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以前的风情版精华贴目录

[复制链接]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贴重贴之三)二战书籍(书目)-benares
《北方的孤独女王》(中)宋宜昌
巴洛克时代的德国音乐-Klick
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benares
德国大学一览  S.Effenberg原创
德国的东西南北十六州
德国的节日-hugo
德国概况-xnp1113
[原创]德国和奥地利最终没有统一的原因之我见!-deviljack
德国空军击落100架以上的王牌名单,及部分王牌的简历-xnp1113
德国新电影(来自《看电影》2003年第8期)-BonnieKahn
德音乐家勃拉拇斯简介&音乐下载——机不可失O!-Yellow
德英全文翻译软件 -BonnieKahn
东线战役-benares
海德堡的脚印-Meteor
热血当祭长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中格斗-hugo
WORLD MUSIC 世界音乐-deviljack
席勒--------与歌德齐名的德国诗人-Yellow
许多很好的德乐团网站!-Yellow
[原创]伊拉克五千言-heart884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4 23:43:48编辑过]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旧贴重贴之三)二战书籍(书目)-benares
1、希特勒秘史 〈美〉罗伯特·佩恩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2、纳粹德国经济史 〈法〉夏尔·贝特兰 商务印书馆 1990年
  3、苏芬战争 (译文汇编)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 1982年
  4、“最后一个纳粹分子”—约瑟夫·门格尔医生的一生及其时代
  〈美〉杰拉尔德·阿斯特 华夏出版社1988年
  5、我是希特勒的译员 〈德〉保尔·施密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6、元首秘书博尔曼—一个能左右希特勒的人 〈德〉约亨·冯·朗格 群众出版社1986年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英〉A·J·P·泰勒 商务印书馆 1992年
  8、希特勒与斯大林 上下 〈英〉Alan Bullock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战争是这样开始的 〈苏〉巴格拉米扬 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10、外交史 第四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的外交活动)上下 〈苏〉戈尼昂斯基等
  三联书店1980年
  11、盖世太保秘史 〈加〉安德烈·布里索 新华出版社 1988年
  12、图说盖世太保史 〈英〉鲁伯特·巴特勒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秘密警察头子的末日—加里保迪大街的房子 〈以色列〉伊森·哈雷尔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14、法西斯专政时期的德国(1933—1945) 〈德〉瓦尔特·巴特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15、绥靖战略 上下 〈英〉基思·米德尔马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16、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 〈英〉麦克唐纳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
  17、绥靖政策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神秘的使者武官 〈日〉铃木健二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
  19、纳粹元帅沉浮记 〈德〉莫勒 编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4年
  20、日出行动 〈美〉史密斯 〈意〉阿加罗西 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年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再思考 〈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
  22、结局(一九四五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历史回忆录)〈苏〉马·瓦·扎哈罗夫主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9年
  23、希特勒青年团骨干忏悔录 〈美〉阿尔方斯·黑克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
  24、侵华日军序列沿革 〈中〉李惠 李昌华 岳恩平编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5、梵蒂冈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苏〉舍英曼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
  26、苏军坦克兵(1941—1945年战史回忆录)〈苏〉依·耶·克鲁雷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9年
  27、特使 与邱吉尔斯大林周旋记(1941—1946)〈美〉哈里曼 三联书店1978年
  28、哈里曼回忆录(变动世界中的美苏关系)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9、方面军司令员笔记 〈苏〉科涅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30、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英〉弗·卡斯顿 商务印书馆1989年
  31、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朱光庭主编 华夏出版社1988年
  32、法西斯运动和法西斯专政 陈超祥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3、法西斯体制研究 朱光庭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4、希特勒的阴谋 国会纵火案内情 〈日〉桧山良昭 工人出版社1985年
  35、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 商务印书馆1990年
  36、罗斯福选集 商务印书馆1982年
  37、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 新华出版社1997年
  38、艾登回忆录 面对独裁者 上下 商务印书馆 1977年
  39、希特勒接班人邓尼茨回忆录 十年与二十天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
  40、远征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美〉艾森豪威尔 三联书店1975年
  41、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 〈美〉丹尼尔·乔纳·戈德哈根 新华出版社1998年
  42、总体战 〈德〉鲁登道夫 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43、纳粹集中营 〈德〉古德龙·施瓦茨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
  44、纽伦堡审判 上下〈德〉施泰尼格尔 商务印书馆1985 1988年
  45、希特勒德国对外政策 上下 〈美〉格哈特·温伯格 商务印书馆1992 1997年
  46、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奥〉威尔海姆·赖希 重庆出版社1990年
  47、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 〈德〉武尔夫·施瓦茨韦勒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48、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 〈德〉安东·约阿希姆斯塔特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49、阿道夫·希特勒 〈德〉彼得·波罗夫斯基 群众出版社1983年
  50、希特勒上台记 解力夫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51、四十二起谋杀希特勒的案件 〈德〉维尔·贝特霍尔德 群众出版社1986年
  52、爱娃与希特勒 〈美〉格伦·贝·因菲尔德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53、希特勒副官的回忆 〈德〉尼·冯·贝格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4、暗杀希特勒 〈德〉基尔斯特 军事译文出版社
  55、希特勒末日 〈苏〉沃罗比约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56、希特勒的末日 〈英〉特莱弗·罗珀 群众出版社1985年
  57、希特勒最后十三天 〈苏〉麦尔扎诺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4年
  58、我的奋斗 西藏自治区文艺出版社1994年
  59、希特勒暗堡 〈美〉詹姆斯·D·奥唐奈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60、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1939—1945)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
  61、希特勒之谜 麦顿编著 沈阳出版社1994年
  62、希特勒与艺术 赵鑫珊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
  63、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美〉弗洛姆 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64、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一、三、四、五、七、八、九卷 〈苏联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65、战犯239—纳粹罪犯及其庇护者 〈苏〉别泽缅斯基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66、希特勒与战争 上(缺下) 〈英〉戴维·欧文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7、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Williaml Shirer
  68、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Third Reich by John Bradley
  69、Introducing Austria by Lownie Johnson
  70、法文版 秘密抵抗运动史
  71、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 〈美〉柯伟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72、最后一百天 〈美〉约翰·托兰 新华出版社1984年
  7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与战略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年
  74、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德〉蒂佩尔斯基希 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75、慕尼黑 悲剧的序幕 〈英〉约翰·惠勒 贝内特 北京出版社1978年
  76、希特勒的追随者 〈德〉古一多·克洛卜 海南出版社1999年
  77、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 《大本营陆军部》摘译 上中下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78、拉贝日记 〈德〉约翰·拉贝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79、外人目睹之日军暴行 〈英〉田伯烈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80、东史郎日记 〈日〉东史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81、日军随军记者见闻录 南京大屠杀 〈日〉小俣行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82、慰安妇研究 〈中〉苏智良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83、东史郎诉讼案与南京大屠杀真相 人民出版社1998年
  84、日本军国主义 1、2、3、4卷 〈日〉井上清 商务印书馆1985年
  85、突向哈尔滨 〈苏〉别洛鲍罗多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4年
  86、不列颠战役 〈英〉伦纳德·莫斯利
  87、海中杀手 〈美〉道比·梅逊
  88、秘密战争 〈美〉弗朗西斯·卢塞尔
  89、血色太阳 〈美〉亚瑟尔·里奇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年
  90、法西斯新论 〈中〉朱光庭 主编 重庆出版社1991年
  91、巴顿将军战争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92、炮火中的文化 文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金重远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93、日本对华侵略与美国的态度(1937—1939)〈苏〉别德尼亚克 三联书店1959年
  94、间谍佐尔格 〈苏〉尤里·科罗利科夫 新华出版社1980年
  95、佐尔格案件 〈美〉狄金 斯多利 群众出版社1983年
  96、多拉报告 〈匈〉拉多·山多尔 群众出版社1980年
  97、露茜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秘密谍报网〈英〉安东尼·里德 军事译文出版1985年
  98、超级机密 〈英〉伊温·蒙塔古 群众出版社1980年
  99、两面间谍·到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面间谍系统〈英〉约翰·马斯特曼 群众出版社1979
  100、秘密使命 〈美〉埃·马·扎卡里亚斯 群众出版社1964年
  101、斗智 〈美〉拉·法拉戈 群众出版社1962年
  102、一个德国间谍的供词 〈土〉伊·巴兹纳 群众出版社1962年
  103、舒伦堡回忆录·纳粹德国的谍报工作 群众出版社1961年
  104、绝密战争·一个同希特勒作对的英国学者 〈英〉琼斯 新时代出版社1987年
  105、我的忏悔·宪兵少尉土屋芳雄的个人史 〈日〉长冈纯夫 群众出版社1987年
  106、偷袭珍珠港前的365天 〈日〉实让松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107、珍珠港事件前的日日夜夜 〈日〉实让松 新华出版社1984年
  108、中途岛海战 〈日〉渊田美津雄 奥宫正武 商务印书馆1979年
  109、地中海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海军 〈意〉布拉加丁海军中校
  海洋出版社 1982年
  110、战争初期 〈苏〉谢帕·伊万诺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院1978年
  111、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 〈苏〉斯大林 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49年
  112、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 上下 1932—1945 〈美〉罗伯特·达莱伊 商务1984年
  113、墨索里尼 〈中〉罗红波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97年
  114、专制魔王·墨索里尼 〈中〉解力夫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115、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 〈中〉马剑等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6、希姆莱 赫希尔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7、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档案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
  a、1933—1940年欧洲
  b、1940—1943年西欧/南欧/北非
  c、1941—1944年苏联/东欧
  d、1941—1945年太平洋
  e、1944—1945年欧洲
  118、八·一五前后的中国政局 〈中〉王德贵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119、缅甸之战·随孙立人、刘放吾将军远征纪实 〈中〉戴广德 黄山书社1985年
  120、山本五十六 〈日〉阿川弘之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12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卷、第二卷 莫斯科外文书局1948年
  122、血战诺曼底 〈中〉闻萧等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3、安妮日记 海南出版社1996年
  124、安妮·弗兰克 〈德〉梅莉莎·缪勒 海南出版社1999年
  125、回首二战 〈中〉潘人杰 贾光华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126、大东亚补给战 〈日〉中原茂敏 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127、隆美尔 〈英〉戴维·欧文 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128、沙场斗兽·隆美尔 〈中〉程广中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129、注定失败的赌注·希特勒的疯狂与历史的惩罚 〈中〉熊伟民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0、隆美尔 〈中〉葛立德 等编著 辽海出版社1998年
  131、希特勒与纳粹主义 〈法〉克洛德·达维德 商务印书馆1997年
  132、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 中国第二档案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3、克劳斯·巴比案件〈美〉埃哈德·达布林豪斯 群众出版社1987年
  134、希特勒全传 隆仁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135、希特勒 (画册) 中国华侨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1998年
  136、敌人在倾听 〈英〉艾琳·克莱斯 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
  137、秘密战争·一个代号叫勇士的人〈加〉威廉·史蒂文森 商务印书馆1981年
  138、铁托传 〈南〉弗拉迪米尔·巴卡里奇博士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139、Fragen an die Deutsch Geschichte
  140、德意志史 〈德〉迪特尔·拉夫 1985年
  141、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 舒宗侨编著 中国书店1988年
  142、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现代部分1、2分册 〈中〉齐世荣主编 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3、直捣狼巢·第三帝国的覆亡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4年
  144、耀眼将星·二战美军上将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4年
  145、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5年
  146、巴顿将军 上下 〈美〉拉迪斯拉斯·法拉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147、戴高乐传 上下 〈法〉布赖恩·克罗泽 商务印书馆1978年
  148、外交风云录(续篇)〈苏〉别列日柯夫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
  149、第三帝国的兴亡 ·纳粹德国史 〈美〉威廉·夏伊勒 上中下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
  15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进攻(根据1941—1945年卫国战争经验写成)
  〈苏〉洛托茨基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1983年
  151、南斯拉夫史 上下 〈南〉伊万·博日奇等四人著 商务印书馆1984年
  152、剑与笔·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名著文摘 〈英〉哈特父子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153、海军空战 1939—1945 〈美〉米勒 海洋出版社1981年
  154、德国史 〈东德〉维纳·洛赫 上中下 三联书店1976年
  155、盖世太保史 〈法〉雅克·德拉律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及1995年版
  156、雪崩·20世纪著名战争·苏德战争 〈中〉杜正艾等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7、日本侵华铁证(1937—1945)朱鹰编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8、太平洋战争(1941—1945)〈英〉约翰·科斯特洛 上下 东方出版社1985年
  159、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人物 天津编译中心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160、情报战 〈日〉实让松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1、日本帝国的衰亡 上下 〈美〉约翰·托兰 新华出版社1982年
  162、希特勒的银行家 〈美〉约翰·韦茨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163、丘吉尔论领袖素质 〈美〉斯迪文·哈沃德 海南出版社2000年
  164、杜鲁门传 〈美〉戴维·麦卡洛 上下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165、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朱可夫等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166、在波茨坦的会晤 〈美〉小查尔斯·米 三联书店1978年
  167、战争回忆录 1、2、3、卷 〈法〉戴高乐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168、战争艺术史 〈苏〉帕诺夫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169、西洋世界军事史 第一、二、三卷 〈英〉富勒 军事科学院1981年
  170、苏德间谍战 利奥波德·特雷伯 花城出版社1981年
  171、病夫治国 皮埃尔·阿考斯等 新华出版社1981年
  172、德黑兰 雅尔塔 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73、图波列夫囚徒设计所 〈苏〉沙拉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74、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17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参考消息〉专辑19 1986年
  17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金仲华国际问题文选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
  177、丘吉尔的女间谍 〈英〉约瑟夫·巴特勒 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年
  178、季米特诺夫传 〈保〉斯捷拉·布拉戈也娃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
  179、使日十年·1932年至1942年美国驻日大使格鲁的日记及私人文件摘录
   〈美〉约瑟夫·C·格鲁 商务印书馆1983年
  180、莫洛托夫秘谈录·与莫洛托夫140次谈话(菲·丘耶夫日记摘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81、朱可夫元帅 〈美〉小奥托·普雷斯顿·钱尼 新华出版社1984年
  182、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 〈苏〉泽姆斯科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183、争民主的浪潮·1939年的国际 〈中〉乔冠华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
  184、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大图系
  a、敦克尔刻大撤退 不列颠长空大搏杀 1994年
  b、多国学拼克伦要塞 殊死保卫莫斯科 1994年
  185、法西斯主义·过去、现在、未来 〈美〉沃尔特·拉克尔 北京出版社2000年
  186、苦难与血泪·丘吉尔演讲集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7、布莱德雷 〈美〉奥马尔·N·布莱德雷等 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
  188、二十世纪西方名将评传(第二次大战部分) 台湾军事译粹社 1979年
  189、THE HITLER OF HISTORY BY JOHN LUKACS NEW YORK 1997
  190、慕尼黑和平的代价 上下〈美〉特尔福德·泰勒 新华出版社1984年
  191、希特勒的间谍 上下 〈美〉戴维·卡恩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92、东史郎和他的诉讼案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
  193、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日〉东中野修道 新华出版社2000年
  194、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 三联书店1982年
  195、戴高乐与丘吉尔 〈法〉弗朗索瓦·凯索迪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196、三面间谍 〈捷〉鲁道夫·斯特鲁宾格 群众出版社1986年
  197、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 〈苏〉沃尔科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
  198、东条英机传 〈日〉伊东峻一 商务印书馆1972年
  199、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会战(德国军事研究协会)军事译粹社·台湾1977年
  200、纽伦堡大审判 〈美〉约瑟夫·珀西利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1、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上下 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
  202、黑色五月·首次披露1943年5月盟国大败德国U潜艇的内幕
  〈美〉迈克尔·甘农 昆仑出版社2000年
  203——219为记录片
  220、堕落 小说 〈美〉拉里·柯林斯 时事出版社1987年
  221、瑞德库特的周末 小说 〈法〉罗贝尔·梅尔勒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22、大屠杀 小说 〈美〉杰拉德·格林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223、二战风云 小说 〈美〉欧文·肖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年
  224、Pursuit by Robert L Flsh
  225、苏联科学院主编 世界通史 第十卷 上下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
  226、外国著名战争战役 上中下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选译 知识出版社1982年
  227、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于振武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228、欧洲的掠夺·西方艺术品二战蒙难记 〈美〉尼古拉斯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 〈中〉王振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230、“731”暴行纪实·来自魔窟废墟的最新报告 国际文化出版社1992年
  231、西行漫记 〈美〉埃德加·斯诺 三联书店1979年
  232、斯诺眼中的中国 〈美〉洛易斯·惠勒·斯诺 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
  233、国际事物概漤1939—1946年·大战前夕1939 上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234、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英〉丘吉尔 共计6卷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235、大洋余生·企业号征战史 〈法〉乔治·布隆德 新华出版社1983年
  236、暴君之死 重庆出版社1983年
  237、超级间谍 〈南〉尼·米洛万诺维奇 新华出版社1981年
  238、德国通向希特勒独裁之路 〈德〉海因茨·赫内 商务印书馆1987年
  239、攻击高度4000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战斗纪实 〈德〉卡尤思·贝克尔
  空军司令部军训部1980年
  240、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将军们之间的战争 〈英〉戴维·欧文 新华出版社1986年
  241、现在可以说了·美国制造首批原子弹的故事 〈美〉莱斯利·格罗夫斯
   原子能出版社1978年
  242、原子在我家中 〈美〉费米夫人 科学出版社1979年
  243、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故事 〈西德〉罗伯特·容 原子能出版社1966年
  244、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录·十大迷团 张海麟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245、1939—|1945年战争经济与社会 〈德〉米尔沃德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46、通往奴役之路 〈英〉哈耶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4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英〉亨利·莫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990年)
  248、国际事物概览1939—1946年·1945—1946年的中东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249、日本天皇的阴谋 上下(缺中)〈美〉戴维·贝尔加米尼 商务印书馆1984年
  250、艾森豪威尔传 上下卷 〈美〉斯蒂芬·安布罗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51、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 成都军区司令部军训部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
  252、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上下卷〈英〉利德尔·哈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1980年
  253、一亿人的昭和史·日本殖民地史·满洲 第二、四卷 日本·每日新闻社
  254、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与教训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年
  255、武宫夫人秘史 〈日〉小野寺百合子 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7年
  256、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 上下〈美〉舍伍德 商务印书馆 1980年
  257、战略投降·胜利和失败的政治 〈美〉保罗·克奇克梅提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
  258、第三帝国·党卫队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259、第三帝国·隐蔽战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260、第三帝国·铁拳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海南出版社2000年
  261、尼米兹 〈美〉波特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62、麦克阿瑟 〈美〉小克莱·布莱尔 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
  263、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64、赫尔曼·戈林 〈英〉罗杰·曼维尔 群众出版社1986年
  265、戈林 〈中〉兆丰等 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
  266、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267、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5年
  268、THE TRUTH OF OBERLANDER 1960
  26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非洲(原料与人力资料)〈苏〉亚·尤·施皮尔特 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
  270、731细菌部队 〈日〉秋山浩 群众出版社1961(1982年)
  271、蒙哥马利 〈英〉罗纳德·卢因 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
  272、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 〈德〉维克托·法里亚斯 时事出版社2000年
  27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法关系 〈中〉严双伍 胡德坤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274、蔡廷锴自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275、从灾难走向灭亡·法西斯主义史 〈意〉贾姆皮埃洛·卡罗齐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76、佩尔蒂尼公民·全体意大利人的总统 〈意〉拉法埃洛·乌博尔迪 新华出版社1985
  277、外交风云录 〈苏〉别列日柯夫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278、张伯伦传 〈英〉伊恩·麦克劳德 商务印书馆1990年
  279、一九一九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商务出版社1984年
  280、第三帝国·权利的中心
  281、第三帝国·巴巴罗萨 海南出版社2000年
  282、The Great Transition A His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 1971
  283、Gestapo by Sven Hassel
  284、X光线下的欧洲 上下 〈瑞士〉EUGENE LENNHOFF 商务印书馆民国34年
  285、二次世界大战史料 第一年到第六年(六册)大时代书局 民国35年
  286、我的奋斗
  287、希特勒的第二本书
  288、秘密与间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幕后故事 〈美〉《读者文摘》社编
  商务印书馆1985年
  289、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
   〈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编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
  290、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 〈中〉军事学术杂志社编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
  291、大东亚战争全史 四册(缺地图) 〈日〉服部卓四郎 商务印书馆1984年
  292、回忆与思考 〈苏〉朱可夫 三联书店1972年
  293、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年 战时中东 上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94、T-34 海潮出版社
  295、P-51 海潮出版社
  296、二战美日海上争霸 时事出版社
  297、陶里亚蒂传 〈意〉费拉拉等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
  298、诉诸总体战的神灵·鲁登道夫〈总体战〉浅说 戴耀先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
  299、第三帝国·权力风云 海南出版社2000年
  300、英国历届首相小传 〈英〉汤姆森 新华出版社1985年
  301、虎!
  302、侵华日军暴行录 〈澳〉哈罗德·约翰·廷珀利 新华出版社1986年
  303、丘吉尔的早年生活·献上我的爱与吻 〈英〉西莉亚·桑德斯 海南出版社2001年
  304、闪击英雄 〈德〉古德林 战士出版社1981年
  305、第三帝国·帝国的扩张
  306、第三帝国·非洲军团
  307、第三帝国·新秩序
  308、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亨利·米切尔 上下 商务印书馆1981年
  309、总统身后·从杜鲁门到里根 〈美〉威廉·爱德华·洛伊希滕堡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10、大战前夜的苏联海军 〈苏〉尼·格·库兹涅佐夫 新华出版社1981年
  311、丘吉尔的秘密·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1945。。。。)〈比〉E·N·德泽勒皮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12、保镖揭密丘吉尔 〈英〉沃尔特·亨利·汤姆森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3、斯比尔伯爵号战列舰的覆灭〈英〉迈克尔·鲍威尔 新时代出版社1983年
  314、暗杀斯大林的计划 〈日〉桧山良昭 新华出版社1980年
  315、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简史1941—1945 商务印书馆1998年
  316、隆美尔战时文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翻印 1959年版
   解放军出版社 1985年版
  317、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
   〈美〉埃默里 新华出版社1982年
  318、兵不厌诈 上下 〈英〉安东尼·布朗 新华出版社1982年
  319、残暴的普通人·希特勒贴身女秘书自述 〈德〉施罗德 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
  320、战略欺骗 〈美〉唐纳德·丹尼尔主编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321、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朱贵生等编著 人民出版社1982年
  322、马歇尔 〈美〉伦纳德·莫斯利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323、回忆与思考 〈苏〉朱可夫 上下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324、艾登回忆录·清算 上中下 商务印书馆1976年
  325、日出行动计划〈美〉托马斯·曼 地质出版社1981年
  326、法西斯人物列传 〈中〉王家福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327、经典战役·波卡基噩梦
  328、经典战役·佛洛伊德桥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329、迷宫 〈美〉詹姆斯·班福德 战士出版社1984年
  330、〈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与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31、潜艇发展史 〈英〉爱德华·霍顿 国防大学出版社1979年
  332、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轴心国的初期胜利 上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333、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欧洲的重组 上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34、二战未解之谜 〈美〉威廉·布鲁尔 海南出版社2001年
  335、密码传奇·从军事隐语到电子芯片 〈德〉基彭哈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36、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与冲突1941—1946
   下(缺上)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337、川岛芳子 〈日〉渡边龙策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338、男装女谍·川岛芳子 〈日〉 上坂冬子 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
  339、希特勒尼克松 萨达特 令人震惊的外交内幕 〈美〉迈克尔·汉德尔
  商务印书馆1990年
  340、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 (缺最后一章)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341、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战争的来临 〈美〉赫伯特·菲斯 商务印书馆1983年
  342、凯旋与悲剧·斯大林的政治画像 〈苏〉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 群众出版社1990
  343、斯大林·历史人物 〈英〉伊温·格雷 新华出版社1981年
  344、斯大林政治传记 〈英〉艾萨克·多依彻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345、希特勒与知识分子〈中〉刘国柱 时事出版社2000年
  346、丘吉尔与戴高乐 〈法〉F·克沙迪 新华出版社1991年
  347、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张继平 胡德坤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事实真相与虚构捏造
  〈德〉斯德范·得恩堡主编 商务印书馆1962年
  349、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英〉利德尔·哈特 上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1980年
  350、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 〈中〉李世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51、法西斯主义 蒋学模 中华书局 民国38年
  352、法西斯主义运动论 〈日〉今中次磨 人文书店 民国22年
  353、德国历史的教训·关于财政资本和容克地主的政治作用
   〈德〉阿柏特·诺尔登 三联书店1958年
  354、德国的教训·德国史指南 〈德〉阿柏特·诺尔登等 三联书店1959年
  355、德帝国主义与战争 〈德〉保罗·汪戴尔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356、战争 三册 小说 〈苏〉伊万·斯塔德纽克 中国青年出版社983年
  357、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COMBAT CHRONOLOGY 1941-1945
  358、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359、THE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360、ADMIRAL WILLAM VEAZIP PRATT V.S.NAVY A SAILORS LIFE
  361、EUROPE 1939 TO THE PRESENT REVISEO EDITION
  362、THE SECOND WORLD WAR (VOLLIME 1)BY HENRE MICHEL
  363、A LIFE OF GENERAL SIR IAN HAMILTON
  364、TWENTY—FIVE TROUBLTD YEARS1918-1943
  365、REINHARD HEYDRICH (德文版 海德里希传)
  366、德国人·一个具有双重历史的国家 〈德〉艾米尔·路德维希 三联书店1991年
  367、欧洲各国及日本之青年训练 陈柏表编著 正中书局 民国二十五(二十六)年
  368、今井武夫回忆录 (日)今井武夫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年
  369、1941年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通信集 第一卷·斯大林同丘吉尔和艾德礼的通信(1941.7-1945.11) 世界知识 1961年
  370、反共十字军 (日文版德苏战争真相与经过) <日>原田琼生
   日德出版协会发行 昭和17年
  371、THE MUNICH CONSOIRACY BY ANDREVO ROTHSTEIN
  372、“THIS IS BERLIN”A NARRATIVE HISTORY 1938-1940 BY WILLIAM SHZRER
  373、日文版 胜利的总统·希特勒 〈日〉池田仪林 七人社 昭和15年
  374、HITLER S SECRET WAR IN SOUTH AMERICA 1939-1945
  ——GERMAN MILITARY ESPIONAGE AND ALLIED
  375、ROOSEVLT A STUDY IN FORTANE AND POWER NEW YORK 1941
  376、日文版 法西斯政党理论 理想社出版部 昭和13年
  377、日文版 希特勒其人其事 〈日〉滨田常二良 潮文阁 昭和16年
  378、日文版 希特勒的青年 〈日〉二荒芳雄 大日方胜 东京美文堂 昭和13年
  379、日文版 兴登堡自传 白水社 昭和18年
  380、日文版 欧洲战乱的真相 (附全德意白皮书)〈日〉原田琼生 明治书房昭和14年
  381、日文版 我的奋斗 上下卷(删节本)兴风馆 昭和17年
  382、日文版 我的奋斗 第一卷上下、第二卷上(缺下) 全译满铁极秘本
  东亚研究所 昭和17年
  383、Waffen—SS
  384、第三帝国闪击战·从希特勒的崛起到敦克尔刻的陷落
   〈英〉LEN DEIGHTON 台湾星光出版社
  385、二十世纪大海战 〈中〉晴川主编 海洋出版社1992年
  386、法文版 HITLER by MARIANNE BENTELI 1978
  387、图说偷袭珍珠港 〈美〉哥德斯坦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388、国际述评集 乔冠华 重庆出版社1983年
  389、希特勒霸权结局 〈中〉陈冠任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390、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的一生 上下 〈美〉约翰·托兰 同心出版社1993、1989年
  391、东条英机·东条生平和日本陆军兴亡秘史 〈日〉秋山鹤造 商务印书馆1987年
  392、苏德战争1941——1945 〈英〉艾伯特·西顿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393、鹰从天降 小说 〈英〉杰克·希金斯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
  394、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英〉丘吉尔 六卷24册 商务印书馆
  395、日本人 〈美〉艾温德·赖肖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396、世界史编年手册 现代部分 〈美〉威廉·兰格 三联书店1978年
  397、阿道夫·希特勒 赵望尘编著 金城出版社2001年
  398、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上下 〈美〉威廉·夏伊勒 南海出版社1990年
  399、戈林传 〈英〉戴维·欧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00、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 〈日〉林三郎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
401、现代航天之父·布劳恩 〈美〉埃里克·伯高斯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402、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 〈美〉兹·热布津斯基
  (限军内)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
  403、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 上下 〈苏〉罗·亚·麦德维杰夫
   人民出版社1983年
  404、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1942—1946年的远东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405、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 〈英〉杰弗里·帕克 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406、一个美国天才·回旋加速器之父劳伦斯传 〈美〉赫伯特·蔡尔兹 原子能出版社1984年
  407、被枪决的苏联元帅 〈俄〉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 新华出版社2001年
  408、第三帝国·征服者的铁蹄
  409、第三帝国·噩梦沉沦 海南出版社2001年
  410、赢者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 〈美〉威廉森·默里等 昆仑出版社2000年
  411、在德国女牢中 胡兰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412、袭击珍珠港 〈日〉渊田美津雄 商务印书馆1979年
  413、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 〈美〉迈克尔·沙勒 商务印书馆1982年
  414、苏联闪击战 〈英〉P·H·维戈尔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415、丘吉尔及其密友 〈英〉约翰·科尔维尔 新华出版社1985年
  416、日军随军记者见闻录·太平洋战争….. 〈日〉小俣行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417、我一生的甜蜜与痛苦·明星生涯与希特勒戈培尔情怨录
   〈捷克〉丽达·巴洛娃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18、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希特勒的欧洲 下(缺上)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419、第三帝国军事情报局内幕 〈德〉海因茨·赫内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420、战略论 〈英〉利德尔·哈特 战士出版社1981年
  421、希特勒的20条军棍 〈中〉晓青等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422、意大利人 〈意〉路易斯·巴尔齐尼 三联书店1986年
  423、RICHARD STRAUSS by Alan Jefferson 1975
  424、英文版 大战略·地中海和中东 第三卷 伦敦 1960年
  425、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武装力量后方勤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9年
  426、铁托传 〈南〉杰吉耶夫 三联书店1963年
  427、四星将军 〈美〉拉迪拉斯·法拉戈 花城出版社1985年
  428、长空飞虎·飞虎队在中国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5年
  429、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日〉加濑英明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430、中日拉孟决战揭秘·异国的鬼 〈日〉品野实 群众出版社1991年
  431、南京大屠杀与三光作战·记取历史教训〈日〉森山康平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
  432、“南京大屠杀”之虚构 〈日〉田中正明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433、美国外交 〈美〉乔治·凯南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434、天皇制 〈日〉井上清 商务印书馆1975年
  435、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 三联书店1978年
  436、蒋介石的外国高级参谋长·史迪威 〈美〉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437、第三帝国·征服巴尔干 海南出版社2001年
  438、现代谍战启示录 香港·中原出版社
  439、集团军战役 〈苏〉拉济耶夫斯基主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1983年
  440、戴高乐全传 〈法〉让·拉吉都尔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
  441、冲击柏林(柏林会战参加者的回忆信札和日记) 时代出版社1954年
  442、二战德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 海潮吃不上2001年
  443、墨索里尼 上下 奥特著 中国青年吃不上2001年
  444、第三帝国·燃烧的土地
  445、第三帝国·闪击战
  446、第三帝国·杀人机器
  447、英国贵夫人·希特勒身边的女间谍 〈英〉威廉·海灵顿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448、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结与教训 〈苏〉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 军事科学出版社
  449、外国空中作战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1990年
  450、食人魔窟·日本关东军细菌战部队的恐怖内幕〈日〉森村诚一 群众出版社1982年
  451、胡兰畦回忆录1901—1936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452、爱伦堡政论通信集 新华出版社1982年
  453、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 〈德〉英戈·穆勒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454、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赫勒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455、第三帝国·远海之战 海南出版社2002年
  456、苏联武装力量(建设史) 战士出版社1981年
  457、燃烧的岛群 上下 宋宜昌 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458、毕生的事业 上下〈苏〉华西列夫斯基 三联书店1977年
  459、注意!黑豹
  460、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461、法西斯主义剖析·原因 统治 结构 现实性 〈德〉莱因哈德·屈恩尔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
  462、二次大战中的美国电影 上海画报出版社
  463、从“安乐死”到最终解决 〈美〉亨利·弗莱德兰德 北京出版社2000年
  464、援助的神话·为什么没能从纳粹手中救出更多的犹太人
  〈美〉 威廉·D·鲁宾斯坦 北京吃不上2000年
  465、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 CD 6碟 美国军方奥斯卡金奖纪录片
  466、鲵鱼之乱 〈捷〉卡约尔·恰佩克 讽刺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467、征战欧罗巴·纳粹将领实录 〈中〉麦顿策划 沈阳出版社1995年
  468、高加索会战 〈苏〉格列奇科 三联书店1978年
  469、偷袭珍珠港事件 复旦大学历史系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470、超级机密 〈英〉F·W·温德博瑟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
  471、东京审判 〈苏〉斯米尔诺夫等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年
  472、第三帝国·扭曲的梦想
  473、东北文史丛书“九一八”事变史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474、弹子袋 〈法〉约瑟夫·若福 小说 群众出版社1985年
  475、昭和五十年 〈日〉井上清 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476、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4册 三联书店1974年
  477、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日〉南里征典 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478、战争风云 3册 〈美〉赫尔曼·沃克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79、战争与回忆 4册 〈美〉赫尔曼·沃克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80、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481、斯大林军事文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81年
  482、中日战争时期的通敌内幕1937—1945 上下 商务印书馆1978年
  483、西安事变临潼兵谏回忆
  484、WHITE BIRCH MOSCOW 1949
  485、列宁格勒 〈苏〉吉洪诺夫 上海文化工作社1953年
  486、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 人民出版社1978年
  487、地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对四十个问题的答复
   〈德〉卡尔·邓尼茨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488、朱可夫元帅回忆录 上下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年
  489、日本侵华内幕 〈日〉重光葵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490、铁壁合围列宁格勒·坦克会战利比亚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4年
  491、D日谍影 〈美〉读者文摘编著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492、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编 〈中〉蔡祖铭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年
  493、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山大学历史系 广东人民出版社
  494、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罗荣渠 商务印书馆1980年
  495、战争年代的铁托 〈南〉科斯塔·纳吉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496、在外国的旗帜下 〈 〉别列亚也夫等 群众出版社1957年
  497、美国战争经济与危机 〈美〉希孟·卢墨尔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年
  498、史迪威事件 商务印书馆1973年
  499、苏联对外政策遍年史 1917—1978 商务印书馆1983年
  500、电影剧本·台尔曼传 艺术出版社1956年
  501、台尔曼 工人出版社1986年
  502、虚构的大义·一个关东军士兵的札记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年
  50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垄断资本 商务印书馆1959年
  504、纳粹飞鹰·戈林和德国空军 台湾麦田出版社1995年
  505、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2)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
  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
  506、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德〉安·希尔格鲁贝尔 格·许梅尔兴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2年
  507、墨索里尼其人 〈英〉丹尼斯·麦克·史密斯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508、揭破历史的捏造者(历史事实考证) 人民出版社1955年
  509、昨与今·战后世界的变迁 〈美〉塔德·舒尔茨 东方出版社1993年
  510、田中奏折探隐集 北京出版社1993年
  511、破译者 〈美〉戴维·卡恩 群众出版社1982年
  512、PEACE OR ANARCHY BOSTON 1947
  513、英文版 奥斯维辛集中营 波兰华沙出版1955年
  514、THE 4TH MARINE DIVISION IN WORLD WAR II
  515、俄文版 伟大卫国战争·1943年·画册 第三卷 1987年版
  516、THE IMPACT OF OUR PAST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6年版
  517、DNCLOCAKING THE CIA 1978
  518、TWENTIETH—CENTURY UKRAINE 1951
  519、英文版 美国海军史·画册 1977年版
  520、第二次世界大战秘闻 〈中〉雪松 北京出版社1995年
  521、八·一五这一天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522、希特勒外传 江西人民出版社编1985年
  523、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
  524、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
  525、日苏虎头决战秘录·关东军虎头要塞失陷纪实
  〈日〉冈崎哲夫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526、犹太人劫难·纳粹屠犹纪实 〈中〉杨曼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527、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亲历记
  528、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哥马利亲历记 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
  529、七七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530、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传 〈中〉肖石忠主编 华夏出版社1994年
  531、十个歼灭性的突击 〈苏〉少将 查玛金 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 1953年
  532、战争史与军事学术史 〈苏〉洛托茨基 上下 战士出版社1980年
  533、SELLING HITLER
  534、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1) 九一八事变 中华书局1988年
  535、日文版·失败的本质·日本军的组织论的研究 户部良一等 昭和59年
  536、盖世太保·纳粹德国秘密警察 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年
  537、高层的背叛·美国出卖盟友秘闻 〈新〉詹姆斯·麦凯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538、第三帝国·南方前线
  539、第三帝国·斯大林格勒
  540、第三帝国·欧洲要塞
  541、第三帝国·狼群 海南出版社2002年
  542、新木马计 〈英〉埃里克·威廉斯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543、解放(电影史诗)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544、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 〈德〉卡尔·哈达赫 商务印书馆1984年
  545、太平洋大海战 战争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546、丘吉尔的一生 〈苏〉特鲁汉诺夫斯基 北京出版社1982年
  547、赤手斗群狼 小说〈德〉布鲁诺·阿皮茨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548、刺刀下的白玫瑰 〈德〉查理·汉萨尔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
  549、列兵尼基弗·茹科夫 小说 〈苏〉弗·什廖缅科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
  550、第十分队 〈英〉阿利斯泰尔·麦克林 小说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551、黄祸论 〈德〉海因茨·哥尔维策尔 商务印书馆1960年
  552、在纳粹铁丝网后面 〈德〉雷马克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4年
  553、轮椅总统·罗斯福 〈苏〉雅科夫列夫 北京出版社1987年
  554、傀儡梦·第一卷·公开投敌 〈中〉黄鹤逸 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555、一颗铜纽扣 小说 〈苏〉列夫·奥瓦洛夫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
  556、墨索里尼 上中下 艾德尼 时事出版社1996年
  557、喋血中途岛 〈中〉杨泽瑞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558、战争与男性荷尔蒙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559、外国谍报辞典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560、600万犹太人魂断欧罗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纪实
  〈中〉朱坚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61、孤胆勇士 〈美〉布莱恩·加菲尔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562、潜伏珍珠港·一个日本间谍的回忆 〈日〉吉川猛夫 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
  563、正义之剑·全球追捕审判纳粹战犯史鉴 〈中〉冯存诚 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
  564、中国黑室·谍海奇遇 〈美〉亚德利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565、悄悄的自杀·美国对莫斯科的军事援助 〈美〉安东尼·萨顿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566、空潜战 〈英〉A·普赖斯 海洋出版社1980年
  567、美国电子战 第一卷 〈美〉A·普赖斯 总参谋部第四部 1988年
  56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德国观点)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569、卡比拉的篝火 小说 〈南〉科瓦切维奇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570、徐州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
  571、斯大林时代 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
  572、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 〈中〉陈漫远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73、重光葵外交回忆录 知识出版社1982年
  574、巴顿的领导艺术 光明日报吃不上2001年
  575、恶·或者自由的戏剧 〈德〉吕迪格尔·萨弗朗斯基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76、恐怖的火山口·德国情报机构的过去与现在 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
  577、李香兰之谜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578、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 新华出版社1992年
  579、无声的战争·西方海军谍报史 〈英〉理查德·迪肯 群众出版社1981年
  580、无声的战争 〈英〉蕾蒙德·帕尔默等 知识出版社1983年
  581、潜猎战 〈英〉A·瓦茨 海洋出版社1985年
  582、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中〉施鉴思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583、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商务印书馆1985年
  584、间谍技术〈英〉劳伦·佩恩 群众出版社1981年
  585、苏陆军装甲化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0年
  586、北极光下的幽灵 宋宜昌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
  587、大国之魂 邓贤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588、第二次世界大战隆美尔亲历记 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
  589、第三帝国的第一夫人 (德)汉斯-奥托·麦斯纳 百花文艺1990年
  590、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美)巴林顿·摩尔 华夏出版社1987年
  591、英语国家史略 上下 (英)丘吉尔 新华出版社1985年
  592、冈村宁次回忆录 (日)稻叶正夫 中华书局1981年
  593、希特勒之死 (俄)阿达·彼特卢娃 海南出版社2002年
  594、阿道夫·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595、两个“半犹太人”的命运 (加)埃里克·科克 重庆出版社1998年
  596、铁托传(英)菲利斯·奥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
  597、L’EXPRESS 法文杂志第2478期1900—1999年间重大事件图片资料
  598、中国的拿破伦—蒋介石之命运 (苏)沃龙佐夫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599、第四帝国的崛起 (美)埃德温·哈特里奇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600、纳粹枭雄—第三帝国的元帅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5年
601、20世纪谍海传奇人物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602、纳粹覆灭前的密约 (美)罗伯特·洛德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
  603、战争之神 上下 (美)约翰·托兰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
  604、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集成1927-1950 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
  605、德国的浩劫 (德)梅尼克 三联书店2002年
  606、丘吉尔 (德)塞·哈夫纳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07、希特勒 (德)哈·施特凡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08、真正的人 (苏)波列伏依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60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景纪实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610、我的反间谍生涯 (荷)奥莱斯特·平托上校 群众出版社1981年
  611、活着的士兵—南京大屠杀1938 (日)石川达三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
  612、英雄的列宁格勒 (苏)吉洪诺夫 上海出版公司1953年
  613、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1990年
  614、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15、间谍与女郎 (苏)米哈依利克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616、女谍—一个伯爵夫人的自述 (美)艾琳·罗马诺内斯 四川文艺1989年
  617、D情报机关 (日)西村京太郎 北京出版社1982年
  618、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印纪实 (中)方知今 作家出版社1991年
  619、“战争女神”在行动 (法)皮埃尔·加兰特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6年
  620、二战写真 二战三元凶 (图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年
  621、闪击战1939-1943从入侵波兰到阿拉曼(英)阿德里安·吉尔伯特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2年
  622、东线战场 1941-1945 巴巴罗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柏林 (英)邓肯·安德森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年
  623、第三帝国的灭亡 1944-1945 从诺曼底登陆到柏林陷落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9月11日
  62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军战史 海军出版社 1997年
  625、三光·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述(日)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年
  626、The Spear James Herbert New English Library 1978年
  627、她的代号“白鼠”(澳)拉塞尔·布拉顿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628、反法西斯战争文献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5年
  629、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 二战史研究会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年
  630、化学战争通论 (德)R·HANSLIAN 国立编译馆 民国24年
  631、世界的特种部队(日)土井宽 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632、列克星顿号马珊瑚海海战(美)期坦利·约翰斯顿 新时代出版社 1983年
  633、军事学术史 第二卷 (苏)拉俊少将主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1959年
  634、苏军在我国东北及边境地区作战的主要战例(秘密)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1970年
  635、外军战例选编 南京高级陆军学校训练部1981年
  636、铁血卫队—纳粹党卫军在行动 (中)黄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637、英国谍报史 (英)理查德·迪肯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638、斯大林的炸弹 (俄)瓦列里·果戈里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
  639、谍海余生记—菲尔比自述 群众出版社1985年
  640、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中)曹长盛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41、The Red Knight of Germany---The story of Baron von Richthofen Germany’s Great War Bird
   by Floyd Gibbons New York 1932
  642、A HISTORY OF MARINE ATTACK SQUADRON 311 WSHINGTON 1978
  643、POLITICAL HANDBOOK OF THE WORLD 1936 NEW YORK 1936
  644、THE PERSECUTION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THIRD REICH:
   FACTS AND DOCUMENTS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LONDON 1940
  645、日文版·731部队与美军谍报活动 常石敬一编 大月书社 1984年
  646、日文版·希特勒的阴谋与国会纵火案 桧山良昭 1980年
  647、吉田茂传 上下 〈日〉猪木正道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648、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5年、1989年、1988年
  649、纳粹魔影 小说 〈德〉克劳斯·曼 群众出版社1986年
  650、朱可夫 (全译本)三联书店1976年
  651、碧空铁血·苏德空战亲历记〈苏〉波克雷什金 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年
  652、丘吉尔传 〈英〉亨利·佩林 东方出版社1988年
  653、粤桂黔滇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654、巴尔干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 〈中〉马细谱 海南出版社1993年
  655、恶魔的暴行〈日〉森村诚一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656、占领日本〈美〉约翰·托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57、太平洋战争史 第一、三、四卷(缺二、五卷)日本历史研究会 商务印书馆1962
  658、战争的秘密 上中下 〈俄〉尤里·科罗利科夫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659、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1937.7—1939.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660、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文献 世界知识社1955年
  661、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录
  a 沙场决战
  b谍海浮沉
  c 外交角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662、巨人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 同心出版社1995年
  663、伪满外交官的回忆 王替夫口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664、政治学知识丛书·国家政体 严家其 人民出版社1982年
  665、卡德尔回忆录1944—1957 新华出版社1981年
  666、罗斯福一家 〈美〉帕克斯 新华出版社1985年
  667、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教程 〈中〉彭训厚 于江欣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
  668、军官团血史 〈中〉张志毅 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5年
  669、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东方出版社1987年
  670、他们为祖国而战 〈苏〉米·肖洛霍夫 (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年
  671、日本侵华战争的化学战 〈中〉纪学仁 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5年
  672、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指导教程 〈中〉姚有志主编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
  673、德国现代史1918-1945 〈中〉朱忠武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
  674、一个伪满少将的回忆 〈中〉肖玉琛口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675、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 人民出版社1976年
  676、慕尼黑历史的新文件 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
  677、台尔曼狱中遗书 人民出版社1980年
  678、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与现实 〈中〉刘思慕 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
  679、万字旗下的怒火—德国法西斯和德国人民反法西斯的历史 〈中〉萧汉森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680、世界警察史之一—寻踪觅迹(德国警察史)〈德〉贝尔思德·维纳群众出版社1987年
  681、沃尔斯特回忆录·秘密使命 商务印书馆1982年
  682、苏德战史 〈中〉焦敏之著 郭沫若序 上海光明书局 1949?
  683、纳粹将领的自述—命运攸关的决定 商务印书馆1982年
  684、希特勒末日目睹记 〈苏〉马·伊·梅尔扎诺夫 北京出版社1986年
  685、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战术评论)〈英〉约翰·弗列德里克·富勒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1960年
  686、艾森豪威尔日记 〈美〉罗伯特·H·费雷尔 新华出版社1987年
  687、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三卷 (大战的相持与转折)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688、摘译·外国哲学历史经济 1976年第一期 慕尼黑事件专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689、混乱时期的伊拉克(1930—1941年)〈苏〉格·伊·米尔斯基 北京人民出版社
  690、揭开大秘密—日本在华间谍 〈意〉万斯白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691、ITALY UNDER MUSSOLINI by WILLIAM BOLITHO NEW YORK 1926
  692、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 〈苏〉拉金斯基 罗森布立特 世界知识社 1955年
  693、THE FALL AND RISE OF ALFRIED KRUPP by GORDON YOUNG LONDON 1960
  694、AMBASSADOR ON SPECIAL MISSION LONDON 1946
  695、艾森豪威尔传 〈苏〉罗·费·伊万诺夫 新华出版社1987年
  696、罗斯福见闻秘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1959年
  697、马歇尔报告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1959年
  698、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四卷 (大战的最后较量、结局和总结)
  699、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五卷 (大战图志)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1999年
  700、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纪要—起源、进程和结局 解放军出版社 1990年
  701、简明日本战史 〈日〉桑田悦 前原透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
  702、侵华日军间谍特务活动记实 北京出版社1993年
  703、伏罗希诺夫传 〈苏〉瓦·谢·阿克申斯基 新华出版社 1982年
  704、莫斯科会战 〈苏〉朱可夫等 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5年
  705、反间谍战 〈法〉皮埃尔·诺尔 群众出版社1988年
  706、间谍秘史—日本间谍惊人成功的奥秘 〈英〉理查德·肯迪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
  707、瓶中之蝎—揭开核冷战铁幕的权威报告 上下卷 〈美〉理查德·罗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708、生存与命运 〈英〉格罗斯曼 上下册 (反映斯大林格勒会战时期的小说)
   工人出版社1989年
  709、间谍克洛斯J—32 上中下 〈波兰〉A·兹贝赫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8年
  710、惊心动魄的一日 〈罗马尼亚〉科·列乌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
  711、龙潭虎穴的秘密战斗(佐尔格传记小说)〈苏〉玛·科列斯尼柯娃等 华夏出版社1988
  712、不安宁的夜晚 (德国二战小说集)赵登荣主编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年
  713、黑夜即将来临 小说 〈苏〉丹·克拉米诺夫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
  714、黑森林 小说 〈苏〉谢·茨继贡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年
  715、秃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人知晓的特大间谍 〈英〉阿诺德·克拉米什
   昆仑出版社1990年
  716、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百科全书 〈法〉马塞尔·博多等主编 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717、失去的胜利(曼斯坦元帅回忆录)台湾·军事译粹社1960年
  718、希特勒的末日 〈?〉戈·伯列多 光华书局 1948年
  719、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国首要战犯判决书 世界知识社1955年
  720、英文版·德累斯顿(轰炸及重建)画册
  721、海上特工队·二次大战以来英国海上特工队历史〈英〉詹姆斯·莱德
   群众出版社1986年
  722、佐尔格的一生 〈德〉马德尔 群众出版社1986年
  723、陆军中野学校 ·谍报战史〈日〉(?)山清行 群众出版社1984年
  724、联邦情报局内幕 〈德〉海因茨·霍内 赫尔曼·措林 群众出版社1987年
  725、情报战 〈法〉皮埃尔·诺尔 群众出版社1988年
  726、密码与战争·无线电侦察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群众出版社1984年
  727、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 刘伟民 上海书店1995年
  728、红衣女谍 〈美〉艾琳·罗马诺内斯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8年
  729、日文版·世界写真全集·别卷·历史的展望 平凡社1959年
  730、万字旗下的灾祸·纳粹战争罪行录 〈英〉鲁塞尔勋爵 世界知识社1956年
  731、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 〈奥〉彼得·西施罗夫斯基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5年
  732、未列入名册 〈苏〉鲍·瓦西里夫耶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733、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关于第二次欧战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中〉乔冠华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
  734、日军统帅纲领 统帅参考(军事机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出版局1965年
  735、空降突击 〈美〉约翰·R·高尔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1975年
  736、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苏〉崔可夫 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737、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美〉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 商务印书馆1981年
  738、海德格尔 哲学 纳粹主义 〈新西兰〉朱利安·扬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739、波兰文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一到第四卷(缺第五到第十二卷)
  740、瓦格纳 〈英〉霍华德·葛雷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741、动荡中的繁荣——魏玛时期德国文化 〈中〉米尚志编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742、魏玛共和国史 上下 〈瑞士〉埃里希·艾克 商务印书馆1994年
  743、德国第一任总统——艾伯特传 〈德〉维尔纳·马泽尔 东方出版社1993年
  744、八月炮火 〈美〉巴巴拉·W·塔奇曼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745、1918年无人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年〈美〉约翰·托兰 新华出版社1984年
  746、缔造意大利的精英——以人物为线索的意大利近代史 〈意〉斯帕多利尼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74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萨那等编写 人民出版社1979年
  748、远东国际关系史 上下 〈美〉马士 商务印书馆1975年
  74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 〈英〉杰克·雷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750、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苏〉罗斯图诺夫主编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751、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 上下〈德〉弗里茨·费舍尔
  商务印书馆1987
  

