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德国队在1990

[复制链接]
raulzt 发表于 2007-10-14 19: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德国队在1990</p><p>猫鼠团结如一人</p><p>原作:不详</p><p></p><p></p><p>1 <br/>  德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一直打到最后一轮,在0比1落后的情况下绝地反击,最终由Hassler凌空抽射将德国送进世界杯24强。这引起了德国上下对这支德国队的一致怀疑。贝肯鲍尔上台以来成绩卓著,将84年欧洲杯小组即遭淘汰的德国带成86世界亚军,但88年在家门口输给荷兰使其威信下降。现在又差点儿被挤出世界杯,这当然要引起一批德国足协实力派的不满。 <br/>  <br/>  当时对德国队的攻击主要集中在5-3-2的阵型上。自贝肯鲍尔以来,德国队已经打了几十年的5-3-2。当时世界潮流乃是英国,法国倡导的4后卫阵。包括国际足联讲师霍顿之流都是这个时期受的教育。一时间,4后卫似乎成了世界的主流方向,而且德国队当时也存在特殊困难,首先是缺乏合适的自由人人选,唯一看起来象那么回事的奥根塔勒已经33岁,能力也无法与之前的贝肯鲍尔,之后的sammer 相比。同时,德国自86世界杯以后实行大换血,一批威风八面的中前场队员被贝肯鲍尔无情清洗,鲁梅尼格,阿落夫斯,马加特这些名将变成了Hassler, klinsmann, Ridle。德国人显然认为,这些小家伙的实力不那么令人放心,最好是在中前场再增加一名队员。 <br/>  <br/>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贝肯鲍尔也抵挡不住压力了。1月,在与法国队的热身中,德国队破天荒采用了4后卫阵型。结果是习惯了532的德国人根本找不着北,被因为没能进入24强悲愤莫名的法国人冲了个落花流水,以1比2败北。 <br/>  <br/>  德国人本来是希望解决攻击问题,现在攻击力没有上升,世界级的后卫线忽然变成弱不经风,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提4后卫了。 <br/>  <br/>  90年是世界足球改革年,所有的强队都在动手术。阿根廷的乌龟战术,巴西人开始欧洲化,英格兰转攻技术,意大利开始进攻。结果只有德国人反而以最保守的战术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对法国的失败,是德国人90年唯一的一场失败。<br/>  <br/>  (西德队在1990年世界杯预选赛上,与老怨家荷兰分在同一个组里,同组的还号称德国人克星的威尔士队,威尔士队与西德队打法相克,可以想见这个组出线多难。结果,皇帝的部队在客主场与荷兰打成0:0与1:1,又与荷兰一样从弱队身上拿足分数,但是在与威尔士的客场上,战成平局,而荷兰队则胜了威尔士队,此时,西德队到了悬崖边上,他们只有主场战胜威尔士,他们才能确保出线,否则就要与另外一组的丹麦比较成绩,肯定回家看电视。结果主场对威尔士队,到第89分钟,还是1:1,当时德国人一定以为他们马上就要回家的时候,哈斯勒打进了一个球,德国人以2:1战胜对手,顺利出线。)</p><p></p><p>2  这次先讲讲德国的阵型问题。 <br/>  <br/>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中国足球习惯讲442,532,后来发展到什么 4312,4123,9527......。但凡有点知识的球迷,就能说说巴西是442,德国是532。其实呢,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个所谓442的说法,我记得好象是来自英国,属于英国人对足球的理解,大家想想,英国的足球理论,凭什么让德国,巴西这些强国认可呢?实际上,各个强国都有自己的一套足球理论,不学习好各种不同理论,硬拿这个X-X-X来套,那属于比较业余的搞法。 <br/>  <br/>  以德国为例子,德国自凯萨以降,在后卫线上的配置一直是双后卫。这两个后卫集中在中间,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后卫。自由人在这两个后卫之前。在敌人进攻的时候,自由人回撤到两个后卫之后,类似意大利的清道夫。lifemonster说对了一半,德国的自由人在防守的时候可以当清道夫用。当年贝肯鲍尔创造这个战术,就明确说了“ 一旦敌人进攻,我回收就形成意大利锁链式防守”。 那么,两个边后卫呢?其实在德国足球的概念中,根本没有这个 “532变352”的概念。Brehme在德国足球中叫“前卫”而不是“后卫”。他的位置本来就在两个后卫的前面。他有一半的责任本来就是进攻。至于大家总觉得他在边路的防守好,那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前卫,本来就有防守的责任,而他的位置又是最靠近左边路的前卫,所以经常看到他回防到左而已。 <br/>  <br/>  概括的讲,在德国足球的观念里,两个边路的防守根本就只用前卫兼顾一下,不需要专门设置人手了。所以大家觉得德国的边后卫助攻厉害,那其实是因为在他的脑袋里,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防守位置,他是一个中场选手,能不攻么? 