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快要平息的欧冠决赛拒罚点球风波,因为TK的一句解释,重新变得沸沸扬扬。 作为一直挺TK的人,不得不说这次是有点失望的。
很同意安修的话,TK太理智了。在足球场上,关键时刻的清醒与理智绝非坏事,然而如果每个人在做事情之前都要分析123之后觉得有很大把握才去尝试,那么这个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意外,神话和所谓的“奇迹”了。 有些时候不是因为知道希望不大就可以不去尝试的,因为放弃和失败,从本质上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更何况这一次,只是压力很大,有罚丢的可能性而已。 点球本就没有所谓100%成功的保证,既然同样在半决赛罚失点球的Lahm都可以第一个站出来,TK为什么不可以?要知道即使罚丢了点球,Bayern的球迷们也不会像对待Robben那样苛责于他——自家的孩子自家疼,南看台的死忠们,一向是很护短的。
不要用腿抽筋和年轻作为辩护——我可以说06世界杯德阿大战Micha拖着伤腿罚入点球,可以说如果TM还在场上必定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出来;你也可以说情况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更何况我一直以为,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年纪,而是大赛经验——同样是22岁,一个早在17岁出道的足球少年,和一个刚刚开始踢职业联赛的球员,自然是不同的。 无数人诟病TK低调的性格,我却一直以为踏实勤勉并非坏事——毕竟最初的最初,为德国带来第一个冠军的Walter爷爷也不是张扬的人。然而可以安静,却绝不可以退缩——理智不是错,对年轻人来说也尤为可贵;但是在心底深处,那些对于冠军的渴求,那些必胜的信念,和那些永不放弃的坚定却决不能忘记决不能丢失。
点球大战前,Fox的解说絮絮地比较着小新和切赫,然而我却忽然想起《夏天的童话》里,德阿大战的点球场景——Klinsi说,“我知道Jens在扑点球上有着非同寻常的能力,不过我们射点球的球员……他们更酷。”如果射点球的队员顶不住压力,那么即使守门员表现再出色也无法挽救比赛的结果——更何况小新是人不是神,在我看来,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如果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敢于承担责任,即使有人点球不进,士气也会大不一样,或许最后的结果也会不同——足球本就是团队运动,点球拼的是心理,守门员的表现影响了罚球人的心态,但同时,也会被己方球员的表现所影响,切赫后来越战越勇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从不否认TK的优秀,看得到他技术的愈发出色,更是期待他有朝一日走出“天才”的阴影,战胜所有质疑的目光——然而,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真是太要不得了。 所有人都知道Miro不善点球,然而我依旧记得在Lautern最困难的那些日子里,每次重要的点球他都会选择站出来——即使点球的命中率只有50%左右,即使很多时候,要靠补射才能入网。或许很多人会说,那是作为队长不得不承担的责任,然而彼时的Miro也不过是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性格甚至更加低调安静,德甲联赛的参赛经历恐怕还比不上现在的TK。
如果TK一直是这样的心态,那么以他的技术,或许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球员,却永远不会是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更谈不上领袖——记得2007,他在联盟杯处子秀最后时刻替补上场帮助球队逆转,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改变比赛;然而如今愈发成熟,技术有所进步,但这样的表现却几乎看不到了。 联想到TK的远射,几乎每次都在门框范围内,但进球却不多——10世界杯半决赛,错失那个所谓的“机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性格决定命运。 从U17一路看着TK走到今天,从出道时的惊艳到租借药厂的无奈,从在药厂的高光表现到回归Bayern初期的迷茫,再到如今在Bayern渐渐站稳脚跟,我知道TK从未停止过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也从未停止过努力。 即使是在所有人都质疑他空有天赋却缺乏表现的那段日子,在德国媒体每次采访都将他与272、Bender、格策等人相比的时候,TK依旧可以沉稳地面对那些尖锐的问题,我就知道这个少年心里是很有些想法的。然而很多时候对待批评最好的方式不是解释,而是在比赛场上证明自己——那才是最好的回击。
TK还年轻,队中的球权和话语权或许都不多——但这些东西,都是通过自己的表现挣来的。 年轻从来都不是借口,但也正因为年轻,才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未来,无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那些最初的梦想一一实现的机会。
我还记得2007那个夏天,戴着队长袖标意气风发的17岁少年—— 希望TK自己,也没有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