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2006德国世界杯技战术报告

[复制链接]
raulzt 发表于 2007-10-14 18: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face="宋体" size="4"><strong>2006德国世界杯技战术报告</strong></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strong>迪生译</strong></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strong></strong></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strong>art I 综述<br/><br/>从远东回到世界足球的心脏,一切都在规律地跳动。该不胜的仍然不胜,该还债的必须还债,连变数最大的点球战,赢家输家都一目了然。冠军的产生也逃不开“轮回”:1982年丑闻交困的意大利在小组赛中(对手同样来自欧、非、北美)乏善可陈,谁料罗西大爆发,灭巴西后全队浴火重生直指冠军;帽子戏法当天降生的吉拉蒂诺24年后来到德国,有1970和1994双亚作保,尽管未能成功克隆前辈,蓝衣军团依旧奏凯,狗年法则依旧成立。<br/><br/>抛开宿命论,82后的意大利人每隔四年都在等待罗西,然而斯基拉奇、巴乔、维耶里的进球无法为球队带来冠军,反倒在队内最佳射手只入2球的2006年,意大利终于抡元。这背后,是10人攻入12球的多点开花,是21人(除两名替补门将)悉数登场的齐心协力,是一切内忧外患逼迫下的整体爆发。马拉多纳说得没错,这是一支平民化的意大利,即便最具星味、最受推崇的两位fantasista托蒂、皮耶罗,发出的光芒还隐约黯于格罗索、马特拉齐这些后卫。<br/><br/>卡纳瓦罗、赞布罗塔、加图索的体力无限和高光表现、皮尔洛的穿针引线、前锋们的低产,皆是本届世界杯的典型性体现。名宿们口口声声说没什么新鲜东西,可足球的发展和变化绝非一潭死水。以史上最精彩揭幕战开局、又险些打破史上最低场均进球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究竟向世人展现了怎么样的足球,留下了什么样的技战术因子,是笔者斗胆探寻的。至于组织工作、裁判队伍、医疗报告、球场安全、媒体市场……这些就留给FIFA去总结吧。<br/><br/><br/>比赛进程:韩日的延续<br/><br/>《国际足联2002韩日世界杯技术报告》中指出,打破顶级较量平衡的胜负手可能是:教练临场决定、球星个人发挥、一次反击、一次定位球、一次失误——本届杯赛再度印证了这五大金科玉律。<br/><br/>有人说,在世界杯这样的短期锦标赛中,调整球员的状态和心理比提高技战术水准更加重要。可即使安排最合适的11人出场,局势的瞬息万变也很可能将赛前计划全盘打乱。这时,如何及时应变,如何做出调整,便是在全世界前考验教练的时刻了。呆板如埃里克森焉能斗得过老狐狸斯科拉里,虽然手段龌龊了点,但在世界杯上大胆实施假换人拖时间,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或许费戈也在心中暗骂主帅之脏,并暗喜彼非吾敌。拉沃尔佩面对来势汹汹的阿根廷,果断换掉小组赛发挥不佳的中前场配置,打出了一场精彩的对攻战。加时赛中里皮敢于用两名前锋换下两名中场,最终避免了同德国人比试点球。而克林斯曼、多梅内克都在赛前被人看低的情况下取得佳绩,更引起了人们对于球队该飙升还是该慢热的探讨。<br/><br/>贝克汉姆带病上阵拼厄瓜多尔,不但状态全无,还当众跑到场边呕吐,但他一脚无懈可击的任意球将英格兰送入八强。在这个明星不够出彩、新人不够锐气的夏天,这样的招牌进球似乎少了点,小罗还没来得及变魔术就走人了,兰帕德和巴拉克的远射也欠了点准星。不过,一些老将们在职业生涯末期再攀高峰令人感动,不但施展了自己的一身武艺,还作为队长统领全队前进。齐达内以最后的华尔兹完成了“法拦西”;费戈不知疲倦地突破,42次被放倒仍坚持到最后一刻;卡纳瓦罗代表了意式锁链的精华,决赛中高高跃起倒勾解围更是“将防守升华为艺术”;当年的花花公子约克蜕变成勤恳的工兵,引领无名队友们捍卫了中北美足球的尊严;范德萨场均4.5次扑救,顶住了虎狼般的科特迪瓦,也没让阿根廷和葡萄牙占得多少便宜。<br/><br/>防守反击在现代足球中似乎越来越占便宜。别看你控球占优传切流畅,一旦我得球就打你个措手不及,别看我屯兵后场态度消极,一旦偷袭得手还是叫你无话可说——绝大多数球队带着这种想法开始比赛,怎能指望他们积极进取?当然,防守反击在现代足球中绝非贬义词,不动脑子的大脚长传已很难凑效,技术占优的一方其实也握有反击中的优势。直塞反越位的经典配合需要意识、洞察力和默契,例如范佩西挑传罗本使荷兰引来开门红、卡卡直传肥罗打入世界杯第15球。另一种反击可称为聚合反击,不强求向前的速度,而是乘对方防守队形不整时,通过多人之间的传递和迂回找出空档,一针见血。如厄瓜多尔打入哥斯达黎加的第三球,德尔加多中场背身挑球过人后分边、门德斯右路起球到后点,卡维德斯铲射得手,他戴上黄色蜘蛛侠面具庆祝,更增添了这次反击的美感。