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库尔斯克战役 MARS (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28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50多年来,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已经成了一个传奇,长久以来,它以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闻名于世,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两方共1200~1500辆坦克在此地激战。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可惜也是一个不可靠的故事。<span lang=\"EN-US\"><br/>    </span>事实上,普罗霍洛夫卡坦克战的规模比人们长久以来以为的小得多,卷入这场战斗的苏德双方坦克数量只有500多辆。此外,双方事后都对战果作了夸大不实的宣传,我所看到最离谱的数字是德国以48辆坦克的代价,摧毁苏军坦克超过600辆,很难相信在大战结束这么多年后,还会有人相信这种神话。为了尽可能搞清这个问题,我曾查了许多资料,感谢冷战的结束,至少苏联一方面的许多资料不再保密了,在某种程度来说,现在有关苏联在二战史料甚至比德国的更为详尽。<span lang=\"EN-US\"><br/>    </span>直接参加普罗霍洛夫卡的德军部队为第2党卫装甲军的“阿道夫。希特勒”师(该师在12日共有坦克67辆和强击火炮10门)和“骷髅”师(101辆坦克和20门强击火炮),另一个党卫军师“帝国”师(95辆坦克和强击火炮)担当着保护德军右翼的任务,没有参加对普罗霍洛夫卡的攻击。这样,德军一方参加普罗霍洛夫卡大战的坦克和强击火炮数量为198辆。<span lang=\"EN-US\"><br/>    </span>让我们再看看苏联一方的兵力,苏军参加普罗霍洛夫卡一战的军队是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18和29坦克军。第18坦克军辖第110、170、181坦克旅和第32摩托化步兵旅,该军共有坦克187辆:21辆“丘吉尔”式,103辆T-34/76,63辆T-70和T-60。第29坦克军辖第25、31和32坦克旅,在12日的实力为216辆坦克和21门自行火炮:1辆“丘吉尔”,130辆T-34/76,85辆T-70,9门SU-76,12门SU-122。苏军总兵力为403辆坦克和21门自行火炮,相对于德军,苏军兵力占了几乎2。<span lang=\"EN-US\"> </span>5:1的优势,并且苏军是生力军,而德军已经连续战斗了一个星期了。不过德军也有几个优势,首先苏军坦克兵力中有相当数量的过时的轻型坦克如T-70等,苏军要到1944年才能做到使坦克军大部装备T-34,而现在真正能对德军造成威胁的只有233辆T-34/76而已。另外由于德军已先一步占领了苏军计划中的进攻出发地区,这迫使苏军只能穿过一片开阔地才能攻击德军,而这恰好使德军能发挥其“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的远距离杀伤力,而在这个距离上,苏军T-34上的76毫米炮并不能给德军造成伤害。<span lang=\"EN-US\"><br/>    </span>12日早晨06:30,德国空军开始了对苏军防线的轰炸,接着08:30,德军和苏军几乎是同时发动了攻势,两军迎头撞击在普罗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为了躲避德军致命的远距离炮火的威力,苏军指挥员下令坦克以最高速度冲向德军。只要能接近德军的坦克,那么T-34就能发挥其机动性的优势来战胜笨重的“虎式”坦克。在冲锋过程中,苏军的坦克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在德军“虎式”坦克和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轰击下,一辆接着一辆苏军坦克爆炸起火,但苏军并没有后退,在12日一整天里,苏军几乎不停顿的发起了一波连着一波的攻击,双方将士都打“疯”了,那些坦克被打坏的坦克兵们,就在坦克的残骸旁,用轻武器互相射击,甚至进行肉搏。惨烈的战斗一直进行到夜晚,精疲力竭的双方才停了下来。罗特米斯特洛夫检查了一天的战斗,很显然,苏军未能完成摧毁第2党卫装甲军的任务,但至少德军向普罗霍洛夫卡的突破被挡住了,罗特米斯特洛夫得出了结论,德军仍具有可观的实力,因此他决定第18和29坦克军先转入防御,以争取时间完成部队的重新集结。<span lang=\"EN-US\"><br/>    </span>现在我们来看看双方的损失,苏军第29坦克军在12日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损失高达50%以上,而第18坦克军投入战斗的第170和181坦克旅也同样受到很大损失,不过该军还保持着完整的第110坦克旅和第36近卫坦克团。总的来说,苏军在12日普罗霍洛夫卡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在180辆左右。在这同时,德军损失接近其总兵力的50%,也就是80~9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span lang=\"EN-US\"><br/>    </span>从双方损失数量来看,德军无疑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看德军失败了。由于第2党卫装甲军未能在12日夺取普罗霍洛夫卡,肯夫兵团也未能达成突破,这使得苏军有时间把处于有被合围危险的其左翼部队撤回下一道防线,同时苏军的援兵也源源赶到了,这使得苏军下一道防线将更为坚固,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唯一一次合围消灭苏军大量部队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span lang=\"EN-US\"><br/>    </span>我有一份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8、29坦克军和特鲁法诺夫集团于11日~14日对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损失报告,它披露在这4天的战斗:第18坦克军被击毁坦克30辆(7辆“丘吉尔”,23辆T-34/76)击伤21辆(10辆T-34/76,11辆T-70和T-60)第29坦克军被击毁坦克154辆(99辆T-34/76,55辆T-70),自行火炮10辆(6门SU-76,8门SU-122),击伤坦克数量不详,击伤自行火炮5门(3门SU-76、2门SU-122)。特鲁法诺夫集团被击毁坦克29辆(18辆T-34/76,11辆T-70和T-60),击伤坦克34辆(33辆T-34/76、1辆T-70)。总共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这4天里被摧毁坦克213辆,自行火炮14门,到14日,其坦克数量包括已修复的坦克,下降到了374辆。<span lang=\"EN-US\"><br/>    </span>正当苏德两军在普罗霍洛夫卡激战的时候,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苏军于12日3点,发动了准备已久的对德军奥勒尔突出部的进攻,这个攻势立刻使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同时也使德军以两翼包抄来包围库尔斯克突出部内苏军的企图彻底失败了,从这时起库尔斯克北部的德军将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span lang=\"EN-US\"><br/>    </span>13日,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被希特勒召见到他的临时总部“狼穴”,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宣布由于英美联军在西西里登陆,使得意大利的局势变得十分不稳,而靠意大利本身的实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入侵,为了保住意大利和巴尔干,他不得不决定中止“城堡”作战,并从东线抽调兵力去支援意大利前线。这是希特勒所愿意说出来的想法,事实上不难看出希特勒做出这个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已经对“城堡”作战的胜利丧失了信心,因为很显然德军如果能在“城堡”作战中获得一个决定性的胜利,那就足以抵消英美联军在意大利的胜利。而在13日当天的形势是,在库尔斯克北部,苏军不但阻止了德军的攻势,并且发动了反攻。而在南部,虽然德军的进展比较北部为大,但至今未能达到突破苏军整个防御体系和大量消灭苏军的目的。更何况在哈尔科夫南部的顿巴斯地区,德军发现苏联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正在准备对德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这一切都使希特勒决定该是中止进攻,转入防御的时候了。<span lang=\"EN-US\"><br/>    </span>对希特勒的决定,克鲁格表示完全赞同,基于中央集团军群现在的局势,任何进攻的企图都是不切实际的。曼斯坦因元帅则强烈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苏军在南方的攻势不会对德军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他的部下虽经过多日的苦战,仍对战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苏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德军只要多坚持一下就能取得胜利。因此他强烈主张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应该继续协力发动攻势,此外他已经准备在库尔斯克南部投入最后的预备队,德国第24装甲军该军辖第23装甲师和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掷弹兵师,两师共有坦克约150辆,由于相信苏军已经投入了他们所有的预备队,曼斯坦因认为第24装甲军这支生力军的投入战场将使德军最终赢得胜利。<span lang=\"EN-US\"><br/>    </span>克鲁格元帅简直不敢相信曼斯坦因的乐观态度,他声称至少中央集团军群不可能参与任何继续进攻的计划,因为苏军的攻势正在顺利进行,一旦苏军攻克了奥勒尔突出部,整个第9集团军就会陷入重围,那将是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因而中央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把德军撤出来,任何进攻都不在考虑之内。<span lang=\"EN-US\"><br/>    </span>不过,曼斯坦因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仍对希特勒产生了影响,他虽然决定“城堡”作战将被中止,但他最后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法,首先他拒绝在两翼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把最后的一支预备队第29装甲军投入战场(他后来于14日下令把第29装甲军派往苏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上),不过他同意曼斯坦因仍可以在库尔斯克南部继续他的攻势,以达到摧毁尽可能多的苏军部队,阻止苏军在43年发起夏季攻势的任何可能。对于中央集团军群的形势,他下令由摩德尔指挥第9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在奥勒尔附近阻止苏军的攻势,并恢复原来的战线。希特勒做出的这个决定很大程度是基于他对曼斯坦因的信任,毕竟在以前曼斯坦因还没有让他失望过。他这个可以称为“拖泥带水”的决定显然是希望曼斯坦因这次能消灭苏军最后一批的预备队,那么德军的攻势虽不免失败,但至少也要使苏军在短时期内无力进攻,从而使德军能把其战略预备队用于其他方向。<span lang=\"EN-US\"><br/>    </span>(<span lang=\"EN-US\">Mars</span>注:由此可见德军兵力的枯竭到了如何严重的程度!)<span lang=\"EN-US\"><br/>    </span>虽然对希特勒的决定感到失望,但至少曼斯坦因不是空手而归,他得到继续进攻的许可,很可能他报有希望,如果他的进攻能得手的话希特勒将不会强行把他的部队调走。在继续他的攻势前,曼斯坦因尽可能地补充担任主攻任务的第2党卫装甲军的损失,这使第2党卫装甲军在13日的装甲兵力达到187辆坦克和64门强击火炮(“阿道夫。希特勒”师:50辆坦克和20门强击火炮:“帝国”师:83辆坦克和24门强击火炮,“骷髅”师:54辆坦克和20门强击火炮),德军攻势的重点仍将放在其右翼,第2党卫装甲军将继续向普洛霍洛夫卡前进,同时肯夫兵团将尽全力向第2党卫装甲军靠拢,德军的目标有三:1、合围并歼灭在第2党卫装甲军和肯夫兵团之间的第69集团军主力2、摧毁在德军正面的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3、如可能的话,占领普罗霍洛夫卡。<span lang=\"EN-US\"><br/>    </span>从13日起,整个前线展开了激战。在德军的左翼,德第48装甲军反复攻击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防线,但始终未能达成突破,德军损失很大,其担任主攻的“大德意志”师在进攻发起前共有坦克326辆(包括配属该师的204辆“豹式”坦克)和34门强击火炮,经过10天的激战只剩下91辆坦克(43辆“豹式”坦克)和25门强击火炮了。<span lang=\"EN-US\"><br/>    </span>苏军方面,第1坦克集团军由于一开始就被分割使用,这使得该集团军也受到重大损失,到16日第1坦克集团军的坦克数量也下降到不足300辆,虽然如此,卡图克夫还是完成了任务,阻止了德军在苏军右翼形成任何突破。<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军战线中央,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罗特米斯特洛夫把第18和第19坦克军部署在第2党卫装甲军向普罗霍洛夫卡进攻路线上,第5近卫机械化军被一分为二,一半被部署在两个坦克军的后面,另一半被部署在第69集团军的后方,以阻止肯夫兵团的前进。而第5近卫集团军则在被部署在普罗霍洛夫卡西北方,以防止德军再一次转向奥波杨公路。从13日到15日3天里,德第2党卫装甲军反复向普罗霍洛夫卡发动攻击,但每一次攻击都被顽强防御的苏军瓦解,同时苏军不断以小部队发动反冲锋,这使得第2党卫装甲军在3天里只获得了微小的进展。