得分则是安迪的招牌利器。德甲联赛出场429次,进110球;85场国家队比赛,打进30球的数字充分证明穆勒是德意志不可或缺的“中场发动机”
      经典时刻:1996年欧洲杯半决赛,德国队对阵东道主英格兰,在开场不久便以0:1落后的德国队在穆勒的带领下疯狂反扑,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穆勒传给后插上的海尔默,海尔默低球传中昆茨铲射破门将比赛拖入德国队擅长的点球大战,我永远记得穆勒点球踢进后孩子气地摆出那个“骄傲的雄鸡”造型;我永远记得全体德国队教练队员手拉手向跨过英吉利海峡为子弟兵加油助威的德国观众致意;我永远记得电视转播里黄健翔“德国球迷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球迷”的由衷感叹。生命中总有些事情会让你泪流满面,就像我充满激动和快乐的1996年夏天。都是因为你--安德列亚斯.穆勒。  
      个人才华:8.5    足球贡献:8.5    综合评定:8.5



NO.7:老虎---斯特凡.埃芬博格
      在90年代末期,国家队在马特乌斯逐渐老去的日子里,非常渴望拥有一名动力十足的“中场发动机”来主导全队,控制比赛,当然,德国
足球当时也正拥有这样的人物,但他始终不为国家队的邀请所动,他就是德国足球历史上的又一名“性格天才”---斯特凡.埃芬博格。埃芬博格是德国足坛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他具备极其广阔的视野,脚下功夫非常精湛,既能以长传球撕破对方的防线,也能和队友进行流畅的短传配合。更为重要的是,埃芬博格天生拥有一股强烈的领袖气质,在中场指挥若定,霸气十足。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他恃才傲物,常常因为自己出格的言行招致各方面的非议。在1994年他代表德国国家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杯,在小组赛3-2战胜韩国的比赛中,埃芬博格极其不冷静地向球迷做出竖中指的动作,因此被主帅福格茨开除出国家队。此后,埃芬博格一直无缘德国国家队,在福格茨于1998年下课之后,他拒绝了新任主帅里贝克的召唤。 而埃芬博格的价值则是在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体现出来的,他在拜仁的德甲联赛出场160次,进35球,同时还参加了35场国际比赛,进5球。2001年为拜仁获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2002年5月5日,拜仁主场对阵罗斯托克队,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座无虚席,比赛在63000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这场比赛宣告埃芬博格与拜仁正式告别。当整个队伍鼓掌向他们的队友致敬时,台下球迷不断叫喊“再见!”,高举将近20米宽的横幅“2001,米兰--我们不会忘记!谢谢!Efe!”。这充分展示了“老虎”在拜仁球迷心中的位置。
      经典时刻:2001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埃芬博格在拜仁0:1落后瓦伦西亚以及绍尔点球不进的不利局面下,顶着巨大的压力将又一粒点球
踢进,将比分扳平进入点球大战,拜仁凭借卡恩的出色发挥留住了冠军杯,埃芬博格居功至伟。
      个人才华:9    足球贡献:8    综合评定:8.5



NO.6:矮脚虎---托马斯.哈斯勒
      1.66米的哈斯勒以任意球百步穿杨而著称,在通常高大的日耳曼球员中,哈斯勒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身材矮小的哈斯勒技术出众,秉
承了优秀的技术型德国球员的特点。他是球队的组织者,在联赛中的表现证明,他能够成功控制脚下球,在能够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能够给队友创造大量的机会。三次世界杯,三次欧洲杯,哈斯勒在国家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队出场97次,打进11球,一次世界杯冠军,一次欧洲杯冠军,一次欧洲杯亚军,哈斯勒的荣誉薄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还凭借1992年欧洲杯的出色表现获得欧洲杯最佳球员以及1992年德国足球先生。400场德甲联赛比赛和两次德国足球先生让哈斯勒看起来格外高大。
      经典时刻:1992年欧洲杯是哈斯勒的欧洲杯,哈斯勒凭借自己的中场调度控制着整支德国队,同时将自己的任意球绝活发挥到极致,在对
独联体的比赛里打进的任意球是哈斯勒国家队的处子球,对瑞典队的比赛里再次故计重施,将德国队成功的送入决赛,但当年的幸运女神站在丹麦人那边,德国队的欧洲杯亚军为哈斯勒平添了一抹悲情。
      个人才华:9    足球贡献:9    综合评定:9