因此德国队两个边后卫(实际上德国人认为是两个边中场),活动范围之大,进攻参与之多,在全世界独树一帜。但是在德国威风八面的边后卫一旦离开这种思想的指导,在其他球队就属于标准的异类。比如 Brehme在90年风头压过Matthaus,是德国足球先生,到了Inter要卖人的时候,断腿的铁马人家愿意留,小布同学是说什么也不要了,就是因为他的踢法在意大利风格中根本找不到位置。Milan后来买了齐格,在场上也根本找不到感觉。在意大利人看来,齐格经常失去防守的位置,却参与到离他很远的进攻组合中去。在齐格本人看来,意大利人攻挤在一起,防守却不能及时补位,那也是很痛苦的。 <br/>   </p><p><br/>看一看齐格和小马哥的区别,就知道我们混为一谈的“边后卫”,在意大利和德国的两种理念中,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位置,两个完全不同的打法。 <br/>  <br/>  有人说了,德国这么搞,就不怕人家来个边路裸奔? <br/>  <br/>  第一,谁说德国不怕?德国的防守其实并非无懈可击,经常丢那么几个球。德国足球的精神在于进攻。 <br/>  <br/>  第二,队形重于阵型。只要场上队形紧,一个阵型的活动性其实是很大的。中国经常念什么442专克532,那是超级扯蛋。按中国的理解,世界级的那些强队应该准备800个阵型,一交手就跟诸葛亮司马一似的,大家摆阵破过来破过去。其实狗屁,世界强队大多一个阵型打到黑,这个阵型其实就代表这个国家的足球理念,哪那么容易变?变化无穷的是这个阵型在不同形势下的调整。根本没有“专门克谁”的阵型。有的只是场上队员战术能力差,没有把阵型运用好。 <br/>  <br/>  有一阵,中国输球老输在边后卫助攻回不来,给敌人留下了边路下底的空子。这叫输死了还是个糊涂鬼。别说黎兵刘越这种猪头,你就是把Brehme请来也早晚不行。边后卫要助攻,就肯定有被突破反击的时候,关键是被突破以后怎么办。你中后卫为什么不补位?中后卫补过来了,前卫又应该怎么跑,怎么防?在德国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们从5岁起就知道怎么办了。而中国呢,就指着边后卫骂。这就是瞎整。 <br/>  <br/>  贝肯鲍尔在90年,对德国的打法作了一点微调。因为不存在一个威震全队的自由人。德国队名义上继续用奥根塔勒打自由人,实际上他的位置平齐,甚至后坠于两个中后卫。三个人轮流往上攻,形成了轮流保持2中卫,进攻时轮流形成锁链的打法。 而实际上,三个人中科勒因为位置感不好,一般被留下来盯人,打法进一步简化成了布赫瓦尔德与奥根塔勒的轮流换位。而实际操作中,因为中场太强,德国一直控制场上局面,后来更形成了只留下科勒一个人防守的打法。这就是后来德国“全攻全守,9上9下”名声的来历。进攻时后面只留一个人,防守时前面也只留一个人。 <br/>  <br/>  德国改打4个后卫,可想而知会出现什么局面。2个边中场按习惯打法,对后卫的支持远远低于小马这种真正的“边后卫”,这还不算,等敌人攻过来,2个中后卫会习惯的认为防线上还有一个早就到位的自由人帮忙,所以很容易就空出一片来。 <br/>  <br/>  总而言之,德国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传统打法,只作了一点微调。</p><p>(1989年西德足球先生是哈斯勒,1990年西德足球先生是马特乌斯,布雷默在当年的评选中位第2,欧洲足球先生的评选上马第一,布第三,原作者这点写错了。)  </p><p></p><p>3 <br/>  书接上回,德国自从被法国暴打以后,坚决回到了古典打法。谁知道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奥根塔勒被法国人冲击得头昏脑胀,自暴自弃。琢磨着自己也老大不小的了(33),还要为了后卫的失误被球迷骂,一怒之下,宣布退出国家队。 <br/>  <br/>  奥根塔勒这一退,贝肯鲍尔的战术就出了大漏子。奥根塔勒属于平时看不出作用,少了他就能感觉到不对的人。别看德国一堆牛人,真要找一个他这样的还挺难。他和布赫瓦尔德两个人,属于最理想的两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中后卫,其他人都达不到这个境界。贝肯鲍尔还没想出办法,这边与乌拉圭的热身已经迫在眉睫。 艰难时刻,贝肯鲍尔把贝特霍尔德推到了中后卫的位置上。 <br/>  <br/>  贝特霍尔德特点类似于我国的唐全顺同学,能力一流,关键时刻挂不上链子。说起他的水平,不亚于铁马,布赫瓦尔德等一批一流的球员,但你只要把他放到关键位置,他肯定给你出问题。所以贝肯鲍尔虽然老带着他,却一直不敢委以重任,后来回忆录中的评价是“他承诺的永远比实际作到的多”。 <br/>  <br/>  现在情势紧急,贝肯鲍尔一咬牙,又给了贝特霍尔德一次机会,派他和布赫瓦尔德,科勒组成三中卫,brehme和利特巴尔斯基分管两个wing back,老将利特巴尔斯基态度优秀,把自己当一块砖头,任贝肯鲍尔搬上搬下。他82年就打世界杯,已经两次与冠军擦肩而过,90年是最后一次机会,正是为了冠军不惜付出一切的队员。 <br/>  <br/>  乌拉圭当时名气还不小,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落伍,这次来德国,又没有带上在欧洲踢球的一些队员,比如“王子”等人。打法是典型的哥伦比亚式,坚决短传,决不长传。 <br/>  <br/>  双方上半场均无建树,谁知道到了下半场,忽然都来了感情。