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ZT 郎咸平:德国! 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复制链接]
pyongyangsaram 发表于 2010-10-16 0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真不是个。。。。其实只是喜欢德国队,对德国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几天,我们的温总理在德国会晤了默克尔。德国《每日新闻》这样报道,默克尔声称支持欧盟在2016年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作为回报,温总理也称中国将会为外国在华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投资和竞争环境。

  各位以为德国人这回讲理了吗?我在新书《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早就说过,德国人不讲理。今天我在这里再特别补充几句,我们千万要注意,德国可是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这个对手之可怕,我们根本还远没有看到。


  2010年7月的时候,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带着她的庞大代表团来到中国。我发现我们真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民族,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我们的媒体对默克尔的评价简直好得不得了。默克尔来中国都说了些什么?我摘几句给大家看看。“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我对自己能来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感到非常高兴”;“大单代表我的心,中德再度‘蜜月’”……除此之外,我们还广泛报道了一个不知源头的演讲,说默克尔2010年早些时候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必须学会了解中国,了解其伟大的文化和巨大的未来潜力”。完全是胡乱煽情。


  各位,真的是这样简单吗?你们不觉得奇怪?为什么默克尔就对我们这么客气?


  我想提醒,仅仅投资是满足不了德国企业的胃口的,他们想要的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政府采购市场,现在也已经被他们彻底盯上了。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测算,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采购金额,一般都占到GDP的10%-15%。具体到我国,2009年底,我们的政府采购占GDP的比例只有 2%。如果扩大到10%,那至少是5000亿美元。这么肥的一块肥肉,他们怎么可能放过呢?为了拿到这块市场,德国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他们透过媒体、透过跟随政府访问的形式,向我们的高层频频施压。还是我说的那句话,这些新帝国主义的贪婪本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那么他们能不能成功呢?能!他们聪明得很,因为他们也计算过,如果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中国也能享有其他政府采购协议成员的对等的政府采购准入。这个市场在2008年的规模大概在1.6万亿美元,其中1万亿美元的市场来自美国。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中国是愿意保护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呢,还是更愿意让中国企业进入另一个1.6万亿美元的市场?目前来讲,德国生产的汽车,奔驰、宝马、奥迪,哪个市场的潜力最大?肯定是中国。戴姆勒-奔驰车在中国的销售量,过去4年竟然增长了280%。看一下“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就能发现,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宝马品牌和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都出现在里面,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这两大全球豪华车品牌正式进入了我们的政府公务车的采购清单。


 好了,德国想要的投资、想要的政府采购协议都到手了,那么作为交换,我们总应该得到点儿什么吧?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想要的是什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为什么?因为没有市场经济地位,就不可能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占据主动地位,中国出口企业在面临反倾销诉讼的时候,就会非常被动。我们中国动不动就被美国、欧盟以反倾销的名义起诉。什么是反倾销?就是如果你在德国卖产品,为了抢占市场,你把你的产品的定价定得很低,有时定价甚至比成本还低的话,那么德国就可以起诉你,他们可以惩罚性地征收高比例关税。倾销的关键就看成本和售价的差价,但是成本又是怎么决定呢?德国会说因为中国不是市场经济,所以你们市场的人才、生产资料就不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作的,因此成本不真实,价格也不能反映市场需求。


  怎么办?那就找一个第三国或者说是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代替你中国的价格,比如印度、巴西。他们甚至可以找毫不相关的发达国家的价格来代替你中国的价格。你说这不合理也没用的,谁叫你不是市场经济呢?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要知道,当时新加坡的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但人家才不管你这些理由呢,人家就以新加坡的数据为依据,就给你扣上“低价倾销”的帽子了,你能怎么办?


