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谈一下巴拉克的作用

 关闭 [复制链接]
LKLBF18 发表于 2007-3-28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3-28 0:58:00的发言:</b><br/><p>我还弄过一些绍恩的回忆录的片段.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里面也说到了当时某人说服绍恩改变国家队打法的事情.</p></div><p>膜拜下老大,看来你是80年代就看德国了,我还以为我90年开始看德国队很早了.</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Intermezzo 发表于 2007-3-28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几个前辈在隔壁讨论…拉不来…<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32.gif\" /></p><p>要是能搬来多好…现在有些谈到队友对他的影响了…</p>
yufeng79 发表于 2007-3-28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优点:熊的视野很宽阔,长传威胁大。</p><p>缺点:虽然跑的不慢,但几乎不会过人,他对敌人最大的威胁就是满场飞奔看不住。</p><p>期望:熊的身体能跟的上他的思路,不要让我们老是担惊受怕~~~</p><p></p><p></p>
熊熊宝宝 发表于 2007-3-28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进攻型清道夫,不过看现在的打法,像皇帝那样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已经没有了</p><p>冒昧的跑题说,我比较担心08年或者2010年以后怎么办,98年巴拉已经崭露头角,可是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年轻小孩。</p><p>(我看球还是太少啊,泪)</p>
Lothar 发表于 2007-3-28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是旧的足球世界的连载.翻拍下来后由联盟的V18和劳格重新录入的</p><p>推荐]绍恩回忆录 连载二绍恩回忆录 连载二<br/>第一个硬仗</p><p>编译:蔡俊五<br/>录入:Vampire18</p><p>从法兰克福传来一个惊人消息,“席勒受重伤!跟腱断裂!”这事发生在一次甲级队联赛的比赛上。他有断送足球生涯的危险。<br/>这对我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和瑞典争夺1966年世界杯预选赛出线权的第二场比赛很快就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场1:1踢平。这是我接任国家队教练以来碰到的第一个硬仗。国家队没有席勒真是不堪设想。关键性的一球总是由他踢进。在紧要关头总是由他来鼓舞士气。没有他,我怎能在瑞典战胜主队呢?<br/>这些日子我朝思暮想的是席勒早日痊愈。任何一个有关他病情好转的消息对我来说都是一大福音。我经常和他通电话,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彼此十分了解,无话不谈。<br/>我的命运和他息息相关。这倒不是因为我害怕刚上任就丢掉饭碗。我们国家足球队教练的稳定性可以称的上是空前的。打从1930年内尔茨担任第一任国家队教练以来,至今快半个世纪了,总共只有过三任;赫尔贝格1936年接替内尔茨一干就是28年,直到我1964年接替他(直至1978年卸任-------译注)。这一点正是我们取得成就以及我们国家队及其教练之所以能享受崇高威望的秘诀。<br/>人们总说席勒的弹跳力十分惊人。其实,他不但跳得高,而且跳得非常及时。他能预感什么时候该跳。当守门员刚开始起跳的时候,他早已跳在空中了。因此守门员无法接近他,而他却已将球顶入网中。<br/>同时他还敢于在离地只有20厘米的高度水平鱼跃去顶球射门。这一精彩镜头总能激起观众和我暴风雨般的掌声。<br/>什么时候他的前额不是黑乎乎的?什么时候他的球裤不是沾满泥巴?他不愧是大家的楷模。当然,他也常和同伴唠叨,甚至有点吹毛求疵。他必须这么做,当队长的有责任发号施令。<br/>难道在新任教练的手中,西德队竟连预选赛都不能出线吗?这对一个足球国家来说简直是一出悲剧。