据笔者粗略统计,本届约有四分之一的进球源于快速反击,高于上届的20%。<br/><br/>定位球在当今比赛中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52粒进球同任意球、角球、点球和边线球直接相关,占总进球的35.4%,就连4个乌龙和1个疑似乌龙(阿根廷进墨西哥那个)也全是定位球的功劳。我们不会忘记2年前希腊队前点头球的威力,但本届杯赛,争抢前点已成了幌子,不再时髦。墨西哥和法国喜欢指南打北,将球发到后点或可头球或可垫射,这许是由博尔格蒂和昂利从英超学来。葡萄牙和意大利更擅长将球交到外围发炮,皮尔洛自己就是伊斯坦布尔冠军杯决赛最快入球的助攻者。<br/><br/>如果说前四项是积极的一面,那失误就是所有主教练和队员都极力避免的。小组赛中我们还能坏笑着看到库福尔的低级回传和乌伊法鲁西的冒顶,可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淘汰赛阶段,失误率已经降到最低。这或许可以解释小组赛2.44个场均进球为何在后16场比赛中骤降至1.875。瑞士对乌克兰的比赛无聊透顶,双方上半场各打一脚门柱后便早早鸣金收兵,静候点球了。如果说两队难得经历这等大场面,心里难免紧张、脚下难免发颤的话,那英格兰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对厄瓜多尔如履薄冰、对葡萄牙束手束脚,又为何故?至于巴西在昂利进球那一刻的丑态百出,实在不是失误所能解释的——三人挤在前点看球从头顶飞过,该站后点的卡洛斯则在禁区外整理球袜!<br/><br/><br/>肌肉的较量<br/><br/>初阵挫败黑星加纳后,意国媒体、球迷好一片欢腾,上半时所表现出的技术优势,丝毫不逊五星巴西——可梁熙明不讳指出,这是里皮栽培的又一支肌肉化球队。次战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蓝军将士主动上书要求恢复防守为主的稳妥打法。自此,意大利城门再无失守直至决赛。其间他们经历了捷克的背水一击、澳大利亚的多一人围攻、乌克兰的放手一搏以及同东道主死磕的两个小时,这条防线不但没有失球,还能腾出手来进攻!马特拉齐身形魁梧,两度接右路角球头球得分;赞布罗塔前后左右驰骋,不露疲惫之色;格罗索既有定位球助攻又能奔跑——体魄和体能,是他们发挥技术能力的保证。<br/><br/>看看日本、沙特、哥斯达黎加球员的身体素质,你就明白让他们去严防死守禁区上空的鹰是多么强人所难。澳大利亚人毫无章法的冲吊,硬是敲开了逆转的大门;肥罗已经跳不起来了,还惦着脚打入巴西3届世界杯以来首粒头球;哥队后卫更是眼巴巴看着皮球呼啸过脑门,然后被克洛泽、特诺里奥、卡维德斯、博萨茨基头顶脚踢。最惨还是沙特,四年前一战教沙特小儿闻听德国头球队大名不敢夜啼,至今仍难逃梦魇。先是防右路任意球顶还给对手,助攻贾齐里杂耍射门,随后贾伊迪自己摆渡自己头槌,当了回足球场上的樱木花道;乌克兰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演练了角球和任意球得分,最后小负西班牙,又吃一记大力头槌!<br/><br/>对于进球时间段的统计更清除地显示了本届世界杯球队在体能上的强化。以往我们说一支球队不可能90分钟都进行高节奏的逼抢,往往在60—75分钟时,防守队员因体力下降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失球隐患成显形就在瞬息之间。这个夏天却不然,这段时间反而是皮球入网最少的,仅11个,下半场最后15分钟(含补时)才是决胜负的关键——44粒进球近总进球的30%!原因何在?上届世界杯强队吃足了人困马乏的苦头,力不从心,又亲眼目睹韩国集训4月的成效,遂加紧摩枪。各队都配备了专职的体能教练,针对大赛周期短和对抗强度高的特点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加之FIFA令俱乐部赛事早一个月结束,留给球员们更多休整时间。于是我们看到,连拼两个120分钟的意大利,在非我所长的点球战中毫不脚软,个个抽射中的。<br/><br/><br/>边路求变求新<br/><br/>当意大利3号罚入最后一个点球时,笔者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格罗索又立功啦!本届世界杯上,边后卫们的表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br/><br/>自94年世界杯引入“门将不得用手接回传”后,原本最不具进攻能力的位置也产生了变革,越来越多的门将扩大了控制范围,强化脚踢球技术和手抛球技术,有利于由守转攻时作为第一出球点,预判球路走向。与此同时,90年代另一个高速发展的位置——边后卫,继续新意盎然。以往底线到底线是助攻型边后卫引以为豪的标志,现在还找得到坚守半场的边后卫么?现代足球对于空间的挤压就像资本家拼命压榨剩余价值,连前锋都要就地反抢中后卫,哪里还有闲情让你一停二看三通过。