  如果你就喜欢看国内报纸的话,你肯定觉得我们在2010年7月默克尔来访的这一回就已经赢了。


  这么好用的贸易战工具,德国人怎么会轻易让给我们呢?我们真是太天真了。“中德两国2010年7月16日发表联合公报《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将全面推进中德战略伙伴关系。德国表明积极支持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有媒体的标题的标题是“德国首次提出支持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还有的报道说“德国敦促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实际的情况呢?如果各位去看德国联邦政府的新闻通告,就会发现德国非但没有承认,反而是坚决反对承认。我们看下德新社的报道,看看德国总理默克尔怎么说的?她说,目前对欧盟而言仍没有可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同我们温总理会晤后,有媒体就问默克尔中国是否能够得到市场经济地位。她的回答是什么?她说:“我相信,我们还没有到达这一步,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还有待澄清,我们必须能够确信,不发生歧视现象。”不过默克尔口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市场准入可不是一般的问题。她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德国必须保护知识产权,中国不能用市场换技术。此外,市场准入她指的是准许德国人进入中国的政府采购清单,以及允许德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自主创新领域。也就是说,他们要的,我们都给了,但是我们要的,他们现在还给不了。真正是欺人太甚!


 但是我们却激动得不得了。德国外交部网站是提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四种语言服务的,而中德之间的这份“重要”公报却只有德语版本。而德新社的报道更是非常随意,非常的轻描淡写,只是说在一份联合公报中双方称“德国将为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继续做出积极努力。中国将就这一问题同欧盟继续展开频繁对话”。这显然只是一个外交辞令,德国根本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但是我们中文版的公报里对应的说法是什么呢?说“德方将积极支持欧盟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将与欧盟就此继续对话”。我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我们的翻译搞错了呢,还是在有意误导群众?


  问题是对话并不等于承认,也不等于有任何承诺。因此,德新社的说法是,默克尔说,如果中国对此采取相应措施,她将为达成“公平、目标明确的谈判”而做出努力。但是,从德国企业巴斯夫的架势来看,你觉得他们真正给我们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话,又要收取多少额外的买路钱呢?就算是德国给了我们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们得到的实惠也比不上德国得到的实惠。各位不要忘了,德国在2009年以前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英国《金融时报》就报道说,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地区的需求依然疲软的背景下,德国制造商认为,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不断加速的复苏,是由中国推动的。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德国2009年出口虽然下降了18%,但对中国的出口却上升了7%。中德双边贸易额1057亿美元,相当于中欧贸易的四分之一。就拿纺织行业来说,全世界的纺织业几乎都在中国,但我们中国的纺织机械是从哪来的?我告诉你,几乎完全来自德国。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中国服装品牌,什么利郎、杉杉、雅戈尔(600177)等等,它们的机器设备很多都是来自德国。即使在2009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纺织机械也达6.28亿欧元,是第二大市场印度的4倍。还有制鞋行业,中国是鞋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欧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之后,我们56%的企业濒临亏损;而德国作为制鞋与制革设备的最大出口国家,在欧元贬值后出口大幅度增加。


  这就是德国,这才是真实的德国,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德意志之崛起 发表于 2010-10-16 07: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媒体也不是是什么好东西
盖德·穆勒 发表于 2010-10-16 07: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足球远离政治
Wittmann1116 发表于 2010-10-16 0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利益而已。
lucongjian 发表于 2010-10-16 08: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取所需罢了
最后两段让我想起,以前一直不解为什么市场上根本没有,也没听过小日本的电脑配件品牌呢?原来牛B的华硕,技嘉们用来生产的机器全是索尼,日立们。
别盯着德国了,还是巴结好美国大爷要紧,看看悲催的人民币,都涨到6.6了。想想美国不就是拿天朝做了一大手美人空单么!悲剧啊!
lutheraner 发表于 2010-10-16 09: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郎咸平就像条日本人养的狗,前些天给丰田喊冤的架势让人作呕,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历史问题,以及最近的领土争端问题,郎教授都看不到,连个屁都不放,反在广东电视台公开鼓吹什么“唇齿相依”,反过来中国对德国贸易多年来保持贸易顺差,也没什么历史遗留问题,他反要跳过来搬弄是非,对德国说三道四,这算什么天理?
拜仁的1号 发表于 2010-10-16 09: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誰,不認識
RocketZ 发表于 2010-10-16 0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ueid 发表于 2010-10-16 0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已
站在德国的立场人家 才不管你中国死活
能帮德国企业多赚一点就肯定要多赚一点啊
各国都是让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而已
要怪就应该怪中国的政治智慧不够高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10-16 09: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郎已经沦为娱乐人物了,其实在某种程度而言,他才是真正的御用经济学家。
张维迎等人算个屁御用呀,明显和本朝基调唱对台。
慕尼黑上空的猪 发表于 2010-10-16 10: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政治,也不想懂政治,这里只有足球
慕尼黑上空的猪 发表于 2010-10-16 1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政治的复杂,只喜欢足球的简单快乐
慕尼黑上空的猪 发表于 2010-10-16 1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个国家的足球,并不等于喜欢这个国家的一切。我只喜欢德国足球,德国球迷,德国啤酒,还有..........德国美女
jerryhu 发表于 2010-10-16 10: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张现在天天泡歌厅啦;)  御用也分左中右。

