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要打败你

[复制链接]
tiger2010 发表于 2010-9-23 23: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从来没得过12分,我从来没让你拿到过两位数的分数。”
  假定如下情形。
  你是一名高中球员。全队训练结束后,你说服一个平时上场时间很少的队友留下来,跟你打一对一。我们管这名队友叫“罗伯”吧,而你,比罗伯要好太多太多。
  现在,你俩开始比赛,每进一个球算1分,进球后球权交给对方,谁先拿到100分谁赢。可怜的罗伯,你对付他太有心得了。你背身单打他,你带球突他,你在他面前干拔跳投。很快,你就确立起巨大的优势,足以让他没脸见人。我们假设,现在比分是40比0。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a)开始同情罗伯,因为他毕竟在帮你,训练完还留下来陪你练球,于是你有所放松,至少让他能进一些球。
  b)继续认真比赛,但只在外围跳投,好让罗伯有反抗的机会,从而让比赛更具悬念。
  c)没有半点要停下来的意思,防守时紧咬着罗伯不放,进攻时则继续摧残他,因为——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地、彻底地、从头到尾地这样做;只有弱者才会怜悯对手,哪怕只是片刻的怜悯。
  你的答案是什么?如果你选c,那恭喜你,你的思维模式和科比·布莱恩特是一样的。

  事实上,上述情节真真切切地在科比身上发生过,还不止一次。那是他在宾夕法尼亚州Lower Merion高中念书时的事,那名可怜的队友叫罗伯·施瓦茨,是一个身材矮小但脾气很好的后卫,上高三。和罗伯·施瓦茨一对一,科比远不止以40比0领先,有时候,他会取得80比0的优势!
  想想看,80比0,在对手一分未得之前,你要连续得分80次,这需要多么专注、多么无情才能做到?科比就能。对科比而言,你就该这么做,就该这样打球。
  惨遭科比蹂躏的罗伯·施瓦茨,如今在费城附近当力量与体能教练,他回忆说:“你会以为他要舒缓一下,可他体内根本没有这种程序。我想,我所获得过的最好成绩,大概是12比100。”
  然而,科比坚决不承认自己曾让施瓦茨取得过那样的“成功”。科比说:“我想他撒谎了,我跟罗伯也说过。当我们聊起这件事,我说,‘你从来没得过12分,我从来没让你拿到过两位数的分数。你得到的最高分是5分。’”
  说这话时,科比脸上挂着微笑,却笑得很勉强。他想澄清这件事,因为他不允许我们任何人相信,那个叫施瓦茨的小孩曾在他科比·布莱恩特身上拿过两位数的得分。


“他没法将其关闭,尽管他曾经尝试过。”
  这种特质,你想叫它什么都可以。
  可以叫它“杀手的本能”,可以叫它“竞争的火焰”,可以叫它“对失败的痛恨”,也可以像萨姆·卡塞尔一样,叫它“乔丹身上的那种东西(that Jordan thing)”。

  在当今NBA,没人能像科比一样诠释它。它是最具价值的技能之一,也是最难教会的技能之一。体育心理学家吉姆·麦基,曾把科比这样的顶级运动员,称为“神经学上的怪胎”,因为他们荷尔蒙与神经系统的构成,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在不同的巨星身上,这种素质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有些人,比如“魔术师”约翰逊,一边和你斗着,一边还露出标志性的微笑;而另一些人,比如拉里·伯德,则宁肯断手指,也不愿向对手表示友好——伯德第一次见到迈克尔·乔丹,是在一场热身赛(NBA明星队vs美国奥运队)开打之前,两人在球场两端各自热身,忽然,乔丹的球滚到伯德脚下,伯德弯腰捡起来,眼睛看着乔丹,却并不交还,而是一脚开出,球从乔丹头顶越过。
  当然,乔丹本人同样以不好相处著称。训练当中,他常常苛责或挖苦队友;比赛之外,他友好地对待对手,也只是为了在后面的比赛中狠狠地教训他们(这是前尼克斯队主教练杰夫·范甘迪对乔丹的控拆,范甘迪还称乔丹为“骗子”,结果说完第二天晚上,乔丹就在对尼克斯的比赛中砍下51分)。乔丹痛恨失败,当年还在北卡罗莱纳上大学时,有一次和助理教练罗伊·威廉姆斯(现北卡男篮主教练)打桌球,结果连输三盘,气得他第二天从头到尾没跟威廉姆斯说过一句话。
  科比的这种特质,也总是不可抑制地喷发出来,在训练中,在比赛中,在夏天的练习中,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哪怕是睡着了,他可能也正梦见自己用某种方式修理着某人,比如梦见自己把比尔·拉塞尔的勾手投篮一掌扇到看台第三排去。
  “他没法将其关闭,尽管他曾经尝试过。”和科比私交不错的前队友德文·乔治说。


