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亚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有个完完全全被其他国家包围住的内陆国家,由于种族与宗教与周边国家大不相同,因此被称为“高加索火药库”,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争端,甚至有过被土耳其屠杀150万人的经历。因此,这个国家也被称为最好客民族,笑脸相迎全球游客,唯独土耳其人来了会挨揍。
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外高加索地区曾出现一个偌大的亚美尼亚王国(阿尔塔什斯王朝),其领土包含里海、黑海以及埃及与部分土耳其疆域,名副其实的西亚最强国。然而,在之后的两千年里,亚美尼亚沦为周边各国眼里的必争之地,相继被罗马、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拜占庭以及奥斯曼等国侵略占领,但亚美尼亚人(下称“亚族人”)却从未真正意义上的被征服,也从未放弃过寻求独立。
19世纪初期,沙俄从土耳其手中购买亚美尼亚东部大片土地,首次公开允许亚族人回到故土生活,虽然这片土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但多数亚族人仍选择回到家乡,并且在连绵不绝的高加索山脉中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城邦。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土族人惟恐亚族人心向外邦,随即发起多达150万人的大屠杀,导致亚族人口急剧减少。从此,两国之间的恩怨持续了两百余年,哪怕独立至今仍怒容相向。
从苏联独立出来后的亚美尼亚,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足300万,由于周边局势极不稳定,导致亚美尼亚经济发展也颇为缓慢,如今的人均GDP仅为3600美元。与周边的伊朗与土耳其等能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比起来,亚美尼亚资源奇缺,甚至连唯一的核电站都是苏联时期援建的,约有20%国民仍处于供电无法保障的处境。
虽然经历了无数波折与苦痛,但亚族人却始终笑脸应对,甚至连续多年被各大旅游网评选为“最好客民族”。对于国际上的认可,亚美尼亚人多会微笑表示:3世纪甄选亚美尼亚国名时曾有过一个“海雅斯坦”的别称,也就是“好客民族”的意思,因此,游客们在亚美尼亚旅行被当地人拉回家盛情款待是常有的事,长辈们依旧沿袭“来客必住三天”的习俗,这三天内不仅吃好喝好,还会邀请邻居一起载歌载舞为来客助兴。
在亚美尼亚旅行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当地人的笑容,不管是商家还是路人,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相互谦让的和谐场面。唯独遇到土族人时满脸怒意,更有趣的是,土族人屠杀亚族人的历史几乎是人人都会从到说到尾,连十岁儿童都能满怀悲痛的娓娓道来。主要原因在于亚美尼亚多次要求土耳其对屠杀事件进行道歉,但土耳其却顾左右而言他,表示是奥斯曼期间不可逆转的因素造成的,因此不予道歉,也不会给予经济补偿。
所以,土耳其人在亚美尼亚极不受欢迎,此前还有过土耳其旅游团在亚美尼亚旅行期间被围堵、一名土族男子口吐不善词汇被揍的事儿。土耳其要求严惩动手者,但亚美尼亚政府却以“未接到报警信息、且无相关证人”为由拒绝了,从此,两国连民间来往都几乎断绝。
对于土耳其人而言,亚美尼亚或许是个比较“危险”的旅游目的地,但对于全球游客来说,亚美尼亚却是一个保存最多民族特色又极为友善的国家。虽然本国经济水平并不高,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500万亚美尼亚人却创造了无数辉煌,每年从欧美各国汇往亚美尼亚的资金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1999年后海外亚族人带着大量资金回国,当年的首富甚至无息贷款50亿美元给亚美尼亚政府,可想而知这个民族的凝集力有多么的强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在亚美尼亚的待遇更超乎其他国家,原因却是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是蜀国“五虎将”之一的马超后裔,根据亚美尼亚著名的历史学家莫夫谢斯·霍列纳齐所著《亚美尼亚史》记载:马超之子(有说侄子)马抗(又译马姆贡)因罪出走至波斯,随后被波斯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安置在亚美尼亚境内,颇受亚美尼亚国王欢心命公主与其完婚,并将两姓合为马米科尼扬。
随后亚美尼亚与波斯发生战争,马抗之子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成为统帅并战死沙场,此战之惨烈令波斯不得不与亚美尼亚达成和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也因此成为亚美尼亚人世代敬仰的民族英雄,首都埃里温广场内的战马雕塑便是纪念瓦尔丹而立,如今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虽然马抗后人改姓马米科尼扬,但族人内部均以马姓简称,笔者在亚美尼亚旅行期间,专程托友人介绍一位叫雅德·马米科尼扬的马姓后人,雅德的姐姐也就是曾经留学中国、参加中央四套《汉语大赛》节目的那位亚美尼亚女子,节目中所说的民族英雄与中国人先祖,就是马抗之子。
因此,中国游客若遇上马米科尼扬姓氏的亚美尼亚人,往往会被热情邀请至家中做客三日,期间还会喊来无数族人进行联欢。这就是《被邻国侵略无数次的亚美尼亚,有一家族自称先祖来自中国》的全部内容,欢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