先是乌拉圭队刚开场便中路渗透打进一球,德国队向来一落后就来精神,铁马禁区内拿球就射,乌拉圭门将不知死活,伸手去挡,结果上演螳臂挡车的悲剧,这一脚就此将此门将废了,后来世界杯上这斯再也没上过一分钟。1比1后不到两分钟,老油条voller又进一球,德国2比1反超。这球充份体现了voller的应变水平,他看出对方门将还沉浸在南美联赛的习惯中,站位靠前,主要防禁区内的小渗透,于是主动拉到禁区线上,接球后忽然远射。这远射比铁马,力度不够,角度却极其刁钻,乌拉圭无人防守,被老油子偷袭得手。 <br/>  <br/>  过了一阵,乌拉圭再度发难,“灵猫”索萨摆脱对方的盯人射门,这时候德国锻炼替补守门员,依尔格纳下场,换了个叫傲慢的新人。这孩子热身不足,把本来可以抱住的球脱了手,贝特霍尔德一看大怒,放声斥责傲慢无能,却不防自己身后钻出个奥斯拖拉扎来,打空门轻松得手,2比2。 <br/>  <br/>  德国队怒火中烧,不到2分钟就再度超出,铁马冲到小禁区边上拿球,轮圆了脚就要怒射,对方守门员吓得三魂出窍,心想刚才十来米还把我闷成白痴,现在铁马和我相隔不到2米,今天小命不保也,条件反射的原地向上一蹿,还举手作投降状。这一球铁马还没射门就把对方吓得投降,也算得上威风八面,不可一世。谁知道铁马忽然表现出细腻的一面,将球往边上一拨, klinsmannn心领神会拍马杀到,小角度轻推入网,3比2!这时对方守门员才落地,整个过程德国打得固然行云流水,对方门将也实在是窝囊到家。 </p><p><br/>德国还没欢呼胜利,乌拉圭立刻将比分再度扳平。利用角球由后点队员头球得分。3比3。5分钟内双方打进3个球,观众大喜大悲简直回不过神来。比赛就此结束。 <br/>  <br/>  比赛结束,贝肯鲍尔立刻将贝特霍尔德赶出了中后卫的位置,并从此对他再无好感。多年以后,贝肯鲍尔在回忆录中每提到贝特霍尔德,必冷嘲热讽,甚至说他是“说话最没水平的球员”。 <br/>  <br/>  贝特霍尔德既然不堪大用,为今之计,就只好再求奥根塔勒出山。贝肯鲍尔动用了一切关系,包括对奥根塔勒许诺,“你可以打着领带踢球,控制一下比赛节奏就可以了”。奥根塔勒思量再三,终于在人情和世界杯的诱惑下重披战袍。贝肯鲍尔大喜之下,特批奥根塔勒可以不参加“练牲口”的体能训练,谁知道奥根塔勒十分会做人,不但参加,而且一丝不苟,给小队员做出了榜样。就此成了贝肯鲍尔的心腹爱将,直到4年以后,贝肯鲍尔还极其维护他,这是后话不提。 <br/>  <br/>  再说此时贝肯鲍尔终于将德国队基本阵容打法确定完毕。他想现在德国的阵容虽然说算得上大热门,却也说不得是有夺冠的绝对把握。便又试图联络德国的一代天才舒斯特尔加盟。这舒斯特尔当时名气还高于铁马,但为人傲慢,最受不了的就是国家队森严的等级和纪律。思量再三,还是拒绝了。 <br/>  <br/>  这以后,德国队已经有好几个位置定了人,门将依尔格纳,后卫布赫瓦尔德,奥根塔勒,brehme这三个人铁打不动,中场铁马,利特巴尔斯基和hassler基本定型,前锋voller和klinsmannn铁打,一般只需要调整一下,轮换一下中场和后卫就行了。 反观其他强队,阿根廷是一直到开打了才逐渐确立真正的主力阵容,意大利在前锋上变了又变,巴西的前锋也一直定不下来,德国已经暗占先手。 <br/>  <br/>  此后,德国与丹麦,捷克又热身两场,我印象不深,不再多说。均是 1比0小胜。看起来比分很小,实际上都是很早便领先,然后贝肯鲍尔 6,7个的换人,所以热身赛千万不能当真。 <br/>  <br/>  4场热身之后,德国便准备正式出战世界杯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4 19:25:34编辑过]
IloveBayern 发表于 2007-10-14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虽然之前有点坎坷 但作后还是赢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4 19:23:06编辑过]
wl2123487 发表于 2007-10-14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7-10-14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篇文章不是老猫写的,楼主这点弄错了。</p>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10-14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说了呀,原作不详!</p><p>在天涯中,好难总结呀!</p>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10-14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天涯“马特乌斯”那个帖子,有很多历史资料,就是分得太散,太难总结了!</p><p>准备慢慢都弄出来!!!</p>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7-10-14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俺在马特乌斯帖中也发了一年多了。</p><p></p>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07-10-14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aulzt</i>在2007-10-14 19:30:00的发言:</b><br/><p>说了呀,原作不详!</p><p>在天涯中,好难总结呀!</p></div><p>抱歉,这点弄错了。</p><p>老猫的十二宫成太监帖子了。</p>