“艾弗森在灯光亮起的时候是热爱篮球的,而科比在灯光亮起之前就爱。”
  2008年,科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在一支属于自己的球队里当上了MVP,也被许多人认定为他这代球员中最好的那一个。一位西部的球探说:“(历史上)只有两个人可以相提并论,那就是奥斯卡·罗伯特森和迈克尔·乔丹。我知道有些人,比如我们队的教练,觉得他比乔丹还要好。”
  关于科比,这位球探还有别的要说。比如,提到科比的弱点,他说:“呃,让我想想啊……(长久沉默)不,我觉得他没有任何弱点。”提到科比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他则说:“全联盟大概有10个人比他更好……”他列举了安德烈·伊戈达拉、勒布朗·詹姆斯、乔什·史密斯、德怀特·霍华德和J.R.史密斯的名字,“……但是,没有谁能比他运用得更好。只要看看他某些时候的脚步动作就知道了。”
  再提到科比的专注力,这位球探更是见解独到:“‘热爱篮球(loving basketball)’和‘喜欢篮球(liking basketball)’之间是有差别的。全联盟大约只有30个家伙是真正热爱篮球,他们全年无休地打球。艾弗森在灯光亮起的时候是热爱的,而科比在灯光亮起之前就爱。”
  这种热爱,这种偏执,这种强迫症,是篮球场上最难以量化的素质。没有哪项数据能衡量一名球员究竟有多冷酷,也没有哪项数据能衡量一名球员打倒对手的决心有多强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教不出来的——如果能教,埃迪·科里就能成为六届MVP得主,德里克·科尔曼也能进名人堂。这种素质是天生的,人们一看到,就能立即辨认出来。去问这个联盟里的人,问那些总经理、球探和教练们,只有少数几个名字会跟科比一块儿被提到——蒂姆·邓肯、凯文·加内特、德隆·威廉姆斯、史蒂夫·纳什、克里斯·保罗和马努·吉诺比利(关于吉诺比利,科比曾说:“我爱马努,他打球的方式跟我一模一样,永远全力以赴。”)——然而,即便是他们,也被认为跟科比不在一个档次。2008年,《体育画报》曾经面向NBA球员做过一个调查,问他们“你最害怕谁”,结果科比获得了35%的选票,没有其他任何人接近这个数字。
  科比、吉诺比利、保罗这样的球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看待压力的方式和我们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他们将压力视为一种机会。吉诺比利说:“当你调动起全部的肾上腺素,要负起全部的责任时,那是比赛最有意思的部分。”

  甚至连一些伟大球员,也缺少这种热情。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就说,他年轻的时候,不愿和每一个阻挡他的人发生冲突,他“只想要和平”。但比尔·拉塞尔则表示,那是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你必须要有杀手本能,”他在1965年接受《体育画报》采访时说,“如果你没有,那就忘掉篮球,去从事社会心理学什么的吧。如果你偶尔会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你就肯定没有。”