将压力从中间摊向两边,得益的无疑是边后卫,他们有更多的拿球机会,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思考。往上压一步海阔天空,既多一个接球点,又迫使对方边前卫回防,难怪卡拉格、科洛奇尼等中卫客串的边卫也大胆向前。至于拉姆、格罗索、赞布罗塔、米格尔等实力出众的边后卫,助攻上前后并不非得下底起球,瞅准机会尝试内切射门吧——还有什么比一个边后卫斜刺里杀出抡上一脚来得更突然呢?<br/><br/>边后卫忙着内切,边前卫则忙着换位。<br/><br/>上赛季费戈登陆亚平宁,在曼奇尼麾下同斯坦科维奇打出“乾坤大挪移”,意国媒体甚为着迷,赛季中期尤文、罗马也玩起了这招。世界杯上,几乎所有使用边前卫/边锋的球队都在尝试换位,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葡萄牙的两位就不用介绍了吧,费戈和小小罗堪称本届杯赛上最犀利的边锋双煞,作为右脚球员他们更喜欢移动到左侧,或内切打门或一路下底,费戈为同伴创造的两粒点球如出一辙,都在左禁区角上一扣一摔。厄瓜多尔的门德斯和巴伦西亚也是两个右脚,却都不习惯左路,争着要跑去右路发挥。罗本和范佩西,两名左撇子,不时会移动到同一侧强攻,令对手那路好不难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要数波兰队,克日诺维克并不擅右路,斯莫拉雷克左脚也不灵光,可首战他们被安排换到别扭的位置上,打不出来情有可原。科特迪瓦也有意思,打阿根廷用的是抱边的阿卡勒和凯塔,不内切不换位,打荷兰的两个科内则“疯狂”对调,入球恰是由巴卡里科内从中线偏左带至禁区右沿的远射。<br/><br/><br/>后卫线的选择<br/><br/>边后卫大行其道是四后卫一统天下的原因么?自94年世界杯以来三后卫球队直线递减,如今欧洲所有豪门球会清一色四后卫,三后卫真的过时了么?答曰:不尽然。<br/><br/>首先,清道夫阵型不可避免地势衰。德甲球队无缘欧洲巅峰对决好几年了,贝肯鲍尔曾就此怒言:(德国)至今没几家懂区域防守,还是一个拖后两个盯人的古板站位!单前锋成主流的大势下,两名后卫专职盯人是否僧多粥少?二排插上宽度覆盖球场,自由人又该补向哪里?当前世界范围内仍大肆沿用三后卫的要数东亚和女足,恐不能代表足球发展的先进方向。克罗地亚、日本、韩国相继在首轮小组赛后改成了四后卫,算是向潮流靠拢,惟有哥斯达黎加“冥顽不化”,三名中卫左左右右换来换去,还是只换出9个失球来。<br/><br/>可能你要说,杀入16强的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就打三后卫,不也有声有色?是,但他们的三后卫已经过改革,拉沃尔佩成功地继承了中美足球小快灵的传统,而澳大利亚则得到了大师希丁克的妙手点拨——二帅不约而同将一名盯人中卫解放为边后卫,马奎斯和奇珀菲尔德不但掌管边路进攻,还能收缩到防守中场的位置。进攻时后场队列只留两名后卫、一盯人(萨尔西多、克莱格摩尔)一保护(奥索里奥、卢卡斯尼尔),身前安置一名中场锚人(帕尔多、格雷拉),不轻易丢位置。这样排兵,既不输给边后卫大胆压上的四后卫阵型,也保证了中路防守的厚度。两队小组出线后面对阿根廷和意大利毫无惧色,打出了自己的水平。<br/><br/>另外,突出一边的四后卫球队在进攻时同样打成三后卫,索林、古谢夫、苏莱曼尼是将阵型切换无缝衔接的关键人物。阿根廷八强对德国时,受制于右闸无人,索性打352,一样攻守有序。<br/><br/>韩日的草根革命家们“不畏强暴”,大胆使用造越位战术,令状态欠佳的大佬们更加胸闷,韩国、塞内加尔、爱尔兰愉己愉人(韩国在场外的得寸进尺一丑遮百俊)。彼时意甲基耶沃横空出世,德尔内里的442猛开边路,防守压缩三线距离,造越位成瘾,飞驴的“以下犯上”为一批弱旅做出了榜样。但4年过去,连坐拥世界顶级攻击阵的巴萨都在冠军杯中小心翼翼,半决赛硬是180分钟收缩防守闷死米兰,决赛对手阿森纳更是一反常态,一路451到头,以近年最弱姿态淘汰皇马尤文。温格和里杰卡尔德“吃一堑长一智”在前,世界杯上仍反其道而行的主帅,惟有死路一条。德国揭幕战丢两球后学乖了,西班牙和加纳偏不开窍,造越位者死于对手的反越位。<br/><br/><br/>一对逆反命题<br/><br/>法国队先遣马卢达、里贝里,下半场上维尔托、戈武,几乎成了定势。不是首发表现不佳,二人在决赛前透露:回撤很深保护边卫,得球又要往前冲,来回奔波体力消耗不小。诚哉斯言,来看犯规排行榜,第一竟是昂利,前七无一后卫!这意味着中前场球员承担了相当一部分防守职责,也越来越适应防守第一线的角色。遥想94年的美国,前锋回防作为新现象被写入技术报告,而今很多球队明摆着只上一个前锋也因看重他的“全面”或曰“攻守平衡”。四强球队惟德国采用经典双前锋,余者皆是前后站位,宁加厚中场,不轻易让地。在锋线帮手少、对方包架快出脚狠、自己防守任务又重的情况下,再要求他们脱颖而出进他七个八个,实在勉为其难。克洛泽、波多尔斯基能引领射手榜,一要感谢克林斯曼的开放打法,二也要感谢东道主对手们的放开策略。