<br/>给席勒动手术给了我希望。特别是他本人使我确信他有能力早日康复。康复也是一种本领,许多著名运动员都缺乏这一本领。我也曾经犯过致命的错误,太急于东山再起。最好的办法是在医院里安心阅读与自己有关的评论,安慰自己,“你早晚会重整旗鼓的。”<br/>正因为我吃过急于东山再起的苦头,因此我对他的复出特别犹豫。在这最紧要的时刻我能将他往火坑里送吗?所幸最近他已有所好转,已参加过几次高水平的俱乐部比赛。由于他动过手术,跟腱短了些,因此比赛时穿一双特制的球鞋。<br/>但是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进军英国……,只要我1:0胜瑞典,我们就能取得世界杯赛决赛权。<br/>我队在马伦特进行赛前集训的时候,大家情绪都很高涨,因为席勒又重新回到了我们中间。<br/>我们终于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临赛前,我们在休息室进行最后准备。该说得都说了。我特别强调瑞典队后卫个子很高,我们传中球不能太高。我还再次叮咛斯催马尼阿克(1956-1966年国家队前卫Szymaniak-------译注):“你今天虽然是10号,但你要尽量往后退,权充前卫,看死米尔德。他从中场起就是一个危险人物。他的体力就像炸弹一样,他同时也兼瑞典国家冰球队的队员……”<br/>斯崔马尼阿克坐在那里,用双手搓大腿,眼睛盯着我,真像魂不守舍的样子。<br/>我坐在第二张按摩凳上看我们的按摩师多伊塞尔对运动员进行放松按摩。我和他尽量闲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避免引起大家的激动。我把手撑在按摩凳的扶手上。不料咔嚓一声扶手断了。掉在地上,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br/>我不迷信,但是我还是把扶手捡了起来。“哈”,我想,“这可能是一个信号。”我把扶手塞进口袋,把它看作是我的护身符。<br/>我生平第一次有点相信这种迷信玩意儿。如果我们这场输了,这扶手早就在拉松达运动场的一个什么角落里生锈了。但是,结果他却成了我纪念品柜里的珍品。一看到他,我就想起了我开天辟地的第一场重要球赛。<br/>我对大家说:“今天到比赛场上去做准备活动,这样你们可以习惯一下观众们‘嗨呀—嗨呀’的呼喊声”。<br/>大家都走了。我起先还呆在休息室里,后来还是忍不住走到走廊上去听听外面的动静。<br/>外面的确已经人声沸腾了,但总的讲还算文明,于是我也想到场子上面去了。<br/>但这时我发现休息室里另外还坐着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席勒。<br/>“你不出去吗?”我问。<br/>“我想再呆一会儿。”<br/>“出什么事了?”<br/>“我不想出去……”<br/>我马上意识到他的内心一定有什么特别想法。<br/>“‘嗨呀—嗨呀’的呼声我早已熟悉了,对我已不再起作用。”他补充了一句。<br/>“那么你到走廊上去放松放松。”<br/>他点点头。他平时一直不喜欢做太长的准备活动。<br/>比赛结束后有人说:这是绍恩耍的一个花招,故意不让席勒露面,以使瑞典人捉摸不定。其实这是牵强附会,阵容早就确定了。<br/>我猜想席勒之所以不到场上去做准备活动,是因为他不想听观众对他的热情的呼唤声,他想思想高度集中。<br/>我走了出去,内心充满不安。在这场比赛前的几个月里,每次比赛我到改组国家队。在和意大利、塞浦路斯、英格兰、瑞典、巴西等队比赛时,我不断选用新手。总共有24名运动员上过场。</p><p>国家队好比是一个双门房间</p><p>人们常指责我没有勇气进行实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不管谁,只要他在所在俱乐部队里始终踢得很好,我都给他一个机会。<br/>足球队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有机体。和俱乐部队相比,选手队的情况更加如此。俱乐部队的阵容基本固定,一般都从18-20个队员中选取,每次淘汰一、二人,选用同样数量的新手。而选手队却是无边无际,选拔的余地相当大。<br/>我总是说国家队好比是一个双门房间。两扇门同时敞开,流动性很大,有的人从这一扇门很快的走了进来;有的人则很快地从那扇门走了出去。只有那些有特殊能耐的人才能长期地呆在房间里不动。<br/>一个“正确”的国家队往往直到最后一刻那才组成。竞技状态怎样,谁针对谁?对手向我们提出什么问题?谁负伤了?如此这般,会出现数不完的问题。而最后答案只有一个:11个人名。<br/>这次比赛阵容冒着双重危险:席勒伤后复出,贝肯鲍尔初出茅庐。