NO.5:精灵7号---皮埃尔.利特巴尔斯基
      同样身材矮小,同样技术出众,利特巴尔斯基的技术似乎甚于哈斯勒与穆勒,将他作为德国足球历史上技术型球员的代表似乎无可争议。
而他的盘带技巧更是登峰造极,犹如精灵一般的盘带技术在边路突击往往是德国队发起进攻的利器,同时他的任意球技术也是百里挑一。利特巴尔斯基代表联邦德国国家队出场73次,射入18球。在德甲为科隆出场406次,共攻进116球。 参加过1982,1986,1990三届世界杯。世界杯决赛周阶段出场18次 (位列历史出场次数榜第10位) ,进球3个,助攻7次,排在世界杯助攻榜第二位,仅次于马拉多纳的8次。在当年西德队的中场,他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隐形发动机。
      经典时刻: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与法国队的史上最精彩的世界杯巅峰对决,利特巴尔斯基扮演着重要角色:上半时开场尽管在场面
上处于劣势,但德国人却首先找到了进球机会。先是利特巴尔斯基精彩的直接任意球射门击中门柱。随后第17分钟进球到来,艾托里扑出了菲舍尔的劲射,但皮球却落到了利特巴尔斯基的脚下,后者在25米外起脚凌空怒射,洞穿了法国人的球门。为这场精彩的比赛拉开了序幕。
      个人才华:9.5    足球贡献:9   综合评定:9.25



NO.4:科隆王子---沃尔夫冈.奥维拉特
      现在大家都叫波多尔斯基为“科隆王子”,但细数德国足球历史,奥维拉特才真正称得上“科隆王子”。出生于西格堡的奥维拉特被认为
是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场球员,他曾效力过SV西格堡04和1.FC科隆队。他20岁加盟科隆队后,第一个赛季就帮助球队夺取了联赛冠军。他在职业生涯中为科隆队参赛800余场。1968年和1977年,他随科隆队又两次在联赛中夺冠。同时他又仅仅属于科隆队,除此之外,从未效力任何甲级俱乐部,退役后,又一直在科隆队担当管理职位。他在中场指挥若定,良好的大局观和绅士风度使之踢球风格显得格外优雅,其温文尔雅的性格使他的影响力远不如内策尔,所以看起来似乎他和内策尔有很大差距,但数据说明问题:1966年至1974年,他随西德队参加过三届世界杯赛,总共19场国家队比赛在德国足球历史上仅次于马特乌斯,获得了一次冠军、一次亚军和一次第三名,与弗兰茨·贝肯鲍尔一起,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位获得过世界杯冠、亚、季军全部名次的球员。
      经典时刻:1970年世界杯季军争夺战,在阿兹特克体育场,联邦德国队对阵乌拉圭的比赛里,沃尔夫冈.奥维拉特首发登场,状态出色,牢牢地
控制着整个中场,将比赛调度的井井有条,使德国队占据着全面优势,并在第26分钟打进一球,这一球也是奥维拉特的世界杯处子球,为贝肯鲍尔的悲情献上了一枚沉甸甸的铜牌。
      个人才华:9.5    足球贡献:9.5    综合评定:9.5



NO.3:鬼马精灵---君特.内策尔
      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球员,他是德国足球技术球员的代表,他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君特.内策尔直到1972年才将他的才华向全世界,准确
地说是全欧洲展示出来,此时,他已经28岁了,他为德国首次获得欧洲冠军铺平道路。之后,1974年,他还为德国队获得世界杯冠军尽过一份力量。除此之外,他没有参加过其他任何一次大赛,在国家队37场比赛中也只有区区6个进球。而在俱乐部方面,他也是个教练爱恨交加的“刺头”,一方面从1965年至1973年共为门兴格拉德巴赫参加了230场比赛进82球,一方面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与球会方面叫板,最后选择转会的“大腕”。他1972年与1973年两次荣获德国足球先生,同时在1972年欧洲足球先生评选里获得铜球奖,这些,都是对内策尔才华和贡献的最好嘉奖与证明。
      经典时刻:在1973年德国杯决赛对科隆的比赛中,君特.内策尔自己拍板将自己换上了场,结果恰恰是这次“成功的换人”为门兴取得了加
时赛唯一的进球为球队不至于空手而归。可能也正是这次上场为自己蝉联德国足球先生增加了砝码。
      个人才华:9.5    足球贡献:9.5    综合评定:9.5