在苏军左翼,德国肯夫兵团的进攻给苏军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14日苏军作出了把有被合围危险的第69集团军部队撤到下一道防线的决定,在接下来的2天里,第2近卫坦克军在第5近卫机械化军部份部队的支援下,极有技巧的进行了掩护退却的战斗,使第69集团军的部队安全的撤走了。<span lang=\"EN-US\"><br/>    </span>到16日,肯夫兵团终于和第2党卫装甲军连成了一条连续的战线,但曼斯坦因的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德军未能消灭苏第69集团军,没能摧毁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也没有占领普罗霍洛夫卡。<span lang=\"EN-US\"><br/>    </span>由于曼斯坦因的攻击未能达成目标,也由于库尔斯克北部和意大利的局势日益恶化,希特勒的耐心终于到了极点,17日他下令将第2党卫装甲军撤出战斗,准备调往意大利,18日“大德意志”师也奉命调往中央集团军群。<span lang=\"EN-US\"><br/>    </span>在德军兵力调离库尔斯克南部的同时,苏军的增援源源不断地赶到了,草原方面军的第27和53集团军抵达,同时到达的还有第4近卫坦克军(1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1机械化军(204辆坦克),这使得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增加了约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span lang=\"EN-US\"><br/>    </span>(<span lang=\"EN-US\">Mars</span>注:由此可见曼斯坦因关于苏军预备队损失殆尽的判断错得多厉害!)<span lang=\"EN-US\"><br/>    </span>本来苏军准备在17日以这些兵力发动一场反攻,但事实证明无此必要,因为德军在17日13点开始后撤,到23日,双方基本恢复了战前态势。<span lang=\"EN-US\"><br/>    </span>在7月5日~23日,库尔斯克南部的战斗中苏军共损失了143950人(阵亡和失踪54994人,受伤93016人),我所能找到唯一的一个有关德军伤亡的数字是29102人(阵亡7209人,失踪1696人,受伤35838)再一次,我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在经过如此激烈的战斗后,德军的损失只有不到3万人?<span lang=\"EN-US\"><br/>    </span>在退回原防线后,曼斯坦因认为苏军已经因损失惨重,至少短时期内无力发动进攻,他的这个判断与事实向去甚远,这也许是他在其军事生涯中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判断失误,不过这种失误在当时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苏军于8月3日发动大规模攻势起,曼斯坦因就应该知道自己判断错了,所以他在50年代(10年以后!)的回忆录中还声称当时苏军以到了崩溃边缘,只是由于希特勒坚持取消了“城堡”作战,才使德军在库尔斯克失利,这就是不可原谅了,说得委婉一点,他不够诚实,说得不客气一点他在说谎。很容易想象曼斯坦因当时的想法,他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联系太紧密了,而正是由于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彻底失去了主动权,这个责任太大了,他曼斯坦因可无意去承担它,而推卸责任的最好的方法中有一个万能药方,“一切都是希特勒的错!”反正希特勒不但死了,而且已经彻底的名誉扫地了,由他来承担这个责任是再合适不过了。<span lang=\"EN-US\"><br/>    </span>事实上,把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希特勒是不公平的,在这个战役中希特勒从始至终都能听取他的将领们的意见,他采纳“城堡”作战计划是由于它来自于他的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曼斯坦因,“城堡”作战的推迟是出于德军整补的速度过低,那些认为德军在5月有能力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并取胜的说法并没有根据,他于13日下令中止“城堡”行动是基于已没有成功的可能,尽管如此曼斯坦因仍得到了机会来至少摧毁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军队,只是在这个企图也失败后,希特勒才彻底中止了“城堡”作战,并且正是由于德军的撤退,使其避免了遭受两面攻击的危险,因为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攻势在17日开始了。<span lang=\"EN-US\"><br/>    </span>最后,我们将在后面看到,这一次,希特勒没有坚持要德军“坚守到最后一人”,而是听从了他的将领的劝告,允许德军撤退,从而使德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的真正的失误是低估了苏军的实力,同时高估了德军的实力,这才是德军失败的原因,而德军将领包括曼斯坦因在内,从认为5月发动攻势就能取胜到相信苏军已经耗尽了预备队,在这方面犯的错误并不比希特勒少,而希特勒彻底失去对其将领的信心是以后的事,而这并不完全是他的错,谁能对屡战屡败的将军们保持信心?<span lang=\"EN-US\"><br/>    </span>德军撤回原防线后,第2党卫装甲军开始准备去意大利,但这个计划很快被苏军的行动打乱了,由于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于17日发动的进攻,第2党卫装甲军只有军部和“阿道夫。希特勒”师最终去了意大利,而“帝国”师和“骷髅”师,被紧急调去阻止苏军的前进(这两个师接收了“阿道夫。希特勒”师的坦克,使实力上达到3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苏军的这个攻势的企图就是减轻德军对弗罗兹尼方面军的压力,并把德军的注意力从苏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由于坚信苏军已没有预备队,曼斯坦因放心地把手头最重要的装甲兵力派到了南方,经过激战,德军最终阻止了苏军的攻势(在战斗中,这两个党卫军师损失了50%的兵力),但在苏军的主攻方向,弗罗兹尼方面军正面,贝尔格罗德和哈尔科夫方向,德军毫无戒备,曼斯坦因并未能预计到,苏军正在准备一个大规模攻势,德军即将大祸临头了。<span lang=\"EN-US\"><br/><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span></span>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29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苏军的反攻<span lang=\"EN-US\"><br/>    </span>苏军的反攻计划始于1943年5月中旬,几经修改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一旦德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被阻止,苏军将以西方方面军的左翼部队,波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在库尔斯克北部发动进攻,这次进攻将收复库尔斯克北部德军占领的奥勒尔突出部,摧毁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然后以中央方面军从正面,西方方面军和波良斯克方面军从北面两个方向夹击德第9集团军,这次攻势的代号为“库图佐夫”。<span lang=\"EN-US\"><br/>    </span>当德军在库尔斯克北部的攻势于7月10日被阻止后,苏军最终决定于12日发动“库图佐夫”战役,西方方面军左翼部队和波良斯克方面军将首先发起进攻,而中央方面军则在15日加入。同时苏弗罗兹尼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也将组织一个更大规模的进攻,直指贝尔格罗德和哈尔科夫,为了掩护苏军兵力的集结,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将发动一场牵制性进攻,将德军装甲预备队从苏军主攻方向上引开(这次进攻失败了,但确实达到了吸引德军注意力的效果)。<span lang=\"EN-US\"><br/>    </span>从4月起,苏联西方方面军和波良斯克方面军就开始准备对奥勒尔突出部的进攻,西方方面军将投入其左翼的第11近卫集团军和第50集团军,另外方面军所属的第1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5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配属于第11近卫集团军,这使得苏军兵力达到211458人、74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285门大炮和迫击炮。计划中,第11近卫集团军将作为进攻主力,打击在奥勒尔突出部的北部。在西方方面军二线,苏军部署了最高统帅部的预备队,第11集团军(65000人和30辆坦克)和第4坦克集团军(65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司令是斯大林格勒的英雄巴达诺夫),随时准备用于扩大战果。<span lang=\"EN-US\"><br/>    </span>在奥勒尔突出部的东部,苏联波良斯克方面军将发动对德军的正面攻势,苏军将以第3和63集团军发动主攻,在北面第61集团军也将发动牵制性攻击,方面军预备队中的第1近卫坦克军(20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20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将支援苏军的突破,在波良斯克方面军的后方,是新组建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它的司令是苏联另一个著名的坦克专家雷巴尔科,该集团军拥有73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75辆T-34/76,224辆T-70,32门自行火炮)。<span lang=\"EN-US\"><br/>    </span>15日苏联中央方面军的第70、13和48集团军也将加入攻击,它们将攻击奥勒尔突出部的南端,然后与从北往南进攻的第11近卫集团军汇合。从而切断整个在奥勒尔突出内的德军。<span lang=\"EN-US\"><br/>    </span>在奥勒尔突出部的德第2装甲集团军拥有第55军(第321、339、110、296、134步兵师)、第53军(第211、293、208、112步兵师和第25装甲掷弹兵师)、第35军(第34、56、262、299和36步兵师)3个军,集团军预备队有第5(102辆坦克)和第8(101辆坦克)两个装甲师,和负责后方警卫任务的第305和707警卫师。共有160000人和32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军的兵力居于劣势。不过一个有利的因素是第9集团军离它很近,只要第2装甲集团军能抵挡住苏军的最初攻势,增援部队就能很快赶到。而且苏军的进攻准备没能完全瞒过德军,防守奥勒尔突出部南部的德第35军军长伦德利克少将准确地判断出了苏第3和63集团军的进攻路线,于是他将他的24个步兵营中的6个,42个炮兵连中的18个,48门88毫米高射炮中的24门部署在苏军的进攻地段上。10日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施密特中将因涉嫌反希特勒的行动被捕,摩德尔将军奉命临时代理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这个变动在最后一刻给德军的指挥系统带来了混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迎来了苏军的反攻。<span lang=\"EN-US\"><br/>    </span>7月12日3点30分,苏军沿着整个前线发起了持续2小时40分钟的猛烈炮击,6点05分,苏西方方面军和波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了进攻。在北方巴格拉米杨将军的第11近卫集团军以6个近卫步兵师的兵力打击在由德军第211和293步兵师防守的一段16公里的防线上,苏军取得了迅速的突破,德军2个步兵团被击溃,到12日下午巴格拉米杨投入了他的二线步兵师以扩大突破口,同时第1和第5坦克军也向前运动,准备进入突破口。<span lang=\"EN-US\"><br/>    </span>德第5装甲师及时投入了战斗,它的反击减缓了苏军前进的速度。傍晚苏第5坦克军进入突破口,并迅速突进德军防线10公里,但第5装甲师的反击终于使苏军坦克部队停止于德军第二条防线前。<span lang=\"EN-US\"><br/>    </span>13日晨,苏第50集团军在第11近卫集团军右翼投入战斗,当天14点30分巴格拉米杨把第1坦克军投入战场,苏军这两个坦克军合力击破了德军第二条防线,到13日日终时,苏军在德军防线中形成了一个深15公里,宽23公里的突破口。很显然在奥勒尔北部的德军已经无力独自阻止苏军的前进,只有等待援军迅速赶到,才能避免一场灾难。<span lang=\"EN-US\"><br/>    </span>在奥勒尔突出部东部,伦德里克将军精心布置的防御措施起到了极大效果。苏军第3和63集团军以6个步兵师对德第56和262步兵师的进攻几乎是一场灾难,在德军的阵地前,苏军损失惨重,经过一天激战苏军虽然得以突破德军第一条防线,但付出了极大代价,有高达60辆支援步兵进攻的KV-1重型坦克被摧毁在德军阵地前,而德军只损失了3门88毫米反坦克炮。<span lang=\"EN-US\"><br/>    </span>12日晚,伦德里克把他的预备队第36步兵师投入战场以进一步迟缓苏军前进的速度,而德军第一批援兵,第8和第2装甲师正加速赶来。13日苏军把第二线步兵师投入战场,此外第1近卫坦克师也于13日中午投入突破口,但尽管如此,在德军顽强地抵抗下苏军的突破速度仍然很慢,这给德军调动部队争取了时间,而伦德里克因他的出色表现,而被提升为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span lang=\"EN-US\"><br/>    </span>摩德尔很清楚一旦苏军的攻势获得成功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的反应非常快。在苏军发动攻势仅几个小时,他就从第9集团军中抽调了4个师去应付这个威胁。第9集团军的第2装甲师和第2装甲集团军的第8装甲师于13日晚到达伦德里克的第35军地段上,而第12、18和20装甲师则迅速向第11近卫集团军前进方向集结。