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帖]喜欢3国的朋友都看下

[复制链接]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枭雄刘备<BR>在演义深入人心的今天,刘备的大众形象显然和1800年前大大的不同了。当年,刘备的大中形象就是——枭雄。这是有史料依据的。<BR>赤壁之战前,鲁肃对孙权就说,“……加刘备天下枭雄……”。(见鲁肃传)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在刘备见孙权期间,周瑜上书,也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见周瑜传)刘备入川时,黄权对刘璋说,“左将军有骁(同“枭”,见李贤注——文字的训诂学我不在行)名……”可见,时人眼中,刘备的确是一个枭雄!<BR>当时,枭雄指什么呢?注意,他们是公元三世纪的人,不要用现代汉语词典之类辞书的解释来指正!幸好,当时的大文学家陈琳有一篇叫“为袁绍檄豫州”的文章被选入《文选》,其中就有“操……专为枭雄……”一句,五臣注中解释道,枭,恶鸟也,雄,强也,言曹操如恶鸟之强也。这里我再作一下解释,枭,就是猫头鹰,古人一直误以为它长大后会把母鸟吃掉,往往被用来形容那些忘恩负义之徒,另外,由于猫头鹰凶猛,也常用于指代凶猛之徒,“枭雄”里的枭显然指前者。<BR>为什么说刘备是枭雄?是鲁肃等人的诽谤中伤吗?非也非也!我们来回顾一下刘备的发家史。<BR>(注意,下面的东西,一般是按照史实的,因为东西太多,实在不便一一指明出处,——比如,刘备是幽州人,这绝对不是我推测的,我也实在没有那么大本事——实在是因为不少人自己不爱读书,我写的东西他不知道,于是就说是我推测的,没有根据,所以在这里多放点屁,有染您的雅目了——不过绝大多数是前四史里的;如果是我推测的,我一般会说明,当然,不可能每次都说明,毕竟,写文章时,思路的一贯性往往会让我忘记……而且,我读史是融入历史的,这点还请见谅,我会注意的)<BR>刘备是卖鞋出身,不过,可能是家境还过得去,又自认帝室之后,所以,15岁起,游学四方,在卢植处结识了一个对他一生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公孙瓒。<BR>游学回家后,刘备靠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受到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的器重,在黄巾起义时,那些大商人给了刘备相当一部分资财(可以推测,刘备曾经也为这些马商办过很多事,甚至在他们手下干过),使刘备得以组建一支很小的武装,随从邹靖(当时只是一个普通校尉)参加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不过,由于刘备的识人能力和人望(koei三系列中,刘备的魅力一般总是最高的,这个很有道理),在当时,后世有名的大将如关羽、张飞等就已经在这只队伍中了。在讨伐黄巾的过程中,刘备有胜有负,不过官衔最多也就是个县令,而且在任上,为黄巾军所败,弃城而逃,依附于公孙瓒。公孙瓒让他作了自己的别部司马,归田楷(公孙瓒所任命青州刺史)麾下,与袁绍作战,由于军功,终于作了平原相(也算一郡之首了,不过还是公孙瓒提拔的)。<BR>著名的第一次徐州讨伐战开始了,陶谦向田楷求援(当时,袁绍、曹操是盟友,公孙瓒、陶谦也是盟友),,田楷就让刘备去,从此,刘备和徐州结下不解之缘。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从此往后,公孙瓒一下子消失在了刘备的简历中,我以为,这实际上是刘备背叛了公孙瓒……注意,先主传上有这么一句:先主遂去楷归谦。……<BR>刘备进入徐州后,由于共同的利益,和陶谦紧密团结在一起(刘有将,陶有兵)。<BR>当时,徐州的内部矛盾重重!陶谦是扬州丹阳人,对于徐州土豪来说是外来人,可是,陶谦却不懂得团结他们,“背道任情”(见陶谦传),得罪了徐州豪族赵昱、糜竺、陈登等,陶谦所重用的是他从家乡带来的曹豹、许耽等人。三国里著名的让徐州,故事的始编纂者为糜竺,我以为,他的话,很不可信……最重要的理由是,陶谦在世时,只重用过曹豹、许耽等扬州老乡,从来都没有和糜竺等徐州豪族建立过深刻的友谊,为何在临终时把这么重要的口信单单只传给了糜竺?而且,劝刘备上任的都是徐州豪族(如糜竺、陈登),当年陶谦的亲信曹豹、许耽等没一个劝的,而且从此失势,以至于后来曹豹还造反!<BR>刘备在徐州贵族的拥立下,成为一方方伯后,立即和曹操结盟(当时,正是公孙瓒最危急的关头,界桥之战大败,幽州各处被袁绍围攻,可刘备想到的却是公孙瓒的死对头袁绍的盟友——曹操!枭雄之姿尽显无遗)。但是在和吕布、袁术的战争中仍然失败了。<BR>曹操闻讯,立即救援(呵呵,徐州救援战!),帮助刘备击败吕布,等于救了刘备一命。<BR>归附曹操后,刘备实际上正在和董承等密谋反曹,不过,由于刘备天生“喜怒不行于色”的本领(见先主传),刘备逃过一劫。<BR>之后,曹操派刘备、朱灵、路招攻击袁术(想起了吞食天地2,呵呵),袁术病死后,刘备军还下邳,趁着朱灵、路招的返回,刘备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终于造反!<BR>当然,和曹操的对抗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刘备终于投向了公孙瓒的死敌——袁绍(当时也已和曹操反目)。<BR>官渡之战前,刘备被袁绍任命为“南方敌前总指挥”(呵呵,这是我杜撰的),在汝南和曹操斡旋。这个时候,刘备已经“阴欲离绍”(见先主传),和刘表取得联系了。官渡之战后,刘备自然而然地归附刘表。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曹操的南征,刘备在徐州变的戏法肯定还会在荆州上演(当然,难度要大些了)。……<BR>随着曹操的压力,刘备归附了孙权,不过,这次和以前很不一样,因为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依附了。孙权在危急关头帮了刘备一把(当然,刘备也帮了孙权一把,不过,谁欠谁的多,大家心知肚明吧),刘备好像也不怎么感激,毕竟,反复惯了……<BR>以后的刘备,逐渐势大,进入了另一个时期……<BR><BR>--- <BR>4,赵云传、赵云别传和赵云<BR>从史料上看,赵云属于冀州常山真定豪族,早在东汉末年就拥有自己的地方武装,并且投靠了公孙瓒(关于这个,我认为,比较说得通的理由就是,赵云和渤海袁氏有宿怨……呵呵,联想到三8了吧,扮演赵云,如果兵败于袁绍,不分青红皂白,立马被砍),不过,由于公孙瓒属于一介莽夫,分析能力较差,一直对赵云不放心,所以,赵云找到机会后,离开了公孙瓒。不过,在公孙瓒手下做事时,赵云认识了一个他自认为非常值得依托的、影响他整个一生的人——刘备。<BR>据我猜测,赵云在离开公孙瓒时应该是把他的部曲留在了幽州,否则不会那么容易就脱身。可是,凭着赵云在冀州的威望,很快,他就重新建立了自己的部队,不过,这支部队据说是在刘备的授意下建立的,而且是刘备在袁绍的眼皮底下授意的……<BR>如果我们不参考云别传,单以赵云传为准的话,赵云在其合传中,与其他四将的距离实在太大(就拿最高官阶来看,就差的可以;还有,除了黄忠没明确说“假节”外,余皆“假节”,至于黄忠,我想应该也是“假节”的,否则关羽不会发那么大的火)。赵云唯一可以摆上台的大功劳,只是在荆州大撤退时安全地保护下了后主和后主的母亲甘夫人,注意,这个功劳,对于后主而言,的确很大,不过,对于刘备而言,很一般,毕竟,刘备不是猴子,对生育问题那么敏感。<BR>看看赵云传,其实疑点很多。<BR>在论述赵云荆州断后的功绩时特别强调了后主和甘夫人。在论述一出祁山赵云、邓芝兵败时,还特意为赵云说明了一下兵败的缘由(不过是为赵云开脱而已),这在整部三国志中是不多见的,至于在赵云传这种不满300字的小传中出现,只能说是凤毛麟角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赵云传的最后,还特意说,在蜀汉,死后追谥是极为少见的,几乎屈指可数,可是其中就有赵云!这可以说在三国志中是绝无仅有的写法。对于赵云的追谥,我觉得很自然,因为毕竟赵云是后主的救命恩人,虽然这对于刘备没什么(刘备当年逃的时候就已经放弃家小了,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行为,不能凭这个说刘备特别没良心)。可是,陈寿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么?——如果光从史学角度——我看没有。陈寿应该是因为别的原因才这样做的,我说得再露骨些,就是把一个完全没有资格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的人和他们写在一块,并且运用史笔将其美化,陈寿是出于私人目的的。值得提醒诸位的是,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人开始怀疑陈寿的史德了。<BR>再来看云别传。如果说是它单独成书的话——这种可能性极大——那么十有八九是赵氏宗族请人替赵云写的私人传记,其中褒贬之词当然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当然,其中的历史事件还是可以当真的。