<br/><br/>前锋和进攻中场黯然无光,此消彼长的只能是他们的对立面——后卫和防守中场,他们在禁区前沿中路地带形成了稳定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应用最广,19支球队维持了442和4231的主流;其次是三角形,瑞士、加纳、特立尼达、荷兰、西班牙等队皆在中场下锚,有专司拖后的负责拦截和梳理;菱形是指清道夫、两盯人中卫、一中场拖后形成的站位,但随着清道夫阵型的消亡,无论采用拖后中卫的是三后卫(澳大利亚)还是四后卫(乌克兰)球队,在快速移动的防守中都没有保持这样的队形;近年来米兰式的4312和4321开始流行,后卫线前的三名球员两人负责防守保护、一人拉到边路,如阿根廷、沙特。正方形之所以适用范围大,在于它进攻时上去一个人变成三角形,防守时则后退组回四边形。这个人可以是中场双闸轮流扮演,如德国的巴拉克和弗林斯、科特迪瓦的佐科拉和雅雅图雷、日本的中田和稻本,以外围远射为主;也可以是进攻能力突出的固定人选,由中路直插,正对球门,威胁极大。维埃拉、马尼切、泽罗伯托、罗西斯基是最好的例子,4人都有进球,这在前锋低产时期特别显眼。维埃拉们插上后若遭反击,中场防守人数兴许不足,需要马克莱莱型的中场拍档,具备极高的预判能力和战术意识,随时准备补位或犯规。如果这名队员能力跟不上,就会像葡萄牙轮岗的科斯蒂尼亚和佩蒂一样,红黄牌、甚至乌龙缠身,都不能保证完成任务。<br/><br/><br/><br/><br/>自90年全民防守静候点球和94年欧化巴西重夺冠军后,全世界顶尖球队战术趋同不可避免。试想,连Joga Bonito都开始转向严肃正经了,哪里还轮得到你来胡闹?连马拉多纳都说若阿根廷能夺冠,不介意他保守些,哪里还有你想要的过程大于结果?本届世界杯上,“原生态”打法的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加纳、科特迪瓦展示了别具美感的足球,让习惯欧洲联赛的我们肃然起敬,然则无一入得八强大门,不免令人叹息。2010年,狂放不羁的非洲旋风能否来得更猛烈些,关键看未来四年的联赛是否继续向“机械”演化,很大程度上,世界杯是一次汇报演出而非技战术温床。无论为人还是踢球,是坚持自我还是随波逐流,始终都是发人深省的话题。<br/><br/></strong></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4 18:58:45编辑过]
kateadberg 发表于 2007-10-14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点深奥</p><p>可是我觉得德国队的中场最后更了几稿的巴拉克和弗林斯搭配是成功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4 18:41:56编辑过]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7-10-14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迪生编译帖子的感觉用一个来概括就是:</p><p>爽。</p>
IloveBayern 发表于 2007-10-14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丫的 06成就了马特拉齐和格罗索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14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能不能贴一下报告的原稿地址?谢谢。</p><p></p>
阿水 发表于 2007-10-14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爱迪生</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10-14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迪生也没有刊出原稿呀!
IloveBayern 发表于 2007-10-14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远东回到世界足球的心脏,一切都在规律地跳动。该不胜的仍然不胜,该还债的必须还债,变数最大的点球轮盘赌,赢家输家都一目了然。冠军的产生也躲不开“轮回”:1982年,深陷丑闻的意大利在小组赛中(对手同样来自欧、非、北美)乏善可陈,谁料罗西在次循环大爆发,灭巴西后全队浴火重生直指冠军。罗西帽子戏法那天,吉拉迪诺降生,24年后代表意大利出赛德国,尽管进球不及前辈,球队依旧奏凯,兑现了70亚军-82冠军-94亚军-06冠军的“狗年法则”。<br/><br/>抛开宿命论,82世界杯后,意大利人每隔四年都在等待又一位罗西,然而斯基拉奇、巴乔、维耶里都不是真命天子,进球再多再佳也无法为球队带来冠军;反倒在2006年,队内最佳射手只入2球,蓝衣军团却抡元了。夺冠的背后,是10人攻入12球的多点开花,是21人(除两名替补门将)悉数登场的齐心协力,是一切内忧外患逼迫下的整体爆发。马拉多纳说得没错,这是一支平民化的意大利,即便星味最浓、备受推崇的托蒂、皮耶罗,光芒也不及格罗索、马特拉齐这些后卫,更别提卡纳瓦罗和赞布罗塔的生猛。