作者:王仕豪 回复日期:2002-11-26 13:39:41
  752、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中〉 吴友法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753、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图册) 战士出版社1980年754、野鹅行动——纳粹暗杀斯大林的阴谋 〈西德〉海因茨·G·孔撒里克 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755、西班牙史纲1918——1972年〈苏〉伊·米·马依斯基 三联书店1983年
  756、原子弹秘史 〈美〉安东尼·凯夫·布朗等 原子能出版社1986年757、在秘密帷幕背后——美国黑屋的特种行动 〈美〉赫伯特·O·亚德利 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758、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 上下 〈美〉巴巴拉·塔奇曼 商务印书馆1984年
  759、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战伤救治经验(外科各卷摘译)
  吴公良 盛志勇 主译 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760、国民革命军发展序列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761、巴黎烧了吗? 〈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译林出版社2002年
  
  762、国际事物概览·1939-1946年·大战和中立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763、坦克战1939—1945年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装甲兵作战使用的研究 〈德〉冯·梅林津 战士出版社1988年
  764、三十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765、安妮传记—我是如此的渴望这一切 〈德〉米亚姆·普雷斯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766、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767、论战争与军事科学·国外二十二种百科全书军事条目选编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768、武器和战争的演变 〈美〉T·N·杜普伊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
  769、THE TERRIBLE HOURS——THE MAN BEHIND THE GREATEST SABMARINE RESCUE IN HISTORY by Peter Maas
  770、SELLING HITLER—THE STORY OF THE HITLER DIARIES by Robert Harris
  771、日本政治史 第三卷 天皇制的建立
  日本政治史 第四卷 走向大东亚战争的道路 〈日〉信夫清三郎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772、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 方连庆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773、THEY COME TO KILL——The Story of Eight Nazi Saboteurs in America by EUGENE RACHLIS 1962
  774、雪人的秘密 美 玛丽·麦克斯维根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
  776、从帝国军人到反战勇士 〈日〉反战兵士物语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年
  777、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上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全书1696爷 全部文件资料
  778、原子弹间谍 〈英〉H·蒙哥马利·海德 新华出版社1987年
  779、简明战争史 〈美〉小戴维·佐克 罗宾·海厄姆 商务印书馆1982年
  780、中国法西斯主义资料选编 〈中〉刘健清 编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1987年
  781、岛屿战争—太平洋争夺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翻印 1959年
  782、近代军事思想—从马奇维里到希特勒的军事思想 钮先钟 译 台湾军事译粹社1975年
  783、德国史论文集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青岛中德关系研究会编 青岛出版社1992年
  784、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 三联书店 1981年
  785、军事会议·条约·协定 上下 知识出版社1980年
  786、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香港作战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 中华书局1985年
  787、欧洲争夺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翻印 1959年
  788、斯大林和法国共产党(1941—1947)美 阿尔弗雷德·里贝尔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3年
  789、广岛悲剧·美对日使用原子弹记实 美 彼得·威登 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8年
  790、武装冲突法参考手册(武装部队战争法手册)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791、渡海登陆作战战例选编·机密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军训部1976年
  792、荒海之鹫—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 〈日〉阿川弘之 海军出版社1989年
  793、侵略与绥靖—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打起来的?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794、空中力量发展史及其战略的演变 〈日〉乡田 充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研究部1983年
  795、太平洋海空战 王占君 海洋出版社1987年
  796、鱼从头臭起 〈奥〉弗里茨·韦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797、MARSHALL——HERO FOR OUR TIMES by LEONARD MOSLEY 1982(此书是美国大使馆赠书,斯里昂?我不知道是谁?)
  798、里昂屠夫〈美〉埃哈德·达布林豪斯 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799、攻击塔兰托 〈美〉B·B斯科菲尔德 海洋出版社1984年
  800、老战士永不死 —麦克阿瑟将军传 〈美〉佩雷特 海南出版社1999年
  801、日本史上最长的一天 〈日〉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
  802、犹太史 〈以色列〉阿巴·埃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803、辉煌与暗淡—第二次世界大战指挥杰作与失误 〈中〉郭若冰等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804、板垣征四郎 〈日本板垣征四郎刊行会编〉 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1988年
  805、SIR ANTHONY EDEN by ALAN CAMPBELL-JOHNSON 1955
  806、WORLD WAR II—A VISUAL ENCYCLOPEDIA
  by General Editor: John Keegan 2001
  807、失去的胜利 〈德〉曼施泰因 战士出版社1980年
  808、利比亚 上下〈英〉约翰·赖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809、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上中下 理查德·格林菲尔德 商务印书馆1974年
  810、冲破柏林墙 —德国统一之路 伊丽莎白·庞德 著 二十世纪基金会赞助出版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的孤独女王》(中)宋宜昌
纳粹王牌战舰“提尔皮茨”号的战斗历程……
作者:宋宜昌???扫校:442
一、北国的诱惑
??“雷德尔元帅,你曾向我请求过,为了德国海军的利益,我军必须占领挪威。你又对我做了担保:海军能够保障“陆军在挪威登陆。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了。挪威的局势很严重,敌人在海上占据了主动,咄咄逼人。丘吉尔的舰队倾巢出动,击沉击伤了我们许多军舰,海上补给已经中断,‘威悉演习’作战行动处于危机之中,你要立即拿出办法来。”
??阿道夫·希特勒头也不回地说着。他向前躬着身子,俯看着桌上巨大的海图,而不去理会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他的神志越来越集中,嘶哑的带奥地利腔的卷舌音德语音调越来越低,生动的黑长头发贴在他扁平的额头上,一双神情复杂的眼睛炯炯发亮。这个当年浪迹维也纳街头的拙劣临摹画匠并不缺乏想象力,大比例尺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图象一只 弓背的白熊,后脚踏在欧洲北部,前身扑向北海,地图在元首脑海中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峡湾,绿色的牧场,褐色的风化 岩山岗和白色的雪峰。他喃喃自语,驰骋奇想,做出各种判断,陷在深深的自我状态中。
??第三帝国的元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形象,他是个毫不出众的波希米亚人,不修边幅的小个子,鼻子很难看;与一张平庸的嘴相比,上唇的小胡须还算有些特色。他今天 穿着褐色的军装,左臂套着红色 字袖章,吃完了专门为他准备的素餐,急忙在总理府召见埃利希希·雷德尔元帅。 五十七岁的雷德尔谦恭地站着。他穿着整洁的海军元帅服,佩戴着勋章。雷德尔中等个子,此刻面容疲倦,眼皮松弛。但是在内心里,他的思想却象绷得紧紧的缆绳,他的情绪忧郁沮丧,简直糟透了。他是一个倔强的标准德国军人, 日德兰大海战时的驱逐舰长,熬过了两次大战之间德国海军那些凄风苦雨的年代。他生平最高的志向,就是继续已故的 冯·提尔匹茨伯爵的遗愿,为德意志帝国建造一支世界最强的大舰队。为此,他曾向热衷于军备的希特勒提出了雄心勃勃的“Z”计划,准备在一九四六年时,让德国舰队的实力足以和英国舰队抗衡。可是希特勒只冷冷地回答说“到那时仗早打完了。\"
??于是,雷德尔的时间表乱了套,无论他做出何等努力, 也无法同前陆军下士的侵略时间表协调。第一次世界大战之 后,提尔匹茨上将毕生努力建造的“公海舰队”,由于德国战败,悉数被押解到苏格兰北方的斯卡帕湾,由德国水兵自己凿沉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希特勒给了雷德尔一支象样的舰队。但条件极苛刻,他不得不象一度桀骜不训的德国陆军军官团一样,把海军拴在元首的战车上。两周之前,也就是一九四0年四月七日,执行“威悉演习”的德军部队,奉元首命令,突然袭击了丹麦和挪威。海军担负了航渡和掩护任务。弱小的丹麦王国没有抵抗,投降了。但是挪威政府并未在纳粹的淫威下屈服,进行了抵抗。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连日来一直在北海和挪威海寻歼德国军舰,参加“威悉演习”的大部分德国军舰,包括战斗力最强的大型水面舰艇,都被击沉击毁了。雷德尔元帅用他的全部家当去赌注,就象“一篮子鸡蛋”的故事那样,结果几乎全部输光。德国海军再也没有能力去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或者两栖登陆战役了,包括可能的在不列颠的登陆。
??元首的问题把雷德尔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他低声回答:“我的元首,无计可施。英国海军的实力太强,这不是一场公平的决斗。”
??雷德尔想了一会儿,又补充说“如果说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那就是把空军几个中队的飞机派往挪威,利用空中优势压制英国海军。但那归戈林元师负责,我仅仅是建议而也。”
??希特勒的头终于从桌面上抬起来。他凶悍的目光变得灰暗朦胧。他显得越来越焦躁不安,复杂变态的性格象乌贼一样变幻着色彩。谁也无法预测他在想什么,要说什么,仿佛各种化学试剂混和在一个反应釜里,温度和压力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将出现预料不到的反应。总理府大厅显出不寻常的寂静。高吊的天花板、吊灯、巨大的门窗、厚重的整幅地毯、名人油画和精致的家具,使这个勃鲁宁时代的建筑物产生一种深沉的压抑感,这座大厅里的主人,正在以他邪恶的妄想,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希特勒对海洋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畏惧。他从未在任何一条船上呆过。这同他对陆战的熟悉形成鲜明的对比。元首是熟悉历史的。他知道,自从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法海峡惨败之后,三百五十年来,任何向英国海权挑战的强国,包括提尔匹茨时代的德国海军在内,都失败了。正因为对制海权毫无把握,希特勒感到他悍然发动的入侵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元首不是那种能忍受压抑的人。他对挑战的反射是暴烈的回击。他的眼球又变成了蓝色,目光咄咄逼人。 “好吧,雷德尔元帅,按你说的办。我给戈林下命令。 请你记住,挪威是必须征服的。” 他按了桌上的电铃。一位侍者端上了两杯咖啡。饮料一下肚,元首恢复了往昔的镇静,那冰冷的意志和顽固的决心又回到他身上。他望着窗外的威廉街,街道上气氛冷清,行人匆匆。希特勒背着双手,滔滔不绝地扯起了关于历史和民族的废话。三十九年前,他做为一个海关税吏的穷小子,在 德、奥边界的林嗣中学上课时,历史教员利奥波德·波伊契尔 博士教给他的那些知识,已被长年的政治冒险生涯所消化和扭曲,揉进了他癫狂的禀性,变成了血腥味十足的纳粹主 义。
??“挪威应该是德国的。我们不去占领它,英国人也会占领,实际上它正准备去占领。
??“我认为挪威从来不是一个实质性的民族国家。它从来就依附在大国的卵翼下。丹麦鼎盛时它归丹麦,瑞典强大时它归瑞典。真正独立不过是三十五年前的事。挪威的地形过于狭长、崎岖。雪峰、峡湾、水道和岛屿更使它支离破碎, 北极的严寒,可怜的农业,实在供养不了它那一点点人口。 它不过是一连串的港口,一个呆在渔船和商船上的国家。我 一直认为挪威人还不习惯于管理自己。我怀疑他们的血统。 某些学究们认为他们是条顿人的分支一北欧人。不,他们比瑞典人黑。他们的祖先可能有斯拉夫人的血液。斯拉夫人从芬玛克高原进入伦德拉格。 ”
??“挪威应该属于帝国。我们的利益需要挪威?quot;他转过身来,招呼了一下静听他演说的海军元帅,指着大地图,“你看,挪威不仅是一个通向开放海洋的巨大基地,也是瞄准英国的一支手枪。从挪威出发,我们的轰炸机就能控制北海,袭击英国。相反,如果英国人占领了它,我们不但将失去瑞典格里维尔的铁矿石,而且波海的海和德国北部城市将立即处于威胁下。”他用指关节扣击着地图,“我们一定要拿下挪威。”
??希特勒旁若无人地在大厅中来回踱步。雷德尔望着窗外。四月的天空阴云低垂,雨雾霏霏,雪松的枝条湿漉漉的。虽然战争已经打了七个月了,但西线一直处于“静坐战”状态。柏林市民并未受到很大影响,只是穿军装的人多装罢了。从军人和平民两方面来讲,雷德尔并不希望战争越打越大。
??“喂,吉斯林,”希特勒在他的海军司令面前站住了,“雷德尔元帅,你一直推荐的那位先生现在怎样了?”
??雷德尔回答:“维德孔·吉斯林上校干得很出色。如果没有他和他那帮人协助占领行动,我们遇到的困难会大得多。”雷德尔认真考虑之后补充说,“甚至可能失败。”
??“我们不夫失败的。”希特勒大声吼道,“在无敌的德国军队面前,任何敌人都将被击败,就象波兰一样。‘威悉’演习一定成功。雷德尔元帅,准备把你的舰队部署在挪威的港口和峡湾吧,这些地方天然是为德国海军定做的。这也正是你一再向我请求的。”
雷德尔点点头,一丝难以察觉的苦笑掠过他的脸。不错,当初正是他鼓动元首袭占挪威,为的是获得一条长达一万七千公里向大洋开放的海岸线,使德国海军免于象上次大战时那样,被英国舰队封锁在德国近海,一无成就。现在,元首的军队已经踏上了挪威,可以预期,万字旗终将在挪威飘扬。而他,德国海军总司令,手中的舰队却为占领挪威而耗光了。
??‘威悉演习’的始末大致是这样的:
??采用突然袭击的方法,一举占领丹麦和挪威。
??丹麦国小人少,几乎没有武装部队,同德国有很长的陆上边界,早在菲特列大帝时代就一再被普鲁士击败。希特勒料定丹麦不人认真抵抗。一旦抵抗,立即派大军镇压。
??希特勒和他的外长里宾特洛甫起草了一份厚颜无耻的最后通牒。它是用丹麦文、挪威文和德文写的,语法上错误百出。德军飞机把万千上万份这种纸片洒在丹麦的原野上。七十岁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在哥本哈根被迫宣布投降。丹麦人满腔怒火看着野蛮的德国士兵践踏着青葱的家园。一百年内,德军入侵日德兰,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几乎同样一份哀的美敦书被德国公使库特·勃劳耶送给了挪威政府。它把强权政治和第三帝国的侵略野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德国部队不是做为敌人踏上挪威国土的。德军最高统帅部除非出自被迫,并无意利用德军队占领的毡作为对英作战行动的基地……相反,德国军事行动的目的,完全在于保护北方,以防止英法军队企图占领挪威基地……德国政府希望挪威政府和挪威人民……不要抵抗。任何抵抗……只能招致徒劳的流血牺牲。”
??强国蛮横地入侵一个弱国,把这种行动称之为“保护”它,这种借口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但是,挪威王国政府立即回答:“我们决不自动屈服,战斗已经在进行。” 这一时刻是一九四0年四月九日上午五时二十分。
??占领挪威是一次风险很大的海陆军联合行动。
??德国海军将派出自己的主力舰队,将实力可畏的英国本土舰队引诱到北海。然后,五支护航队分别搭载陆军五个 师,在挪威沿海的五大港口城市纳尔维克、特隆赫姆、卑尔根、斯塔万格和奥斯陆登陆并加以占领,然后用两个德国山地师打通绵延崎岖的挪威山地交通线。这种先抢点,后连线的办法,对德军有限的兵力和挪威狭长的领土来说,也许是唯一的办法了。f
??挪威进行了抵抗。
??繁荣的南方港市卑尔根进行了战斗,斯塔万格市把德军拖了两天s克里斯丁市战况激烈;英国潜艇“金枪鱼”号击沉了进攻克里斯丁散的德国轻巡洋舰“卡尔斯鲁厄”号。 “狂暴”号上的英国海军航空兵炸沉了重巡洋舰“柯尼斯堡”号。首都奥斯陆的抵抗最坚决。奥斯陆峡湾长五十英里,布满了历代挪威王朝修筑的要塞。一枚岸基鱼雷击沉了德国 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它主面的一千六百名官兵淹毙。 袖珍战列舰“卢瑟夫”号被击伤,整支舰队被迫撤出了险峻的峡湾。由于利用了在福纳布机场着陆的德国空降兵,入侵部队司令官福肯霍斯特少将才占领了奥斯陆。但挪威政府已撤往北方继续指挥抵抗。表面上看来,德军的主要目标都达到了。
??然而,战斗才刚刚开始!
??雄踞世界霸主的英国皇家海军虽然遭人抢先,猝不及防,但是终于醒来,接受了德国海军的挑战。
??两次担任海军部长的温斯顿·丘吉尔爵士,迅速做出反应。英国本土舰队和第一、第二巡洋舰队分别从斯卡帕湾和罗塞斯港出动,越过风狂浪恶的北海,投入果决的战斗, 给德国海军以沉重的打击。侵入纳尔维克港的十艘德国驱逐舰,全部被英军击沉。英国潜艇封锁了德军的海运线。英国内阁批准了代号为“莫里斯”的攻击挪威作战行动。四月十日,一个英军旅和三个法国轻骑兵营在特隆赫姆西南一英里的昂达耳斯内斯登陆,更多的联军部队已经上船,残酷的血战拉开了序幕。
??正当远在北国的德国陆军迫切需要增援时,德国舰队却成了残废。
??“难道眼看着我们的陆军陷入苦战,你的舰队却无所作为吗?”希特勒又踱到雷德尔面前,目光直逼他的海军元帅。
??“是的,暂时不行,英国人控制了海洋。”雷德尔无可奈何地承认。他垂下眼皮,盯着自己的靴尖,沉重地说,“目前,德国海军只剩下两艘战列巡洋舰了,它们的排水量只有三万二千吨,主炮口径281毫米。‘沙恩霍斯特’号轮机损坏,‘格奈森诺’号受了重伤,能为它们护航的驱逐舰所剩无几。 而英国海军,仅‘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就有十三艘,它的排水量是三万六千七百吨,有十门356毫米大炮。此外,他们还在北方保持着五艘航空母舰和大批旧战列舰。象‘沃斯· 特’号这种旧战列舰仍然有很强的火力,就象它在纳尔维克战役中表现的一样,它主炮的口径是381毫米。”
??“无论如何,雷德尔元帅,你必须把海军派出去,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海军吃了败仗,你要证明我们的舰队仍然在海洋上。”希特勒又开始了吼叫。
??雷德尔绝望地摇摇头。他清楚元首的底细。希特勒出生在莱茵河边上的奥地利偏僻小城,年轻时是维也纳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上次大战时也不过是巴伐利亚后备第十六团的一个传令兵,他对海洋、舰队和海战一无所知。元首的崛起,完全凭蛊惑人心的感召力,耸人听闻的宣传,一群疯狂粗野的国社党徒们的拥戴,看准了形势,利用了机会,用尽了手段。同皇家海军对抗,在德国海军的鼎盛时期都无力为之。那么多在海洋上吃风饮浪几十年的老水兵都失败了,冯·斯比上将,冯·希佩尔上将,冯·舍尔上将......难道一个连旗语和炮术常识都不懂的外行政客,能指挥一支已处于劣势,失一着则全军覆没的帝国舰队吗?
??一位军官的通报声打破了雷德尔的尴尬处境。他推门进来,向希特勒递交了挪威战役的最新战报,然后,立正转身退出。希特勒接过战报,飞快地读着,一边用指甲划着重要的段落。他越看越高兴,大声读起来:
??“......从昂达尔斯内斯镇和纳姆索斯镇向特隆赫姆发动夹攻的英国轻步兵旅,已被成功地阻截在哈马尔市以北的和勒哈默尔城。我军奋勇作战,敌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我军已俘虏英军一百三十五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我空军发挥了很大作用,敌军的补给纵列和后头码头被炸起大火,损失严重……”
??希特勒笑起来,笑声又尖又难听。
??“我早就说过,德国陆军是无敌的,英国陆军根本不是对手。上次大战时,我在瓦尔维克战役中,一个人就俘虏了十三名英国佬。” 元首用手抚摸着胸前的一枚一级铁十字章。它是瓦尔维克战役后奖给希特勒下士的。李斯特团的士兵很少能有这种殊荣,希特勒多年来一直佩戴着它。 ??阿道夫·希特勒轻松地哼起来,竭力去想象那北国战场的情景:挪威那些坡度很陡的山岭上长满了松树、纵树和白桦,旷野荒凉,积雪遍地,人迹罕见。懔悍悍的德国山地部队,利用一切能指到手的交通工其:轻便钱路上的机车,简单山路上的自行车,西伯利亚矮种马,只能搭载两名乘员的马克-1型轻坦克,剩下的人披着白披风,撑着雪杖,一路艰难地向前推进,从卑尔根杀向巴根,从特隆赫姆杀向瓦尔德隆拉;以奥斯陆为中心四面开花,打入克里斯丁散、弗里;德里克斯塔、科斯冯根、哈马尔和冰封的姆奥隆湖,一路挺进,势如破竹。俨然象一幅历史画卷:卡尔十二世亲王、克努德亲王和三十年战争时的“北方狂飙”古斯塔夫·阿道夫亲王的伟大远征。
??当他的思路重新回到海上时,他突然开口:
??“雷德尔元帅,你说‘暂时不行,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也许是几个月。我们最强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已经下水,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和调试。等全部安装完成后,俾斯麦号还需要在波罗的海进行三个月的海上训练和射击,就可以投入真正的海战了。我们的‘提尔匹茨’号战列舰也进行了大部分舾装。我的元首,到一九四一年初时,加上修好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我们就可以同单独的一支英国特编舰队抗衡,并且击沉它们。我们不断增强的潜艇兵力,将吸引住英国海军大部分水面舰艇,这样,德国水面舰艇部队无论在北方海域,还是大西洋上,都有能力切断英国的海运线。”
??“但愿如此。”希特勒冷冷地说,“我相信‘俾斯麦’号 和‘提尔匹茨’号能有助于改善海军的局面。然而,对欧洲国家的任何决定性打击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我们要进攻法国, 以雪上次大战之辱。法国战役会使联军失去平衡,他们顾不上挪威了。”
??谈到即将发动的法国战役,希特勒越发变得兴致勃劲。 征服法国是普鲁士统治者们的干年宏愿,自从高卢人和条顿人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分道扬镳以来,法德之间的冲突从未中断过。如果能战胜宿敌法兰西民族,希特勒将登上他个人声望的顶峰,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人能阻挡他了。元首按铃叫来了陆军司令和参谋长们,同勃·考希契元帅、哈尔德上将和约德尔上将一同热烈地讨论起“黄色方案”来了。一会儿,空军元帅、大腹便便的戈林应约前来,也加入了关于入侵法国的辩论,所有的人都把雷德尔丢到了一边。
??直到关于适宜空军的天气大致确定下来之后,希特勒才想起可怜的海军司令。他走出人群,亲切地拍拍雷德尔的肩膀,用沙哑的喉音说:
??“埃利希,我希望那个‘暂时’能尽快结束,当‘俾斯麦’号和‘提尔匹茨’号加入我们的舰队时,海军也能象陆军一样,开创出一个光来的时代。”
??“谢谢元首,我一定尽力去做。”
??雷德尔终于转向大门,用正规的海军步伐,离开了这间谋划着人世间罪恶的大厅。
欢迎转载本站内容,但请注明出处和链接地址( http://www.biku.net)!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洛克时代的德国音乐-Klick
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促成了后来的洛可可(Rococo)艺术的 兴起。这一时期的音乐以德、意、法等几个国家最具代表性。
??巴洛克时代的德意志音乐,以许茨、巴赫和亨德尔为代表。如果把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比做金字塔,他们的音乐就好比是塔顶,因为他们不但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的新音乐,而且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许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年)二十四岁时赴意大利留学,师从于威尼斯乐派的大手笔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1557-1612)。
??许茨回国后,他发表了第一部德文歌剧《达夫内》,后来还创作了许多的受难曲。许茨与巴赫和亨德尔恰恰相差了一百年,他的风格对于这两位巴洛克音乐大师 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亨德尔和巴赫的音乐作品,无论在传统音乐的集大成方面,还是在追随新思潮方面,都在音乐史上放射着异彩。亨德尔的作品多为歌剧和清唱剧音乐,在他的器乐作品中也含有强烈的声乐因素,这显然是受了意大利的影响;巴赫音乐则在声乐作品中含有强烈的器乐因素,这为古典主义时代的 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巴洛克音乐巨匠----巴赫
??约·塞·巴赫(1685-1750)是对德国音乐的发展起深远影响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不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作曲方面都表现了他的天才:在演奏方面,他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管风琴大师;在作曲方面,他在音乐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他的音乐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他将同时代和以前时代的音乐成就溶于一身,并有所发展,创造出了不朽的音乐作品。
??巴赫在克滕工作期间写出了著名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他著名的《十二平均律键盘乐曲集》的上卷也是在克滕时期写的,后来在莱比锡,巴赫又写了下卷。上、下两卷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曲,用十二个大调和十二个小调写成。这些作品被人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
??巴赫在这个时期还写了闻名于世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这些作品至今仍是每个小提琴家的必修之课。在克滕时期,巴赫还写了大量的器乐作品。
??在莱比锡的早期,巴赫主要创作了宗教音乐。他是一个基督教徒,因此他所写的宗教音乐属于路德教派的音乐。在莱比锡时期,巴赫写了他的最大的一部弥撒曲,献给萨克森选侯的《B小调弥撒曲》。在莱比锡的后期,器乐双成了巴赫创作的中心。
??巴赫的一生平淡无奇,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十分丰富。他一生工作勤奋,创作力旺盛,为后人留下的作品有上千种之多。除了歌剧之外,巴赫的作品包括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他的创作总是与一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他为宫廷乐队、教堂的礼拜仪式而创作;为指导他的儿子和学生及为了感谢赞助人而创作。当他在阿恩施塔特、米尔豪森和魏玛担任管风琴师时,他创作了他的大部分管风琴作品;当他在克滕担任乐队指挥时,写出了他的大部分室内乐作品;他在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的主领班期间,写出了他的主要声乐作品。
??由于巴赫本人是一个杰出 的管风琴演奏大师,他的作品——包括声乐作品——都带有复杂的器乐演奏的特点。巴赫音乐的复杂性体现了这个时代的风气。另外,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巴赫的作品都是为他自己和他的学生演出团体创作。由于这两个原因,巴赫的音乐在当时只在有限的范围内流传。巴赫在生前获得名声,主要是由于他在演奏方面的成就,而不是他在作曲方面的成就。
??巴赫没有师承哪一位名家,他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巴赫影响最大的是前辈的宗教音乐和管风琴音乐、路德赞美诗和同时代的法国和意大利风格的器乐。他把研究其它大师所获得的知识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但这种运用绝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发挥,他把这些东西揉合进自己的音乐思想。因此,巴赫的音乐具有一种广博性,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各种音乐风格和方法。
??当巴赫接触和使用某种方法时,他总是要尽量挖掘这种方法的潜在能力。他的这种探索精神使他的音乐带有一种完美性。巴赫把巴罗克时代的音乐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把巴罗克音乐推向顶峰。而巴赫的逝世本身就象征着巴罗克时代的结束。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benares
前不久,德国一家电视台提出高薪,征集〞十秒钟惊险镜头〞活动。
许多新闻工作者为此趋之若鹜,征集活动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诸多参赛作品,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对于这个作
品,每个人都渴望一睹为快。
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
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边观看了这组镜头,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议论纷
纷,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
在一个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队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
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近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岔,两列
火车必定相撞。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
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是抢救儿子,还是扳道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
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声〞卧倒!〞
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
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
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在轰鸣着驶过,孩子丝毫未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
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没误工过一秒钟。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
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
一样是出色的。〞
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呼呼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 〞了
── 这就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大学一览  S.Effenberg原创
慕尼黑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Muenchen 拥有4万3千名学生的慕尼黑大学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大学。