NO.2:性格天才---本德.舒斯特尔
      他天赋过人,足球技术与意识超凡脱俗,可是他个性倔犟,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独来独往,这既使得他失去了许多扬名立威的好机会,
也使西德队实力锐减,他的历史是一部反叛的历史。他年少成名,1978年年仅18岁的他签约加入科隆队,成为一名职业球员,此时他已具备国际球星的资格。1980年,德瓦尔教练把他召入国家队,赴罗马参加第6届欧洲锦标赛。舒斯特尔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场队员,场上动作大刀阔斧、干净利索,能随时洞察场上的形势,准确无误地传球,及时发动进攻,为西德队夺取欧洲冠军立下汗马功劳。舒斯特尔被认为是这届大赛涌现出来的唯一一位天才球星,这年年底他被评为欧洲银球奖。 然而,在本届比赛里,教练德瓦尔对拜仁球员的格外偏爱使舒斯特尔大为光火,并宣布退出国家队,从此之后,舒斯特尔再也没有为西德队效力。1980年,擅自转会到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成为仅次于马拉多纳的高薪球员。1981年,获得欧洲足球先生第三名。同时在1984年帮助巴塞罗那获得西甲冠军,1985年再获欧洲足球先生铜球奖。在巴塞罗那俱乐部的时光,舒斯特尔继续我行我素,与俱乐部主席、主教练都一一闹翻。1988年6月,舒斯特尔同巴塞罗那队合同期满,转投到皇家马德里旗下。但他的个性使他在许多比赛里碌碌无为。许多人评价:是他的个性毁了他的足球生涯。
      经典时刻:1980年,年仅21岁的舒斯特尔在欧洲杯对荷兰的比赛中三次精妙助攻帮助队友阿洛夫斯成为欧洲杯赛史上首位上演帽子戏法的
人。为自己赢得了“发射器”的美誉,他的精巧助攻令前西德在1980年几乎兵不血刃捧回欧洲杯。
       个人才华:10    足球贡献:9   综合评定:9.5     


NO.1:足坛常青树---洛塔尔.马特乌斯
      在拜仁的德甲联赛里,我认识了我的至爱--马特乌斯,为他的球技与意志深深打动。老马在颠峰时期出任球队前腰,大局观的把握恰倒好
处,进攻时机捏拿得当,往往能用自己开阔的视野为队友做出好球,可谓“中场发动机”。球队中路进攻发起者。充沛的体能是他整场比赛不知疲倦的来回奔跑的重要保证。德国人特有的力量以及良好的身体平衡性是他在对抗中获胜的基本要素。中远距离的长传可谓一绝,在速度,弧度,力量上面俱佳。短传配合娴熟。射门力量大,速度快,角度刁是马特乌斯招牌式的远射的最大特点,象重炮一样直奔球门而去的皮球对对方守门员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威胁,马特乌斯将其发挥到及至可称为同一时代的“远射之王”,“重炮手”。马特乌斯1979年入选国家队后,为国家队效力近二十年,战果异常丰硕。1980年为西德队夺得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1990年,他为西德队第3次捧得世界杯赛金杯。此外1982年、1986年2次夺得世界杯赛亚军,1988年夺得欧锦赛第3名,1992年夺得欧锦赛亚军。150次为国出征,这是德国球员无法逾越的一个数字。在拜仁慕尼黑队,他在302场德甲联赛里打入85个进球。马特乌斯还曾获得2次世界足球先生(1990、1991),1次欧洲足球先生(1990)以及2次德国足球先生(1990、1999)。他还曾5次征战世界杯,共出赛24场,是世界之最。长达20多年的足球生涯为其赢得了“足坛常青树”的美誉,为德国足球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经典时刻:1990年世界杯小组赛,德国对阵南斯拉夫第29分钟,中场接球的马特乌斯横向带球闪过了对手的猛扑后继续勇往直前,当他环
顾四周发现没有队友接应后,干脆选择了在35米开外直接射门,这粒势大力沉的贴地反弹球不仅力量奇大而且角度刁钻,时速高达215公里,堪称吉尼斯之最,对方门将伊夫科维奇虽然使尽了浑身解数,却依然无法阻挡犹如炮弹一样皮球入网。
      个人才华:10    足球贡献:10    综合评定:10  