<span lang=\"EN-US\"><br/>    </span>同时苏第61集团军也以第12、76和77近卫步兵师向由德第53军第208和34步兵师的防线发起进攻,13日第20坦克军投入战斗,但德军在增援的第112步兵师和第12装甲师的部份兵力情况下,使苏军只获得微小进展。<span lang=\"EN-US\"><br/>    </span>在这种情况下,波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波波夫将军向最高统帅部要求把第3近卫坦克团军投入战斗。13日晚最高统帅部同意了他的要求,但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要花2天时间才能赶到前线,在这段时间里,第3和63集团军反复攻击德军防线,但他们只能缓慢向前推进,而无法形成突破。而同时德国援军源源不断地赶到了。<span lang=\"EN-US\"><br/>    </span>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司令雷巴尔科将军决心不从第3和第63集团军进攻方向突破,而另选突破口,他希望这将出乎德军意料,以次弥补他缺乏炮兵和工兵的弱点。19日10点30分,他的第12和15坦克军开始了攻击,这次攻击迎头撞上了德第2和第8装甲师,但苏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到19日晚仍前进了12公里。这时德第8装甲师的一次反攻阻止了第15坦克军,但第12坦克军仍继续向前突破,20日雷巴尔科投入了他的预备队第2机械化军企图强渡奥卡河并切断通往奥勒尔的铁路,但由于德军的抵抗和缺乏工兵的支援,苏军的强渡没有成功。<span lang=\"EN-US\"><br/>    </span>21日3点,波波夫下令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以第15坦克军和第2机械化军从奥勒尔东北部,第12坦克军从南部向奥勒尔发动攻击,到25日苏军终于得以切断了奥勒尔-库尔斯克铁路,但德军的抵抗越来越强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雷巴尔科反复攻击德军,企图找出德军防线上的弱点,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弱点并不存在,于是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进攻最终成为一场代价高昂的正面苦战。<span lang=\"EN-US\"><br/>    </span>如上文所述,13日希特勒命令摩德尔同时指挥第9和第2装甲集团军,并阻止苏军的奥勒尔攻势,15日苏中央集团军也加入了攻势,但进展不快。摩德尔在衡量了整个局势后,发现最具威胁的是苏第11近卫集团军在北方的攻势,该集团军已经突破了德军的防线,17日巴格拉米杨把第25坦克军(19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投入战场,希望给德军最后一击。摩德尔迅速把第9装甲师、第10装甲掷弹兵师和第266、第26步兵师部署在苏军前进路线上,同时第441和707警卫师虽然缺乏反坦克装备,也被派往该方向。同时德军还集中了空军向苏军猛烈轰炸,但由于苏联空军已经逐渐夺取了制空权,德国空军无法完全阻挡苏军的前进,虽然尽了最大努力,摩德尔只能做到迟缓苏军的攻势。至此,摩德尔意识到失去奥勒尔突出部只是个时间问题了,16日他向希特勒请求撤往下一道防线(“哈根”防线),但希特勒于20日下令禁止第9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进一步后撤,对次摩德尔和克鲁格再一次向希特勒请求希望允许他们进行“弹性防御”,21日苏第11集团军进入第11近卫集团军和50集团军之间的进攻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于22日同意了摩德尔的请求。<span lang=\"EN-US\"><br/>    </span>7月25日,意大利国王下令逮捕了墨索里尼,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希特勒下令第2党卫装甲军立刻起程前往意大利稳定那里的局势(事实上只有“阿道夫。希特勒”师一个师成行),而为了缩短战线,奥勒尔突出部将被迫放弃,28日德国总参谋部发布了弃守奥勒尔的命令。<span lang=\"EN-US\"><br/>    </span>在同一时间里,苏军继续向奥勒尔挺进,26日苏第4坦克集团军投入了战斗,虽然德第23和41装甲军顽强地抵抗,苏军仍能前进到了据重要的奥勒尔-波良斯克铁路线不到10公里的地方,只是在新赶到的“大德意志”师的反击下,才暂时阻止了苏军。<span lang=\"EN-US\"><br/>    </span>德军从7月31日开始向“哈根”防线撤退,在此期间,德军在撤退途中进行了彻底的“焦土”政策,他们焚毁了一切农作物,并强迫250000苏联平民携带牲畜随之撤退。苏军很快意识到德军的后退,苏最高统帅部下令在德军后方的游击队采取一切措施延缓德军的退却,同时下令将第11近卫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转属给波良斯克方面军,把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转给中央方面军,命令这两个方面军从两个方向向德军包抄攻击,8月5日苏军攻克了奥勒尔,并继续向后退中的德军追击,但一切切断德军的企图都失败了,16日战线再一次稳定了下来。<span lang=\"EN-US\"><br/>    </span>在奥勒尔战役中,苏军沿一条400公里宽的战线向西推进了150公里,苏军得以收复了奥勒尔,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并为苏军下一步向波良斯克和白俄罗斯的进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出发点。但由于在进攻过程中,苏军未能达成一个成功的突破,这使苏军合围德军部队的企图未能成功,这使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苏军在“库图佐夫”行动中,共损失了429890人(阵亡和失踪112529人,受伤317361人),并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2586辆,这真是一场惨胜。令人十分失望的,我再一次无法找到德军的伤亡数字。<span lang=\"EN-US\"><br/>    </span>(<span lang=\"EN-US\">Mars</span>注:我现在来解释一下苏军损失统计的方法,苏军一般把人员损失归为永久性损失和非永久性损失,前者包括阵亡和失踪,关于失踪有以下几种情况:1、阵亡但尸体未能找到2、被俘3、逃亡4、被德军切断和部队失去联系或加入游击队5、受伤后送后再无音讯,可能因伤致死或残废。<span lang=\"EN-US\"><br/>    </span>此外苏军把生病的军人和受伤的军人归于一类。<span lang=\"EN-US\"><br/>    </span>苏军的坦克损失包括了所有战损和因机械原因引起的非战斗性损失,而战损坦克中即包括被击毁的坦克也包括只是被击伤,可以修复的坦克,而一旦一辆坦克被修复重新投入战斗,如果再一次被击中,将被再一次被列入损失名单中,比如第1坦克集团军在43年8月3日到31日间,共损失坦克1049辆,而它原先兵力只有542辆坦克!在此期间由于苏军一直在向前迅速推进,他们接收的补充不会很多,那些数字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修复后再次损毁坦克的重复计算。<span lang=\"EN-US\"><br/>    </span>另一方面,德国方面在大战结束50年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仍不能统计出东线每次战役的损失数字,我只知道在苏德战争中有320万德国陆、海、空军人和党卫军、后备军在东线阵亡,至于每个具体战役德军损失数字,要么没有,要么很不可靠。而且德军的损失统计和苏军不同,比如德军坦克损失一般只包括战斗中被击毁的坦克,而且即使这样的数字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所以有人把德军在战役结束后的坦克数减去战役前的坦克数,作为德军的损失,这很不可靠,因为它即不包括德军增援补充的坦克,也不包括修复的坦克,这真是一个遗憾。)<span lang=\"EN-US\"><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span></span>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29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库尔斯克北部的战火逐渐平息了下来,朱可夫元帅对于这样的结果肯定感到十分失望,虽然在“库图佐夫”作战开始后不久,他就去了库尔斯克南部战线,但“库图佐夫”作战计划毕竟是在他的指导下制定的,他不能不关心这个计划的实行情况。自1941年冬莫斯科战役以来,朱可夫一直在寻找机会歼灭德军中战斗力最强,对苏军威胁最大的中央集团军群,可是一直未能成功,这一次德军又一次摆脱了覆灭的危险。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成了他个人的仇敌,朱可夫一向以意志坚强著称,他坚信终有一天,他会达到他的目的,事实上,朱可夫还将等待10个月之久,直到1944年6月著名的“巴格拉季昂”作战——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毁灭。在当前,朱可夫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组织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大反攻,即“鲁勉采夫”作战,当德军在7月23日和苏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军立刻发动反攻,朱可夫不得不竭力使斯大林了解在经过将近20天的战斗后,在发动攻势前,苏军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补充和修整,终于斯大林勉强同意把攻势延后到8月3日,虽然只有10天的时间来整补,朱可夫只能希望攻势的突然性可以抵消苏军准备的不足。苏军的“鲁勉采夫”作战,计划以草原方面军从正面共击贝尔格罗德-哈尔科夫轴线,以弗罗兹尼方面军从德军左翼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的结合部实行突破,把德军一切为二,然后从西部包抄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德军。<span lang=\"EN-US\"><br/>    </span>同时,西南方面军也将以第57和第1近卫集团军从东北部向哈尔科夫攻击。在计划期间,苏第40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将军,竭力主张弗罗兹尼方面军不应该实行段距离的包抄,而应该从波尔塔瓦实行突破,对德军实行远距离的包围,这样德军就很难及时把预备队调到苏军突破地点,朱可夫很欣赏他的建议,但朱可夫认为在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后,苏军部队已经很疲劳了,而且苏军的后勤单位很难承担对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作战行动的支援,所以他仍决定采用比较稳妥的段距离包围作战计划。<span lang=\"EN-US\"><br/>    </span>苏军把进攻重点放在弗罗兹尼方面军的进攻地段上,该方面军的主攻由第5近卫集团军担当,第5近卫集团军的攻击将集中在一个宽仅16公里的地段上,在这个地段上,该集团军将第32近卫步兵军(包括第66、97近卫步兵师和著名的第13近卫步兵师)放在右翼,第33近卫步兵军部署在左翼,计划在攻势的第一天,集团军将前进12~15公里,一旦突破口被打开,第1坦克集团军将从集团军右翼一个宽4公里的地段,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将从左翼一个宽6公里的地段进入突破口。在击破当面的德军后,这两个坦克集团军将向左旋转,第1坦克集团军将形成对哈尔科夫的外层包围圈,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将转属于草原方面军从西部包抄哈尔科夫,并形成对该城的内层包围圈。为了保证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苏联最高统帅部优先对第1坦克集团军进行补充,在德军进攻终止时,第1坦克集团军只剩下不到300辆坦克,现在该集团军得到了200辆新坦克的补充,再加上修复的坦克,在8月3日进攻前,第1坦克集团军的兵力又上升到742辆坦克(417辆T-34/76)和27门自行火炮,同时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兵力也恢复到503辆坦克和40门自行火炮。<span lang=\"EN-US\"><br/>    </span>在第5近卫集团军的右翼是第6近卫集团军,它也将担任重要的突破任务第5近卫坦克军将作为该集团军的装甲矛头。在第6近卫集团军右翼是第27集团军该集团军配属了两个坦克军:第4近卫坦克军(180辆坦克)和第10坦克军,它的任务是保护担任主攻的第5和第6近卫集团军的右翼。<span lang=\"EN-US\"><br/>    </span>在方面军的右翼苏第40集团军和38集团军将分别于8月5日和8日发起攻击,其中第40集团军辖第2近卫坦克军,从6日起第10坦克军也将转属于该集团军,它的任务保护方面军的整个右翼。<span lang=\"EN-US\"><br/>    </span>在弗罗兹尼方面军的左翼,是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十分艰巨,它将从正面向有完善的防御体系的贝尔格罗德-哈尔科夫轴线发动攻击,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将军从左至右部署了第53、69和第7近卫集团军,他把手头唯一的装甲部队第1机械化军部署在第53集团军的地段上,而西南方面军的第57集团军计划在8日参加战斗。<span lang=\"EN-US\"><br/>    </span>为了确保突破的成功,苏军在主攻方向上集结了大量炮兵,在第5和第6近卫集团军的地段上,苏军火炮密度分别达到了每公里113和129门大炮和迫击炮,在53集团军的地段上更达到了每公里242门大炮和迫击炮的程度。苏军的总兵力为900000人和283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span lang=\"EN-US\"><br/>    </span>面对苏军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丝毫没有意识到苏军的大规模进攻近在眼前,它的许多单位尚未从对库尔斯克的进攻作战中恢复过来,优先整补的第2党卫装甲军又被调往他处,这使德军的防线十分脆弱。