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People of the century,15世纪选的正是古登堡。
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究竟给欧洲大陆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发明能在历史上享有如此高的地位?
托拼音文字的福,古登堡对印刷技术改进之后,欧洲绝大部分的书籍都只要几十种小方块就能印出来了(直到今天,常用和次常用的简化汉字加起来还有7000多个,毕昇那个年代估计有上万的常用字……这也是为什么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没有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之一吧)。于是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生产完全相同的书籍,并且逐渐出现了期刊和报纸,带动了出版领域的繁荣与发展,也扩大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前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文教、和基督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因而极大地刺激了印刷术的发展。很短的时间内,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便由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的其他城市,接着席卷欧洲各国,成为主要的宗教和文化传播手段。反过来,印刷业的兴起又极大地推进了欧洲科学文教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印刷术的巨大力量还可以从封建统治者的恐惧与压制中得到反证。印刷术传入英国后50年,在宗教改革中就出现了宣传反封建思想的小册子和书籍。152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公布了第一个禁书法案;1557年玛丽女王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特许条例规定:只有公司会员和经女王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业……
古先生一直不断地在进行实验,到1450年,已经能够用大号字印刷《36行圣经》。另外,他在1448年印刷的拉丁文《祈祷书》令罗马教皇尼古拉斯五世(Pope Nicholas V)称赞不已,他决定让古登堡印刷《圣经》。因此当教皇派往德国的特使红衣大主教库萨鲁斯(Nikolaus Cusanus)在1450年宣布让古登堡用他的金属字母活字印刷术来印刷《圣经》。这对古登堡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誉。经过前期的实验和筹备,从1452年到1456年,古登堡用印刷机总共印刷了约185本圣经(期间1454年的时候还抽空印刷了教皇颁发的《赎罪券》),这些“古登堡圣经”也是世界图书收藏界最珍贵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