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退出中国论”正在发酵。 “葛兰素史克自上世纪初就已进入中国,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我们对中国的长期承诺不会改变”。被外媒爆出“退出中国”论后,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 (中国)】给出了上述“模棱两可”的官方声明。 依照外媒报道,GSK (中国)很可能将面临200亿元的巨额罚单。而“退出中国”论的出炉,即意在与中国监管方讨价还价。 虽然GSK (中国)昨日并未就200亿元罚单的事情置评,不过,有分析指,即便被罚,GSK眼下还是不会退出中国。因为相比而言,GSK更需要中国,而不是中国更需要GSK。 会罚200亿元吗 英国《每日电讯报》最先援引葛兰素史克一名高管的话,称由于可能面临高达20亿英镑(约合200亿元人民币,是G SK 2012年在华销售收入的3倍)的重罚及在华生意日益举步维艰,GSK目前正在考虑退出中国。 不过,对于葛兰素史克高管是否做了这一表态,该公司中国区公关部则未做评论,仅向南都记者发来了前述被指“留有余地”的声明。 对于传闻中的200亿元巨额罚款,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药用辅料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成都分所律师宋民宪认为,从国外来说,这一罚款并不算高。 但葛兰素史克在华涉嫌行贿案,究竟应该罚多少,则有待行政部门做进一步认定。 “罚款不能简单地以一家公司全年的销售收入来计算,而是应该根据案件具体涉及品种的销售金额来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曾在药监系统服务的宋民宪告诉南都记者,在他的印象中,跨国药企因行贿而遭遇相关部门巨额罚单的个案几乎为零。 “会罚那么多么?会退出么?我觉得这仅仅是一种传闻,或者是一种谈判的技巧。”宋民宪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称。 不过,也有国内药企指巨额罚单会否成真目前尚不好说。 广州一家医药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昨日就向南都记者分析指,新政府上台后反腐力度甚大,政府对葛兰素史克用重典,罚款200亿元也不是没可能。“但即便罚了,葛兰素史克也不见得会退出中国,毕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药公司来说,即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该位不愿具名的市场部负责人进一步指出。 医药代表大量流失 因唇亡齿寒的缘故,对G SK 200亿罚金和退出中国说最为关注的不外乎外企,在葛兰素史克后,包括诺华、礼来、阿斯利康等多家公司随后也遭遇前员工曝光行贿手法,以及中国行政执法部门造访办公室等事件。 一家总部在上海的跨国制药公司的雇员对南都记者称,葛兰素史克退出中国的可能性不大,若真退出中国,可能会对跨国药企员工的“要价”形成影响。 “那么多员工流向市场,肯定会对跨国药企在华的整体薪酬形成压制。”该雇员如是说。 跨国药企同行都认为G SK中国区雇员高达8000人,不过,葛兰素史克(中国)昨日最新给到南都记者的员工数量已经是“约7000人”。 在一些跨国药企人士看来,GSK出走的员工已经对原本基本平衡的人力市场产生了影响。一旦GSK退出中国,那影响将更加显著。 而这期间究竟已经有多少员工出走G SK,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始终以“我们公司从来没有对外说过我们中国区员工有8000多人。公司人员流动很正常,随时有人走的同时,也随时有人来作答。 不过,从来自警方披露的涉案人员情况来看,GSK在北京、河南、长沙、上海等地的医药代表大量流失已经是不争的实施。 有业内人士昨日给南都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跨国药企通常给到员工的遣散费为基准,按每人年工资30万元,补偿至少3个月工资计算,GSK中国公司7000人员的遣散费最少也会高达5.25亿元。 弃5亿美元投资不顾? GSK在华累计投资已经超5亿美元,这也被认为是退出说不成立的一大理由。 在未出事前,GSK一度对中国区寄予厚望。据该公司中国区一位经理介绍,截至目前,G SK在中国一共设有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合资)、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合资)、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和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6个生产基地。 以成立于1997年的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为例,一度跻身当时最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制药企业。 2010年12月,为加注中国尤其是中国的二三线用药市场,葛兰素史克(中国)还以约7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 除生产基地之外,该公司还曾想将全球研发业务向中国逐步转移。作为一度跻身跨国制药企业在华最大的全功能研发中心,G SK中国研发中心不仅领导着葛兰素史克在全球神经科学治疗领域内的研发项目,同时其跨治疗领域的开发团队也加快将G SK全球创新型药物引入中国。 [记者观察]GSK和中国,谁需要谁? 在多位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消息源于葛兰素史克总部的巨额罚款说和“退出中国”论,更像一场意在自保的游戏。因为,“放出退出的风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对于罚款数额的谈判筹码。” 一家跨国药企的总监昨日私下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跨国药企的外籍高管对时不时有同行被前员工爆料感到十分紧张,以至于对于是否继续加大在华投入问题,亦开始变得相当谨慎。葛兰素史克若真的在总部发出这一风声,其实也在利用目前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信心减弱的普遍心态。 依照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 )一位总监昨日给到南都记者的数据,“十一五”期间R D PAC 37家成员公司在华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该委员会2012年的调研报告还指,未来三年其会员企业在华的研发投入将超240亿元。 “这个数据其实还是偏保守的,因为一些公司不参加调研。”在该位RDPA C总监看来,200亿元的巨额罚单目前是否为真,不好说,可能是参照了欧洲的罚款标准,但倘若GSK真的因此退出中国,预计多少会对其他在华药企有一定的影响。 依照GSK内部人士对南都记者的说法,GSK在全球肝炎和呼吸领域处于领导地位。不过,广州一家医药销售公司的人士指,GSK目前在华销售的药物极少属于不可替代的药物,以其商品名为贺维力和伯克纳为例,该两个药物目前已经有本土制药公司的仿制品在售。 “2013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信息发布会已经公开预测,今年国内医药市场规模会突破万亿元大关。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对跨国药企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一位出席中国药品零售产业信息发布会的业内专家说。 南都记者 马建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