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瓜迪奥拉的离开,安切洛蒂的入主,意味着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的宿命交锋将迎来新的时代。当西班牙式的控制逐渐在德甲巨人身上褪去,经验丰富的安帅势必为拜仁烙上意式防守反击的稳健。而笃信传控哲学的图赫尔,正在努力让“大黄蜂”多特蒙德重新站上德国和欧洲的顶峰。可谓棋逢高手,将遇良才,德国超级杯的激烈碰撞,只是安切洛蒂vs图赫尔的第一个篇章。
(图)安切洛蒂引入的意式防守反击和图赫尔的传控哲学激烈碰撞
【首发阵容:奥巴梅杨领衔格策替补,穆勒拉边胡梅尔斯战旧主】
(图)多特蒙德vs拜仁慕尼黑:首发阵容
在首发阵容方面,双方主帅都受制于不停程度的伤病和欧洲杯影响而无法使用最强11人。在多特蒙德方面,前巴萨中卫巴特拉首发与帕帕斯塔索普洛斯搭档,拜仁旧将罗德也出现在了中场。在锋线上,奥巴梅杨和登贝莱、拉莫斯联手,格策、许尔勒坐在替补席。多特蒙德开场后使用4-2-3-1阵型。
拜仁慕尼黑方面则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伤病影响,道格拉斯-科斯塔、罗本的缺阵让拜仁在边路位置上捉襟见肘,安切洛蒂索性让穆勒回归了右路。在后防线上,最大的变化在于夏季从多特蒙德回归加盟的胡梅尔斯的首发出场,他在本场比赛出任右中卫。拜仁慕尼黑开场后排出4-3-3阵型。
【拜仁的集体压迫,和多特蒙德的长传反击】
(视频解析1)拜仁慕尼黑针对出球点的压迫
执教拜仁的首场正式比赛,安切洛蒂的队伍就表现出了和此前瓜迪奥拉时代截然不同的战术风格。
面对强调控球的多特蒙德,拜仁慕尼黑并没有刻意追求掌控球权,但在无球状态下,拜仁慕尼黑展示出了意式防守的纪律性和沉稳。
如视频解析1中,拜仁在前场部署了4人,应对多特蒙德的防线4人控球,4人轮流上抢持球手,当不处于第一防守球员位置时,该球员会退回到自己本来的位置上。
在多特蒙德的传递过程中,拜仁一直注意盯防多特蒙德的直传接球点,而回传的线路则不设防。
左路的里贝里站位同样非常考究,他并没有直接贴紧对手的右后卫,而是部署在靠近左路的位置上——一方面可以干扰对手的直传线路,一方面当球到了右侧时自己同样可以及时上抢。对手一旦尝试直传,拜仁则会立刻前压,逼迫对手回传。最终无法出球的帕斯拉克被迫选择了长传。
(视频解析2)多特蒙德的长传攻击身后战术
面对拜仁慕尼黑的层层布防,难以完成渗透的多特蒙德尝试了长传攻击身后的战术。
可以看到,在后场传递时,左后卫施梅尔策活动到左路拉开宽度,而左边前卫登贝莱则内收到了肋部。当长传发动时,登贝莱、拉莫斯两名边路球员都处在肋部区域,因此这样的长传打身后战术是“有预谋”的,针对拜仁慕尼黑防线站位较高,同时初来乍到的胡梅尔斯和队友之间呼应不够。这一套打法也屡屡得手,险些破门。
(图)本场比赛多特蒙德的射正多来自胡梅尔斯的防区
担任右中卫的胡梅尔斯因为适应、磨合不足等原因成为了多特蒙德重点攻击的对象,本场比赛多特蒙德的5次射正有4次都来自胡梅尔斯的防区。
【安帅图赫尔右路“心有灵犀”,穆勒回归右路收奇效】
(视频解析3)右路内收的穆勒为队友扯出空当
在进攻方面,安切洛蒂的风格则更为直接。比较有意思的是,本场比赛两位主帅使用了非常相似的前场搭配:他们都使用左边前卫拉开进攻宽度,而右路则是一名更习惯在中路活动的球员(拉莫斯和穆勒)。
例如拜仁在这次进攻时,里贝里在左路持球,吸引了对手的右后卫,将对手的防线朝着左路扯动。而莱万多夫斯基和穆勒则高速斜线插上,快速将对手的后防线先后推移,造成右后卫和其他后卫之间“失联”。
在莱万多夫斯基拿球后,穆勒继续做斜线跑动,带走了对位的施梅尔策,造成多特蒙德防线站位混乱,留下的空间则交给了后插上的比达尔。
(视频解析4)图赫尔换人改变边路战略,但被链式防守化解
相比起穆勒,阿德里安-拉莫斯则比较不适应机动性较强的踢法,因此图赫尔将其换下。随着许尔勒的登场,边路策略调整为许尔勒在右路活动,而左路的进攻宽度全部交给了施梅尔策。
站位较高接球的施梅尔策带动了拜仁防线的整体后移,给了多特蒙德更多球员前插的空间。在阵地进攻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许尔勒在右路负责进攻宽度,企图带出同侧的阿拉巴。
但深谙链式防守哲学的安切洛蒂不为所动,后腰阿隆索回撤到防线上保护防线的完整性。
当施梅尔策再次接球时,我们可以看到拉姆虽然离开了防线,但企图攻击这一侧空当的罗德遭遇了拜仁的盯防。最后,再次发动右路攻势的多特蒙德遭遇了胡梅尔斯的逼抢后丢掉了球权,正是因为有了阿隆索的保护,胡梅尔斯才得以上抢。
【总结】
(图)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的传球统计
从赛后的传球统计上看,拜仁慕尼黑在控球率、传球数上都少于多特蒙德,但在长传数上多于对手,这意味着拜仁的进攻方式将朝着更加直接、更加追求防守反击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