赵云家族有这个实力吗?有!赵云是常山豪族,常山赵氏是有名的当地望族,写私人传记无非就是靠着钱多(现在不还是这样?),老赵家,绝对有这个经济实力。<BR>好了,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说,赵云在蜀汉只是一个很一般的高级军官(至少在刘备时代、生前),从云别传(应该是一本对赵云非常有利的史书)来看,入川作战期间只是黄忠的下手;而且基本上没有特殊功绩——当然不是针对后主,反而由于失误,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当然,那次失利的首因是马谡),被降级;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浑身是胆”出自云别传);至于长得帅更是不知何本……大家,爱演义中的赵云当然情有可原,如果喜欢史实的赵云,我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BR><BR>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从廖立获罪看晚期关羽和刘备的关系<BR>廖立,是荆州人,在蜀汉政权中属于显赫的荆襄派。诸葛亮有言,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在诸葛亮的眼中,廖立和庞统是并列的。可见其能了,虽然孔明的识人本领很一般。<BR>廖立历任长沙太守、巴郡太守、侍中、长水校尉。可由于自认为蜀汉中只有孔明比他强,而自己的官阶却比一向都瞧不起的李严还低,于是,向李邵、蒋琬发了一通牢骚。说道:“昔,先帝……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不过,他忽然觉得太露骨了,马上又说:“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接着,大骂向朗、文恭、郭演长(疑即郭攸之)、王连是sb,却得到重用。李邵、蒋琬听罢,立即向诸葛亮禀报,孔明立即上表,给廖立安了个“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的罪名。贬为庶人(这是格外开恩,因为属于荆襄派内部矛盾)。<BR>廖立对于荆州之失的说法看来是对的,否则,就不会得罪。大凡这种罪,往往是因为说出了“时讳”。而且,根据史料,吕蒙袭三郡时,身为长沙太守的廖立望风而逃,可见是亲身经历这场大战的,不过,刘备对他却丝毫没有责怪之意,长沙你不是丢了吗,好,给你做巴郡太守……虽然刘备经常会用这种计量,比如,黄权降魏,刘备也没有计较。不过,请注意,刘备对于黄权降魏,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所以,有理由相信,刘备之所以对廖立毫不责怪,也是因为“孤负廖立,立不负孤也”。负在何处?很显然,在关羽与吕蒙的交战期间,刘备未发一兵一卒。<BR>吕蒙之所以出兵荆州,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记载得很清楚(见中华书局繁体平装版1278页……我很怀疑,诸如inv兄之类的到底看没看过三国志?一个劲儿要我列史料,晕……),当时吕蒙向孙权密陈时,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最后的结果,吕蒙的判断是正确的,刘备的确未发一兵一卒,因为,这时,刘、关的关系,非但不是早年的义同兄弟、恩若父子,连普通朋友也远谈不上,甚至可以说,是势如水火!<BR>早年,刘备和关羽的友谊的确是非同寻常的,这从关羽和张辽的对话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是,关羽的骄傲的性格最终导致他和刘备越走越远(的确,有些人只能同苦而不能同甘,只能说他们贱了)。<BR>对于刘备的不满,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件事,就是,刘备重用马超的事(虽然只是表面上的重用)。关羽给孔明寄信,问马超,实际上,就是不满的表示。诸葛亮深知关羽的性格和来信的用意,回信中大夸关羽,终于,平息了这场风波。<BR>第二件,刘备把黄忠提高到和关羽平级,这引起了关羽的更大的不满。对于这种后果,孔明是早有见地的,对刘备说,“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而刘备说,“吾自当解之”。(见黄忠传)可是,刘备所谓的自解之,不过是派费诗去罢了。结果,关羽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费诗好说歹说,才安抚了关羽。(见费诗传)<BR>再来看看刘备方面。<BR>关羽手握重兵,独镇荆州,刘备真的放心吗?显然不放心。荆州除襄阳外,还有两处要地,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前者,那就是江陵和公安。刘备派糜芳守江陵,派士仁守公安,一个是妻舅、一个是老乡,而且全是庸才,目的决非帮助关羽守荆州,而是……监视关羽。关羽一向是很看不起他们俩的(关羽连马超、黄忠这样的名将也看不起,何况是……这一点,他们自己也清楚——“素嫌羽轻己”),可以推断,他俩给刘备的密折也多半不会给关羽说什么好话……在两位的风评中,关羽和刘备的亲密度还剩下多少呢?(汗,好像在打苍天录……)<BR>关羽其实一直想除掉糜、士二人,终于,也是他俩作死(或是刘备的授意——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在关羽和曹仁作战期间,他们的后勤工作做得很烂,关羽当即传话,“还当治之”。可见,这时的关羽已经故不上刘备的面子了,其实是不想理了,因为水淹七军后,他已经自认为功高过主了,刘备拿他没办法了。可惜,他与刘备的关系被吕蒙一举看破,终于……<BR>刘备在关羽死后,对于这事一直遮遮掩掩,为了掩人耳目,他毅然决然地不顾全体荆襄派的反对和大多数益州派的反对,出兵攻吴(我已经在日功上说过了,只有一个人有可能说服刘备,他就是法正,可惜,他已经死了)。刘备是一代枭雄,反反复复了一生(如有意见,我再回文论述),从来没有像这样彻底过。他从来没有想真正的为关羽报仇、灭亡东吴,可是……他的确不想让后人说他是个……,从这点看,刘备成功了。当然,在读史时,我深刻地感到,虽然刘备经常是个伪君子,可那的确是迫不得已,我觉得刘备在古今帝王中,绝对是良心一级棒的,所以,也存在刘备真的良心发现,不过依我对吴蜀夷陵之战的看法,这种可能性很小。<BR><BR><BR>-- <BR>2,从出师表看诸葛亮北伐的无奈<BR>诸葛亮北伐的缘由,全在《出师表》上(后《出师表》是诸葛恪的伪作,不要拿来),现在,在下就来分析一下(这个,在日功曹操传区里已经有了,这里再申论一下)。<BR>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显然,诸葛亮认为,蜀汉是三国里最弱的一个),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为什么?一言以蔽之,落后就要挨打。可是,为什么孔明要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呢?能不能采用“取乱侮亡”的休生养息策略呢?从诸葛亮早年向刘备提出的隆中对来看,孔明在当时的确是这样打算的,可是关羽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孔明的确不可能那么有远见。我已经说了,真正致使关羽失荆州的是刘备。在早年,刘备是一直按着孔明隆中对的方针实行的,可是,在夺取益州之后,刘备显然已经安于现状了,他早把“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丢在脑后,所要的只是一个蜀王!这个,有空的话,我会专文论述的——所以,荆州的丧失最终导致孔明隆中对计划的流产,孔明不得不另谋良策!)。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虽然是褒扬之词,不过却也说明刘备的御人之术了——关于刘备的知人善用的才干,的确是古今帝王中罕有的,有空的话,我也想以此撰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是对后主的敦敦教导,一代忠臣形象映入眼帘,回想日功中大量的说孔明是奸臣的文章,实在汗颜!)。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注意,这些人都是荆襄土豪或其后裔),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这实际上是要让后主把内政大权交给荆襄派掌握)。将军向宠(又是个荆襄豪族后裔),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这是让后主把军权也交给荆襄派贵族——这些其实是变相地提拔,提拔的都是些什么人?“贤臣”!