在苏军的进攻路线上的德军单位是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52步兵军和肯夫兵团的第11军,在弗罗兹尼方面军正面,德第52军的第255、332和167步兵师占据了防御位置,平均每师的防御地段宽度为14~16公里,在草原方面军前方是德第11军的第168、198和166步兵师,每个师平均防守地段宽度为16公里。德军的预备队为第19装甲师(49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和第6装甲师(28辆坦克),以及第323步兵师和第52独立装甲营(10辆“虎式”坦克),这是德军可以在战斗一开始就投入的兵力。而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加上后来增援的“大德意志”师,“帝国”师和“骷髅”师,德军的兵力有300000人,约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在兵力对比中,苏军在人数上有3:1的优势,在坦克上的优势更达5:1。<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军选定的突破地段上,苏军的优势更大,如苏第5近卫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将以160000人,1100辆坦克的兵力在一个16公里宽的地段上,攻击只有2个德国步兵团防守的地域,苏第6近卫集团军以85000人,200辆坦克攻击也是由两个德国步兵团的防线,而第53集团军则以77000人,291辆坦克的兵力攻打由一个德国师防守的地段。苏军通过在重要地段上最大限度地集结兵力,以确保能顺利突破德军防线。<span lang=\"EN-US\"><br/>    </span>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苏军各个部队都在紧张地等待进攻时刻的到来。<span lang=\"EN-US\"><br/>    </span>8月3日5点,苏军的炮群打破了早晨的寂静,在5分钟内把大量炮弹倾卸到德军第167、168和332步兵师的防线上,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苏联工兵紧张地清除苏军攻击路线上的障碍物,并在雷区中开辟道路,30分钟后,苏军的大炮又一次开始了怒吼,这一次炮击持续了2小时10分钟,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尾,这时苏联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span lang=\"EN-US\"><br/>    </span>苏军的炮火使防守的德军损失惨重,尤其是德第332和167步兵师的结合部上,德国防御工事大多被摧毁,幸存的德国士兵在炮火下发抖,更本无力阻挡苏军的前进,苏第6近卫集团军的先头部队首先突入德军防线达3公里。德军对苏军的炮击作出的第一个反应是将第19装甲师第74装甲掷弹团和第52独立装甲营增援第332步兵师,以第6装甲师和19装甲师的第4装甲掷弹团支援第167步兵师,企图在最初阶段就阻止住苏军的突破。<span lang=\"EN-US\"><br/>    </span>7点55分,苏军步兵在坦克支援下沿着一条40公里长的战线向德军发起了全面攻势,由于出色的炮火准备,苏军得以迅速地攻入德军第一道防线。苏军中以担负着为2个坦克集团军开辟道路的第5近卫集团军的攻势最为猛烈,在集团军右翼,第32近卫步兵军以第66、97和13近卫步兵师,在第93坦克旅和第1547自行火炮团的支援下很快就突破了德第332步兵师第164步兵团的防线,在集团军左翼,第33近卫步兵军以第6、9近卫伞兵师和第95近卫步兵师3个师的兵力,在第28和57重型坦克团,第1440和1549自行火炮团的支援下,攻入了德第332和167步兵师的结合部,由于德军尚未从苏军猛烈的炮击下清醒过来,苏军得以迅速占领了德军前3条战壕,只是在突入德军防线3公里后,苏军才遭到德军第一次反击,德国空军首次出动,轰击前进中的苏军,但这次空袭未能达到阻止苏军的目的。苏第32近卫步兵军一再痛击德第164步兵团,德军团部被快速前进的苏军俘虏,到中午第164步兵团已经被击溃了,11:50,苏军发起攻击仅4个小时后,苏第1坦克集团军开始进入突破口。<span lang=\"EN-US\"><br/>    </span>同时集团军右翼的第33近卫步兵军的攻击同样成功,第6近卫伞兵师迅速地突破了德第332步兵师的防线并于9点30分强渡沃斯克拉河,接着该师又突破了德军第二道防线,在11点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开始进入突破口,15点整个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通过了突破口,开始向德军防线纵深前进。在第一天第5近卫集团军突入德军防线8~14公里,而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开始了向德军纵深的发展。<span lang=\"EN-US\"><br/>    </span>3日晚,第一批德军增援部队赶到了,第19装甲师的73和74装甲掷弹团先后到达了第332步兵师的后方,并开始对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3机械化军发动反冲锋。<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第1坦克集团军左翼,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以第29和18坦克军为前锋,第5近卫机械化军为第二梯队,在炮兵和苏联空军的支援下迅猛地向德军后方前进,他们一路上击破德军的抵抗,到3日晚已突入德军防线达26公里。<span lang=\"EN-US\"><br/>    </span>正当第5近卫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一个大口子时,在第5近卫集团军的右翼,第6近卫集团军的23近卫步兵军的第52和53近卫步兵师首先突破德军防线,一直到3日晚,德军才能以第19装甲师的一次反击把苏军阻止在离托玛洛夫卡4公里的地方,在第6近卫集团军的右翼,第51和71近卫步兵师的攻击则不够理想,一开始这两个师成功地驱逐了德第676步兵团,但德军以第52独立装甲营的“虎式”坦克和第255师的步兵向苏军不断发动反击,并最终阻止了苏军的前进,苏军虽然立刻投入了二线的第90近卫步兵师和第5近卫坦克军,但德军的防守也越来越顽强,直到3日晚上,苏军仍未能达成突破。<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第5近卫集团军左翼,苏草原方面军第5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的第48步兵军于3日8点发起了攻击,在德军方面,第167步兵师在第6装甲师的支援下顽强地抵抗着苏军的攻击,由于贝尔格罗德<span lang=\"EN-US\">- </span>哈尔科夫轴线是德军防御的重点,该地区的防御体系十分完善,而苏军的炮火给德军阵地造成的损害不大,苏军的攻势从一开始起就成了一场苦战,德军的每一个阵地都要经过激战才能夺得,当天下午科涅夫不得不下令提前投入第1机械化军,在它的协助下苏军在3日日终时,得以突入德军防线8公里。<span lang=\"EN-US\"><br/>    </span>朱可夫有理由对苏军第一天的进展表示满意,这一天中,苏军第5、6近卫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都已投入战斗,其中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从德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之间突入26公里,德军2个步兵师(332和167步兵师)遭到了重创,现在就要看苏军能否在4日继续扩大战果,和德军的增援部队能否及时堵住苏军的突破口。<span lang=\"EN-US\"><br/>    </span>4日4点,在猛烈的炮火和空军的支援下,苏军继续他们的攻势,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23近卫步兵军在第5近卫坦克军的支援下,一再攻击德军防线,但德军的顽强抵抗使苏军进展缓慢,在一天中只前进了4公里。同时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32近卫步兵军于4点30分发动进攻,其第66和97近卫步兵师猛烈攻击由德第19装甲师的侦察营,第73装甲掷弹团和164步兵团防守的地段,但仅仅前进了1。<span lang=\"EN-US\"><br/>    </span>5公里就被迫停了下来,只有第13近卫步兵师的攻击比较顺利,该师和第1坦克集团军一起,切断了托玛洛夫卡-贝尔格罗德公路,从南面威胁到了德军重要据点托玛洛夫卡。在第32近卫步兵军的左翼,第33近卫步兵军继续他们的攻势,在4日他们把德第167步兵师残部和第6装甲师逐离了托玛洛夫卡-贝尔格罗德公路,在4日终了时,苏军已经在德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间造成了一个宽20公里的缺口。<span lang=\"EN-US\"><br/>    </span>4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继续它的攻势,卡图科夫命令第6坦克军将协同第5近卫坦克军从北和东北攻击托玛洛夫卡,而第3机械化军将从东南部向托玛洛夫卡后方迂回,对托玛洛夫卡的正面进攻再一次被德军挡住,但第3机械化军的迂回则获得了成功,该军一路克服了德军的抵抗,在一天中前进了20公里,卡图科夫迅速利用了第3机械化军的成功,将集团军其他兵力:第6和31坦克军也投入这个方向,苏军的机械化部队迅速向德军托玛洛夫卡防线侧后迂回,德军觉察到了苏军的行动,但低估了苏军的兵力,所以德第19装甲师和第255、332步兵师仍然死守阵地,并未察觉自己即将陷入重围。<span lang=\"EN-US\"><br/>    </span>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于4日5点发起了攻击,该集团军已经把第5近卫集团军的步兵抛在身后10公里,到9点第5坦克集团军的第18和29坦克军正好撞上了德第6装甲师,德军在空军的支援下,熟练地利用河流和村庄作掩护,成功地阻碍了苏军的前进,到4日晚,苏军的2个坦克军只前进了3~4公里,对此情况,罗特米斯特洛夫决定把第二梯队第5近卫机械化军投入战斗,该军将从德军左翼迂回突破,但在这个攻势启动前,由于苏草原方面军第53集团军屡次攻打贝尔格罗德不下,瓦杜丁命令将第5机械化军调往53集团军地段,从西方向贝尔格罗德进攻。正在失望之际,罗特米斯特洛夫得知了第1坦克集团军突破成功的消息,他立刻下令第18坦克军从第1坦克集团军的突破地域向对面德军左翼迂回,而第29坦克军继续从正面向德军进攻。整个作战行动将在5日展开。<span lang=\"EN-US\"><br/>    </span>到4日晚,防守托玛洛夫卡的德军在正面遭到进攻,右翼遭到迂回的情况下,又得知在其左翼苏第27集团军向德第48装甲军的第11装甲师发动了试探性攻击,并突入德军防线数公里,很明显27集团军即将投入战斗,这一行动将使守军的左翼也会受到威胁,并最终导致被合围。而这正是苏军5日的作战计划。<span lang=\"EN-US\"><br/>    </span>8月5日晨,苏军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52近卫步兵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32近卫步兵军和第5近卫坦克军继续对托玛洛夫卡的进攻,在德军这个防御中心中的德军部队是第255和322步兵师,第19装甲师的主力和第52独立装甲营,共3个师的兵力。虽然兵力占劣势,德军的抵抗仍非常顽强,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经过激烈战斗,到5日下午苏军终于到达了托玛洛夫卡北郊约4公里的地方,在这儿德第52独立装甲营的一次反击,再一次使苏军停顿了下来。苏军各个进攻部队中,只有第13近卫步兵师的进展令人满意,它已经深深地突入德军防线后方,现在它开始向右旋转,威胁到德国托玛洛夫卡防线的后方。<span lang=\"EN-US\"><br/>    </span>在步兵攻击的同时,苏联2个坦克集团军继续向德军的纵深挺进,第1坦克集团军开始向西南方向进攻,到5日傍晚它已经抵达克里莫夫地区,从而切断了德国托玛洛夫卡守军向南撤退的道路。<span lang=\"EN-US\"><br/>    </span>在同一天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开始向德第6装甲师和第167步兵师左翼的迂回,发现了苏军的行动后,德军竭力延长他们的左翼,以阻止苏军突破,但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的防线越延长,其防御就越薄弱,无法抵挡苏军的攻势,到5日晚,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开始威胁到德军后方。而德国肯夫兵团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但这一天德军的援兵开始接近战场,第一个到达的第3装甲师已经抵达哈尔科夫南部,不过该师至少还需要1天时间才能赶到前线。<span lang=\"EN-US\"><br/>    </span>按照苏军的计划,苏第27和40集团军于5日凌晨向德第4装甲集团军第48装甲军发起攻势,在前一天,27集团军已经以精心挑选的精锐部队向德第11装甲师(50辆坦克)的前沿阵地发起了试探性攻击,苏军在炮火掩护下,顺利地清除了雷区,并夺取了德军第一道战壕。<span lang=\"EN-US\"><br/>    </span>在5日晨,在猛烈地炮火准备以后,第27集团军第163和166步兵师迅速通过前一天打开的通道突入德军防线,10点,第4近卫坦克军进入突破口,该军在一天里克服了地形的阻碍和德军的抵抗,前进了13公里,德第11装甲师发起了几次反击,但未能阻止苏军的前进。第27集团军的进展,从西面威胁到了托玛洛夫卡的德军守备部队,这支德军面对绝对优势的苏军,已经顽强地战斗了3天之久,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无法再坚持下去的地步了,于是他们决定在5日夜晚,趁苏军的包围圈尚未合拢,从南部突围,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苏第1坦克集团军已经迂回到了他们的南部,苏军的包围圈已经合拢了,他们现在突围已经太晚了。<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军的右翼,第40集团军于5日5点15分发起进攻,苏军的前锋第206和100步兵师在几个小时内就突入德第57步兵师的防线4公里,苏军的坦克部队第2坦克军进入突破口,当天第40集团军前进了8公里,为了堵住苏第40集团军打开的缺口,德第48装甲军的预备队第7装甲师(58辆坦克和24门强击火炮)被紧急调往该区域,5日晚第7装甲师开始了对苏第206步兵师的侧翼发起攻击,第40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将军立刻把第161步兵师调往一线,他很满意德第7装甲师出现在他的地段上,因为这意味着在关键的战斗正在右翼激烈进行时,德第48装甲军无力抽调兵力前去增援。