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武汉掌故】汉阳为何在汉水之南

[复制链接]
yinaha 发表于 2010-8-19 17: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把山之南或水之北称为"阳",反之,山之北或水之南称为"阴"。许多带"阴"字或"阳"字的地名,就是根据这种习惯命名的。如,陕西的华阴,在华山之北;江苏的江阴,在长江之南;湖南的衡阳,在衡山之南;河南的洛阳,在洛河之北。根据同样的道理汉阳应该在汉水之北。而现在的汉阳明明在汉水之南,这是什么缘故呢?
  

汉阳在汉水之南,既不是古人起错了地名,也不是汉阳搬了家,由汉水之北搬到了汉水之南,而是汉水改道造成的。汉水原来是从汉阳南边汇人长江的。《尚书·禹、贡》上说:"汉水南至大别入江。"《春秋左传》云:"定公四年,吴师伐郢,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 别"。杜预注《左传》释地曰:"二别,近汉之名。"郦道元《水经注》指出:"案《地说》言:汉水东行,触大别之破,南与江合,则与《尚书》、杜预相符。"这就是说,汉水古时是从大别山(即今龟山)之南入江的。汉阳县名是在606年(隋大业二年)由汉津县改名而来,取名汉阳的根据是汉津县治由林鄣山移到了鲁山(即今龟山),居汉水之北。汉水故道早已淤为平地,具体在汉阳南边的什么地方,今已不可考,大致是从郭师口折向东南,经邓家岭西南至旧汉阳城南,在今鹦鹉洲头一带入江,略对武昌鲇鱼口。
  

明成化初年,在汉阳县西郭师口之上,汉水冲决旧河道笔直向东而流,从黑山、梅子山、龟山之北注入长江。汉阳城便在汉水之南了。
  

同样的,原来的夏口或汉口,即汉水入江口亦在汉阳城南,汉水改道后,才在汉水入江口之北形成新的汉口。
  
古老传说,民国年间,因汉水入江口的集稼嘴一带河道弯曲,涨洪水时排水不畅,致使汉水两岸常受水灾,曾拟将汉水引入汉阳城南的故道,不知何故,此计划并未实施。
  
另,汉口有所谓襄河故道者,上通汉水处在郭师口对岸,称襄河口,下通潇湘湖(即后湖),从沙口入长江,方位约在今解放大道一线。从前诸书多误为汉水故道。其实襄河(襄水)本是汉水旁支,后来因汉水在襄阳一段俗称襄河,致混用为汉水之名。
jerryhu 发表于 2010-8-19 19: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汉阳了,还是说说汉口的热干面吧。哪天把你做的热干面上传,看看手艺如何。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10-8-19 2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要说,热干面也是要做滴![s:115]
dengzi17 发表于 2010-8-20 08: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原来如此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10-8-20 17: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那天你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没给你解答清楚,因为我自己也没搞明白,哈哈。

现在总算给你一个最完美的解答了。
一个大屁十万八 发表于 2010-8-20 17: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水故道早已淤为平地,具体在汉阳南边的什么地方,今已不可考
======================
讲个笑话,我小学二年级看历代帝王传。
上面每个皇帝的栏目中,都有埋葬地的介绍。
很多皇帝,特别是游牧民族的,由于陵可能找不到了,书中一律概括为:今地不可考。
于是乎,如同李万姬在我心目中天下第一美女一样,不可考成了堪比北邙的风水宝地。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10-8-20 17: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常常不可考就是不可靠了呗!呵呵

不过很多时候只能靠逻辑推理了,合理的就接受,不合理的就摒弃吧。

就像侦探根据有线的线索层层推理直到得到事件真相一般,虽然不一定就是事实,倒也有趣。
dengzi17 发表于 2010-8-22 1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8-22 1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STUD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3 06:26 , Processed in 0.02561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