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我心目中的王维

[复制链接]
大雄 发表于 2010-4-17 21: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2: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AjaxSect于2010-04-17 21:22发表的 :
王兄如果你了解过尼古拉斯·特斯拉后,你就知道爱迪生那整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甚至怀疑这句话就是他败于特斯拉后的喟叹。

在特斯拉面前,爱迪生不仅愚钝,而且人品道德更是低下。

呵呵,也许是我还没有真正理解爱迪生那句话的真正含义吧!听说爱迪生为了和尼古拉斯·特斯拉竞争,竟然发明了电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事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2: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6楼(大雄) 的帖子

引用第14楼AjaxSect于2010-04-17 21:24发表的 回 6楼(大雄) 的帖子 :
大雄兄让我想起来两个人,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和济公

我也有同感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2: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回 6楼(大雄) 的帖子

引用第15楼大雄于2010-04-17 21:31发表的 Re:回 6楼(大雄) 的帖子 :

师傅钦赐果位,,,大雄实在是受之有愧,,,然,却之更是不恭,,,[s:82]
弟子权且纳了此二果位,待日后大师兄了断尘缘,弟子一定向师兄拱手奉上,弥勒和济癫果位,,,[s:82] ,,,罪过,罪过,,,

呵呵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盖德·穆勒于2010-04-17 09:22发表的 :
“就连礼教的始作俑者朱熹也做不到。他一方面在公开场合中大肆宣扬“明天理、灭人欲”;一方面却在暗地里荒淫——朱熹不仅要“伺候”自己的结发妻子,还和别的官员争美妓来享用。这叫什么灭人欲啊?(最后这句反问的话是我自己加的)”

无独有偶的是,写下天下第一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也成为历史上始乱终弃的典范,不得不说感情是命运一种无奈的嘲弄。

的确是这样啊!其实话说起来很容易,就是事情难做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2: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盖德·穆勒于2010-04-17 09:23发表的 :
等待王维的伤心事

王维其实也是命运多舛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2: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大雄于2010-04-17 09:36发表的 :
[s:69] 唐朝所谓的面首,搁今天就叫做小白脸,,,酸腐文人王涣章,替面首翻案,是为自己下一步的淫乱,埋下了伏笔,,,

阿贾克斯上师,有那么多好法门,都可以接引王博士,,,王博士,偏偏念念不忘,密宗双修法门,,,哎,书生误己误人又误国啊,,,

看来,把书生们,都赶进牛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条路线的确英明无比,,,书生嘴里不啃点牛屎,是永远不知道改悔的,,,
.......

呵呵,也许是我太偏爱王维了,如果是别人有这种事的话,我可能也不会谅解的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AjaxSect于2010-04-17 21:09发表的 :


我们要确信一件事,淫事如此诱惑,并非纯粹是偶然和毫无目的的。我很难想像,就因为地球几十亿年前海水和雷电的一次碰撞,偏偏恰好最终演化出这么惊心动魄,让全人类神魂颠倒的感官体验。

最奇怪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官体验,所有人都渴望去享受,但人类历史上,除了杀人外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具道德原罪感了。
.......

是啊!如果人类真的能禁欲的话,人类也早就灭绝了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7 2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大雄于2010-04-17 21:22发表的 :

恩师在上,弟子承蒙师傅指点,,,从今往后,弟子再行感官体验,一定报以原罪之心,,,[s:82] ,,,

弟子原本以为,除了大师兄那般知书达理的书生,象弟子这样的混不吝,感官体验本是天经地义、随心所欲的,,,
今日聆听师傅教诲,方知全人类都渴望的享受,原来也是全人类的原罪,,,[s:82] ,,,罪过罪过,请师傅恕弟子无知,弟子知罪了,,,[s:82]
.......

情色身中过,佛祖心中留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8 0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原创]德国足球心情日记(54)



       本文作者:王涣璋 愿与所有德迷交朋友,期待德迷朋友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有时上班不便接电话,所以朋友们最好是给我发短信。因为有时因为工作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但一旦有了空闲,我一定会回复的。我的手机号码是:15010112499。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我心目中的王维(六)》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有唐以来最大的悲剧,无论是叛乱的目标唐明皇、杨贵妃等人,还是叛乱的的发起人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无论是身居上层的统治阶级,还是沦落下层的平民百姓,都是受害者,都以悲剧而告终。


       王维自然也不例外。哪怕他很有文才。


       其实文才这种东西只是花瓶,只能用在盛世来装点门面。其实它既不能如粮食用来充饥;也不能像刀枪用来防身。


       因此,“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说的虽然有些绝对,却很精辟。


       名声太盛,有时候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


       当叛乱发生时,像李白、杜甫这些在当时名气稍差的诗人都还能保证人生自由;但王维却是万万的不可了,因为他的名气太大,被视为唐朝的文胆,因此叛乱一爆发,王维便首当其冲,被叛军软禁,用来充当“文化形象大使”。


       据说,当被叛军追捕的时候,王维曾服毒自杀。但不知是药力不够,还是王维身体的抗药性太强,总之,最后的结果是王维没有死成。


       我一有位朋友是医生。他曾经抢救过很多的病危者,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想要自杀的人。


       朋友和我说:“现在自杀的人太多了,经常都会遇到。”


       我问朋友:“一般情况下,想要自杀的人自杀后,医生能够抢救过来吗?”


       朋友说:“其实很多自杀的人,都只是一念之差,并不是就真的那么坚决的想死。只要一个人还有求生的欲望,大多数情况下,还都能抢救过来。”


       我又问:“那么有没有坚定想死的人呢?”