<br/>如果有人问足球世界的变化有多快,我将抢先回答:斯德哥尔摩的这11名队员当中,只有6人获有机会进军英国,参加第八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决赛。</p><p>戏剧性的变化</p><p>我在替补队员的长凳上就座。我按我的方式忍受不安的煎熬。我不是那种大喊大跳的人,我的激动深藏在内心。<br/>比赛进行得很好,但是分外的紧张,接近半场时,我们还是一球未进。<br/>在这场比赛之后,我们总结了一条经验教训:足球比赛时要把注意力最高度的集中在每个半场的最初和最后5分钟里,在这个时间所进的球心理影响最大。<br/>在第44分钟时,瑞典队在我方门前25米处主罚一个毫无必要判罚的任意球。球先是向球门处旋转而来,接着又偏离球门,而且越离越远。守门员蒂尔科夫斯基估计这个球会从底线出界,其他所有的后卫也都这样认为,因此谁也没有去抢球。这时瑞典队的头球手格拉恩出其不意的冲了上来,从底线处将球顶回,正埋伏在我门前2米处的约森上前策应,首开纪录:1:0瑞典领先。<br/>场上顿时激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瑞典队员们互相拥抱,这种动作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意大利当职业球员时学来的。<br/>我自己非常恼火。我站了起来准备回休息室。我决定毫不含糊的表达我的意见。但当我的左腿刚刚迈到长凳的上方时,突然又退了回去。我听到一阵疯狂的喊叫声。这时已到46分钟。我队在中场开球后获得一个罚任意球的机会,由施内林格(1958-1971年国家队后卫Schnellinger-------译注)主罚,席勒将球顶给布鲁南迈尔,他将球传到阿菲德松的脚后跟,球旋转地滚到克雷默尔身边。好一个克雷默尔,他和刚才瑞典队的约森一样,正埋伏在对方球门附近,轻轻一脚,扳回一分!<br/>通过场上的欢呼声,我看到了这一切。我又重新坐到凳子上。“感谢上帝”!我高呼了一声。<br/>此时此刻的1:1,在心理上的巨大作用是无法估计的。刚刚我们的队员还是灰心丧气,瑞典队趾高气扬,可曾几何时,战局急转直下,现在我们队里欢呼雀跃、情绪高涨,充满信心。<br/>这时轮到瑞典人垂头丧气地向休息室走去了。我看到约森打我身边走过,刚刚还是一个胜利者。现在都在叽里咕噜地和后场同伴口角。我虽然不懂瑞典语,但一眼就可以看出,他说的绝不是娓娓动听的赞美语。<br/>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形式就根本改观。这就是足球:一切都包含在其中了。<br/>在休息室里我首先设法使大家平静下来。<br/>“大家坐下!有受伤的没有?”<br/>运动员必须在内部取得一致,保持精诚团结。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应该有喘息的机会。这时用不着长篇大论的发表激动人心的讲话,只要简短的几句鼓励的话,有时甚至只要看上一眼就够了。运动员很注意教练员的脸色。“我今天怎么样?”他们用目光询问。“好极了,”你同样也以目光回答。有些运动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好四是坏。这时,你只要点点头,或者摇摇头,垂下你的目光就够了。<br/>上半场即使是以0:1告终的话,我也不能当中责备他们,不能让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休息室。这需要寻找适当的机会。<br/>不过现在我可以心平气和地说了,类似刚刚约森踢进的这种球根本就不该发生。随后我又鼓励他们:“算了,对方休息室现在肯定很不安宁。但是,你们别忘了,再有能耐英雄豪杰,只要上了年纪也会疲倦的。祝你们更加年轻,踢得更好!”<br/>这时大家的情绪是镇定的,注意力高度集中。<br/>“平局对我们的用途不大。一定要战胜对方!”最后我又叮咛了一句。<br/>下半时开球后9分钟便定了乾坤:格罗塞尔传中,阿菲德松垫上一脚,再这关键时刻,我们的席勒果然不负众望,一脚破门:2:1。这时看得出来,瑞典队一下子垮了下来。随着体力的衰竭,他们精神上也不支了,就连贝尔格马克、卡尔松、约翰森这类高手也蔫了。<br/>侥幸的是我队却越踢越猛,明显地压住了他们。席勒的一个头球差一点进了网。第77分钟时,他几乎平躺在地上来了一个倒钩,也差一点点破门而入。<br/>但是我们也曾一度告急紧。有一次赫特盖斯接球失误,球在我方后场滚动。对方的比尔德单刀直入,毫无阻挡的将球带到门前,好险,但是蒂尔科夫斯基以闪电般的反应速度在门下角排除了这个险球。<br/>我们越踢越轻松。观众们对此不断的热情欢呼。后来,在汽车里舒尔茨对席勒说;“这场球我们好像在家里踢的一样。”<br/>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贝肯鲍尔是西德足球的未来曲》。</p>
