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绝对原创]德国足球心情日记(11~20)

[复制链接]
ifish 发表于 2010-3-15 11: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盖德·穆勒于2010-03-15 10:57发表的  :

这个是梦魇,也叫鬼压床。我在心理很好的时候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别想太多了。

对头。。 这个主要是身体疲劳时候发生比较多啊  我以前上学时候作息时间不规律的时候经常有 现在正常了就没有了
别想太多了 注意休息就OK了
发丘中郎将兼摸 发表于 2010-3-15 14: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拒捕等那都不对。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社会学科中,历史的地位是最高的。我只求那些有责任感的文人,真正做到文以载道。要写文章就写文章,要写历史就写历史,别搞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其实onlyjie说的研究历史的方法,是非常正确的,搞起研究很无趣,不像百家讲堂的那种,就是搜集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反复的对照。不单单看所谓的人的言行。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5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4楼发丘中郎将兼摸金校尉于2010-03-15 14:04发表的 :
拒捕等那都不对。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社会学科中,历史的地位是最高的。我只求那些有责任感的文人,真正做到文以载道。要写文章就写文章,要写历史就写历史,别搞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其实onlyjie说的研究历史的方法,是非常正确的,搞起研究很无趣,不像百家讲堂的那种,就是搜集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反复的对照。不单单看所谓的人的言行。

可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是文史哲不分的啊。恐怕现在还没有得到改变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5 23: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盖德·穆勒于2010-03-15 10:57发表的 :

这个是梦魇,也叫鬼压床。我在心理很好的时候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别想太多了。

知道了朋友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5 23: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ifish于2010-03-15 11:15发表的 :



对头。。 这个主要是身体疲劳时候发生比较多啊  我以前上学时候作息时间不规律的时候经常有 现在正常了就没有了
别想太多了 注意休息就OK了

呵呵,看来以后真得注意休息了
duxusheng 发表于 2010-3-16 09: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LZ
duxusheng 发表于 2010-3-16 1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LZ怎么和我一样期待2012世界末日
发丘中郎将兼摸 发表于 2010-3-16 11: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王涣璋于2010-03-15 23:08发表的  :

可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是文史哲不分的啊。恐怕现在还没有得到改变

这种就是改进空间。
总之,历史在我心目中是很高深而严谨的学问。
例如,研究阿金库尔战役,我觉得用十字弓射板甲,就是很好的研究手段。
onlyjie 发表于 2010-3-16 1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笼统的说,古代中国的学术的主流就是经学(为社会规范树立上古依据)和史学(以史为鉴)。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开篇就说“六经皆史”,就把经学世俗化了,或者说提升了史学的地位。文学应该都是附庸于经学和史学的。
虽然学术的核心是如何调和天人关系(人与自然)、人人关系(人与社会),但严格的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哲学,“哲学”这个词也是从日本引进的。古人没有“发展”的观念,有复古情节,越古越好,尧舜时代好于大禹时代好于商周好于春秋。而我们现在理所当然的认为未来是好于过去的。正因为如此,古代统治者和文人的目标函数不是经济层面的发展,而是如何符合儒家所倡导的尧舜禹时代。而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现历史是进步的,实际的社会发展是社会运行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研究方法让人绝望(至少对于我来说),没有比历史研究更繁重的工作了。除了资料还是资料,任何理论和模型都必须建立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之上,没有比人类历史更复杂的运行过程了。所以按照导师要求,你每天至少阅读10小时文献,日复一日。虽然我是保送的研究生,但我也放弃了历史。
在我看来,历史是所有学科的综合,军事史、科技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等等,维度太丰富,丰富到你无法掌握。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反历史”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悲哀的是,在这个烦躁的社会,历史不会带来荣誉和金钱。庸俗的说,历史研究是“性价比”最低的学科了。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3-16 1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引用第48楼onlyjie于2010-03-16 12:34发表的 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
笼统的说,古代中国的学术的主流就是经学(为社会规范树立上古依据)和史学(以史为鉴)。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开篇就说“六经皆史”,就把经学世俗化了,或者说提升了史学的地位。文学应该都是附庸于经学和史学的。
虽然学术的核心是如何调和天人关系(人与自然)、人人关系(人与社会),但严格的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哲学,“哲学”这个词也是从日本引进的。古人没有“发展”的观念,有复古情节,越古越好,尧舜时代好于大禹时代好于商周好于春秋。而我们现在理所当然的认为未来是好于过去的。正因为如此,古代统治者和文人的目标函数不是经济层面的发展,而是如何符合儒家所倡导的尧舜禹时代。而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现历史是进步的,实际的社会发展是社会运行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研究方法让人绝望(至少对于我来说),没有比历史研究更繁重的工作了。除了资料还是资料,任何理论和模型都必须建立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之上,没有比人类历史更复杂的运行过程了。所以按照导师要求,你每天至少阅读10小时文献,日复一日。虽然我是保送的研究生,但我也放弃了历史。
在我看来,历史是所有学科的综合,军事史、科技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等等,维度太丰富,丰富到你无法掌握。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反历史”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悲哀的是,在这个烦躁的社会,历史不会带来荣誉和金钱。庸俗的说,历史研究是“性价比”最低的学科了。


