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TD >
< ><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9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91</FONT>年,欧洲曾经出现过一次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战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十字军东征。今天看来,十字军东征是一次不折不扣地侵略,但在那个剑与火的年代,这场持续了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年的战争冥冥中将欧洲大陆的版图作了巨大的改变。<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FONT>十一世纪欧洲经历了经济史上的一次革命。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过渡在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悄悄现身。这一过渡直接导致了西欧各国阶级对立的加强,封建领主的数目则不断增长。上万的各国旧臣已经以骑士的身份获得了土地(和中国的封建地主们兴趣相同),但由于领地只有长子可以继承,在没有计生政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骑士(不给土地却不耽误获得骑士头衔)根本没有栖身之地。<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货币经济的出现推动了贸易的兴盛,贸易的兴盛则极大丰富了欧洲的奢侈品市场。琳琅满目的各种奇珍异宝强烈激起了封建领主们的欲望,然而土地的缺乏使得他们不能再靠原有的经济基础模式得到满足。<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于是乎,在北宋宋哲宗准备大兴土木修建佛塔的前后几年,欧洲社会最上层的封建领主们为了可怜的几块土地和土地上定居的农民展开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想到这个不知道应该自豪还是自悲)。每一块土地都遭到了数个声名显赫之骑士的青睐。<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而在欧洲中世纪势力强大的教会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这些争权夺利的冲突,并努力用宗教化去领主们的戾气。最后的结果是所有拥有剑和马的领主们都明确了一个大的方向——到东方去!<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一位中国籍马可波罗到欧洲去传播游记,于是欧洲领主们的想象空间被残忍的阻断在以巴勒斯坦为中心的近中东国家(我创造的新词,不知是否准确)一线。当时的阿拉伯国家并不靠石油致富,引起西欧领主们兴趣的不过是胡椒和肉桂两样当时可以代替货币流通的调料(多冤啊)。与领主们勾结在一起的教会大声疾呼:“要从伊斯兰的统治之下解放耶稣墓地!”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96</FONT>年,骑士们领导的大规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解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行动开始,史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第一次十字军东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BR>(在此声明,详述每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不在本文论述范畴之内,那种文章哪里都可以见到,所以只能算整理,不能算原创。看到这里失去兴趣的朋友可以安静的离开)<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整个十字军东征基本上属于欧洲封建领主的掠夺远征,不可否认在前几次东征中也确实有不少农民参加。整个行动中,农民阶级是希望通过参加远征将自己从对封建领主的依附中解脱出来并获得自己的土地;教会希望借领主们的实力来巩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以及争夺世界范畴内的宗教竞争力量;领主们希望借此加强自己对世俗权力的影响,最好还能更加强一下经济基础和私人香料柜子。<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经济繁荣的意大利各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对远征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它们的目的是借十字军远征来消除东方各主要商业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并夺取当时极其重要的地中海贸易的垄断地位(看来地中海自古就是多事之地)。因此,他们纷纷让出了自己那些船坚帆快的海运船队,在海路上运送十字军远征军,并且殷勤还不免费的代办军队所需的一切物资。这些城市不仅借此赢得了明确稳定的政治地位,还从那些不免费的代办服务中赚取了大量的钱(意大利人是唯一在这场战争中开打之前就赚的盆满钵满还没受什么损失的人,像二战中的美国)。<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基于以上所述的种种原因,我们应该也能猜出这场还未开始的战争最后的结局了。一方面是各自肚肠的十字军;另一方面则是挥舞着弯刀的被《古兰经》洗脑的伊斯兰勇士(这个优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有所体现:一个被“巴解”无意培养的委内瑞拉小个子单枪匹马就可以挑战整个欧洲)。客观讲,除了第一次东征,后面几次确实没有在中东富饶的土地上占多少便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哦对!还攻下了一次伊斯坦布尔(那时还叫做君士坦丁堡)。<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可是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一场将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年还不能占到什么便宜的绝对算失败性质的战争,却对欧洲经济版图政治版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在今天还存在!<BR><BR>(由于论坛的性质,接下去的讲述将以德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文章最后还将简述那个至今还存在的影响,既然看到了这里,希望你们也就不要错过后面的精彩了)<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对于以后的德国来说,当时十字军的远征带来了无法比拟其他各国的深远影响。欧洲封建领主们固然能够暂时的在东方停留下来并且建立封建国家,但最终骆驼和弯刀还是赶走了骏马和重剑。十字军远征的全部经过表明远征并没有追求教皇所宣称的“解放运动”,而仅仅只是为世俗的教会的封建领主们以及全体意大利城市的经济利益而服务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年。<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贸易上的支配地位从近中东的商业城市转入意大利大城市的掌握中,特别是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些意大利城市几乎控制着当时所有的贸易。