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5.9996px]作者:阿库拉
图片: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MG34小组,无法构建工事,采用应急的肩射方法,周围步兵负责保护机枪组。
“希特勒的电锯”
二战中,“希特勒的电锯”是盟军老兵们最不愿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恶魔机枪射击声,也有人形容为撕开亚麻布的声音,听到这种声音,就意味着死神快来了,而发出这种声音的,就是纳粹德国MG-34通用机枪,该枪采用硫磺粉润滑,最高射速可达1700发,连发时,人耳已经无法分辨,只能听见电锯一样的“滋滋滋”声。
MG-34通用机枪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禁止研制装备重机枪,但扩张野心未死,德国毛瑟公司绕开不能研制重机枪的限制,研制了MG34 7.92mm通用机枪。它吸收了以往机枪的优点,创新设计,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现代通用机枪。作轻机枪使用时两脚架固定在机枪枪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安装在轻型(铝制)高射三脚架或高射双联托架式枪座以及折叠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专用高射支柱上,甚至被改进为航空机枪,该枪有可快速更换的枪管,对后来机枪的设计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带三角架的MG-34就是一挺重机枪
可以当高射机枪使用
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MG34开始装备德军,二战时期德军的机枪装备十分杂乱,不过MG34机枪确实是通用机枪的鼻祖。
采用两角架就是轻机枪
MG34由毛瑟公司的海因里希·沃尔默(Heinrich Vollmer)所设计,采用弹链供弹、加入枪管套及提高射速到每分钟800至900发。MG34在推出后立即成为德军部队的主要武器,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军士兵协助佛朗哥部队作战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供弹装置
弹鼓
MG34可用弹链直接供弹,亦可用50发弹链装入的单室弹鼓或75发非弹链的双室弹鼓挂于机匣左面作供弹,但改装成75发双室弹鼓后无法直接改回弹链供弹。MG34的枪管可以快速更换,只须将机匣与枪管套间的固定锁打开,再将整个机匣旋转即可取出枪管套内的枪管。MG34的扳机设计独特,扳机护环内有一个双半圆型扳机,上半圆型为半自动模式(印有“E”字),而下半圆型设有按压式保险的扳机则为全自动模式(印有“D”字)。
轻机枪模式时的MG34连两脚架重12.1公斤,而中型及重机枪模式时可选重6.75公斤的三脚架或较大型、重23.6公斤名为MG34 Laffette的三脚架,除了一个可调式照门外,机匣左面有另一个翻开式的长程照门,亦可加望远式瞄准镜作长程射击用途,甚至加装潜望镜以令射手保持在战壕中射击而无须暴露在火线范围内。
扳机特写,上半圆是半自动,下半圆是全自动射击
因为MG34和MG42的机匣机构不同,MG34通过更换不同的机匣组件即可使用50发弹鼓(实际上是个弹链盒),同时由于MG属于气冷机枪,所以射击150发后需要更换枪管。MG34更换枪管的方式为向上扳开卡榫,然后将枪身向右上方旋转九十度,倒出红热的枪管,全过程非常简单,所需空间也完全在机枪设计所需时间内。
三人射击小组,组长负责寻找指示目标,射手射击,供弹手供弹。
射手不直接扣板机,而采用一个小型扳手形的手柄击发
而MG42更换枪管的方式为从枪身右侧抽出,所需空间较大。这样MG34就比MG42更适合在碉堡、野战工事、装甲车辆等狭小空间内使用。特别是当使用弹鼓时,MG34的瞄准基线可以进一步降低,而且不需要副射手送弹,不会发生弹链缠绕等影响射击的情况。
大西洋壁垒坚固工事中的MG-34机枪
图片:1942年8月,盟军进行了迪耶普突袭,遭到惨败,这是海滩上的加拿大士兵,德军钢盔上方细长孔是德军机枪射击孔,MG-34操作空间小,比MG42更适合在碉堡、野战工事、装甲车辆等狭小空间内使用。
基本规格
总重 12.1公斤(26.7磅)
连三脚架19.2公斤(42.3磅)
全长 1,219毫米(48寸)
枪管长度 627毫米(24.7寸)
弹链
弹药 7.92 x 57毫米
枪机种类 气动式
发射速率 800-900发/分
早期型:600-1000发/分(可调)
MG34"S":1,700发/分
MG34/41:1,200发/分
旋转机身可以快速更换枪管
备件中包括硫磺粉盒,用于润滑
枪口初速 755米/秒
供弹方式 50/200发弹链或
75发弹鼓(将弹链装进弹鼓内)
恶魔机枪并没有挽救纳粹的命运,最终被打败了。但这种机枪的设计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所括美国的M60机枪,部分机枪至今在一些小国还能看到。
美军现役M60机枪受MG34影响很大
装在三轮摩托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