      [后记]德国足球历史上杰出的中场发动机多不胜数,这10人只是笔者对德国足球中场的一个简单分析,或许其中某些球员并不是最好的。对某些球员的评价或许落俗,或许言不由衷,但我们欣赏的是漂亮足球,而不是完美评价。最后祝愿我们的日耳曼战车中场新人辈出,达到又一个日耳曼“中场发动机”的春天。




      [附]日耳曼战车的其他著名中场:基青格  莱赫纳  库雷弗尔  哈勒尔  科佩尔  延森  库尔曼  乌利.霍内斯  马加特  贝特霍尔德  拜恩  托恩  巴斯勒  绍尔  代斯勒
romiecandy 发表于 2010-7-23 15: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穆勒在德国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姓氏啊
飞天神猪 发表于 2010-7-23 15: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tiger2010 发表于 2010-7-23 15: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猪 资质 还嫩 ~~~~~~~~~~所以没有评上
小猪︱老虎 发表于 2010-7-23 15: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妒英才——塞巴斯蒂安.代斯勒
fmly1021 发表于 2010-7-23 15: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才华:10    足球贡献:10    综合评定:10   .Xm(D>>k
飞天神猪 发表于 2010-7-23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何金银 发表于 2010-7-23 16: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尔、代斯勒排不上 巴斯勒勉强算一个
rothai 发表于 2010-7-23 17: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
~~~~~
我看到了
德意志米兰之剑 发表于 2010-7-23 17: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埃芬博格不能算,国家队贡献几乎为0
dhaendel 发表于 2010-7-23 17: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喜欢巴斯勒!
轰炸机1970 发表于 2010-7-23 22: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论足球才华,内策尔和舒斯特尔最高,再其次是穆勒
munichmunich 发表于 2010-7-23 23: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是从1到10,转载变成了倒叙
ericmoller 发表于 2010-7-24 00: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是楼主原创吗?如果是的话,应该加精。
好文是好文,但其中部分内容有失公允。
哈斯勒在92年以后,在德国国家队就从来没有作为中场核心成功过,在俱乐部,他也只能屈居穆勒之后,作为边路球员打下手。其贡献至多8.5分。
利特巴尔斯基基本就是边路球员,他的位置决定了他无法作为中场发动机,虽然战功显赫,但应该退出此榜单。
老虎的能力和霸气毋庸置疑,但是他为德国国家队的贡献寥寥,在俱乐部的表现,也只是和穆勒旗鼓相当。当然穆勒30岁之后,伤病增多,表现不再稳定,逊色于老虎,但是30岁以前的穆勒完胜同时期的老虎。9分贡献,指德国足球。

综上所述,穆勒应该排在第5位,9分以上贡献。
单论个人能力和奖杯个数,其实应该还在奥弗拉特之上。
多特猛男 发表于 2010-7-24 0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埃芬博格在国家队谈不上发动机
SuperMario 发表于 2010-7-24 06: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埃芬博格对于国家队基本上无贡献。

马特乌斯因伤未能参加92年欧锦赛。
Lothar 发表于 2010-7-24 08: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特乌斯的世界杯出场场次是25场,不是24场。

对南斯拉夫的长途奔袭+远程重炮是从本方半场开始的。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7-24 11: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大半比赛都没有看过撒
傲龙 发表于 2010-7-24 1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赞成那句话,有舒斯特尔,西德很有可能蝉联82-90世界杯![s:87]
marcus 发表于 2010-7-24 16: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年轻球员还需要考验
老一代球星永远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1:36 , Processed in 0.03077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