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原创]温故2002-03——德国足球

[复制链接]
 楼主| Ziege 发表于 2003-6-13 17: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03,本应该是德国足球力争重建千秋霸业的一年,但也许又是命中注定要让人感到失望的一年,无论是欧洲冠军联赛还是刚刚告一段落的欧锦赛预选赛……

唯结果论:在欧锦赛小组赛中的优势地位已然确立了,决赛阶段的一个席位有了初步保障。
唯过程论:德国队的比赛内容实在不敢恭维!问题是多方面的,还很严重,而且大部分问题在未来一年内我认为是解决不了的(彻底的),将带着这些缺陷去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前景很不乐观。
欧洲杯要比世界杯难打许多,在世界杯上德国队依靠自己的努力,较好的状态和临场发挥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但运气,绝佳的赛程安排和个别的队员的神奇发挥也是不容忽视的,少了这些德国不可能拿到世界亚军。
如果说2002是Voeller对德国队实施改造的一期工程的话,那么无论从结果和内容上看都是成功的——世界亚军和构建了一支强队的骨架。2003是在此基础上的充实和提高,公允的说:Voeller给了所有达到标准的新秀一定的机会,从A.Friedrich,Rau和Freier在国家队的立足,你可以看出他今年的工作成果。但事情也不美妙:新人们大都不很稳定;老人们大都在退步;中坚力量却不太能够承担起他们的责任,德国的对手还一次次给他们难堪。
但我仍不想指责主教练和现在的队员,我认为换教练和一部分球员,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全面的,根本的解决,而且此时倘若非要换教练也为时已晚了。我甚至认为:换教练是对2002成果的一次否定,那不是草率而是错误的。有些问题是德国足球长期以来的整体问题,技战术的提高也并非一年之功,新人的涌现很大程度要为青黄不接的90年代末还债,这不是现在这支球队中的某个人和某些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也担负不起。让Voeller继续干下去吧,他决不是一个俗人,让他在自己的思路下完成对球队的改造。也许这是赌博,但竞技体育又何尝不是赌博,而且是一次豪赌!我想:赌局的结果也许要在2006揭晓,甚至为此要将2004当作筹码。
至于象法罗和苏格兰这样较低级别的对手,以及这些预赛是否能检验出德国的成色,我看倒也未必。只有在决赛阶段碰到同一级别的和较高级别的对手才能看出德国队的真面目。
从历史看,德国队在预赛阶段大多磕磕绊绊,可一到决赛阶段历来是一股强劲的势力,包括90年也是这样,费劲地搭上了末班车,令人信服地成为世界冠军。这回是否能再次证明这一规律呢?我不知道,我不是占卜的高手,更何况决赛的分组和赛程还没确定。但我知道德国人将目标订在了四强,但凭直觉,实现的难度很大,就现在的水平和状态而言。