<span lang=\"EN-US\"><br/>    </span>正当苏联弗罗尼兹方面军的攻势取得进展时,草原方面军4~5日的攻势则遇到了很大困难,4日草原方面军的第53和69集团军于继续沿着贝尔格罗德-哈尔科夫公路进攻,而第7近卫集团军在当天稍后也加入了攻击,但在德军以第6装甲师,第168和198步兵师,依托完善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坚决地抵抗,虽然苏军投入了第1机械化军,但一切试图快速突破的企图都失败了,苏军在4日的前进速度慢得令人恼火,为此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一再向朱可夫求援,终于在4日晚,他得到了从第5近卫集团军转来的第5近卫机械化军,科涅夫决心将用第5近卫机械化军从西面向贝尔格罗德迂回。5日,在又一次猛烈地炮击后,科涅夫命令第53、69从正面,第7近卫集团军东面,第5近卫机械化军从西南面,向贝尔格罗德进攻,虽然德军的抵抗仍很顽强,但苏第53和69集团军还是逐渐接近了贝尔格罗德,第7近卫集团军强渡了北顿涅茨河,从东面威胁到该城,而第5近卫机械化军也开始威胁到德军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曼斯坦因下令放弃贝尔格罗德,撤往哈尔科夫,5日18点,苏军攻占了贝尔格罗德,不过德军主力得以避免了被合围的命运,有秩序地向哈尔科夫后退。<span lang=\"EN-US\"><br/>    </span>这样到6日,苏军第一阶段的攻势获得了成功,贝尔格罗德和托玛洛夫卡都落入了苏军的手中,朱可夫下令实行下一阶段的战斗,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仍将从正面攻击哈尔科夫,而瓦杜丁的弗罗兹尼方面军将尽快以步兵消灭被围的德军,同时其坦克集团军将继续突破,并从西面迂回哈尔科夫。<span lang=\"EN-US\"><br/>    </span>6日清晨,苏第27集团军首先在炮火掩护下发起攻击,苏军一路压迫德第57步兵师和第11装甲师后退,德第11装甲师连续发动反击,但都未能成功,到6日晚,第57集团军第4近卫坦克军的第13近卫坦克旅强渡了佛斯卡拉河,在对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德军一切消灭这个桥头堡的努力都失败了。<span lang=\"EN-US\"><br/>    </span>消灭被包围的德军的任务被授予了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32近卫步兵军,该军在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份兵力支援下,到6日晚上,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德军向后撤退的道路。从托玛洛夫卡撤出的德军分为二路,第19装甲师和第255步兵师向西南撤退,而第332步兵师则退向南方,7日天一亮,撤退的德军部队就遭到了苏联空军的猛烈攻击,由于苏联空军已经牢固地掌握了制空权,德军一路遭受了苏军飞机几乎不停顿的轰炸,不久苏军的大炮也开始对德军轰击,这使撤退中的德军遭到了惨重的伤亡。冒着苏军的炮火,德军反复地攻击苏军的包围圈,企图打开一条通道,但他们一再被击退,于是他们就转向另一个地段,试图找到一个薄弱环节,可是这样的薄弱环节并不存在,德军的指挥机构很快被打乱了,其部队漫无秩序地散布在苏军的包围圈中,在7日一天里,苏第32近卫步兵军杀死了5000德军,并俘虏了2000人,剩余的德军有的就地占据阵地准备战斗到底,有的化整为零企图偷越苏军防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只有少数一些德军能够回到德方战线,其余都被消灭了。<span lang=\"EN-US\"><br/>    </span>(<span lang=\"EN-US\">Mars</span>注:大家一定记得希特勒常常坚持不放弃任何要塞,即使它已陷入重围,这往往被解释成希特勒的愚蠢,但在我看来,至少有些时候与其说希特勒愚蠢,不如说他冷酷,因为在敌方占据了制空权,并且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占很大优势的情况下,要塞的守卫部队离开防御工事,在野地里生存机会有多大?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那还不如命令他们死守要塞,战斗到最后一人,既然他们反正会被歼灭,那么在要塞里无疑能坚持更久一些,可以拖住更多的敌人,尤其是步兵和炮兵,这样就能给德军调集预备队争取时间)。<span lang=\"EN-US\"><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span></span>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30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随着被围德军的毁灭,德军的形势越发严峻起来,德国第7和11装甲师在苏军第27和40集团军的攻击下步步后退,苏军主力已经越过了佛斯卡河。不过这时候,德军“大德意志”师(14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的先头部队约50辆坦克抵达了第48装甲军的地段,在这个生力军的援助下,德军勉强建立了一条完整的防线。<span lang=\"EN-US\"><br/>    </span>正当苏军步兵在加紧消灭被围的德军时,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则继续向德军后方挺进,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卡图可夫命令以第31坦克军一部协助第32近卫步兵军消灭被围的德军,以第6坦克军和第3机械化军向德军后方快速前进,到6日中午,苏军已经前进了50公里,7日上午,卡图可夫接到瓦杜丁的命令,让他于7日攻占德军重要的后勤供应基地波格杜科夫铁路枢纽,在接到命令后,卡图可夫派出了侦察兵去侦察当地情况,当他发现防守的德军显然未能预料到苏军已经这么接近时,他立刻决定给德军一个出其不意,他命令以第6坦克军和第3机械化军奔袭波格杜科夫,以第31坦克军防护集团军的左翼,苏军于7日15点出发,17点,第6坦克军的第200和22坦克旅前进了16公里,忽然出现在波格杜科夫,德军完全没有料到这次袭击,因而经过1个小时的战斗,苏军就完全控制了波格杜科夫,包括700顿燃料在内的大量德军物资被苏军缴获。<span lang=\"EN-US\"><br/>    </span>在第6坦克军左翼的第3机械化军却于意料之外的遭遇到党卫军“帝国”师,在意识到苏军进攻的规模后,曼斯坦因迅速把可以找到的预备队调往前线,其中最重要的是第3装甲军,包括第3装甲师,第2党卫军“帝国”师和第3党卫军“骷髅”师,其中第3装甲师于6日抵达,并立即被派往第6装甲师的左翼以阻止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迂回,而第2党卫军“帝国”师的先头部队也在6日抵达,现在第3机械化军遭遇的就是这支德军,第3机械化军立刻向德军发起攻击,而第2党卫军“帝国”师显然并不想在全师兵力集结前和苏军打一场硬战,他们撤退了。<span lang=\"EN-US\"><br/>    </span>在第1坦克集团军的左翼,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攻势不顺利,在得到第3装甲师的加强后,德军的防御变得十分坚强,只是在第5近卫机械化军回到集团军控制下后,苏军才得以继续前进,但快速突破的机会已经失去了。<span lang=\"EN-US\"><br/>    </span>在6、7两天里,由于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前进很快,也由于苏军步兵正忙于清除被包围的德军,苏军的坦克部队和步兵已开始脱节了。而曼斯坦因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时他的援军开始陆续抵达,但除了第3装甲师以外,他并不急于把其余的兵力投入战场,他并不想犯苏军曾犯过的把坦克部队逐次投入战斗的错误,他需要时间来集结他的部队,同时他还要等待一个良好的时机,等苏军的坦克部队和步兵脱离,等苏军进攻能量逐渐消耗,这时他就会释放出他充份准备的反攻,打击苏军的装甲矛头,事实上,以前德军用这个方法,屡次消灭了苏军突入德军防线的坦克兵力,曼斯坦因坚信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不同。<span lang=\"EN-US\"><br/>    </span>到7日为止,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在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之间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不过同时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由于机械化部队前进速度过快,也由于在托玛洛夫卡被围的德军的顽强抵抗,使苏军步兵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且德军在撤退时破坏了一切道路和桥梁,再加上苏军严重缺乏卡车,使坦克集团军所属的炮兵部队无法跟上坦克的前进,这使突前的坦克部队不得不在没有步兵跟随和缺乏炮兵掩护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并因此遭到严重损失。这种情况引起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忧虑。8月7日,苏联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发电给瓦杜丁,敦促他加快步兵的前进速度。<span lang=\"EN-US\"><br/>    </span>瓦杜丁对当前的形势十分乐观,他认为德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只要再给以坚决的一击,就能取得胜利。在催促步兵加快前进的同时,他命令卡图科夫和罗特米斯特洛夫继续攻击,攻击的重点放在第1坦克集团军的地段,该集团军将克服德军的一切抵抗,切断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span lang=\"EN-US\"><br/>    </span>8日,第1坦克集团军队第3机械化军和第31坦克军的进攻被德第2党卫“帝国”师击退,而通过侦察,卡图科夫得知德军正在通过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把增援部队从顿巴斯源源不断地开来,他更觉察到切断这条铁路线的重要。9日,他把第6坦克军也投入了战场,但德第3党卫“骷髅”师也赶到了前线,苏军虽然获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强渡莫切克河的企图失败了,同一天,恼怒的瓦杜丁命令卡图科夫必须至迟于11日切断铁路线。<span lang=\"EN-US\"><br/>    </span>卡图科夫重组了他的部队,这时第一批步兵抵达,他立刻命令第13近卫步兵师于10日加入攻击,10日下午,第6坦克军第112坦克旅渡河成功,该旅不等主力过河,立刻组织了一支由一个坦克营(26辆坦克)、一个装备自动武器的步兵营,一个反坦克炮连,一个自行火炮连,两门高射炮和一个工兵排组成的突击分队,向德军纵深突击,这个分队一路克服德军的抵抗,于11日凌晨抵达集团军的目标伐索科坡里,德军在11日下午对苏军发起了猛烈地反攻,苏军的突击分队虽然遭到了严重损失(损失了13辆坦克,一门自行火炮,两门高射炮,和50%的步兵),但仍据守城市的北郊,直到第112坦克旅和第6摩托化步兵旅的主力赶到,12日,经过激烈战斗,苏军再一次攻占了伐索科坡里。<span lang=\"EN-US\"><br/>    </span>苏第5坦克集团军的攻击极不顺利,德第3装甲师和第167步兵师依托完善的防御工事,进行了有效的抵抗,苏军只能缓慢地前进,而11日德第5党卫“维京”师抵达,更增加了苏军的困难,也就在这一天,朱可夫决定把坦克兵力集中在进展较顺利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地段,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奉命撤出战斗,前往加入第1坦克集团军在波哥杜科夫南部的战斗,而我们很快就能看到这个命令会对战局起到多么大的影响。<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军左翼,草原方面军对哈尔科夫的正面攻击遭遇到了极大苦难,由于缺乏机械化部队的帮助,草原方面军的进攻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残酷的阵地战,苏军每攻克一道德军的防线,就会发现前面又出现了一条新防线,离哈尔科夫越近,德军的防御就越坚强,苏军的损失很大,科涅夫急切地向朱可夫要求尽快把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转调给他。<span lang=\"EN-US\"><br/>    </span>在苏军右翼,第27、40集团军继续他们的攻势,此外第38集团军于8月8日也加入了攻击,德军第11和第7装甲师、“大德意志”师、第57和68步兵师在苏军的攻击下,被迫缓缓向后退却,但苏军未能形成突破,德军在这个地段上投入了大量预备队,以求暂时稳住这个方向的局势,为德军计划中的反攻争取时间。<span lang=\"EN-US\"><br/>    </span>到11日止,苏军沿整条战线向前推进了60~100公里,在战线中部,苏军的坦克部队已接近对德军至关重要的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线。与此同时,曼斯坦因元帅正在紧张地调集兵力,准备对苏军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攻。德军计划以第3装甲军于伐索科坡里向苏第1坦克集团军发动攻击,第24装甲军以“大德意志”师为主力,在北方发动攻势,曼斯坦因决心以这个反击,摧毁苏军的装甲矛头。但由于苏军的进展过快,曼斯坦因只能放弃同时发动这两个攻击的计划,而首先发动在南方的反击。<span lang=\"EN-US\"><br/>    </span>11日德军发动反攻前夕,双方兵力如下,德军第3装甲军辖第2党卫“帝国”师(7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第3党卫“骷髅”师(6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和第5党卫“维京”师(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此外第3装甲师也将参加这个攻势,它经过连日的出色战斗,成功的阻止了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攻势,并使苏军受到了重创,不过它本身也受到了很大损失,只剩下不到3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了。