皮尔洛与加图索的一张一弛、前锋们的低产,皆是本届世界杯的典型体现。名宿们说新鲜东西不多,可足球的发展和变化绝非一潭死水。以史上最精彩揭幕战开局、又险些打破史上最低场均进球,德国世界杯向世人展现的是什么样的足球,留下了什么样的技战术因子,是笔者斗胆探寻的。<br/><br/>1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br/><br/>一个恒不等式:一头狼带领的一群羊狠过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狼。澳大利亚足协赶在世界杯预选附加赛前签下希丁克,不但报了4年前乌拉圭的一箭之仇,时隔32年登堂入室,还顺势在暗礁密布的F组掀起波澜。济科和佩雷拉坐立不安,克拉尼察两历悲喜,里皮神色凝重,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足以打垮对手。这是一支深得扬长避短之道的澳大利亚,即便比分落后也不自乱阵脚。斯科拉里和本哈克也为自己脆弱(前者心理后者实力)的球队注入了坚强,而患得患失的埃里克森则是最佳反例,赌鲁尼欧文却没有状态做本钱,赌沃尔科特却没有下注的勇气,白费黄金中后场气力。<br/><br/>在赛会制锦标赛中,对于球员状态和心理的调整至关重要。即使安排最合适的11人出场,也很可能因局势瞬息万变而将赛前计划打乱。及时应变调整,便是考验教练的时刻。特立尼达左后卫艾弗里约翰红牌离场,本哈克遂将席德格雷右闸左调、右前卫爱德华兹后撤,顶住了瑞典下半场和英格兰80分钟的围攻。对家教练席上,埃里克森“头一回换对人”,列农上场后的突破为小贝施展“圆月弯刀”提供了空间,克劳奇头球开和。拉沃尔佩首战妄图以343吃掉对手,收效甚微,下半场纠正冒进,连换三人连进两球;小组出线后果断撤换后两场发挥不佳的中前场配置,同阿根廷上演一场精彩的对攻战。里皮敢于在加时赛用两名前锋换下两名中场,赶在点球战前淘汰了东道主。<br/><br/>2 姜是老的辣<br/><br/>贝克汉姆带病上阵拼厄瓜多尔,状态全无,还当众场边呕吐,但一脚任意球将英格兰送入八强,这是球员一次个人发挥决定比赛胜负的经典案例。在这个明星不够出彩、新人不够锐气的夏天,这样的招牌进球太少了。小罗没来得及变魔术就走人了,里克尔梅吞吞吐吐欲传还带,兰帕德、巴拉克远射欠准……他们作为俱乐部和国家队的领军人物,已在三四条战线上打拼一年,进攻中场的位置又要求他们时刻出彩。小罗自欧冠半决赛妙传久利后便灵感枯竭,里克尔梅在点球神伤后一再拖沓步伐拖慢节奏,他们就像4年前的齐达内、费戈,已将最佳表现留在了俱乐部最高舞台。<br/><br/>FIFA评出的新人王波多尔斯基鲜有亮点,两次抢攻瑞典得手的镜头很快转为布冯半决赛的两次扑救。小小罗的“跳水”动作比插花更漂亮,梅西千呼万唤不出来,罗比尼奥要为老大哥们让路,但另有些名字给了我们惊喜时间和想象空间:闯劲十足的里贝里、球风老成的法布雷加斯,还有蒙塔里、吉安、伯查尔、列农、森德罗斯、巴内塔、卡伊比……<br/><br/>一些老将在职业生涯的黄昏再攀高峰令人感动,他们是真正的大佬,挥发个人沉淀,提升全队表现。卡纳瓦罗是“意大利锁链”的人格再现;齐达内以最后的华尔兹完成了“法拦西”;费戈不知疲倦地突破,42次被放倒仍坚持到最后一刻;范德萨场均4.5次扑救,顶住了虎狼般的科特迪瓦,也没让阿根廷和葡萄牙占得多少便宜;内德维德尽管过早出局,标志性的奔跑和短敲罗西基的助攻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花花公子约克变成工兵,引领队友捍卫加勒比足球的尊严。老兵不死,向淡出足坛的一代队长们致敬!<br/><br/>3 反击不是战术选择而是生存需要<br/><br/>防守反击在现代足球中越来越占便宜。控球占优、传切流畅和结果并不成正比,屯兵后场更难称态度消极,反击是历届大赛的主旋律——绝大多数球队带着这种想法赴宴,怎能指望他们积极进取?世界杯七十六年历史中,Joga Bonito修成正果的唯巴西尔,82、86艺术足球两度折戟后,巴西人也玩起了务实,94年三名防守中场护驾金杯,02则三名中卫——98浪漫一回,立马被7场失2球的法国痛殴。90阿根廷、02德国,手头没几张好牌,硬是凭防守跻身决赛。如今,“务实”成为头等大事,前场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少,后场布置的牢笼越收越紧,打破平衡的关键点之一就在反击,利用攻守转换瞬间制造的空间和人数的不对等,一剑封喉。据笔者统计,本届约有四分之一的进球源于快速反击,延续了逐届递增趋势(94年11%、98年16%、02年20%)。<br/><br/>这段黄金时间中,不动脑子的大脚向前已很难凑效,技术占优的一方其实也握有反击中的优势。一是直塞反越位的经典配合,意识、洞察力和默契缺一不可,如范佩西挑传罗本冲破塞黑大门、卡卡直传肥罗打入世界杯第15球。二可称为整合反击,不一味向前,而是乘对方防守队形不整时,通过多人之间的传递和迂回找出空档,直刺要害。