1472年巴伐利亚路德维希公爵在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巴伐利亚的第一所大学。该校历经德国人文主义时代,在宗教改革中是马丁路得的主要反对者,受耶稣会影响长达200年之久,是德国最主要的天主教大学之一。1826年在几经迁移之后,大学定址慕尼黑。大学得名于Maximilian国王。

慕尼黑大学现有20个系,102个专业,教授800人,约一半学生学习人文学科。大学的起源地在慕尼黑市中心。但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机构目前分布于慕尼黑市内约100余处。

慕尼黑作为德国媒体,科研中心和文化重地为慕尼黑大学提供了极佳的教学和研究环境。

近来慕尼黑周围蓬勃发展的新经济,也使得慕尼黑成为柏林之后,德国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
城市站点
有用信息
Studiensekretariat
外办地址 Ludwigstrasse 27
80539 Muechen
外办电话 0049-89-21802823
外办Fax 0049-89-21803136
外办Email auslandsamt@lrz.unimuenchen.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Leopoldstrasse 15 80802 Muenchen
学生处电话 0049-89-381960
学生处Fax 0049-89-38196133
学生处Email stuwerk@studentenwerk.mhn.de

奥格斯堡大学
Universitaet Augsburg 奥格斯堡大学1970年建立之初仅有经济系和社会学系,随后开设了法律系和天主教神学系。1972年奥格斯堡大学又与奥格斯堡师范大学合并,因此产生现在的哲学系。

目前该校有1万2千名学生,其中外国学生1千名,教授180人。

奥格斯堡大学的特点在于它的创新精神和重视实践的教学手段。值得一提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并通过中期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文凭(Baccalaureus oeconomiae)。这在德国大学引进英美学制的Bachelor Degree之前是绝无仅有的,也可见该校教育理念在德国的领先地位。

该校的数学及自然科学系的重点放在应用科学的研究与教学方面。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就读于经济与社会学系。经济专业的基础课都设有社会学及心理学课程。

该校法律系学生完成学业的平均时间较短。外国的法律系毕业生可以在该系攻读法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Laws)。
Studiensekretariat
外办地址 Universitaetsstrasse 2
86159 Augsburg
外办电话 0049-821-5985208
外办Fax
外办Email info@aaa.uni-augsburg.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Eichleitnerstrasse 30 D-86159 Augsburg
学生处电话 0049-821-5984901
学生处Fax 0049-821-596250
学生处Email studentenwerk@stw.uni-augsburg.de
拜罗依特大学
Universitaet Bayreuth
18世纪的第一个科学前哨—弗里德里希学院在上法兰克的拜罗伊特没有被守住,又过了200多年,一个勇敢的巴伐利亚城市规划家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上法兰克,准备在那里建立学术处女地。

城市监狱的假释犯和美国大兵在一大片绿色草原上建立起第一座拜罗伊特大学大楼。1975/76冬季学期,第一批的625名学生在32位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法兰克人当中。就象在荒凉的美洲西部,随着首批“居民”的到来,这里充满了先锋精神和创业热情。

今天,这里的学生数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7000名大学生这个数量使得拜罗伊特大学相对来说还是个小型的高等学府。教学与研究的两个原则是:不同的专业在一起合作;所有的专业都追求共同的目标。实行这种原则的结果是产生了“地质生态学”专业,或者法律系学生去接受经济学领域的额外教育。

此外,拜罗伊特大学还独树一帜,体育系和经济系共同合作,为未来的体育经理人才开设了“体育经济学”专业。这样做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在传统的学科之外填补学科的“市场空白”。拜罗伊特大学旗帜上最新的一颗星是第六个系—“应用自然科学系”,它不久前刚刚开设的专业“生态环境技术”和“材料科学”是面向未来的新学科。

美国的校园大学模式影响了拜罗伊特大学的设计规划。各建筑物围绕一个大广场组合在一起,好像一个印第安人村落。设计者的思想是让广场成为学生活动的中心。如果不是正好举行“帐篷节”,广场则更象是一个人迹稀少的荒野,学生们因此把它戏称为“直升机降落场”。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更喜欢在拜罗伊特市区里逛游,沉湎于当地人提供的娱乐中,而不愿在下课后面对着空旷的广场两眼发呆。也可能是今天的大学生的兴趣跟70年代的人不一样了。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出色的食堂饭菜和足够的体育设施常常比集体感和社会活动热情更重要。
外办地址 Universitaetsstrasse 30
95447 Bayreuth
外办电话 0049-921-5552 40/42
外办Fax 0049-921-5552 48
外办Email Heinz.P&ouml;hlmann@uni-bayreuth.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Universitaetsstrasse 30 D-95447 Bayreuth
学生处电话 0049-921-5559 00
学生处Fax 0049-921-5559 99
柏林自由大学是1948年由因东柏林被苏联占领而被迫退学的大学生与学者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

七十年代的学生运动推动了高校的体制改革,使柏林自由大学规模逐步增大。该校以5万学生之众而成为柏林最大的高校,同时也是德国最大的高校之一。

该校的12个系,90个专业覆盖了除工程科学之外的几乎所有的传统学科。主要科系为医学,自然科学及人文和社会科学。

柏林自由大学国际闻名,拥有625名教授,另外每年有一千多名客座教授来校工作,与150 所外国大学有学术交流。

据\'堡基金会报道,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及海德堡大学是对外国学者最富吸引力的三所德国大学。
外办地址 Freie Universitaet Berlin
Bruemmerstr. 52
14195 Berlin
外办电话 0049-30-838 73900
外办Fax 0049-30-838 7373901
外办Email bruemmer@zedat.fu-berlin.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Hardenbergstrasse 34 D-10623 Berlin
学生处电话 0049-30-31120
学生处Fax 0049-30-3112202
学生处Email studentenwerk.bln@t-online.de
柏林\'堡大学
Humboldt-Universitaet zu Berlin
柏林\'堡大学是近代大学的典范。教学与科研双轨并重的教育思想于1810年就在这里得到贯彻。

大学主楼就在著名的“菩提树大街”。有34000名学生在\'堡大学注册。大学共有11个系,她的医学系是欧洲最大的,且自己拥有一个著名的夏瑞特医院。

自然科学系的学生首先开始反叛“菩提树大街”的传统。\'堡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系搬进了新校园―在城东建立的“阿德勒斯多夫科学、医学和经济城”是继波茨坦广场之后柏林最雄心勃勃的城市建筑。这里将产生三万个工作岗位和建造五千套新住房。
外办地址 Referat Studienverwaltung
\"Orbis Humboldtianus\"
Zulassungsbüro
Unter den Linden 6
D-10099 Berlin
外办电话 030-2093-2154
外办Fax 030-2093-2780
外办Email ulrike=spangenberg@uv.hu-berlin.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Hardenbergstrasse 34 D-10623 Berlin
学生处电话 0049-30-31120
学生处Fax 0049-30-3112202
学生处Email studentenwerk.bln@t-online.de
比勒费尔德大学
Universitaet Bielefeld
比勒费尔德大学融德国大学优良传统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和教学模式为一体。

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得宜于其独一无二的校舍设计。

该设计尤其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作为研究和教学的基本单元,大学的所有14个科系以及不同的学院共一片屋顶, 互为近邻。

这样的建筑造型为成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理想的构架,同时更有德国最好的图书馆之一的校园图书馆作为支持,该图书馆对外开放时间长,并拥有计算机化的目录和管理系统。

馆中的计算机网络高度密集,分布在每个部门,学生随时可以免费使用。主楼的中央大厅为机会场所,内设商店和咖啡厅,是交流的良好去所。休憩、 约会、 谈论时事,使人流连忘返。校园内还有室内游泳池、体操房、网球场和足球场,以供娱乐。
外办地址 Universitaet Bielefeld
Akademisches Auslandsamt
Postfach 10 01 31
D 33501 Bielefeld
外办电话 +49 (0) 521 106-4075/408
外办Fax +49 (0) 521 106-4079
外办Email aaa@uni-***lefeld.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Universitaetsstrasse 25, D-33615 Bielefeld
学生处电话 0049-521-10602
学生处Fax 0049-521-1066446
学生处Email studentenwerk@uni-***lefeld.de
波鸿大学
Ruhr-Universitaet Bochum
波鸿大学位于欧洲的心脏-鲁尔工业区,成立于1962年,是前西德新建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次把工程学带入了大学课程并首先开创了大学向企业届技术转让的先驱。

现有学生接近3万6千人,其中包括外国学生4千人。另有500多名教授在该校任教或进行研究。

波鸿大学重视交差性实践性学科,开设的专业多达100多个。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波鸿大学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神经研究方面,从神经生物学到神经计算机科学等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还有微电子,材料,激光物理甚至文学(莎士比亚研究)都保持了很高的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波鸿大学的汉语教学在德国以经典汉学为主的汉学体系中独树一帜,许多去中国工作的德国经理人员都在这里进修实用汉语。

波鸿也是中国学生人数较多的德国大学之一。
外办地址 Universitaetsstrasse 150
44801 Bochum
外办电话 0049-234-7005483
外办Fax
外办Email aaa@uv.ruhr-uni-bochum.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Postfach 100133 D-44701 Bochum
学生处电话 0049-234-3221010
学生处Fax 0049-234-32144226
学生处Email akafoe@akafoe.de
波恩大学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aet Bonn
波恩大学地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成立于1818年,它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大学,尤以语言文化,法律经济为最。目前有学生3万8千人左右,外国学生约占9%,教授670名。

二站结束后,德国政府定都波恩使得波恩大学加强了和欧洲及其它国家教研机构的合作。迁都柏林的决定更催生了3个国际性研究中心:应用科学和高科技研究中心,欧洲一体化研究中心,南北发展研究中心。这3个中心的研究和周边的科隆大学,亚琛大学等紧密合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波恩大学的数学在德国的地位很高,它建有德国第一个马克-普朗克数学研究所。

波恩大学的主楼在城中心的城堡内,其教研机构分布于波恩城内各处
外办地址 Poppelsdorfer Allee 53,
D-53113 Bonn
外办电话 0049-228-73 7626
外办Fax 0049-228--73 7722
外办Email aaa@uni-bonn.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Nassestrasse 11 D-53113 Bonn
学生处电话 0049-228-737199
学生处Fax 0049-228-737104
学生处Email studentenwerk@uni-bonn.de
不来梅大学
Universitaet Bremen
不来梅市是一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大学城。尽管不来梅的大学历史可追述到两百多年以前,但今天的不来梅大学正式成立于1971年。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不来梅大学已拥有学生1万8千名,其中外国学生1千8百人,教授318名。

如同在七十年代建立的其它德国高校一样,不来梅大学是一所寻求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改革高校。该校的教学特色即所谓的不来梅模式,体现在跨学科性和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学期上(Projektstudium)。

国际化是不来梅大学的另一特色。自1987年冬季学期不来梅大学设立了首批11个国际化专业以来,该校现已有国际化专业21个,学生6500人,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还有部分国际化专业正在筹建之中。

一半以上专业的学生要求到国外实习或学习。国外学期根据专业不 同分别1至4学期不等。这一比例在德国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中排第一位。高度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来梅大学的标\'。
外办地址 Bibliothekstrasse 1
D-28359 Bremen
外办电话 0049-421-218 2706
外办Fax 0049-421-218 4320
外办Email aumundka@uni-bremen.de
Studentenwerk
学生处地址 Bibliothekstrasse 3 D-28359 Bremen Postfach 330449 D-28334 Bremen
学生处电话 0049-421-22010
学生处Fax 0049-421-2201195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东西南北十六州
德意\'联邦共和国由16个州组成,其中柏林州、勃兰登堡州、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图林根州是德国统一后并入联邦的州,称为新联邦州。其他10个州习惯称为老联邦州。州下设行政区,区下设县及县级市,县下设乡镇。各州简介如下:
1. 巴登—符滕堡州 2. 巴伐利亚州
3. 柏林州 4. 勃兰登堡州
5. 不来梅州 6. 汉堡州
7. 黑森州 8.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洲
9. 下萨克森州 10.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11.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12. 萨尔州
13. 萨克森州 14.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
15.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16. 图林根州
(一)巴登—符滕堡州
巴登—符滕堡州位于德国西南部,其西部和南部与法国、瑞士和奥地利为邻。阿尔卑斯山北麓横贯全州,莱茵河由北向南顺流而下。该州面积35751平方公里,人口1020万,首府是斯图加特。巴符州下设4个行政区、12个地方区域、35个县和9个县级市及1100个乡镇。
巴符州是德国经济上最强的州之一,斯图加特、埃斯林根及普洛欣根市所在的内卡河地区是该州最重要的工业区。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器及化工在此占主导地位。巴符州也是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博施股份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洛伦茨标准电子股份公司、波尔歇公司等世界性公司的所在地。
在农业方面,此地多样性的土质和宜人的气候,使莱茵平原和博登湖畔尤其适合种植葡萄、烟草、水果、芦笋、酿造啤酒的啤酒花和蔬菜等颇具特色的经济作物。该州的自然景色极具魅力,中等山脉茂密的森林覆盖了全州2/3的面积,著名的黑森林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疗养地。另外,还有号称“施瓦本之海”的博登湖、莱茵河、多瑙河、内卡河、粗犷的施瓦本山等也都是众人郊游、休假的好地方。
该州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这里还是德国著名诗人席勒、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故乡。
(二)巴伐利亚州
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东南部,其南部和东部与奥地利、捷克相邻。阿尔卑斯山横贯全州,多山峰、多森林、多湖泊是该州地形地貌的突出特征。全州面积70554平方公里,人口1180万,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该州下设7个专区、25个市、71个县及约2000个乡镇,首府是慕尼黑。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具有千年历史和最古老传统的州,它是德国唯一一个在1945年纳粹德国崩溃后疆域按原样保留下来的州。它对外强调联邦思想,内部却较集权,权力主要集中在州首府慕尼黑及纽伦堡、奥格斯堡等大城市。
巴伐利亚州在立法机构上有一点不同于其他州的地方,就是除了州议会外,还有一个由各社会团体、经济团体、文化团体和地方团体的代表组成的立法机构—参议院,它在州立法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该州历史上以农业为主,二战后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该州首府慕尼黑被人们称为“德国第二首都”,是巴伐利亚州的文化、经济中心。著名的巴伐利亚啤酒酿造厂就设在慕尼黑。此外,纽伦堡、菲尔特、埃尔兰根地区是机械制造、电气和玩具工业的集中地,有著名的西门子、克维莱、根德等大公司。奥格斯堡是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的所在地。累根斯堡则拥有年轻的电气工业和汽车工业。英格尔斯塔特的汽车制造业也很有名,其生产的奥迪牌小汽车是中国百姓所熟知的。在巴伐利亚东部,其工业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而在巴伐利亚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阿尔卑斯山极其前沿地带至今仍以农业为主。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充满魅力的旅游圣地,旅游业是该州重要的经济来源。这里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有旖旎的湖光山色。这里有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累根斯堡、巴罗克洛可可式的班茨、埃塔尔的修道院和教堂、十四圣者大教堂等,这些教堂建筑及当年的主教城市维尔茨堡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财富之列。
雄伟壮观的阿尔卑斯山、美丽如画的山前丘陵中的湖泊,为古老的巴伐利亚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德国最高峰楚格峰巍峨耸立,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山顶也是一片白雪皑皑,山腰间则气候凉爽,是避暑的圣地。该州主要湖泊有施塔恩贝格湖、特格恩湖、阿穆尔湖、梦茵湖和博登湖,其蕴藏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巴伐利亚森林、第一个德国国家公园以及多瑙河、美因河及支流的河谷地带被誉为德国的“浪漫之路”。如此美丽的景色和古老的文化遗产,使巴伐利亚成为旅游者最喜爱的德国第一号渡假圣地。
(三)柏林州
柏林州位于德国东部,面积889平方公里,人口341万,下辖23个区。历史上柏林曾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大城市,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柏林又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和东西方“冷战”的中心。自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之日起,柏林才完整地、不受限制地成为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一个统一的城市,并成为德国最大的城市。1991年6月20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迁都的决议,2000年后联邦议会和有关联邦政府机构将从波恩迁到柏林,柏林将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
世界大都会——柏林
(一)历史悠久、动荡不安的世界大都市
柏林在世界上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具有特殊魅力的城市。柏林是欧洲有名的古都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2世纪末。当时以号称“大熊”的日尔曼人阿尔贝特为首的阿斯卡尼亚家族赶走了斯拉夫人。占领了这片土地。这也是柏林的城徽是大熊的由来。阿斯卡尼亚人是柏林的第一个保护者。1237年,施普雷河东岸的柏林与西岸的渔民集居区合并,从此经济贸易活跃起来,柏林逐渐成为商人、技工和艺人的汇集地。这次合并被认为是柏林的诞生。14世纪,柏林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1470年,勃兰登堡侯爵把柏林作为它的官邸。1701年,普鲁士国王迁居此地,开始建造宫殿、花园、大道。1871年1月18日,俾斯麦统一德国,柏林成为德国的首都,并发展成为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被称之为“施普雷河上的雅典”。
历史上,柏林就是欧洲文化大都市。17世纪,它因接纳从法国、波希米亚和其他地区受迫害的新教徒。而成为一个宽容的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一个在艺术和科学上开明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城市,它曾是专制与民主统治交会的地方,是恐怖与反恐怖的双重中心。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它又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和西方战胜国同苏联“冷战”的中心。一道柏林墙使东、西德人民经历了40年分离之苦。随着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1990年10月3日德国的统一,柏林才完整地、不受限制地成了德意\'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州,并重新作为统一德国的首都,翻开了它历史上新的一页。
(二)德国的首都 欧洲经济文化的中心
统一后的德国首都柏林,面积为889平方公里,人口341万人,它是德国最大的城市。今日的柏林人并非真正土生土长的柏林人。柏林人历史上主要为移民,他们来自法国、波希米亚和波兰,现在更多的来自东欧,是一个国际民族混合体。现在柏林市内的外籍人主要是土尔其人、南斯拉夫人和越南人。
柏林是欧洲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主要工业包括: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制药、纺织及电气工业等。这里有两个世界性的大企业:西门子股份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
柏林是一座商业繁荣的城市,位于西柏林的库斯菲尔登大街和动物园车站附近是柏林最繁华的商业街。一千多家商店排列其间,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人们理想的购物之地。
柏林拥有三所高等学府,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城东的\'堡大学,这是以学者兼政治家威廉.冯.\'堡及其兄弟——周游世界的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堡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其次是1948年建于城西的自由大学和工业大学。此外,柏林还有许多研究机构,从事重要的科学研究,如从事核物理及反应堆物理学研究的哈恩迈特纳尔研究所,海因里希—赫茨通讯技术研究所等。
柏林虽经历了无数历史变幻,但它仍不失为欧洲的一个文化中心。作为一座文化名城,柏林全年几乎每月都有文化节。5月的戏剧年会、夏季的文化节、9月和10月的艺术节、11月的柏林爵士节,众多的文化节日使柏林的文艺舞台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柏林还有三大歌剧院。它们是德意\'剧院、菩提树下德国国家剧院和滑稽歌剧院。此外还有数十家剧院和几支大的交响乐团,一年四季演出不断。它向人们展示了柏林这一欧洲音乐之都的风采。如今,观看文艺演出已成为现代柏林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林又是一座著名的博览会城市,到柏林少不了要去参观一下博物馆,柏林的博物馆是名目繁多、包罗万象的。如德意\'民族学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欧洲德语区从17世纪至今的民族文化活动物品,史前及古代历史博物馆展示了欧洲及小亚西亚史前及早期的文物珍品、旧石器及中石器时代的文化等,古文物馆展出的是希腊和罗马古代艺术作品、雅典及意大利的花瓶和绘画及古代金饰珍品等。此外,还有埃及博物馆、印度艺术博物馆、民族学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邮政博物馆、乐器博物馆、国家美术博物馆以及16岁以上人才能参观的柏林犯罪科学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通过各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令人身临其境的气氛。柏林人喜欢去博物馆,他们参观博物馆就像去电影院一样频繁,成为柏林人吸取知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作为游客,柏林的博物馆也是必去之地。
(三)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柏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花园般旅游城市,这里溪流纵横、绿荫遍地,湖泊、林地面积占柏林全市的1/3。整个城市隐没在森林和草地的环抱中,从高空俯视全城,它就像是一座绿色的大岛。柏林比较大的森林有格鲁纳森林、杜帕尔森林、施潘道森林、泰格尔森林,它们多分布在柏林西部。在柏林,到处都可钓鱼、游泳,全市有25个露天游泳池。只有游览过这些森林、湖泊,置身于大自然的天然美景之中,游人们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柏林人传统的浪漫和潇洒的生活。
柏林作为欧洲的文化古都,它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柏林名胜古迹众多,帝国议会大厦、埃及博物馆、夏洛滕堡皇宫、奥运会会场、柏林动物园、勃兰登堡门及万湖等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其中带有双\'四驾马车的勃兰登堡门如今已成为柏林墙倒的标\'和德国统一的象征。此外,位于亚历山大广场边的\'堡大学、新岗哨、军械库、大教堂和电视塔也是游客的驻足之地。著名的尼古拉教堂建于1320年,是柏林最古老的教堂,也是城市漫游的理想出发地。
作为现代化城市和旅游之城,柏林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市区有9条地铁线、155条公共汽车线,平均不到2分钟就发出一辆公共汽车。车上很少有拥挤的现象。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三位一体,互相连接,既快捷,又准时,加之随叫随到的出租车,使该城的交通十分便利。柏林的公共交通费也比较便宜,地铁与电汽车通用一种票,而且全市通用。车票分普通票、一日、二日和三日票、周票和月票几种。平均每公里的票价为0.28马克,这其中61%的票价为国家补贴,个人交的还不到票价的一半。柏林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仅次于伦敦、巴黎,居欧洲第三位。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柏林每年都要接待数百万的外国和本国的游客。
(四)迎接挑战 走向新世纪
柏林人以他们的活力、创造性和高速度使柏林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为世界上最生气勃勃的城市之一。柏林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为自己是一个柏林人而感到自豪。柏林人对小摊上的咖喱香肠有一种特殊的便爱,上至市长、下至平民百姓都是那里的常客。美国总统布什也慕名而来,在当时市长、后来成为德国总统的魏茨泽克的陪同下到克特小吃店大饱口福。
柏林还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城市。在数任柏林市长中,仅战后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出现了三位其影响远远超越了城市界限、并参与塑造德国战后历史的著名人物,他们是恩斯特.罗伊特、维利.勃兰特、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同西方许多著名的大城市一样,柏林也是一座不夜城,柏林人的夜生活非常活跃、丰富。一到晚上,街上灯火辉煌,酒店、咖啡屋座无虚席。但有几个地方是人们不愿或不敢涉足的。一是原东柏林市中心亚历山大广场和普伦茨劳贝格两地,这里是新纳粹和排外势力的活动场地。一到晚上,此处行人稀少、冷冷清清,不光是外籍人,就是德国人也很少去那里。二是西柏林的克伦茨——贝格,被称为“自治”地区,在这里衣冠楚楚的人被视为“敌人”,是会受到攻击的。由此可见,作为世界大都会的柏林,它的不安定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德国的统一在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显著的繁荣的同时,也使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济困难、失业人数居高不下、难民大量涌入、急剧扩张的人口引起的住房紧张、新纳粹势力掀起的排外浪潮等等都是摆在统一后柏林新政府面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为了拉平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政府要花大力量改善东部居民的生活状况,目前有几十万套住宅正在柏林东部修茸中。到2000年,联邦德国议会和有关的联邦机构将迁到柏林,柏林将重新恢复它作为德国首都的历史地位。为此,处于施普雷河拐弯处未来政府区的规划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德国的重新统一,使休闲已久的波茨坦广场旁辽阔的土地成为投资的热点。总之,柏林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纪新纪元的到来。
(四)勃兰登堡州
勃兰登堡州位于德国的东部,环绕着柏林州,东部与波兰相邻。其面积29056平方公里,人口250万。首府波茨坦市是二战末期著名的波茨坦会议的召开之地。
勃兰登堡的很多地方都是沙地,素有“纱罐子”之称。这里曾是普鲁士王国的中心,其首府波茨坦以前是普鲁士的官邸城市,也是一个富有田园风光的乡村城市,有著名的无忧宫极其华丽的园林和席切林宫等名胜古迹。
勃兰登堡是德国面积最大的新联邦州,工业和服务性企业是该州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工业主要以褐煤开采、炼铁、纺织、石化为主,机械与机动车制造业在工业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目前,这里的工业在实行了40年计划经济之后,正处在艰难的转轨阶段,许多设备陈旧、亏损并污染环境的企业正处在改造之中。德国统一后,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在该州投资10亿马克,兴建了一个载重汽车装配厂。
勃兰登堡地处北德低地,自然条件恶劣,该州有大片的沙地、黏土丘陵、潮湿的沼泽谷地和众多的湖泊。全州森林覆盖面积达35%,农作物以黑麦、马铃薯、小麦为主,在柏林周围及本州东部城市法兰克福附近的奥得河洼地种植水果和蔬菜。
勃兰登堡的森林和湖泊给人一种极具魅力的冰冷的感觉,在施普雷森林中泛舟游览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旅游项目。
(五)不来梅州
不来梅州位于德国北部威悉河入海口处,该州由两个城市——不来梅市和不来梅港组成,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68.4万,是德国最小的联邦州。
不来梅历史悠久,是除巴伐利亚州外德国最早建立的一个小“国家”。在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市中,不来梅仅次于圣马力诺,居第二位。早在8世纪时,它是主教教区首邑,由于拥有市场特权而迅速繁荣。11世纪时,它曾被称为“北方的罗马”。1260年,该市加入汉萨同盟(汉萨同盟是一个由商人组成的,包括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及内陆共90多个贸易城市参加的强有力的城市同盟)。1646年,不来梅成为自由帝国城市,不属于任何郡主,由王国直辖。不来梅港位于北海入海口,建于182年,它与不来梅市相距65公里,两市之间是下萨克森州的领土。
不来梅港是德国第二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渔业港之一。作为德国一个外贸中转站,不来梅港拥有世界上集装箱水陆转运设备。德国的茶叶、咖啡、烟草和棉花都由此进入,并在当地加工上市。因此,不来梅港不仅是一个快速的货物转运地,也是当地经济的发动机,它的州徽就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世界的钥匙”。除了航运和造船业外,不来梅市还拥有汽车、机械制造、电子及刚兴起的航空航天工业。
不来梅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建筑及雕塑,如建于1043年的哥特式的圣.彼特利大教堂、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市政厅、市政厅前矗立着的建于1404年的象征城市自由的光头披甲执剑的勇士及附近格林童话里的动物形象、市乐师纪念碑等。此外,不来梅港作为德国极地考察的中心,建有一座德国航海博物馆,那些在水面上起伏不定的老驳船和旧舢板很值得一看。
走在不来梅市的街道上,人们会发现两种奇特的现象,一是该市有许多短臂的青年男女,人称“海豹儿”,据说这是由于50年代许多妇女服用一种避孕药而引起胎儿畸形所致。另一个奇特现象就是现代嬉皮士“朋克”大街。在这条街上“朋克”很多,他们上身穿着皮夹克,下着锥子裤,头发被染成红、蓝色,他们对人无礼貌,并常常在商店门前闹事,人人对他们都避而远之。
(六)汉堡州
汉堡位于距易北河入海口120公里处,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170万,是德国最大的海港和最重要的外贸地。
汉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它只是为边境安全而建于易北河畔的一个城堡,此后逐渐发展为一个贸易城市。它是汉萨同盟的创缔者之一,16世纪时,它成为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城市同盟中的最强者。
汉堡作为德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和最重要的贸易大港,除造船、进口原料加工、炼油等典型港口工业外,航空航天、电子、精密机械、光学及化工等企业也占有突出的地位。
汉堡设有众多的信贷机构和大保险公司,这使汉堡成为受国内、国际称道的服务和银行业的所在地。同时它还是德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介中心,德国最大的几家杂\'出版社、德意\'新闻社、为数众多的电视台和电台都建在此地。另外,汉堡还拥有20多家剧院、众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和展览馆,是德国著名的文化、艺术大都会。
汉堡虽是一个工业大城市,但由于大范围建立的公园(如花卉植物园)、林荫道花园及农田、森林、沼泽和草原,使汉堡成为德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汉堡还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城市,易北河支流和湖泊把这座城市分隔成若干部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阿尔斯特湖是汉堡最大的湖,在这里乘上游艇,经过装着红绿交通灯的水闸,穿过数千座大大小小的桥梁,沿着这由数千座桥梁组成的“水上湖洞”游来游去,犹如进入水上迷宫,汉堡的湖光美景尽收眼底。
(七)黑森州
黑森州位于德国中部莱茵——美因河平原上,被称为德国“中部之州”,面积21114平方公里,人口590万,首府为威斯巴登。该州下设3个专区、5个市、21个乡河430个镇。黑森州今天的疆域始于二战之后,它是以风俗、历史、文化和社会情况为背景形成的州。它不仅地理位置居中,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也基本上处于德国的中等水平。
黑森州最大的城市是法兰克福,其周围的莱茵河和美因河地区是德国继鲁尔区之后第二大工业区。黑森州最强的经济部门是化工、汽车制造、皮革制品、光学产品、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
位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它也是德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欧洲货币署、许多欧洲大银行、德意\'联邦银行和最重要的证券交易所都坐落于此。法兰克福还是欧洲空中交通枢纽,其占地17平方公里的莱茵——美因机场在欧洲各机场中货运收益最大、客运收益居第二位。同时,法兰克福还是重要的博览会城市,每年颁发德国书业和平奖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展。因众多的博览会而使这座城市的影响传遍世界。
黑森州有着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该州2/5为森林覆盖,是德国森林最多的州。黑森林拥有众多的河谷、盆地,其农牧林业很发达。农业以种植小麦、甜菜、水果、葡萄、烟草为主,山区以种植黑麦、燕麦、大麦和马铃薯为主。贝格施特拉塞是德国最佳的水果和葡萄酒产地。其首府威斯巴登是一个优雅的矿泉水疗养地。
(八)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洲
该州位于德国东北部,简称梅前州,它北邻波罗的海,隔海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相望,东边与波兰相邻。全州面积23559平方公里,人口189万,首府是什未林。
梅前州以农业为本,这里人烟稀少,拥有数以千计的湖泊、众多的岛屿和变化万千的海岸。梅前州又260处自然风景保护区。其未遭损害的自然环境是该州最大的财富。
梅前州位于四周被农田、草原和森林环绕、地势略微起伏的丘陵地带。最大的湖是米尔列茨湖,方圆117平方公里,湖的东岸延伸着一片辽阔的自然保护区。该州最大的岛屿吕根岛,同时也是德国第一大岛,岛上的白垩岩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这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海滨浴场从吕贝克湾一直绵延至东部的阿尔贝克。漫长的波罗的海海岸加之650个湖泊,使该州成为德国最大的修养地之一。每年来此旅游者达千万人以上。除自然风景外,该州还有许多古老的别具一格的建筑,如什未林宫及其大小300个尖塔、北德杰出的建于1558年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居斯特罗宫、引人注目的哥特式砖砌结构的市政厅。梅前州最大的城市是罗斯托克,北欧第一所大学(1419年)就建于此。罗斯托克也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它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保持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该州是德国通往东欧和北欧的大门。
除农业与渔业之外,梅前州还是德国造船工业的中心。两德统一后,其经济结构正处于彻底的结构转变中。由于它具有丰富的、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旅游业将成为该州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除此之外,营养食品业、电子电信等新的经济部门也正在兴起。
(九)下萨克森州
下萨克森州位于德国西北部,西部与荷兰接壤。其面积47351平方公里,人口760万。州府为汉诺威。该州下分4个区、9个市、38个县和约1000个镇。
下萨克森是德国第二大州,南北和东西的公路和铁路线在此交叉而过,埃姆斯河与易北河之间的内河运河在此与莱茵河、易北河和奥得河相连,形成了西欧和东欧的内河航道。
下萨克森由哈尔茨山区、威悉山地和以吕纳堡草原为中心的北德低地组成。迥异的风光、浪漫的山谷、奇异的礁石、广阔的森林和众多的湖泊,使其成为德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埃姆斯兰的沼泽地、北海海堤岸后的马尔施草地和北海浅滩中的东弗里西亚诸岛景色独具一格,一年四季游人不断。
下萨克森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州,全州2/3的面积用于农业,是德国的鱼米之乡,它在马铃薯培种和粮食生产上居领先地位。此外,养马也是该州重要的经济行业,200年来“汉诺威骏马”一直是最好的表演马和跑马。该州还拥有门类众多的食品工业,奥尔登堡乡村的火腿和吕纳堡草原的蜂蜜闻名遐迩。
下萨克森的工业还与其丰富的地下资源相连,其开采地下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哈尔茨山麓的矿盐、钾盐矿以及萨尔茨基特和不伦瑞克地区德国最大的铁矿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此外,新的工业重点就是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厂。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是该州最大的企业,大众汽车基金会则是德国最大的非国家性质的促进科学发展的基金会。
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是世界著名的博览会城,是德国工业的“广告牌”。一年一度的工业博览会以及大型通讯技术展览向人们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发展成果。目前,该市正在积极筹划举办2000年国际展览会。
(十)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TOP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位于德国西部,西与比利时、荷兰接壤。其面积37070平方公里,人口1770万,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州,也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德国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71个,其中30个在该州。该州下分5个行政专区、23个市、31个县和390个镇。首府是杜塞尔多夫。
一提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鲁尔工业区,它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德国有750万人居住在这个工业区。鲁尔区传统上以矿冶工业为主,这里有丰富的无烟煤资源。近30年来,在国家支持下,该州对鲁尔区进行了结构调整,打破了以矿冶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许多新的产业在此落户。该州同时对环境也进行了治理,以往浓浓的烟雾和煤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郁郁葱葱。
该州拥有31个大发电厂,由此使之成为德国的能源中心。在这里,有45万家以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并存发展。密如网眼的高速路、铁路和水路网把该州的工业城市紧密地联结起来,同时也与欧洲重要的交通干线相连。除鲁尔区外,科隆地区的采煤、纺织、汽车制造、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化妆品和甜食业等也占有重要地位。德国最大的啤酒厂集中在多特蒙德。首府杜塞尔多夫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鲁尔区工业的写字桌”、商业中心和德国最重要的金融场所之一。而另一个重要城市波恩位于科隆之南,它是贝多芬的诞生地,40年来它一直是德意\'联邦共和国的首都。在德国统一、政府所在地西迁至柏林后,波恩仍作为德国行政管理和科学的中心而继续发挥作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北部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中心。明斯特以养马和马术运动而闻名。该州的藻厄兰、齐克尔兰、贝尔吉斯兰山地和艾弗尔山森林密布,是夏季疗养的好地方。科隆的双塔大教堂和其他古建筑物则是游人必去的游览胜地。
(十一)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位于德国西部,西邻比利时、卢森堡,南与法国接壤。全州面积19849平方公里,人口390万。该州的首府是美因茨。州下辖3个行政专区、12个市、24个县和约2300个镇。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在1946年建立之初。是德国较贫穷的州,工业几乎是空白,农业仅能维持生计。如今,该州的经济水平已达到中等水平,其出口率已跃居榜首。主要经济区在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之间。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股份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化学工业区,制药业十分发达,路德维希港因此被称为“化学之都”。此外,该州的机械制造业、木材工业、印刷业、纺织服装业、浇铸、宝石首饰业等发展也很快,普法尔茨、莱茵河、摩泽尔河和阿尔河畔的葡萄收成占德国葡萄收成的2/3。该地所产的葡萄酒醇香醉人,远近闻名。该州辽阔的森林资源也使林业成为其重要的收益来源。
莱茵河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境内有290公里长,构成了该州的经济大动脉,化学中心路德维希港、首府美因茨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科布伦茨就在此地。
德国风景最美的地方之一要数宾根和波恩之间的莱茵河谷。无数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使这条两岸点缀着古老城堡的河谷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中等山脉的火山岩引发了许多矿泉。“德国葡萄酒之路”在普法尔茨林旁通过。该州的众多美丽景色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到此游览、休假和疗养。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是中欧地区文化历史最古老的地区之一,莱茵河畔曾是凯尔特人、罗马人、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生息之地。在莱茵河畔、施佩耶尔、沃尔姆斯和美因茨耸立着许多中世纪时建造的巨大的皇帝大教堂。德国最古老的犹太教堂(罗马风格,建于1034 年)就位于沃尔姆斯。古老的城市特里尔则是卡尔.马克思的诞生地。
(十二)萨尔州
萨尔州位于德国西部,西部和西南部与卢森堡、法国接壤。全州面积257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除城市外,该州是德国面积最小的州。行政上分为萨尔布吕肯市、5个县禾50个镇。州首府萨尔布吕肯也是该州唯一的一个大城市。
萨尔州过去一直是德法争夺之地,它曾两次划归法国,最终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归属德国。
萨尔州的名字来源于该州的一条河流——萨尔河,它是摩泽河的一条支流。该河贯穿森林茂密、河道弯曲、景色迷人的\'斯吕克山脉,下游两岸以葡萄种植而闻名。
萨尔州的工业化程度很高,有丰富的无烟煤资源。工业以采煤、冶金为基础,此外还有钢铁、机械制造、玻璃、纺织、制鞋、陶瓷、造纸、木材加工等。首府萨尔布吕肯是一个博览会和会议城市。
鉴于历史原因,萨尔州和邻国法国、卢森堡关系友好,法语成为这个州的第一外语,在州首府萨尔布吕肯的大学里就有许多法国学生来此就读。
为使经济平衡发展,该州对其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有意削弱煤钢工业的主导地位。随着欧洲内部大市场的形成,该州的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及化学工业将会得到蓬勃的发展。