<span lang=\"EN-US\"><br/>    </span>所以它只能担任一个支援性的任务,而最早参加战斗的第6装甲师基本已经打光了,无法担当起任何重要任务。德军的计划很简单,第3装甲师和“维京”师将牢牢抓住苏军,而“帝国”师和“骷髅”师将分别从左右两翼夹击苏第1坦克集团军,而同时德军将集中其空军的力量轰击苏军部队。<span lang=\"EN-US\"><br/>    </span>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在连日的激战中已经遭到了很大的损失,11日第1坦克集团军的兵力为26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兵力只剩下11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前者损失了近一半的兵力,后者的损失更高达80%!这部份是由于苏军坦克部队在缺乏炮火和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向德军完善的防御工事发起进攻的结果,部份也是由于有大量苏军坦克在复杂的地形下不断抛锚,在整个战役中,第1坦克集团军的坦克因机械原因退出战斗的高达334辆!<span lang=\"EN-US\"><br/>    </span>如果从数目上看起来,苏军的坦克数量仍占2:1的优势,但德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和燃料,而苏军的坦克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个部队分散很广,而且大部份步兵和炮兵仍为抵达,而且经过多日激战,苏军的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苏军未能察觉德军的进攻准备,不可思议的是,瓦杜丁再一次犯了当年春季的同样错误,认为德军即将全线撤退,即使德军发动一场反攻,也不过是为了掩护其主力撤退而已。所以他一再命令卡图科夫不要理睬德军部队的“骚扰”性攻击,全力向前突破,切断德军后撤的道路。这样德军的反攻完全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span lang=\"EN-US\"><br/>    </span>8月11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第6坦克军的第112坦克旅切断了重要的波尔塔瓦-哈尔科夫铁路,在东面第49坦克旅,第10机械化旅和第1近卫坦克旅也深入了德军后方,这一方面严重扰乱了德军的后方,但由于苏军兵力的分散,也给德军提供了一个反击的良机,而曼斯坦因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span lang=\"EN-US\"><br/>    </span>8月11日11点,德第2党卫“帝国”师和第3党卫“骷髅”师从两个方向向第1坦克集团军发起了进攻,苏军的各个先头部队立刻陷入了包围,苏第112坦克旅和第1近卫坦克旅经过苦战,于11日晚终于突围成功,回到苏军防线,而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在德军的包围中,奋战数日后,全军覆灭。<span lang=\"EN-US\"><br/>    </span>苏第1坦克集团军在德军的重击下,在11日一天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而德军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决心在苏军能得到增援前首先消灭第1坦克集团军,而这时第1坦克集团军确实存在着被歼灭的危险。但有两个因素拯救了卡图科夫,首先是那些被围的苏军,没有向德军投降,而是战斗到了最后,这减轻了对苏军正面的压力,另一个原因是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及时赶到了。<span lang=\"EN-US\"><br/>    </span>罗特米斯特洛夫率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配属他指挥的第5近卫集团军第32近卫步兵军的第13和97近卫步兵师于12日4点抵达波格杜科夫南部,他立刻察觉出他正面临着德军的大规模攻击,于是他果断地更改了“于8点,通过第1坦克集团军的阵地,发动攻击”的命令,下令转入防御。<span lang=\"EN-US\"><br/>    </span>虽然面临如此严重的局面,瓦杜丁仍坚持认为,德军的反攻不过是为了掩护其主力的撤退,因而他命令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继续他们的攻击,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命令第1坦克集团军以一个旅的兵力再一次切断铁路,以“切断敌人撤退的路线”。卡图科夫无奈之下只能照办,第6摩托化步兵旅的第1、3二个营经过激战,于12日13点,突入德军防线,切断了铁路,但“骷髅”师立刻封闭了突破口。随后苏第163步兵师的一个团在第200坦克旅一个坦克营12辆坦克的支援下,企图与被围苏军汇合,这次攻击失败了,8辆坦克被击毁,只有4辆坦克和少量步兵冲入重围,与被围苏军汇合,那些被围的苏军一直坚持到14日,才再接到卡图科夫的命令后,突围成功,抵达苏军防线。<span lang=\"EN-US\"><br/>    </span>到12日终了时,战场上的形势是这样的,苏军的进攻没有奏效,而德军继续发展他们的攻势,这一天他们迫使苏军后退了3~4公里。<span lang=\"EN-US\"><br/>    </span>面对11~12日的战局,瓦杜丁做出的反应是命令第6近卫集团军向德军的左翼发动攻击,这个攻击将把德军从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方向上引开。<span lang=\"EN-US\"><br/>    </span>13日5点30分,第6近卫集团军和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6坦克军发起了进攻,并很快对德军的左翼产生了威胁,其中第6坦克军前进了10公里,再一次攻占了伐索科坡里。但苏军的攻击并没有立刻产生效果,13日9点,在经过60分钟的炮击后,德军继续向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罗特米斯特洛夫不断受到瓦杜丁和科涅夫的催促,命令他“以果断的一击,摧毁当前的德军”,但这谈何容易!罗特米斯特洛夫并不是一个只知唯上级命令是从的将军,他清楚地知道现在最佳选择是暂时转入防御,等德军消耗掉他们的进攻能量,而苏军滞后的步兵和炮兵赶到,才能转入进攻。而一直到13日晚,瓦杜丁才终于看清了形势,同意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转入防御。<span lang=\"EN-US\"><br/>    </span>14日战斗继续进行,德军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其前进速度逐渐缓慢了下来,而来自德军左翼的威胁越来越大,苏第6近卫集团军和第6坦克军于14日前进了10~12公里,已经严重威胁到德第3装甲军的后方,面临被包围的危险,德军别无选择只能首先应付这个威胁。<span lang=\"EN-US\"><br/>    </span>14日晚,“帝国”师和“骷髅”师秘密的从前线撤出,向西运动,这次机动极为成功,苏军毫无察觉。15日凌晨,德军打击在第6近卫集团军的防线上,苏军遭到了重击,整个集团军被迫全线后撤,其第52和第90近卫步兵师以及第6坦克军陷入重围,最后只有第52近卫步兵师突围成功。<span lang=\"EN-US\"><br/>    </span>虽然第6近卫集团军遭到了惨败,但苏军至少达到了把德军从苏军正面引开的目的,虽然战斗还将持续到8月17日,但在波哥杜科夫的战斗暂时平息了下来。<span lang=\"EN-US\"><br/>    </span>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苏第1坦克集团军到17日只剩下16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损失较少,它在17日的兵力为130辆坦克(显然一些修复的坦克重新加入了战斗),而德军“帝国”师的兵力为32辆坦克和19门强击火炮,“维京”师剩下18辆坦克和4门强击火炮。在继续战斗前,双方都需要一段时间补充消耗的兵力,朱可夫下令苏军在两天内做好继续进攻的一切准备。<span lang=\"EN-US\"><br/>    </span>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陷入波哥杜科夫一带的苦战,直接影响到苏军队哈尔科夫的攻击,苏草原方面军第53、69、第7近卫和第57集团军逐渐向哈尔科夫逼近,德军在哈尔科夫投入了第167、168、198、106、320、282、39和161步兵师以及第6装甲师的余部,此外第223和355步兵师也抵达哈尔科夫南部,这些部队依托完善的防御工事,使苏军的前进极为缓慢,经过激战,苏军于12日抵达距哈尔科夫10公里的地方,在这里苏军的攻势再一次停顿了下来,虽然西南方面军的第1近卫集团军于12日从哈尔科夫东南部发起了攻击,但在得到坦克部队增援前,苏军快速攻克哈尔科夫的可能行几乎不存在。<span lang=\"EN-US\"><br/>    </span>到8月18日,战场的局势是这样的,在德军右翼陷入僵持,而德军在中部的反击虽然给苏第1坦克集团军以重创,但消灭苏军装甲矛头的企图未能成功,这是第一次德军精心准备的反击未能摧毁苏军的装甲部队。<span lang=\"EN-US\"><br/>    </span>(<span lang=\"EN-US\">Mars</span>注:以后德军再也没能做到过)<span lang=\"EN-US\"><br/>    </span>这对德军极为不利,曼斯坦因原来的计划是先以两翼的部队拖住苏军,然后集中装甲部队先摧毁中部的德军,再向左旋转,以一个两翼的攻势毁灭苏军的右翼,要实现这个目的首先要做到的是在苏军能收敛分散的部队,和增援的炮兵和步兵赶上来前,先消灭苏军孤军深入的坦克部队,可是这个企图失败了,也许从这时起,曼斯坦因理解到这一仗输定了。不过他还有一线希望,也就是德军在其左翼计划中的由“大德意志”师为主导发动的反攻。<span lang=\"EN-US\"><br/>    </span>到8月18日,苏军对哈尔科夫的攻击被暂时阻止了,但德军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防守哈尔科夫防线的德军各个师大多数只剩下团甚至营的规模,在该地的德军装甲部队第3装甲师只剩下10辆坦克,第6装甲师还有4辆坦克,第905和228独立强击火炮营分别只有5门和17门强击火炮。可见德军的防御能力已经到了极限,能否守住哈尔科夫将取决于德军在北部的反击是否能得手。<span lang=\"EN-US\"><br/>    </span>在战线北方,德第4装甲集团军从13起建立了一条比较稳定的战线,从那时起德军就开始聚集兵力,准备反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的计划是以第52军的第88、75、68步兵师和新到的第112步兵师以及第11装甲师和第19装甲师的余部继续抵挡苏军右翼第40和38集团军的攻击,同时以“大德意志”师,第7装甲师和新到的第10装甲掷弹兵师组成一个突击兵团,向东南方攻击苏第27集团军和第6近卫集团军并和南方的德第3装甲军汇合,以一个传统的两翼包抄消灭大量苏军。为了实现这个计划,霍斯面临的问题是他的部队经过长期的激战,已经受到了很大削弱,除了刚抵达的第10装甲掷弹兵师称得上齐装满员之外,“大德意志”师虽然一向得到优先补充,但现在兵力只有46辆坦克(15辆“虎式”)和22门强击火炮,第7装甲师只剩下17辆坦克,第11装甲师只有6辆坦克,此外附属给“大德意志”师的第51独立装甲营也只有13辆“虎式”坦克,虽然在最后几天德军极力对各个装甲师进行了补充,但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span lang=\"EN-US\"><br/>    </span>瓦杜丁预料到了德军的反击,并且他正确地估计到德军需要几天时间来补充部队,所以他决心发起一个先发制人的攻击以打乱德军的部署。在德军得到增援的同时,苏军也得到了二线部队的补充,苏军的援军远比德军的强大,8月15日拥有6个步兵师和第3近卫机械化军(213辆坦克)的第47集团军在第40和38集团军之间占领阵地,瓦杜丁命令该集团军于17日发起攻击。这次攻击将由苏军第40和47集团军的10个师的兵力,在250~300辆坦克支援下,攻击一段由德军3个步兵师防守的地段,很显然光靠当地的德军无法抵挡这样的攻势,而更重要的是苏军发起攻击的时间正好比德军早了一天。<span lang=\"EN-US\"><br/>    </span>17日7点,苏军在猛烈地炮火掩护下,迅速地突破了德军第68、57和112步兵师的防线,而德第11装甲师的反击未能阻止苏军的突破,在这一天中,苏军攻击的主力第47集团军前进了8~12公里。<span lang=\"EN-US\"><br/>    </span>苏军的这次攻击给霍斯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他有两个选择,或者放弃计划中的反击,把手头的兵力投入北方,阻止苏军的突破,或者他可以暂时不管北方的局势,按预定计划发动反击,希望在他左翼的德军防守部队能在他消灭当前苏军以前能守住防线。几经考虑,霍斯决心把赌注下在他左翼的德军能坚守足够久的情况上。他的反击将按计划发动。于是18日出现了苏军和德军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发动进攻的情况。德军以“大德意志”师为装甲矛头,第7装甲师(实力增加到了23辆坦克)担任左翼的掩护,第10装甲掷弹兵师责负责德军的右翼,德军计划以一次强有力的指向东南方向的打击,切断苏军第27集团军和第6近卫集团军的大量部队,同时德第3装甲军的“骷髅”师(39辆坦克和16门强击火炮)在第223步兵师两个团的支援下,向北强渡穆拉河与南下的德军汇合。<span lang=\"EN-US\"><br/>    </span>在这一个地段,苏第27集团军部署了5个步兵师(第147、241、155、166和71步兵师)和第93坦克旅,苏军的侦察工作做得十分马虎,因此对德军的攻击准备缺乏准备。<span lang=\"EN-US\"><br/>    </span>18日9点,在一阵猛烈的炮火和空袭后,“大德意志”师攻击在苏第166步兵师的地段上,德军迅速地在苏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到13点,“大德意志”师前进了12公里,苏军第57集团军的大量部队已经被切断。面对这个威胁,苏军的反应很快,在瓦杜丁的总部里,朱可夫迅速地做出了决定:苏第6近卫集团军将坚决阻止南部的德军“骷髅”师北上,第27集团军将对南下的德军作坚决地逆袭,而第1坦克集团军将向当面德军,而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库利克中将的第4近卫集团军(第5、7、8近卫伞兵师,第68、69、80近卫步兵师,和第3近卫坦克军,8万人,200辆坦克)将投入战场,该集团军将首先阻止德军的进攻,并以强大的反击消灭德军。