但都是荆襄“贤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这是些苦口婆心的教导,虽是孔明忠心的自然流露,却实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蜀汉朝中的确有很多的“小人”——注意,这里,贤臣、小人全是双关,如果单从初中语文课本的讲法去看,那就实在是肤浅得很了——这些“小人”除了真正意义上的小人外,更多的是指武侯的政敌!即反对北伐者!可以想见,当时蜀汉庙堂之上对于北伐产生过极为激烈的争论。我基本上可以断定,主张北伐的都是非益州派,包括荆襄豪族和其他北方各州的豪族——实际上刘备入蜀以后,这些原本在荆州矛盾重重的派阀就开始联合了,荆州丢失后,这些派阀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当然,粘合剂绝不是对蜀汉的忠心,而是共同的利益!反对北伐的,就是益州的土豪,如谯周。为什么?为什么荆襄派主张北伐而益州派坚决反对?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对于益州派的不北伐的原因,有一点心得,可是由于不想喧宾夺主,所以这里从略,给大家一点提示,公元三、四世纪之交,中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流民运动,南方各州无一幸免,可是,其中,江东受到的影响最小,荆襄虽然损失惨重,可依然可以勉强维持原状,可益州就不行了,完全垮掉,政权被颠覆!——关于这个,可以另文论述——从后汉中后期起,地方豪族对于地方政治开始起作用,以至于到了南北朝,地方豪族完全对地方有控制权,甚至在中央政府中也是门阀林立,一直持续到唐朝——其实,这种现象在东吴就已经很明显了,当时是会稽豪族和吴郡豪族的对峙,当然,后者占绝对优势——益州土族从历史上看,向来势单力薄。不过,对于荆襄派的主战,我还没有成熟的看法,初步认为,是对于在朝廷政治上的强化)。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关于诸葛亮的身世,有空,我会撰文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说明出世的缘由,有些肉麻,不过,刘备的礼贤下士,的确为蜀汉政权带来了大批人才,诸葛亮可以说是当时最厉害的政治家、战略家了,居然……这是值得思考的)。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摆谱)。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上面几句话,与其说是讲给后主听的,不如说是讲给谯周之流听的,用先主来压!这是常用的政治手段)。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又是在借用先帝之名,说是恐伤“先帝之明”,实际上还是自己的意思,那就是,北伐!北伐!还是说给益州派的听的)。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蜀汉军事的最高目标,早在隆中对时期,诸葛亮就把它上纲上线了,刘备虽然抛弃了,可是,孔明仍然坚持,即使是明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实在是个悲壮英雄——孔明绝对是英雄,如果阁下认为项羽也是的话——其实,时人于此也然。孔明当政时,对益州派大多大行压制,可是死后,益州百姓仍自发地为他立庙,而且,益州派文人对他也是极为尊敬和怀念的——详见蜀书各传,即使是陈寿,作为孔明最大政敌谯周的弟子,对于孔明也是如望泰山之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进一步说明北伐的理由之堂皇)。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实际上又捧了他们一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这说的是真心话,绝对不是什么装b,武侯的忠心日月可鉴)。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BR>实在是很诚恳的表!<BR>下面我还要说几句。<BR>武侯北伐是符合荆襄派的利益的,因为,这个方针不是武侯一个人撑的,而是大批荆襄豪族的支持。武侯薨后,蒋琬坚持了这一方针,可是,因为当时荆襄豪族的第一代几乎死绝,而第二、三代在朝中的势力明显下降,所以,没有被通过,至于费祎,没怎么主持朝政就被刺杀身亡,到了姜维当政,又一次实现了北伐的方针(此时,荆襄老臣所剩极少,如廖化,本来只是关羽的家臣,再如宗预,本来只是张飞的家臣,居然已经官据要职),顺便说一句,姜维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但和朝中文臣闹翻,还和军中第二号人物张翼(少有任要职的蜀人,当年官拜征西大将军)闹翻。<BR>由于当权派几乎全是荆襄贵族,而且奉行抑蜀政策,致使蜀汉后期人才严重匮乏,以至于今人误以为蜀人偏弱。<BR>武侯急着北伐就是因为害怕长此以往,益州人得势,故而马不停蹄,连年征战,从荆襄派的角度看,这在战略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唯一可行的(当然,从后人的眼光、从整体的益州——注意,不是后主的蜀汉政权,从后主的蜀汉政权看,这也是唯一可行的——看,这种做法非常不妥!)。<BR>还有,入蜀以后,孔明对于蜀人的政策,和刘备的完全不同。刘备基本上是重用蜀人的,如法正、黄权等人,可是孔明就不这样,基本上采用抑制蜀人的政策。这和国策的不同有关(由于孔明的后继是孔明亲手提拔的,所以,自孔明后,历来蜀汉当政者都贯彻这一方针)。刘备安于现状,重用蜀人很正确。而诸葛亮以北伐为己任,所利用的全是荆襄贵族,因为,相比之下,蜀人基本上对于外来统治者是不忠的(刘璋即是,后来,刘禅亦是),把北伐的重任交给他们,实在难以放心(比如,在南征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张翼,实在是当时难得的将才,可是因为是蜀人,孔明在世时一直没有重用,蒋琬当政后才被提拔上来),而且,实际上,益州派是整体反对北伐的。<BR>荆州人才鼎盛,可是,随着荆州的丧失,荆州人才的取得变得几乎不可能。而蜀汉中的荆州元老基本上都到了要挂了的年龄了,还有,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远不如他们本人,北伐的急迫性实在是不可避免。<BR>我们眼中的蜀汉,绝对不是当时一个普通蜀人眼中的蜀汉,更不是诸葛亮眼中的蜀汉,我们光捧着一大堆史料,不加思考就对武侯指手画脚,这说得过去吗?再一次提醒各位历史爱好者,读历史,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对史料的熟悉,那仅仅是初级阶段,要经过思考、联系,才能升华成有用的东西;要把自己融入历史才能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不嫌弃在下的话,可以参考上面在下对出师表分析的方法,重新领略历史)!</P>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桃园梦断——建安二十四年的后半年(上)<BR>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刘备、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终,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多网友都认为这个胜利是关羽协助的结果?关羽的“协助”的确对刘备的胜利有一定的帮助,不过,刘备的胜利,归根结底是曹操自己对于汉中的放弃,而且,那个时候,荆州的局面还没有糟到曹操非得撤回长安的地步。总之,刘备胜利了,最多三个月后,刘备自称汉中王,实现了近60年的民间谣传。同时,刘备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关羽成为了蜀汉政权的二号人物,实际上的荆州王,可是,等待这位荆州王的将是一场人生悲剧。<BR>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南阳太守东里袞被宛城守将侯音、卫开扣留——侯、卫造反。本来准备大举进攻关羽的曹仁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向宛城进军。历时四个月,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宛城被攻破,城中百姓终于过完了他们最后的一个艰难的新年……侯、卫被理所当然地正法!<BR>可以想见,造反的侯、卫当时的出路只能是投靠关羽——如果不想死的话,而关羽正好可以趁机一举拿下荆北,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新年过后,关羽才发兵曹仁的老巢——樊城,匆忙赶到的曹仁劣势立现——大概是杀民众杀得昏眼了——被关羽围城。