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十句遗言

[复制链接]
tiger2010 发表于 2010-10-7 1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豫让:“嗟乎!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智瑶的死纯属咎由自取,但豫让却执意要为他报仇。为了杀掉仇人赵襄子,豫让不惜毁了自己的面容,吞炭烧坏自己的喉咙,想尽了各种刺杀的方法,可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赵襄子抓住。襄子欣赏豫让的侠义,每一次都不为难他。最后,豫让也知道自己杀不了赵襄子,就要求襄子能够让他刺一下衣服,以表明自己为主人报仇的心意。襄子答应了他。豫让遂“拔剑三跃而击之”,最后仰天大叫:“吾可以下报智伯矣。”然后横剑自杀。据说当时赵国的志士们听到豫让死的消息,皆痛哭流涕。像豫让身上的那种重义轻利,为知己者可奋不顾身的任侠精神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豫让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而他遗言中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足以令后世忘恩负义者汗颜!





  李斯:“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谁也不能否认李斯在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中所做出的贡献,尤其在统一文字方面,他的功绩更是无人能及。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个满脑子只想着出人头地的家伙,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又做了数不尽的恶事。他残害自己的同学韩非;为了保住丞相的位子,他辜负了秦始皇对他的信任,和赵高合谋篡改遗诏,立了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来,又为了迎合胡亥,屡屡上书附和秦二世的暴政。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被同谋赵高陷害了,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在冷森森的屠刀向着他父子而来的时候,李斯对自己的儿子说出了上面的遗言,曾经的轰轰烈烈在这一刻变得一文不值,曾经认为不值一提的生活,在这一刻又变得是那么的珍贵和遥不可及。千年过后,读来让人慨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项羽:“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曾经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在乌江边走投无路,从横扫天下无对手,到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项羽短暂的一生演绎了一出经典的英雄悲歌。但是这位霸王至死都没有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太过自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足,最终身死国灭,还不自知。实在可叹又可怜!





  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戎马倥偬一生的刘玄德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面对着三国并立,唯蜀最弱的局面,他悔恨自己贸然伐吴,致使蜀汉元气大伤,可是已是时不我待了。大限将至,他只得把恢复汉室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这如杜鹃泣血般的遗言正是一位老父亲即将离别之时,谆谆教导着自己尚年轻的儿子。而他不知道他的这句遗言在后世被用来教导了无数的孩子!





  宗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过河!过河!过河!”  

  当年的杜甫在武侯祠缅怀诸葛亮时,用自己的想象描摹出了孔明曾经的模样。但他可能没想到几百年后,他的诗句却实实在在地说出了一个人的心声。在收复中原的大好局面下,南宋小朝廷一味地投降退让,不愿还都东京,而且处处掣肘,让宗泽的北伐大业最终变成了泡影。年近古稀的老将军受不了这个打击,病倒了。在弥留之际,他想到了同样壮志未酬的诸葛亮,随口吟唱出了杜甫的名句,但他突然间又仿佛看到了浩荡向东的黄河,看到了黄河岸边整装待发准备北伐的军队,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向军队发出最后的指令:“过河!过河!过河!”可一切都不过是幻影而已,宋军再也没有能够渡过黄河。但宗老将军高呼的三声 “过河”却激励着岳飞、韩世忠等人与金人殊死战斗,最终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6岁的陆游最终没有看到恢复中原之日,在那个“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年代,除了他,还有谁会想起那已经丧失了数十年的中原失地呢?陆游的一生注定是痛苦的,国家的不幸,自身的不幸交织在一起,让他常心怀郁结。但即使是到了风烛残年,他也不改其志,仍然为收复旧山河而奔走呼告。虽然他的呼声被淹没在西湖的歌舞淫乐声中,但从此他的声音就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每到民族危亡之时,都回响在为国赴死的仁人志士的耳边!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南宋王朝的腐朽根本就是无可救药的,但是文天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却永照史册。在那一刻,他已经不单单是在为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尽忠,而是在用他的死向世人展示中国士人的最高境界。他的遗言道尽了一个读书人读书的终极目的和人生的最终追求,连同他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两篇诗作一起都是永垂不朽的宣言书!




  袁崇焕:“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纵然是身陷重围,纵然是粉身碎骨,袁崇焕从未改过他刚毅的本性,即使是在含冤受屈,将要被他效忠的皇帝处死,被他浴血奋战所保护的百姓唾弃的时候,他仍然只想着:守护边疆,守护他所爱的国家和人民。最终他死得比岳飞还要冤,还要惨,甚至他的冤案最后是被他的敌人平反的。可是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他死的那一刻,一缕忠魂就永远地载入了我们的史册之中!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战快哉!”

