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三省每年净流出200万人 经济发展明显减速

[复制链接]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4-12-14 1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12-14 04:54: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继2013年经济明显减速后,2014年东三省这种颓势有增无减:去年经济增速位列倒数第三的黑龙江,今年前三季度,以5.2%的增速成为倒数第一,辽宁增速也收窄为6.2%。
这样的增速不仅低于两省年初定下的发展目标,也低于全国平均值。仅有吉林状况稍好,保证了与年度目标相符的8%增长速度。
应该说,这股寒意直接来自于全国钢铁、煤炭以及重工业的不景气和产能过剩,是东三省长久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所致。
但对东三省而言,还有一个隐蔽但更为棘手的问题——人口危机。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以及明显的老龄化,让东三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在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对东三省局部调整的情况下,新一轮东北振兴计划能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升级、工资增长,从而阻止人口流出,甚至是吸引人口回流成为观察东北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
东北经济失速
在振兴战略支持下,2007-2010年,东北经济增速一直高于东部地区。然而从去年开始,外界注意到,“十一五”期间增速靠前的东北,开始陷落。
2013年,辽、吉、黑三省在全国31个省份的GDP增速排行中全都位于后10名,其中黑龙江位列倒数第三。
2014年前三季度,这种情况继续恶化,黑龙江以5.2%的经济增速垫底,辽宁经济增速也继续收窄为6.2%,而这两省年初定下的目标分别是8.5%和9%。只有吉林情况稍好,保证了8%的增长,与2014年的年度目标相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分析认为,东北地区结构转型尽管推进很多年,但目前仍以重化工业、大型国企为主,今年以来重化工业下行,石油产量的放缓、煤炭价格的大跌,因此经济受到的冲击也就比较大。
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印发,其中也指出,东北地区2013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从工业增速上看,根据黑龙江省统计数据,1-10月,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73.2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
辽宁的情况也很不乐观。2014年8月辽宁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同比大幅下跌,由7月的8.2%骤降至2.8%。9月、10月更呈现出负增长,分别为-1.6%和-2%。9月份,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38亿元,同比下降40.6%。
吉林的状况稍好。前三季度,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886.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高于黑、辽二省,这主要归功于吉林的汽车等产业尚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吉林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08.48亿元,同比增长8.4%,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1%。
从投资上分析,受能源价格下行,部分重工业产能过剩影响,东北三省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都不同程度萎缩。
此外,与全国大多数省区类似,三省房地产投资也呈下降趋势。以黑龙江为例,该省房地产投资与2013年相比明显呈现负增长。截至2014年10月,黑龙江完成房地产投资1092亿元,同比下降12.9%。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东北作为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整个中国工业发展快,对其需求大时它就增长快;现在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对以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东北的影响就更大。
人口危机
应该说,各方对此已有清醒认识。
2014年8月出台的新一轮东北振兴规划中,提出要通过简政放权,向市场要活力,同时支持东北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增强国企竞争力。
然而,目前看来,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东北的人口问题。
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虽然辽宁每年还有大约20万的净流入,但是远比不上一个北京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对数十位在深圳工作的东北人的调查发现(以受过高等教育人群为主),他们选择南下的主要原因是东北的工资收入较低。
数据显示,2007年,黑龙江社平工资为1615元,而当年广东的社平工资为3349元;2012年,前者的社评工资才达到2843元,但广东已经是5313元。
除了人口净流出外,东北的总和生育率超低。按照六普数据,黑龙江总和生育率1.03,吉林1.03,辽宁1.0,远低于全国1.5%,比江苏、浙江等经济更发达地区都低,仅高于北京、上海等极少城市。甚至比基本同纬度的韩国和日本要低,2013年韩国女性的总和生育率为1.19,日本为1.34。
吉林省长期生育率处在全国低位。今年3月,该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吉林省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处长姜国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政策实施之初,该省预计一年有12000余对夫妇生育,而实际只有6255对申请,申请的还不一定生育,想生育二胎的估计只有5000对,占不到预测的1/2。据了解,吉林一共有87000余对夫妇符合政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人口学家蔡昉年初在瑞士达沃斯说,“你想让人家不生是可以做到的,你想让人家生,你有什么办法?”
还有一个是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东北,出生率又极低,整个人口结构自然也更快老龄化。比如,2013年辽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蔡昉在多个场合呼吁尽快放开普遍二胎。他认为,未来人口数量少,人口结构失调,才是中国发展的大障碍。“要担心说你放了人家不生了,你想调整人口结构的意愿达不到。”
经他测算,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能够达到1.8到1.9,2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20%。“但这一点很难,我觉得非常难。”
短期来看,放开普遍二胎尚无时间表,而快速扭转东北地区的生育意愿也不太现实,老龄化问题更是在加速加剧,新一轮振兴计划在着力结构调整的同时,也需要着力留住更多的年轻东北人。
黑龙江10月底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大庆油田明年将下调产量,这导致“量价齐跌”将继续对黑龙江省工业增速下降带来挑战。