一颗流星的梦 发表于 2007-3-28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3-28 0:58:00的发言:</b><br/><p>我还弄过一些绍恩的回忆录的片段.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里面也说到了当时某人说服绍恩改变国家队打法的事情.</p></div><p></p><p>L兄帮偶找找~~~~~~<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8.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8.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8.gif\" /></p><p>偶只知道70年某人就极力自荐打自由人,但是当时绍恩没采纳他的意见~ 直到72年自由人打法才第一次在国家队比赛中亮相~<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p>
Lothar 发表于 2007-3-28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推荐】舒恩回忆录(连载三)著名的“第三球”</p><p>编译:蔡俊五<br/>录入:laoqg</p><p>第八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于1966年7月在英国举行。在第一轮中我队先以5:0战胜瑞士,0:0踢平阿根廷,第三场对西班牙的比赛将是能否进入第二轮的关键一仗。这场球双方都踢得出奇的文明。24分钟时对方首开纪录。我们对这一失球感到特别的窝火:对方的富士特在我门前手球犯规,我们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并且喊出声来。但是裁判员没有看到,因为富士特正背对着他。富士特抓住这一战机射门命中。眼看着我们就要以0:1的比分结束上半时的比赛了,不料出现了一个二次大战以来最精彩的,直到现在还脍炙人口的一球:第40分钟时从远处给艾迈里西掷了一个界外球,他接球后顺利地过了一个人,但他所处的位置几乎快要到底线了。要是换了任何一个别的人,这时肯定都会传中。可我们的艾迈里西却别开生面,在毫无射门角度的情况下用左脚射门。只见球斜线上升,向球门远上角飞去,只要再往前哪怕一厘米,球就出界了。英国的圆球门柱帮了我们的忙:球破门而入,比分变为1:1。</p><p>场上欢呼声震耳欲聋。英国观众大声叫道:“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漂亮的球!”</p><p>第84分钟赫特盖斯运球进攻时来了一个急停,把球传给海尔特,海尔特低球传中,对方未能拦住,泽勒迎了上来在离球门10米远的地方用脚内侧射门命中。好一个泽勒,在关键时刻总是力挽狂澜,出奇制胜。</p><p><br/>报“仇”雪“恨”</p><p>我队终于以2:1的比分战胜了西班牙,取得了1/4决赛权。下一个对手是乌拉圭。该国曾两度荣获世界冠军,是我们的“宿敌”。早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我们就输过他们4个球,而且诡计多端的乌拉圭人特别擅长搞小动作,使得我们有两名球员由于被惹动了手而被罚下场,使我们蒙受奇耻。当前该队能攻擅守,是一支南美劲旅。</p><p>开始时双方踢得都还文雅,到第6分钟时出现险情:对方一个传中将球高吊到我禁区上空。处于球门线附近得施奈林格跳起迎球时发现已来不及,于是只好用手去救球。</p><p>这是一个明显得点球。</p><p>但是裁判员没有看见,让比赛继续进行。裁判这一明显错误激怒了乌拉圭队员。当6分钟后海尔特射门命中,我们以1:0领先时,对方完全失去了控制,犯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争夺都要大打出手。我在场外看到,贝肯鲍尔在一次争球挨打之后变得胆怯起来。我越来越担心我们的球员会以牙还牙地去进行报复。</p><p>到第49分钟时矛盾突然激发:对方的特罗歇将我们得一名球员打到在地,裁判出示红牌。当他离开场地时突然冲到我们的王牌泽勒面前,在他脸上打了一拳。</p><p>我相信这是世界足球史上的一个“新战术”:一名被罚下场的队员在离场时还要对方搭一个垫背的。因为他的侵犯必然会激起对方的报复,从而和他一道被罚下场。