  经过明清两代高压的政治统治,已经几乎绝迹的任侠精神在谭先生的身上又闪耀了起来:不成功便成仁,若不能生活在理想的社会,宁愿以鲜血去洗涤黑暗的现实。谭嗣同的不妥协,不苟且,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当时麻木的中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而且也曾经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他想要恢复中华、强我民族的革命精神却是不容置疑的。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从未顾惜过自己的身家性命,每看到一丝共和的希望,他都会倾其心血,付出所有。所以直到今日,他的这句勉励后人的遗言仍可以指导着我们继续向前!
堕落伯爵 发表于 2010-10-7 1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SPaiper 发表于 2010-10-7 1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党费。。。。。[s:89]
布鲁西亚之星 发表于 2010-10-7 1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10-7 10: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帝,这些遗言出名时,这个论坛还没建呢。
Valen圆尔哈特 发表于 2010-10-7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备那句也算震撼?那让领导先走情何以堪!
悍将刘三刀 发表于 2010-10-7 1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10-7 11: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死时,有那么清晰的思维吗
jerry2 发表于 2010-10-7 1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句放在当代也适用,不解释。[s:105]
才思枯竭 发表于 2010-10-7 1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崇焕 悲剧帝!
我爱梅梅 发表于 2010-10-7 1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里面好几头 都是我较为欣赏的人!!
Valen圆尔哈特 发表于 2010-10-7 1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记载有时都是不真实的
劳滕战士 发表于 2010-10-7 17: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Valen圆尔哈特 发表于 2010-10-7 20: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客都是无赖,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吕奉先 发表于 2010-10-7 2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卓: 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吾儿奉先何在?”
这算不算遗言[s:86]
bayernismus 发表于 2010-10-7 22: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袁督师那个我得说两句,我虽没有大爆炸那么偏激,但始终对老袁的某些做法不敢认同,看看我们的历史,天启末年,辽东抗奴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因为老袁的督师辽西,才导致了眼瞅着就要亡国亡族的建州女真们缓了过来,并有了崇祯二年的借道叩京。老袁死的不冤,冤的是死法,凌迟太过了。任何人确实都不能否认老袁为了大明的努力,但同样也不能忘记他杀毛文龙放弃辽东的主张,就像我作为德国迷不会忘记在德国的黑暗时期用自己的顽强帮着德国走出低谷的巴拉克一样,也同样忘不了他带给拜仁慕尼黑的伤害。最后多说一句,给老袁平反的是弘光帝,真没建奴什么事呢
bayernismus 发表于 2010-10-7 22: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那个也真差点意思,不说他远程革命家了,单说他发动所谓护国战争,就开了中国政见不合就兵戎相见的先河。你反袁可以,但要通过正当渠道,不能因为议会占少数就发动武装斗争。话说大总统当政那会儿我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教育、军事、科技都有发展,且西方国家正在一战,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争相退还庚子赔款,中国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可正是由于这位远程革命家的煽动,内战爆发了
Alessandro85 发表于 2010-10-8 00: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15楼真乃神人也,天启末年还能形势一片大好,我真佩服您怎么想出来的,莫不是在9千岁魏公公忠贤的领导下一片大好?天启末年乃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最黑暗的时代,原因不解释。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延伸罢了,如果袁崇焕之前对阵满清辽东哪位总督或者经略打过胜仗请用史料举例?如果没有那袁崇焕打了胜仗反倒成了让女真缓过来的话在下实在不敢苟同。你说的形势一片大好可有史料证据支持?开源、铁岭、沈阳、辽阳、广宁、锦州、宁远全线放弃,已经退到距离北京只有几天多路程的山海关了,果真是形势一片大好啊,是满清的形势一片大好啊。若不是袁崇焕重新兴建宁远城并且两次挫败清军,怕满清早入关了,至于毛文龙,没的说,死得冤。但是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不可能改变整体战局,最多是背后袭扰。建议多读读正史,少看点网文才能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
悍将刘三刀 发表于 2010-10-8 0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帮我照顾好我七舅老爷!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10-8 09: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悍将刘三刀于2010-10-08 09:05发表的  :
帮我照顾好我七舅老爷!
小六你好,再见小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3 22:44 , Processed in 0.02879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