<BR>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于军略上,应该说是个庸才,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在敌人出现内讧时,应该立刻出兵,可是关羽没有!当然,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据我猜测,多半又是荆州关羽和糜芳、士仁等的乱七八糟的事情。<BR>由于曹仁是一代名将,曹操当然很放心,不过,建安二十四年实在是个特殊的年份,向来很老练的曹仁居然被关羽围了半年多,而且形势好像越来越糟,终于,从汉中这个鸡肋中解脱的曹操派于禁增援曹仁,那已经是当年七月份的事了。<BR>八月,汉江流域异常的特大洪水帮了关羽的忙,水淹七军。不过,关羽很可能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起过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为什么关羽事先就准备好了船只,而魏军方面没有呢?)。总之,关羽建下了旷世奇功,为关羽猛将的简历上添加了一笔智将的色彩。<BR>那年八月,怪异的事件不仅仅发生在关羽、曹仁身上……<BR>于禁,当时的又一名将,被曹操深信为心腹,居然临阵投降,几乎没有做抵抗!<BR>水淹七军时,关羽受到抵抗最大的是庞德军。<BR>庞德归顺曹操后一直做曹仁的助手,由于骁勇善战又爱骑白马,被关羽的荆州兵称为“白马将军”(看来这不是公孙瓒的专利),这次显然是曹仁为了加强于禁的城外增援部队而派遣的。在极端困难的战斗条件下,庞德施展了高超的箭法,矢尽,居然还持弓格斗,且战且退,最后由于翻船,才被关羽部队活捉,并且誓死不降(那时,庞德跟老曹才4年,于禁跟了30多年),最终就义!<BR>关羽此战,威震华夏,荆州王的目标指日可待,而且已经发话要除掉糜、士两个刘备耳目了(见关羽传),可是他可能不知道,离他的死亡不过还剩下不到5个月。<BR>曹操大惊,立即派宿将徐晃救宛城之围。徐晃以高超的作战能力加之曹操的遥控指挥和后续的12营士兵,关羽军大败。这回其实才是关羽真正智力的体现——最终证明,直到临死,关羽也不过是个猛将,威震华夏的水淹七军虽是关羽的死前杰作,但那仅仅是昙花一现的景象,很难说是关羽的真正水平的发挥。<BR>……<BR>那是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的事,这一年的漫漫长冬才刚刚开始,关羽此时可能还在热切地期待明年的春日,他当然不知道这个冬季对于他来说永远不会结束,一代名将的人生道路即将走到尽头……<BR><BR>-- <BR>6,桃园梦断——建安二十四年的后半年(下)<BR>题外话,略知史实的人应该会注意,三国志中对于建安二十四年的荆北攻略说法不一,有时说关羽攻打曹仁,有时说曹仁攻打关羽,昨天由于匆忙没有表明我的看法,今天讲一下。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主要参考满宠传,不过,其中的襄阳好像成了问题,我也不太清楚),关羽为了响应建安二十三年第四季度的宛城之乱,在建安二十三年年末或建安二十四年年初进攻襄阳(注意,这个襄阳不是关羽的荆州老巢襄阳,不过,这两个襄阳距离应该很近,至于到底那个是刘表的襄阳,我尚不能肯定——不过,我觉得,樊城当时应该是属于襄阳的,或者,曹军管樊城也叫襄阳,这样,关羽围襄阳,即关羽围樊城,就可以解决两个襄阳的问题了,当然,这是猜测,但是,在曹仁筑樊城之后,往往襄、樊并称,以至于今天那个地方就叫襄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取得胜利,曹仁在一江之隔的樊城屯兵防守,这时,双方应该处于对峙状态;后来(7月份),于禁奉命救援(这应该是曹操的保守做法,我觉得这不能说明曹仁已明显处于劣势),结果,8月份,反被关羽用水攻击溃,这时,曹仁的樊城危在旦夕!同月,徐晃的援军到达,经过激战,关羽大败,但是整体上仍和曹军相当,仍然有攻破樊城的可能,所以他一得知荆州告急,并没有立即回师,直到十月份才退,延误了战机!<BR>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关羽率众从樊城撤退,他本来可以在襄阳据守,因为曹操军新败,一时半会儿战斗力难以恢复,孙权军基本上还在南边扫讨,即便来到襄阳城下,也不会和曹军同仇敌忾,所以,退守襄阳、等待刘备的援军是一件很保险的事。不过,吕蒙的奇袭的确很厉害,不但一举攻破关羽江西防线,还迫使士仁、糜芳先后不战而降。要知道,糜芳所镇守的江陵不但是荆州最重要的南郡的治所,还是关羽及关羽襄阳部队家小的住地,关羽当然坐不住了。他显然放弃了襄阳,率军进攻江陵,可是因为吕蒙的攻心战,途中就兵力大减(可以想见关羽在荆州籍士兵中的人望了,虽然据说他是个厚待士卒的将军)。关羽没有退回襄阳,可能已经被曹军攻占了,不过也可能他根本不想去襄阳了,因为他向益州发出的紧急救援信迟迟没有回音,他可能已经意识到刘备不会派援军来了,虽然他的判断力一向很不准,可是这次,建安二十四年,继这年准确判断出汉水暴涨后,关羽神奇的又一次猜中答案,和几个月前所不同的是,这次的答案是他根本就不希望的……<BR>关羽于是折向麦城,可能这座小小的麦城是此时关羽唯一可以去的地方,他应该有些迷茫了,如果还没有绝望的话。<BR>不过,很显然,麦城绝对不是关羽本来所理想的城池,他这时还有一定的士兵,不过夺回荆州是不可能了,而且由于没有可守的城池,在荆州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原本关羽眼中偌大的荆州忽然变得那么的小,只剩下从襄阳到长江这么一点点狭小的空间了。关羽只能向益州撤退,虽然没有接应的援军,可是,他想活下来……<BR>关羽可能还存在幻想,他望着疲惫不堪、毫无斗志的士兵,心中所见的却是来年的春天,在陌生的益州和多年不见的刘备以及向来就很看不起的马超、黄忠等人度过尴尬的新年后,再次统帅大军击破吕蒙吧,他或许已经在盘算如何对付东吴军了——在幻想中的建安二十五年春天……年末的鄂西山区应该已经下雪了吧,关羽的严冬才刚刚开始!<BR>放弃麦城后,关羽向西北的临沮继续撤退。可是,他没想到的可怕事件终于发生了——逃兵大批涌现,以至于才到章乡,关羽周围只剩下自己的家臣和少量的亲兵队了。<BR>刚到临沮,关羽立即遭遇到朱然、潘璋的伏兵,很正常的,被朱、潘部队击败,在夹石,一个无名小卒叫马忠的竟然生擒了大名鼎鼎的关羽,此外居然还有他的儿子关平和关羽的高级助手赵累。<BR>我觉得,当时,在临沮,关羽父子就被杀害了,关羽的路终于到了尽头……虽然离他的威震华夏事件仅过去四个多月。虽然只有不到五个月,可是,如果刘备真的要救,时间上绝对来得及,当然,刘备本来就是在坐视!这个冬季对于刘备,同样漫长,枭雄之姿的他此时可能也会自责,毕竟他是有个良心的……人!<BR>三国历史上很离奇的建安二十四年终于结束了……<BR>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刚过完年的曹操收到了一份孙权的厚礼——关羽的首级,看见故人的曹操一定会感慨万分,当然,如果那时他知道十多天后也将走上相同的不归路,除感慨之外,应该还很有些别的情绪吧……<BR><BR>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7,刘封的悲剧<BR>刘封,本是荆州长沙罗侯(县侯,当时异姓侯爵的最高爵位了)寇氏之子、长沙豪族刘氏之甥,可以想见,刘封的出身是如何的显赫了。<BR>刘封早在阿斗出生前就过继给了当时寄寓刘表手下的刘备。不过,刘备毕竟和猴子不同,他绝对不缺乏生育力,他之所以把刘封作为义子,依我看,主要是出于拉拢荆州豪族的目的,在刘表未亡之先打好“群众基础”,等到刘表一升天,立马变起曾经在徐州成功演出过的戏法——当然,收刘封为义子只是打好群众基础中的一步……<BR>但是,刘封的表现显然比刘备的3个亲生儿子强得多——玄德公的儿子们如果和老曹的比的话简直就是sb——据说,他“有武艺,气力过人”(见刘封传),在建安十八年随诸葛亮、张飞由荆州增援刘备时大展英姿,史书上说他“所在战克”(见刘封传)。<BR>建安二十四年(应该是上半年),刘备命令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出兵进攻曹操的房陵。孟达不负众望,临阵杀房陵太守蒯祺。占领了房陵之后,或许是孟达的主意,或许是刘备的授意——总之是刘备所赞同的——孟达部队马不停蹄,立即攻打上庸,刘备为了帮助孟达——不过我以为更可能是为了监视孟达(呵呵,我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派刘封协助,很可能这是刘封第一次独自率军出征,当然,也是最后一次。<BR>上庸攻略很顺利,太守申耽以一家老小为质,率众投降。刘封从副军中郎将升任副军将军,与孟达一起驻扎在鄂西。<BR>建安二十四年夏秋,关羽兵进襄樊时,曾命令(史书中用“呼”字,可见是从属关系了)刘封、孟达出兵相助,可是他们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的理由“不承羽命”(见刘封传),到了关羽失荆州危在旦夕时仍然按兵不动,可见,上面的理由实在是讲不通的。为什么刘封、孟达不帮助关羽?我以为,有两种可能。其一,刘封、孟达和关羽有宿怨;其二,刘封、孟达受刘备的暗示或者是明示(明示的可能性小了些)而故意按兵不动。个人以为,后者的可能性个更大。