kateadberg 发表于 2007-10-14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aulzt</i>在2007-10-14 19:32:00的发言:</b><br/><p>天涯“马特乌斯”那个帖子,有很多历史资料,就是分得太散,太难总结了!</p><p>准备慢慢都弄出来!!!</p></div><p></p>这些东西都在本版马特乌斯轴心20年的帖子里了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10-1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ateadberg</i>在2007-10-14 19:48:00的发言:</b><br/><p></p>这些东西都在本版马特乌斯轴心20年的帖子里了</div><p></p><p>哦,是吗,前些日子写文章找资料,害的总结的好辛苦!</p><p>现在轻松了!!!</p>
kateadberg 发表于 2007-10-1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aulzt</i>在2007-10-14 20:05:00的发言:</b><br/><p></p><p>哦,是吗,前些日子写文章找资料,害的总结的好辛苦!</p><p>现在轻松了!!!</p></div><p></p><p>联盟就有很多这种东西了</p><p>好好找就是了</p>
叶落知多少 发表于 2007-10-14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6\"><strong>一直很想知道这篇奇文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strong></font>
rickhj 发表于 2007-10-14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奇文
cj740726 发表于 2007-10-14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利特巴尔斯基是在世界杯小组赛第三场对哥伦比亚的比赛后才抢得主力位置的 </p>
德国派使者 发表于 2007-10-14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文慢慢看喽...
fatlady 发表于 2007-10-14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接下来呢?</p><p>后面的故事我还要看</p>
一颗流星的梦 发表于 2007-10-14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LS同学去搜一下吧,坦克版里有的~ 很著名的文~</p><p>...我记得原作者应该是\"阿飞\"~ 猫兄当时在天涯贴子里做了不少评注~</p><p>哦对了, 想起来原作者最喜欢的是FRANZ...写到他的地方相当动人...尤其是世界杯决赛前的那一段演讲...太煽情了<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4 22:28:11编辑过]
奔跑的将进酒 发表于 2007-10-1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gerfans.cn/bbs/dispbbs.asp?BoardID=5&amp;replyID=1461428&amp;id=71859&amp;skin=0\">http://www.gerfans.cn/bbs/dispbbs.asp?BoardID=5&amp;replyID=1461428&amp;id=71859&amp;skin=0</a></p><p>其实基本上网上看到的德国足球的资料和精彩文章,联盟大都已有,或者根本就是从联盟转载出去的,最后又出口转内销。现在德国足球的网站不止联盟一家,所以不敢说100%联盟都有,但由于联盟的成立时间比较早,会员也最多,所以各种资料在联盟出现过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建议发文或找文前点页面上方用户名右边的“搜索”试试,也许可以免除很多不必要的工作。</p>
空空道人 发表于 2007-10-15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的
liuheng122 发表于 2007-10-15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哎.人才呀.太强了.没什么词语来形容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5 07:11 , Processed in 0.030635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