到18日终了时,北方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队在一个7公里宽的地段上突入苏军阵地24公里,而南方的德“骷髅”师强渡穆拉河的每一次企图都被苏第6近卫集团军瓦解,这为苏军集结兵力赢得了时间。<span lang=\"EN-US\"><br/>    </span>19日德军的攻击遭遇到苏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事实上第一支第4近卫集团军的部队第8近卫伞兵师于18日晚就已经投入了战斗,19日晨它的两个姐妹师第7和第5近卫伞兵师,当天17点30分,第8近卫伞兵师转守为攻,成功地突入“大德意志”师后方数公里,这个攻势有效地迟滞了德军的前进速度,库利克将军为这个战果所鼓舞,下令于20日把整个第3近卫坦克军投入于这个地段。这个库利克是苏军诸将领中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战前他本是苏军5大元帅之一(另4个元帅是伏罗希罗夫,布琼尼,铁木辛哥和沙波什尼科夫),但由于他在战争初期的拙劣表现,他被剥夺元帅军衔,降为少将,现在他总算又升为中将,本来这是他的一个重新证实自己实力的机会,但可惜事实证明他仍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指挥官。<span lang=\"EN-US\"><br/>    </span>20日,德军“骷髅”师的攻击终于有了一些进展,在苏第6近卫集团军第52近卫步兵师的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狭窄的走廊,并于德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10装甲掷弹兵师建立了联系,这样苏第166步兵师和第4近卫坦克军陷入了包围,虽然被围的苏军蒙受了重大损失,比如第166步兵师的第432步兵团只剩下了52个人,但德军也已经精疲力竭了,虽然包围了苏军却已无力消灭他们,被围的苏军坚守在他们的阵地上,直到25日苏军迫使德军解围为止。<span lang=\"EN-US\"><br/>    </span>同一天,苏第4近卫集团军发动了强大的反击,只是由于库利克的拙劣指挥,才阻止了苏军取得更大的成果(比如,在攻击前,库利克竟然省略了敌前侦察这个步骤),但德军的攻势终于被阻止了,德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队被渐渐地向北赶去,21日苏第4近卫集团军沿着一条18公里宽的地段继续向德军攻击,但由于各个部队协调极差,苏军只能迫使德军后退,而不能击破他们,而且苏军本身也蒙受了很大损失,21日晚库利克下令终止了进攻,不久斯大林下令解除库利克的职务,并且直到战争结束,他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指挥军队的机会。<span lang=\"EN-US\"><br/>    </span>在德军的攻势逐渐瓦解的同时,苏军在北方的攻势却不断取得进展,苏第38、47和40集团军越来越深入德军后方,19日苏军已攻抵普赛尔河畔,德军虽然不断发动逆袭但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苏军的突破,在激战中,德军第11和19装甲师合起来只剩下13辆坦克和16门强击火炮,形势越来越紧急,最终德军于21日被迫把第10装甲掷弹兵师和新抵达的第34步兵师以及有31门强击火炮的第239强击火炮营转移到苏军突破口,才再一次暂时稳住了战线。<span lang=\"EN-US\"><br/>    </span>而德军的这一次反击的失败也就注定了哈尔科夫的命运。<span lang=\"EN-US\"><br/>    </span>正当弗罗尼兹方面军陷入苦战时,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正在准备继续攻击由德第8集团军守卫的哈尔科夫,在德军依托极其完备的防御设施进行顽强抵抗的情况下,科涅夫意识到任何正面的进攻都很难取得成功,更糟的是由于德军在弗罗尼兹方面军地段的反击,使得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无法及时转到他的地段,于是经过仔细研究形势,科涅夫决定把进攻的主力放在他右翼的第53集团军的地段上,第53集团军将在18日的进攻中,绕过德军的防线,从德军左翼迂回,切断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铁路,断绝德军的后方交通,然后从西部和西南部攻击哈尔科夫,同时第69、第7近卫、第57和第1近卫集团军将继续向当面的德军进攻,以阻止德军任何把兵力调往第53集团军突破口的企图。<span lang=\"EN-US\"><br/>    </span>18日16:45,苏军的进攻开始了,在45分钟猛烈的炮击后,第53集团军的第一线部队第299、84和116步兵师从德第3装甲师和第168步兵师的结合部突破了德军防线,在这第一天中,苏军前进了3公里,当第53集团军司令马那格洛夫将军发现初步达成了突破后,他立刻投入了二线的第252步兵师以加快苏军前进的速度。德军虽然发动了连续的逆袭,但未能阻止苏军的前进,19日苏军已抵达哈尔科夫西部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乌迪河北岸,并于20日成功地在河南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为了帮助第53集团军扩大战果,科涅夫立即把第69集团军的第48步兵军转交第53集团军。同时苏第69、第7近卫、第1近卫和第57集团军也向当面的德军发动进攻,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苏军只能缓缓向前推进,局势至此已很明朗,哈尔科夫接近地的战斗结果将由第53集团军的攻势决定,一旦第53集团军形成突破,整个哈尔科夫城内的德军将陷入重围,由于曼斯坦因已经下了放弃哈尔科夫的决心,所以对德军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第53集团军的突破,以保住德军撤退的通道。<span lang=\"EN-US\"><br/>    </span>20日,科涅夫终于盼来了他等待已久的好消息,朱可夫鉴于弗罗尼兹方面军的形势已经稳定,同意把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调往草原方面军,科涅夫立刻决定把它投入由第53集团军打开的突破口,当时第5坦克集团军的实力为111辆坦克(其中有97辆T-34/76)。<span lang=\"EN-US\"><br/>    </span>21日9点,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投入了战斗,但从一开始它的攻击就极为不顺,当第5坦克集团军抵达乌迪河北岸时,它立刻陷入由一场大雨形成的泥泞中,接着罗特米斯特洛夫惊讶地发现在乌迪河上并未架设好足以承受他的坦克的桥梁,更糟的是德军埋设的雷区也没有清除,他的数辆坦克立刻被地雷炸毁,而德军发现了苏军坦克出现后,马上集中炮火向此地轰击,几分钟内11辆苏军坦克起火爆炸。无可奈何下罗特米斯特洛夫下令后退,显然对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来说,出其不意的效果已经丧失了。<span lang=\"EN-US\"><br/>    </span>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退出使得突破德军乌迪河防线的任务落在第53集团军的身上,冒着德军的猛烈炮火,苏第28近卫步兵师成功地扩大了河南岸的桥头堡,这使苏军于20日把第252和84步兵师运过河去,当晚一条载重60吨的浮桥架设成功,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终于在21日渡过了乌迪河。<span lang=\"EN-US\"><br/>    </span>面对这个危险,曼斯坦因把一切可以抽调的机动兵力投入苏军的突破口,除了原先防守哈尔科夫西部的第168和198步兵师以及第3装甲师(13辆坦克),德第2党卫“帝国”师(38辆坦克和19门强击火炮)和一个由42辆“豹式”坦克和8门强击火炮组成的党卫军独立装甲营被立刻投入该方向。于是从22日起,哈尔科夫西部的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经过一天的苦战,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终于切断了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铁路,但这时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显然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无力完成迅速从西部包围整个哈尔科夫守军的任务,事实上,到25日战斗结束时,一度那么强大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只剩下50辆可以操纵的坦克了。<span lang=\"EN-US\"><br/>    </span>虽然苏军从哈尔科夫西部包抄德军以切断其退路的企图未能成功,但由于德军把最后的预备兵力投入了该方向,苏军在其它的进攻方向上取得了越来越快的进展,22日晚第53集团军的第89近卫步兵师和第107步兵师率先攻入哈尔科夫西城,23日2点,苏第69和第7近卫集团军也攻入市区,这时德军开始了全面撤退,当天中午哈尔科夫被苏军攻克。<span lang=\"EN-US\"><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span></span>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30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FAMILY: 新宋体;\"><font size=\"3\">   哈尔科夫的陷落标志着库尔斯克战役最终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别无选择,曼斯坦因只能下令后退到下一道防线:第聂波河。为了阻碍苏军的前进,曼斯坦因下令实行彻底的“焦土”政策,在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一切可以被苏军利用的建筑物将被焚毁,一切公路,铁路,桥梁将被彻底破坏,农作物被付诸一炬,水源被污染,粮食被强行征收,来不及带走的一律烧掉。此外所有的牲畜,机械装置和所有“适合于服役年龄”的男子(说明白一点,所有60岁以下的男子)都被强行带走,其中许多人将死于路上。这个命令是极为残酷的,虽然我不得不承认它在军事上有其合理性。但问题在于曼斯坦因在其著名的回忆录中谈到这个问题时称苏联人民为了逃避某种“共产暴政”自愿毁掉家园跟随德军撤退,而在撤退过程中,德军无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在过了第聂伯河之后德军甚至还为他们提供了食宿,因而“同饱受轰炸的德国人民相比,他们是多么幸运啊!”他的这个辩解是如此出色,以至除了“下贱”这个形容词以外我想不出其它词句来形容他。曼斯坦因本来可以以类似于“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命令会给苏联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但当时的军事形势使我别无选择,作为一个德国将领我不得不首先考虑我对祖国担负的责任,所以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我的良心将终生为此感到不安”的解释,这样将无损于他的英名。可惜的是一旦涉及德军的战争罪行,你就不用指望曼斯坦因说实话。比如他在回忆录中绝口不提他在克里米亚所发出的要求第11集团军的官兵积极协助党卫军肃清犹太人的命令,如果在这里他还不过是“述而不作”的话,那么他在回忆录中声称他在他的部队中取消了臭名昭著的“政委命令”的叙述则是公然说谎了。也许有一点曼斯坦因没有预料到,那就是当那些普通的苏联士兵们在一路经过那些被彻底毁灭的城镇乡村时,心中的想法如何?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点也不对苏军在德国境内的暴行感到惊奇,而德国人所遭遇的苦难也不能引起我丝毫的同情。</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德军的撤退直接引发了苏军所称的“向第聂伯河的赛跑”,9月21日苏军成功地在第聂伯河西岸建立了桥头堡,11月3日瓦杜丁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一举突破了第聂伯河防线,11月7日基辅光复,为此苏军在11天内在一个宽320~500公路的地段上,前进了150公里,仅付出了伤亡30569人的代价(阵亡和失踪6491人,伤24078人),对于曼斯坦因来说,自库尔斯克战役后,他的将星变得暗淡了,他再也没有赢得任何一场战役,他似乎失去了所特有的对战场形势的准确的判断力,这表现在他屡次不可原谅地误判苏军主攻方向上,他只能做到避免德军全军覆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明显的失去了信心,这样直到1944年4月,希特勒彻底地对他失望,将他免职为止。</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苏军的胜利得来不易,在8月3日~23之间,苏弗罗兹尼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共损失了255566人(阵亡和失踪71611人,伤183955人),德军的损失不详。这场胜利对苏军有着巨大意义,在这场战役中,德军的战略预备队损失殆尽,从那以后一直要到45年春德军才有能力在匈牙利对苏军发动一场战略进攻,而且虽然那一次德军以其最精锐的部队面对苏军二流部队第2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却很快遭到了失败。</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德军在库尔斯克的失败是德军闪击战第一次在战役领域里遭到了挫败,这打破了前两年德军在夏秋进攻,而苏军在冬季反攻的东部战场模式,这使苏军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苏军的各级军官和士兵都得到了锻炼,斯大林开始对他的军官们越来越有信心,他开始学会少干预对军队的具体指挥,这样苏军各级军官的主动性越来越得到了提高。与此相反,希特勒和德国军官团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小,这一方面导致了一些德国军官于44年7月20日对希特勒的暗杀,另一方面希特勒逐渐对他的军官们失去了信心,因此他变得越来越固执,听不进手下军官们的进言,这显然无助于德军战斗力的提高。</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苏军在这次战役中也暴露了许多不足,其主要有缺乏迅速突破德军防线的能力,步兵,炮兵和机械化部队配合不良。