大量频繁的贸易促使货币和信贷制度发展起来(信贷制度?想想山西的那些大银庄大票号成立于什么年代?还是应该自豪的)。这有助于带动周边所有市民阶级的经济参与能力。这股“金融风暴”逐渐席卷到了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的市民阶级中,西欧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和文化都在这次风暴中开始逐渐发展和发达起来。<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终于,为无数电影、漫画、游戏提供素材的骑士团也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短促而辉煌的一生了。<BR>第一次十字军东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96—1099</FONT>)结束后,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建立起四个临时的国家(当然建立之初确实有永久建国的愿望)。为了在易攻难守的海岸线保卫这些新生政权,罗马教廷组织了三个教士性质的军事团体,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骑士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圣殿骑士团(成立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18</FONT>年,大家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来自达芬奇密码)、条顿骑士团(成立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98</FONT>年,这就是德国的先驱者们)、善堂骑士团(成立于十二世纪初,他们就是最后要讲的传奇)。<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骑士团直属于教皇,骑士团的成员既是骑士也是教士(这两种头衔并不矛盾,分别代表不同的社会职能,唯一的相同点是地位都很高),并且都受到过优良的军事训练,单兵作战能力很高,最后,所有的骑士团成员都是富翁,远征的战斗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包括金币、胡椒和肉桂。<BR><BR>(文章结尾会以附录的形式简述另两个骑士团,这里重点说本文标题有关的条顿骑士团)<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十三世纪初,大部分由德意志骑士组成的条顿骑士团离开了中东的是非之地,来到西欧寻找容身之所。估计是天性使然,他们毫不犹豫的来到了维杜瓦河下游的斯拉夫地区(现波兰地区,所以二战德国拿这里开刀不是没有宿命论方面的原因)并开始了残酷的战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43</FONT>年,第一个德意志城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吕贝克在波罗的海边被建立起来。<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226</FONT>年,一个历史性的机遇眷顾了条顿骑士团。斯拉夫的马佐维亚公爵康拉德向骑士团总团长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萨尔扎发出邀请,借骑士团的力量进攻旁边的普鲁士人。而进攻的条件是康拉德将图伦和贺翁托之间的一块领地赠与骑士团(客观说这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李自成是一个性质的事,欧洲人在做蠢事方面终于领先了我们)。打败了普鲁士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37</FONT>年条顿的骑士们与驻扎在波罗的海东岸的圣剑骑士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强强联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从此开始了对普鲁士地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多年的统治。<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被侵占的斯拉夫地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易北河以东地区,由德意志农民迁往居住。农民们希望住在这里能够比旧德意志境内的生活自由一些,但是封建领主们又一次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衡。贵族、教会和骑士团很快让农民再次深深依附于拥有土地的少数人身边,这一点客观讲埋下了令人不安的种子。<BR>风光了几十年之后,也许历史认为骑士团要举行告别演出了,于是他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作诱饵,再一次刺激了骑士团的神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42</FONT>年,条顿骑士团的触手达到了俄罗斯西北部一个叫楚茨湖的地方。一番天昏地暗的血战之后,亚历山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涅夫斯基率领的俄罗斯步兵以伤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00</FONT>以上的代价重创骑士团近万人(冷兵器时代这样的伤亡数字已是屠杀级别),不仅首创了俄国军队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式阵法,而且改变了骑兵对步兵的传统优势地位(还有一点,近半数以上的骑士团成员是被引到冰河里淹冻而死的,欧洲人也终于会使用地利了)。<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骑士团虽经楚茨湖一役元气大伤,但基督教性质的骑士团在斯拉夫地区对“异教徒”的统治直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10</FONT>年才结束,波兰人、立陶宛人和俄罗斯人组成联军,于格伦瓦尔德附近真正给了骑士团毁灭性的打击。条顿骑士团丧失了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影响力,在以后的时期中骑士团沦为波兰国王的附庸。<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自然经济向着货币经济缓慢过渡的时期中,封建领主们就越来越多的把农民的徭役和实物租转变为货币偿付,而在一个桂皮的价格等同于黄金的疯狂年代,劳动者是不会有过多剩余价值供人剥削的。再加上大量城堡的兴建,一系列的错误举措使这一时期的封建领主们完全失去了劳动阶层的支持。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骑士阶层的产生在十二世纪基本就停止了,德皇在十二世纪下半期颁布一道诏书:“朕特下诏,所有教士和农民之子一律不准接受骑士身份。其已接受者,应通过当地法官免除其骑士身份。”因此当时的骑士就像现在的朱鹮,死一个是一个,没有后备人才的补充,因此骑士阶层的力量逐渐衰退也是可以理解的。<BR><BR>(各个历史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德皇原本至高无上的地位终于要开始受到威胁了,其实以下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十字军东征及骑士团制度对德国皇权的影响。