这里再来分析一下(这里,在下再强调一遍,读史一定要自我分析,段不可囫囵吞枣)。应该说,刘封和关羽有怨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刘封几乎没有和关羽共事过,也就是拿下上庸后受关羽节制了几个月,这期间关羽一直忙着打仗,也没工夫吵架,至于之前,刘封一直在益州;孟达在建安十六年归附刘备后倒的确一直在关羽手下干活,按关羽的脾气,两人之间肯定有些摩擦,不过,关键时刻,而且也是立功的机会,孟达也不至于如此怀恨在心,就算孟达不肯——这种事是违抗军令,弄不好要杀头的,所以可能性实在太低太低了——刘封也应该会救的,从后来刘封气走孟达一事中,可以看到,当时孟达的地位最多和刘封相当,刘封是完全有资格不经孟达的许可而出兵的。所以,个人以为,刘封、孟达的按兵不动极可能源于刘备的授意。至于后来说刘备“恨之”,完全是陈寿给刘备说的好话。<BR>建安二十五年(或者说延康元年),刘封和孟达不知什么原因闹了大矛盾,刘封夺了孟达的兵权(这可能出于刘备的安排),孟达一气之下给刘备写了份辞呈(真是好心情),率部曲4000余家北投曹丕。史书上还说孟达“惧罪”,为什么?当然是对于关羽的见死不救。本来是老大授意的,现在老大要“反毛枪”了,当然只能另投明主了。<BR>孟达投魏后,曹丕立即命孟达为新城太守,让他和夏侯尚、徐晃一起兵讨刘封。孟达在此前向刘封写了一份劝降书——这倒的确是为刘封着想(这份劝降书对于刘备、尤其是当上汉中王后的刘备分析的极为透彻,有空一定全文打出,全文分析),大致是说刘备当上汉中王后“虑定于内,疑生于外”,刘封在刘备手下没什么好果子吃,不如降魏,非但可以继承罗侯的爵位,还可以做魏国的开国元勋。如果刘封聪明点的,当然就投降了,可是,他毕竟是刘备的养子——虽然刘备可能从来就没把他当儿子,出于对刘备的忠孝,刘封拒不投降。结果,申仪(申耽之弟)反叛,刘封只得退回成都。<BR>按刘备的意思,对于刘封不过责骂几句就行了,毕竟人家叫他老爸快20年了,丢上庸是申氏兄弟临阵投敌,夺孟达的兵权本就是自己的授意,是孟达自己咽不下这口气投敌的,至于对于关羽之死按兵不动,也是事前自己的暗示,刘封本人都没什么大错——事实也是如此!可是,诸葛亮却“虑封刚猛,易世之后(即刘备驾崩后)终难制御”,力劝刘备小题大做,让刘封自裁。结果,刘备赐刘封自尽。——这里要说的是,基于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多次诽谤孔明,所以到底把刘封逼死的元凶是不是诸葛亮,决不能听老陈的一面之词,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孔明干的,不过,我还是认为是刘备作了考虑后自己决定的,毕竟孔明当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不然,刘备怎么还会伐吴呢?)。<BR>刘封死后,刘备“为之流涕”(岳不群!),不过,再怎么“流涕”,他的养子——事实证明比所有的亲生儿子都强——终究是死了,凶手就是自己!<BR>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8,孟达其事<BR>在写孟达之前,还想对刚才写的刘封作点补充,主要是关于他的字。很奇怪,像刘封这样的贵族居然没有字?!其实,像他这样的不可能没有字的,只不过陈寿不知道而已。为什么?我在这儿又要猜测起来了。其一,刘封死的早(死的时候应该在30岁上下,而且30岁以下的可能更大),交际就不怎么频繁——字是用于别人称呼的,自己是从来不用的!其二,更重要的是,由于刘封成年后(即取字后),刘备已是一方之主,刘备手下人即使要称呼刘封,恐怕也不会用他的字,而是诸如“少主”、“少将军”之类的称呼,就好像叫刘禅,一般是决计不会叫他“公嗣”的。所以,刘封这么一个人物居然没有把字流传下来,决不是他在蜀汉的地位低(如堂堂的乡侯申耽就在鄂西受刘封节制,另外刘封是亲族,又是侯爵的继承人,爵位本来应该封得很大,可惜他没有活到刘禅大封官那阵子),而是另有隐情。<BR>好了,现在来说说孟达。<BR>孟达字子敬(呵呵,和鲁肃同字),因避刘备叔父刘子敬讳,改为子度,扶风人,父亲叫孟他,字伯郎。这个孟他很有意思,我先来介绍一下。<BR>孟他本来应该是个扶风的小贵族,继承家业后,正值十常侍秉政,他倾其所有结交张让的家奴,获得他们的“尊敬”(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结果,旁人误以为他和张让是铁哥们,就送了大量的礼物给孟他,孟他又把这些转送给了张让,“让大喜”(见三辅决录注),把凉州刺史交给他当,一下子,小贵族孟他就变成了一方督抚,真是……<BR>很可能是因为灵帝末年凉州羌族大暴动或韩遂之乱,孟达一家南迁入蜀,当时孟达还小,等成人后,孟达就在刘焉父子手下干活。孟家迁蜀时很可能就把曾经在老家和凉州招募的私人部队一起带入了四川,因为有很多迹象表明孟达手中有一支属于他自己的私人武装。<BR>建安十六年,刘璋派法正和孟达各统兵2000到荆州迎接刘备(很可能这4000名士兵都是孟达的部下),刘备当即让孟达和4000士兵留在江陵,帮助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共守荆州,从此孟达归附刘备。<BR>建安十九年,刘备平蜀后,让孟达担任宜都太守,这是个不小的地方官了。<BR>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越级命令孟达从秭归出兵攻击房陵(呵呵,孟达的直属上司是关羽),孟达在临阵杀死房陵太守蒯祺后占领了房陵,在与刘备派来的“增援”的刘封军(呵呵,我以前说过了,刘封很可能是来监视孟达的)会合后,立即转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以一家老小为质(迁到成都),率众投降。<BR>当时,陕东南、鄂西北的情况是这样:申耽仍是上庸太守,其弟申仪为西城太守,总管上庸、西城、房陵等的应该是刘封和孟达。刘、孟二人应该差不多大,不过我以为,当时,还是刘封占优。不过,孟达和刘封的关系不太好——奇怪,两人共事不久(决计不超过一年,个人以为是大半年),怎么会这样闹僵?看来又是刘备从中的手脚。孟达在上庸攻略胜利后,刘备好像没给他加官进爵——相比之下,刘封从中郎将升为将军——可能是让他率所部回宜都,继续当他的太守。孟达可能非常不乐意(或许也是和关羽不和,不过主要是因为立下了大功却没有相应的报酬而愤愤不平),于是刘封去做思想工作,结果闹翻,刘封在刘备示意下夺了孟达的兵权。<BR>孟达于是给刘备写下辞呈,自比范蠡、伍员、蒙恬等(我呸!),大夸自己是忠臣却为小人所害。最后,带着4000余家部曲北投曹魏。<BR>孟达在魏国,受到了曹丕的礼遇,我个人感觉,孟达虽然有沽名钓誉之嫌,不过就他的现存的两篇文章看,他的确有被当时著名才子曹丕赏识的资本,另外,他对曹丕的知遇之恩也很是感激,所以,孟达的另投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从一个后人的眼光看,曹丕在位的6年多里是孟达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他不但和君主曹丕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还同当时的魏国显贵夏侯尚(文帝时代替了曹仁在南方的地位,假节钺)、桓阶(当时为尚书令,曾为文帝的登基立下汗马功劳)有着很不一般的个人关系。<BR>好了,回到前面。孟达在投靠魏国后,曹丕立即命其为建武将军、新城太守(这可是拥有原来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的大郡)并晋爵平阳亭侯,和夏侯尚、徐晃一起进攻刘封。临战前,孟达还写了封劝降信给刘封,可惜刘封不听,结果申仪叛变,刘封南逃,申耽也接着投降了曹魏。申耽这回没有再次被任命为太守,而是迁到了南阳(毕竟反复多了)。不过,申家毕竟是当地的土豪,加之申仪有功,于是命申仪为魏兴太守(大致为以前的新城),领申耽的员乡侯爵位。<BR>这时的孟达正处于人生的鼎盛期,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桓阶、夏侯尚的先后病死(夏侯尚居然是为了一个宠妾之死而精神恍惚后病死的,在下倒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个美人!),最重要的是曹丕的病故,孟达在魏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后来,司马懿派人劝他最好来洛阳朝觐一下,孟达立即感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于是,就开始和吴、蜀进行秘密来往。诸葛亮派郭模去联络,可惜被申仪得个正着,本来申仪就和孟达有怨,这时正好抖了出去,于是孟达起兵造反。司马懿闻讯立即调兵进攻,才八天,就从南阳宛城赶到了上庸城下,表现了司马懿非凡的军事才干——顺便说一句,徐晃并没有参加这次战役,公明公是病死的。<BR>本来,由于上庸城墙高池深,加之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按孟达的能力应该是可以挺到诸葛亮援军抵达的,可是,守将邓贤(还是孟达的外甥)、李辅等在关键时刻“开门出降”(见晋书宣帝纪),孟达只守了半个月,就兵败身亡。