素有足坛“恺撒”之称的Beckenbauer说:“现在谁都能跑能抢。在足球场上能跑能抢已经无法赢得优势了。德国球员不会踢球了,尤其是在高水平的对抗中。”
Beckenbauer认为,德国队现在又回到了韩日世界杯前的状态。“世界杯的德国队只是一次例外,他们是在Voeller的调整下进入了最佳状态。但是德国队真正欠缺的还是技术。”
假如此话不是出自贝皇之口(比如白岩松),那么一定会招致喜欢德国足球的绝大部分人的强烈反感。但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话题:德国足球是否缺乏技术?(相当一部分不喜欢德国足球的人长久以来将技术粗糙和德国足球牢靠地联系在一起)
我以为:德国足球本身只是一个抽象的“类”,它定义了一种足球的流派,而技术水平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变量,是要在具体的对象中赋值的。在我们说到74,90的联邦德国,当时的代表队不仅是个人技术还是整体战术同德国足球一如既往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这些是常量)一起都是世界足球的典范和宝贵财富!90之联邦德国之所以是我的足球理想,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永远不死,在于伴随着我年少时金色的世界杯,也在于92的Hassler,94的Klinsmann,96的Moeller原本就是90的一种延续,更在于13年来,除去96的Sammer予人以新的境界外,两德统一后的德国足球“无它”(没有其它)的感觉。“德国球员不会踢球了,尤其是在高水平的对抗中”——用当今足球的最高水平来衡量,的确如此,因而“德国队真正欠缺的还是技术”便也顺理成章起来。我们不难看到:和法国相比,身体已不再是优势的德国队在技战术方面的劣势尽显;和苏格兰屠户与法罗岛民的肉搏,德国球员的个人技术和战术素养的优势又不足以玩转皮球。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在德甲中的高级球队早就引进了一些来自南美,东欧的优质技术型选手,用以改变球队的风格,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德国本土的球员在这些球队的中前场很难立足了。可能你会说:德国国家队不需要他们的风格!不错,这固然正确。但德国足球自己的风格究竟是什么?是呆板,机械?是一味的力量和长传冲吊?(这连抱残守缺的英格兰都改了的毛病在今天的这支德国队中还时不时的延用着)还是乏味的比赛场面?
我想:德国足球的巅峰时刻恰恰在于当时的国家队是技术,战术的潮流引领者,球队不仅有铁的纪律,更有优雅的个人技术(在许多记述Beckenbauer生平的英文文章中都用“graceful”一词),行云流水的配合,气势磅礴的攻势足球。在66-90的世界杯之传世的经典比赛中,联邦德国是上镜率极高的主角(甚至是男一号),且多以胜利者的身份谢幕。
然而以上这些好象和现在的德国足球队搭不上边。98年以后,我经常压抑了心情看着德国足球,听着解说员说:“……不过,德国人的精神始终是不容忽视的……”有一点自豪更有一点悲凉。德国足球还是有“传家宝”的,但要是次次被逼迫着将这东西拿出来当护身符用,景况始终是不妙的。
唯物主义哲学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何谓足球的“物质”?那一定是最基本的技战术(广义的),而且“技术是第一战斗力”!我想这也许能解释德国与世界最先进足球之间的不足,比如去年决赛负于巴西:因为德国队综合技术水平和巴西还有差距,或说,德国队还不具备将巴西拖入靠“精神”来决定胜负的“物质”条件,而当年的联邦德国队用强大的“物质”就足以击败绝大部分对手了。

Voeller的国家队归根结底缺乏拥有高超技术的球员,特别是在中前场,所以要打出行云流水的配合就更难。然而这个困扰着德国足球多时的难题在2003新人涌现的年代也似乎并非无解!
先谈谈前锋线的问题。
在中锋的位置上,“新人”Bobic终于在沉沦许久后再度爆发了。我是在95年冬的一期《足球俱乐部》上知道此人的,那时他描述首次进入国家队的激动心情时说:“国歌响起,我和Klinsmann有相同的心跳……”多年之后,当许多已经改变,唯一不变的仍是他的门前嗅觉和对足球的激情——Bobic永远年轻!
在Klinsmann之后,德国足坛再也没有一个敢于拿球突破,单枪匹马地挑战对方一整条后防线的前锋好手了,也许Lauth是个例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拥有出色的爆发力,娴熟的盘球技术,迅捷的速度,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Lauth轻灵且有创造性的球风正是德国足球所奇缺的,所以他有非一般的价值!他的特点不在于禁区内站桩似的抢点,他的优势在于前场的快速突破分球,只要有一定的纵深地带,他几乎无所不能:为自己和中锋创造得分机会,抑可通过扯动制造空挡让中场球员后排插上。然而Lauth的射术并非精湛,有时他可以匪夷所思地打进一些难度极大的球,也会丧失一些凭他的才气本可以轻松得分的单刀球。