(十三)萨克森州

萨克森州位于德国东部,与波兰相邻,南与捷克接壤。全州总面积18341平方公里,人口460万,是德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新联邦州。州首府是德累斯顿。
萨克森州有着悠久的工业传统,在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工业化过程中,萨克森的企业总是名列前茅。该州最大的城市莱比锡是著名的博览会城市和出版业中心,曾被歌德誉为“小巴黎”。著名的莱比锡博览会每年都吸引大批东欧国家的客商参展。于1996年竣工的新莱比锡博览会展馆为这座博览会城市大添光彩,今天它已成为中东欧交流的重要场所。该州首府德累斯顿过去曾因光彩夺目的巴洛克建筑而被誉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1945年2月14日的空袭使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如今它重现其昔日的风采,修缮一新的古建筑及一系列新雕塑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人来此参观游览。同时,它还是造型艺术的一块福地,“绿色苍穹”艺术馆有着极为丰富的收藏品,“古代大师画廊”陈列着欧洲绘画的杰作。作为一个文化悠久的古城,德累斯顿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艺术、稀世的艺术珍品收藏,同时它还是一流的音乐中心。塞姆帕尔歌剧院举世闻名,它是汉堡建筑师戈特弗里德.塞姆帕尔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流行的建筑风格建造的。战后照原样重建的歌剧院向人们再现了这座艺术古城往日的音乐风采,德国国家乐队和十字合唱团经常在这里演出。如今的这座历史古城正被扩建成最重要的微电子工业基地。19世纪曾因发达的纺织工业被称为“萨克森的曼彻斯特”的克姆尼茨(1953-1990年间称为卡尔.马克思城)拥有一所工业大学和几个研究所。该城的工业重点是机械制造和微电子工业。茨维考是座汽车城,过去它生产“卫星牌”汽车,德国统一后,它被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购买,并投资50亿马克,生产“高尔夫牌”大众汽车。鲍岑是斯拉夫民族索尔本人的文化中心。迈森则以驰名世界的手制瓷器而闻名于世。此外,哈尔茨山的手工雕刻和编结花边也世界闻名。
萨克森不仅以古老的建筑雕塑吸引着众多游客,它的易北砂岩山脉也因其理想的攀登条件而成为诱人的度假地。
(十四)萨克森——安哈尔特州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简称萨安州,位于易北河和萨勒河河畔的德国中部地区,面积20607平方公里,人口282万,州首府是马格德堡。
萨安州人烟稀少,人口的20%居住在哈勒、马格德堡、德绍等大城市中。工业以褐煤及钾盐开采、化工、机械和车辆制造为主。
萨安州土地肥沃,尤其是马格德堡低地,即使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农作物也能达到高产。该州农业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甜菜和蔬菜。在马格德堡建立的糖交易所曾是德国糖交易的中心。此外,在河谷低地主要发展畜牧业,而哈尔茨山和弗莱明山区则林业发达。
萨安州作为一个新联邦州,同样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轨过程。在设备更新、治理环境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
萨安州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叶里霍夫修道院和奎德林堡修道院所属的教堂建于罗马时代。奎德林堡只是该州的一座县城,哈雷的但因其建于16-17世纪的宫殿和圣塞尔瓦蒂乌斯修道院所属的一座建于1129年、带有出色的建筑装饰艺术的罗马式大教堂而使该城成为德国东部第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单的城市。除此之外,该州哈尔伯市、马德德堡及哈雷的大教堂是德国最雄伟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中世纪杰出建筑艺术的有力见证。而位于德绍的维尔利茨公园则是欧洲园林建筑艺术的伟大创举。中世纪最著名的法律书籍《萨克森明镜》则由艾克.冯.雷帕格夫在哈尔茨山旁的法尔肯施泰因堡撰就。艾斯莱本是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出生和去世的地方。1871年,德意\'帝国的“缔造者”奥托.冯.俾斯麦就出生在该州首府马格德堡的舍豪森。
(十五)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唯一的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两海之滨的联邦州,也是德国最北部的州。它西临北海、东临波罗的海,北与丹麦接壤,面积15731平方公里,人口270万人,州首府是基尔。
石荷州下辖4个市、11个乡和约1100个镇,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只有基尔和吕贝克。该州的少数民族有丹麦人,他们在州议会中占有一个席位。
石荷州是个地势平坦的州,它的西部是低湿地,这是一片富饶肥沃的几乎没有树木的耕地、草地及北海浅滩。浅滩外面是北弗里西亚诸岛。东部是一片沿海岸高燥地、众多的沼泽地及地势起伏、湖泊纵横的沃土,波罗的海海岸被狭长深入陆地的海湾分成几段,海湾主要有基尔湾、吕贝克湾和弗伦斯堡湾。
石荷州的内陆地区人烟稀少,长期以来以畜牧业为主。在西海岸肥沃的低湿地,畜牧业也占居优势。在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则以渔业为主,沿岸还有重要的贸易港、\'渡港、军港和大中型造船厂。北海——波罗的海大运河(基尔大运河)把易北河下游和基尔港连接起来,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基尔港是波罗的海的一个重要港口,从这里到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有一条越过费马恩岛的最短距离。德国最大的风力车发电站就在费马恩岛上,该发电站每年可发电4500万千瓦小时。石荷州是德国利用风能的第一大州,其风能发电量占全德风力发电总量的50%,占欧洲风力发电的10%以上。
石荷州传统上以造船业为主。近年来,为摆脱传统工业的羁绊,在国家资助下,电气工业、精密机械等工业也在此落户。
石荷州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该州首府基尔市是一座海滨城市,隔基尔海湾与丹麦相望。每周有从基尔到丹麦等北欧国家的二日、三日或四日游,游客花上几百马克就可乘坐游船到北欧国家玩一次。基尔是一个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美丽城市。这个城市的一大特点是出门必带雨伞,因为这个城市几乎每天都要下场雨。
作为沿海的州,帆船运动是石荷州人最热衷的一项运动。在每年一度的富有传统的“基尔周”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帆船运动员都要在此一决胜负。
位于两海之滨的石荷州,其生态环境一如从前。沿海众多的岛屿和海滨浴场是人们休假的理想之地。北海浅滩上的国家公园吸引着众多的大自然的爱好者。而刻有“对内和睦,对外融洽”八个大字的具有500年历史的吕贝克城门,即霍尔斯滕大门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物古迹名单。
在石荷州,各种旅馆、私人住宅和野营地加在一起可同时接待3000万人。旅游业是该州重要的经济来源。
(十六)图林根州
自古以来,图林根一直被称为“德国的绿色心脏”,这是因为其中心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而得名的。该州面积16251平方公里,人口257万。州首府是建于8世纪、被称之为“花园城”的爱尔福特。
在图林根的南部有一条狭长的山脉,它从西北向东南延伸,著名的图林根森林就分布于此,茂密的森林占据了全州面积的1/3。在土地肥沃的图林根盆地上盛产小麦和甜菜,首府爱尔福特周围则以种植花卉和蔬菜为主。
图林根的工业以耶拿的卡尔.蔡司光学公司、耶拿的玻璃及埃森纳赫的汽车厂而闻名于世。民德时期的耶拿蔡司光学仪器业在德国统一后被分成了两个公司,一是新耶拿.蔡司公司,主要生产传统的光学产品,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另一个是耶拿工业中心,这是一个州所有制企业,其51%的股份被原西德蔡司公司购买。作为汽车工业中心的埃森纳赫在民德时期主要生产“瓦尔特堡牌”汽车,德国统一后,该牌子的车已不再生产。德国奥佩尔汽车公司在该地建立了一个分厂,这里现在只生产奥佩尔汽车。除光学工业和汽车工业外,图林根的家庭手工制作的玩具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此外图林根的经济结构在两德统一后进行了彻底的调整,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微电子、制陶工业和环保技术等领域成为该州前景看好的产业。
图林根除了富有魅力的自然景色外,它的许多中世纪的城镇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圣地。瓦尔特城堡是马丁.路德翻译德文《圣经》的地方。首府爱尔福特市老城区内的贵族住宅、教堂和修道院鳞次栉比,堪称建筑艺术的露天博物馆。历史名城魏玛是德国古典派作家云集之地,马丁.路德、克拉纳赫、巴赫对魏玛的贡献都非常卓著。大文豪维兰德、歌德、赫德尔和席勒都在此生活过,他们为魏玛的声誉奠定了基础。1919年,魏玛宪法在此通过,由此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德意\'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在魏玛,有一座“造型艺术大学”如今它已成为德国将艺术、手工业和技术溶为一体的教学场所。
在德国,图林根被誉为音乐之乡,这里有众多的剧院、歌剧院。1685年,巴赫就出生在埃森纳赫一个谱系分支很广的音乐世家。自17世纪以来,乐器制造业在图林根的克林根塔尔和马克瑙基尔兴两地占有重要地位。天主教教堂音乐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节日-hugo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形状的巧克力糖。亲友间要互赠彩蛋。在莱茵河中游和黑森东部的一些城镇,至今保留着“彩蛋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彩画,串成蛋链,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松树上,制成彩蛋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而阿尔卑斯山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赠送三个红鸡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使大地获得了新生。作为耶稣再生的象征,复活节的许多活动都与火相关。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
狂欢节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是德国农民的春节,农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他们抵御恶魔、驱逐严冬、迎接春天、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这一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前的40天是耶稣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的40个昼夜,天主教称为封斋节。在整个封斋节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封斋节到来之前尽情地欢宴、畅饮、狂歌漫舞、化装游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世界性大节日,就其内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单单是农民的节日或是宗教的节日,其间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
在德国,从每年11月11日11时起狂欢节就算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这\"发狂的\"三天里,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
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有几项活动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女人节\"、化装大游行与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许多城市、村镇都要建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中高潮期的活动。首先,是推举\"王子\"和选出\"公主\",因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要由他们来主持。当选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此,社会名流争相竞选,最终以经济实力定夺。
狂欢节结束前的星期四被称为\"女人节\",它是狂欢节进入高潮期的标志。在\"女人节\"中,往往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这一喜剧即表演得惟妙惟肖,又大快人心,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这一天最让男人们提心吊胆的是怕女人们剪去自己的领带,剪来的领带被女士们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自我欣赏。
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这一天是整个狂欢节的顶点,被称为\"疯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这一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化装大游行,二是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游行一开始,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游行盛况。身穿色彩斑斓服装的乐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大型彩车。其中金碧辉煌、艳丽夺目的王子、公主彩车尤为引人夺目。妖魔鬼怪、被打扮得荒诞不经的小丑、代表各阶层各历史时期人物的化装队伍紧随其后。彩车上满载的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像雨点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盛接飞来的节日礼物。狂欢节是糖果商最欢迎的节日。\"疯狂星期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夜晚的狂欢舞会。人们身着奇装异服,脸戴夸张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头,尽情欢乐。在狂欢节歌曲的伴随之下,只见到处\"群魔乱舞\"、一片欢腾,一直持续到午夜。在\"疯狂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在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斋前美美地饱餐一顿,以此庆祝金秋季节的大丰收。由此不难总结出狂欢节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闹和化装。人们尽一切力量创造欢庆气氛,这一点在德国西部、南部尤为突出。在德国,各地区的狂欢节也各具特色,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圣诞节
圣诞节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有关耶稣的确切生年已无从考证,12月25日这个日子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公元354年规定的。圣诞节是德国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同时它也是欧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盛大的节日。
德国人过圣诞节如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在节日前几周就开始准备了。市场上各种圣诞礼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德国许多城市的圣诞市场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圣诞市场不仅使人们可在此选购圣诞节所需的各种礼品,而且它还为现代化的城市及人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节日情调。
圣诞树是圣诞之夜的必需之物,在德国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备圣诞树。圣诞节摆设圣诞树是一个古老的圣诞习俗,早在古代,日尔曼人就有在隆冬时节用冷杉树的树枝树叶装饰住宅和牲口棚以驱冬迎春的习俗。不过关于圣诞树,宗教界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一个圣诞之夜从一个小城回家,为了让人们能领略山村美丽的夜景,他在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以此来代表星星。从这以后,每逢圣诞之夜,信徒们便学他的样子,在屋中布置一棵圣诞树,后来这一风俗由德国传遍欧美各国,圣诞树成为欧美基督教国家最具广泛性的圣诞节必需品。
如同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一样,鲤鱼和肥鹅是德国人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鲤鱼和肥鹅之所以成为圣诞节的佳肴,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德国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鲤鱼就生活在水中,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为鱼中之冠,一条雌鲤鱼可下几百万粒鱼子,为此人们在过节时,喜欢买一条雌鲤鱼,并由一家之主品尝第一口鲤鱼子,以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同时德国人还认为鲤鱼也是财富的象征,鳞片如金市,人们习惯在节前把鲤鱼鳞片装人钱包中,以此预示来年财源茂盛。
德国人把鹅看作是土地神对人类的恩赐,鹅有着很强的繁殖力,是家畜肥壮、粮食满仓的象征,同时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国人在做圣诞鹅时,习惯把苹果和葡萄干填入肥鹅肚中。德国人认为圆圆的苹果预示着丰收,葡萄干则表示上帝的宠爱。南德人习惯把青蒿叶和花填入鹅肚中,据说它对治疗胃痉挛病有显著效果。
在圣诞夜的子夜时分,教堂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子夜弥撒”,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隆重的弥撒,人们高唱圣歌,以庆祝那稣的降生和圣诞节的来临。
圣诞节从12月24日圣诞夜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德国所有公共场所都被布置得五光十色,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圣诞之夜是家庭团聚之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准备的,餐后全家人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在娱乐场所也有各种艺术表演。第二天,人们访亲问友,共叙友情。整个节日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新年
德国人对除夕之夜和元旦新年也是比较重视的,他们认为新年过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命运。除夕之夜,人们用烟火、灯光、喧哗之声来镇妖除魔、辞旧迎新。在德国黑森林山区的一些小村庄,有除夕之夜全村出动举行除夕游行的习俗,村民们在做完除夕弥撒之后,手执灯笼,在教堂钟声的伴随下,喜气洋洋地开始除夕游行。人们一路高唱颂歌,感谢上帝赐福人间。此时牧师和村长或市长也要先后致辞,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深夜12时整,由新婚伴侣敲响钟楼的大钟,阵阵悦耳的钟声表示新年的到来。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德国有句俗话“丰盛年夜饭,全年鱼肉餐”。德国人迎新年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元旦穿新衣,万事如意;新年乱穿衣,一年不顺利。洗洗澡,换新衣,消灾祈福庆新年。这一风俗与中国过春节的习惯很相似。德国人新年中的吉祥物有“吉祥猪”、“鱼鳞鱼子”、“马蹄铁”等。“吉祥猪”令人回忆起日尔曼诸神中的图腾野公猪,“它是神圣与吉利的象征。“鱼鳞鱼子”表示招财进宝,把几片鱼鳞放人钱包中,预示在新的一年中财源滚滚。新年里,人们还习惯把马蹄铁钉在门上,据说有驱邪镇妖的作用。在新年中,面包和烘饼也被制成圆形、8字形、心形、辫形等形状,据说这些形状能抵御邪恶。
慕尼黑啤酒节
说起德国的民间节日,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尼黑啤酒节了。
慕尼黑啤酒节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慕尼黑啤酒节的规模也越办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对啤酒节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慕尼黑,而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节日。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斯图加特感恩节
斯图加特感恩节又称人民节,是仅次于慕尼黑10月啤酒节的一个较大的节日。每年都有500多万人至斯图加特市参加这一盛大的节日,时间大致在每年的9月底、10月初。
这一节日确立的最早时间是1818年。10月金秋,农业丰收,农民们把丰收的果实摆放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如今,这一节日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商业、娱乐、旅游、饮食为一体的群众性的欢庆活动。在节日开幕的第一天要举行热闹的节日大游行,由彩车、各种舞蹈队伍组成的游行队伍,吹吹打打穿过闹市区,以此宣告这一欢乐节日的开始。
同中国节日庙会相同,斯图加特感恩节也有它节日的中心地。这个中心地设在斯图加特市巴德-堪恩施塔特区的一片开阔地上,被称为\"堪恩施塔特草地\",碧蓝的内卡河水从旁边缓缓流过。走进节日的彩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小摊,既有日用杂品、服装鞋帽、工艺礼品,也有儿童玩具、食品调料。穿过这条小商品街,映人眼帘的是一个彩票出售点。销售者的吃喝声与购买者的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热闹。不时可以看到幸运的中奖者怀抱中彩得到的毛绒绒的动物玩具兴高采烈地离去。
节日广场最热闹的还是各种娱乐场所。规模很大、构造复杂的超豪华型娱乐设施被人们涂得花花绿绿,它们与无数的彩灯交织在一起,再配上立体音响和烟雾,真是又惊险又刺激。当然也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娱乐设施,如碰碰车、小火车、小飞机等。
除了购物。娱乐之外,节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喝啤酒。节日广场上的啤酒屋有大礼堂那么大,屋里摆满了一排排的座椅,人坐得满满的,不时还有乐队助兴,人们手捧巨大的酒杯,就着各种点心开怀畅饮。
斯图加特感恩节是通宵进行的,大批的游客往往在天黑之后才来到节日广场,据说最热闹的时候是在夜里11时以后。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概况-xnp1113

德国简史

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纪,大部分日耳曼人开始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
“德意\'”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最早史见于公元8世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尔曼部落所讲的方言。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法兰克大帝国。大帝国中有许多讲德语的日尔曼部落,这些日尔曼部落人所讲的方言被称为“德意\'”。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兰克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居民在此后的长期生活中也逐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觉,这时,“德意\'”一词也就从一种语言的代名词发展为代指讲这一语言的人。当这些讲“德意\'”语的部落后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时,他们不但用“德意\'”来称呼自己的语言和人民,还用它来命名自己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王国便称为“德意\'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皇帝。
第二帝国的寿命很短,仅存在了47年。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即纳粹\')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并的西占区通过《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联邦共和国(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O月,苏联占领区内成立德意\'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到了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的氛围中,东西德国日益走向统一,1990年7月实行了货币统一,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政治统一。
地理与气候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变得更为突出。它是东西欧之间和斯堪的纳维亚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枢纽,其间水、陆、空道路条条通过德国。作为欧盟和北约的一员,德国被称为“欧洲的走廊”。
德国的国土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最外的边境点是:北部是济耳特岛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塞尔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的奥伯斯特道夫,东部是萨克森州的泰斯卡。德国的边境线全长为3758公里。按面积计算,德国小于法国和西班牙。
复杂多样的地形
德国的地形异常多样,从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至辽阔宽广的平原。从北到南划为5大地形区: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德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以及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整个地势南高北低。
温和的气候
德国处于凉爽的温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西北部靠近海洋,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夏季不太热,冬季多数不冷。东部和东南部随地势的升高,气候差异加大,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的特征逐渐显著,最冷时气温可达-10度,最热时接近30度。
平稳温和是德国气候的总体特征,冬季平均温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区)之间。7月份平原地区的平均温度为18度,在南方山谷地区为20度左右。一般认为4月是德国气候变化无常的月份,暴雨、\'水、飓风、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这个月出门的德国人一般都带伞。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国人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好时节,各种活动一般都安排在这五个月内进行。7月、8月是德国人休假的季节。

德国的国家标志

德国国徽上的鹰是罗马诸皇帝统治地位的象征。1871年成为德意\'帝国的国徽,1919年也为魏玛共和国所采用。1950年联邦总统豪伊斯决定将鹰绘制在德意\'联邦共和国国徽上。

金、红和黑色首次于1817年在瓦特堡被用作德国学生社团的识别标\'。通过奥古斯特·达尼尔·冯·宾策尔(1793-1868)的“我们盖了一栋结实的房子”这首歌曲,三色的次序被确定下来。1949年,议会理事会重新接受黑-红-金这个传统颜色,并通过《基本法》规定下来。
德国国歌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词是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1798-1874)于1841年撰写的,曲调由约瑟夫·海顿(1732-1809)谱写。1922年,魏玛共和国第一任帝国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将“德意\'之歌”升格为国歌。1952年,在联邦总统豪伊斯和联邦总理阿登纳之间的一次通信中,这首歌重新被承认为国歌。联邦总统冯·魏茨泽克和联邦总理科尔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确认了”德意\'之歌”对统一的德国的传统意义。
德国国庆日是10月3日,即德国重新统一日。

德国的国鸟是白鹳——著名的观赏珍禽。
在欧洲,自古以来白鹳就一直被认为是“带来幸福的鸟”,是吉祥的象征,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门来拜访交好运的人的。自白鹳被选为国鸟以后,不少德国家庭特地在烟囱上筑造了平台,供它们造巢用。

矢车菊又名蓝芙蓉、荔枝菊、翠蓝,属于菊科。经过德国人多年的培育,这种“原野上的小花”已经有浅蓝、蓝紫、深蓝、深紫、雪青、淡红、玫瑰红、白等多种颜色。头状花序生在纤细茎秆的顶端,仿佛一位隽秀的少女,向着“生命之光”——太 阳,祈祷幸福和欢乐。
矢车菊是德国的名花,德国人用她象征日耳曼民族爱国、乐观、顽强、俭朴的特征,并认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誉为“国花”。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德国和奥地利最终没有统一的原因之我见!-deviljack
德国和奥地利最终没有统一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就是历史原因: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儿德国的历史,从历史上看,德意志的中心在巴伐利亚和奥
地利,全世界包括德国人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是由普鲁士这个小村庄而不是德
意志的核心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统一了全德国!
远了咱们也就别扯了,从神圣罗马帝国说起吧,那时的帝国虽然疆域广大,但实
际上,日尔曼的部分由四部分组成:萨克森,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施瓦本。
首先是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号称德意志国王,接着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打败了
帝国的其他部分,开创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克森王朝,使大家接受他为全德意志
国王。(这里大家注意一下儿,他只是打败了众部分,迫使大家承认他是国王,
而不是将各个部分强行并入自己,被打败的各个部分的权利没有哪怕是一点儿削
弱,这是德奥没有合并的重要原因)后来,亨利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托,他
摆平了意大利和罗马教会,在罗马加冕为皇帝,神圣罗马帝国成立!
在以后到了12世纪,非特烈一世(就是红胡子,即所谓的巴巴罗萨)忙于对外战
争,为了平衡帝国各个公爵领地之间的矛盾,他从巴伐利亚分出了一片领地:奥
地利!!从萨克森分出了一片领地:威斯特伐利亚,这是德国分裂的历史根源!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奥地利凭借自身的实力和自己纯正的日尔曼血统,快速
在帝国内兴起,而阿尔布雷西特在奥地利开创了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哈布斯堡王朝
!一直延续到1918年!(这已是德国统一之后了)
然后再说说幸运儿普鲁士,她一直到13世纪才被条顿骑士团征服进入到日尔曼世
界,后又被并入波兰,直到17世纪才从波兰脱离,但在这以后的一二百年里,她
却飞速发展,成为了和奥地利并驾齐驱的力量(军事上更是如此)。
从上面大家可以看到,德意志这个政治实体的稳定是靠传统的日尔曼部落之间的
联盟来维持的,与其他任何一个帝国相比,德国人更为忠实的遵循依靠选举来产
生君主的传统!而这种选帝制度,使德国的大贵族力量过于强大,各个领地之间
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后来德国统一的时候,谁更能符合大家的利益,
谁更有政治手腕就成为了比历史、文化和人种更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而奥地利
是德意志的传统强国,他不会容忍一个暴发户普鲁士对他构成威胁,同样的,普
鲁士只能吓唬中小邦国,在这种利益斗争选举国王的制度里,他并没有很大的把
握能控制住奥地利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这种制度也就注定了奥普不能出现在同一
个德意志帝国下,除非他们中的一方被极大的削弱!

第二就是统一时的环境和力量对比。
随着1848年的法国大革命,也深深的震撼了德国人,他们的民族主义开始觉醒,
德国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议会,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是大德意志派,主张建立包
括奥地利甚至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广大领地在内的大帝国,主张松散的邦联,而
另一派则是小德意志派,他们主张以普鲁士国王为世袭皇帝的中央集权的较小的
联邦。这两派在法兰克福议会上讨论了10个月,以267对263的较小差距通过了小
德意志方案。但普皇威廉四世拒绝了提议,而这之后普奥也有了短暂的蜜月期,
全德的资产阶级都希望成立一个包括普奥在内的大德意志,但事情很快变得非常
明显,在一个德国内不可能有两个霸主,当普奥的利益越来越不可协调时,小德
意志派就占了上风。此时普鲁士的国力飞速上升,而奥地利则由于内部的民族纠
纷而元气大伤,原先的奥普渐渐变为普奥!这时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了,三场战
争:普奥联合对丹麦,普奥之战和普法之战决定了德意志的命运,而遗憾的是当
德意志民族国家最终建立起来的时候,它却是以德意志民族的分裂为代价的,奥
地利被派出在了德国之外,形成了以普鲁士为领导的一个德意志帝国!(需要指
出的是普奥战争时只有一些北德的小邦和普鲁士结盟,而大部分邦国都和奥地利
结了盟!)另外一个对普鲁士很有利的就是在中欧推行大国政策最坚定最有成效
的奥地利首相施瓦岑贝格侯爵突然逝世,而普鲁士却获得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俾
斯麦!这也加强了普优奥劣的格局。
而当我们回顾18、19世纪的历史,似乎普鲁士是德国统一的当然领袖,但这种必
然性其实是一个神话,正如上面说的那样,普鲁士实际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中除了
波希米亚之外距古老的日尔曼传统最远的地区(这也可以从普奥战争时的结盟情
况看出),德意志文化传统的代表一直是奥地利,就连巴伐利亚王国都比普鲁士
更关注德意志传统文化的培植。但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最致力于发扬德意志
传统文化的邦国却在统一中失去最多:巴伐利亚失掉了中等强国的独立地位,奥
地利甚至失去了作为德国一个部分的资格。而数百年前的化外之民的普鲁士却成
了德国文化的代表和主宰。这也说明了,在当时民族国家的行程中,政治、强权
经济和军事的因素要优于历史、文化和人种的因素!站在奥地利的角度说,奥地
利就在这个时刻不能成为德意志的一部分(在以前,那时的奥地利是德意志无可
置疑的当然领袖,在之后,普鲁士则是德意志的强中之强,而恰恰在统一的时候
,双方一个向上一个往下,在统一时刻,力量达到了某种平衡,双方谁都不能说
能比对方强多少),但就在这个时刻,统一不可逆转的发生了!

第三,德国的宗教从来没有统一过,新教的北部和天主教的南部始终是对立的!
从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奥托(在罗马加冕)开始,德皇就一直是天主教徒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中世纪,由于当时的罗马教廷异常腐败,社会上也在酝
酿宗教改革,而德国29岁的维丁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了著名的《95条
论纲》,掀起了欧洲宗教信仰的大辩论,而维丁堡所在地正是德意志核心地带之
一的萨克森,由于罗马教廷有干涉地方事务的传统,早就引起一些德国大贵族的
不满,而且每年还要向教廷缴纳他们视为苛捐杂税的大量的贡赋。因此路德的宗
教改革得到了绝大多数德国大贵族的支持,但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
是天主教的王朝,德皇费迪南信奉天主教,因此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内战
打了30年,最后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德
国人的宗教信仰之争却没有结束,这也给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一个种子,战争本身
则使德国倒退了整整一个世纪,而法国则趁机成为欧洲的头号国家!

最后扯一句就是,奥地利人心里还是颇为惦念他们的德意志祖国的,38年,希特
勒将奥地利并入德国时,绝大多数的奥地利人还是非常非常高兴的,虽然部分是
因为希特勒本人就是奥地利人(尽管他对外谎称自己为巴伐利亚人),但那时的
老百姓举着只有一个德意志之类的标语就很能说明问题。而随后的二战,奥地利
人更是倾进全力帮助德国作战,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战后只有德国和奥地利
被美苏英法四国占领,55年,四国军队撤出奥地利,奥地利宣布永远中立!
上面都是凭着记性写的,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正:)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空军击落100架以上的王牌名单,及部分王牌的简历-xnp1113
Erich Hartmann(埃里希·哈特曼) 352
Gerhard Barkhorn(G·巴尔克霍隆) 301
Gunther Rall(G·拉尔) 275
Otto Kittel(奥托·基特尔) 267
Walter Nowotny(沃尔特·诺沃特尼) 258
Wilhlem Batz(威尔海姆·巴茨) 237
Erich Rudorffer(埃里希·鲁道弗) 224
Heinz Bar(海茵茨·贝尔) 220
Hermann Graf(赫尔曼·格拉夫) 212
Heinrich Ehrler(海因里希·艾勒) 208
Theodor Weissenberger(提奥多·维森伯格少校) 208
Hans Philipp 206
Walter Schuck 206
Anton Hafner 204
Helmut Lipfert 203
Walter Krupinski(沃尔特·库宾斯基) 197
Anton Hackl 192
Joachim Brendel 189
Max Stotz 189
Joachim Kirschner 188
Kurt Brandle 180
Günther Josten 178
Johannes Steinhoff 178
Ernst-Wilhelm Reinert 174
Günther Schack 174
Emil Lang(埃米尔·朗格) 173
Heinz Schmidt 173
Horst Ademeit 166
Wolf-Dietrich Wilcke 162
Hans-Joachim Marseille(马尔塞尤) 158
Heinrich Sturm 158
Gerhard Thyben 157
Hans Beisswenger 152
Peter Duttmann 152
Gordon Gollob(戈登·M·格卢布) 150
Fritz Tegtmeier 146
Albin Wolf 144
Kurt Tanzer 143
Friedrich-Karl Muller 140
Karl Gratz 138
Heinrich Setz 138
Rudolf Trenkel 138
Walter Wolfrum 137
Horst-Gunther von Fassong 136
Otto Fonnekold 136
Karl-Heinz Weber 136
Joachim Muencheberg 135
Hans Waldmann 134
Alfred Grislawski 133
Franz Schall 133
Johannes Wiese 133
Adolf Borchers 132
Adolf Dickfeld 132
Erwin Clausen 132
Wilhelm Lemke 131
Gerhard Hoffmann 130
Franz Eisenach 129
Walther Dahl 129
Heinrich Sterr 129
Franz Dorr 128
Rudolf Rademacher 126
Josef Zwernemann 126
Dietrich Hrabak 125
Wolf Ettel 124
Herbert Ihlefeld 123
Wolfgang Tonne 122
Heinz Marquardt 121
Heinz-Wolfgang Schnaufer(海茵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又译:谢奴法)) 121
Robert Weiss 121
Erich Leie 121
Friedrich Obleser 120
Franz-Josef Beerenbrock 117
Hans-Joachim Birkner 117
Jakob Norz 117
Walter Oesau (沃尔特·奥梭) 117(又有说法是127)
Heinz Wernicke 117
August Lambert 116
Wilhelm Crinius 114
Werner Schroer 114
Hans Dammers 113
Berthold Korts 113
Helmut Lent(贺尔穆特·兰特) 113
Kurt Buhligen(库尔特·布赫林根) 112
Kurt Ubben 110
Franz Woidich 110
Reinhard Seiler 109
Emil Bitsch 108
Hans Hahn 108
Bernhard Vechtel 108
Viktor Bauer 106
Werner Lucas 106
Gunther Lutzow(高特·鲁佐) 105(又称是110)
Eberhard von Boremski 104
Heinz Sachsenberg 104
Adolf Galland(阿道夫·格兰德) 103
Hartmann Grasser 103
Siegfried Freytag 102
Friedrich Geisshardt 102
Egon Mayer 102
Max-Hellmuth Ostermann 102
Josef Wurmheller(约瑟夫·“赛普”·沃姆海勒) 102
Rudolf Miethig 101
Werner Molders(维尔纳·默尔德尔斯)  101
Josef Priller(约瑟夫·普利尔) 101
Ulrich Wernitz 101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新电影(来自《看电影》2003年第8期)-BonnieKahn
德国新电影
   