我觉得,最悲哀的是,袁腾飞这种搬弄是非的人能红。还把那东西叫做史。
即使经济学这种学问,你如果向上研究,照样是研究历史,渐渐发现很多东西是必然的。例如保险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发展的很缓慢。
历史学,确实是最高深和崇高的学问。5,6年前,一个牛人说,这种学问,在欧洲,乃至十九世纪都是贵族学的。
其含义再浅显不过了,贵族不问生计,不为稻粱谋。我10来年前高考,当时历史(当然那是纯粹的伪史)全省第一,但还是毫不犹豫的不学他。历史学的弊端是,不想学的人去学。而想学的人,研究别的东西,最后殊途同归的走上了研究历史。
至于树木以及森林的缘故,我的看法是各个方面的森林被发现,有助于以后的森林被发现。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3-16 1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再举一个最庸俗的例子
最典型的技术分析理论,波浪理论,很多人都听说过。
其背后的经济学道理是 基钦周期
但如果由于电脑等技术的发展,例如目前来说,沃尔玛等存货管理技术的提高,使得基钦周期越来越不符合过去的特征。
那硬套这种根据历史来总结出来的技术,是不是刻舟求剑了呢。
onlyjie 发表于 2010-3-16 13: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9楼(条顿之鹰) 的帖子

百家讲坛里的学者很多都不是各个领域里的佼佼者(当然也有一些很顶尖的学者),甚至都不是专业的学者。有个讲明史的学者,我导师是明史学会的副秘书长,都没听过那个人,可见其水平。当然因为他们很多不是专业的学者,所以他们敢说话,敢不负责任的瞎掰历史,这更引人眼球。
其实历史是非常有意义也是很有意思的。
技术和制度层面到底是社会发展的原因还是结果,这个很难说。因果关系就是时间序列的关系,因果弄不清,历史(时间维度的学问)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就必然模糊。即使有刻舟求剑的风险,人们很多时候选择从经验层面出发,对历史数据(样本量足够大)进行的计量校验,预见未来的变化趋势。金融证券市场分析,还不是基于海量的历史数据,预期也是来自于对历史的审视。
但未来和过去有多大联系?联系是普遍的,可联系太多元,太复杂,以至于人类无法认识。所以我觉得社会过程基本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无法认知)。
onlyjie 发表于 2010-3-16 13: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0楼(条顿之鹰) 的帖子

我记得你原来还问过一个问题,是明末中国到底有没有通货膨胀。我当时看到了,可实在是才疏学浅,难以解答。我后来看了点书,可以和你讨论下。当然我仍然不懂这个问题,只是抛砖引玉,把大问题分解下。
1、至少明末的中国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中国各大区间的经济周期也不尽相同(施坚雅的观点),所以很难把中国最为整体研究。
2、中国的货币体系,纸币到明末基本不流通了,流通白银和铜钱,银钱比价与二重汇率,银贵钱贱,银贱钱贵,所以很难总体评估通货膨胀状况。而且我不懂硬通货下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回事。
3、日本和美洲白银的流入,这方面著作太多了,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太笼统,用的都是二手材料,可以看看全汉升等华人学者的实证研究。反正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对中国的货币市场有什么影响,你对金融这么熟,应该不难理解。
4、税制和财政支出,有黄仁宇的著作,国内相关的也非常多,张居正的改革是很重要的,明末军费开支也相当庞大(抗倭、朝鲜战争、蒙古、女真、农民起义)

其实像陈志武、李稻葵这样的牛人不也做了些金融史的研究,可以看看他们的论文
你对历史这么有兴趣,其实经济史方面我应该向你讨教很多
条顿之鹰 发表于 2010-3-16 1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50楼(条顿之鹰) 的帖子

引用第52楼onlyjie于2010-03-16 13:48发表的 回 50楼(条顿之鹰) 的帖子 :
我记得你原来还问过一个问题,是明末中国到底有没有通货膨胀。我当时看到了,可实在是才疏学浅,难以解答。我后来看了点书,可以和你讨论下。当然我仍然不懂这个问题,只是抛砖引玉,把大问题分解下。
1、至少明末的中国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中国各大区间的经济周期也不尽相同(施坚雅的观点),所以很难把中国最为整体研究。
2、中国的货币体系,纸币到明末基本不流通了,流通白银和铜钱,银钱比价与二重汇率,银贵钱贱,银贱钱贵,所以很难总体评估通货膨胀状况。而且我不懂硬通货下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回事。
3、日本和美洲白银的流入,这方面著作太多了,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太笼统,用的都是二手材料,可以看看全汉升等华人学者的实证研究。反正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对中国的货币市场有什么影响,你对金融这么熟,应该不难理解。
4、税制和财政支出,有黄仁宇的著作,国内相关的也非常多,张居正的改革是很重要的,明末军费开支也相当庞大(抗倭、朝鲜战争、蒙古、女真、农民起义)
.......



