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982年第12届世界杯官方纪录影片- - 进球

[复制链接]
艺术之子 发表于 2017-6-16 09: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艺术之子 于 2017-6-16 09:24 编辑

World.Cup.1982.Official.Film.ESPN.Classic

1982.jpg

1982年,过半的中国职工家庭看上了黑白电视机。在宋世雄略显呆板的解说陪伴下,中国人第一次为罗西、济科等世界顶尖足球明星的表演而陶醉,也第一次为国足冲击世界杯失利而伤心落泪。在那个思想解放与彷徨并存的年代,“志行风格”成为了中国人奋斗的象征,而一代中国球迷也从此诞生。
82年世界杯济科、普拉蒂尼等顶尖球星都正值鼎盛时期,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见识到了他们的魅力。而意大利“金童”罗西的表现,更是让一个辽宁男人把自己的名字也变成了“罗西”——后来他成了中国的“球迷皇帝”。与罗西同时成长起来的,还有整整一代爱上看球的中国人。

82年世界杯是巨星的盛宴。济科、罗西、普拉蒂尼、鲁梅尼格等顶尖球星都正值鼎盛时期,而后来的球王马拉多纳也第一次崭露头角。这一届世界杯央视转播了22场比赛,除了决赛其它场次全是录播——凌晨的比赛傍晚播,不过没有时差反倒对吸引观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81年底,中国每百户职工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已经达到58台,于是中国人第一次亲眼见识到了世界球星的魅力。而中国第一代铁杆球迷,也正是那时诞生的。

宋世雄与一个时代的表达方式:1982年,正值事业巅峰的宋世雄独自挑起央视世界杯解说重担。“1号传给2号,2号传给3号,3号传给4号……”这种略显呆板的解说,正是当时整个社会语言体系的特征——大家都在使用一种“体制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1978年,央视第一次转播世界杯。中国人记住了河床球场漫天纸屑,记住了初出茅庐的宋世雄的声音。这一年,黄健翔和刘建宏这两个如今最著名的足球解说员仅仅10岁。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尝试,那到了1982年,中央电视台的世界杯转播就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唯一不变的是,解说员依然是宋世雄。

  宋世雄解说的巅峰之作是1981年底的世界杯女排赛,这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杯赛冠军,也是五连冠的开始。“亲爱的听众、亲爱的观众:当你看到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场上的精彩表现,可曾想到,她们是付出了多少代价啊……”比赛结束之后,热情的观众纷纷给宋世雄写信。而那个急促、高亢、富有激情的声音,也成为了那个年代中国体育的“主流声音”。

  1982年世界杯是宋世雄解说生涯的一个重大挑战。这一年国际足联把版权价格涨得非常高,央视只能和其他一些国家联合购买了转播信号,把宋世雄送到香港的演播室里面边看画面边配解说。由于一晚上要录制三场比赛,翌日上午再把所有比赛情况做成专题片送回北京,之前从未熬夜解说的宋世雄休息时间非常少,以致后来嗓子出了问题,经常要冒着危险用开水把嗓子烫开。但这并不妨碍宋世雄一如既往的腔调:“7号球员空切,8号球员传球,进球了……”这种略显呆板的解说,正是当时整个社会语言体系的特征——正如邢质斌、罗京在《新闻联播》,中央广播电台朗读的稿件,甚至所有报纸的标题和文章,都在使用一种“体制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解说表达的是中央台的立场,个人立场和感情是没有的,或者不重要的,”宋世雄如是说。

   在改革开放整个社会迅速变更的背景下,中国人的表达方式逐渐放宽,“体制内”的语言开始被边缘化。事实上随着世界杯等大赛在中国转播,宋世雄的弱点开始暴露出来——他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有球迷调侃宋世雄的足球解说简直就是一种变相催眠术,“1号传给2号,2号传给3号,3号传给4号……”然而央视后来的孙正平、韩乔生其实都是宋世雄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沿袭着这种风格。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台的体育评论员发展起来,话不多,不吵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场面的讲解、预判和战术分析也都准确到位,这才开始了中国专业足球解说员的时代。1995年的美洲杯,黄健翔用他充满激情的呐喊进入了中国球迷视线,而大约在同一时期,宋世雄悄然隐退——而这也意味着中国体育解说的转型,从教化逐渐过渡到了娱乐,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意大利万岁”事件。


1982年的中国人与世界杯
● 这一届世界杯央视转播了22场比赛,除了决赛其它场次全是录播,凌晨的比赛傍晚播。电视是这一年收看世界杯最主要的渠道,寒暑假时更是重播了两遍,1980年创刊的《足球世界》、《足球》报以及其它报刊也丰富了球迷的信息渠道。
● 绝大多数家庭的电视还是黑白的,彩色电视因为价格、产量原因,拥有率非常低。这时候,12寸、14寸甚至更大尺寸的电视开始多起来。松下日立等外国彩电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也涌现出了金星、飞跃、长虹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一年是在学校看的世界杯,一有比赛学校食堂总是上百人围着一台电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 电视上的广告多了起来,有一些广告语至今难忘,例如1979年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1982年可口可乐的“就是可口可乐”、丰田汽车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 当时大多数人还在喝“橙色的桔子水”,但随着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建厂,可口可乐开始风靡中国。虽然大多数人第一次品尝时都觉得像“药水”,但在当时,能买到一瓶可口可乐的中国人会让周围的人羡慕不已。
● 虽然1980年NIKE就进入了中国,但当时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发展代工厂,所以这时候的运动服装还是“经典的蓝色白条纹”和胶底帆布鞋。洋气的年轻人开始穿上喇叭裤、红裙子、西装和牛仔裤,运动服也成了时尚的代表。
● 因为这届世界杯转播场次较多,球迷熟识并喜爱的球星更多了,金童罗西、济科、佐夫、苏格拉底、普拉蒂尼、鲁梅尼格等球星都有上佳的表现,而赛前被热捧的马拉多纳只进了两球,还因踹人得到一张红牌。
● 与四年前比,中国运动员的工资并没有变化,即便是1981年拿了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在当时已经算高的一个月能拿50多块钱,不过像张蓉芳、郎平等主力队员所得的奖金是3000元,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国家能够拿出来的最高额奖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2:53 , Processed in 0.025372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