德国电影的近况无疑是尴尬的,虽然我们可以说说《罗拉快跑》,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也只能提它。必须承认的是,德国电影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一和现在留下了进二十年的时间差,那时由沃纳·赫尔佐克、维姆·文德斯、雷纳·沃纳·法宾斯基等众多天才造就的时代,他们伟大的灵感不只是照亮了柏林阴霾的天空,也在世界影迷的大脑里刻下了德国电影的模样,至今清晰不泯,也更映衬出此后德国电影长时间的低迷和默默无闻。直到2002年一大批年轻的电影人在德国电影业越发孱弱的时候,突围而出,其中《Fuhrer Ex》与《Naked》被邀请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而沃尔福冈·贝克的《再见,列宁!》则进入了今年柏林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而且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德国电影单元的59部电影,基本上都是德国新生代导演的手笔。几位已经扬名立万的青年导演也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新片,其中包括以《罗拉快跑》技惊四座的汤姆·提威克,还有用《多数的玛莎》捧走了欧洲电影奖杯的桑德拉·莱特贝克。一批与经典德国电影风格迥异的电影正在和即将诞生,我们所要作的,就是想敦实的柏林一样耐心。
目前,德国电影在德国电影市场仅占11.9%,也就是说,在电影院里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本土的戏。这样德国电影最主要的放映地就集中在国内的电影节,新一辈的电影人应该庆幸前辈给他们留下了80个左右电影节。而同时,自1950年代就开始资助德国电影奖的德国政府决定撂挑子了,以后怎么办,据说还的研究研究。在德国电影这样的危机状态,更应感谢本文所列的这些年轻电影,因为或许这就是一种希望,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一片温婉的历史悼词--《再见,列宁!》(Good bye , Lenin !)
导演:沃尔福冈·贝克 /主演:丹尼尔·布留尔、卡特琳·萨伯、玛瑞雅·西蒙 /上映日期: 2003年1月9日
   1989年的10月,如果你在东德生活的话,这真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日子,尤其是对于亚利克斯的妈妈来说。她是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者,一个活跃的政治活动家,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着东德的社会大变革--柏林墙的倒塌。在倒塌的前夕她病倒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8个月后,她突然醒来,但微弱的心跳却承受不起任何轻微的打击了。但是对于一个共产主义者来说,还有什么样的打击比柏林墙的倒塌更强大呢?为了母亲的健康,亚利克斯苦思冥想,他把家搬到了一个比较安静的街区,在那有一座社会主义博物馆,亚利克斯想尽一切办法要让他的母亲觉得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儿子善意的谎言是母亲一天天走出病痛,终于有一天,母亲说她想看电视了,她甚至离开了病卧以久的床……
这是一部看起来温情四溢的电影,儿子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做出了种种选择。但透过影片剧情的发展,你会发现信仰的破灭对于人生的打击和影响。确切的说,这是一片温婉的东德历史悼词。
(二)一个人性的十字路口--《远处的光》 (Distant Lights)
导演:汉斯-克里斯坦·施密特 /主演:奥格斯特·戴尔、赫伯特·科普纳、玛瑞雅·西蒙 /上映日期:2003年
    有些事情对一些人来说,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恰恰意味着另外一种新生活的美好开端。在波兰和德国交界处有一条普普通通的河,它对于从此经过的很多人来说,有磁一样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乌克兰难民进入“黄金西部”的唯一通道,他们希望能从这儿得到波兰人的帮助,而逃离这儿也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期望……在这儿,一个绝望的生意人失去了他的所有却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在这儿,一个年轻的香烟走私犯为了他心爱的女孩儿不惜以死冒犯他的父兄;在这儿,一个女记者为了帮助无辜的难民流亡不惜抵抗法律。这儿就像是通往两个不同世界的十字路口,人性的,社会的,尊严的,价值的,欲望的,贪婪的相互交错,凡此种种在这儿上演。
    这是一部人们对社会生活和自我生命探索的电影,影片已经模糊了道德和法律的概念,每一个用心灵观看这部电影的人都能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可贵。
(三)一段破镜重圆的爱情--《焦虑》(Der alte Affe Angst)
导演:奥斯卡·罗赫勒 /主演:玛莉·鲍莫、安德列·海纳克 /上映日期:2003年4月24日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电影导演,名叫罗伯特。罗伯特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叫玛莉,他是一个善良的儿科医生。当罗伯特发现他的父亲已经到了疾病的晚期,他对没有很好的照顾自己的父亲而懊悔不已,尽管玛莉想尽一切办法极力挽救,但他父亲最终还是死去了。罗伯特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变的异常消沉,对人生从满了绝望。为了寻找安慰,罗伯特在一个狂乱的夜晚上了一个妓女的床。当玛莉发现了这个不忠的事实之后,她的选择只有离开他。在罗伯特十分懊悔的同,玛莉也知道自己仍然深爱着罗伯特,如果能够再爱另外一个人,那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这段马上就要成为过往的感情了,那么何妨重新再爱罗伯特?一段崭新的生活重新在他们两人之间展开。
    细腻敏感的格调构成了这个遭遇崎岖的爱情故事。导演奥斯卡·罗赫勒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性情中人。他在这部剧情电影中深入的探讨了爱情背后隐藏着的众多迷幻陷阱。
(四)一种似有似无的青春萌动--《情动》(Wir)
导演:马丁·吉普肯斯 /主演:奥利弗·贝肯、理克·斯克密德、科纳克·伯格 /上映日期:2003年月5日
    这是一个发生在柏林夏天的爱情故事,弗罗里安今年只有20岁。这个夏天来到柏林,它的目的原本只是为了度假,在柏林他又一个朋友名叫罗伯特,他已经移民印度,所以留下了一套房屋给弗罗里安居住。在柏林,年轻的弗罗里安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并且认识了好几个朋友,其中就包括罗伯特一直爱恋的卡斯汀,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卡斯汀,而卡斯汀也是心有所动,但她毕竟是好朋友的女朋友。一桩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深深的困扰着弗罗里安。
    电影把视角投向德国的年轻一代,把他们成长的世界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看完这样一部电影的人心里装的大概只有一件事--年轻时的回忆。
(五)一出匪夷所思的玩命游戏--《危险游戏》(Devot)
导演:艾格·泽瑞特兹基 /主演:安纳特·瑞妮伯格、西蒙·鲍尔、汤米克·皮特罗斯基、索非亚·利特科普芙 /上映日期:2003年
    在一个雨夜,哈里带回家一个叫安佳的年轻女人,她自称是一个妓女。她在抢劫了他之后逃跑,哈里在公寓门口抓住了她,并将她毫不客气的绑在了门上。在等待警察的过程中,哈里发现安佳与“妓女”两个字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她藏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秘密……在这个晚上,两个人发现他们自己正处于一种危险境地--一场危机重重的心理游戏的大漩涡之中。
    本片是导演艾格·泽瑞特兹基的电影处女作,他以前拍摄过的作品包括1992年的短片《Puppenspie》和两部电视剧。在电影界虽然是新手,但艾格·泽瑞特兹基无疑将自己的处女作演绎的非常成功,甚至得到了美国电影界的认可,并在著名的IMDB电影网站上得到了3.8的评分。
(六)一份古怪的历史反思--《爱在达豪》(From Dachau with love)
导演:伯恩德·费舍 Bernd Fisher /上映日期:2003年
    达豪,位于慕尼黑郊区马伐利亚镇的一个小地方,甚至在德国的地图上也是以其他名字出现的,但这仍改不了它曾是德国纳粹时期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的事实。
    这部电影所独一无二的地方在于它那种悲喜夹杂的情绪。达豪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每个达豪人从出生就知道这一点。你喜欢你的护照上盖有“出生地达豪”字样的章吗?当然不!当人们在节假日拿出他们的达豪信用卡去付账时,人们会不相信的瞪大眼睛:“一个集中营怎么会有银行?”过去对于达豪人来说,就像一块粘在鞋上的口香糖,有时他们甚至想假装达豪是波兰的某个地方,但这里的生活在时时刻刻提醒他们:我们不能逃避过去。
(七)一对可怜的朋友--《可可与泰格》(Kiki und Tigerke)
导演:艾兰·格斯伯勒 /主演:莱恩·库迪瑞乔斯基、斯泰普·艾瑞格、莫妮卡·艾伯特、马瑞克·沃罗达斯克 /上映日期:2003年
    1997年,泰格是一个生活在德国的塞尔维亚人,尽管他是合法移民,但是他却必须面对周围德国邻居的白眼,这种生活令他感到孤单而无趣。直到他遇到了一个阿尔巴尼亚难民可可,他才觉得自己的生活重新有了亮色。可可是个非法移民,与泰格不同,他是个天生的骗子。两个人的友情看起来牢不可破,但是不幸的是太个又一个仇视阿尔巴尼亚人的恶毒父亲,与可可刚刚交往的德国女友队可可与泰格的关系也非常不满。然而此时可可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了。当泰格的父亲威胁泰格要把他送到巴尔干半岛时,战争已经打起来了,最后的审判也终于到了……
    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象是在坐过山车,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情绪也会随之起伏。格斯伯勒的电影把一束冷静的目光头在了生活在欧洲的难民身上,他把他们的真实生活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初次执导电影的年轻导演格斯伯勒来说,这部电影的确非常出色。2003年在德国萨尔布吕肯举行的马克思·奥福尔斯电影节上,艾兰·格斯伯勒获得了公众奖和Interfirm奖。
(八)一次政治与爱情的交锋--《他们救出了科纳特》(They\'ve Got Knut)
导演:史特芬·克罗莫 /主演:因格·哈伯、斯蒂芬·霍纳格、瓦莱莉·科赫、亚历山德拉·纳贝尔 /上映日期:2003年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80年代的爱情故事。1983年,尽管政治仍然是因格和纳蒂塔无法放弃的事情,但他们还是决定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周末到纳蒂塔在山上的小屋里讨论一下他们的关系。不过在因格开始向纳蒂塔苏说心里话之前一小帮度假者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些人都是纳蒂塔的哥哥科纳特的朋友。因格很生气,麻烦的是马上就出现了:科纳特被捕了……
    史特芬·克罗莫1971年生于柏林,他曾执导过几部电视剧以及一部纪录片,本片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他运用了出色的镜头语言再现了当年德国的历史,在巴伐利亚国际电影节上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九)一段残酷难忍的历史--《刺激》(Babij Jar)
导演:杰夫·肯纽 /主演:迈克·迪根、芭芭拉·德·罗西、凯特恩·萨斯、艾克塞尔·梅尔伯格、奥尔拉·耶诺克活维特兹 /上映日期:2003年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1941年秋天,德军大肆进军苏联,苏联军队逃离基辅,战士们试图将他们的制服与平民衣服交换以便逃跑。战争与基辅的仍未被德国人占领是当时人们唯一讨论的话题。每个人都听说在另外的区域发生了可怕的事情--犹太人被逮捕并惨无人道地屠杀。悲伤与绝望象野火一样在人群里传播。而此时德国军队也正行进在恐惧和占地接管中……《刺激》讲述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两个家庭试图熬过死亡般9的毁灭和绝望的悲惨故事。
    影片长112分钟,虽然在2001年拍摄,但为了更好的展现出那个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的故事,摄影师采用了黑白片的方式来拍摄,语言也采用了德语和俄语两种。
(十)一处让人迷乱的地区--《让我们一起摇滚》(Let it Rock !)
导演:伊格·帕斯茨 /上映日期:2003年
    这部低成本纪录片讲述了东柏林莫蒂区的一群人的生活,这些人记忆起他们从前的那种喧嚣的生活(从柏林墙倒塌说起),解释他们所谓的“现在”,而且纪录他们对未来不由自主的希望和恐惧。莫蒂区在德国首都柏林中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这个地区店铺林立,夜总会、鞋店、衣店、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生活、工作、寻找自己的梦想。
    酒吧老板、DJ、时装设计师、模特、电影人、服务生、在莫蒂区出生的人,形形色色的人都来讲述他们对城市的印象以及莫蒂的文化,影片以访谈为主,但对周边环境的特点的捕捉也很细致,把莫蒂区与众不同的文化细节展现了出来。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音乐家勃拉拇斯简介&音乐下载——机不可失O!-Yellow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德国作曲家约翰奈斯·勃拉姆斯在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一个职业乐师家庭里.十五岁起他开始过着以音乐为职业的独立生活,他的钢琴演奏逐渐获得听者的赏识,同时还不断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有一些参加过革命的进步知识分子来到汉堡,他结识了匈牙流亡的小提琴家爱德华·列明尼,从中接触到当时的革命思想,并得以熟悉匈牙利丰富的民间音乐.1853年,二十岁的勃拉姆斯同列明尼一起,在德国的许多城市旅行演出,在汉诺威、魏玛和杜塞尔多夫分别会见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作曲家李斯特和德国作曲家舒曼.
    1858年,勃拉姆斯在迭特莫尔德城担任合唱指挥,接触到各个不同时代和风格的合唱作品,为他后来创作大型声乐作品,如《女中音狂想曲》和《德意志安魂曲》等打下牢固的基础.六十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在维也纳的最初几年,主要忙于一些音乐演奏活动,曾指挥过巴赫的《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莫扎特的《安魂曲》等作品的演出,后来才专心从事作曲.1897年4月3日,他在维也纳逝世.
勃拉姆斯的主要作品有:
管弦乐曲:小夜曲2首,交响曲4部,钢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
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里纳尔多》、《狂想曲》(女独、男合及乐队)、《命运之歌》、《胜利之歌》。
室内乐:弦乐六重奏2首,弦乐五重奏2首,弦乐四重奏3首,单簧管五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3首,钢琴三重奏三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圆号、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奏鸣曲3首,单簧管奏鸣曲2首。
钢琴独奏曲:奏鸣曲3首,变奏曲:(a)舒曼主题,(b)自作主题,(c)匈牙利主题,(d)帕格尼厄主题(两套);《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狂想曲3首;间奏曲;随想曲;叙事曲。
钢琴二重奏:变奏曲:(a)舒曼主题,(b)海顿主题(两架钢琴);两架钢琴的奏鸣曲(即钢琴五重奏);《爱之歌圆舞曲》;《亲爱之歌圆舞曲》,《匈牙利舞曲》。
管风琴曲:众赞歌前奏曲11首。
歌曲:独唱歌曲近二百首,二重唱、民歌改编曲。


http://www.de0049.com/lscl/music/bolams1.mid
http://www.de0049.com/lscl/music/bolams2.mid
http://www.de0049.com/lscl/music/bolams3.mid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件名称:ge trans德英全文翻译软件 -BonnieKahn
下载地址: http://www.theabsolute.net/sware/files/getrans.exe
文件类型:共享软件  文件大小:2.0mb  文件语言:(英语)
开发商主页: http://www.theabsolute.net/sware/
文件说明:这个软件能将德语文章翻译成英语文章,也能将单个英语词汇翻译成德语,拥有225000万条德语词汇,有很多专业和技术词汇,你也可以自己添加新词汇。文件名称:新英德字典
下载地址: http://www.wernerr.de/software-free/woebu_setup.exe
文件类型:共享软件  文件大小:3.5mb  文件语言:(英语和德语)
开发商主页: http://www.wernerr.de/
文件说明:德英字典,由于不是为中文系统用户设计,所以,变元音输入会有问题,词汇量据说达到270000(注册版)
文件名称:easyread 2002 英语-德语
下载地址: http://www.imtoosoft.com/downloads/er2002enu_enu-deu.exe
文件类型:共享软件  文件大小:2.4mb  文件语言:(简体中文)
开发商主页: http://www.imtoosoft.com/
文件说明:easyread 2002 英语-德语 是一个英文翻译注释工具。它可以在英文网页或文本中加入德语注释,使你能够专注于阅读文章内容而不是频繁地翻阅字典。easyread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ie浏览器集成。easyread 2002 英语-德语 同时也是一款很好的英语德语学习辅助工具,并且是中文界面,使用分阶词汇,更加有利于记忆。

文件名称:ultralingua英德词典
下载地址: http://www.ultralingua.com/downloads/installers/windows/uleg_win.exe
文件类型:共享软件  文件大小:3.4mb  文件语言:(英语)
开发商主页: http://www.ultralingua.com/
文件说明:德英词典,变元音依然不能正常显示在中文环境中,查询系统比较强大
件名称:cnstudy.net德汉词霸2003测试二版
下载地址: http://www.ba00.com/software/cnstudydc.exe
文件类型:免费软件  文件大小:8.74mb  文件语言:(中文)
开发商主页: http://balder.prohosting.com/~zidian/index.htm
文件说明:cnstudy.net与德汉字典网合作开发的目前唯一的德汉电子词典
我现在用的是最后一个“德汉词霸”很不错的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战役-benares
东线战役:序1
(提供:mars)
 
    这个系列中我将向大家讲述1944-45年间在东线的战役,在开始以前,我首先将化一些时间来讲一下,1944年的苏军和战争初期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在迭遭惨败后,最后却能获取胜利?
    一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和德国都满目疮遗,但正当胜利者都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时,这两个战败国内部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却已经开始酝酿一场伟大的军事改革。基于在一战中胜利的经验,英法等国逐渐着迷于阵地战,而德国和苏联的一些有才能的军人已经在思考如何在现代化战争中继续保持机动,而他们确实有一种可以实现他们理想的工具,那就是英国人发明的坦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坦克在发明它的国家中却在遭受冷遇。
    在苏联和德国中,对现代机械化战争理论贡献最大的军人是古德里安和图哈切夫斯基。在这场建立现代化机械化部队的竞争的开始阶段,苏联取得的成果要大得多。这主要得利于图哈切夫斯基身为执掌大权的苏联元帅,而当时古德里安还默默无闻。作为一个军事统帅的图哈切夫斯基的杰出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为苏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机械化军(1932年,当时古德里安还在因推销他的主张而到处碰壁),更在于他为苏联军队建立了一整套以“大纵深”作战理论为主体的战略思想。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这10年,是苏联军队的黄金时期,在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的一大批苏联军官为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虽然也遭受军队中保守势力的阻挠,但逐渐的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深入到苏联军队的心灵深处,即使后来斯大林的“肃反”也无法清除它,当一个稍微具有军事常识的人在研究了苏联军队在二战中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就会发现在它们后面站着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幽灵。
    当30年代中期到来时,情况发生了改变,在德国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开始了重新武装。具有伟大军事传统的德国军队开始其突飞猛进的过程。古德里安关于装甲战的思想被希特勒接受,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在德国诞生了。
    而这个时候,苏联军队却开始走上了老路,首先其装甲部队被认为无法独立作战,机械化军被解散,坦克部队被重新局限在支援步兵的老路上。更为灾难的是斯大林的“大清洗”,4万军官被捕,其中1万5千人被处决。幸存的军官在恐惧中颤抖。由于高层将领被清洗,大批尚不具备足够才能的中下级军官被提拨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上,而他们原来的位置被大量同样不称职的更年轻的军官接替,这使得苏联军队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大量不具备足够军队的军官。更为糟糕的是随着欧洲局势的日益紧张,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从世界惯例来看,一支军队在和平时由一批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组成,在战时的大扩军时,他们将成为这支军队的骨干,而当时苏联的情况是,军队可以由征召得到,可是合格的军官在哪里?在这个一团糟的局面中,苏军唯一的希望是图哈切夫斯基所遗留下来的军事思想,经过10年以上的推广,它已经深入到苏军各级军官的心里,虽然查禁了图哈切夫斯基的著作,但斯大林并无意完全消除“大纵深理论”在苏军中的影响,他虽然想要消灭在军队中潜在的对手,但并不想毁灭苏联军队本身。
    二战初期德国军队在波兰和西欧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德国以装甲部队为主体的“闪击战”,使得世界震惊!将德国的成功和苏联军队在芬兰的拙劣表现相比较,苏联军队内部一阵惊呼“德国人盗窃了我们的理论,取得了如此成功,而我们却在走回头路!”虽然把德军装甲部队的建设说成“盗窃”苏军理论毫无事实依据,但苏军受到很大震动却是事实。于是苏军做出了重建机械化部队的决定。但凡事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首先这个未来的机械化部队应该是怎样的呢?在建立机械化部队的过程中,德国人是幸运的,在初步建立了他们的机械化部队后,他们首先遇到的任务是进军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行动都不是正式的军事行动,这使得德国人能够不流血的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取得经验。在大战爆发后,德军最先遇到的是实力远不能和他们相比的波兰人,在作战行动中德国人即使犯了错误(这肯定发生过),也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当经历了法国战役后,德国装甲部队已经成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劲旅,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任何的错误都是致命的。
    对于俄国人来说,比较有利的一点是一批最新型的坦克研制成功,也就是著名的T-34中型坦克和KV-1,KV-2重型坦克,苏联人有理由认为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现在苏军就准备以这些新式坦克为主体建立崭新的机械化部队。1941年苏联的机械化部队由机械化军组成,每个机械化军下属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车团,1个通讯营,1个摩托化工兵营组成,按编制应有36,080人,1031辆坦克(420辆T-34,126KV),苏军计划建立20个这样的机械化军,在战争爆发时,许多机械化军都没有满员。
    看了如此庞大的编制后,即使象笔者这样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也不由要提出几个疑问:苏军有没有足够有经验的军官去指挥这样的部队?苏军有没有足够的参谋人员和足够的通讯设施去协调各个部队的行动?如何解决部队的后勤供应问题?事实上,当时苏军严重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去指挥坦克部队,并且严重缺乏在作战情况下保障后勤供应和修理受创作战车辆的能力。
    此外,要一下子建立起那么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苏联军工工业虽然加紧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于是苏军决定剥夺原属于步兵部队用来支援步兵的独立坦克旅,团,将它们直接并入机械化军,注意这个决定是违反图哈列夫斯基关于将坦克部队分为用于支援步兵突破和向敌人纵深两种,缺一不可的作战理论的。而且这个决定虽然勉强提高了机械化部队坦克数量,但并没有提高坦克的质量,虽然T-34坦克和KV坦克开始逐渐装备部队,但在战争爆发时,这两种坦克的数量还不多,大部份苏军所拥有的还是旧式坦克,由于苏联集中力量建造新坦克,旧坦克大多已停止生产,那么问题来了,在完成换装前,那些旧坦克一旦发生故障,替换的零部件在哪里?毫不让人吃惊的,有些机械化军在战争爆发时有高达25%的坦克因机械原因根本无法起点!苏军坦克的另一个弱点是严重缺乏无线电设施,在战争初期,只有坦克连连长的坦克上装有性能不佳的无线电,这严重影响了作战能力。为了和坦克配合作战,需要大量的车辆来拖带大炮和载运机械化步兵,而这又是苏军的一个弱点,如果说在战争后期,苏军终于解决了无线电通讯问题的话,那么他们始终未能研制出可以与美军和德军装备的装甲人员输送车(APC)相比的装甲车辆。他们只能依靠卡车或干脆在坦克上运载步兵。而现在的问题是让苏军一下子从哪里搞到那么多卡车?于是最后决定先将步兵部队所有的卡车调给机械化部队,在优先满足了机械化部队的需要后,再装备步兵部队,而万一战争提前爆发,苏军寄希望于可以从地方上临时征用民用车辆!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它不但不能满足机械化部队的需要,而且严重影响了步兵部队的战斗力,在战争开始时,边界上各个步兵部队奉命开赴前线时,他们会绝望地发问“用来拖带大炮的车辆在哪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的形态下,战争爆发了,当时苏联机械化军大多数都部署在后方,而战争刚刚开始,德国空军就几乎摧毁了苏军的通讯系统,在联络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要完成分散驻扎的各个部队的集结几乎不可能,而在前线紧急的形势下,大多数机械化军都是以各部分别前进的方式向前线开拔。一路上他们饱受德国飞机的轰炸,而挤满道路的难民给行军带来困难。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部队的前进,旧坦克因为机械上不可靠,坦克因为操作不当纷纷抛锚,通常能抵达前线的坦克数量不超过50%。即使这些坦克也只能逐次投入战场,虽然苏联新坦克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但由于德国装甲部队所具有的人员素质和通讯联络上的优势足以抵消苏军在装备上的优势,战斗结果是苏联装甲部队遭到重创。在战斗结束后,那些幸免于难的苏联坦克在退出战场后,感到更绝望的是燃料和弹药在哪里?结果大量毫无损伤的苏联坦克仅仅因为燃料耗尽而被自己人炸毁,或干脆被德军俘获。对于苏军在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我很同意我的一个朋友的评论:1941年的苏军正处于转型期间,如果这个转型能够顺利完成,那么德军的进攻能否取胜,就很难讲了,如果这个转型根本没有进行,那么德军的进攻无疑将获得胜利,但苏军的损失可能没有那么大,而德军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德军的攻势正好是在苏军处于最脆弱的阶段发动的!
东线战役:序2
(提供:mars)
 
       面对战争初期灾难性的局面,苏军采取了应急的措施,过于庞大的机械化军被拆散,既然军队缺乏有经验的军官,那么一切作战单位的编制都被缩小,以让那些缺乏经验的指挥员比较能控制,同时在西部的工厂企业被紧急运往乌拉尔山以东。即使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最后能拯救了苏联的还是广大苏军官兵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他们几乎可以忍受一切痛苦的意\'。如果说苏军在1941年有什么成就的话,就是他们成功地把德国人所计划的“闪击战”变成了一场持久战,从而为苏军本身的改革和为国家潜力的发挥争取了时间。这个成就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苏军在1941年的6个月中,付出了人员损伤430万人,损伤坦克2万两,飞机2万1千架的惨重损失。但这个代价不是白费的,德国既然未能在1941年苏联最弱的时候使之屈服,那么她在战争中的前途就会变得十分暗淡,德国最终战败的命运在我看来在1941年冬莫斯科城下就已经注定了。
       1942年,苏联的形势有所好转,迁移到东部的工厂开始开足马力生产,为了弥补惨重的装备损失,苏联采取了牺牲质量以增加武器产量的措施,新武器的研制暂时停止了,一切技术革新除非能有助于提高产量,一律不予采纳。于是,一方面苏联武器生产开始提高,另一方面武器的品质大大下降,比如1943年前的T-34坦克一旦被击中,即使没有被击穿,坦克内部也会“铁屑飞舞”,造成乘员受伤。直到1943年中,一支苏联坦克部队在野地中急行军超过100公里后,即使未经战斗,也会有50%以上坦克因机械故障而退出战斗!
       虽然有以上种种缺陷,但苏军至少可以有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可以让他们试图再次实行在41年被迫放弃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在42年,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如坦克军,机械化军和坦克集团军再次出现在苏军的作战序列中。对于苏军来说,他们在42年最大的问题是尚未发展出一个结构合理的装甲部队模型,坦克军加上几个步兵师并不意味着装甲部队!
       另一个问题是苏联高级将领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似乎未能搞清楚一个作战计划,不管听上去多么合理,但如果超过了部队的能力,那么就会变得十分有害。于是在42年夏季的作战中,苏军再一次遭受惨败,德军的攻势直到斯大林格勒才被阻止。1942年对于苏军来说,是即充满了灾难也充满了希望的一年,在战争开始后头一次,苏军开始有能力对军队结构进行改革,并试图重新采用战前的理论,虽然总的来说,42年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这个势头一旦开始,就再也不会停止了。
1942年11月起,苏军内部开始有计划的经验总结运动,每一次战役后,由部队作战部长负责,在参谋长的监督下,每个部队都要解答类似以下的问题:如果是防御战斗,你是如何部署兵力和武器的?你的预备队的位置在哪里?如果是进攻战役?你是如何进行侦察的?战前采取了怎样的伪装措施?进攻中你的战斗队形是怎样?如何在战斗中保持通讯畅通?你是如何和友邻部队保持联系的?你是如何步炮联合作战?如何和空军配合?你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后勤补给的?你是如何在复杂地形中有效使用工兵的?你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有,为什么?如果无效,为什么?经过战斗,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教训?等等,等等。通过这个总结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立刻在全军传达。这个运动极大地提高了苏军各级军官的素质。
       1943年以后,对苏军来说,一切开始走上正轨,在43年,苏联的军事工业最终从战争初期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从这一年开始,大量新式武器投入了战场,同时武器装备的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了,同时来自美国的援助也开始大量涌入,自战争开始以来第一次,苏军可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装备部队。同时,从这一年开始,苏军从后方派往前线的新兵的训练水准大为提高,从43年起派往前线的步兵平均受训时间是5个月,炮兵,工兵和装甲 兵是10个月,而飞行员的受训时间高达1年。
      对苏军来说,43年遭遇的最大问题是,他们开始感觉到人员短缺问题,他们再也经不起如战争初期那样的惨重人员损失了,由于要确保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等技术兵种的需要,在44年后,苏联近卫步兵师和担负重要任务的平均人数为6000-7000人,而一般的步兵师的平均兵力只有3000-4000人而已。由于在后方补充的步兵数量即不足,即使有也是优先补充近卫部队,大多数苏军步兵师只能采用这样的办法补充兵力,一旦解放了某个地区后,所有地方上服役年龄以内的男子一律应征入伍,在沿途解救出来的苏联战俘,在吃几顿饱饭,休息几个星期后,立刻被补入作战部队,如果那些新兵运气好,那么在参加战斗前,他们能在前线后方教导队中接受短期突击训练,但如果战况紧急,他们就会被立刻派往战场!这导致苏联步兵的质量大为下降了。于是苏联在44年后越来越倚仗他们的装甲兵和炮兵,从44年后,苏军以前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经常采用的大规模步兵 攻击,几乎不再出现于战场。而苏军最高统帅部和各个方面军在策划进攻时,已经能有效地依据部队的能力来制定作战计划,他们懂得了只有当部队在作战中能生存下来,才能取得胜利,于是在这个阶段苏军的作战计划宁可采取比较保守的计划,只有在完成当前的任务时,才会试图继续扩大战果,而一旦发现德军的抵抗过于强大时,他们也能掌握何时停止攻势的极权,从而避免了象以前那样不顾自身的状况,一味要求突破的战法,这样在44年后,苏军的每次攻势几乎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战果。
       苏军所采用的“大纵深”战术到44年,已经完全成熟了,它要求集中兵力于突破口,当突破一旦形成,立刻投入装甲部队(坦克集团军或骑兵-机械化集群)向敌方防御纵深冲击。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突破,苏军总是把大量兵力和武器装备部署在选定的突破口上,在43-45年的苏军发动的攻势中,苏军所占有的兵力优势远不如德国人事后所宣称的那么大,通常苏军在人数上只占2:1到3: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3:1到5:1的优势,并没有超过理论上进攻者所应有的3:1优势很多。但苏军在却能在突破口上集中起相对于对面德军6:1-7:1的优势的兵力,为了在突破口增加火力上的优势,苏军一般不在步兵师中装备120毫米口径以上的大炮,而将这些炮兵部队集中在独立的炮兵师和炮兵军中,这样每个重炮兵部队有如一个个可以独立运作的“模块”,有利于苏军根据战况将其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段,也有利于根据情况变化迅速改变部署。这样我们会看到在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前,在突破口上苏军占有几乎压倒性的优势,而在战线其他地段,苏军兵力往往和德军相等,甚至少于德军,为了以尽量少的兵力防守尽量长的防线,苏军在43年底开始在前线部署一种称为“筑垒地域“的部队,这种部队兵力通常相当于一个加强团或一个师,主要由炮兵和机枪营组成,它的火力极强而机动性极差,它的任务很简单,就是防守一个很宽的地段,以释放尽量多的兵力以参加进攻。
       为了在突破口集中兵力,苏军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选定突破口?如何通过侦察以发现德军防线上的弱点?如何向突破口集结兵力有不被敌人发现?一旦集中完成后,应采取怎样的伪装措施?如何进行欺敌?如何把敌人的注意力从突破口引开?如果象在维斯图拉-奥得河战役时那样,德国人已经知道了苏军大致进攻时间和突破地点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欺敌,至少将敌人部分的注意力从突破口引开?攻击开始后,步兵如何和炮兵配合?如何和坦克部队配合?如何和空军配合?等等,等等。到1944年时,苏军已经成了这方面的大师。
       看苏德两军的攻防战是很有意思的,苏军往往在突破口上集中大量的炮兵,在进攻发起时对德军防线进行毁灭性的炮击,对此德军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在预料到苏军即将发起进攻时,将部队撤到第二线,在一线只留下少量兵力,这使得苏军炮弹白白浪费在无人地段,而当苏联步兵开始前进时,德军迅速回到阵地上。苏军对德军新战术做出的反应有二:首先苏军在轰击德军一线阵地一段时间后,假装开始火力延伸,同时步兵部队装做发起攻势的样子,当德军回到阵地时,苏军炮兵便再次猛烈轰击德军阵地。另一个方法是苏军在大规模进攻前一天,一线各个师每师抽调1-2个营,组成斥候部队,他们在比较短促的炮火准备下,攻击德军一线阵地中各个主要据点,如德军主力在二线,苏军就能迅速占领德军一线阵地,然后苏军主力就会跟上,而这些斥候部队继续想前试探进攻,当他们发现前面德军兵力太强,无法再前进时,那么前面必然是德军的主阵地,早已准备好的苏联炮兵就可以向那里倾泄炮火了。
      44年,苏军步兵部队的另一个特点是,苏军在重要的突破地段上部署了大量担负支援步兵任务的独立装甲部队,另外为了提高苏军步兵防坦克能力,在各个步兵师中装备了大量反坦克炮,这使得苏联步兵部队在突破能力更强,而在德国装甲部队的反击中,生存能力大为提高。我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1944年6月23日,苏第11近卫集团军在向Orsha发起进攻的3个步兵师的队形是这样的,每个师前锋是10辆安装扫雷装置的T-34,后方150米是一个装备21辆JS-2或KV重坦克的重坦克团,后方150-200米是一个重型工兵营,再后面200米是一个装备21门JSU-152的自行火炮团,然后才是步兵部队。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突击集团的攻击能力!
       一旦突破形成,苏联坦克集团军就会投入突破口,苏联坦克集团军重建于1942年,在1943年逐渐定形,它一般有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组成。在进攻中一般采取2个坦克军在前,机械化军在后保护两翼和后方。1944年,苏联坦克集团军的坦克,机械化步兵,工兵,炮兵反坦克和高射炮部队的比例更加合理了。在这时苏联坦克部队中原来臭名昭著的通讯能力和机械维护修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战争开始时,苏军只有在每个坦克连的连长所在的坦克上才有无线电设备,而且这种设备还很不可靠。1944年初,苏军所用的无线电设备性能已经大大提高了,并且普及到了坦克排,到1944年下半年,几乎每一辆苏联坦克都装上了无线电。1943年前,苏军损伤坦克的报废率高达70%,现在随着苏联坦克工艺水准的提高和机械维护能力的提高,60%以上损伤的坦克能在很短时期内重返战场。这使得苏联坦克部队的冲力大为提高,1943年,苏联坦克集团军每次进攻一般能突破敌纵深100-150公里,194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00-350公里,到1945年更上升到500-600公里!
       在进攻时,苏坦克集团军的每个军都会组织一个前锋部队,它一般由一个坦克旅,一个自行火炮团,一个加强营或一个团的机械化步兵,再加上高射炮,反坦克炮,工兵部队组成,一般是全军实力的三分之一,而且通过对空电台,接受空军的全天掩护。一旦突入敌军后方,这个前锋部队就会一路横扫敌人的通讯和后勤设施,它的任务是找到敌军防线上的弱点,为军主力开辟前进的道路。他们将夺占道路枢纽,攻克渡口,如果他们发现对面敌人太强,就会绕过敌人,另外寻找新的前进道路,担任这些前锋部队的指挥官需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到战争的这个阶段,苏军中已经有了大批这样的军官。这些前锋部队一般保持在军主力前锋60公里左右,有时当前锋部队遭到德军装甲部队的全面反击时,它就会就地占领阵地抵抗,由于当时苏联空军占有空中优势,以及苏军部队的火力和反坦克能力已经大为提高,德军的装甲预备队在1942-43年可以在反击中 消灭苏联坦克军乃至坦克集团军本身,但在1944年后,德军甚至很难消灭苏军的坦克旅,于是当苏军坦克军主力赶到时,有时会向被围的苏军前锋部队提供帮助,但更常见的是,迅速组成另一个前锋部队,然后绕过面前的德军,继续向前突破,把消灭德军的任务留给后方的步兵,紧跟在坦克集团军后方的苏联步兵也会以手头的装甲部队和自行火炮部队组成他们的前锋部队,以随时和坦克集团军保持接触,他们的任务是把被坦克集团军切成一块一块的德军逐个吃掉,同时苏联坦克集团军继续向敌军纵深突破!
     在我这个系列中,我将叙述发生在1944-45年东线的几个典型战役,它们包括:
1冰原血战-齐克赛口袋之战
2罗马尼亚战役
3匈牙利战役
3东普鲁士战役
4维斯图拉-奥得河之战-第3帝国的末日
     如果通过这个系列,能使大家对发生在50年前的这场惨烈的战争有一个初略的了解的话,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了。
东线战役:冰原血战1
(提供:mars)
 
    在我这个“东线战役”系列中,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发生在1944年1月的齐克塞战役,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松-舍普琴柯夫斯基战役,而在德国方面这个战役以“齐克塞口袋”之战而闻名,和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东线战役相比,齐克塞战役很少为人所知,但我认为它不该被遗忘,这个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这不仅表现在它是苏军1944年中所发动的第一个重大攻势,而且它清楚地表现出了苏德战争后期,双方军队作战的特点。
    长久以来,苏联军队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在作战中只知道死板地遵守事先拟定的计划,而不能同时也不鼓励在战斗中依据当时的情况而调整部署。这个说法起源于战后出版的第一批我所称的“德国革命战争回录”,在战后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这个观点很快被英国和美国所接受,说来十分有趣,我发现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在描述敌人的时候,想象力十分贫乏,他们的敌人一般被冠以“只知道死板地执行命令,而不知道随机应变”的帽子,后者被认为是英美军人的长处。比如在二战期间,德国军人就被认为是“虽然训练有素,但只会机械地服从”,以至于巴顿将军声称,由于善于随机应变,“一个美国小伙子抵得上10个德国佬”。直到50年代后,由于战时所造成的敌意逐渐消退,英美等国才开始比较客观地评价二战中的德国军队。 同样一直到80年代末期,苏联逐渐开放并最终解体,冷战的敌对气氛逐渐减弱,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二战东部战场的史料开始同时引用苏联和德国双方的资料,从而开始比较客观地描述这场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一本战史是否包括双方的资料是区分严肃的史料和“革命战争回忆录”的重要区别之一,也许有许多人更喜欢“德国革命战争回忆录”而讨厌“苏联革命战争回忆录”,但对笔者来说“革命战争回忆录”就是“革命战争回忆录”。令人遗憾的是,这些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出版的作品很少能和国内二战爱好者们见面,我们出版社的许多编辑的职业水准之低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在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国内有关苏德战争的最权威的作品居然还是Albert Seaton出版于60年代的“苏德战争”!不过话说回来,你能对那些在报刊杂\'上发表例如“艾森豪威尔在法国帮助布莱德雷夺取巴顿的战功”,“苏联政府残酷镇压和德军浴血奋战的弗拉索夫将军的部队”等大作的编辑老爷们抱什么指望呢!
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除非是完全由白痴组成,否则决不会不允许在战时依据实际情况改变作战计划。在战争初期,苏军并非是只知道死守计划,而是他们的反应太慢,这既是由于当时苏军各级军官缺乏经验,也是由于苏军缺乏一个良好的通讯系统,这导致指挥员无法及时了解前线的情况,而上级的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到下级。随着苏军各级军官经验的增长和通讯设施的日益改进,苏军的反应也将越来越快。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的齐克塞战役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双方指挥机构的能力考验很大,这场战役对于苏军来说,是在仓促中准备的,对德军来说,是突然间被卷入的。双方的作战准备都十分草率,双方的作战计划都是几乎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看着双方将领们如何调整作战计划是十分有趣的事,在此期间,双方都犯过不少错误,其中有些错误是如此低级,以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出于朱可夫和曼斯坦因这样世界级名将的手中!
    齐克塞战役的另一个特点是双方那种在理论上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运动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中使用机械化部队的能力,笔者一向认为二战中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战争只发生在东线,苏联战场上双方装甲部队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能力总是让我如痴如醉,在这方面,德国军队是先驱,它第一个把装甲部队的运用上升到艺术化的层次,苏联装甲部队只是到1944年才达到了这个层次,而在西线的英美军队从未达到这个境界。
东线战役:冰原血战2
(提供:mars)
 