“如果你要打败某个人,你必须把他揍成一摊烂泥。”
  训练师伊丹·拉文把“杀手本能”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对篮球的热爱,野心,偏执行为,傲慢/自信心,自私,以及——不认为自己有错。拉文说,他在科比身上能看到以上全部特征。
  那个打罗伯·施瓦茨80比0的故事,大概最能说明科比的脑子是怎么想的。我们有几个人能按他那种方式思考?在你已经打了对手79比0的情况下,你怎么能保持专注?你怎么会在明明已经不重要的情况下说,OK,这一分跟前面79分同样重要?
  听到这些问题,科比耸了耸肩。“我不知道,”他说,“老实说,我只是自然而然那样做了。这对我来说没什么。我向来都是这样的,我只是继续保持了而已。”
  但是,科比,这有什么好处呢?它如何能让你变得更好呢?科比咧嘴一笑。“我尝试着控制他,”他说,“所以当我跟罗伯一打一的时候,我总是在练一些不同的东西。我向自己发起挑战说,OK,我能不能操纵他在防守时这样做,好让我锻炼自己向左突破呢?所以我就能做到了。”
  难道你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这么做像个混蛋吗?
  “不,一点都不觉得,”科比说,“对我而言,我很享受这样做。我喜欢打败别人,打败他们,打败他们。如果你要打败某个人,你必须把他揍成一摊烂泥。看看会发生些什么,看看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著名训练师蒂姆·格拉弗,过去曾长期同乔丹合作,如今科比、韦德都是他的客户。格拉弗说:“超级巨星能成为超级巨星都不是偶然的。迈克尔之所以成为迈克尔,是因为他场上场下所做的一切;这并非自然而然就发生的。科比也一样。(他们成功)是因为时间,因为努力,因为他所获得的知识,因为他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个说法很有趣,因为科比曾长期被批评为不肯倾听他人意见,而现在他却因为这点而取得了成功。


“现在我正坐在一台自动驾驶的仪器上,它就这样一直往前走着,走着。”
  科比的年轻队友安德鲁·拜纳姆说:“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是什么在激励着他。”但这并非事实。多年的老队友德里克·费舍尔说:“他想成为这项运动历史上最好的球员,那是他每天都这么努力的原因。”
  “我前进,前进,前进——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的方式。”科比说。
  科比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12岁那年,他从欧洲回到美国,由于爸爸乔·布莱恩特的关系,他接到邀请去参加在费城举办的索尼·希尔夏季联赛,在那儿,他要跟大学生一块儿打球,其中不乏像拉希德·华莱士、阿尔文·威廉姆斯这样的未来NBA球员。“整个夏天,我一分都没得,”说这话时,科比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就连技术犯规的罚球都没有。”
  对一般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毕竟他才12岁;可对科比而言,这就像一声尖利的起床号,顿时将他从梦中惊醒。“从那时起,我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心态,就好像我马上要去某支球队试训,”他说,“看过电影《追梦赤子心》吧?”(注:这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励志电影,英文原名叫《Rudy(鲁迪)》”)——这肯定是第一次有人把科比拿来同鲁迪相提并论,因为在电影《追梦赤子心》里,主人公鲁迪只是一个身材矮小、跑跑龙套的橄榄球运动员——“这家伙没什么天分都能做到,而我如果既有天分,又能一直努力打球,结果会是怎样呢?”科比顿了顿,点点头,“我很好奇,我想知道答案。”
  他的意思是,这就像一场实验?
  “对,就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科比说,“现在,我想知道我究竟能前进到多远。我就一直前进,现在……”他顿了顿,咧嘴笑了,“现在我正坐在一台自动驾驶的仪器上,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把这玩意儿关掉,它就这样一直往前走着,走着。”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9-24 07: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斗力
默克尔 发表于 2010-9-25 1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s:16][s:105]
hancegaint 发表于 2010-9-26 1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比是非贫民出身球员里最有战斗意志力和末节爆发力最强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4 08:08 , Processed in 0.023815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