</p><p>只要看过泽勒踢球的人都知道,他也不是好惹的,更何况比赛开始以来,对方就使尽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手段死死地缠住他,他周围的紧张气氛本来就有一触即发之势呢。这时我非常担心,但万万没有料到他非常理智,只是朝对方愤怒,鄙夷地一笑。</p><p>特罗歇离场时理所当然地遭到全场观众怒不可遏的唾弃。</p><p>对方因失去理智而乱了套,我们则越踢越好,在最后20分钟里连进3个球。我们出乎意料地进入了前四名。</p><p>最不安的时刻</p><p>首先相遇的是苏联队。他们先后战胜了意大利,智利以及击败巴西的黑马——匈牙利队,实力很强。而我们的士气也很高涨。不利的是英国的观众一个劲地向着苏联队,赛场上“俄国!俄国!”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好像他们已经预感到我们将是和英国队争夺桂冠的最危险的对手。</p><p>从开球起双方都很积极。我队得竞技状态空前的好。经过几场的激战,大家配合得更加和谐了。虽然如此,我队一直没有建树。上半场临近结束时仍是0:0。</p><p>到43分钟时施奈林格一记铲球,把对方的著名前锋奇斯伦科和球隔开,接着他飞快地站了起来,大脚将球斜传到埋伏在禁区右侧的哈勒处。哈勒转身一个劲射,速度之快就连对方威震足坛的“铁门”雅辛也猝不及防。只见球贴近地面飞入网内。这一球又是在上半场结束前不久命中的,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心理效果。</p><p>奇斯伦科失球之后非常恼火。当重新开球后他的球再次被海尔特抢走时他再也控制不住了。紧跟了上去将海尔特打倒在地。红牌,上半时结束,1:0,我们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p><p>下半时场上战局白热化。突然大事不好,守门员蒂尔科夫斯基在一次救球时肩膀挨撞,伤势不轻,几乎不能动弹。好在到68分钟时贝肯鲍尔从哈勒处得到一个好球,运了几步,然后从20米开外射门,又攻一城,成了2:0。</p><p>我们可以安然无恙地进入决赛了吗?</p><p>事实远非如此!俄国人孤注一掷,作最后挣扎。“俄国!俄国!”英国观众的喉咙都要喊破了。</p><p>从这届锦标赛开始以来我第一次感觉到不安。我一生中从来没有感到时间过得像这最后5分钟这么慢过。我紧张得都不敢往场上看。</p><p>哦国人得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向门前吊高球战局千钧一发。蒂尔科夫斯基虽然身负重伤,仍旧沉着迎战。</p><p>我自问:“你该做些什么?”我恨不得立即到休息室里去等待比赛结果。但我还是留下来了。我坐立不安地转到球门后面,好像这样就能助蒂尔科夫斯基一臂之力似的,虽然这是违章的,我也顾不了那许多了。</p><p>突然对方的沃罗林一个高球传中,蒂尔科夫斯基跃起迎球时受到对方的冲撞而没有接到球,球落在门前不远的地方,帕库扬抬脚攻门入网。</p><p>还剩下最难挨的2分钟。观众疯狂了 !俄国人也疯狂了!我简直无法描绘,当裁判员最后鸣笛时,我们是如何的高兴。</p><p>著名的“第三球”</p><p>最后轮到我们和英国队争夺桂冠。</p><p>这一仗的关键是如何制伏对方的查尔顿。他不但善于快速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是一名杰出的场上组织者,而且还是一名从20米处射门的好手。我决定让贝肯鲍尔对付他。他年轻有为,作为边前卫在这次锦标赛中已连中4球。他的任务是盯死查尔顿,一方面不让他发挥个人特长,另一方面要伺机出击,迫使查尔顿回防。</p><p>开始时我队踢得很沉着,也很顺手,一直压着对手打。第12分钟时,我们一个个的都高兴得跳了起来:海尔特运球直入,对方威尔森头球防守,但力量太小,球落在哈勒处,他抬脚射门,只见球在对方两名后卫得夹缝里穿入网内。这一球大快人心,使我们在心理上占了上风。</p><p>但好景不长,5分钟后对方的赫斯特趁我方门前混乱之机用头球攻进一球,扳成平局。这时对方士气大振,频频发动进攻。</p><p>我丝毫也不担心。因为我们的一切基本上都按原计划顺利进行。特别是贝肯鲍尔把查尔顿看得死死的,当然他本人在进攻方面也就施展不开了。</p><p>中场休息时,休息室的气氛很好。看到每个人的信心都很足,我也就用不着多非唇舌了。</p><p>下半时和上半时差不多:艰苦、快速、势均力敌。球腾空而来,赫特盖斯跃起顶球不中,球不幸落在对方彼得斯脚旁,他单刀直入运球攻门得手。这时全场一片欢腾,歌声四起,英国观众欢呼雀跃,坐在我旁边不远处的英国队教练拉姆齐也高举双臂,似乎必操胜券无疑了。</p><p>这时我队全体出动,奋力反击。但是直到最后一分钟前仍未能如愿。对方额教练员和候补队员已经站了起来,准备进场去庆祝胜利了。