    自从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就开始了向西方不间断的进攻,1943年11月,苏军从第聂伯河的桥头堡中冲出,他们攻克了基辅并将德军向西方和西南方向逐退了100公里,1943年12月,苏军又发起了一系列新的攻势,这个攻势直到1944年1月中旬才告一段落,这个攻势也导致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向西方弯曲,从而在苏第1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突出部,这就是德国人所称的“齐克塞突出部”。这个突出部割裂了苏第1乌克兰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之间的联系,对企图进一步发动攻势的苏军来说,这个突出部犹如莽刺在背,但同时对苏军来说,这个突出部的存在也是一个机会,一个通过两翼包抄以消灭突出部中德军的机会。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十分忧虑苏军对齐克塞突出部的攻击,在他眼中这个突出部是德军防线上一个弱点,他曾多次向希特勒提出放弃这个突出部,以拉平德军的防线,但希特勒没有同意,希特勒认为这个突出部的存在是在苏军两个方面军之间打入了一个钉子,如果能守住这个突出部,就可以严重阻碍苏军的下一步攻势。对此曼斯坦因表示了自己的怀疑,问题是德军是否有能力守住这个突出部?但既然希特勒已经下达了命令,作为一个军人,曼斯坦因只能服从。不过令曼斯坦因感到安慰的是当地的地理情况,齐克塞地区地形十分复杂,多河流,沼泽,道路情况很差,在1月份当地多雨雪,尤其在夜晚经常雨雪交加,大风呼啸,能见度很差,而道路结冰情况十分严重,但一到白天,气温开始回升,地面化冻,使得道路成为“无底的泥潭”,使得机械化部队很难在这种地形中运动。这些情况显然对防守者有利。
    德军在齐克塞地区的部署是这样的,在突出部的左翼德第1装甲集团军第7军,这个军在突出部根部由下往上部署了第75,第34和第198步兵师,军预备队第82步兵师部署在防线后方的左翼。第7军上方,突出部的左半部是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42步兵军,该军的左翼是第88步兵师,这个师占据的防线很长,实际上对一个师来说是太长了,为了加强该师的实力,德第213警卫师的2个营和第168步兵师的1个营被补充给该师,在第88师右翼是B战斗群,这个战斗群由第332,255和112步兵师组成,在这3个师中,除了第112师比较完整以外,其余各师都在以前的战斗中受了重创,这个战斗群实际的兵力只相当于一个加强步兵师。
占据突出部右翼的是德国第8集团军,该集团军将第11军部署在突出部右半部,在该军防线左翼和42军B战斗群相邻的是由保加利亚\'愿者组成的\'卫军\"Wallonia\"旅,该旅右翼是第5\'卫军“维京”装甲师,这个师是\'卫军4个王牌师之一,该师奇装满员,共有90辆坦克,在“维京”师靠近突出部根部由北向南分别是第57,72和389步兵师。在第11步兵军的右翼是第47装甲军,该军的部署由北到南分别是第3装甲师(只有20余辆坦克),第106和第320步兵师。
     在苏军发起进攻前,德军的防线已经构筑完毕,整个防线相当坚固,但其弱点是缺乏纵深,很明显地在第一线德军后方,根本没有预备队存在,在突出部的左翼,德军没有一辆坦克!但在我看来,德军兵力部署最大的错误是将实力最强大的“维京”师部署在突出部内部,即使一个军校学生也会知道当向一个突出部发动进攻时,通常用的方式是以一个钳形攻势,从两翼切断突出部的根部,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将手头最强大的装甲兵力部署在突出部的“肩部”,或部署在二线,以阻止敌军突穿防线,而将装甲部队部署在突出部内部这种做法是一种不能被原谅的错误,这种错误在战斗打响以后,根本无法弥补。
     在德军在加强防线的同时,苏军正在准备对齐克塞突出部发起攻击,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想法十分简单,既然德国人因为某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不愿意放弃这个突出部,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快地发起进攻,以消灭突出部内的德军,以防止万一德国人忽然改变注意,从那里撤退。虽然苏军自库尔斯克战役后几乎不停顿地战斗了6个月之久,部队已经十分疲劳,而且在以前的战斗中遭受的损失还来不及加以补充,但为了不丧失战机,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冒这个险。
     苏军计划以2个方面军的部队参加这个拟定中的战役,在突出部左翼是由瓦杜丁将军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突出部右翼的是科涅夫将军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整个行动由朱可夫元帅亲自协调指挥。
瓦杜丁将军是苏军中著名的智慧型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他一向以考虑周到著称。在接受了任务后,他决定这样部署他的部队,在左翼是第27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只有3个步兵师和一个筑垒地域,共28,000人,该集团军面对着德第1装甲集团军第42军的88步兵师和B战斗群并几乎覆盖了整个突出部的左半部,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集中兵力,27集团军将它的两个师(第180和337步兵师)集中在右翼,而在其他地段上只部署了第206步兵师和第159
筑垒地域。
     在第27集团军的右翼,正对者突出部左翼根部是第40集团军的两个军:第47和第104步兵军共33。700人,第47军两个师(第167,359步兵师)面对着德第198步兵师,第104军两个师(第133和58步兵师)正对着德第34步兵师,此外在德军防线后方,一支有苏联第13近卫步兵十和第6摩托化旅组成的部队在上一次攻势中被德军切断在德军防线后方,这些部队在苏联空军的支援下,击退了德军所有消灭他们的企图,仍然在德军后方坚守。瓦杜丁手中 的坦克部队是新成立的第6坦克集团军,这个坦克集团军辖第5近卫坦克军,第5机械化军和第233坦克旅,共有坦克190辆。由于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这个坦克集团军所属各部即不满员同时也缺少所应有的支援单位如炮兵,反坦克炮,高射炮,工兵等单位。瓦杜丁决定把第6坦克集团军用于第104步兵军的地段上,由于没有任何担任支援步兵任务的独立坦克部队,瓦杜丁只能决定让第6坦克集团军在第一天就参加战斗,其第5近卫坦克军和第5机械化军将各出一个坦克旅,担任掩护步兵突破的任务,为了协调指挥,第6坦克 集团军司令克拉夫岑科将军将同时指挥第104步兵军,瓦杜丁的问题是他手头的预备队很少,只有第233坦克旅一个旅!
     担任向德军右翼发起攻势的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由科涅夫将军指挥,科涅夫也许是唯一在二战中亲手击毁过德国坦克的苏联高级将领,那是在1941年7月13日,当时担任第19集团军司令的科涅夫上将在赴西方方面军司令部的途中,和一队德国坦克遭遇,当时他身边只有他的副官和司机几个人,他幸运地首先发现了德国人,于是他命令丢弃他的汽车,准备向公路边的树林中躲避敌人,这时他意外地在路边发现了一门被苏军丢弃的反坦克炮,于是一次大战中炮兵出身的科涅夫决定“问侯”德国人一下,当德国坦克接近时,科涅夫突然开炮,击毁了1辆德国坦克,然后在其他德国坦克发现他之前,他躲进了树林,并摆脱了敌人。
     作为一个高级将领,科涅夫在1943年前的战绩总得来说是败多胜少,他在军事生涯上的转机是从库尔斯克战役开始的,他是在那以后才通过一系列伟大的战役奠定了他世界级名将的地位。作为一个炮兵出身的军官,科涅夫十分擅长于对炮兵的运用,德国人都知道,科涅夫组织的进攻总是意味着规模庞大,组织巧妙的炮击。除此以外虽然科涅夫从未直接指挥过坦克部队,但他对坦克部队的运用十分重视,并且也颇有心得,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承认我十分偏爱我的坦克指挥员”
     在这次攻势中,科涅夫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拥有远比第1乌克兰方面军更强大的坦克兵力,在科涅夫手中有一个坦克集团军,罗特米斯特洛夫将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这个坦克集团军很奇特的不是由通常的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组成,而是包括第20,29和18三个坦克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实力为197辆坦克。除此以外,科涅夫还有126辆坦克可以用来支援步兵突破。
     科涅夫将军所作的兵力部署如下:在他的右翼是第52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拥有3个师(第294,254,353步兵师)共16,000人,它将部署在一条很长的防线上,面对着德\'卫军“Wallonia”旅,“维京”师,第57和72步兵师。科涅夫将军将攻击主力集中在第52集团军左翼,第4近卫集团军的2个军(20,21近卫步兵军,共46,000人,52辆坦克)和第53集团军的2个军(第26,75步兵军54,000人),在这里科涅夫将集中4个军12个师的兵力攻击由德国第389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2个师的防线,其中主要打击力将落在第389师身上。
     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计划不同的是,科涅夫并不准备在完成突破前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这支兵力将只用来向德军纵深突破。在攻势发起以前,科涅夫将军最担心的是当地恶劣的地理环境,如果说在整个突出部的地形十分糟糕的话,那么在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地段上,地理环境尤其恶劣。科涅夫十分担心他的步兵和炮兵无法跟上坦克部队前进的速度,于是他在最后一刻修改了作战计划。按苏军作战惯例,在对敌人进行包围作战时,应该建立两层包围圈,即阻止包围圈内敌人突围的对内正面和防止包围圈外敌人解围企图的对外正面,通常最先建立的是对内正面。但现在由于担心步兵滞后,科涅夫决定一旦达成突破,他将首先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20和29坦克军,这两个坦克军将一旦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会合后,将立刻向为扩展首先形成外层包围圈,然后“希望”步兵和骑兵部队迅速赶上,以形成内层包围圈,虽然我理解科涅夫的这个办法出于无奈,但我仍然感到这个地方是苏军计划中最让人发笑的地方。最后科涅夫将军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8坦克军和第5近卫骑兵军作为方面军的预备队。
    在这次攻势中苏军总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在突出部右翼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将于1月24日发起攻击,预计在第一天突破德军防线,当天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突破口,第二天该部将抵达Shpola,然后继续向前突破。同时在突出部左翼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将于1月26日发起进攻,他们也将在第一天完成突破,第6坦克集团军在进入突破口后,将于1月27日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Zvenigorodka会师,然后迅速向外扩展,以形成外层包围圈。整个计划显得十分乐观,而我们也将马上看到它是否行得通。
     为了将德军的注意力从突出部引开,苏军在战役前夕进行了大规模的欺敌行动,在整个战线上,苏军各个部队奉命不顾疲劳,不断地给当前的德军施加压力,当时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并不在突出部附近,而是在战线的南方,苏军决定直到最后一刻才把它运往进攻区域,在此以前,该部奉命不断和当前德军保持接触。直到1月19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才开始向北运动。与此同时苏军在它原来的驻地放置了200辆以上足以乱真的假坦克,而部队的运动完全是在夜间进行,一路上保持无线电静默。而在原地则建立一个电台网以试图给德国人造成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还在原地的假想。1月21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攻击位置。虽然苏军采取了种种措施,德国盖伦将军领导的军事情报部门东线外军处还是于1月22日准确地发现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向北移动,于是德第8集团军立刻做出了反应,第11和第14装甲师奉命调往突出部“右肩”(第11装甲师坦克不超过30辆,第14装甲师坦克数量我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要多于第11装甲师,但少于“维京”师),同时全线德奉 命进入戒备状态。
    在叙述具体战役过程前,我先说一下双方的兵力对比,在这场战役中,苏军投入的兵力为245,000人,坦克513辆,德军的兵力为130。000人,坦克180-200辆,这样苏军在兵力上占将近2: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了2。6:1的优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坦克上的力量对比很快将会改变,在战役发起后,苏军首先将第2坦克集团军投入战场,第2坦克集团军辖第3和16坦克军,但这个集团军远未达到满员,只有100辆坦克。在战役后期,第1坦克集团军第11近卫坦克军也来到战场,这个坦克军只有30辆坦克。这样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投入约650辆坦克。在这些坦克中,我知道第6坦克集团军第5机械化军装备的是美制M4A2谢尔曼式坦克,其余苏军坦克部队主要装备着 T-34/76和一些轻型坦克。
    同时德军也将向这个地区投入新的坦克部队,他们将在突出部右翼投入第13和第24装甲师,在左翼则将投入第16,17装甲师,第1\'卫军“阿道夫 希特勒”装甲师,第1装甲师和贝克装甲团,最后德军坦克总数将达到约500辆,其中至少有150辆是“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东线战役:冰原血战3
(提供:mars)
 
    1月24日上午,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战线上苏军的大炮开始怒吼,这一场炮击持续了几个小时之久,不过由于当时天气条件不佳,原来计划中的苏联空军的轰炸计划被迫取消,由于当时苏联空军已经在东部战场取得了制空权,这个变化自然对德国人有利。
    当炮声逐渐平息了下来时,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4近卫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的4个军12个步兵师,离开了自己的战壕,向德军防线冲去,在这里科涅夫以第53集团军第75军的3个师攻打德第3装甲师的阵地,集中其余3个军9个步兵师攻击德第389步兵师的防线,攻击的结果让科涅夫十分震惊,在苏军的反复攻击下,德国第389步兵师犹如海中的巨石一样,屹立不动!直到24日夜晚,苏第53集团军最右翼的26步兵军和第4近卫集团军最左翼 的第21近卫步兵军只前进了约2公里,其它地段苏军几乎没能前进一步!第389师的防线虽然略微向后弯曲,但总的说,苏军在第一天的攻势中完全没能达成突破。
    24日晚,科涅夫第一次修改了作战计划,由于在第一天未能按计划达成突破,于是他命令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20和29坦克军于25日直接投入战斗,这两个军将分别从第26步兵军和第21近卫步兵军之间一个宽4公里的地段上进入战斗。同一天,德第8集团军也开始调整部署,第11和14装甲师开始向苏军突破方向移动。
    1月25日,苏军的攻势进入了第二天,在一整天中,德第389步兵师遭到苏军几乎不停顿的攻击,但几乎每次攻击都被389师击退,一直到傍晚,苏第20和29坦克军终于在第389师的防线上突穿了2个小口子,于是这两个坦克军开始自这两个口子强行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苏军遭到德军从两翼发出的密集火力射击,损失惨重。同一天,德第11和14装甲师仍在苏军突破口南部集结,而在北方的第8集团军第11军第57步兵师接到命令准备南
运动,以作为预定于26日发动的德军反击的北方攻击主力。
    1月26日,德第389步兵师的防线终于被撕裂,苏第20和29坦克军全部进入德军后方,但德第389步兵师仍然死死拖住苏军的步兵,使之无法前进。在战役开始以来,德第389步兵师以一个师的力量,抵抗苏军2个坦克军和9个步兵师的集中打击,竟能阻止苏军的前进几乎达3天之久,这个师的战斗力之强让人难以置信。苏军攻击受挫除了是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另一个原因是当地地形十分恶劣。在双方老兵的回忆中都提及了这点,
    苏联坦克军官Dmitriy Loza这样回忆道“这里根本不存在道路,有些地方的泥浆可以深达膝盖,所有的\'式车辆几乎无法前进,为此部队征用了几乎所有能在当地找到的牛,马,驴等牲畜来拖带大炮,弹药和给养,我们的坦克也好不了多少,在路上经常有坦克陷入泥潭,动弹不了,只能靠别的坦克把它拖出来”Loza所在的部队是位于突出部左翼的第6坦克集团军第233坦克旅,而在突出部右翼的道路情况要比左翼还要恶劣。
    科涅夫在得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完成了突破,以及步兵尚无法赶上的情况后,他立刻命令罗特米斯特洛夫将军立刻向德军后方突进,同时由于步兵的滞后,他决定第20和29坦克军全力向Shpola前进,在攻占了该地后,第29坦克军将单独向南旋转以建立外层包围圈,而第20坦克军将继续前进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会合,并建立对内包围圈。
    道路情况的恶劣是一个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得德军用以反击的第11和14装甲师行动十分困难,直到26日下午,德军的反击才开始了,这场反击以德第11和14装甲师在南,第57和389步兵师在北,夹击苏军突破口的两翼,经过激烈的战斗,27日上午苏军的突破口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被关闭,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2个坦克军被切断在德军后方,同时由德第14装甲
师的10辆坦克,一个装甲步兵营和一些突击炮组成的一个德国战斗群成功地和第57步兵师会合。
     在这个情况下,科涅夫面临了一个选择,他是否应该召回罗特米斯特洛夫?科涅夫最后的选择是不!他“感觉”到德军的这个反击的力量并不太大,他有把握依靠手头的力量化解这个危机,于是他再次命令罗特米斯特洛夫:“不要管你的后方和两翼,前进!”然后他命令他的预备队第18坦克军和第5近卫骑兵军进入战斗。于是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开始了向德军后方的迅猛前进,由于德军在纵深地带部署的兵力十分薄弱,苏军的前进速度非常快,28日凌晨,第20坦克军攻克他们第一个目标Shpola,然后继续向\"大奖\"Zvenigorodka急进。
    在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突破口上,苏第18坦克军经过苦战于28日再次打开了突破口,接下来这个突破口越来越大,德军一切企图封闭它的行动都失败了,在激战中德第14装甲师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坦克(它的那个战斗群被切断)从此它只能担任保卫德军侧翼的任务,而第11装甲师尚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仍能在重新集结后,再次投入战场。
    同一天,德第8集团军命令在南部的第320步兵师北移,在苏军突破口以南占领阵地,这是为德军下次反击,预备一个出发阵地。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在28日最后的一个行动是以第5近卫骑兵军迅速通过突破口向Shpola前进,这个军将接替第20坦克军担负的建立对内包围圈的任务。至此,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完成了它的突破。
    现在我们转过头来看看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攻势,1月26日苏第40集团军第104步兵军2个步兵师在第6坦克集团军的支援下,反复攻击德第34步兵师的阵地,但一整天,苏军的进展微乎其微,全线推进了2-3公里,德军的防线远远没有破裂。在104步兵军的左翼苏第40集团军的第47步兵军的攻势则比较顺利,在这里苏军以2个步兵师攻击德第198步兵师的防线,苏军在这里前进了7-8公里,苏军进展最大的是第27集团军的第337和180步兵师,他们攻击的德第88步兵师的防线过于漫长,苏军因而能突入德军防线约12公里。
在当天晚上,第6坦克集团军司令克拉夫岑科将军在衡量了整个局势后,向瓦杜丁建议于第2天将他手头的预备队第233坦克旅投入第47步兵军的地段,如果达成突破,他将会把整个第6坦克集团军从104步兵军的地段上撤下,投入到第47军的方向上。瓦杜丁立刻批准了这个建议,并把第47军也划归克拉夫岑科将军指挥。
    27日,第233坦克旅在第47步兵军的地段上投入战斗,其结果是“如快刀切入了奶油”,德第198步兵师的防线立刻被突破,该旅迅速地和被包围在德军后方的苏军会合,然后向德军后方迅速推进,于当天晚上占领了苏军第一个目标Lysyanka。同时苏第6坦克集团军的第5近卫坦克军和第5机械化军开始撤出第104步兵军的地段,向北运动,他们计划在28日通过第233坦克旅突破造成的缺口。整个苏军坦克部队的行动显得干脆利落。这种敌前机动本来是德国人的拿手好戏,现在苏联坦克部队也已经能熟练地掌握它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苏军忽然采取了一个奇怪的措施,大家一定记得在苏军发动这次战役的同时,在其他战线上的苏军奉命继续向当前的德军施加压力,现在某个地段上的苏军遭到了一个危机,于是第6坦克集团军第5机械化军奉命立刻前往那个地段。这是一个莫名其妙也可以称得上愚蠢的命令:在苏军主攻方向即将达成突破的关键时刻,几乎一半的坦克部队竟然被派往别的地段!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第5机械化军抵达那里时,那个危机却已经过去了,于是第5机械化军又奉命返回原地。就这样在战斗关键时刻的整整3-4天内,第5机械化军在无所事事的武装大游行!我不知道是谁应该对这个命令负责,可能是瓦杜丁,也可能是朱可夫,但即使是瓦杜丁发出的命令,如此重大的决定不可能没有经过朱可夫的批准,我无法知道朱可夫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苏军十分幸运,他们所犯的这个错误被德国人犯的一个更大的错误抵消了,读者一定发现了自战役开始以来,德国人对苏军进攻所做出的反应都是来自当地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本身,那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在哪里呢?在这场战役中,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的反应之迟钝让人难以理解,自24日苏军发动攻势以来,他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笔者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最后觉得这只有一个解释,由于当时苏军在所有的战线上都在发动规模不一的攻势,在决定投入手中掌握的预备队前,曼斯坦因必须找到苏军的主攻方向,由于齐克赛地区当时天气和道路情况十分恶劣,曼斯坦因不认为苏军会把主攻方向放在那里,而苏军最初攻势的受挫更坚定了他的这个看法。
    28日,突出地区德军的形势急转直下,在左翼,第5近卫坦克军进入突破口,第233坦克旅继续向前突击,28日1100时该旅抵达Zvenigorodka,并和几乎同时到达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20坦克军会合,在比计划晚了24小时后,苏军两翼的铁钳在突出部德军后方合拢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曼斯坦因元帅终于觉察出了苏军的企图,于是在28日他做出了向齐克赛突出部投入手中所有可以调动的预备队的决定:第13和24装甲师将投入到突出部的右翼,第16,17,第1\'卫军“阿道夫 希特勒”装甲师,第1装甲师和贝克独立重装甲团将投入突出部的左翼,晚了,太晚了!
东线战役:冰原血战4
(提供:mars)
 
    虽然增援计划已经拟定,但执行起来则是另一回事。曼斯坦因发现他预定作为援军主力的第1装甲师和贝克重装甲团离突出部太远,即使一切都很顺利,这些部队也无法在2月8日以前抵达目的地!这无疑太晚了,曼斯坦因绝不能允许苏军有如此长的一段时间来巩固阵地,否则当全部援军集结完毕时,苏军阵地也可能变得坚不可摧了。于是曼斯坦因决定采取分阶段解围,首先当据突出部比较近的第13,16和17装甲师抵达时,将由他们发动第一次解围行动。届时将由第13和11装甲师在突出部右翼,第16和17装甲师在左翼,同时向苏军外层包围圈发动攻击,曼斯坦因明白这次攻击的兵力是不足的,但由于可以希望抢在苏军完成防御部署前发起进攻,仍有一线成功的可能,而且即使这个攻势失败,德军仍可以取得将相当数量的苏军从内层包围圈引开的目的,否则苏军很可能在解围德军到达前,先解决被围的德军。德军第一次解围行动预定在2月3日开始。
    与此同时,苏军也在加强他们的双层包围圈,对他们来说,既然肉已经到了嘴里,可千万不要被迫吐出来。1月28日-2月2日,苏军将第4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骑兵军接替了原来担任内层包围圈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20坦克军的部队,从南面包围了突出部,同时第52和27集团军开始在炮火掩护下,向突出部内部步步“挤压”其中尤其数第27集团军对德第88步兵师的进攻最为成功,这使得德军防线左翼深深地向内凹陷,对此被围的德军开始调整部署,他们首先将防线向内收缩,以防止整个防线破裂,同时德第11军将原在右翼第72,57和389步兵师在突出部南部建立一条新的防线,德军的这个行动非常快,到2月1日,一个完整的环形防线基本完成。在同一时间内,苏军的外层包围圈也于2月1日基本完成,在这里苏军的防线呈两个半弧形,第6坦克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的2个军面向西南方,以应付来自德军左翼的德第3装甲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的2个军则面向东南方,以准备对付来自德军右翼的援军,在这里苏军在拼命构筑阵地,苏军的防御工事一天比一天增强。同时,朱可夫第一次考虑向突出部投入新的兵力,第6坦克集团军第5机械化军开始返回,此外包括第2近卫伞兵师在内的一些步兵单位将在以后几天内陆续到达。朱可夫正确地判断出德军援兵的主力将在德军左翼,他计划将这些援兵都投入在这个地点。
    在叙述德军解围行动以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被围德军的情况,据曼斯坦因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的说法,被围的德军第11和第42军很多单位都不满员,据统计,被围的德军人数是54,000人,但实际数目可能还要少一些,因为一些后勤单位在包围圈外。可惜我手头的资料并不支持这个说法,被围的德军部队是第1装甲集团军第42军第8集团军第11军,第42军辖有以下单位:
   1。第88步兵师,这是个满员的步兵师,并且还加强有第213警卫师的2个营和第168步兵师的1个营。
   2。 B战斗群:包括第112。332和255步兵师,除了第112师比较完整以外,另2个师都残缺不全,合起来大概相当于1个半步兵师的实力
   3。军直属部队:第239突击炮营和第213工兵营
第11军属下有如下部队:
   1。第5\'卫军“维京”师:这个师齐装满员,该师有90辆坦克,到2月16日,这个师仍然有12,000人!
   2。\'卫军“Wallonia”旅,这个旅由2000名比利时\'愿者组成。
   3。第57,72和389步兵师,这3个师中至少第72和389师是满员的。
   4。军直属部队:第842加农炮营,第108榴弹炮团第1营,第800重炮营第2连,第228突击炮营,第666机械化工兵营,第155和410建筑营。
   5. 第14装甲师的10辆坦克和1个营的装甲步兵
   所以被围的德军相当于6个师1个旅,再加上直属单位,据德方记录人数在6万人以上,扣除苏军突破中德军遭受的损失,被围德军约在57,000人以上。2月初,德军调整了包围圈内的部队结构,“维京”师和“Wallonia”旅被转给第42军,整个被围的德军由经验比较丰富的第42军军Stemmermann将军指挥。
东线战役:冰原血战5
(提供:mars)
 
     1月29日以后,战场稍微平静了下来,在以后几天内,双方都在加紧时间完成各自的作战部署,苏军的部署是以第4近卫集团军的2个军(第20和21近卫步兵军)在突出部南部建立防线,这样整个突出部内的德军被苏军27,52集团军和第4近卫集团军所组成的内层包围圈所包围,苏近卫第5骑兵军作为机动部队,组成内层包围圈的苏军约为7-8万人。这个包围圈在2月1日基本完成。
     在内层包围圈外面,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将原在第53集团军左翼的第49军3个步兵师的兵力横越整个防线,调入突破口内,面向东南建立了一条防线,以阻止任何来自德军右翼的援军,在49军后方,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29和18坦克军占领了阵地。在突出部左侧,苏第40集团军第104和47步兵军共4个师占领了面对德国左翼援军的阵地,第6坦克集团军第5卫坦克军和独立第233坦克旅部署于步兵的后方,在中央实力虚弱的第13近卫步兵师和随后赶到的第2近卫伞兵师组织了一条很稀疏的防线,而第20坦克军作为整条外层包围圈的预备队,同时第5机械化军也在加速返回途中。苏军的外层包围圈也在2月2日基本完成。
    在苏军加紧部署兵力的同时,德国援兵源源不绝地抵达,在右翼第13和11装甲师于2月1日完成集结,他们和第14装甲师的一部计划于2月2日开始向西北方向发动攻击。在德军左翼,第16和17装甲师将于2月2日完成集结,他们将于2月3日和第34,198步兵师一起发动攻击。
    2月2日,在突出部右翼,德第11和13装甲师发动了攻击,这场攻击一开始就遇到了苏第49步兵军的激烈抵抗,对德国人来说问题在于德军的两个装甲师都十分虚弱,每个师大概只有20辆坦克,所以毫不奇怪的,德军的进攻犹如撞在一堵墙上被弹了回来,德国人本来寄希望于计划于2月2日抵达的拥有50辆坦克的第24装甲师于3日或4日加入战斗,但由于我在后面会提到的原因,这个希望落空了。2月3日,曼斯坦因已经很明白,在突出部右翼的进攻已经失败了,但德军仍奉命继续他们的攻势,因为这样可以拖住大量的苏军兵力,以掩护在左翼发动的主攻。
    2月3日,在突出部左翼德军以2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师的兵力发起了攻势,本来为了在通过最短的途径和被围德军会合,德国人应该向东北方向发动攻势,但曼斯坦因预料到苏军会把大量兵力部署在那里,于是德军故意向正北方向攻击,以强渡这里最后一道天然屏障Gniloy Tikich 河,然后向东旋转以连接被围的德军。这个攻击确实出乎苏军意料之外,当时苏第6坦克集团军和第233坦克旅都被部署在德军东北方向的第47步兵军背后,现在面对德军攻击重点的只有没有任何坦克支援的第104步兵军的133和58两个步兵师而已!
    在第一天的攻势中,德第16和17装甲师将苏第104步兵军的防线几乎一切两半,深深地切入苏军后方,当天德军抵达Gniloy Tikich河并成功地在河对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但是在这关键的一天里,苏联第5机械化军赶到了。2月4日,正当德第16和17装甲师准备继续前一天的成功攻势时,在他们的右翼立刻遭到了苏第5机械化军的猛烈反击,由于这个反击加上正面苏军第104步兵军的抵抗,德军的攻势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停顿了下来,在这一天中,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一整天。
    利用争取到的时间,朱可夫和瓦杜丁开始调整部署,首先第233坦克旅奉命向西加入对德第16,17装甲师右翼的攻击,而第2坦克集团军(第3近卫坦克军,第16坦克军,共100辆坦克)和第1坦克集团军第11近卫坦克军在2月4日得到命令,立刻出发前往突出部,不过他们需要2-3天的时间才能抵达。
    到2月4日晚上,形势已经很明显,德军在突出部左翼的攻势也已经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在苏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下,德军开始缓缓后撤,但在这里的战斗将持续到2月10日左右,因为曼斯坦因发现为了应付德军的这次攻势,苏军将越来越多的兵力集结在北部,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苏军在那里拖更久一点呢?因为他已经决定在担任这次解围行动真正主力的第1装甲师和贝克重装甲团到达后,他将沿最短的途径,向东北方向发动全力的进攻。
    在这次德军的解围行动中,双方的损失都很大,担任苏军反击主力的第5机械化军在战斗结束时只剩下不到40辆谢尔曼坦克。很不幸我手头没有德第16和17装甲师在作战开始时的拥有坦克统计数目,但我知道到2月8日,第16装甲师有坦克31辆,2月9日,第16和17装甲师分别有坦克19辆和4辆,到2月15日德国第二次解围行动结束时,这个数目下降为4辆和1辆,所以我估计在发动第一次解围攻击时,第16和17装甲师合起来大概有坦克70-80辆。
    事实非常清楚,德军以现有的实力无力完成解围任务,要想成功只有期待更多援兵的到来,但援兵抵达的速度慢得令人痛苦,这主要是由于天气和路况的极端恶劣,在这里我来引用一段来自德第24装甲师战史中关于这次“悲惨”行军的文字,相信读了它后,读者对这里的情形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第24装甲师史中写道:
   “1月份的乌克兰几乎每天都在下雨或下雪,只有在晚上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路面才会冻结一会,而一到白天气温回升,道路立刻成了泥潭!在这种环境中,即使履带车辆也十分难以运行,没有生临其境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当时的困难。第24装甲师于1月28日接到出发的命令,我们立刻分成6个梯队出发了,在一开始情况还能忍受,第一梯队在15个小时内前进了75公里,但接下来路况越来越差,我们前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了,最后我们每天只能前进10公里,即使坦克这样的履带车辆每小时竟只能走2公里!更困难的是后面的几个梯队,本来就够糟的道路被前边的部队压得情形更坏。一辆又一辆的车辆陷在烂泥里动弹不得,我们只能用坦克当牵引车把它们一辆辆拖出来,但抛锚的车辆越来越多,根本拖不胜拖,最后连许多坦克也陷在那里了。到了晚上,地面结冰后,那些陷在泥里的车辆干脆被冻结在地面中,这些车辆很多后来只能报废了。这时很多单位开始掉队了,最先掉队的是后勤部队,这使得我们的情形雪上加霜,因为现在一旦车辆出了故障,就很难得到修理,有时我们只能将因抛锚而挡住道路的战斗车辆炸掉!为了减轻车辆的负载,士兵们被迫下车徒步前进,人们的体力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车辆耗油量激增,一缸油只能跑很短离。
    1月29日,第一梯队到达Ustinovka,师主力到达Krivoy-Rog,30日,第1梯队到达Novoukrainka北19公里的地方,第二梯队到达Bobrinets,第三梯队到达Ustinovka,后面的几个梯队混杂在一起,更糟的是他们在这一天遭到了苏联空军的猛烈空袭,情形更为混乱(mars注:这里是在战役初期双方战史中唯一一次提到的有关空军的作战行动,由于天气极差,双方空军在这个阶段基本没有出战,后来德国空军主要是以运输机部队向被围德军提供物资,而苏联空军只是到2月11日后,天气有所好转后才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军目标)
    1月31日,先头部队开始抵达集结地点,2月1日和2日,后续部队陆续抵达,2日晚奉命前进到Yampol准备加入攻势,这次夜行军的后果是灾难性的,198辆APC和各种车辆抛锚在路上,到2月3日,真正准备好发动进攻的只有这些兵力:原有的50辆坦克只到达了12辆,师炮兵团到达了一个炮兵连,两个装甲步兵团到达的只有不成编制的几百人,另外加上一个工兵营。 显然以第24装甲师这种状况根本无法参加战斗!”
2月5日,第24装甲师奉命返回原驻地,在这次悲惨的行军中他们损失了70%的作战车辆,其中55%报废!除了少量是毁于苏联空军以外,绝大多数是毁于那“该死的道路和鬼天气”!
    当然在谈论天气和路况所造成的阻碍时,我们应该记住地形和气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德军在事后总是说苏联坦克在这种地形下机动性要强于德军坦克,这无疑是事实,但我们还要记得这个优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当德国坦克陷入泥潭时,苏联坦克还能健步如飞,事实上在双方老兵的回忆中,都有着对当地地形和天气同样的咒骂。
    在突出部左翼,道路情况要比右翼好,这意味着双方坦克部队都比较容易机动,但德军集结速度仍慢得让人痛苦,很显然德军无法按计划在2月8日发动进攻,由于当面苏军显然立足已稳,曼斯坦因无意发动一次准备不周的进攻,他很不情愿地将进攻日期延后到2月11日。
东线战役:冰原血战6
(提供:mars)
 
