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载】“陪你到武汉/北京去看海”对比慕尼黑Isar河水及排水系统

[复制链接]
fealfcbayern 发表于 2011-6-24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此文为转载 from:豆瓣forca】

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157902274/

Isar河.jpg
Isar河

图片上这条河叫做Isar河。它源于慕尼黑南面的阿尔卑斯山,穿过慕尼黑城,一路向北最终汇入多瑙河。按照中国人习惯说法说,它就是慕尼黑的母亲河了。
像照片中的那样,每逢夏天,河边是市民最爱的去除之一。晒太阳,烧烤,游泳。等等。但你能够想象么,如此清澈的河水,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慕尼黑城每天所排进去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包括落在地面的雨水。有容乃大的Isar河海涵了这些“污水”而依然美丽的功劳归功于慕尼黑出色的市政排水系统和它背后的那个管理机构——Münchner Stadtentwässerung。


1930年绘制的地下排水的示意图.jpg
1930年绘制的地下排水的示意图

   现在老城街道下保留的地下排水.jpg
现在老城街道下保留的地下排水


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当时的执政官Karl Probst修了一条20公里的阴沟渠,将污水引向了Isar河。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到了二战前,慕尼黑市政排水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第一个污水处理厂Gut Großlappen在慕尼黑建成。而到了1989年,慕尼黑市的第二个污水处理厂Gut Marienhof落成。如果开车去安联体育场看球的朋友,在路过Studentenstadt后注意往右手边望一下,就不难发现Gut Marienhof这个慕尼黑现在最大最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

除此以外,在慕尼黑的地下,有着一共2400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他们每天将 56万立方米的各种生活和工业污水 输送到上述的两个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处理,成为对环境无害的洁净的水,再排进Isar河中。


慕尼黑全城的排水管网示意图,黄色是地下储水库,橙色是水泵站.jpg
慕尼黑全城的排水管网示意图,黄色是地下储水库,橙色是水泵站



——如果慕尼黑遇到了突降暴雨怎么办?

上图可以看到,在慕尼黑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黄点表示的地下储存水库。这些地下储存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地下的储水库用他们706000立方米的容量, 暂时存贮暴雨的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的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量。


   慕尼黑Hirschgarten Park地下储水设施,德国最大.jpg
慕尼黑Hirschgarten Park地下储水设施,德国最大


   慕尼黑oberwiesenfeld地下储水设施,三个足球场大小.jpg
慕尼黑oberwiesenfeld地下储水设施,三个足球场大小

   市政工作人员地下管网内的“皮划艇”上班方式.jpg
市政工作人员地下管网内的“皮划艇”上班方式

   市政工作人员地下管网内的“皮划艇”上班方式2.jpg
 楼主| fealfcbayern 发表于 2011-6-24 11: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说一下Isar河
不管怎么样,如果暴雨不期而至,就算城市由于市政设施的保护可以幸免,毕竟雨水还是要流往Isar河的,Isar河会因此而泛滥成灾么?
和吕秀才那种把西凉河堤加高50米的方式不同,慕尼黑对Isar的水患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水可以疏,不可以堵。
方法很简单——和国内侵占河道和湿地的情况相反,慕尼黑一直在不断的扩大滩涂,河两边的湿地和绿地。这样在河水高涨的时候,利用大面积湿地和植被对水的涵养能力,减少河水对两岸的压力。而在平时,大面积临水的绿地也为市民提供了很好的休闲的去除。一举两得。

Isar河 2.jpg

Isar河 3.jpg


改造完的河道明显分为两部分,渠状部分和用于洪水时的滩涂绿地.jpg

要在国内,沿河的房子均价2万起,有没有!.jpg

所以在慕尼黑,你很少看到河堤的样子,Isar河两岸,经常是这个样子的


Isar河4.jpg


Isar河5.jpg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juycable 发表于 2011-6-24 12: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猪不跑 发表于 2011-6-24 1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了 [s:87]
猪不跑 发表于 2011-6-24 1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龙应台啊!
德迷1314 发表于 2011-6-24 12: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微博:

“上海市平均海拔2米,德国人设计的地铁一号线,至今未发生因渗水而停运;天津市平均海拔3米,意大利人设计的邮政局,下多大雨台阶上从不存水;1998年洪水,哈尔滨俄国人1903年修的大桥纹丝不动,吉林市伪满时期日本人的水电站照常运转,中国人九十年代修的大堤垮了。。。”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1-6-24 12: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不懂得GDP呀,要是弄个工程就能管100年,那要少了多少GDP呀?
萌萌 发表于 2011-6-24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豹II 发表于 2011-6-24 13: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北京积水的位置的名字 就知道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积水了
schneider19 发表于 2011-6-24 13: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儿北京到处都是积水潭~~
寒冰倚天 发表于 2011-6-24 14: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梦都在想着去慕尼黑。
冬瓜小满哥 发表于 2011-6-24 16: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冬瓜小满哥 发表于 2011-6-24 16: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冬瓜小满哥 发表于 2011-6-24 16: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kahnlike 发表于 2011-6-24 17: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当时只觉得漂亮,现在才知道原来伊萨河还有这么多故事啊。
弗莱堡的小河道的确是个挺别致的景观,据说如果你不小心踏入,就会与一个当地的姑娘相恋。
前天才看到武汉发大水的新闻,真是成了地地道道的“江城”、甚至“海城”了。希望家人、朋友们一切都好。
ivivic 发表于 2011-6-24 17: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尼黑没受过水灾吗
流逝 发表于 2011-6-24 17: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自豪感是怎么产生的,还真挺迷惑的
安修 发表于 2011-6-24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呃,德国好像上周刚刚哪里被淹了。
冬瓜小满哥 发表于 2011-6-24 1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豹II 发表于 2011-6-24 1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德国也会发大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4 12:20 , Processed in 0.03410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