</p><p>就在这最后一分钟奇迹出现了:我方在对方防区发一直接任意球。对方几乎全体出动,组成一道铜墙铁壁,艾迈里西主发。球撞在人墙上弹了回来,他随即又补了一脚,但又被对方踢回,球撞在施奈林格的背上。对方高呼:“手球!”裁判没有理睬。球落地从泽勒身旁向右侧滚去。埋伏在那里的韦贝尔飞起一脚,球从右门柱旁不远处入网。</p><p>平局!下半时比赛结束!延长决胜期!</p><p>拉姆齐转过身来望着我。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我们俩人同时张开双臂,高耸双肩,好像都在说:“还有什么好说得呢?这就是足球!”</p><p>这世界锦标赛决赛最后一秒钟踢成平局,这件事将载入世界足球史册!</p><p>第100分钟是一个关键时刻:赫斯特转身一记妙射,球从我方球门横杠上反弹落地。后来人们从当时的场地在雨后还是湿的,但球仍将球门线上的白粉击得溅了起来。这表明球至少有一部分是在球门线上的。而规则明确规定:球必须全部逾越球门线方能得分。显然这一球无效。</p><p>韦贝尔将球从球门顶出界外。一个英国球员高举双臂,他的同伴高喊:“进了一球!”而实际上这应是发角球。但是瑞士裁判丁斯特却向苏联巡边员巴克拉莫夫走去。一群英国球员也同时向他涌去,对他施加影响。但是,他仍手指角旗,表示这是一个角球。这是丁斯特在英国球员的簇拥下走到巴克拉莫夫身边,和他交谈。至今我还没有弄清楚,他们谈了些什么?</p><p>最后巴克拉莫夫点了点头,向中线走去。丁斯特鸣笛开球。这便是那个不吉利的著名的“第三球”的经过情形。</p><p>如果这个球真的全部进入网内,因此英国队获得冠军,我一点意见也没有。但事实却使我不得不对这场重大的比赛感到遗憾。</p><p>我们的队员没有反抗,也没有责怪裁判员。对此我感到自豪。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样的裁决竟能控制住自己,这是前所未见的。</p><p>紧接着我队全面反击。在延长期的后半时我们原本不是没有希望扳成平局的。但由于又出现了一个违反规则的现象,从而决定了我们的失败命运:在终场前10分钟,对方的赫斯特获得一个长传球,我们的奥维拉特正从后面紧跟上来。就在这关键时刻,一群英国观众欢呼着涌进场内,和赫斯特在同一条线上向前推进。在混乱中赫斯特又踢进一球,比分成了4:2。</p><p>裁判员和巡边员怎能容忍观众进入球场并承认这一球呢?这显然违反起码的规则!</p><p>值得欣慰的是,比赛结束之后我们坐汽车去出席英国首相威尔逊的宴会时,沿途许多英国人向我们致意和鼓掌。这是观众对我队遭到如此无理的打击之后仍能雍容大度的文明行为的奖赏。<br/></p>
熊熊宝宝 发表于 2007-3-28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偶像B13</i>在2007-3-28 0:56:00的发言:</b><br/>随着年龄的增长,队长的位置肯定是要后撤的,MS德国有这个传统.就现在这个状况,估计到2010年世界杯B13应该都是核心和领袖.所以现在他打后腰完全要比打前腰的前途更大.至于他的作用,鲁迪在02年就说过,要是德国有2个B13,一个攻,一个守,德国就是冠军了,可惜决赛时一个巴拉克都没上.而且现在队长对于德国队来说绝对是个元帅,看他的无球跑动,中长传球,及时回撤防守,头球还有远射.没有他的德国队就好比宝马车V12的引擎一下就变成L6的了.</div><p>宝马车V12的引擎一下就变成L6的,这个比喻真强&gt;&lt;</p>
一颗流星的梦 发表于 2007-3-28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L兄已经找到了!谢谢你!<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
冠军拜仁 发表于 2007-3-28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熊熊宝宝</i>在2007-3-28 1:03:00的发言:</b><br/><p>进攻型清道夫,不过看现在的打法,像皇帝那样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已经没有了</p><p>冒昧的跑题说,我比较担心08年或者2010年以后怎么办,98年巴拉已经崭露头角,可是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年轻小孩。</p><p>(我看球还是太少啊,泪)</p></div><p></p><p>10年弗林斯和巴拉克还能撑一下</p><p>10年以后就需要小孩上了</p><p>巴拉克可以先带一带啊</p>