再来说中场。
(I)中场的组织。我反复看了Bayern和国家队中Ballack的不同表现,反差为何如此之大?俱乐部中的Ballack身处一群技术高超的南美,法国球员之中,他纵横驰骋,左右逢源。在国家队中当只能依靠他一个人来突破,分球,组织甚至还要有得分时,负担未免太重,他往往力不从心。从此知道:Ballack并不是“中场发动机”——启动自己,带动全队,他只能在整个中场都运转流畅时,成为其中的最优者。假如Voeller要极尽Ballack之能事,必须给他配备技术型中场,最好在他的前面要设前腰。“巴西人” Schneider现在的状态,Deisler在俱乐部中不明的前途,又让我想到了Scholl。他的技术是天然的,绝无后天雕琢的半点匠气,踢这个位置随心所欲,可他始终不再是国家队的一员,但Scholl永远是唯一的!
然而在英超赛场上的Villa小将Hitzlsperger应该在国家队中有用武之地,他能分担 Ballack在中场的重任,尽管他们的位置可能有点重叠,居于中场偏左,但我想他们应该还是可以共存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应该感谢Taylor,他大胆提拔任用了Hitzlsperger作为球队的组织核心。他是个典型的左脚选手:有良好的大局观,有精确的传球和过硬的任意球功底,个人技术上乘,初步具备了掌控节奏的能力和沉稳的比赛气质。难能可贵的是他防守能力也十分出众,有很大的活动范围,也可以出任左边前卫。
(II)中场左路的加强。在和苏格兰的比赛中,当Rau一瘸一拐地退场后,Voeller用Frings改打左边卫,可见他是不信任来自Berlin的Hartmann。德国队的左路回旋余地并不大,远不如右路那般人才济济。左路需要加强力量,补充新鲜血液。来自Udinese俱乐部的Gemiti在意甲已经初步立足了,值得推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俱乐部的教练Spalletti是个善变的人,他几乎尝试了任何可能的阵型。Gemiti也是他手中最灵活的棋子,先后出任过左后卫、左前卫、右后卫、右前卫甚至是右边锋,当然在未来国家队中最能发挥他潜力的位置还是左边路。Gemiti属于典型的边路球员一类,身体素质出众,有很强的战斗力和适应能力,速度很快,往返奔跑能力强,作风硬朗又不失灵巧且有不错的技术,传球很有威胁,左右脚均衡,以左脚为主。
(III)中场的防守。个人认为:中场防守这一环节属德国足球传统强势之一,亘古不变。Bremen悍将Ernst是“大音稀声”式的防守良才,踢球方式与众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单从身体条件和绝对速度看,他并不出色,然而你可以在中场防线的任意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似李铁),默默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Micoud是中前场的指挥官,那么他就是中后场的核心。可贵的是他还有开阔的视野,随时可以传出致命的长传,奏响进攻的最强音,偶尔更有一脚石破天惊的远射!Ernst兼具Jeremeis的凶猛和Hamann的从容,能将“破坏”与“建设”容为一体——这是未来高层次后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解放Ballack。

我想:我为Voeller大力举荐的四位新人都有很强的实力,其中Lauth,Ernst入选了国家队,只不过还没地位,而Hitz,Gemiti都是U-21的主力。Lauth可以解决德国前锋自身创造能力普遍不足和缺乏主动和中场衔接的能力;Hitz的存在使球队有了一个组织进攻,传威胁球的副引擎(战车应有两套发动系统);Gemiti可以改善球队“左轻右重”的问题,提高整体平衡感;Ernst是新的防守型中场,代表了未来。我开始幻想起德国队中前场打出精彩流畅的配合来,尽管有自娱自乐之嫌。

最后谈谈后防。
显然只有Metzelder和A.Friedrich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他俩的实力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其他还能够勉强算得上高水平的中卫也就是那五六条老枪了——早已经在德国足球近年来的不幸中被逐一骂了个“狗血淋头”。我很同情他们,我还在尽力维护他们,至少从道义上。其实,在世界足球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和德国足球水平绝对下降的国际背景下,即使他们这些中后卫是某一场比赛的“首犯”,也决不是德国足球的罪人,相反他们也是受害者。当然了,看了荷兰,法国,巴西甚至英格兰都爬上德国足球的脖颈肆意侮辱了一把,我也在严厉斥责他们的无能,只不过以沉默的方式。当今的德国足球后防线呼唤领导力量,需要新的Kohler,新的Sammer,然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有世界杯中“惊艳”了半场的自由人Kehl常(长)在心头……