想念于大川老师 发表于 2014-12-14 10:4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三省那么好的条件和基础  咋就不行呢   这和小部分东北人好吃懒做 贪图享受  夸夸其谈 野蛮粗俗      是否有关系呢

点评

和北京的城门一样,拆了几十年又后悔了  发表于 2014-12-14 12:14
东北社会风气和文化的成因,应该有人研究过。上世纪40年代以前和现在不一样。 现在鼓吹什么“新乡贤”? 你大爷的,土改吃大户,流氓无产者几十年变成贪腐村干部,哪里还会有什么乡贤?  发表于 2014-12-14 11:38
jerryhu 发表于 2014-12-14 1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估计占2/3,感觉东北女性比男性要勤奋积极不少。
dongkun686 发表于 2014-12-14 11: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hu 发表于 2014-12-14 11:04
女性估计占2/3,感觉东北女性比男性要勤奋积极不少。

高级黑,我还见过40多岁的东北大姐日夜奋战在床榻上

点评

你少来,东北出的鸭子也不少。我是根据我的接触,总体上女的比男的勤快些,所以劳动输出做正经事的女性比例可能也高些。其实和各地差不多。  发表于 2014-12-14 11:33
Frings8 发表于 2014-12-14 12:0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好像一直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吧。资源型的,这几年大宗商品在跌。不少资本密集型的,你看看其报表,都养不了多少人。纺织那些低端劳密肯定起不来了,稍微有点含量的劳密,如富士康等,也没见在东北多大规模。建筑和地产等行业,我见过不少东北人,宁可去海南二线城市买房。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12-14 12:2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检法 国地税 东北小姐黑社会
东北男人爱面子爱说大话 但是又好吃懒做 语言巨人行动矮子 出门在外如果你看到一个东北人说我们东北人都仗义讲义气那你一定别当真 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小算计 就是乡村爱情那种 大事算计不明白就是小事 好吃懒做的人出路就是男盗女娼 东北黑社会你别怕 都是外强中干 气势上千万别示弱 报警 打电话找人 或者抢先机下狠手 不有那么句话么 描龙画虎一打就哭说的就是东北社会人
东北除了几个大城市以外 对于985 211们几乎没什么太好的就业机会 国企要有关系 有点规模的私企凤毛麟角  我这个东北三线城市二十年前人口就是240万 现在还是240万 二十年了零增长 其实不是没增长而是有能力没背景的都去大城市了 留下的要么是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的二代们要么就是甘于整个两千块混日子的 我们这届政府要打造旅游城市 养老城市全东北最好的气候 水也好空气也好 最关键的是旅游和养老不像工业需要科技人才 只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点评

老狐狸精暗恋我啊,怎么又提到我  发表于 2014-12-14 19:49
论打架,南方有些地方,身材远不如北方高大,但下手稳准狠,闪得也快,算是是会打的。这些都是小猫看不上的,但别被小猫忽悠了。  发表于 2014-12-14 13:35
老渔说的”东北人假仗义“倒是很鲜活。  发表于 2014-12-14 12:56
拜仁永远必胜 发表于 2014-12-14 13: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现在不在东北,但小时候在那边生活过,对理性讨论的点赞,对大规模攻击的地狱狗投去鄙视的目光!
jerryhu 发表于 2014-12-14 14: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Ralf不算地域歧视,就事论事,一家之言而已。只是人微言轻,撼不动社会这棵大树。安徽、江苏也算国中特例,地跨南北,实际上算是三块,江南、江淮、和淮北,文化习俗跨度不小。不过南北冲突,安徽没有江苏那么夸张,都是贫富不均闹的。