    正当外层包围圈炮火连天时,在内层包围圈中的形势也在起变化,在这里苏军第4近卫集团军和第52,27集团军将德军紧紧包围,由于曼斯坦因的解围行动自始至终给苏军很大压力,迫使苏军将主力放在外层包围圈上,在内层包围圈上的苏军只有7万余人,相对于被围的57,000德军来说,并不占太大的优势,而且这些苏军无法得到任何坦克部队的支援,因此在整个战役期间,苏军并没有对被围德军发起过总攻,苏军采取的战术是以大量炮兵为后盾,一次只注重攻取眼前的一两个阵地,逐步将被围德军向包围圈中心“推挤”,在10余日的战斗中,位于德军左翼的苏第27集团军表现相当出色,虽然这个集团军实力不强(在战役开始时只有28,000人)但它的进攻稳定而坚决,在它的攻势前,德军左翼逐渐向内凹陷,包围圈每天都在缩小。
    包围圈逐日缩小的另一个原因是负责指挥被围德军的德第42军军长Stemmermann将军在有意识的缩短防线,Stemmermann将军是一个有经验的军人,在他的部下中威望很高,在包围圈中,他成了被围德军的灵魂,他的部下回忆道“将军总是出现在最困难的地方,不管如何艰难的情况都不能使他失去冷静,他总是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Stemmermann 关心的事实在太多,被围德军的弹药暂时还不成问题,但他不久就感觉到了粮食和燃料的短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德国空军尽了最大努力,运输机部队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冒险在包围圈内的野战机场降落,在整个被围期间,德国空军向包围圈内运送了大量物资,并后送了2000重伤员。虽然Stemmermann将军一再得到保证,援兵会来解救他们,但他对此并没有太大把握。事实上在2月5日,他已经接到电报询问被围德军是否有能力在2月10日突围,但由于遭到苏军的压力很大,而且路况有如此糟糕,Stemmermann只能回答他可能无法在这个期限前做好突围准备。在随后几天里,Stemmermann开始了突围准备,“维京”师开始逐步后撤,这个行动很困难,因为“维京”师担负的防线太长,2月8日,Stemmermann手中最完整的步兵师第72步兵师开始向后方转移,一旦突围开始,第72师和“维京”师将担任前锋。Stemmermann对形势没有任何幻想,他确信最后也许只有自己才能救得了自己。
Stemmermann将军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不管战事多么繁忙,他都会抽时间将一天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这份日记成了研究齐克塞战役的宝贵资料,可惜我手头只有它的片断,在他的日记中他会记下他对当前战况的判断,他下的决心,他接到的命令,部下官兵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英勇和他们遭到的不幸,在他的日记中提到在包围
圈中德军平均每天伤亡300余人。
     在包围圈外,德军正在加紧准备新的解围行动。第1\'卫军“阿道夫 希特勒”师于2月3日开始陆续抵达,在离开它原来所在的德第48装甲军的地段时,由于当地的局势仍十分紧张,该师将24辆坦克(4两MK IV,10辆MK V“豹”和10辆MK VI“虎”)留了下来,所以当它抵达突出部时,这个师只有32辆坦克(20辆 MK IV和12辆MK VI “虎”)和15门突击炮。
     在2月7日开始抵达的贝克重装甲团和第1装甲师的状况要好得多,贝克重装甲团是曼斯坦因精心组织起来的一个拳头部队,它是南方集团军群最重要的预备队,它只会被用于决定性的地段,它属下有2个装甲营,分别装备着45辆“虎”式坦克和45辆“豹”式坦克,此外还有1个突击炮营,1个榴弹炮营,1个原属于第25装甲师的装甲步兵团,以及工兵,通讯兵单位, 其战斗力要在普通装甲师以上。
     同时到达的第1装甲师是德国著名的王牌部队,在退出原来防线时,这个师只有35辆坦克, 但在一路上它不断接受新的装备,到达目的地时,它已经是一个相当满员的装甲师了,它所拥有的坦克数量也上升到了85辆,其中大约一半是“豹”式坦克。这个师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我们将看到虽然它的装备不如贝克装甲团,但它却将取得更好的战绩。
     在这些兵力开始集结的同时,德军的作战计划也在曼斯坦因元帅监督下完成了,曼斯坦因曾考虑过让被围的德军同时突围,但由于上面提过的原因,最后他还是决定至少在开始时这场援救行动将首先由包围圈外面的德军发动。他决定在突出部右翼第第11,13和14装甲师将向西攻击,和在左翼的德第3装甲军会合,由于右翼的德军实力过于薄弱,曼斯坦因对这个攻势的成功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他真正的意图是让这个攻势尽可能地拖住苏军,为主攻创造条件。在左翼,德军将分三路攻击,左路仍由第16和17装甲师发动,中路是“阿道夫 希特勒”师,右路是贝克装甲团和第1装甲师,攻击的方向将指向东北,这是和被围德军会合的最短途径。一旦突破苏军防线后,第16,17装甲师和“阿道夫 希特勒师”将向左旋转以挡住苏军的侧击,而贝克重装甲团和第1装甲师将直接冲向目标!最后曼斯坦因十分希望苏军的兵力仍集结在他的正北方。这样他计划的成功就更有把握。
     苏军在同一时间也在调整部署,为了统一指挥,苏军将突出部地区的部队分成两个部分,由科涅夫负责指挥内层包围圈的部队,而朱可夫元帅亲自指挥外层包围圈的苏军,朱可夫知道德军正在准备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解围行动,他虽然并不清楚德军的具体兵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德军的攻势将指向东北,所以他只将兵力薄弱的第11近卫坦克军(30辆坦克)部署在德军左翼,而将其余的第5近卫,第3和第16坦克军以及第5机械化军都部署在德军的东北方向,苏第104和47步兵军抓紧所有时间建造防御工事(mars注,别忘了这是在泥潭里构筑工事)。同时他判断德军左翼对他的威胁不会很大,所以原在那个方向 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也奉命做好准备,随时向西北进军在第6坦克集团军后方占领阵地。
     显然曼斯坦因的进攻将面临一场苦战。在战斗开始前,作为两个伟大的统帅,朱可夫和曼斯坦因为了取得胜利,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现在要看士兵们是任何作战的了。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德堡的脚印-Meteor
写在前头
将进酒介绍我来这里,我来了。我是11人上的碧水翠寒,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关于足球的文章写的少了,那就写一些关于德国的东西吧,还希望大家喜欢。
海德堡是个奇妙的城市,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它。
如果你是在清朗舒爽的晴天去海德堡,你会感到一种微风扑面的柔和。因为晶莹得就要滴出水来的蓝天,最能诠释这个城市所拥有的韵味与情调。千万不要坐缆车,踏一双轻便的鞋子,背一个装着水的背包,提一台小巧的相机,然后顺着历经百载的蜿蜒山路盘旋而上,头顶是蓝天,身边是绿树,脚下是千百年文化的浸泡。那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拥有了时间的秘密?并不用急,慢慢地攀,一路上看下去,或是古树,或是松鼠,树影间跳动的精灵,你会觉得那就是山的灵魂。
海德堡历来是与“古老”联系在一起的,我却始终以为,海德堡虽“古”但并不“老”。终于攀到山顶,朴素的巨石垒成的恢宏的城堡,那种气势磅礴在山顶傲然地看着这城市的一切--远山、河流、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转过背后,那一片残桓断壁触目惊心地展现着战争的残酷。我初见城堡背后那巨大的伤痕时,曾经慨叹,这是怎样的炮火才能至使这样厚重的古朴凄然而断啊!即使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伤感还是沉痛着人们的心灵,挥之不去。
这个城堡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酒桶。德国人的幽默有时候会令人哭笑不得。你走进城堡,见了一个森然巨大的木酒桶,拍照留念以后,待要细读介绍的时候,便会看到一行字:“小酒桶”。等你还没来得及指责德国人如此戏耍人的时候,你便会转到这个“小酒桶”身后,见到那个真正的大酒桶--卡尔·路德维西酒桶。
大多数的旅人都对这个巨大的装了楼梯的酒桶大感兴趣,而我,却一直钟情于城堡平台上的一个脚印。
平台是个俯视的好去处,你可以清清楚楚地见到闪烁着光芒的内卡河,清清楚楚地见到教堂顶端迎风而动的金色的风向标。大群游人身后,有一个深陷的坑,形状酷似足印。那足印那么深的陷下去,在坦荡的平台上那么显眼,似乎在讲述着什么。我好奇,跑去问,有人告诉我,这个脚印有一个传说。
我不知道,是不是阳台都是跟爱情有关的--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
传说某个王朝有一个专制的国王,住在这个城堡里,皇后终日郁郁寡欢,盼着自己真正爱的人出现,终于,被她等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他是国王卫队里的一个士兵。皇后的脸上有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国王满腹狐疑。一日在国王办公的时间,皇后和情人在皇后的卧室里约会,走廊上忽然出现了国王的脚步声,于是这个英勇的士兵破窗而出,从二楼跳到了平台上,留下了这个脚印。
故事就这样嘎然而止,没有续集,也没有结局。没人告诉我那个美丽的皇后最后究竟如何,也没人告诉我那个英俊的青年最后有没有逃离虎口。请不要去追究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倒是真的很感谢这个传说的创造者--他能把这样一个普通的石坑说得这样美丽,就必定有一种美丽得不由人打扰的心境吧。
如果你去海德堡的时候恰好赶上了一个雨天,也不必怅惘,因为这个城市永远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海德堡的街道大都是狭窄修长的小街,街边一间一间精致的小店,倾诉着温暖。撑着伞,细碎的雨沫敲打着节奏,你走在行人稀少的小街上,街道上都是百多年前的石块。若是冷了,可以随便走进一家咖啡屋喝一杯咖啡。主街上的咖啡店,任你是百般挑剔的顾客,也不会有任何抱怨--这里随便哪一家,都是百年老店,喝上一杯咖啡,便好似回到了裙裾飞扬的时代。
在海德堡,你随处可以找到大学的痕迹,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曾说:“连一般市民也有了上学的心态,而且永远不能毕业。”是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海德堡“古”而不“老”的缘故了。能在海德堡读书,真是一种福分。每日穿梭在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中间,却并不是为了揽胜,只是把这些世界各国的游人收进镜头的景致当作陪读的伙伴,何等奢侈,何等惬意!
就连雨天,你也能在错综复杂的小街中闻到书香,那是海德堡特有的味道。
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也会在这里留下脚印,却无论如何没人知道,是否会留得如平台上那只脚印一般,深刻得那样美丽。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血当祭长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中格斗-hugo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行员们把欧洲中世纪的骑士豪侠风度带上了蓝天。从此,勇敢而残忍的决斗走向了新的舞台。这些空中骑士们用青春、勇敢和智慧,用汗水、鲜血和生命促进了军用飞机的发展,创造了空中格斗的战术,为后人留下了简洁高速、勇猛顽强、精益求精的战斗精神。  
最初的空中格斗
  大战爆发之初,长期主宰战场的欧洲各国的陆军和海军对那些用木头和布料制成的歪歪扭扭的空中怪物并不感兴趣,而当时的飞机的确也不是专为军用而设计的。飞机的机身全都用木头制造,机身和机翼上覆盖着涂上胶的布料,没有任何武器装备。这时的飞机大多数是双翼机。两层机翼之间是密密麻麻的金属线。据说当时的飞机在机翼之间的金属线全部连接好后,要放一个鸽子在里面,如果鸽子逃跑了,那就说明必然有一根金属线断了。当时根本就想不到也做不到采用流线型的设计来减小风的阻力,以增大飞机速度。
  陆军和海军中没有人真正想到飞机是一种作战的武器,只是把它作为陆军或海军的眼睛。英国和德国的飞行员们在空中相遇时,彼此并不交战,而是专心致志于各自的侦察任务,顶多挥挥拳头以示敌对。但是不久,这种互不相扰的局面就结束了。
  由于飞机上没有专门的攻击性武器,所以飞行员和侦察员们在执行任务时往往带一支手枪或一支卡宾枪。但并非人人都带,也不是每次都带。
  8月25日,由哈维-凯利中尉率领的英国皇家飞行队第二中队的一个3机小队发现了1架德国鸽式机正在对蒙斯南面的法军防线进行侦察。中尉立即向德机靠拢,在德机方向舵的正后方占位。另两架英机也在德机两侧占据了有利位置。靠得很近的英机使德国飞行员惊慌失措,他企图俯冲脱离,但这3架英机却死死咬住它不放,德国飞行员看到逃跑已不可能,只得匆匆选了一个地方着陆,然后弃机撒腿跑掉了。英机也跟着着陆,经过搜索没有找到那个德国飞行员,于是纵火将德机烧毁后,又重新起飞。这就是空中作战史上击落敌机的第一个战例,虽有点逗乐,但它清楚地说明了空中作战如同陆地和海上作战一样,人的勇气和智慧仍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1914年8月5日,俄国飞行员涅斯捷罗夫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机身后部装了一把刀子,并用这把刀子把一艘飞艇的蒙皮劈开了。后来他又决定在飞机尾部装一条带重锤的钢索,准备从敌机上面飞过,用钢索把敌机的螺旋桨缠住。
  另一位俄国飞行员卡扎科夫上尉受涅斯捷罗夫的启发,在他的飞机上悬挂了一条带\"抓钩\"的钢索,抓钩上还联着一个雷管。从敌机上方飞过,用抓钩将敌机钩住,并靠钩住敌机时的撞击引爆雷管,杀伤敌机。
  1915年3月19日,卡扎科夫在维斯拉河以西发现了一架德国\"信天翁\"飞机,他悄悄地开始跟踪,并巧妙地把钢索拉开,用抓钩钩住了德机。\"信天翁\"拼命想挣脱钢索的束缚,卡扎科夫哪肯放过。他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决定把德机撞击下去。他降低飞行高度,第一次由于高度判断错误未能撞成,他又进行了第二次撞击,又没成功。卡扎科夫索性一个俯冲下滑,用机轮狠狠地撞在了笨重的德机机身上。两架飞机都受了伤,在一起飞了几秒钟后,卡扎科夫的飞机开始滑翔,直立着触在地上,上尉却意外地活了下来。而德机飞行员却没有这么幸运,一头扎下去,轰隆一声,摔了个粉身碎骨。这就是勇敢者创造的\"撞击战术\"。
  初期的空战武器五花八门,砖头、石块也在飞行员之间来回投掷着。有些人经常把手榴弹带到飞机上,并接连地投出,去炸毁敌机。还有些人提出从敌机上方向下投掷像铅笔一样大小的钢镖,但不久就被否定了。
  在探索新武器的同时,人们也在探索飞机的空中机动问题。歼击机的机动动作是非常重要的。涅斯捷罗夫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研究了飞机的盘旋,确定了能保证飞机升力增加的升力速度。盘旋理论使涅斯捷罗夫确信,如果有了大能量的发动机,飞机就可以进行垂直面上的机动。他成功地完成了后来成为垂直飞行特技基础的\"死筋头\"动作。这个战术动作帮助许多飞行员避免了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坠入螺旋的危险。
  当空中格斗为战斗所需时,歼击机便应运而生了。
\"福克的鞭笞\"
  由于空中武装遭遇越来越频繁,空战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注意。与此同时,飞机的识别也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914年10月,法国航空兵率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的传统帽徽画在飞机的机翼上。德国人的方法是在机翼和方向舵上画上黑十字架。英国人采用的是像法国人那样的圆型标记,但颜色的排列相反,中心为红色,里圈为白色,外圈为蓝色。1914年11月最后确定了下来。
  人们发现,在飞机上装上固定式前射机枪对空中格斗非常有利,但由于拉进式飞机机头上有螺旋桨挡着,因此只能在推进式飞机短舱的前部安装前射机枪。首批歼击机就这样诞生了。由于这种歼击机是推进式,飞行不太灵活,飞行员们感觉驾驶起来很不顺手,于是便尝试着在拉进式飞机上架设固定机枪。第一个做这件事的是法国飞行员加罗斯。
  加罗斯很早就意识到,歼击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安装沿飞机纵轴发射的固定式机枪。当时正好有一位飞机制造家在尝试解决如何使机枪透过旋转中的螺旋桨形成的圆盘来进行射击的问题,这个人叫雷蒙·索尔尼埃。他发明了一种断续器,每当桨叶转到枪口前面时,便通过机械装置使机枪停止击发。然而,由于当时制造的子弹存在点火迟缓问题,有些子弹的射出时间稍稍慢于设定的时间,结果在这个间歇中,另一片桨叶就可能转到枪口的前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索尔尼埃在桨叶的后面装上钢制的楔形偏导器挡开这些子弹,从而保护木质螺旋桨不被打坏。
  1915年初,加罗斯找到索尔尼埃,请求给他的飞机装上断续器。经过协商,决定不安装断续器,只安装偏导板。这是一种危险的措施,因为子弹打在螺旋桨上的冲击很可能使发动机停俥或产生别的故障。
  尽管如此,加罗斯最终还是装了这种偏导板,并焦急地等待着在空中投入使用。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1915年4月1日,4架德国双座观测机\"悠闲\"地巡视着战场,飞行员们哼着轻松的小曲,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突然,1架法国单座机径直朝他们飞来。德国人看到,一串子弹透过那架飞机的螺旋桨迸射出来,紧接着就见一架同伴的飞机冒着浓烟坠毁了。剩下的德国飞行员见势不妙,掉头就逃跑。这架法国飞机就是加罗斯的那架有偏导板的飞机。他成功了!在不到3周的时间里,又击落了4架德机。从此之后,法国人就把击落5架飞机定为尖子飞行员的标准了。
  然而,加罗斯的好运到此即结束。1915年4月18日,当他驾机在德国阵地上空飞行时,他的发动机突然停俥了。当时,交战双方的战线是南北走向,风则是由西向东刮。由于当时的飞机时速只有70英里左右,有时协约国飞行员们返航时不得不与顶头风搏斗。发动机停俥后,加罗斯的飞机失去了动力,被风吹向德军后方。迫降后他还没有来得及把飞机烧毁,德国士兵们便向他猛扑过来。由于加罗斯的名字在法国报纸上被大肆宣传过,所以德国人十分清楚这名俘虏和他的飞机的价值。他的飞机机身的前部被送到了飞机设计师福克那里。
  福克是荷兰人,他对于提高飞机的性能很有一套办法。早在1910年他就制造并亲自驾驶了当时世界上最快、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先把这架飞机献给荷兰,但受到冷遇;后来他又把它转献给法、英、俄等国,又碰了钉子。最后是德国人接纳了他,让他在德国北部什未村飞机制造厂发挥他的才能。他成了当时欧洲公认的最好的飞机设计师。
  福克及其手下的工程师们很快就研制出了断续器。他使用帕拉贝吕姆式机枪在M·5型拉进式双翼机上进行了试K验,并获得了成功。一种称为EⅠ型的改进型单翼机随即生产了出来。这种断续器的结构本身十分简单:在机械联动装置的末端安装有一个凸轮,该凸轮恰好在桨叶转到枪口之前受到螺旋桨的撞击,使机枪停止击发,到桨叶通过枪口,凸轮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机枪再继续射击。
  EⅠ型飞机在1915年夏初使用时装的是80马力的汽缸旋转式发动机,动力不足。EⅠ型机是100马力的发动机,于1915年9月服役。进一步改进的EⅢ型机装的是两挺施潘道式机枪。1915年11月,EⅣ型机也被制造了出来,它装有一台160马力的汽缸旋转式发动机。空战史上很有影响的德国飞行员奥斯瓦尔德·伯尔克上尉驾驶这种飞机首次于1916年1月5日击落了一架敌机。
  福克的E系列歼击机出现后,伯尔克上尉和他的伙伴马克斯·殷麦曼驾驶这种飞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空战。\"福克的鞭笞\"将无情地抽在毫无准备的协约国身上,德国人将完全控制天空。
\"空中骑士\"
  E系列福克式飞机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德国的空中力量。德国飞行员驾驶这种飞机既能很快瞄准目标,又能对目标进行俯冲攻击。在这种飞机出现后的半年内,协约国飞行员的伤亡率非常惊人。在此期间,伯尔克和殷麦曼成了有名的\"尖子飞行员\"。伯尔克创造了小角度俯冲近距离攻击的战术;殷麦曼则创造了至今仍闻名于世的\"殷麦曼翻转\",即半筋头翻转。
  伯尔克早就因其在空战中所持的积极进攻态度而享有盛名,福克飞机的出现更是如虎添翼。他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利用这种飞机进行空中格斗的战术问题。他早已懂得,在空战中\"谁获得高度,谁就掌握着主动权\"。所以每次空战,他总是先爬高到1500米,利用云层或阳光隐蔽,伺机出动。大部分协约国飞机达不到这样的高度。飞来的敌机只要稍不注意,伯尔克就可以采用远距离小角度俯冲,居高临下接近敌机,在近距离开火,使用连续短促的点射,直到离对方只有几米远时,他才再次爬高,等待下一次攻击机会。
  然而,在空战中,他也看到了一种危险。他几次发现,在他进行俯冲攻击时,另外一架敌机也在悄悄地接近他。他感觉这样太危险了,应当想个法子。
  于是,另一位\"骑士\"殷麦曼便被找来了,他们组成了飞行史上的第一对双机。殷麦曼被称为\"里尔之鹰\",早在1914年9月,在德军攻入法国北部、进逼巴黎的时候,殷麦曼就完成了一次惊人的\"轰炸\"巴黎的行动:他驾驶飞机低空掠过城市上空,投下沙袋炸弹,使居民陷入混乱,然后又撒下大量传单,逼迫巴黎当局向德军投降。殷麦曼战术素质极高,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地空战战术。
  伯尔克和殷麦曼配合默契。他们商定了一套在空中联络的信号,彼此为视界盲区提供掩护,并借以发现从尾后进入的敌机。
  殷麦曼在和伯尔克一起进行的双机编队飞行中,进一步完善了他的颇负盛名的\"殷麦曼翻转\"。
  最初,殷麦曼和伯尔克一样,经常采用抢占高度的战术。他等待在己方上空的云层里,当英国或法国飞机飞临时,便像鹰抓飞鸟那样从云层中俯冲下来,从后上方实施攻击,击落对手。
  针对这种后上方攻击,法国飞行员拉弗伯雷采用了一种类似于跃升倒转的动作,即在遭到德机从后上方攻击时,首先将飞机急速拉起,使其失速进入螺旋,然后在旋转半圈后向原航向俯冲改出,使自己转至敌机尾后,并占据有利的反击位置。
  殷麦曼不得不考虑使用新的战术动作来对付敌机的招数。他一直在寻找如何在被动中摆脱不利位置而居于主动位置的方法,并在训练和作战中进行反复试验。当时在空战中常用的机动动作是盘旋和转弯等水平机动飞行。根据占有高度即获得主动的经验,他于1915年秋第一次成功地创造了将飞机急剧拉起,在爬高的同时,改变飞机航向并做半滚动作的战术。这一战术既能摆脱故机,又能获得高度优势,对敌实施再次攻击。这样,他开辟了战斗机在空战中实施垂直机动的新领域。
  1915年秋,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他当众表演了这种\"翻转\"。飞机在疾速飞行中突然拉起机头向上跃升,近似垂直地爬高到顶点,忽然一个\"鹞子翻身\"般的滚转,飞向了相反的方向。后来,他用这种方法多次击落英法飞机。到1916年6月,他共击落15架敌机,成了德国第一批\"尖子飞行员\"中的一员。
  1916年6月18日,殷麦曼又一次躲在云中等待猎物。一架英国双翼战斗机出现了,他闪电般地俯冲下去。然而,他没有想到,另一架藏在云中的英国战斗机尾随而下,一个点射就将他击落了。
  殷麦曼坠机身亡后,英国皇家飞行队专门做了花圈,写了挽联,由队长、王牌飞行员葛利楚驾机飞到德军战线上空用降落伞投下,表示了对这位杰出的\"空中骑士\"的敬意和哀悼。
  殷德曼死后不久,他的同伴伯尔克即遭到了厄运。1916年10月28日,在与一架英国飞机搏斗时,伯尔克与本队飞行员伯梅的飞机相撞,他的飞机蒙皮从支撑上翼的木结构上剥落下来。这位在空战史上创造出击落敌机40架记录的飞行员就这样命丧黄泉。
\"血的4月\"
  1917年4月,英国皇家飞行队为配合联军实现法军总司令尼维尔的进攻计划,与德国飞机在法国北部阿拉斯上空进行了争夺空中优势的殊死搏杀。皇家飞行队于地面战役发起前5天率先进行了空中进攻,企图把德机逐出这一地区,以便协约国的侦察机和炮兵校射机可以自由地活动。
  战役开始后不久,就遇到了坏天气,阴雨低云,狂风大作。在前5天的作战中,英国飞机发生了56起飞行事故,在战斗中被击落75架飞机,飞行员伤亡105人。皇家航空队的飞机在战场己方上空一边执行任务时,往往被强烈的西风吹过战场的另一边,从而受到敌机和地面炮火的打击,而当负伤的飞机企图飞回己方阵地时,又由于飞机速度无法战胜风速而只能在敌方阵地迫降,遭受了沉重的损失。英国人因此称这个月为\"血的4月\"。
  在\"血的4月\"中,战绩最佳的当属德国\"超一流\"飞行员——红色男爵冯·里希特霍芬上尉。
  冯·里希特霍芬出身于普鲁士一个贵族家庭,最初从事军务工作,不久加入骑兵部队,尔后又加入了德国的飞行队。由于他的阿尔巴特罗斯双翼飞机被迫成了深红色,所以他被称为\"红色男爵\"。1916年9月,他首开战果,击落一架敌机,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英国的王牌飞行员霍克就丧命于他的手中。这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厮杀。
  1916年11月23日,里希特霍芬驾驶着他的深红色飞机在3000米高空巡逻时,突然发现前面有3架飞机。这是由英国王牌飞行员拉诺·霍克和另两名飞行员组成的一个飞行编队。此时,霍克也发现了这架德国飞机。他一声令下,3架飞机同时冲上高空。里希特霍芬处于下方,无法进攻,但他在等待着战机。
  霍克的飞机俯冲了下来,机枪喷着火舌,打出了一个5发长点射。里希特霍芬向左急转弯改变航向,霍克紧紧咬着不放。
  两架飞机兜起了圈子,都想进入对方后面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这种咬尾战术至今仍是一项空战原则。两位有经验的飞行员都开足了马力,绕了40圈也未找出对方的破绽。这时,里希特霍芬忽然想到,对方不是一个初出茅庐之辈,必须在飞机性能上找到突破点。他清楚地知道,霍克的飞机在机动性能和速度上是出色的,而他的飞机爬高性能较好。于是他充分利用爬高优势,终于进入了英机后上方的位置。
  双方飞机仍在兜圈子,彼此很难找到攻击的机会。飞机的高度在不停地下降,从3000米一直下降到1800米。这时,一股疾风将他们吹向了战线德国一侧。霍克知道自己已深入对方纵深很远,该退出战斗了。但他不想就此罢休。他们仍在绕着圈子,圈子越来越小,里希特霍芬总是处于霍克的上方,有几次他都能清楚地看到霍克在座舱里的动作。飞机的高度仍在下降着。
  突然,霍克做了一连串的筋头和其他动作。当他从这些动作中改出并往回飞时,里希特霍芬首先开了火。
  飞机已经离地面不到90米了。霍克想赶紧飞回己方战线上去,但里希特霍芬紧跟在后,正在瞄准他。霍克不停地左右摆动着做曲线飞行,使敌人无法扣动枪机。当两架飞机相距30米时,里希特霍芬又射出一串子弹,其中一发击中了霍克的头部。霍克的飞机跳动了一下就坠毁了。
  这次空战的胜利,使里希特霍芬名声大噪。1917年1月,他升任德国第11狩猎中队中队长,在4月进行的阿拉斯上空的战斗中,该中队共击落飞机89架,其中里希特霍芬击落21架。至此,他已总共击落52架飞机,超过了其前辈、德国\"空战之父\"伯尔克创造的40架记录。
编 队 攻 击
  自从伯尔克建议成立专业化歼击机部队——狩猎中队以来,大规模的机群对机群的攻击便开始了。英、法相继组建了飞行中队。法国和德国一样,把最优秀的飞行员集中起来使用。而英国则将其优秀飞行员分散在各个中队,以便使新来的飞行员学习老飞行员的战斗技能。
  随着航空部队的兵力不断扩大,德国组建了几支狩猎联队,以取代狩猎中队。编队空战的战术也在战争中发展着。从伯尔克与殷麦曼的双机发展到3机、5机、6机甚至12机的大编队,逐渐形成了以3机为基础的模式。1916年夏末,德国开始以6机组成\"大圆圈编队\",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战斗机编队。它既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又有一定的反击能力。
  法国人拉弗伯雷对德国的\"大圆圈编队\"战术作了改进,使参加编队的飞机不但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飞行,而且可绕圆圈盘旋爬高。这样就可以利用防御队形进行盘旋以取得高度优势,伺机进行攻击。这就是著名的\"拉弗伯雷大圆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和日本人都曾运用过这种方法;在朝鲜战争中,美机也曾用这种方法摆脱攻击。
  编队空战也越来越普遍。
  1917年7月,英国皇家飞行队第45中队6架索普威恩\"一个半支柱\"式飞机奉命去德军防区执行照相侦察任务。当机群深入德军纵深25公里上空时,遇到了德国机群。德军飞机组成4个双机编队,在英国飞机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分别占位,将它们团团围在中心,并取得了高度优势。
  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德国带队长机发出了攻击信号。
  于是,凌厉凶猛而又井然有序的攻击开始了。第一个编队从英国机群的左后方进入,向下俯冲,在目标机尾后下方,实施小迎角上升攻击。当英机飞行员注意力放在下左侧的时候,德机第二个编队紧接着又从右上方尾后俯冲下去。头两个编队攻击刚刚结束,第三个编队便从左前上方实施攻击,第四编队则从右前方实施水平攻击。
  英国机群被折腾得阵脚大乱。带队长机命令解散编队仓促迎战,但是惨败的命运早已摆在他们面前。英机被击落3架,其余的落荒而逃。
  在大机群作战中,走运的并不总是德国人。1917年9月23日傍晚,英德之间一场不期而遇的机群混战开始了。
  由哈默斯利中尉率领的英国第60飞行中队的\"A\"小队首先和德国赫赫有名的飞行员沃斯遭遇。哈默斯利中尉对德机实施了小角度俯冲,从正面进行攻击。沃斯却像泥鳅一样从他的下面滑了过去。哈默斯利迅速拉起飞机急跃爬升,但沃斯的三翼机已经占据了高度优势,并在盘旋机动中不停地向敌机射击。子弹击中了英机的发动机和机翼,哈默斯利盘旋下降企图逃脱,另一架英机则准备救援哈默斯利。但沃斯一个急转弯便绕到了这架飞机的后方,打坏了平方向舵,迫使它退出了战斗。
  英国第56中队\"B\"小队在大詹姆斯·麦卡登率领下对德国三翼机编队的另一架飞机进行攻击。麦卡登向右,里斯-戴维茨向左,实施大速度俯冲,占据了这架三翼机的尾后位置。德国飞行员惊慌失措,不顾一切地转弯逃避。由于势单力薄,德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英机重围,但德国飞行员仍在做困兽斗,并在混战中打穿了麦卡登的机翼。另一架红色机头的德国阿尔巴特罗斯侦察机不知从何处钻了出来,拼命保护那架三翼机突破了重围。
  这时,鲍曼率领的英国第56中队\"C\"小队也赶来了,他们放弃了正在逃跑的两架德机,集中力量对付可望成为德国最著名的空中勇士的沃斯。
  高度已降到了600米,沃斯在英国3个飞行小队的重围中左突右杀,不仅毫无逃跑的意思,而且还一次次地追回来起命。最后,当他从鲍曼机头前面飞过准备实施攻击时,里茨-戴维茨正好进入他的尾后盲区。三翼机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坠地而毁,沃斯也结束了他的一生。
  编队空战大大促进了歼击机的发展和空战战术的演变,为后来发展大机群空战理论打下了基础。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WORLD MUSIC 世界音乐-deviljack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流行音乐(英国模仿品)占据了整个星球。鉴于其无与伦比的活力和从这个娱乐大全攫取最大利润的企图,布鲁斯、乡村和西部音乐、爵士乐、摇滚、灵歌、迪斯科、说唱乐、豪斯和其他更多的形式对全球每个角落的青年都有匪夷所思的冲击力。所有这些“美国”形式事实上是“非洲-美国”形式,是贩奴时代流传到北美的节拍。当这些节奏以新的形式回到他们的故乡,又影响了曾孕育他们的文化并诞生了令人兴奋的混血种:世界节拍、世界音乐、种族流行音乐——不管你叫它什么,这个来自第三世界的新音乐正对文化产生日益重要的冲击力。
任何一个章节,甚至一部书所能真正提供的内容,还不及世界音乐的沧海一粟,不可能用几百个字把事情说清楚。特别是许多人对于世界音乐的概念容易混淆。最重要的是,在被称之为“其他民族的音乐”和西方音乐家的“多元文化的实验”之间的巨大区别,尽管后者最近被称为“世界节拍”,它们实际上是不含西方元素的西方风格,就像有中国特色的瓷盘。
世界上的每一种音乐都无法阻挡频繁的来自不同的文化的各种音乐的渗透。可能有几个亚马逊流域鼻笛演奏家或澳大利亚中部的didjeridu演奏巨匠从未受外界影响过,但大部分音乐不是这种情况,最丰富的文化通常是最杂交的文化(美国、巴尔干、拉丁美洲、印度)。在这个层面上,几乎所有音乐都是交叉音乐。
事实上大部分现存的音乐都属于“其他民族的音乐”。如果美国不这么大、在地理上不这么孤立、音乐上不这么贫乏,这将体现得更明显。
听“世界音乐”的一个原因是它是现存的主要音乐。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超越了信仰的滋养。“世界节拍”可以成为时髦,但真正的内涵能像闪电一样使你目瞪口呆。
什么是“世界节拍”?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与你向谁询问其内涵,但你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美国和欧洲主流摇滚和流行音乐以外的当代音乐形式,并将摇滚、流行音乐和现代技术融进本土传统音乐中。尽管“世界节拍”存在的时间与摇滚乐一样长,甚至更长,但知道80年代初世界音乐才开始对西方摇滚文化有深刻的影响。
西方流行音乐对其他地区的音乐从来都是敞开的,许多拉丁音乐家从排行榜建立伊始就在美国享有极大的成功。在摇滚时代初期,牙买加加力骚歌手哈里.贝拉方特(Harry Belafonte)曾极为流行;不久南非歌手米里亚姆.马科巴(Miriam Makeba)也享有同样的成功,波萨诺瓦表演家阿特鲁德.吉尔伯托(Astrud Giberto)则有不少国际性热门歌曲。如果哟在摇滚乐中找出世界音乐的踪迹,请看下列乐队:加力骚音乐[米基和西尔维亚(Mickey & Sylvia)]、拉丁舞曲节奏[“流浪者”(DRIFTERS)]、墨西哥音乐[里奇.瓦伦斯(Ritchie Valens)、早期冲浪乐手]、中东音乐[吉恩.皮特尼(Gene Pitney)的“麦加”(Mecca)]。
在60年代中期,其他地区对音乐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正是此时摇滚开始成为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印度音乐,尤其是用西塔尔琴伴奏的音乐,对“披头士”(BEATLES,THE)60年代中期的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乔治.哈里森(HARRISON,GEORGE)的作品。“飞鸟”(BYRDS,THE)乐队、多诺万(DONOVAN)、“滚石”(ROLLING STONES,THE)乐队和一些旧金山的迷幻乐队都令人难忘地运用了西塔尔琴或印度风格的拉迦曲调和旋律线。1967年,拉维.尚卡尔(Ravi Shankar)在蒙特雷流行音乐节上亮相,成为第一批获得大批摇滚听众的世界音乐家之一。在其他领域,“西蒙与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20年前曾流行一时,公开承认受保加利亚传统演唱技巧的影响。“滚石”乐队的布赖恩.琼斯(Brian Jones)曾对摩洛哥音乐着迷,还在该过录制过一张梦幻音乐的唱片,其中一些节奏渗入了乐队受争议的代表作《魔鬼陛下的要求》(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在所有60年代的乐队中,加利福尼亚州的迷幻-民谣-摇滚乐队“万花筒”(Kaleidoscope)成功地将中东音乐的影响频繁地运用于他们的音乐中,他们的成功之作“Taxim”和《七口糖》(Seven - Ate Sweet)是录音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中东音乐旋律和摇滚力量的结合。
尽管如此,在60和70年代,绝大部分摇滚听众对世界节拍还是一无所知,大部分摇滚艺人还未受其影响。这并非主观上的忽视,而是该音乐还未被大部分人所接受。Nonesuch公司出版了许多优秀的种族音乐唱片,随着雷鬼乐迷的激增,人们开始意识到第三世界音乐的存在,但只有少数当代世界音乐唱片在美国销售(欧洲消费者对世界音乐的认知较好,尤其在巴黎,因为当地有大量的非洲裔居民)。
相反的是,尽管西方不太听世界音乐,但非西方地区接触很多西方摇滚和灵歌。这对非洲、巴西、亚洲和其他地区的音乐家的影响很大,但他们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从中借鉴。通常就是让乐器电子化,加上跳舞性节奏,并在表演题材上加入广泛的当代意识(尽管爱情在西方是最大的主题)。在不同程度上,传统题材、旋律和乐器依然是其音乐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非洲艺人是第一批引起注意的“世界节拍”表演家,最初是摇滚出版物和另类/底下社团对之最为关注。70年代初,喀麦隆的马努.迪班哥(Manu Dibango)的《灵魂马库萨》(Soul Makossa)侥幸进入排行榜,这也是最早的迪斯科劲歌之一。来自尼日利亚的费拉(Fela)以他煽动性的疯克乐引起轰动,而金.桑尼.埃德(King Sunny Ade)以他夸张的奢华生活使非洲流行音乐在新的层次上为人所识。当然,把这些歌星归成一类就和把“滚石”、史蒂夫.米勒乐队(Steve Miller Band)和詹姆斯.布朗(BROWN,JAMES)归成一类一样。非洲是一个巨大的大陆,独立的地区风格有无穷的种类,这些非洲歌星使当代非洲流行艺人打开了西方的大门,使之在90年代中期势头不减:尤索.恩道尔(Youssou N’Dour)、阿利.法尔卡.托尔(Ali Farka Toure)、阿尔法.布朗迪(Alpha Blondy)、巴巴.马尔(Baaba Maal)、安吉里克.基德尤(Angelique Kidjo)和托马斯.马普福莫(Thomas Mapfumo)是其中较为著名的几位。
南非艺人在为保罗.西蒙(SIMON,PAUL)1985的热门专辑《幽雅田园》(Graceland)增色后格外受到关注。西蒙也受到某些批评,认为他稀释了南非音乐的韵味,更不用说违反了联合国对南非的禁令。但毋庸置疑的是,像Ladyasmith Black Mambozo这样先前为许多专辑担任伴奏的乐队开始渐为人知。南非编撰的《索韦托的坚不可摧的节奏》列出了许多摇滚评论家的最佳乐队名单,有冒险精神的听众可以从中找出该过其他乐队的唱片。
在80年代,另一种形式的世界音乐在摇滚听众中出乎意料地备受欢迎,它就是保加利亚传统歌谣,由保加利亚国家广播电视台Choir以“保加利亚神秘之声”的名义表演。他们的欧洲和北美之旅备受喝彩,其专辑居然进入排行榜前200名。1994年一个由圣多明各圣本铎修士们演唱的教皇赞美诗合集一路杀到排行榜前20名。西班牙的“吉普赛之王”(Gypsy Kings)尽管来自西欧,但谁也没有料到它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使弗拉明戈升级为更现代的混血儿。
但大部分世界音乐并没有获得于摇滚、说唱乐或灵歌等同的商业成功。尽管它目前享有唱片工业最大、扩张得最快的专业市场,但其外语歌词和非西方流行结构和节奏是,或者说一直会是它成为成功的大众音乐而不仅仅是评论家的宠儿的巨大障碍。当我们准备进入环境、技术和社会政治一片混乱的21世纪,听众的口味逐渐趋向更中庸、多元文化的音乐种类,世界音乐所涵盖的人口对于提高全球合作和世界和平的前景所起的作用被低估了。
世界音乐并没有竭尽全力去更深地影响当代摇滚乐,尽管现在在摇滚专辑中越来越频繁地听到非洲节奏或有来自第三世界的乐手在著名歌星的作品中客串。有时,摇滚歌星从世界音乐中借鉴很多,除了保罗.西蒙,还有戴维.伯恩(BYRNE,DAVID)、“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THE)的打击乐手米基.哈特(Mickey Hart)、“死之舞”(DEAD CAN DANCE)和彼得.加布里埃尔(GABRIEL,PETER)。加布里埃尔不遗余力地通过WOMAD组织和他自己的“真实世界”唱片品牌支持真实的东西并扩大世界音乐艺人的名录。“不列颠入侵”乐队被认为抄袭了很多黑人布鲁斯和灵歌艺人的灵感,这些艺人被目前这个注重利润、希望一夜走红的月坛忽视了。几年前一幅漫画恰当地讽刺了这种情况,内容是保罗.西蒙和戴维.伯恩拿着录音机在热带雨林的最深处邂逅,他们正在寻找适当的种族节奏,并在别人发现前剽窃它们。
就像那些老的英国乐队,西蒙和伯恩并没有直接将听众引向世界音乐,但他们并没有像前者那样隐瞒其所受的影响。世界音乐,就如老布鲁斯唱片,在今天有着比往日更广泛的影响。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席勒--------与歌德齐名的德国诗人-Yellow
席勒  
(1759--1805)
  席勒是德国诗人、剧作家。出生于符腾堡公国的一个医生家庭。曾在制度严格的军事学校接受教育,但他秘密阅读莎士比亚、卢梭等人的作品,不顾学校禁令,写作反抗封建暴君的剧本《强盗》(1781),演出后他名声大震,由于不堪遭受迫害,逃离符腾堡公国。1784年写成这《阴谋与爱情》。1787年,他来到歌德所在的魏玛公国,中断创作,转向历史和哲学研究。1794年与歌德结为挚交,重新执笔创作,与歌德合作,为发展德国文学作出贡献。
席勒の《欢乐颂》

欢 乐 颂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
欢乐啊,美丽神奇的火花,
来自极乐世界的女儿。
天国之女啊,我们如醉如狂,
路进了你神圣的殿堂。
被时尚无情分开的一切,
你的魔力又把它们重新连结。
你温柔的翅膀飞翔到哪里,
那里的一切人们都结成兄弟。
(合唱) 亿万生民,互相拥抱吧!
把这一吻送给全世界,
弟兄们,在那繁星密布的上苍,
定有位慈父居住在彼方。

谁如果有这样的幸运,
做好一位朋友的朋友;
谁如果赢得一位温存的妻子,
就让他一同来欢呼!
是呵,在这寰球之内,
至少也要有一人能称上知己,
不然,他只能离开这个同盟,
躲到一边去向隅哭泣。
〔合唱) 居住在尘寰的众生,
请珍惜这人所共怀的感情。
这感情把你们向群星带领,
那里宝座上坐着玄妙的神灵。
在大自然的乳房上,
万物吮吸着欢乐。
人不分好坏善恶,
都循着玫瑰香踪将欢乐求索。
欢乐饷我以亲吻和酵酒,
也殆我以生死与共的朋友。
它使虫豸都感到快乐舒畅,
何况那守护在上帝之前的天使。
(合唱) 亿万生民,下跪吧!
世人啊,你可感到造物主的存在?
到繁星密布的窖苍去寻找,
他就住在那重天九霄。
在永恒的大自然里,
欢乐是强劲的发条,
在宏大的宇宙之钟里,
是欢乐,在推动着齿轮旋跳。
它催含苞的鲜花怒放,
它使艳阳普照穹苍。
甚至望远镜都看不到的地方,
它也在使天体转动不息。
(合唱) 弟兄们,快乐地,
在征途上高歌猛进!
象那恒星在魂丽的太空飞奔 ,
象那英雄争胜利而一往无前。
从闪烁着真理光辉的镜子里,
欢乐向真理探索者含笑相迎。
通过那崎岖险阻的山径,
欢乐将受难者引上道德的峰顶。
在那阳光灿烂的信仰之颠,
人们看见欢乐的大旗在飘扬。
就是透过棺柩的裂缝,
也看到欢乐和天使在一起歌唱。
(合唱) 亿万生民,鼓起勇气去忍受苦难吧!
为了争取更好的世界去受难!
在繁星密布的上苍,
伟大的上帝将给我们报偿。
我们对神灵无以抵偿,
与神灵为伍,这才是美事。
让忧虑和贫穷来临,
欢乐的人们依然欢欣。
忘却一切憎恨和怨仇,
宽恕我们的死敌,
不要让他懊丧,
不要逼他哭泣。
(合唱) 把我们的账本统统烧光!
和全世界实行和解!
兄弟们——在群星密布的上界,
上帝的审判将和我们一样宽宏大量。
欢乐在酒怀里翻涌,
喝了这金色的葡萄酒浆,
食人者会变得温柔慈祥,
绝望者能获得英雄的勇气。
弟兄们,从你们的座位上离开!
将斟满的酒杯传递;
让酒沫飞溅天空,
把这杯酒献给善良的神灵!
〔合唱) 涡动的群星在将他夸耀,
天使的颂歌在将他赞吟。
把这杯田向善良的神灵奉敬,
他居住在星辰密布的天庭。
在深重的苦难里坚定勇敢,
听到无事者的哭声就赶快去投救,
永远坚守立下的誓言,
对朋友和敌人都用真理相待,
在王座前也要保持丈夫气概,
弟兄们,为此可以抛弃生命财产,
给有功者戴上花冠,
让骗于们灭亡垮台。
(合唱) 让这神圣的集体更加团结,
凭看这金色的美酒起誓:
我们永远忠于盟约,
有最商审判者作见证。
从暴君的铁链中获救,
对恶徒也要宽宥,
让临终者怀有希望,
让死囚们得到释放!
死者也应该复活!
弟兄们,唱吧!一起唱吧!
让一切有罪的人获得宽恕,
地狱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合唱) 让离别成为愉快的时光!
让死亡成为香梦甜睡!
弟兄们,要使冥王口中的判词,
变得温和慈悲。