足球伴随着时光永远向前,如江水一发不收。有成功,有失败,亦喜亦忧,只能随着跌宕的浪潮,看其中永无平覆的争斗,在心中起伏——因此温故2002-03,也许它并不美好,但也值得回忆。之后,扬帆起航去追寻新的梦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3 18:51:51编辑过]
条顿骑士 发表于 2003-6-13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大部分观点。
德国队不缺乏技术,只是缺某种类型的技术,只要配上1-2名类似于利特巴斯基的人才。德国就是顶级豪门,小施和特洛乔斯基有希望填补。
觉得Gemiti不行,从技术角度沃贝克可以期待,只是他的敬业态度让人难以放心。
MissU 发表于 2003-6-13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ballack的分析我觉得很透彻

世界杯上也是因为 师耐德 和挪移为而 这种技术球员的良好发挥..

要改变 确实要假如技术型中场..

不过voller的压力太大

以至于不感起用新人..
黄昏 发表于 2003-6-13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对
Lothar 发表于 2003-6-13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说法我持赞成态度...
我也希望沃勒尔在打法罗这种比赛中,带上希策尔斯贝格这样的人...
也许他们会给德国队带来的新的转机...
kehl的闹钟 发表于 2003-6-13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不得不提到RICKEN,他的技术上乘,大局观强,现在实力肯定在HITZ之上,而且还能偶尔充当前锋.我想RUDI真该考虑用用他了
Joyce 发表于 2003-6-13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真为他不平,他的技术那么好,体力也不差,为什么沃勒尔就是不用他,气死我了
colorless 发表于 2003-6-13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场适时派上一两个新人,有冲劲呀!!<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6.gif\" />
Basti+Lauth 发表于 2003-6-13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肋...
说实话.
鹰桀 发表于 2003-6-13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很喜欢看Ziege的文章!与条顿兄相同,我也赞同文中的大部分观点。

已经多年没有对球员的技术特点和战术评价的欲望了,今天伙同一个好帖子聊聊。

如文中所说,德国队现在中场急需一个穿针引线的技术型球员,其实沃勒尔也是心知肚明,这一点从他屡次邀请无意代表德国队参赛的绍尔和对小代的格外青睐不难看出,只是没有带上另一名以技术见长且状态有所回升的里肯让人有些奇怪。楼主提到的Hitzlsperger从踢法上看,也不是以突破见长的球员,虽然位置处于中路偏左,更多时候处于进攻态势,但感觉他的踢法太过四平八稳,抛开经验不谈,虽然他的脚法较精准,但其防守能力和硬朗程度明显欠缺,爆发力似乎也不是他的强项,其在中路的渗透传威胁球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与国家其他中场球员相比,他的特点并不突出。个人觉得在这个位置上期盼一个健康的代斯勒和找回状态的里肯还相对现实一些。对Ernst的看法我们非常接近,从发展的角度上看,至少在目前国家队的替补席应该有他的位置。
只看过Gemiti的一场比赛,不太了解他。

再来说说劳特,从技术特点来看,其实他更像当年的鲁迪,两个边路都能见到他带球突破的身影,如果他能更多的跑动和策应,未来的前锋线应该有他的主力位置。迎来足球生涯第二春的博比奇,我更倾向于他在欧锦赛作为替补出现,一是可以为06的前锋组合做个铺垫,二是96年比尔霍夫的横空出世和昆茨的一鸣惊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而且需要打破局面时,换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是包括希帅在内的很多教练的一个法宝,当然这都是在年轻前锋自己争气的前提下。

Kerl在后卫线领衔也有点遥远,现在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他都很少出现在这个位置,只有期待萨默尔在这个位置上能给他机会,传授给他内功了。短期内也只能指望一对一对抗能力强但转身很慢的诺队长,好在还有个闪烁着“铁橡皮膏”影子的梅策尔德。

