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晨结束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E组次轮比赛,瑞士2-1战胜塞尔维亚。我们暂且把比赛内容先放在一边,来说一说承办比赛的城市——加里宁格勒。
与俄罗斯本土硕大的版图不同,在地图上加里宁格勒是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见存在。而且细心的朋友们可能还会发现一个特点,加里宁格勒实际上并不与俄罗斯接壤,它被立陶宛隔开,孤悬在波罗的海畔。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那么显著的的城市却成了全德意志民族不愿提及的伤心之地。
红色部分为加里宁格勒
加里宁格勒的前身叫柯尼斯堡(Königsberg),始建于1255年。这里是思想家康德的故乡,也是欧拉和七桥问题的起点。实际上,柯尼斯堡曾长期是普鲁士王国的首都,霍亨索伦家族的龙兴之地,堪称是德意志的民族之源。
霍亨索伦家族的象征
那么这样一个对德国如此重要的城市,是如何纳入俄国的呢,这就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1945年1月13日,由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的苏联军队包围柯尼斯堡,在红军的持续强烈攻势下,驻守柯尼斯堡德军司令奥托·拉施于4月9日被迫率残余部队投降,从此苏联占据这座城市。战后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首府波茨坦举行和平会议上,美国、苏联和英国的三大巨头共同决定了东普鲁士柯尼斯堡划归苏联的命运。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右)
苏联驱散了柯尼斯堡原住民,将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定居,取消了原有的德式地名,在废墟上建立起了一排排俄式建筑。1946年,为了纪念刚逝世的最高苏维埃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柯尼斯堡易名为加里宁格勒。从此这座城市的德意志痕迹彻底绝迹,只剩下柯尼斯堡大教堂孤独伫立,思想家康德的墓地即在于此。
柯尼斯堡大教堂又叫康德教堂
1991年苏联解体,原有的加盟共和国立陶宛、拉脱维亚与白俄罗斯纷纷独立,使得加里宁格勒成为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加里宁格勒州旗
据说在苏联临近解体的之际,曾有心让德国出钱赎走加里宁格勒,然而此时的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正在为合体讨价还价,自然顾不上这块故地。另一种说法是,苏联的要求换取援助数额实在过于巨大,联邦德国一时难以筹措。而且当时的欧洲共同体已经转型成欧盟,其他欧盟国家反对德国接收加里宁格勒,因为当时的加里宁格勒大部分是俄罗斯人,欧盟很担心俄罗斯人或者其他民族会通过加里宁格勒而涌入西欧,因此坚决反对。总之,种种原因之下,德国错过了收复故土的最好时机。
俯瞰加里宁格勒
这些年来,尽管德国民间关于收复故土的声音时有传出,但德国官方不知是因为害怕引起欧洲盟友的不满,还是不愿激起对第三帝国的回忆,没有发布过一条涉及到加里宁格勒的声明,加里宁格勒就这样成了全德意志民族不愿提及的伤心之地。
东正教堂
而且作为波罗的海上重要的不冻港,如今的加里宁格勒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北部出海港之一,是俄罗斯海洋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监视西欧的重任。让俄罗斯将这样的领土拱手相让,可能性微乎其微。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驻地
说到世界杯,不得不提的自然是承办比赛的场地——加里宁格勒体育场
加里宁格勒体育场是一座专门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修建的球场,位居加里宁格勒市中心东边的十月镇岛上。这座体育场的建造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直到2015年秋天才正式奠基,还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点名批评。
原本的建造计划在是在加里宁格勒市中心新建波罗的海竞技场(Baltika Arena)以代替原有的波罗的海球场(Baltika Stadium),然而负责建造项目的Mostovik公司却于2014年6月破产。不得已之下,当地政府只能从新招标,最后由Crocus集团改在加里宁格勒市区东边的十月镇岛上重新破土动工。
球场容量原有45000席,后缩减为35000席
加里宁格勒体育场于2018年3月完工,建造成本178亿卢布。球场容量原有45000席,后缩减为35000席,是本届世界杯中最小的球场。世界杯后,加里宁格勒体育场将交付给本地球队加里宁格勒波罗的海足球俱乐部(FC Baltika Kaliningrad)使用。这支球队成立于1954年,现征战于俄罗斯第二级别联赛,战绩一般。
波罗的海队俱乐部
最后还要说的是,加里宁格勒蕴藏着世界80%的琥珀,因此还被称为世界“琥珀之都”。
加里宁格勒琥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