欢 乐 颂 :作于1785年, 席勒的“欢乐颂”,因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在而为人所知。
席勒的“欢乐颂”本身也 是一件艺术作品;它有着严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扬抑格(一重 一轻)诗律写出,非常有规则的。这样的节奏给人以庄严和生气勃 勃的感觉。
简介《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是青年席勒在狂飙突进时期的一个代表作,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它通过一对门第出身不同的年轻人由相恋而毁灭的悲惨故事,对荒淫无耻、阴险卑劣的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笞。剧本情节紧凑,矛盾冲突的展开自然合理而扣人心弦,于紧张激烈之中不乏抒情和富于诗意的场面,阅读起来同样引人入胜。剧中的人物全都刻画得十分成功:宰相无疑是一切封建朝廷中那种最没心肝和廉耻的权奸典型,秘书伍尔穆可谓一肚子坏水:至于正面人物,一个个除去其可爱之外又令人信服地有着自身的弱点,如斐迪南的嫉妒多疑乃至自私,露意丝的迷信和软弱,米勒夫妇不同曾度地都惧怕官府,等等。读《阴谋与爱情》,很容易想到莱辛和沙士比亚的一些著名悲剧,例如《爱米丽雅·迦洛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奥塞罗》。
        剧中人物
封·瓦尔特               某个德意志公国的宰相
斐迪南                   宰相之子,少校
宫廷侍卫长封·卡尔勃     
弥尔芙特夫人             公爵的情妇
伍尔穆                   宰相的私人秘书
米勒                     城市的乐师,有些地方也叫吹鼓手
米勒太太
露意丝                   米勒的女儿
索菲                     弥尔芙特夫人的贴身使女
公爵的近侍一名
各种配角若干
《阴谋与爱情》的第一幕------共七场,很长~~


第 一 幕
第一场

           乐师家里的一个房间
        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

米勒      (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                                  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们家的门。
米勒太太  又不是你求它上你这儿来的--又不是你把闺女硬塞进他的怀里!
米勒      我是没有求它上咱家来--我是没有把闺女硬塞给他;可谁会计较这些呢?--我是一家之主,本该更严厉地管教自己的女儿,本该更好地提防那位少校--或者立刻去见他的父亲大人,把事情原原本本报告给他。男爵少爷最终会闹出乱子来,这我无论如何欧该知道,而一切罪责将通通落在我这个提琴师头上。
米勒太太  (将咖啡喝得一点不剩〕笑话!胡扯!什么会落在你头上?谁又能把你怎么着?你仍然将干你的老行道,仍然招收学生,只要什么地方还有招的。
米勒    可是,你告诉我,这整个买卖结果又会怎样?--他不可能娶咱闺女--根本谈不上娶不娶的问题,而做他的一个--上帝怜悯!--得啦得啦!--就说有这么位贵公子,东游西荡鬼知道已经尝试过多少美酒,眼下自然也会有胃口来饮一点清水。当心!当心!即使你在门上的每一个节疤眼儿背后安一只眼睛,即使你对每一只夜蛾子都保持警惕,他也会在你鼻尖儿底下把你的闺女骗走,叫她吃亏上当,自己却溜之大吉。姑娘呢,便一辈子身败名裂,要么呆在家里嫁不出去,要么就继续操那讨厌的营生。(用拳头打自己的额头)耶稣基督啊!
米勒太太   愿上帝发发慈悲,保佑我们!
米勒      是需要上帝保佑。那么个花花公子还会安什么心!--姑娘生得漂亮--苗条--步履轻盈。至于脑顶下边有无脑子,就无所谓了。一班人都不管你们妇女脑子怎样,只有亲爱的上帝才不忽视最根本的东西。--一当那轻浮少年把这方面的底细摸透了--嗨,瞧吧!他马上就会象我的罗德尼嗅到了法国人似的心花怒放,立刻会挂满帆,大胆发起攻击,不--不是我把他想得很坏。人总是人。这我不会不知道。
米勒太太  可你也该读读男爵少爷写给你女儿的那些信。上帝啊,真是美极啦!事情明摆着,他所倾心的纯粹是她美好的心灵。
米勒   唯其如此,更加糟糕!为驱赶驴子,却鞭打袋子。要想向可爱的肉体致意,只得让美好的心灵当信差。我当初是怎么来着?只要先规规矩矩,做到心心相印,等火候一到,肉体便会呼喇一下,跟着也姘在一起!奴仆总是学老爷的样儿;银色的月亮说到底不过是个皮条匠。
米勒太太    你还是先看看少校先生拿到咱们家里来的那些精美的书吧。你的女儿常常用它们做祷告哩。
米勒      (吹了一下口哨)呸!祷告!你那吃惯了杏仁饼的胃肠太娇嫩,消受不了这自然的生炖牛肉汤。--他必须让它在无聊文人的黑死病魔里再煨一煨。快将那些废物扔进火里去!我闺女天知道满脑袋都吸收了些什么荒谬绝伦的东西!它们将渗进她的血液,就象西班牙的蚊虫,把我这父亲勉勉强强还维系着的一点点基督精神也给冲散。扔进火里去,我说!那丫头会难脑袋魔鬼念头,将听信那些懒人乐园中的胡说八道,结果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忘记她父亲米勒是一个提琴师,以有我这样的父亲为耻。到头来,她将使我失去一个能干诚实的女婿,一个热心关照我的女婿……不!上帝惩罚我!(它气急败坏地跳起来)一不做,二不休,我要叫那少校--是的是的,叫那少校明白,咱家不欢迎他这个客人。(准备出门去。)
米勒太太    别胡来,米勒!光他送的礼物就值多少钱啊……
米勒    ( 走回来站在她面前)我女儿的卖身钱吗?--你给我见鬼去吧,不要脸的老鸨母!--我宁肯带着我的提琴沿街乞讨,为换取一盆热汤而进行演奏;宁肯砸碎我的大提琴,把大粪灌进共鸣箱中,也不愿意靠我独生女儿拿灵魂和幸福去换来的钱养活。--百再喝你那该死的咖啡,吸你那该死的鼻烟!这样,你就用不着到市集上去出卖你女儿的脸蛋。在那可恶的浑蛋闯进咱们家之前,我同样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米勒太太    只是别操之过急,莽莽撞撞。瞧你眼下真是火冒三丈!我不过说,别去得罪少校先生,人家到底是宰相的公子。
米勒      问题就在这儿。因此,正因此事情才必须在今天就解决。宰相一定会感谢我,要是他是位好父亲的话。快给我把红绒外套刷一刷,我要去谒见宰相大人。我要对大人说:您的公子看上了我的女儿,可小女不配做您的公子的妻子;然而她又不能做您公子的婊子,因为她是我的心肝宝贝!事情到此结束。--在下的名字叫米勒。

第二场
      
伍尔穆秘书,前场人物

米勒太太   啊!早上好,秘书先生。非常高兴又见到您!
伍尔穆     我也一样,嫂夫人。哪儿有了贵人的眷顾,那儿就再也瞧不起咱这样的小市民罗。
米勒太太    哪儿的话,秘书先生!封·瓦尔特少校先生的光临固然给了我们脸面,可我们也并不因此瞧不起任何人啊。
米勒      (厌烦地)给先生搬椅子来,老婆子!要宽宽衣吗,老乡?
伍尔穆     (放下帽子和手杖,坐下来)好的!好的!她怎么样,我未来的--或者说过去的人儿?--我可不希望--我不能见见她--见见露意丝小姐吗?
米勒太太     多谢您问起她,秘书先生。我的女儿可是一点3儿都不高傲。
米勒    (生气地用胳膊肘撞自己的妻子)老婆!
米勒太太    遗憾的只是,她没有见到秘书先生您的荣幸。她正好赶弥撒去了,我的女儿。
伍尔穆    我很高兴,我很高兴。她有朝一日会成为我信仰基督的虔诚的太太。
米勒太太  (愚蠢而傲慢地一笑)是喽--不过呢,秘书先生--
米勒   (显然十分尴尬,拧了拧妻子的耳朵)你!
米勒太太    要是咱们家在其它方面可以为您效劳,秘书先生,那我们非常高兴……
伍尔穆   (目光中透着虚伪)其它方面!非常感谢!非常感谢!--母!母!母!
米勒太太    可是--正如秘书先生您将亲眼见到的……
米勒  (极其生气地在老婆的臀部上撞了一下)蠢婆娘!
米勒太太   好就是好,更好就是更好;对自己的独生闺女,谁又会挡她的道,不让她获得幸福呢?(愚蠢而骄傲地)但愿您将来别记恨我才好,秘书先生!
伍尔穆    (不安地在圈椅里扭来扭去,一会儿搔搔耳朵,一会儿扯扯衬衫袖头和胸前的褶皱)记恨?哪儿的话?--对了--您到底是什么意思?
米勒太太   喽--喽--我只是想--我是说,(咳嗽了两声)亲爱的上帝偏偏要让咱闺女成为一位贵夫人,所以您……
伍尔穆    (从圈椅中一跃而起)您在说什么?什么?
米勒    请坐下!请别激动,秘书先生。这婆娘是头蠢猪。哪儿会有什么贵夫人?胡说八道,愚蠢透顶!
米勒太太   你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吧。我知道的,反正知道;而少校先生说过的话,反正已经说过。
米勒   (气急败坏,奔过去抓他的提琴)看你住不住嘴?你是想我拿琴揍你脑袋不成?--你能知道什么?他能说过什么?--别信她的胡扯,秘书先生--滚,回你的厨房去!--别当我是个大傻瓜,以为我会指望着靠女儿出人头地!您不会这样想我,对吗?秘书先生?
伍尔穆   我也没资格品评您,乐师先生。您在我眼中始终是讲信誉的人,而我对令嫒提出的请求也是完全算数的。我有一份足以养家活口的差事;宰相挺器重我;如果我想升迁,是不会缺少举荐的。您看见了,我对露意丝小姐诚心诚意,要是她不让一个纨绔公子搞得晕头转向……
米勒太太    伍尔穆秘书先生!我想请您尊重……
米勒   你给我住嘴,我说!--请别介意,秘书先生。还是老样子,去年秋天我对您说过的话,今儿个我可以重复一遍。不过我不想强迫我的女儿。去接近她吧,好好儿地--让她看出和您在一起会得到幸福。要是她摇头--那更好--以主的名义我想说--要那样,您只好认了,只好来和她的父亲喝上几杯--不得不和您一起过日子的是姑娘--不是我--干吗我要固执己见,硬把一个不合她味口的男人塞给她,成为她的累赘呢?--这么做了,我在自己垂暮之年将没脸见人,将坐卧不安,饮食无味,仿佛时时刻刻都有人在骂我:你这个坏蛋,是你毁了自己的孩子!
米勒太太   废话少说--我绝对不会同意;咱闺女生就了的富贵命;要是我丈夫让人说昏了头,我就找法院去。
米勒     贫嘴婆娘,看我不捶断你的腿!
伍尔穆  (对乐师夫妇)在女儿眼中,父亲的意见非常重要,但愿您会了解我,米勒先生!
米勒   倒你的邪霉!必须了解您的是姑娘。我这个吹毛求疵的老头子看得起的,恰恰不会对年轻的馋嘴小妞的口味。我能够准确无误地告诉你,你是否适合当一名乐队队员--可即使对一位乐队指挥来说,女人家的心眼儿也太尖太细。--而且实话实说,老乡--咱是个粗鲁的直肠子德国人--我的意见到头来很难得到您的感谢。我不会劝我女儿嫁给任何人--我却要劝她别嫁给您,秘书先生。请允许我说完。一个缠着女方的父亲帮忙的求婚者--请允许我说--我不相信会有任何出息。否则,她就会羞于走这种老路去向自己心上人表白的。他要是没有勇气,那就是一个胆小鬼;而一个胆小鬼就甭想得到什么露意丝!--是的,他必须背着父亲去追求女儿。他必须使她自己跑来跪在父亲膝下,苦苦哀求父亲:要么让她服毒自杀,要么同意她嫁给自己唯一的心上人。--这样,我才称他是好样儿的!这才叫做爱情!--谁要不能叫女人痴心到这个程度,谁就只好--抱着鹅毛大盹去。
伍尔穆    (拿起帽子和手杖,走出房门)多谢了,米勒先生。
米勒   (慢慢跟着他)谢什么呢?谢什么呢?您可是一点儿便宜没得着啊,秘书先生。(回到房中)他什么也没听见,他走了--可我一见这个耍笔杆的家伙,就象吞了毒药和砒霜似的浑身不自在。他是那样阴阳怪气,令人厌恶,活象是某个走私客从地狱里偷带进上帝的世界里来的--一双细眯眯、贼溜溜的老鼠眼--头发火红火红--腮帮子向前伸得老长,就象造物主出了一件废品,一生气将这个坏蛋扔到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来了似的--不!要我把女儿送给这样一个恶棍,我宁肯让她--上帝饶恕我……
米勒太太   (恶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这条狗!--不过呢,你也别在那儿不干不净地骂啦。
米勒    还有你,也别再对我提你那瘟神少爷--刚才你已叫我气得要死--本该你,上帝保佑,机灵一点的时候你却格外愚蠢。胡扯一通贵夫人呀,你的女儿呀,究竟有什么意思?他在我看来是头狐狸。你只要对他讲了这种事,保管明天就会传得满城风雨。他正是这么个成天走东家串西家、对什么都说长道短的角色,你一不小心漏出一句怪话--得!马上公爵、公爵夫人和宰相全知道啦,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第三场
      
           露意丝·米勒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前场人物。

露意丝   (放下书,走到乐师面前,握着他的手)早上好,亲爱的爸爸。
米勒   (亲热地)乖,我的露意丝--我很高兴,你经常想着创造你的主。坚持下去吧,他会扶助你的。
露意丝    呵,我是个罪孽深重的女子,父亲--他来过了吗,妈妈?
米勒太太  谁呀,孩子?
露意丝   唉!我忘了除去他还有别人--我的脑子全乱了--他没来过吗,瓦尔特?
米勒   (伤心而严肃地)我原以为,我的露意丝已经把这个姓名遗忘在了教堂里!
露意丝    (呆呆地望着他好一会儿,然后说)我理解你,爸爸--感觉得到你戳进我良心里的那把刀子;可是已经晚了。--我再也不能专心地祷告,爸爸--上天和斐迪南从两边撕扯我流血的灵魂,我害怕呀--我害怕--(停了一停)可是不,我的好爸爸。如果我们由于欣赏一幅画而忽视了画家,他定会觉得是对他最高的赞美。--现在我因为喜爱他的杰作而忽视了上帝本身,爸爸你说,难道不令他高兴吗?
米勒   (不快地一屁股坐进圈椅)瞧吧瞧吧!这就是读那些不敬上帝的书的结果。
露意丝   (不安地走向窗口〕他这会儿会在哪里呢?看着他--听着他谈话的,都是些高贵的小姐,--我,一个贫贱的女孩,被他遗忘了。(说到这儿吓了一跳,赶紧奔向她父亲〕可是不!不!原谅我!我不为自己的命运哭泣。我只是愿意有时--想一想他--这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我的卑微的生命--我想把它变作一缕宜人的清风,吹送到他脸上,使他感到凉爽!--我这青春的小花--就算小得如一朵紫罗兰,我也希望他踩上去,我愿卑微地在他的脚下死去!--这样我已经满足了,爸爸,高傲,威严的太阳是不会惩罚蚊虫的,如果它仅仅是在阳光中过去温暖!
米勒    (感动地附身在圈椅扶手上,手蒙着面孔〕听我说,露意丝--我的这一点残余的岁月,我真愿意将它舍去啊,要是你从来不曾见过那个上校。
露意丝   (惊恐地〕他说什么?他说什么?--不!他不是这个意思,我的好爸爸。他不会知道,斐迪南是我的,生来就是我的,是慈爱的天父为了使我快乐而创造的。(她助理沉思)当我第一次见到他--(加快语速)热血便涌上我的脸颊,我的所有血管都流动得更加欢畅,每一次脉搏都在说,每一下呼吸都在低语:是他,就是他!--我的心也认出了它渴慕已久的人,证实道:就是他!而周围的整个世界似乎在同声欢呼和共鸣。那一瞬,--呵,那一瞬我的灵魂中出现了第一个清晨。千万种青春的情感从心里涌出,象春来时大地百花怒放。世界从我眼前消失了,可我却意识到,它从来没有跟现在这样美好。我不知道还有上帝,可却从来没有跟现在这样热爱他。
米勒  (奔向露意丝,将她抱在胸前〕露意丝--宝贝儿--好孩子--把我这老朽的头颅拿去吧--把我的一切--一切全拿去吧!卡那位上校--上帝作证--我永远不能给你!(他走了。)
露意丝   我现在也不指望得到他呵,父亲。我的生命有如一滴朝露--一个关于斐迪南的梦想就已将它饮尽。今生今世我甘愿失去他。将来,妈妈--将来啊,当等级差别的篱笆夸掉以后--当出身微贱的皮壳从我们身上剥落以后--人又纯粹是人--我除去自己的纯洁清白之外一无所有,可父亲不是经常讲嘛,当上帝到来之时,金银首饰和显贵头衔将一钱不值,而心却会受到珍视。那时候我将变得十分富有。那时候,眼泪将成为胜利的标志,美好的思想将取代高贵的门第。那时候,我也变得高贵了,妈妈--那时候,他还有什么高过他的姑娘之处呢?
米勒太太   (急匆匆站起来)露意丝!少校来啦!他跳过了篱笆!叫我藏到哪儿才好哟!
露意丝   (开始战栗起来)别,妈妈。你留下吧。
米勒太太   我的上帝!瞧我这副模样!我一定会羞死了的。我不能在少爷面前丢人现眼。(下。)



                    第四场

     斐迪南·封·瓦尔特。露意丝
    他飞跑向她--她面色苍白地贪倒在圈椅上--他站在她面前--他与她四目相对,默默无言
     过了一会儿。

斐迪南   你脸色怎么这样苍白,露意丝?
露意丝    (站起来,扑进他怀里,搂住他的脖子)没什么。没什么。你来了一切都好了。
斐迪南    (捧起她的手亲吻)可我的露意丝还爱我吗?我的心仍然和昨天一样。你的心也是这样吗?我迫不及待地跑来,只是想看看你是不是高兴,然后也高高兴兴地离开。--可你并不高兴!
露意丝    不,不,亲爱的。
斐迪南    实话告诉我。你真的不高兴。我能象看透这颗清亮如水的钻石一般看透你的心。(他指了指他手上的戒指)这儿没有任何一点小气泡我看不见--你脸上流露出来的任何心事同样逃不过我的眼睛。你怎么啦,快告诉我!我只要看见你这面镜子没有尘埃,整个世界对于我便晴空万里。到底什么叫你烦恼?
露意丝   (默默地、意味深长地注视了他一会儿,然后伤感地说)斐迪南啊斐迪南!要是你也理解,在我们的预言中,所谓市民少女含义多么奇妙……
斐迪南   什么意思?(迷惑不解)姑娘,听我说!你怎么想到这个?--你是我的露意丝。谁告诉你说,你还是别的什么来着?你看看,你这虚情假意的人儿,你竟这样地给我泼冷水!要是你全心全意地爱我,哪来时间去联想那些事?我呢,一到你身旁整个理智都融化为了对你的注视,一离开你又化作对你的梦想--可你在爱我的同时还能头脑清醒?--你真该害羞!你为那些想法而苦闷的一分一秒,都是对你的年轻人的剥夺和背叛!
露意丝   (抓住他的手,摇着头)你想诳我,斐迪南--你想把我的目光从我必定会掉下去的深渊边沿引开。我看见了我的未来--荣誉的呼唤--你的前程--你的父亲--我的一无所有。(惊恐,将他的手丢开)斐迪南!你我头顶上悬着一把剑!--它们一定会拆散我们俩!
斐迪南    拆散我俩!(跳起身来)你从哪儿来的这种预感,露意丝?拆散我俩!--谁有能耐拆散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拆散两根琴弦发出的共鸣?--我是一个贵族--可咱们倒要看一看,我的封爵文书是否比天长地久?我的贵族族徽是否比露意丝眼里的纹章更加有力量?这纹章表示的是:这个女子注定属于这个男人!--我是宰相的儿子。正因为如此,除去你的爱情,又有什么能抵销我的父亲劫夺来的财产将遗传给我的诅咒?
露意丝    我真畏惧他啊--你那父亲!
斐迪南    我什么也不畏惧--什么也不害怕--只怕你爱情有了限度。让我俩之间阻隔着丛山峻岭好啦,我将象登楼梯一般攀越它们,飞进我的露意丝的怀抱。厄运的风暴只会鼓起我感情之帆,危难只会使我的露意丝更加妩媚迷人。--我说,亲爱的,什么也别害怕。我--我我愿亲自守护着你,就象魔龙守护地下的宝藏--信赖我吧1你不再需要守护天使--我愿置身于你和命运之间--承受你的一切伤痛--为你搜集欢乐之杯的一点一滴,然后用爱情的金盏盛着奉献给你。(温柔地搂着她)这条胳臂将支撑着我的露意丝走完人生旅程;当上帝在迎接她时,将发现她比离开时更加美丽,因而惊叹塑造灵魂的工作最后只能由爱情来完成……
露意丝   (推开他,异常激动)别说啦!我求求你,别说啦!--要是你知道--别折磨我--你不知道,你这些希望如何一样刺痛我的心。(想要走。)
斐迪南    (拉住她)露意丝!怎么啦?怎么回事?干吗突然这样?
露意丝    我原本忘掉了这样的梦想,生活得幸福宁静。--可现在!可现在!--从今以后--我生活的平静失去了。--胸中将不断骚动着--我知道--种种痴心妄想。--走吧--上帝宽恕你!--你在我宁静的年轻心房中扔了一把火,把永远永远不会熄灭。(她冲出房去。他无言地追赶着她。)


                   第五场
   
            宰相家的大厅
        宰相颈上挂着枚十字勋章,勋章旁边还有一颗宝星,和秘书伍尔穆一同上            场。

宰相     迷上了一个姑娘!我的儿子?--不,伍尔穆,你永远别想让我相信。
伍尔穆   请大人恩准我提供证据。
宰相     要说他向一个市民家的小妞献献殷勤--说些个奉承话--甚至胡诌什么情呀爱呀--这些事情在我看来通通可能--通通可以原谅--不过呢--竟然是一名吹鼓手的女儿,你说?
伍尔穆    是乐师米勒的闺女。
宰相      模样儿俊吗?--那还用问-
伍尔穆    (提起了劲头儿)标准的金发美人,毫不夸大地说,即使排在宫里的佳丽队中,仍然出众超群。
宰相     (笑)你告诉我,伍尔穆--你显然看上了这个妞儿,我断定。--可你瞧,我亲爱的伍尔穆--如果说我儿子也对姑娘有好感,那就让我产生了希望;夫人小姐们将不会嫌弃他,他在宫里会有所作为。你说那姑娘很没,这使我为我儿子高兴,因为他眼力不错。他在傻丫头面前表现很真诚?那更好嘛--我看,这说明他足够机灵,可以拿谎话换得实惠,是个当宰相的材料。他甚至得手了?妙极妙极!这说明他交了桃花运。--闹剧竟然以一个健康的小孙儿首场--那更妙地无与伦比!那我便要为我家族的兴旺发达再喝一瓶西班牙甜酒,并且替他的婊子代缴风化罚金。
伍尔穆    我唯一的希望是,大人,您不会为了消愁解闷,才不得不喝这瓶甜酒。
宰相      (严肃地)伍尔穆,你放明白点,我一旦相信什么,就会相信到底;一旦生起气来,就会暴跳如雷--你企图煽动我,我却拿它寻开心。你意在摆脱你争风吃醋的对手,对此我深信不疑。你想从姑娘身边挤走我的儿子力不从心,就打算拿我这个老子当苍蝇拍使,这我也觉得可以理解--你出手不凡,将来定会成为一个大无赖,这甚至令我十分欣喜--只是呢,你理解我,千万别把你的阴谋诡计搞得来破坏我的基本准则。
伍尔穆    大人原谅。即使真的--如您说疑心的那样--在哲理存在着吃醋的问题,那充其量也只是用了眼睛,还没轮上舌头。
宰相    我倒认为完全可以不吃醋。你这个傻蛋,你从铸币厂得到金币,或者从银行里得到金币,这两者难道有什么区别吗?你只要想想此地的贵族们,便会心安理得啦:--有意也罢,无意也罢--在我们这儿举行的每一次婚礼上,至少总有半打以上的男宾--或者侍从--是对新郎的乐园的几何尺寸了如指掌的。
伍尔穆    (鞠了一躬)在这点上,大人,我宁肯做个贫民。
宰相      不过,现在我要让你高兴高兴,给你一个反击你情敌的绝妙机会。正是目前,为了迎接新公爵夫人的到来,内阁筹划着安排弥尔芙特夫人假意离开,并且让她新结一门亲事,以便把事情办得毫无破绽。你知道,伍尔穆,我的声望在多大程度上仰仗着夫人的影响--我最强的力量如何受着公爵的情绪左右。他正在为弥尔芙特寻找新的搭档。别的人可能去应征--去做这笔交易,通过夫人博取公爵的新人,变成他不可或缺的宠幸--是的,为使公爵仍然留在我的家族的网中,我要让斐迪南去娶弥尔芙特……你明白吗?
伍尔穆    我豁然开朗,眼花缭乱……宰相大人至少向我证明,他当父亲只是位新手。要是他以牙还牙,象您做他慈爱的父亲似的做你孝顺的儿子,那就会违抗你的要求,外加提出抗议。
宰相    所幸我从来还不曾担心过什么计划不能实现,只要我认为:就该这么办!--喏,你瞧,伍尔穆,我们又回到先前的话题上来啦。今天上午我就要向我儿子宣布他订婚的事。他的表情要么证实你的疑虑有道理,要么将它一笔勾销。
伍尔穆    大人,请您原谅我多嘴。令郎肯定不会对您有好脸色的:而这既可怪您准备从他怀中夺走那个丫头,也可怪您决定配给他的这个未婚妻。我求您做一次结论更明确的试验。您不妨选国内最清白无暇的女孩作他的对象,他要说一声好,那我伍尔穆这个秘书甘愿去锤三年石头子儿。
宰相     (咬着嘴唇)魔鬼!
伍尔穆    情况就是这样。那女孩的母亲--一个标准的蠢婆娘--傻里傻气地全给我叨叨了出来。
宰相    (踱来踱去,强忍怒火)对!就在今天上午。
伍尔穆    大人只是别忘记了,少校是--我的恩主您的公子。
宰相     注意别伤害他就是了,伍尔穆。
伍尔穆   我将尽力效劳,帮大人摆脱一个讨厌的儿媳……
宰相     我将报答你,帮你讨一个称心的妻子,是吗?--行啊,伍尔穆。
伍尔穆   (得意地鞠躬)永远是您的仆从,大人。(准备离开。)
宰相     刚才我对你讲的是心腹话,伍尔穆--(威胁地)你要讲出去了…:…
伍尔穆    (笑)那大人就揭露我伪造文书的事。(离去。)
宰相     你确实在咱手心里。我抓住你的把柄,就象抓住拴甲壳虫的线。
内侍     (走进来)侍卫长封·卡尔勃大人……
宰相     来得正好。--请它进来。(内侍下。)


                     第六场

        宫廷侍卫长封·卡尔勃和宰相。
          前者身着华丽而俗气的朝服,背上搭着象征他职务的金钥匙,胸前挂着  两只表,腰挎一柄长剑,肋下挟着平顶帽,头发梳理成了所谓刺猬式。他大声叫喊着奔向宰相,身上散发的麝香味弥漫了整个大厅。

侍卫长    (拥抱宰相)啊,早安,亲爱的!休息得好吗?睡得好吗?--原谅我这么晚才来请安--公务紧急--厨房要的菜单--请帖--安排今儿个的雪橇郊游--唉--接着还得去殿下卧室上早朝,向他报告今儿个的天气。
宰相     是的,侍卫长。这一俩,您当然分不开身啦。
侍卫长    这还不算,那个混帐裁缝还拖住我。
宰相     可到底彻底解决了吧?
侍卫长    事情还没完。--今天真叫倒霉一个接着一个。您听听!
宰相     (心不在焉)哪能呢?
侍卫长    您听着好啦。我刚跨下车,那些马就惊了,又是跳又是蹬,溅得--我请你想想!--我两条裤腿上全是烂泥浆。怎么办啊?请看在上帝份上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男爵。我束手无策。时间这么晚了。事关一天的旅行--而这副德性去见殿下!上帝主持公道!--您猜我想起了什么?我假装晕倒。仆人们急急忙忙把我抬进马车。我十万火急地赶回家--换好衣服--再往回赶--你说怎么着?--仍然第一个出现在谒见厅里--您看怎么样?
宰相    真是急中生智,大智大慧--卡先别谈这个,卡尔勃--您和公爵谈过了吗?
侍卫长    (洋洋得意地)谈了二十分零三十秒钟。
宰相     我说哩!--这么讲,您毫无疑问给我带来了重要消息罗?
侍卫长   (先沉吟一会儿,煞有介事地)殿下今儿额穿了一件鹅黄色的海狸皮袍子。
宰相    我看呐--不,侍卫长,我今天可以告诉您一件更好的消息--弥尔芙特夫人要成为封·瓦尔特夫人啦,对您这肯定算得上新闻吧?
侍卫长    真的!--已经定了吗?
宰相      千真万确,侍卫长--我想劳您驾马上去见弥尔芙特夫人,让她准备好接待少校的拜访,并且把斐迪南的决定在整个京城公布出去。
侍卫长   (兴奋地)呵,非常乐意,亲爱的。--对我来说再好不过!--我火速赶去--(拥抱宰相)再见--不出三刻钟,全城都会传开。(跳跳蹦蹦出去了。)
宰相    (望着侍卫长的背影笑起来)还说什么世界上的这种人是废物!--瞧着吧,要么斐迪南乖乖地同意,要么就不得不怪全城的人都撒了谎。(按铃。伍尔穆走进来。)叫我儿子来一下。(伍尔穆下。宰相在厅里走来走去,心事重重。)


                    第七场

            斐迪南。宰相。伍尔穆上场后立刻又退下去。

斐迪南     您找我,父亲大人……
宰相       为了有朝一日我能为我的儿子感到荣幸,我不得不叫你来。--让我们单独呆一会儿吧,伍尔穆!--斐迪南,我已经观察了你好长时间,发现你已不再是一个令我欣喜的开朗快活的青年。你脸上隐隐流露出一种异样的苦闷--你躲着我--躲着你的朋友们--呸!象你这个年龄,我宁可原谅你十次放荡不羁,也不愿看见你一次这么忧心忡忡的样子。把你的苦闷告诉我,亲爱的孩子!让我为你谋幸福,照着我的话去做,别东想西想。--来,拥抱我,斐迪南!
斐迪南    您今天很慈蔼,爸爸。
宰相      今天?你这坏小子!--而且在说出这两个字时还酸不溜溜的!(严肃地)斐迪南啊!--为了谁我踏上了成为公爵心腹的危险之路?为了谁我昧了天理和良心,永远地?--听着,斐迪南--我是同我的儿子讲话--我除掉了我的前任,又是为谁铺平道路?--这段历史象刀一样刺进我的心,我越是想对世人隐藏真相,它越刺得我鲜血淋漓。听着,告诉我,斐迪南,我干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啊?
斐迪南   (吓得倒退一步)该不是为我吧,父亲?这一罪行的血红反光,该不会落在我头上吧?万能的天主在上,我宁肯没生出来,也别去作这种罪行的借口才好!
宰相     这是什么话?什么话?算啦!原谅你这个满脑袋浪漫想法的傻瓜。--斐迪南--爸爸不生你的气,你这自以为是的小家伙--你就是这样报答我那许多不眠之夜吗?就这样报答我无尽的忧虑关怀,我良心的永恒刺痛吗?--罪责我来承担--法庭的诅咒和惩罚我来忍受--你从第二手获得你的幸福--罪孽不会附着在遗产上面。
斐迪南   (朝天举起右手)我在此起誓,绝不继承只会叫我想起一个可耻的父亲的遗产。
宰相     听着,年轻人,别激怒我!--要按你的想法行事,你一辈子只能在地上爬行。
斐迪南    噢,那也不错,父亲,那毕竟比围着王侯的宝座爬来爬去要好。
宰相      (强压住怒火)哼!--必须强迫你认识自己的幸福所在。被的许多人千辛万苦也休想爬上去的位置,你玩儿似的糊里糊涂便给捧上去了。你十二岁当上见习士官,而十岁当上少校。这都是我在公爵面前争取的结果。你将来会脱下军装,进入部里。公爵已提到过枢密顾问--驻外使节--特别的恩宠什么的。在你眼前正展示着美好的前程。--一条平坦的大道直通公爵的宝座--直通与权力本身一样有价值的权力的象征--这,难道不令您鼓舞神往吗?
斐迪南    不,因为我对伟大和幸福的理解与您不完全相同。--您的幸福很少不以毁灭为表现。嫉妒、恐惧、怨恨是一面面可悲的镜子,显赫的王侯便对着这样的镜子微笑。--眼泪、诅咒、绝望是可怕的筵席,让众所称赞的有福之人尽情享受;当它们喝得醉醺醺地站起来时,就该踉踉跄跄地去上帝的宝座前接受审判,永劫不复!--我关于幸福的理想,是知足而自我克制的。我的所有愿望,都埋藏在我的心中。
宰相    了不起!没说的!妙极了!过了三十年第一次再聆听教导!--可惜,我五十岁了,脑袋已经顽固地再也学不进去!--对啦--为了不埋没你这罕有的才能,我要在你身边放上一个人,和她在一起,你可以尽情地去发挥你那些稀奇古怪的狂想。--你得下决心--今天就下决心--娶一个妻子。
斐迪南   (惊愕后退)爸爸?
宰相     被客气--我已经用你的名义给弥尔芙特夫人送了帖子。务必劳驾你过去告诉她,你是她未来的丈夫。
斐迪南   告诉弥尔芙特?爸爸!
宰相     如果你认识她……
斐迪南   (失去自持)好个在公国中万人唾弃的女人!--可我大概十分可笑,爸爸,竟把您一时的气话当了真?您未必愿做一个无赖儿子的父亲,他竟娶了一个有权有势的婊子?
宰相    岂止愿意。她要肯嫁一个五十岁的老头,我自己还会去向她求婚哩--难道你就不肯做这无赖父亲的儿子不成?
斐迪南   不!只要还有上帝!
宰相     放肆到了极点,我敢担保!只因为太少见,我不见怪……
斐迪南   求求您,爸爸!别再让我惶惑难受,不清楚我是否还能称自己是您的儿子。
宰相     孩子,别傻气啦!哪个聪明人不渴求获取与他的国君在某处交换角色的殊荣呢?
斐迪南   您对我真成了一个谜,爸爸。您竟把与公爵一起分享低贱下流的乐趣称作殊荣?
宰相    (放声大笑)
斐迪南   您笑吧,爸爸,我不计较。可真那样做了,叫我有何脸面去见一个哪怕最低贱的工匠;他在娶老婆时至少有她完整的身体作陪嫁?叫我有何脸面去见世人?去见公爵?去见哪个将用我的耻辱来洗刷她名誉的污点的姘妇本身?
宰相    你从哪儿学来这张利嘴啊,孩子!
斐迪南    我当着您对天发誓,爸爸!您这样抛弃您的儿子,自己并不能得到幸福,而只会使他不幸。我愿意把生命交给您,如果它能帮您高升。我的生命来自于您;我将毫不犹豫地为了您的伟大显赫而将它牺牲。--可我的荣誉,爸爸--如果您想把我的荣誉夺走,那您给予我生命就是一桩轻率的无赖行径,那我就只能诅咒您,骂您是个拉皮条的。
宰相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慈蔼地)好样儿的,亲爱的孩子。现在我知道了,你是个十足的男子汉,配得上公国内最有德行的女人。--她应该属于你--今天上午,你就去和奥斯特海姆女伯爵订婚吧。
斐迪南   (重新感到愕然)怎么,这个时辰注定要将我完全毁了吗?
宰相    (窥视着儿子)但愿你的荣誉再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斐迪南   不,爸爸!弗莉德里克·封·奥斯特海姆可以使任何别的男人无比幸福。(极度迷惘地自言自语)在我心中尚未被他的狠毒破坏的一点点东西,正被他的好意扯得粉碎。
宰相   (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儿子)我等着你感谢我,斐迪南--
斐迪南   (扑上去热烈地吻他的手)爸爸!您的恩情令我万分感动--爸爸!我最衷心地感谢您的关怀--您的选择完美无缺--可是--我不能--我不该--原谅我吧--我不能爱女伯爵。
宰相   (倒退一步)哈哈!这下算逮住你啦,少爷!你中了圈套,狡猾的伪君子--着就是说,并不是荣誉阻止你娶弥尔芙特夫人罗?--你厌恶的不是人,而是结婚本身罗?--
斐迪南   (先呆若木鸡,一会儿以后清醒过来,准备跑出去。)
宰相     去哪儿?站住!这就是你对我该有的尊重吗?(少校退了回来。)已经通知夫人你要去了。我答应过公爵。宫里城里尽人皆知。--你要是把我变成个说谎者,孩子--在公爵跟前--在夫人跟前--在宫里--在全城变成个说谎者--听着,孩子--或者让我发现了你的那些事情……!等一等!哈哈!你的脸上怎么突然一下子暗淡无光,失去红润了呢?
斐迪南   (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什么?什么?没的事儿,爸爸!
宰相      (目光凶狠地盯着儿子)可要是有什么--要是让发现了你这么不听劝告的原因在哪里--哼,孩子,就算纯属怀疑也会叫我气疯的。先去吧!检阅马上开始了。一喊解散你就得去夫人那儿--我要生了气,整个公国都会打哆嗦。让咱们瞧瞧,我是否对一个顽固脑袋的儿子毫无办法。(走出去又转回来)孩子,我告诉你,你必须去,要不就躲开我,躲开你愤怒的父亲!(下)
斐迪南    (恍若恶梦初醒)他走啦?那是一位父亲的声音吗?--是的,我愿去夫人哪儿--愿意去--去告诉她一些事情,给她看一面镜子,这下流无耻的女人!--在这之后,如果她还要求嫁给我--当着全体贵族、军官和民众的面--用你的英格兰的全部骄傲束紧你的腰--我,一个德意志青年,还是要唾弃你!(匆匆跑出去。)
 楼主| 舒马赫 发表于 2003-12-14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很好的德乐团网站!-Yellow
http://218.244.44.36/cns.dll?fw=cm2&name=%c3%b7%c8%fb%b5%c2%cb%b9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home.htms
http://www.naxos.com.hk/
http://www.berlin-philharmonic.com/
http://www.bso.org/
http://www.carnegiehall.org/
http://218.244.44.36/cns.dll?fw=cm2&name=%c3%b7%c8%fb%b5%c2%cb%b9
http://218.244.44.36/cns.dll?fw=cm2&name=%c3%b7%c8%fb%b5%c2%cb%b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5 03:06 , Processed in 0.067514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