这方面其实我更不懂。倒想向你请教下。
我只是觉得这方面研究起来更有意思,因为经济学和金融本质是研究历史。
soccerlin 发表于 2010-3-16 14: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引用第49楼条顿之鹰于2010-03-16 12:43发表的 Re: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


我觉得,最悲哀的是,袁腾飞这种搬弄是非的人能红。还把那东西叫做史。
即使经济学这种学问,你如果向上研究,照样是研究历史,渐渐发现很多东西是必然的。例如保险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发展的很缓慢。
历史学,确实是最高深和崇高的学问。5,6年前,一个牛人说,这种学问,在欧洲,乃至十九世纪都是贵族学的。
.......
袁腾飞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说,希望听他讲过之后的人能对历史产生兴趣,然后去查找资料,从而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那段真实历史。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像史学家那样严谨的对待历史,文学和历史对这些人同时产生影响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尽量把两者之间的界限区分开来。
soccerlin 发表于 2010-3-16 15: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Re:Re:Re:Re:Re:Re:回 7楼(发丘中郎将兼摸金校尉) 的帖子

引用第43楼王涣璋于2010-03-15 00:06发表的 Re:Re:Re:Re:Re:Re:Re:Re:Re:Re:Re:回 7楼(发丘中郎将兼摸金校尉) 的帖子 :

但是像黄健翔、李承鹏这些人都在公开场合揭露“内定”说了。去年的亚军长春亚泰,在打亚冠的时候,主场球迷还齐声骂国安呢!亚泰觉得自己的冠军被国安给抢走了。

黄健翔、李承鹏有真凭实据(比如电话录音之类)吗?法官能相信他们在博客中的言论吗?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不能随便相信呀。长春主场的骂声就是你所谓的“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你可以怀疑和质疑,但不能搬弄是非,找到如山的铁证才是最应该做的,否则一切都是猜测,连你自己都说亚泰“觉得”自己的冠军被国安给抢走了。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6 23: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6楼duxusheng于2010-03-16 09:48发表的 :
支持一下LZ

谢谢啊朋友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6 23: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发丘中郎将兼摸金校尉于2010-03-16 11:53发表的 :


这种就是改进空间。
总之,历史在我心目中是很高深而严谨的学问。
例如,研究阿金库尔战役,我觉得用十字弓射板甲,就是很好的研究手段。

我也很爱历史啊!只是现在史和当代史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密,官方有所顾忌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6 23: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引用第48楼onlyjie于2010-03-16 12:34发表的 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
笼统的说,古代中国的学术的主流就是经学(为社会规范树立上古依据)和史学(以史为鉴)。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开篇就说“六经皆史”,就把经学世俗化了,或者说提升了史学的地位。文学应该都是附庸于经学和史学的。
虽然学术的核心是如何调和天人关系(人与自然)、人人关系(人与社会),但严格的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哲学,“哲学”这个词也是从日本引进的。古人没有“发展”的观念,有复古情节,越古越好,尧舜时代好于大禹时代好于商周好于春秋。而我们现在理所当然的认为未来是好于过去的。正因为如此,古代统治者和文人的目标函数不是经济层面的发展,而是如何符合儒家所倡导的尧舜禹时代。而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现历史是进步的,实际的社会发展是社会运行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研究方法让人绝望(至少对于我来说),没有比历史研究更繁重的工作了。除了资料还是资料,任何理论和模型都必须建立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之上,没有比人类历史更复杂的运行过程了。所以按照导师要求,你每天至少阅读10小时文献,日复一日。虽然我是保送的研究生,但我也放弃了历史。
在我看来,历史是所有学科的综合,军事史、科技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等等,维度太丰富,丰富到你无法掌握。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反历史”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悲哀的是,在这个烦躁的社会,历史不会带来荣誉和金钱。庸俗的说,历史研究是“性价比”最低的学科了。

朋友及学术高人,看了你的留言,真是受益匪浅啊!希望以后能和你多交流、学习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3-16 2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引用第49楼条顿之鹰于2010-03-16 12:43发表的 Re:回 45楼(王涣璋) 的帖子 :


我觉得,最悲哀的是,袁腾飞这种搬弄是非的人能红。还把那东西叫做史。
即使经济学这种学问,你如果向上研究,照样是研究历史,渐渐发现很多东西是必然的。例如保险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发展的很缓慢。
历史学,确实是最高深和崇高的学问。5,6年前,一个牛人说,这种学问,在欧洲,乃至十九世纪都是贵族学的。
.......

呵呵,德迷论坛真是卧虎藏龙啊,和朋友们交流真的能增长很多见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0 09:33 , Processed in 0.0321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