对伊朗,安哥拉自家禁区线上断球,两短一长给到右边路泽卡兰加,传后点无人看防的弗拉维奥头球得分;对乌克兰,普约尔上抢、马赛回旋分球后前插,比利亚过渡,法布雷加斯不停顿挑还普约尔头顶,轻点肋部空档后托雷斯跟上抽射得分;对科特迪瓦,塞黑铲断后在中圈右侧四次一脚短传,对手目不暇接时已被斯坦科维奇一脚长传打到防线背后,日吉奇轻松过门将打空门。中卫助攻、边路反越位和声东击西是这三个案例中附加的关键元素。<br/><br/>4 定位球易攻难守<br/><br/>定位球重要性无需赘言:52粒进球源自任意球、角球、点球和边线球,占总进球35.4%,连4个标准乌龙和1个疑似乌龙(克雷斯波进墨西哥那个)也尽是定位球之功。这个百分比自90世界杯起就未低过30%,但本届杯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撇开团队之星因素(哪次没有门将抱怨新球?),各队在定位球战术上的百般钻营才是主因。<br/><br/>04欧锦赛半决赛,德拉斯攻入史上唯一银球,为任意球、角球力争前点的风光划上分号,此后欧洲联赛涌现出大量打后点战术,皮球在空中的拐点出现在点球点或后门柱附近,造成门将的计算误差和防守队员的心理松懈,突然插入后点的进攻球员便可一举打破攻防僵局。这一战术在06世界杯上屡试不爽,齐达内输送维埃拉、昂利,皮尔洛、托蒂为马特拉齐搭炮,连约克找斯特恩约翰的简单配合都差点让英格兰难堪。<br/><br/>避实就虚也不失为妙招,拉丁球队尤爱这类“伎俩”。墨西哥对伊朗,3人冲前门柱3人站后门柱,突然后点的弗朗哥跑小弧线绕到点球点,轻松头球助攻;对阿根廷3人顶在禁区中央,实则球去前点,向后摆渡给从禁区外冲向后点的马奎斯。葡萄牙、意大利没那么复杂,但时而短传时而长交外围由远射好手凌空发炮,颇令对手捉摸不透。<br/><br/>在进攻配合丰富多彩的同时,对于定位球的防守却连基本原则都没解决——看球还是看人。理论上,看准了球的落点就能解围,盯死了人的跑位就能防住,可二者单施其一不够保险,结合使用又易混乱。米兰、阿森纳、巴萨、皇马等豪门防定位球不灵,纵有各方千叮咛万嘱咐,也没见改进多少。俱乐部长期训练,才将定位球进球率控制在25%左右(欧冠数据),短期集中的国家队恐怕更难在这方面突飞猛进。强者不愿错过任一击倒对手的机会,而弱方又渴望在这样的“平等对话”中胜出一回,造成了易攻难守的局面。<br/><br/>5 不得失误<br/><br/>反击和定位球许是场上场下努力的方向,失误就不单单靠努力能避免,扎卡尔多不是一心解围来着?高水平比赛中,一次失误足以致命。小组赛,库福尔低级回传和乌伊法鲁西冒顶间接助攻对手,川口能活出击挥空和卡拉奇扑球“下蛋”等于白送进球,怎能不令各队教练触目惊心、重视有加!小组赛2.44个场均进球为何在后16场比赛中骤降至1.875,很大程度在于严格控制到底限的失误率。强调细节固然是好事,但将其作为愈趋保守的挡箭牌可不妙。看看瑞士对乌克兰的比赛,上半场双方各打一脚门柱后便鸣金收兵,余下时间专心等待点球,成功合演本届杯赛最无聊剧目。如果说这些球员没见过大场面,难免心中慌张脚下抖颤,该怎么解释“夺冠热门”英格兰对厄瓜多尔如履薄冰、对葡萄牙束手束脚?<br/><br/>6 肌肉的较量<br/><br/>初阵挫败黑星加纳后,意国媒体、球迷好一片欢腾,上半时所表现出的技术优势,丝毫不逊五星巴西——可红油顺风不讳指出,这是里皮栽培的又一支肌肉化球队。次战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蓝军上下遂恢复防守为主的稳妥打法。自此,意大利城门再无失守直至决赛。其间他们经历了捷克的背水一击、澳大利亚的以众凌寡、乌克兰的乱棍袭击以及同东道主僵持的两个小时,这条防线不但没再失球,还能腾出手来进攻!马特拉齐身形魁梧,两度接右路角球头球得分;赞布罗塔、格罗索前后左右驰骋,不露疲惫之色——体魄和体能,是他们发挥技术能力的保证。<br/><br/>看看日本、沙特、哥斯达黎加球员的身体素质,你就明白让他们去严防死守禁区上空的鹰是多么强人所难。澳大利亚人简单粗犷的冲吊,生生敲开了逆转的大门;肥罗已经跳不起来了,还踮着脚打入巴西3届世界杯以来首粒头球;哥队后卫更是眼巴巴看着皮球呼啸过脑门,然后被克洛泽、特诺里奥、卡维德斯、博萨茨基头顶脚踢。四年前沙特德国一战,教沙特小儿闻德国头球队大名不敢夜啼,至今仍六神无主:先是防右路任意球顶还对手,成全贾齐里杂耍射门,随后贾伊迪当了回足球场上的樱木花道,自己摆渡自己顶进;被乌克兰当出气筒,演练了角球和任意球得分;被西班牙当陪练,又吃一记大力头槌!<br/><br/>对于进球时间段的统计更清除地显示了本届世界杯球队在体能上的强化。以往一支球队很难全场逼抢,往往在60—75分钟时,防守队员因体力下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失球隐患成形就在瞬息之间。这个夏天却不然,这段时间反而是皮球入网最少的,仅11个,下半场最后15分钟(含补时)才是决胜负的关键——44粒进球,近总进球的30%!原因何在?上届世界杯强队吃足人困马乏的苦头,力不从心,又目睹韩国集训4月的成效,遂加紧摩枪。各队都针对大赛周期短和对抗强度高的特点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加之FIFA令俱乐部赛事早一个月结束,留给球员更多休整时间。