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土耳其作家对于当代土耳其的思考

[复制链接]
youngcot 发表于 2012-8-20 12: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三本土耳其作家的书,李凡利纳的《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和这本《我的名字叫红》,这三本书都在讨论一个问题:现在的土耳其处于西化与传统东方文化(也就是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之间的碰撞对于整个土耳其,尤其是伊斯坦布尔这座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大城市的意义。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中的几个主人公代表了土耳其几种不同的人群,教授很明显是完全西化的中产阶级,却在这种西化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所以他要回到家乡,然后再在海岛上从传统文化中找回自己;大表哥是退役军人,被他父亲要求带上被玷污表妹去伊斯坦布尔执行荣誉谋杀,他是曾经属于体制内的人,但现在却属于摇摆不定的人,要听命于代表传统文化的父亲的命令,同时又受到西化教授的影响,却在最后被抛弃,电影版里的是大表哥回到家乡杀了犯了罪的父亲,可能我们觉得这种大义灭亲有点扯淡,只是电影都是李凡利纳自己配的乐,想必这种改编也是经过他本人同意的,电影版的结局可以说象征着大表哥这类人最后抛弃了传统伊斯兰文化中的陋习,而同时又接受了西化的结果;下面来说说小表妹,她是那种传统伊斯兰文化陋习的受害者,自己被强奸了,强奸犯没有受到惩罚,受害者却要被处死,而她代表着那种懵懵懂懂的普通土耳其人,接受着传统伊斯兰文化长大的人,不知道西化民主之类的东西,但是去了伊斯坦布尔,又跟随教授去了海岛,在教授的影响下,最后她醒悟了,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所以她抛弃了大表哥,抛弃了传统伊斯兰文化,投入了西化的怀抱,其实她和表哥都是一类人,都是属于传统伊斯兰文化陋习的受害者,但是最后他们一个醒悟了,一个却在西化与传统中迷失了。
   《一座城市的回忆》算是帕慕克的自传,回忆了他从出生到现在的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和自己的变化,众所周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于一战时瓦解,变成了共和制的,民主的土耳其共和国,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正是从20世纪开始的,帕慕克出生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他选择了成为这个时代的纪录者,作为一个作家,他对于这种变革中的社会是敏锐的,这种敏锐相信也是很多土耳其作家的共同点,既担心西化带来的弊病,又向往西化带来的好处,既担心传统的陋习和害处,更害怕因为丢掉传统文化而迷失了土耳其人的自我身份,所以他们,至少帕慕克和李凡利纳两人都时刻保持着对于这种碰撞的关注和担忧,但他们只是纪录者,而是选择西化还是坚守传统文化,或者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那是由土耳其人民自己来选择的,在《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和很多土耳其电影中,我们都看到了像伊斯坦布尔这种处于欧洲大陆西化较深的地方,女性都是不戴头巾的,可以和西方人一样到处玩一夜情;可以去西方任何国家,在靠近伊拉克的东部山脉这些还是传统文化占据上风的地方,人们还是谨守伊斯兰教律的。也许大家经常看新闻土耳其都是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站在一起的,叙利亚问题上也是土耳其最先和法国等一起谴责并支持反对派的,可能大家会觉得土耳其已经相当于是西方国家了,但又对于一个伊斯兰国家不和自己的有统一信仰的国家站一起,却背后戳刀子感到奇怪。但土耳其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可能感到更奇怪。
   《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用一个16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群传统伊斯兰细密画家中的谋杀故事同样表达了这种碰撞的思考,细密画家很明显代表了现在的土耳其人,既想坚持自己的传统,却又向往西化,所以他们既坚持画画的目的在于向世人展现出真主阿拉所看到的世界,同时又羡慕又诋毁西方法兰克画家的透视法等技巧,到了最后却成了邯郸学步,在两种技巧之中迷失了自己,更重要的一个原因,细密画等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衰落的是因为喜爱他的苏丹去世了,新的苏丹并不喜欢这些艺术,抛弃了他们,作者可能认为艺术是依附于有欣赏的人,而并不是依附于艺术家,艺术家只是负责创造了艺术而已,如果艺术没有欣赏者,那么艺术家们也将不能自保,以前的欣赏者苏丹这种权贵,现在则是人民大众,在这点上,土耳其和中国很相像,听传统戏剧的越来越上,听流行音乐的越来越多;学古筝的越来越少,学钢琴的越来越多,但是打桥牌的还是没有打麻将的人多,因为麻将这种是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思维,他已经根深蒂固于没人中国人的脑中,已经算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类似的还有托人办事,酒文化等。
   说回到这本书上,他是一本爱情小说,也是一本推理小说,更是一部对于东西方文化碰撞思考的小说,爱情方面让人看到谢库瑞的选择既不是坚守自己的婚姻等到失踪的丈夫回来,也不是和自己日夜相处的哈桑结婚,更不是和橄榄这类有前途有才华的人,只是选择了对于自己和孩子最有利的黑结婚,而且是想方设法的解除了前任婚约与黑结婚。推理方面用第一人称的方法让我们推理,推理方面就不说了,这里有很多大神说的肯定比我好,思考的方面其实有很多可以说,只是我现在饿了,就只说了上面那些,以后有兴趣的话再添加,同时欢迎各位了解土耳其的朋友批评指正
duxusheng 发表于 2012-8-20 1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土耳其了,就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西化大势都不可阻挡
bayernye 发表于 2012-8-20 1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国在某些方面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迷失自己。中国文化到底是怎样的文化?这个问题现在很少有人能给出清晰地答案了吧。本人也是看了李泽厚的几本美学著作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之类的一些书后才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从中找回了一些文化上的自信。现在的国人,唉。。。
恋曲2000 发表于 2012-8-20 1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的是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化已经不可阻挡,除非欧洲再现强人
duxusheng 发表于 2012-8-20 13: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恋曲2000 发表于 2012-8-20 13:19
我看到的是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化已经不可阻挡,除非欧洲再现强人