easysky 发表于 2007-3-28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3-28 0:32:00的发言:</b><br/><p>说到巴拉克在技术上的弱点,就是他没有把他的攻击力强与防守好这两者进行整合的能力.</p></div><p>你说的这个弱点确实存在。</p><p>不过关于442阵型和他的位置问题,我有点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他的位置后撤并不是442本身的战术要求决定,而是目前的人员配备造成的。</p><p>菱形442里对四中场要求最高的不是前腰,而是单后腰。除了在防守上要求单后腰一个人覆盖大片区域外,还要求他具备一定的传球能力,在反击的时候能够迅速准确地分球,从而成为本队进攻的第一道关卡。</p><p>只有具备了一名出色的单后腰(当然,他身后的两名中卫的水平也是极其重要的,但因为这里以讨论中场为主,我就不多说了),象巴拉克这种攻击性强的前腰才有充分压上的可能,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这方面的才华。</p><p>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模式,三冠王时期的曼联,基恩-斯科尔斯组合。就是菱形442里,对强力后腰和攻击前腰近乎完美的诠释(之所以说攻击前腰,是因为我觉得那时的曼联多依靠两个边路来推进进攻,斯科尔斯在很大程度上类似第三前锋,组织的功能表现不明显)。</p><p>但是现在的德国队,不具备这样一个后腰人选。所以为了求稳,自然不能打菱形442,让巴拉克突得太靠前,而只能变为双后腰站位的平行442。</p><p>当然或许可以尝试让巴拉克来打这个单后腰,问题是这样一来,前腰的位置上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了。</p><p></p><p></p><p></p>
Lothar 发表于 2007-3-28 0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asysky</i>在2007-3-28 1:06:00的发言:</b><br/><p>你说的这个弱点确实存在。</p><p>不过关于442阵型和他的位置问题,我有点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他的位置后撤并不是442本身的战术要求决定,而是目前的人员配备造成的。</p><p>菱形442里对四中场要求最高的不是前腰,而是单后腰。除了在防守上要求单后腰一个人覆盖大片区域外,还要求他具备一定的传球能力,在反击的时候能够迅速准确地分球,从而成为本队进攻的第一道关卡。</p><p>只有具备了一名出色的单后腰(当然,他身后的两名中卫的水平也是极其重要的,但因为这里以讨论中场为主,我就不多说了),象巴拉克这种攻击性强的前腰才有充分压上的可能,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这方面的才华。</p><p>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模式,三冠王时期的曼联,基恩-斯科尔斯组合。就是菱形442里,对强力后腰和攻击前腰近乎完美的诠释(之所以说攻击前腰,是因为我觉得那时的曼联多依靠两个边路来推进进攻,斯科尔斯在很大程度上类似第三前锋,组织的功能表现不明显)。</p><p>但是现在的德国队,不具备这样一个后腰人选。所以为了求稳,自然不能打菱形442,让巴拉克突得太靠前,而只能变为双后腰站位的平行442。</p><p>当然或许可以尝试让巴拉克来打这个单后腰,问题是这样一来,前腰的位置上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了。</p><p></p><p></p><p></p></div><p>呵.我说了是克林斯曼为了求稳啊.把巴拉克撤到后面来.</p><p>另外,在巴拉克在拜仁的最后的半个赛季,他的后撤也明显.这都是由于人员决定的.</p><p>要是有个雷东多那样的后腰,也就不需要巴拉克回撤了.他自己就顶在前面打二前锋就是了.</p>
一颗流星的梦 发表于 2007-3-28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啊啊啊居然是66年世界杯前后的回忆~~~ 某人的国家队首秀...世界杯初战啊... 太珍贵了啦~~~~~~~~~~~~<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p><p>L兄,郑重向您再次表示感谢~ 并且,今后有录入的工作我非常非常愿意完成~~~~~<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1:12:53编辑过]