上面啰里啰唆肯定失去不少读者,惭愧)<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在霍恩斯陶芬王朝不朽的腓特烈一世(就是那个和关羽一样以胡子闻名遐迩的红胡子皇帝)在位时期,德意志的中央权力得到了暂时的加强。德意志皇权再一次经历了外观上很光彩的极盛时期。但是腓特烈大帝和他的祖先一样,过于看重教权的分量了,像历代德皇一样,他将对意大利的统治作为他建立并巩固中央政权的的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方面,为了让“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名副其实,就必须占有意大利,特别是罗马(很奇怪历史上有那么多英明大帝的垂涎,梵蒂冈居然完好保存至今);另一方面,占有意大利所取得的财富就可以维持一支脱离封建领主支持的雇佣军队,会更加强德皇的中央集权。<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腓特烈大帝犯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是致命的错误。他为了得到大封建领主们的支持而向这些贵族做出种种重大让步。这其中不幸包括了对威尔夫王朝的萨尔森公爵——那只著名的狮子——亨利所作出一些容忍,这件事后来为德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依靠那些争取来的支援,腓特烈一世使波希米亚国王承担了用自己国家权力来支持皇帝的政策的义务。威尼斯等富饶的意大利城市由于惧怕腓特烈一世强大的实力,被迫交出高额的“保护费”。但腓特烈大帝完全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因此他不懂“得饶人处且饶人”和“兔子急了也咬人”的道理,德皇特使用一种粗暴的手法将那些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居民完全激怒:包括关税赋税的征收权;渔业、盐业和矿山的收益权;货币铸造权以及承认德皇委派在这些城市的总督的权利这四大特权都明文规定属于德皇所有(意大利毕竟不是印度支那,不可能用一支远征军就彻底奴役,这个浅显的道理在当时没有人可以看到)。<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由于德皇过分的掠夺和压榨,以米兰为首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就是意甲直播常说的伦巴底大区)十五个城市建立了“伦巴底城市联盟”,而使得这个当时并不强大的联盟真正拥有足以击败德皇之力量的是罗马教廷的参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76</FONT>年,不可一世的腓特烈大帝终于败下阵来。<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客观来讲,腓特烈大帝在意大利的失败并不是完全由于德意志最强大的领主——亨利的拒绝听命。狮子亨利从来都只关心扩充自己的权势地位,并在这时趁乱夺取了斯拉夫地区的梅克伦堡和波美尼亚。既然腓特烈一开始就是打算通过牺牲和让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亨利这种行为还是可以得到原谅的。<BR>既然现成的城市不能让腓特烈大帝攻占罗马教廷,红胡子无奈的将自己的皇权巩固在了当时德意志地区混乱的阶级对立上,并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加以维系。这种强大的维系力甚至延续到了他的死后:临死时通过他儿子的婚姻取得了西西里。从政治和地理两方面包围了罗马教皇的统治区。<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190</FONT>年,巨人轰然倒地。一生戎马倥偬的红胡子最终倒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路上(我一直认为这也应该算是十字军东征对德意志皇权衰落的影响之一)。他那同样闻名遐迩的孙子腓特烈二世非常无奈而不情愿的承认:纵然英明神武如自己的爷爷,也不能将德意志皇室的权力作更进一步的加强了。这位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意大利南部的德语水平和我一样差的皇帝做出了很多为爷爷还债的让步,例如把关税征收权、开办集市权和铸币权都划入封建领主们的私人权力范围之内,并且为了封建领主们的利益下令禁止城市间彼此结为同盟,禁止城市收留无家可归的破产农民。在腓特烈二世的统治下,这些大封建领主们变成了中国所谓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各路诸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32</FONT>年,这种性质的诸侯第一次正式出现在皇室文件中,德意志人管他们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邦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历代德皇为了争夺对意大利的统治而与教皇的战争;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而随大流进行的十字军东征;为了一些胡椒和肉桂而与伦巴底大区的城市联盟之间的征战,种种豪气有余英明不足的决策最终自己蚕食掉自己的权势。<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268</FONT>年,霍恩斯陶芬王朝的末代皇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康拉德在进攻意大利(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时兵败被俘,在断头台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同时也结束了德意志帝国中央集权统治的结束。从此,德意志各位最强大的封建领主们以各自领地为王国范围,开始了独立的统治,不再接受中央集权统治的羁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BR></FONT>(唯一可以让长眠的历代德皇瞑目的是同样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68</FONT>这一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月,教皇克雷芒四世与世长辞,按中国人的观点,就算同归于尽了吧)<BR><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公道来说,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文化和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持久的。和当时文化高度发达的伊斯兰的接触丰富了西方国家自然科学、地理和哲学知识。阿拉伯数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3.4…”</FONT>被带到了欧洲从而日后传遍世界甚至沿用至今。诗歌、建筑艺术、手工业得到极大的促进。东方那些神秘的香料也为欧洲贵族带来的一次次的惊喜。而所有这一切的发展又推动了本文开头讲到的欧洲经济生活的标志从实物经济过渡到了货币经济。<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遗憾的是,历代德意志皇帝受自己那“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名的欺骗,一次次徒劳无功的执著向罗马教廷发动进攻,既没有社会发展中的进步势力为支柱,也没有以城市为支柱。唯一积极寻找的支柱就是以皇权为代价换取的并不可靠的封建领主们的支持。最终由于无法继续高压驾驭国内各种矛盾对立的阶层而使自己筋疲力尽,退出了历史舞台。<o:p></o:p></P></TD></TR></TABL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