孟达的部曲当时已达7000余家,都被北迁至幽州。<BR>最后说一下申仪的结局。申仪在孟达兵败后被招入朝,没有获得应有的嘉奖却被免官,曾经在陕东南、鄂西北称霸一方的申氏家族终于覆灭……回想起不久前揭发孟达造反时的喜悦,在洛阳,处于软禁之中的申仪,这时恐怕会有说不出的辛酸吧……<BR><BR>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9,孔明南征<BR>其实,早在章武二年十二月刘备重病于永安(即白帝城)时,汉嘉(也算是南中边缘地带了)太守黄元就起兵反叛。趁孔明东探刘备之际,黄元居然在第二年的三月份率军推进至蜀郡临邛城下。不过,显然,诸葛亮对此是早有准备的(孔明是章武三年二月抵达永安的,估计,在他出发时已经是正月了,本来,那段时期蜀汉肯定是非常乱的——刘备大败后,蜀汉元气大伤,而刘备本人也一病不起,连成都也回不去了——孔明应该没有时间理会这件事,因为当时的叛乱也实在是太多了),不久,留守成都的陈曶便在临邛城外大破黄元,黄元被活捉、正法。刘备死后,南中一带的叛乱更是此起彼伏,不过,孔明并没有立即平乱,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处理好汉中、益北的事务,还有就是,联吴。<BR>从建兴元年到建兴三年,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孔明日理万机,把刘备对于蜀汉造成的严重灾难都一一弥补,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才干。到了建兴三年三月份,孔明为了北伐大计,出兵南中。这时的南中,除了王伉、吕凯还在坚守永昌城外,其余的郡县已经基本上不受成都政府的控制了。<BR>南中的叛乱大致是这样的:早在刘备病重之时,益州郡豪族雍闿就扣押太守张裔,东联孙吴,举起反旗。在刘备病故后,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先后步雍闿之后尘。叛军的主要力量是当地土豪(有汉人、有蛮夷,不过蛮夷占多数)和孙权的暗中帮助。在孙权和诸葛亮重新建立联盟后,南中的叛军就失去了东吴的援助,从而力量大减,加上领军人物大多缺乏战斗经验,而他们的对手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孔明,所以,最多也就四个多月,南中就又牢牢地掌握在成都政府手中(孔明三月从成都出发——见后主传,“五月渡泸”——即进入南中,“其秋悉平”——见诸葛亮传)。<BR>在孔明南中攻略期间,蜀军中涌现了许多“新人”,如李恢(史称“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他曾经在敌众数倍的情况下战胜南蛮)、吕凯、王伉(两人守永昌,孤军奋战了至少两年)、马忠(主要从事安抚工作,“甚有威惠”)等,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就是马谡。马谡虽然没有随军出征,但是在孔明临行前向孔明提出了“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的战略方针,深得孔明赏识,以后的七擒孟获等也都是按照这一方针执行的。<BR>孔明结束南中后,力排众议,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结果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一方面缓和了当地民族矛盾,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减少了当地的驻军,使北伐军更宽裕些。相比孔明之后的蒋琬、费袆等,虽然在南中地区加派了人马,可是叛乱却反而增加了。<BR>不过,南中虽然平定了,可孔明军北上之后,当地有接连发生了几次叛乱(上文提到的吕凯就死于其中的某一次),当然,这些都是小规模叛乱……<BR>最后,我想应某些网友之邀,谈一谈南征的意义(呵呵,政治性挺浓的是不是?其实像我这样工科出身的人对此也非常头疼)。首先,它解决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这一点,孔明的出师表上已经说的很白了;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它大大地解决了北伐的军费问题,“军资所处,国以富饶”(见诸葛亮传),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蜀汉政权对于南中人民的经济压迫是何等之重了。至于政治上的作用,我觉得对于至少孔明来说几乎为零,因为,政府军北上以后,当地的太守清一色都是益州派,其中还培养出了蜀汉末期和姜维齐名的镇南大将军(注意,不是镇南将军)张翼。<BR>-- <BR>10,猛将庞德<BR>庞德,凉州南安(后归秦州)人,早年担任郡吏、州从事一类的地方官,看来也是当地的小贵族出身。<BR>到了190年代,跟随当时的征西将军马腾征讨在凉州造反的氐(五胡乱华之一,建前秦、后凉)、羌(五胡乱华之一,建后秦。这两个少数民族在汉末其实是很相近的,经常混居,不过,源头可不一样,前者是由东南往西北迁徙,后者相反,另外,后者和后来的吐蕃是近亲)等少数民族,“数有功”,于是升任校尉。<BR>建安七年九月,正当曹操围攻袁谭、袁尚于黎阳之际,袁尚派他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联合匈奴单于袭击进攻关中,和曹操所任命的司隶校尉钟繇大战于平阳。本来已经归附曹操的关中诸将如马腾、韩遂等此时也都蠢蠢欲动,打算响应袁氏兄弟的号召,不过,在钟繇所派的张既的说服下,马腾等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且派马超率军同钟繇会师平阳,庞德就在这支部队中。平阳一役,庞德在战场上亲手杀了郭援,至使袁军大败,高干、匈奴单于投降,立了首功,于是升任中郎将,并爵拜都亭侯。以后又多次在关中和叛军作战,史称“勇冠腾军”(见庞德传)。<BR>马腾入朝做卫尉后,庞德便留在了马超身边,此后就一直跟随马超转战于西北地区。<BR>到了马腾离开张鲁投奔刘备时,不知什么原因,庞德留在了张鲁手下,并跟随张鲁投降了曹操。——这里。我又要做些推断了。我认为,庞德没有跟随马超投奔刘备有两种可能:其一,庞德对刘备有很大的意见;其二,当时马超没来得及把庞德撤走(那时候,马超可以说是极为匆忙地离开张鲁的——简直可以用“逃”来形容——有空说马超时再说)。个人以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BR>投降曹操后,由于他骁勇的名声,当即升任立义将军、关门亭侯。<BR>建安二十三年冬,庞德率军和曹仁一起征讨宛城的侯音、卫开之乱,平乱后就留在了曹仁身边,与关羽军作战。当时因为庞德爱骑白马,又骁勇无比(居然还和关羽单挑,并且射中老关一箭——还是额头,老关没死实属侥幸),被蜀汉军队称为白马将军——呵呵,和公孙瓒的一样。<BR>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曹仁为了配合于禁的援军,派庞德出城,在樊城北十里的地方扎营。当时一连下了半个月的雨,关羽趁汉水暴涨猛攻曹军——这就是著名的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当时就投降了,可是庞德没有。他率众爬上坝堤,“被甲持弓,箭不虚发”,表现了一代神射手的风范(sousou里居然是个步兵,实在是……你说光荣懂历史,我看,未必!)。他又斩杀了手下打算投降的几个将领,表示誓死效忠。大半天过去了,庞德“矢尽”,短兵相接后,还打算乘小船回曹仁营,结果翻船,被关羽生擒(奇怪,为什么不投河自尽?)。最后和关羽对骂后被杀。——这里我又要用怀疑的眼光看三国志了。我以为,庞德传的末尾说的有点玄。如果庞德真的抱有必死的决心,那么沉船后,他理应自尽,为什么还要“独抱船覆水中”,结果被关羽生擒?我觉得,庞德在战斗力完全丧失后,仍然是以保命为第一的,其实,早在短兵相接后,庞德已无全身而退的可能了,当真是效忠曹操的话,应该这时就自尽了,可是他却选择了撤退——一种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撤退。所以,其实他本来就有过好几次效忠的机会了,可他都没有。还有,他的堂兄庞柔也在刘备手下干活,他投降蜀汉是非常自然的。到底是谁阻碍了他投向刘备的怀抱?关羽!为什么?以关羽的脾气,庞德如此得顽强反抗,生擒后肯定是马上就杀的——更何况庞德曾经打败过关羽,关羽怎么会饶过他(呃,我怎么好像是关羽的哥们儿?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所以,很可能,庞、关的临终对话是后人杜撰的……目的当然是树几个忠义的标兵(和现在的**模范、**旗手、****等差不多),想想看,关羽这种随口骂人的家伙(连老孙都骂成畜生),怎么可能对老庞左一个“卿”右一个“卿”的叫唤?<BR>总体评价,庞德属于一介勇夫,和典韦差不多,忠义的话,如果三国志属实,则和典韦也差不多,不过,即使我不幸言中,他比之不战而降的于禁要强太多了。 <BR>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我看庞统<BR>在说庞统前,又想起了诸葛亮,想起了南中。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第一位“总督”是邓方(字孔山),南郡人,入蜀前为荆州从事,建安十九年起以朱提太守兼任庲降都督(相当于南中总督,驻所在南昌城,今四川镇雄一带),章武二年卒于任上。孔明平南后,南中势力最大的应该是上文提到过的李恢,一度担任交州刺史,驻味城(今云南曲靖),以后的历任庲降都督大多在此驻扎。其实,孔明南征也是有不少损失的,仅我所知,就有新上任的随军远征的龚禄(字德绪,越嶲太守)、王士(字义强,益州太守)等(奇怪,都是益州派)。<BR>好了,言归正传。庞统是襄阳人,不过,因为蜀汉建国时他已经死了,所以谈不上荆州派、益州派,当然,他的后代从政治上讲的确属于荆州派。<BR>庞统幼年在当地没什么名气,不过到了20岁被侨居此地的颍川名士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之冠冕”,后来更是被当地著名的逸士庞德公(也是他的叔父)称做“凤雏”(与孔明“卧龙”、德操“水镜”齐名)。<BR>在周瑜担任南郡太守驻襄阳时,庞统应该和周瑜建立了较好的私人关系(这个,以周瑜的作风来看是完全可能的——注意,一代名将周瑜被老罗歪曲的已经不成样子了——还有,庞统自己也担任周瑜的功曹或从事之类的辅助官,毕竟,庞家也是襄阳名流)。周瑜病故后,庞统亲自为其送丧至东吴。西返前,吴中名士如陆勣、顾劭、全琮等都为其送行,可见庞统名声之大了。<BR>很可能,由于不久之后,在鲁肃的力谏下,孙权把南郡“借”给了妹夫刘备,庞统没有离开老家,留在了刘备身边。——这里我又要推测了。庞统本来就是吴将,为什么没有随众人东撤?恋家自然是不可能的,我以为是这样。当初,庞统为周瑜送柩至吴,还有别的目的,即了解一下东吴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答案是否定的,结果,当然就留在了襄阳。<BR>庞统在刘备身边,起初只是当耒阳令,因为政绩不佳被免官。后来由于鲁肃(他可真是老好人)、诸葛亮的推荐,刘备对庞统重新进行了“考察”,由于庞统也提出取益州的计划,深得刘备之意,立即取得了刘备的重用,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和诸葛亮相同)。<BR>建安十六年,刘备进蜀前,做了如下的布置,大部分的人马留在荆州,由诸葛亮统管,辅以关羽、张飞、赵云等,自己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出发。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等到平蜀后,可以让荆州人马作为主力进攻曹操,自己在益州重新起家后在曹操后方做手脚,以实现隆中对的计划。——可惜,刘备太轻敌了……<BR>在涪城与刘璋会晤时,庞统向刘备提出了取蜀的上中下三计,刘备为了保险起见,采用中计,斩杀刘璋手下名将杨怀、高沛,大大地震撼了刘璋军。由此可见庞统的“庙算”绝非一般。<BR>建安十八年,在围攻洛城时,庞统“率众攻城”(可见,当时,即使是军师也不是躲在后面的,也是要冲锋陷阵的),结果被流矢射死,年仅36岁。<BR>庞统的儿子叫庞宏,字巨师,后主时代也在朝廷里做大官,由于看不惯当时的尚书令陈祗(字奉宗,汝南人,因为是著名的许靖——许劭子将的堂兄——老哥的外孙,他爹又死的早,所以幼年居住在许家,小有名声。董允升任尚书令后,由费袆推荐,让他补董允侍中的空缺,当时他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可做了侍中以后就和臭名昭著的黄皓勾结,成为蜀汉政权中的蛀虫!等到接替董允做尚书令的吕乂死后,他就接了这个位子,权势比姜维还大,死后竟还获得追谥的最高荣誉),被贬官做涪陵太守,卒于官,从此庞家在蜀汉的政治史上消失了,结局很悲凉不是?不过,庞统的弟弟庞林和黄权一起降魏,结果,在曹魏反而被封为列侯,当过巨鹿太守,他的夫人还因为替他守节十余年,贞名远播,受到曹丕的赏赐。<BR>最后还想说几句。我认为,庞统在刘备的眼中(指身前)的地位应该比诸葛亮低——刘备最宠信的其实是法正——虽然也是非常高的,至于他的才干,应该和孔明差不多(略逊一筹),不过因为死的早,没有充分的显露,但是,光从他的上中下三计来看,应该不是浪得虚名。另外,后主时代追谥群臣,庞统也居一席(虽然在庞统传里我几乎没有看到他过人的功绩,可能是死得早),可见,他也是相当受后人认可的。如果当年庞统没有战死,青年时代在襄阳为好友的孔明在刘备死后应该不会那么累吧…… <BR><BR><BR>-- <BR>12,一说孙坚<BR>前话:严格的说,孙坚不能算是三国人物(当然,把他作为三国人物也是很有理由的),不过由于他被其子孙权尊为始祖武烈皇帝,所以,吴国的历史不得不以他开始——虽然个人认为吴国的真正历史是孙策和周瑜开创的。因为孙坚是个很复杂的人物,而且关于他的史料相对较多(毕竟是皇帝嘛),所以我打算对他连写几篇……的确,关于吴国的历史世人对它给于的重视实在太少,我就做这个弘扬工作吧。……希望大家能够给我的文章多做些批评(向新兄那样),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的成长……当然,恶意攻击的话,我是不欢迎的。<BR>孙坚是吴郡富春人,据说他们孙家“世仕吴”(见韦昭吴书),可是从刘宋刘义庆的《幽明录》“种瓜为业”和陈寿的评语“孤微发迹”等来看,恐怕那是韦昭的褒美。不过,至少在17岁时,孙坚已经做了富春县的县吏了。<BR>三国志上孙坚初次发迹的记载是这样的:熹平元年,年仅17岁的孙坚和他父亲孙钟乘客船办事(应该是沿着浙江——即今富春江——的),到钱塘时,碰到当地著名的海贼胡玉(既然连姓名也留垂青史,可见不是一般强盗了)领着一帮弟兄在岸边分赃,孙坚见状,独自一人操刀上岸,对着众贼人指东划西,好像在指挥人马,胡玉等以为是官军来了,怕寡不敌众,弃财而逃,孙坚不依不饶,竟然还追上去砍了一个贼子。于是,名声大振,被吴郡太守看中,当了代理郡尉,也算是个小司令官了。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尽管当时可能连孙坚也没有意识到。<BR>还是熹平元年,在会稽称了好几年越王的许氏家族中的许昌继任新“家督”,他显然不满足越王的称号,改称阳明皇帝,并且在老巢句章(就是现在的余姚,1300多年后,这里居然又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阳明!难道余姚人对“阳明”一词有偏爱?)起兵,反守为攻,居然也有了不小的声势,叛军有上万人。身为邻郡司马(其实就是郡尉)的孙坚闲不住了,招募了千把人吴郡“精勇”,和扬州的官军、会稽的官军一起投入了平乱之战。一会儿,许昌的造反就被镇压了。<BR>关于这件事,三国志里记载得很简单,不过,我认为,对于孙坚来说,它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以后建国的吴国中吴郡、会稽郡两郡的尖锐矛盾。现在我来解释一下。<BR>从灵帝纪来看,会稽许氏家族应该是属于会稽的土豪。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和地方土豪为了争夺廉价劳动力,矛盾非常大,许氏家族的造反就是其极端表现之一。孙坚率领的吴郡“精勇”在参加这场战争的同时,对于会稽郡的其他地方土豪也有严重的冲击(比如,当地最有势力的周家,其代表人物为周昕、周[日禺]、周昂三兄弟)。说实在的,孙坚的吴郡“精勇”从中央政府来说自然是“解放军”,可对于会稽人而言,其实就是侵略军!这些吴郡“精勇”在会稽除了平乱,还应该会做很多诸如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勾当,这从孙坚的为人看,极有可能!这个可以从孙坚向其正妻吴夫人逼婚一事可见一斑。吴郡的吴家是同郡土豪,孙坚由于垂涎吴氏的美色,连“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也抛弃了,从当时吴家的口气来看,孙坚应该是当地的一个大流氓,属于古惑仔老大一类的,结果,吴郡贵族吴家由于害怕孙坚的“轻绞”(当时的轻绞之徒即意现今的抢劫犯)还是把美女吴氏嫁给了孙坚,当然,吴氏的因祸得福是后话了。既然对于同郡豪族,孙坚都不会手软,何况对于邻郡的豪族,更何况邻郡的豪族有造反的嫌疑,而自己却是堂堂政府军的司令官之一。所以我认为,孙坚在会稽的恶行导致了会稽土豪对于孙氏家族的强烈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一直持续到东吴的灭亡。<BR>得胜而回的孙坚虽然受到了扬州刺史臧旻的表彰,可是好像并没有升官,而且还被调出了吴郡,甚至调出了扬州(其实,这个很容易解释,当时,会稽土豪代表周氏三兄弟是属于官家的——当然,其势力远没有之后那么大,否则孙坚应该就消失在三国志上了——在他们的授意下,孙坚被远调是很正常的了),从此,一直到死,扬州在孙坚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消失了,孙坚走向了新的人生道路。<BR>