连拼两个120分钟的意大利,在点球战中毫不脚软,个个抽射中的。<br/><br/>8 向边路进攻<br/><br/>当意大利3号罚入最后一个点球,笔者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格罗索又立功啦!本届世界杯,边后卫大放异彩。自94年世界杯引入“门将不得手触队友蓄意脚踢或手掷球”后,越来越多的门将扩大了控制范围,强化脚踢球技术和手抛球技术。与此同时,90年代另一高速发展的位置——边后卫,其打法叠有新意。以往底线到底线是助攻型边后卫引以为豪的标志,现在还找得到、或者、还需要坚守半场的边后卫么?<br/><br/>现代足球对于空间的挤压犹如“凡尔登搅肉机”,连前锋都要就地反抢中后卫,哪里还有闲情让你一停二看三通过?将所受压力从中间摊向两边,获益最大无疑是边后卫。他们有更多的拿球机会,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思考。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积极前压,多一个接球点,迫使对方边前卫回防。就连卡拉格、科洛奇尼等科班出身的中卫,也在客串边卫时大胆向前。拉姆、格罗索、赞布罗塔、米格尔、巴西双卡等助攻“成瘾”的边后卫更是眼观六路,不强求下底起球,时常瞅准机会内切,极大干扰了对方防守的移动和判断。揭幕战,拉姆一个横拨晃倒右中前卫后,右边卫和右中卫之间的巨大空档已足够他完成美妙弧线;八强战,托蒂的回撤二过一带出了顶防中卫,防守中场急忙退缩禁区,左后卫又被卡莫拉内西吸引,赞布罗塔稍作调整便远射入网。<br/><br/>边后卫出彩,边前卫也不甘人后。上赛季费戈登陆亚平宁,在曼奇尼授意下同斯坦科维奇“乾坤大挪移”,盯人者甚为迷茫、意媒体甚为着迷,随后尤文、罗马、巴勒莫也争相效仿。世界杯上,几乎所有使用边前卫或边锋的球队都在尝试换位,以造成对手边路防守的顾此失彼。葡萄牙的费戈和小小罗最喜游曳到左侧,内切右脚打门或下底倒三角;厄瓜多尔的门德斯和巴伦西亚抢滩右路,作出全部5个进球的文章;荷兰的罗本和范佩西、科特迪瓦的两个科内,忽左忽右、突破犀利。画虎类犬要数波兰,克日诺维克不擅右路,斯莫拉雷克不使左脚,盲目跟风导致首战即败。<br/><br/>7 后卫线的选择<br/><br/>边后卫大行其道是四后卫一统天下的原因么?不然,自94年世界杯以来三后卫球队单调递减,而今欧洲豪门清一色四后卫,国家队不会背道而驰。那么,三后卫真的过时了么?<br/><br/>首先,清道夫阵型不可避免地势衰。德甲球队无缘欧洲巅峰对决好几年了,贝肯鲍尔曾怒言:(德国)至今没几家懂区域防守,还是一个拖后两个盯人的古板站位!单前锋成主流的大势下,两名后卫专职盯人是否僧多粥少?二排插上宽度覆盖球场,自由人又该补向何方?当前世界范围内仍大肆沿用“一拖二”的要数东亚和女足,恐不能代表足球发展的先进方向。克罗地亚、日本、韩国相继在首轮小组赛后改成四后卫,向潮流靠拢,惟哥斯达黎加“冥顽不化”,三名中卫左右换不停,还是只换来9个失球。<br/><br/>杀入16强的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就打三后卫,不也有声有色?是,但他们的三后卫已经过改革,拉沃尔佩成功继承中美足球小快灵的传统,而澳大利亚得大师希丁克妙手点拨——二帅不约而同将一名盯人中卫解放为边后卫,马奎斯和奇珀菲尔德不但掌管边路助攻,还能收缩到防守中场身边。进攻时后场队列留两名后卫、一盯人(萨尔西多、克莱格摩尔)一保护(奥索里奥、卢卡斯尼尔),身前安置一名中场锚人(帕尔多、格雷拉),不丢位置。这样排兵,既有四后卫阵式的边路助攻,也保证了中路防守的厚度。两队小组出线后对阿根廷和意大利毫无惧色,打出了水平。<br/><br/>四后卫球队进攻时将一个边后卫顶到中场,形成张路所说的“三个半”后卫,90年代中起流行意甲。98世界杯上,意大利的佩索托和荷兰的纽曼将其贯彻实施,收效甚佳,遂有02年德国的弗林斯、土耳其的埃尔金,06年阿根廷的索林、乌克兰的古谢夫和沙特的苏莱曼尼,他们是阵型切换无缝衔接的关键人物。<br/><br/>8 造越位?谁那么大胆<br/><br/>韩日的草根革命家们“不畏强暴”,大胆使用造越位战术,令状态欠佳的大牌们更加胸闷,韩国、塞内加尔、爱尔兰愉己愉人(韩国在场外的得寸进尺一丑遮百俊)。彼时意甲基耶沃横空出世,德尔内里的442猛开边路,防守压缩三线距离,不厌其烦地造越位,为“以下犯上”做出榜样。但4年时间,斗转星移。坐拥世界顶级攻击阵的巴萨,冠军杯中小心翼翼,半决赛硬是180分钟收缩防守闷死米兰,决赛对手阿森纳更是一反常态,一路451到头,以近年最弱姿态淘汰皇马尤文。温格和里杰卡尔德“吃一堑长一智”在前,世界杯上仍反其道而行的主帅,惟有死路一条。去年联合会杯德国大开大合,5场进15球失11球,又接连负于斯洛伐克、土耳其、意大利,逼平日本,世界杯都开始了,还在揭幕战上丢俩,克林斯曼痛定思痛,不得不放弃后卫线高位逼抢。东道主都学乖了,偏偏西班牙和加纳还不开窍,不拿法国、巴西当回事,造越位者死于对手的反越位。<br/><br/>9 全民防守<br/><br/>法国先遣马卢达、里贝里,再换维尔托、戈武,已成定势,非表现不佳,实是体能消耗巨大,不然奇缺边前卫的里皮舍得换卡莫拉内西?