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场上,世敌不少。如巴西阿根廷,如德国荷兰,如英格兰阿根廷,如德国英格兰。因为仇恨,所以比赛往往铸就经典。如1966年世界杯的英德决战,如1986年的英阿大战,如1988年的德荷之战…… 拜仁和曼联不是世敌,但因为英德世仇,作为英德足球旗帜的拜仁和曼联总能上演经典好戏。最经典一幕莫过于1999年诺坎普的欧冠决赛,黑色3分钟成了慕尼黑人永远的痛。之后两队在欧冠又相遇多次,虽不再如1999般惊心动魄,但也不乏经典涌现。德迷最津津乐道的就是2010年欧冠半决赛的第二回合比赛,主场2比1获胜的拜仁在老特拉福德先是遭遇3比0的棒喝,之后奥利奇的绝地反击和“罗贝里”的妙曼二重奏让德“意志”的光芒亮瞎了老特拉福德。“黑色3分钟”被德国人演变成“黑色45分钟”后又还给了曼联,诺坎普的噩梦也就此结束。 此役的经典并不尽然,已成故人的陶伟陶指导在0比3落后时说的“我还是支持拜仁慕尼黑”至今还是仁迷们的“圣经”,而经典中的经典则是,此役成为了两队各自发展史上的一个拐点——拜仁加速向上,曼联原地转身后一路向下。两队在各自的轨道上一路走到今天。经典还在吗? 如今的拜仁已踩着巴萨的身体而站上了曾属于巴萨的宇宙队宝座,曼联则随着莫耶斯的骂名一起在风中飘荡而懵然无知。两队之间的对决甚至被认为是本届欧冠八强中实力最悬殊的,德国媒体不是在赛前高调地挑衅莫耶斯吗:“你们打算输8个还是9个?”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恰是因为不会随着时间而变质。也许蒙了尘,也许不再光鲜,但依然是经典,虽然乏善可陈,恰如本场1比1。但乏味的经典也是经典。如果换一个角度,不妨称之为经典的乏味。 比赛没什么好说的。拜仁踢的不够好,曼联踢的不够差,仅此而已。拜仁踢的不够好,这很正常。在马不停蹄地创下一个又一个纪录之后,强弩之末的他们穿不了鲁缟,遑论以哀兵出战的曼联。哀兵必胜,而1比1的平局足以让莫耶斯享受到胜利的快感了。但可惜不是真正的快感,而被虚假快感麻痹的莫耶斯只会让曼联更举步维艰。 很显然,客场作战的拜仁并没有全力以赴。正如巴斯勒所说,能阻挡拜仁卫冕欧冠的只有他们自己,反正曼联是挡不住的。能让曼联聊以自慰的,除了平局之外,拜仁还有所谓的恐英症。数据表明,拜仁这几年对英格兰球队的战绩很差,即便他们正处于史上最强阶段。但也正像这场平局,数据带给曼联的也只能是虚假的快感。诚然,拜仁输过阿森纳,输过曼城,而且都是主场,但前提条件是拜仁已稳获晋级下一轮的入场券,心态上有所放松而已。真要到了生死关头,拜仁何曾恐过英?2010年的老特拉福德没有,现在更不会。 如果一定要给拜仁对阵英格兰球队的成绩欠佳找个解释,与其说是“恐”,毋宁说是“尊重”。正如当年希特勒对英国的感情一样,虽然是敌人,但却是爱与恨的纠结。至于拜仁,能让他们尊重的英超球队,舍曼联又其谁? 内维尔兄弟中的一个在赛前曾如此声明:“让我预测曼城和利物浦谁将夺冠,这就像挑选两个男人中的一个来搞自己老婆一样。”而在1999年诺坎普一役之后,弗格森也有过一句名言:“足球就是血色的地狱。”虽然老特拉福德的地狱成色已被莫耶斯蹂躏的变灰变黑,但内维尔所代表的血性却依然是那抹让拜仁肃然起敬的红色。 德国人喜欢用“Eier(蛋)”来形容足球场上的有种。曼联的“种”还没有灭绝,这样的对手就依然值得尊重。所以,1比1的平局不啻是拜仁向曼联的“种”致敬。这是另一种经典,而因为那末血色越来越淡,这种经典也就更加弥足珍贵。当然,这与莫耶斯无关,他代表的是“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