希望下个赛季我们寄寓重望的新秀们能够继续他们出色的发挥,一个赛季的出色还不能完全证明自己有能力挑起更重的担子。

说到技术问题,我感觉一是不必太过迷恋,二是也实在无法强求,像齐丹那样的球员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德国队素以整体作战而著称,球员普遍基本功扎实,又以全面而见长,只要恢复整体均衡,几个位置能有技术突出的球员点缀从而起到润滑战车的作用,我想德国足球仍然可以笑傲球坛。如果矫枉过正,画虎不成,反而可能丢掉自己的绝活儿。葡萄牙球员一向是以技术好而闻名的,但正是他们太过沉迷于自己的技巧,反而很难出成绩,巴西球员94年和02年也更多是是依靠整体加之明星球员的闪光而夺冠的。

最后祝福我们支持和深爱的球队在02—03的扬帆起航之后能够顺利到达梦想的彼岸吧。
巴伐利亚之鹰 发表于 2003-6-14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世界杯上不给里肯机会就看的出,里肯在沃勒尔心中并不重要,在97年成名后,他的表现更多的是让人惋惜。
关于后防,其实世界杯上沃勒尔已经用过凯尔当过中后卫,现在也可以考虑一下了。
janker 发表于 2003-6-14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凯尔,曾经期待他能够成为新一代的萨默尔,但看看他在国家队和世界杯的表现有点让我丧失信心,把德国队的后防交给他给我的感觉还不如让拉梅劳客串。
里肯,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个球员,但我觉得他也不是德国队需要的那种能够在前场穿针引线的合适人选,更多的时候他就像个中场的机会主义者,现实的希望还是寄托在小戴身上。
前锋线,我仍然认为克洛斯应该占据一个主力位置,没有理由让现在国家队进球最多的选手坐在替补席上。
明年的欧锦赛,以现在的阵容加上洛沃特尼,哈曼和小戴,四强还是一个现实可行的目标,期待德国队能够走得更远。
巴斯蒂 发表于 2003-6-14 0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让劳特踢前腰或许可以带来惊喜。
deviljack 发表于 2003-6-14 0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说白了就是只缺绍尔这样的,绍尔+巴拉克,德国队的中场无忧矣!只不过戴斯勒虽然盘带感觉很有古风,非常华丽,但客观的说,距离绍尔的差距是很大的,因为我对戴斯勒在1:5和0:0两场中的表现一直记忆犹新,被身拿球时没有什么办法,传球也欠缺火候(我指的不是技术上的一传,而是时机和大局观)。纵然伤愈,也要努力啊!
还有就是楼主夸大了德国队的“技术危机”,其实德国队就缺一个人,别说齐秃,只有有绍尔在,前场配合立刻就流畅起来,你比较一下齐秃在和刚离开时的juventus,中场人还是那些,就少了一个齐秃,但场面马上就“糙起来”了!德国队同理!
希茨啊,刚出道时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是个可造之才,但后来,坦率的讲,实力没有年龄增长的快,正如鹰兄所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什么都会点儿,但什么又都差点儿,你说他防守、组织、传威胁球都有,但每样都有很大的不足,只有一脚定位球的功夫发挥的很稳,而且现在应该换个大点儿的球会了,在astonvilla他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了,再过两年就晚了!
lauth、ernst基本赞成,有一点特别指明的是lauth需要稳定,还有就是大力提高自己的射术。
gemiti是意大利人,不太适合德国队,老位置是左边后卫。强力不看好!
其实在锋线上的第二前锋这个位置上,还有kuranyi和vorbeck啊,都是可造之才!除此之外觉得能成人物的还有:rahn、vorbeck、auer,希茨要看在英超的发展。
防守人材确实缺少一个一柱擎天型的中卫,不过,我向来认为防守可以靠合理的战术来弥补,踢四后卫、加强整体协防(02年就是如此)等等都是办法!
ET 发表于 2003-6-14 0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小代不能期待过高………天知道这一年来的伤病对小代有多严重的影响………只希望他能成第二只耳朵了<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4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4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46.gif\" />
下底传中 发表于 2003-6-14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里肯不感冒,目前而言,啥大局观?俺是看不出来。
友雅 发表于 2003-6-14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anker在6/14/2003 1:13:09 AM的发言:
凯尔,曾经期待他能够成为新一代的萨默尔,但看看他在国家队和世界杯的表现有点让我丧失信心,把德国队的后防交给他给我的感觉还不如让拉梅劳客串。
里肯,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个球员,但我觉得他也不是德国队需要的那种能够在前场穿针引线的合适人选,更多的时候他就像个中场的机会主义者,现实的希望还是寄托在小戴身上。
前锋线,我仍然认为克洛斯应该占据一个主力位置,没有理由让现在国家队进球最多的选手坐在替补席上。
明年的欧锦赛,以现在的阵容加上洛沃特尼,哈曼和小戴,四强还是一个现实可行的目标,期待德国队能够走得更远。

