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球学者来说,到德国进行学习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如今在德国学习的学生中有8%来自外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国学生的比例也达5%。在经合组织各国中,这一比例的平均数仅为6%,而在美国,出人意料的是,仅有3%的外国学生比例。
据德国《商务报》的报道:如今在大学第一学期就有七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外国。德国大学教授每20人中就有一人拥有外国护照。
但外国学生留德学习并没有为之带来额外的财政收入,德国政府并不想利用这一优势来赚钱。德国国家基金会曾做过计算,如果德国政府向欧盟以外国家的学生每人每年收1万欧元学费,德国政府就有总计12亿欧元入账。
对比荷兰、瑞典、英国等国每年向外国学生索要1.2万至1.8万欧元学费的情况,可以看出德国政府并没有利用这个“可以极大地改善学习条件”的机会。如果决定征收如此高昂的学费,恐怕效果只会是将一部分学生挡在德国高等学府大门之外。
10亿欧元大约相当于德国高校为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对外申请经费的五分之一。当欧盟各国决定调整学费至每学期500欧元后,即刻便增加了10亿欧元的学费收入。这些收入随着之后学费政策的取消一部分被纳入财政收入,一部分干脆不见了踪影。
同时,德国科学基金会指出:德国各州在国际化方面的巨大差别:柏林与不来梅的高校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相反,南方两个州巴伐利亚和巴登—符滕堡则明显吸引到很少的外国学生来德学习。德国全国在2006年至2010年间外国科学家的数量总计增长了10%。但在巴登—符滕堡州,尽管是四所精英大学所在地,外国科学家的数量却有所下降。
德国科学基金会认为,成功实现高等学府国际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除了各州首府的独特吸引力之外,就是各州政府对大学给予适量的经费资助。同时应该增设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一部分用外语教学,并在国外寻找友谊伙伴学校,促进学生交流互换。在柏林、不来梅和萨尔有很多类似的大学。
但光有国际化课程设置还远远不够,比如汉堡的许多大学就不乏国际专业学科的设置,但只能称其为近似国际化。建成国际化大学的关键是要有国际化的高层领导团队:据德国科学基金会提供给Egon Zehnder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即使在德国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领导层中在国外学习生活过2年以上的也仅占领导团队人数的五分之一。相反在奥地利和瑞士,大学高层管理人员中有80%的人都具有国际工作与生活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