       朋友说:“也有很多人是真的想死的。遇到这种人,无论医生怎么努力抢救,都没有用。”


       我感觉朋友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中医有一句名言说的那样:“良医能治病,但治不了命!”



       我又问朋友:“你见过人死时候的样子吗?”


       朋友说:“见过。有很多病人没抢救过来,就死了。”


      我又问:“人死时候的样子是不是很吓人,你害怕吗?”


      朋友说:“经常能够见到,习惯就好了。”


       我又问:“听说人死的时候,灵魂和肉体会分离,当人的灵魂逝去时,你能感觉到吗?”(其实我这句话问的是很弱智的。因为我觉得在现代,敢当医生的人,大多数应该是不相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如果像我这种最怕死人和鬼魂的胆小鬼,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当医生的。)


       然而朋友的回答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朋友说:“据我亲眼观察和感受,病人在死的一刹那,我真的能体验到病人灵魂的逝去。感觉人在死后,虽然肉体消亡了,灵魂却好像真的还存活。”



       上面介绍了我和那位医生朋友的对话,主要是想说:王维虽然有自杀的举动,其实在内心中,却不是真的想死。


       因为如果是真决绝的想死的话,那么一次自杀不成功,还可以有第二次,无论如何,也不会总也不成功吧?


       大概文人都有天生的软弱性!王维应该也不例外,最后还是接受了叛军的伪职而活了下来。


      

       王维接受了叛军的伪职,在统治者看来,是辜负了皇恩,是对国君的大不忠,罪如叛国,按律当斩。


       因此,在唐军胜利平叛后,王维差一点儿被杀。

       后来多亏王维在被俘期间,曾做过怀念唐主的诗篇,以及王维的兄弟王缙的极力营救。王维才得以保全性命。


       这一人生磨难,对王维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来王维就笃信佛教,对人生比较消极悲观,此后,王维更加消沉了。加上天性多愁善感,此后也更加感伤和忧郁了。


     《叹白发》应该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感怀人生悲苦之作。这首诗所表现的主题,其实和李白的《秋浦歌》很相像。


                           秋浦歌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炉 火 照 天 地,


               红 星 乱 紫 烟。


               赧 郎 明 月 夜,


               歌 曲 动 寒 川。


       如果仔细比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秋浦歌》仿佛是一位少年之作。作者虽然才气凌云,但却似乎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


       而王维的《叹白发》,仿佛是一位老者,在经历了人生的重重磨难之后,对命运的深切感悟之言,达到了一种“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境界。



      也许《叹白发》并不是王维所有诗作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诗;但却一定是其对人生感悟最深的一首诗了。


       应该说,这首诗是王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了,也是对作者一生最真切的写照了。


       在即将结束全文之际,还是再让我们来读一下王维的《叹白发》吧!藉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叹白发》
               
                 宿昔朱颜成暮齿,

                 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大雄 发表于 2010-4-18 08: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大雄 发表于 2010-4-18 08: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丘中郎将兼摸 发表于 2010-4-18 1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AjaxSect于2010-04-17 21:22发表的  :
王兄如果你了解过尼古拉斯·特斯拉后,你就知道爱迪生那整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甚至怀疑这句话就是他败于特斯拉后的喟叹。

在特斯拉面前,爱迪生不仅愚钝,而且人品道德更是低下。

除了一些网文,你又知道特斯拉多少呢。以你对神秘主义的喜爱,以及对哲学的推崇,对特斯拉推崇,我也感觉到正常。
爱迪生,确实没做到很多,但他很多东西能够实在的商用,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所以富裕起来也是应当的,这就是世界。
圣殿骑士团 发表于 2010-4-18 1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能否写一篇关于苏轼的大作来拜读,,,个人很喜欢他,因为他那一生的情感和颠沛生活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8 21: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大雄于2010-04-18 08:27发表的 :
对于文人就不要要求太高了,,,文人终究是文人,他不是工农,不是战士,,,

文人这个群体,或许是看待问题太过通透,太过深刻了,,,反而,不再是那么果断和坚定了,,,

只要能创作出一些作品、做一点文化事业(譬如为大众演说),造福当世,乃至流传后世,那么这个文人就算是称职的了,,,
.......

文人还是软弱的多,坚强的少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8 2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大雄于2010-04-18 08:39发表的 :
通过大师兄这番演说,,,使读者能联系诗人的身世与遭遇等,时代背景资料,来综合地把握诗歌作品,,,大师兄也算是个做事业的文人了[s:69]

呵呵,文人不是谁都能当的。起码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啊!光是在才力上我就配不上啊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8 21: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圣殿骑士团于2010-04-18 12:09发表的 :
大师能否写一篇关于苏轼的大作来拜读,,,个人很喜欢他,因为他那一生的情感和颠沛生活

我也很喜爱苏轼啊!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写的。
 楼主| 王涣璋 发表于 2010-4-18 2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发丘中郎将兼摸金校尉于2010-04-18 10:56发表的 :


除了一些网文,你又知道特斯拉多少呢。以你对神秘主义的喜爱,以及对哲学的推崇,对特斯拉推崇,我也感觉到正常。
爱迪生,确实没做到很多,但他很多东西能够实在的商用,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所以富裕起来也是应当的,这就是世界。

虽然我知道这个世界很现实,但是我也像AjaxSect朋友那样痴迷于神秘主义
AjaxSect 发表于 2010-4-18 2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jaxSect 发表于 2010-4-18 22: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2 12:36 , Processed in 0.032962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