 楼主| 最爱尤娜 发表于 2006-9-23 0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猛张飞<BR><BR>《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半个多世纪来,在数以千计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中,关于张飞形象的专题论文却仅有十篇左右,不仅远远少于有关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三绝”的论文,而且少于有关刘备、赵云的论文。是因为人们对张飞太熟悉所以没有多少话可说?是因为张飞性格不够丰富所以不易写出新意?似乎都不一定。我曾经写道:“《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带有较多民间色彩和市井气息的英雄,一个血肉丰满、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这里想就这一形象的形成和演化,作一番更加深人的探讨。<BR><BR>一<BR><BR>从《三国志·蜀书·张飞传》等有限的史料来看,历史上的张飞,主要具有这样几个特点:<BR><BR>其一,长期追随刘备,历经艰辛,忠心不二。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是年底始改为中平元年)二月,黄巾起义爆发。“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关)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在长达三十八年(184-221)的充满惊涛骇浪的岁月里,刘备曾屡遭挫败,丧师失地,最狼狈时甚至无立锥之地。但无论在何等艰难竭赚的情况下,张飞始终追随刘备,不弃不离,不懈不怠,耿耿忠心,可对天日。<BR><BR>其二,雄壮威猛,英勇善战。在这方面,最突出、最有名的有两例。一是建安十三年(姗)“独据长阪桥”之事:<BR><BR>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蜀书·张飞传》)<BR><BR>面对乘胜而来、气势汹汹的大队曹军,手下仅有区区二十骑的张飞毫不畏缩,横眉怒视,以其凛凛威风展摄敌胆,竟使曹军“无敢近者”。在古代战争史上,这真是罕见的奇迹!另一例是建安二十年(215)“大破张邰”之事:<BR><BR>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部守汉川。部别份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遨邻军交战,山道窄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邰。邰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张飞传》)<BR><BR>张邰乃是曹操手下的一流大将,机警勇猛,屡建战功,在曹军中的实际声望高于深受曹操倚重的亲信大将夏侯渊,此役竟被张飞打得如此狼狈,仅与十余人逃回南郑。这既是张一生的奇耻大辱,也是张飞一生打得最漂亮的一仗。难怪陈寿评日:“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BR><BR>其三,尊贤爱士,敬慕君子。张飞出身,史无明文;但从《张飞传》中“少与关羽俱事先主”一语来看,显然门第不高。然而,这位刘备手下资格最老、功劳最大的元勋之一,这位戎马一生、威名赫赫的勇将,却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赳赳武夫,对那些博学儒雅、英毅耿介之士,他非常敬重,总愿与之交友,颇有礼贤下士之风。最脍炙人口的自然是“义释严颜”之事:<BR><BR>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张飞传》)<BR><BR>面对铁骨铮铮的严颜张飞转怒为喜,将这位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这不是一般莽夫能够做到的。严颜甘作“断头将军”固然可敬,张飞“壮而释之”也十分难能可贵,这正是此事成为千古美谈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件很少被人提到的事:<BR><BR>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三国志·蜀书·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BR><BR>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夺取益州,刘巴归附刘备之后不久。那位出身名门、才智过人而又颇为自负的刘巴,一时瞧不起武夫出身的张飞,并不奇怪。而张飞不以胜利者自居,更不因刘巴曾经一再反对刘备而憎恶之,却因其高名而主动表示亲近,“就巴宿”,这显然表现了张飞倾心于高雅之士的作风;尽管由于刘巴“不与语”这种很不礼貌的态度,他曾一度“忿恚”,但经过诸葛亮的劝解,特别是刘巴自己变高傲自负为“恭默守静”以后,二人想来是言归于好了的。后世记载张飞善书法,懂绘画,当非空穴来风,大概是他与才士们长期交往,耳濡目染的结果吧。<BR><BR>其四,性格暴躁,遇下寡恩。身为勇将,历经波折,性格急躁甚至暴躁一点,本不足怪;但驰骋疆场数十年,与士卒一起出生入死,甘苦与共,至少应该懂得善待部属这个起码的道理。然而,张飞却偏偏不懂这一点,对士卒极其粗暴,动辄鞭挞致死。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刘备就曾多次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传》)但张飞却依然故我.还是动不动就拿部下出气,这当然要激起某些部下的不满甚至报复。果然,章武元年(221)六月,正当他准备从阆中出兵,到江州与刘备会合,一起伐吴之时,却被部将张达、范杀害。一代虎将,壮志未酬,竟死于非命,令人痛惜,但这却是他自己粗暴性格酿成的可怕后果!陈寿评张飞云:“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实在没有冤枉他。<BR><BR>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张飞,不愧为一代名将,刘蜀栋梁,其个性也非常鲜明;但在待人接物上,他最突出的特点却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思想感情上,他与普通百姓有着相当大的距离,难以让后代的市井小民们感到亲切可爱。<BR><BR>
wh1121 发表于 2006-9-23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论坛里很少见到对三国那么独到的见解,佩服。</P>
<>其实每一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至于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根本没有人会知道。</P>
<>比如楼主所说的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确实在荆州攻防战中,刘备未出兵,但是就算刘备不满意关羽,但是他会拿自己苦心经营的荆州作儿戏吗?我的理解是,益州距荆州路途遥远,且当时消息传递很不方便,而吕蒙从袭击荆州到擒获关羽应该是很迅速的,刘备在得到消息后已经来不及了。从以后刘备举倾国之兵伐吴就可以看到他对荆州的重视。</P>
youwenqing 发表于 2006-9-23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关羽了~~~
朱红之泪 发表于 2006-9-24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再细看吧……太多了……</P>
霍亨索伦之鹰 发表于 2006-9-24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排个版吧,看的头晕……
美因铁杆 发表于 2006-9-24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晕!<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
杜伊斯堡 发表于 2006-9-24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曹操传”对三国人物有很多新的观点,</P>
<>如果曹操走忠臣路线,诸葛亮也可能成为魔王,</P>
<>这就是想象力。</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9-29 16:26 , Processed in 0.033204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