那都是表面现象,西化已经深入全世界各个角落,德国是有很多土耳其人,可是和土耳其国内的一对比,大不一样,那些德国的土耳其人早已面目全非
amauri-carvalho 发表于 2012-8-20 2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mauri-carvalho 发表于 2012-8-20 2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12-8-21 07: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duxusheng 发表于 2012-8-20 13:08
别说土耳其了,就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西化大势都不可阻挡

明明是整个西方世界伊斯兰化不可阻挡
勃兰登堡门 发表于 2012-8-21 0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把三本书都看了啊?
 楼主| youngcot 发表于 2012-8-21 1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勃兰登堡门 发表于 2012-8-21 07:57
真把三本书都看了啊?

是啊,怎么了,三本书里可读性最高的就是《我的名字叫红》,最能体现伊斯坦布尔的还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伊斯坦布尔的幸福》电影版摄影和配乐都不错
勃兰登堡门 发表于 2012-8-21 1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cot 发表于 2012-8-21 10:47
是啊,怎么了,三本书里可读性最高的就是《我的名字叫红》,最能体现伊斯坦布尔的还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

好厉害,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没看完过一本书了[s:37]
 楼主| youngcot 发表于 2012-8-21 13: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勃兰登堡门 发表于 2012-8-21 10:57
好厉害,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没看完过一本书了

别提了,《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倒看的快,《我的名字叫红》去年2月买的,前天才看完,《一座城市的记忆》,也是差不多一年才看完,我还有几本电影制作方面的书,现在都没看完
berni 发表于 2012-8-21 19: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浪子小刀 发表于 2012-8-21 22: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流逝 发表于 2012-8-21 2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uxusheng 发表于 2012-8-20 13:22
那都是表面现象,西化已经深入全世界各个角落,德国是有很多土耳其人,可是和土耳其国内的一对比,大不一 ...

其实土耳其的世俗化和宗教化,在伊斯兰世界里做的是最和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02:43 , Processed in 0.031442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