我也是这么想的,锋线上应该有KLOSE
不仅因为他是进球最多的,还有他有时可以给人创造奇迹
Hasler 发表于 2003-6-14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条顿兄的观点。
    而且觉得德国队缺技术这句话太过宽泛,是说德国人压根没有技术型球员还是指现役这支国家队技术含量太低,选材出现问题??
    如果楼主是指第二种情况,那我也深表赞同,而第一种观点是不会得到承认的!反正我是学着哈斯勒的技术开始玩球的。
    但是现在世界各队都提高了整体水平和个人的身体素质,所以,德国队要提高队中技术型球员(特别是中前场)的比率,才能保证局部优势,从而保证整体运转正常,否则,将会很被动!过去总是看到德国球员从对手脚下抢断,现在总是看到德国球员被对手轻松断球。我觉得德国队可能要告别过去那种只靠一两个技术高超的中场指挥再配以些许工兵就能控制中前场的时代了。
    和90年比起来,那时侯,德国队的身体对阿根廷真是绝对的优势呀,无论是速度爆发力,块头,都要强很多,不过,如果换到现在,看看萨摸艾尔,扎内弟等人的身体素质,我看梅策,劳还真是比不上。而他们的整体现在也很好的,所以,彼消此长,我们提高各个位置上球员的技术水准是很必要的。
    现在的德国队的确正在面临一个选择,是是否对过去的技战术理论的改革的问题。
    不过我还是保持乐观,德国新生代的技术水准都不低,看来德国国内也比较赞同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准才能重新夺回绝对优势的说法。
    其实,即便是现在,德国仍然有很多技术型球员可供选择,象现在已经入选过国家队的劳特,库兰伊,弗来尔,还包括很多还未有机会穿上国家队队服的拉恩,沃贝壳,特罗少夫司机,蒂姆,蒂非特,以及仍处于观察状态的代斯勒。(以上都是将来有机会入选国家队的人)还有很多联赛中并不抢眼,但仍属于技术流的球员,比如斯图家特的穆策尔,拜仁的小施等。
  总之,这只是一个选材标准变革和战术理论的修改上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6/14/2003 10:46:37 AM编辑过]
Frings 发表于 2003-6-14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于用偏感性的态度去理解德国足球,也许这是性别使然.我爱着任何时期的德国队,如楼主所说的\"技术型\"的或是其他云云.我也从不认为机械型的国家队很悲哀,因为完全的机械化也可算是一种美(你可把这条归为谬论)
    这篇文章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力!我曾经跟同学说过:\"男生喜欢某个球队或某个球员是为了证明,证明他们的判断力;而女生喜欢某个球队或某个球员则是为了被证明,被证明她们的忠诚度.\"我习惯于把欣赏和喜欢分开,就好象我欣赏KAHN可我并不喜欢他!所以在我眼里,大部分男生只是欣赏德国队,而多数女生则是喜欢甚至爱这个队伍.欣赏永远没有喜欢来的深刻.这篇文章是\"欣赏\"的典型.
     楼主有很多观点都分析的恰到好处,在此我不得不佩服楼主的专业型(无论从足球本身还是写作水准).可还是让我感到了纯理性所带来的寒意.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Lothar 发表于 2003-6-14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谨的战术组织是对技术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
德国人的技术不是那种带球过人一过一片的...
德国人的技术是那种很简洁的对球的处理...
严谨的战术组织需要场上队员有良好的战术意识...
良好的战术意识要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多培养才是...
强调技术,不能背离战术组织...现在的巴西人的变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知道现在的德国队是怎么回事?在球场上看不到那种机器般的运转...
传统的德国足球那里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7 03:49 , Processed in 0.036583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