开始讲政府采购,最后又绕到企业设备进口,也不知故意混淆,还是话多口误。 “郎眼”也算是给大众娱乐加出气节目,有点儿象当年冯小刚在《编辑部故事》里客串的角色,一进门就“听说了吗?。。。”
maymayflying 发表于 2010-10-16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国家不是利益至上的?
onlyjie 发表于 2010-10-16 1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上大一的时候,就听了个讲座,一个在德国待了几十年的资深记者和外交人员
他讲了很多德国国内的反华行为,德国反华势力和反华倾向很严重。而中国政府碍于中德关系,基本上都往好的方向报道,误导民众。施罗德还不错,现在默克尔(东德出身)明显不待见中国
当时我还是很盲目崇德的,听了之后不是很爽。后来了解的信息多了,发觉确实如此
当然,他们现在盯着中国市场的肥肉,还比较收敛。有钱就是王道,中国人不买VAG的车,VAG明年就破产

中日冲突,赖中国无赖;中德暗战,赖中国政府智慧不够
中国人确实博爱,博爱有点让人无语
中国人对德国人说三道四,就是狗;别人对中国说三道四,甚至利益剥夺,就是理所当然,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

不过足球与政治无关,德国的汽车工业也让我沉醉
jerryhu 发表于 2010-10-16 10: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买VW车,Fisrt Auto-VW先会破产
jerryhu 发表于 2010-10-16 1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一板一眼的,掐不住CP的睾丸,什么十世、潜艇的都不是。能掐CP睾丸的是美、日,法国人倒是很狡猾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10-16 10: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jerryhu于2010-10-16 10:15发表的 :
老张现在天天泡歌厅啦;)  御用也分左中右。

开始讲政府采购,最后又绕到企业设备进口,也不知故意混淆,还是话多口误。 “郎眼”也算是给大众娱乐加出气节目,有点儿象当年冯小刚在《编辑部故事》里客串的角色,一进门就“听说了吗?。。。”



主题来说,本朝的宗旨,大央企,国进民退,威权政府,还都和老郎的观点暗合。所以说老郎其实是御用么。当时都说政府打压老郎,其实和捧兽兽等丑闻炒作的方式太像了,老郎奖座费分分不少,书刊也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也就是长江商学院的教授没了,这算是实体的影响了。
老张整天批凯恩斯,搞放开,太违背本朝的基调了。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10-16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歌厅了,想起一个笑话。
前段去二线城市去,哥们酒桌上喝多了,说去消遣下。我说现在每月11号,就让你过光棍节,何处去消遣。哥们回答,熟悉的一个场子,牛人入股,卡友独享,保证安全。我因为喝多,断然拒绝。
这玩意真像很多调控政策,硬是消灭了部分的刚性需求,把权利搞到了少数手中了。这个卡就是准入制了。
小姐和住房,民众投资渠道和央企等等,可以以此类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3 22:21 , Processed in 0.03069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