丢球了回撤保护边卫,得球了再往前冲,边路攻防节奏剧烈,半点耽误不得,好比无氧折返跑。边路防守强调至此,遑论中路要冲。犯规排行榜前七无一后卫,第一竟是昂利!后卫线不再轻易暴露在火力之下,战术犯规当由中前场球员早作决断,避免敏感地带的任意球,前锋也越来越适应防守第一线的角色。遥想94世界杯,双前锋无一回防无人介意,那是前锋攻入94球、占总数66.7%的年代,诞生了罗马里奥-贝贝托、达赫林-肯内特安德森、克林斯曼-沃勒尔等黄金组合,今天的数字是多少?77球、52.4%!<br/><br/>已使单前锋,仍以“攻守平衡”而非“禁区嗅觉”取人——穆里尼奥将德罗巴用得出神入化,他所推崇的斯科拉里自是同道中人,努诺戈麦斯板凳坐穿也只能欣赏保莱塔挥霍良机。四强球队惟德国排出经典双前锋(最稀松平常的双前锋竟要加上“经典”二字了),余者皆是前后站位,宁加厚中场,不多投一锋,皮耶罗和亚昆塔即便上场也是左右前卫,锁定小组出线入球的英扎吉此后毫无机会。在抬眼张望无帮手、低头一带就挨铲、跑位常遭小暗算、无球立马往回赶的情况下,再要求他们脱颖而出进个七七八八,实在勉为其难。克洛泽、波多尔斯基能引领射手榜,是克林斯曼开放进攻和东道主对手们孱弱防守的两方协力。<br/><br/>前锋和进攻中场黯然无光,此消彼长的便是后卫和防守中场。他们在禁区前沿中路地带形成了稳定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应用最广,19支球队主打442或4231;其次是三角形,瑞士、加纳、特立尼达、荷兰、西班牙等队皆在中场下锚,由拖后中场负责拦截和梳理;菱形指清道夫、两盯人中卫加拖后中场的站位,随着清道夫阵型的消亡,无论采用拖后中卫的是三后卫(澳大利亚)还是四后卫(乌克兰)球队,都没有在防守的快速移动中维持菱形;近年来米兰式的4312或4321兴起,卫线前两人负责防守保护、一人拉到边路,如阿根廷、沙特。<br/><br/>正方形之所以适用范围大,在于它进攻时上去一个人变成三角形,防守时则后退组回四边形。此人可以中场双锁轮流扮演,如德国的巴拉克和弗林斯、科特迪瓦的佐科拉和雅雅图雷、日本的中田和稻本,一般以外围远射为主;也可以是进攻能力突出的固定人选,正对球门中路直插,威胁极大,维埃拉、马尼切、泽罗伯托、罗西基是最佳范例,4人的进球在前锋低产期尤其显眼。维埃拉们插上后若遭反击,中路防守人手兴许不足,需要马克莱莱型的中场拍档,具备极高的预判能力和战术意识,随时准备补位或犯规。如果这名队员能力跟不上,就会像葡萄牙轮岗的科斯蒂尼亚和佩蒂一样,红黄牌缠身,都难保任务完成。维、马二人的经典配合便是扳平西班牙一球,马克莱莱上抢不成马上归位,维埃拉的阻扰令对手倒地,马克莱莱得球后转身便交里贝里,里贝里再传前插到昂利和齐达内之间的维埃拉,维埃拉右脚卸球左脚直塞两名中卫身后,里贝里如泥鳅般摆脱左后卫纠缠获得单刀。<br/><br/>10 展望南非<br/><br/>自90年全民防守静候点球和94年欧化巴西重夺冠军后,全世界顶尖球队战术趋同不可避免。前文已述,连Joga Bonito都开始转向严肃正经了,哪里还轮得到你来胡闹?连马拉多纳都说阿根廷若能夺冠,不介意她保守些,哪里还有你想要的过程大于结果?本届世界杯上,“原生态”打法的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加纳、科特迪瓦展示了别具美感的足球,然则无一入得八强大门,不免令人叹息。南美球队自78年来首度无缘四强,世界杯沦为“欧洲杯”,虽说高手齐聚,但葡萄牙的对手由希腊换成法国就更具可看性?<br/><br/>2010年,非洲首次举办世界杯,非洲球队能否借此东风一举冲破八强限界?如韩国般场外作法,或如葡国般场内作假,皆非吾愿。很大程度上,世界杯是一次汇报演出而非技战术温床。未来四年,如果顶级联赛继续向“机械”演化,难保赛后精华不会贵过全场直播费用。传统势力尼日利亚、喀麦隆可望回归,新贵加纳、科特迪瓦正欲窜升,还有北非三强虎视眈眈,可年初非洲国家杯提醒人们:此地未必乐土。几场焦点战役索然无味乏善可陈,俨然欧洲球队对峙,悖论的是,之前我们还诟病他们的纪律松散和场上随意,如今倒又怀念起来。<br/><br/>无论为人还是踢球,坚持自我或随波逐流,始终是个发人深省的话题。
空空道人 发表于 2007-10-14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睛都看花了,字体有问题
德国派使者 发表于 2007-10-14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呀~~~技术文好多啊~~~</p><p>好好学习中...</p>
空空道人 发表于 2007-10-15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性球队力量最佳时夺冠,力量型球队技术最好时拿冠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5 06:53 , Processed in 0.02981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