机械化部队要迅速向德军纵深发展就难免会把步兵和炮兵抛在后面,而战争到了43年,任何以为仍能象战争初期那样只要坦克部队一突入敌后,敌军防线就会崩溃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这时候不论是苏军还是德军都已经熟悉了大规模机械化战争,部队中配备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一旦坦克部队和支援的步兵,炮兵分离就会十分危险,这可以从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惨重损失上得到验证。后来苏军是通过在部队中大量装备美制卡车来解决这个问题,而美制卡车被认为是西方盟军对苏联最重要的援助,如果没有它们,苏军的机动性将大打折扣,而在战争后期苏军所形成的各个包围圈中,至少会有部分德军能得以逃脱。而为了取得胜利,苏军将付出更大代价。</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虽然苏军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它还需要在战争中学很多东西,而苏军将继续在战争中成长,如果说43年的苏军只是一个大学新生的话,它将在44、45年得到它的博士学位,那首先将表现为著名的苏军44年10次打击上,苏军将最终从质和量两方面超过德军,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库尔斯克战役终于写完了,作为一个二战历史的爱好者,我很高兴我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除了库尔斯克战役以外,我对白俄罗斯战役(“巴格拉季昂”作战)也很感兴趣,那次作战对于德军是一场灾难,德军实力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遭到了毁灭,通往波兰的道路被打开了。我有一组数据来说明德军的损失(终于有了有关德军损失的数据),1944年6月~9月,德军在法国永久性损失为54754人阵亡,338933人失踪,在苏德战场和意大利共有214511人阵亡,626641人失踪,由于当时在意大利并没有值得一提的大战斗,所以德军在4个月内,在苏德战场上(主要在白俄罗斯战役中)的永久性损失有近80万人,这还不包括受伤后送的德军!其中在白俄罗斯斯战役第一个星期中,德军就有130000人阵亡,66000人被俘,其中57000人被押往莫斯科示众。而苏联参与白俄罗斯战役的第1波罗第海方面军,第1、2、3白俄罗斯方面军在6月22日~8月29日也损失了765815人(阵亡和失踪178507人,受伤587308人),从双方伤亡数字上可以看出苏德战场上战役规模之大和战斗的惨烈,作为比较美国在整个二战中,死亡军人只有405399人。</font><span><br/><font size=\"3\">    </font></span><font size=\"3\">(全书完)</font><span><br/></span></span>
Lothar 发表于 2007-5-30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多谢楼主.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30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谢!</p><p>就是没什么讨论!</p>
Lothar 发表于 2007-5-31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主要是想说的都让这位Mars给写到了.呵.</p><p>不过,我是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如果真的拿下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德国就能最终获胜吗?</p><p>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希特勒在进入前苏联后,民族政策不对头,没有走群众路线,以致于影响了后来的战争进程.</p>
猫鼠团结如一人 发表于 2007-5-31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5-31 17:59:00的发言:</b><br/><p>主要是想说的都让这位Mars给写到了.呵.</p><p>不过,我是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如果真的拿下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德国就能最终获胜吗?</p><p>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希特勒在进入前苏联后,民族政策不对头,没有走群众路线,以致于影响了后来的战争进程.</p></div><p></p><p>估计德国没准会赢。当时除了苏联人,没有人相信苏联能顶下来(可能最后也就上帝在帮俄国人。)。德国估计苏联能顶3个月,美国估计能顶1个月。</p><p>至于民族政策吗?象德军进入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波罗地海三国的时候,当地居民对德军有不少是欢迎的态度,屠杀当地的犹太人的行动也得到了很多当地民众的支持,甚至还没等德国人动手,当地平民就抢在德国人之前动手进行屠杀,那些人杀犹太人可不象德国人那样文明,看来更是中世纪的虐杀。</p><p>苏联的民族政策其实和德国差不多,消灭其它民族的精英,将其余的人要么流放,要么以革命的进行改造。</p><p>而二战结束的时候,苏联地区(包阔波罗地海三国地区)至少有100万难民逃到了西方,其中就包括现任的爱沙尼亚总理全家。</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1 20:13:31编辑过]
Lothar 发表于 2007-5-31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猫鼠团结如一人</i>在2007-5-31 20:07:00的发言:</b><br/><p></p><p>估计德国没准会赢。当时除了苏联人,没有人相信苏联能顶下来(可能最后也就上帝在帮俄国人。)。德国估计苏联能顶3个月,美国估计能顶1个月。</p><p>至于民族政策吗?象德军进入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波罗地海三国的时候,当地居民对德军有不少是欢迎的态度,屠杀当地的犹太人的行动也得到了很多当地民众的支持,甚至还没等德国人动手,当地平民就抢在德国人之前动手进行屠杀,那些人杀犹太人可不象德国人那样文明,看来更是中世纪的虐杀。</p><p>苏联的民族政策其实和德国差不多,消灭其它民族的精英,将其余的人要么流放,要么以革命的进行改造。</p><p>而二战结束的时候,苏联地区(包阔波罗地海三国地区)至少有100万难民逃到了西方,其中就包括现任的爱沙尼亚总理全家。</p><p></p><br/></div><p></p><p>主要是苏联的领土面积太大了,他们似乎有无限的后方可以退守.就算是在严冬到来之前攻克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德军也要等到第二年的夏天才能继续向东方的攻势,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苏联仍然有机会重新集结反击力量.而且,就算是进入持久战状态,美国的军事机器开动起来,德国仍然是处于下风.</p><p>完全从军事层面上讲,我认为二战最后的结局是因为日本的战略错误造成的.没有认清真正的对手是谁和进攻次序的先后是主要的问题.没有配合德军在西面的进攻而在远东按兵不动,是造成德国最后兵败的主要原因.</p>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31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攻的第一年是否能拿下莫斯科,那是否要先说说之前的基辅会战!!!
Lothar 发表于 2007-5-31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aulzt</i>在2007-5-31 20:24:00的发言:</b><br/>进攻的第一年是否能拿下莫斯科,那是否要先说说之前的基辅会战!!!</div><p>我觉得二战中德国人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就是这个基辅会战.但有人说就是因为这个基辅会战延迟了德军的挺进速度,最终让苏联人用空间换得了时间.</p>
猫鼠团结如一人 发表于 2007-5-31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5-31 20:23:00的发言:</b><br/><p></p><p>主要是苏联的领土面积太大了,他们似乎有无限的后方可以退守.就算是在严冬到来之前攻克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德军也要等到第二年的夏天才能继续向东方的攻势,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苏联仍然有机会重新集结反击力量.而且,就算是进入持久战状态,美国的军事机器开动起来,德国仍然是处于下风.</p><p>完全从军事层面上讲,我认为二战最后的结局是因为日本的战略错误造成的.没有认清真正的对手是谁和进攻次序的先后是主要的问题.没有配合德军在西面的进攻而在远东按兵不动,是造成德国最后兵败的主要原因.</p></div><p>元首战略错误,军方无能。这是德国人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德国输掉战争的原因很复杂,不能完全归于某人。而是整个德国都要负责任。</p>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31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个人认为发动基辅绝对没有错,如果提前发起进攻莫斯科失败了,肯定也会有人说是在南方集团军圈没能保护好中央军圈的侧翼!</p><p>在进攻莫斯科前把苏军赶出第聂波河-杰斯纳河之间的突出部是必要的!!!</p>
Lothar 发表于 2007-5-31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猫鼠团结如一人</i>在2007-5-31 20:30:00的发言:</b><br/><p>元首战略错误,军方无能。这是德国人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德国输掉战争的原因很复杂,不能完全归于某人。而是整个德国都要负责任。</p></div><p>三国轴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p><p>另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总觉得战国末期的远交近攻是个好策略.</p>
Lothar 发表于 2007-5-31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aulzt</i>在2007-5-31 20:41:00的发言:</b><br/><p>我个人认为发动基辅绝对没有错,如果提前发起进攻莫斯科失败了,肯定也会有人说是在南方集团军圈没能保护好中央军圈的侧翼!</p><p>在进攻莫斯科前把苏军赶出第聂波河-杰斯纳河之间的突出部是必要的!!!</p></div><p>但在基辅会战之后,重新集结部队,转而进攻莫斯科,实际上延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吧.这一个月的时间从天气上来说是宝贵的.</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5-31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新宋体\">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钢铁盛宴</font>
猫鼠团结如一人 发表于 2007-5-31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5-31 21:21:00的发言:</b><br/><p>三国轴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p><p>另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总觉得战国末期的远交近攻是个好策略.</p></div><p></p><p>要不是斯大林与下士之间发生了内哄,本来可以得道多助的。</p><p>另外,美国参战的事情,其实美国在珍珠港之前就已经卷入了二战,只是少一个正式的名义罢了,与德国海军在11月份已经事实上交火,但是美德双方都放着明白装糊涂。偏偏日本不长脑子,非要往圈里跳。</p><p>真正帮着德国的其实是斯大林,自从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之后,共产国际控制下的西欧各国共产党都在本国大搞反战游行与罢工,反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在不列颠空战期间,当RAF正在为了保卫日不落帝国而战斗的时候,英国的共产党英国的沿海港口搞反战罢工,“要和平,不要战争!”。亲纳粹主义的与亲苏的党也在美国大搞孤立主义,一度把美国搅得乌烟瘴气。</p><p>所以俺一直觉得苏联后来挨打纯粹是自找。美国战后闹麦卡锡主义也不是什么偶然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1 21:39:47编辑过]
 楼主| raulzt 发表于 2007-5-31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5-31 21:23:00的发言:</b><br/><p>但在基辅会战之后,重新集结部队,转而进攻莫斯科,实际上延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吧.这一个月的时间从天气上来说是宝贵的.</p></div><p>我认为德军的失误不是发动基辅会战,而是在基辅会战后。可能是基辅会战的战果太辉煌了,对苏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有些轻敌,之后南方集团军群仍接着发动了进攻顿巴斯和罗斯托夫的战役,这可能是一个失误!!</p><p>此时南方集团军群应该反过来协助中央集团军群,战线稳固在基辅一线,主力沿布良斯科北上从南面包抄莫斯科!!</p>
Lothar 发表于 2007-5-31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按照后来的战事发展,日本的作用其实是很大的.但日本在远东对苏作战的不作为,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基本上就决定了二战的最终走向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17:45 , Processed in 0.035637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