Lothar 发表于 2007-3-28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颗流星的梦</i>在2007-3-28 1:11:00的发言:</b><br/><p>啊啊啊居然是66年世界杯前后的回忆~~~~~~~~~~~ 太珍贵了啦~~~~~~~~~~~~<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p><p>L兄,郑重向您再次表示感谢~ 并且,今后有录入的工作我非常非常愿意完成~~~~~<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p></div><p></p>这些都是在联盟里的.你平时不注意找老贴子看.<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easysky 发表于 2007-3-28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3-28 1:10:00的发言:</b><br/><p>要是有个雷东多那样的后腰,也就不需要巴拉克回撤了.他自己就顶在前面打二前锋就是了.</p></div><p>呵呵,雷东多要求太高了,有个马克莱莱就基本满足要求了。</p>
一颗流星的梦 发表于 2007-3-28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3-28 1:12:00的发言:</b><br/><p></p>这些都是在联盟里的.你平时不注意找老贴子看.<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div><p></p>我...我...我...没想到...以后从头翻起来...一定一定...<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
Lothar 发表于 2007-3-28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颗流星的梦</i>在2007-3-28 1:11:00的发言:</b><br/><p>啊啊啊居然是66年世界杯前后的回忆~~~ 某人的国家队首秀...世界杯初战啊... 太珍贵了啦~~~~~~~~~~~~<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p><p>L兄,郑重向您再次表示感谢~ 并且,今后有录入的工作我非常非常愿意完成~~~~~<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p><br/></div><p></p><p></p><p>某人向绍恩建议改变国家队打法的事情是某人的自传里的.</p><p>但我是记得绍恩自己也说过的.刚才看了旧的贴子里没有.这两个片段里还没有74年的事.那应该是在72至74年之间的事情.</p>
easysky 发表于 2007-3-28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Intermezzo</i>在2007-3-28 1:02:00的发言:</b><br/><p>好几个前辈在隔壁讨论…拉不来…要是能搬来多好…现在有些谈到队友对他的影响了…</p></div><p>团子你说的是哪里的讨论,给个连接吧。</p>
熊熊宝宝 发表于 2007-3-28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66年的苏联vs德国……真想看看,我只看过64年苏联和西班牙的视频,感觉他们极注重整体,加上一顶级门将,最后输给西班牙很可惜。</p><p></p>
Lothar 发表于 2007-3-28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asysky</i>在2007-3-28 1:14:00的发言:</b><br/><p>呵呵,雷东多要求太高了,有个马克莱莱就基本满足要求了。</p></div><p>所以啊,沃勒尔说得最好.要是有两个巴拉克,一个攻,一个防,德国早就是世界冠军了.呵.可惜,我们只有一个.</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 13:22 , Processed in 0.030087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