设想没有人民公社,农民有土地所有权,早就是阿乡看不上桑海宁了,女知青争嫁农民哥哥了。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12-14 14:2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少在这咬文嚼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这根本不算黑 至少跟你那种高高在上誓要安徽河南人滚粗相比差的太远 我本身就是东北人 我黑什么东北人 我亲戚朋友当众就很多我说的这种情况 怎么还要白纸黑字断绝关系么 还是拉过来甩个一万两万的 然后教育他一顿  一样处的挺好 人啊 别太狂 你上海都是素质高的人?  没有男盗女娼吗 我只知道这世上恶人都是一样的不分淮北恶人和上海恶人 你所说的那些阴损的淮北人 那些先装逼后装可怜的滚刀肉 你上海肯定有 比例一定不小 跟我做过铁矿粉的三个上海人我看还不如马鞍山那几个实在 都是些玩口活的完应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12-14 14:4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阜阳人怎么样关黄山人鸟事 谁会说"你们安徽人怎样" 还不是你们这些地狱狗? 成天到晚夏季吧操心  河南安徽人都滚了上海人日子就好了? 如今反腐了百姓日子就好了?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别自欺欺人了
duxusheng 发表于 2014-12-14 15: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止是东北,全国除了沿海发达地区和二线以上城市之外,其他地区差不多全部都是人口净流出吧
Gallent 发表于 2014-12-14 18:0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丹东哥们对东北人的看法极为准确,我也一度对东北人充满幻想,后来发现小人居多,色厉内荏,唯利是图,韩语诚信。
Gallent 发表于 2014-12-14 18:0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12-14 14:27
你少在这咬文嚼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这根本不算黑 至少跟你那种高高在上誓要安徽河南人滚粗相比差的太远  ...

我觉得你误会ralf了,他对你的话并无恶意。
他对皖北人的看法我非常赞同,其实皖北人与河南人无异,那片区域就是中国最无教养的礼崩乐坏之地,早年河南人臭名远扬,其实也跟豫北人关系不大。安徽人在整个东南沿海与河南人渐渐并驾齐驱,其来有自。
Lahm 发表于 2014-12-14 19: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三省肯定不是流出最多的身份,非拿他们说事有点莫名其妙。中国各省人口流出最多的肯定是四川河南安徽这些地方,东北的人口流出压根还排不上号。

点评

东北的跨度最大,从最北涌到最南,果然是四野  发表于 2014-12-14 21:48
jerryhu 发表于 2014-12-14 21: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河南、安徽自古落荒逃难。东北以前是逃难的目的地,现在改成出发地了。
埃尔茨 发表于 2014-12-14 23:1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听东北口音,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不靠谱
拜仁永远必胜 发表于 2014-12-15 0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拜仁永远必胜 于 2014-12-15 01:02 编辑

看了某几位拿地域说事攻击,我深深表示遗憾,想必拿地域说素质的人素质也奇差!
gemenlaoda 发表于 2014-12-15 08: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12-14 12:28
公检法 国地税 东北小姐黑社会
东北男人爱面子爱说大话 但是又好吃懒做 语言巨人行动矮子 出门在外如果你 ...

难道你说的是葫芦岛?

点评

是丹东 葫芦岛没去过 据说企业不少 理工科毕业生去的不少  发表于 2014-12-15 16:59
Frings8 发表于 2014-12-15 13:4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ings8 于 2014-12-15 13:48 编辑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12-14 12:28
公检法 国地税 东北小姐黑社会
东北男人爱面子爱说大话 但是又好吃懒做 语言巨人行动矮子 出门在外如果你 ...


哥们你可以讲讲你们那里,我记得你说过你们那里八十年代跟常州差不多,后来怎么陨落了。除去那些争议的政商关系不多,其实资源那点真的不好说。鞍钢东北名企,总体成本低,铁矿石丰富,但他的新型大产能鲅鱼圈,照样大量用国外纯度高的铁矿石。而又一名大豆压榨业,今天的中证报第八版还说,2000年后的趋势就是从产区到沿海港口,东北大豆可能确实好,但厂商更爱用成本优势的国外大豆。很多资源都可以以此类推。
于大川李维淼 发表于 2014-12-15 1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念于大川老师 发表于 2014-12-14 10:47
东三省那么好的条件和基础  咋就不行呢   这和小部分东北人好吃懒做 贪图享受  夸夸其谈 野蛮粗俗      是 ...

为什么不说省领导无能呢,从李,孙,到王没有一个有拿得出手的魄力和发展方略,中央除了卖粮优惠也没什麽别的优惠政策,扶持创业就是句空话!
一个长吉图喊了三年屁都没有。。。
呵呵
又说延边州那边和老毛子要共建一个不冻港,现在牛是吹出去了,效果能如何,就的慢慢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23:57 , Processed in 0.035284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