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涣璋 愿与所有德迷交朋友,期待德迷朋友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有时上班不便接电话,所以朋友们最好是给我发短信。因为有时因为工作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但一旦有了空闲,我一定会回复的。我的手机号码是:15010112499。
《思恋媛媛姐姐,夜里难成眠,故作》
吾居塞外蛮荒地,
君在燕京繁华城.
夜夜思君不见君,
空流泪水到天明.
《关于写作》
在学界,文学体裁一般分为四种:分别为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
我觉得,戏剧应该归属于小说一类.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戏剧具备了小说的主要特征.
戏剧与普通小说的差别,只不过是戏剧的表现形式比较独特罢了.
如果从内容上来说,戏剧是应该化为小说之列的.
我个人感觉,所有体裁中,在表达情感方面,诗歌的表现力是最强的,其次是散文,最弱的其实是小说.
各种体裁,对于作者的要求也有所差别.
写作,对于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才情.
才,指的是作者的才力.主要包括写作技巧和写作的毅力.
写作技巧,应该指的就是作者的文笔.
写作的毅力,指的是作者完成正常写作的能力,包括战胜写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意志力.
情,指的是情感.包括作者的思想、认识、世界观、性格,主要是指精神,甚至是灵魂方面的因素.
可以说,才与情之间的关系,就是体与用,肉体与精神、灵魂之间的关系.
才只是一种手段和媒介.
才存在的根本意义,主要是为了表现情.
情必须依托于才,方能表现出来.
而作者写作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对来说,小说对才的要求最高.
作者写小说的时候,通常事先要考虑布局、情节、篇幅等多项内容.
因为,写小说所要涉及的事项通常是比较繁杂的。
并且,小说的篇幅相对比较长,比较短的通常也要上千字.
至于长篇小说,字数可能会达到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字.
因此,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通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即便作者有倚马可待之才,也不太可能一触而就。
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创作,需要作者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有些小说,作者写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得以完稿.
因此,小说创作,对作者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作者要有一定的才华,顽强的意志力,此外,作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要不错.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最不擅长写小说的.
第一,才力不足,文笔不够细腻和精彩.
没有良好的文笔,是不无法成功刻画人物,表现小说主题和思想的.
第二,我的头脑比较呆板,小说的情节构思不够曲折和生动.
即使勉强完成,也难以吸引读者,必然会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第三,我这个人意志薄弱,性情不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
自己写东西,总是难以坚持长久.
经常是刚写了开头,便抛在一边,不了了之了.
并且,自己的身体也不够健康,难以有足够多的精力去坚持长期的创作.
以上这些因素,决定我难以完成小说的创作.
在大学时代期,我就尝试去写一些小说,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对我的打击相当沉重.
其实,在我心中,已经酝酿好了一部长篇小说了.
大概在我上小学五年级,只有13岁的时候,心中就出现这部小说的萌芽了.
而到了高三,也就是我19岁的时候,已经基本上酝酿成熟了这部小说了.
我也将这部小说讲给我的同学和表弟.
小说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厚重的.
我一口气不间断地讲给他们听,而且只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梗概,竟然也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讲完,可见小说内容之复杂,情节之曲折.
同学和表弟对于这部小说的反响,还是比较理想的.
他们都觉得小说比较吸引人,能够全神贯注地去听我讲.
我的同学在听完我讲后,甚至说这部小说的情节,比《射雕英雄传》还要有意思.
后来,我在这部小说的基础上,又构思了一部姊妹篇,也可以说是续集.
我又讲给同学听,可这次同学听后,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如之前给他讲的那部吸引人.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高考前.
这部小说,在高中阶段,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那时候,无论是在生活上、感情上,还是在学习上,自己都遇到过很多的挫折.
每当面对困难时,我都拿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来鼓励自己.
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在那时对我的影响,应该和现在佛教对我的影响差不多.
上了大学以后,我基本上就将这部小说淡忘了.
因为,高考过后,我遭受了一系列极为沉重地打击.
在学业、亲情、感情、友情诸多方面,我都遭受了沉重的挫折.
在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剧烈的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竟然是如此悬殊。
我觉得,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剧变,对我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消除.
大约是从高考之后,我便对那部小说逐渐失去兴趣了.
这一晃,就是数年.
直到去年年末,自己一直想写点东西,却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才突然想到了这部小说.
因为数年都没再想到它了,因此,关于这部小说的一些具体情节,自己都已经感到模糊了。
我也曾试图将这部小说写下来,可只写了几段,最终还是放弃了.
因为,觉得凭借自己现有的条件和才力,还是难以完成的.
我觉得,相对于小说和诗歌来说,散文对写作者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
就我个人来说,也是比较喜欢写散文的.
就我的日记,基本上写的都是散文.
其实我是非常渴望去定诗歌的.
我还是觉得,诗词是文学中最高雅、最优秀的一种体裁.
诗词能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最深刻的情感.
我也觉得,只有通过诗词,才能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
通过散文,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总感觉如隔靴搔痒,不能极尽.
可是,写作诗词,我要面临一个巨大的瓶颈。
就是我在诗词写作方面,尽乎于文盲。
就连最基本的格律、音韵这些规则和技巧都掌握不了.
我也看过一些关于诗词创作方面的一些资料.
无奈,觉得所讲述的内容太繁琐,诗词创作要求太严格,自己实在是接受和领会不了.
其实,不用是我,就算是当今大学的一些专门讲授古典诗词的教授,对于诗词创作的一些规则都不能尽详,更不用说却进行创作了.
一些专门讲授古典诗词的教授,对于诗词的研究,也通常是仅限于阅读赏析层面;而难以涉及到实际创作.
因此,我对诗词写作,一直是怀有畏难心理.
觉得诗词这种东西,虽然精妙,但实在是深奥.
像自己这种庸驽之人,能会阅读赏析就已不易了,不敢想象去写.
但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自己竟然在偶然之中,不经意地写了数首诗词,这令我感到很惊喜,同时,也助长了我想要写作诗词的野心。
现在,就要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能在偶然之中,能够不经意地写下数首诗词了.
我觉得,高涨的情感是促成自己写出诗词的关键.
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我的情感也是在不断高涨的.
细心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我的文章,通常开头比较平淡.
之后,越写越流畅.
全文写的比较好的地方,通常是中后半部分.
其中的原因就是:我是一个主要靠情感来写东西的人.
文章开头我也提到:作者写作,主要靠的就是才力和情感.
就我个人来讲:才力是相当微弱和贫瘠的.
之所以自己还能写点东西,关键就是靠情感了.
我写东西,必须要有充沛的情感,没有了情感,我连写一段文字都费劲。
而且我自己感觉,越是在情感激昂的时候,自己写东西就越是有感觉,就越是酣畅。
照理来说,一个普通人,情感应该是比较稳定平和的,不会大起大落,也不会是总有激情的.
然而,我觉得,我却有点儿例外.
也许是自己天生神经敏感,性格脆弱,多愁善感。
因此导致了,一点儿风吹草动,一点外界的干扰,都会使我的情绪产生急遽的变化.
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角度看,我的这种性格,对身体和精神都是不利的.
但是,对于写作来讲,却是大有裨益的.
因为,自己的情绪变化越大,越是激动,反倒越有灵感,越能写出东西来.
而根据我自己的记忆,我在写那数首诗的时候,情绪都亢奋到了极点,达到了不能自持的地步.
因此,可以这么说,是达到极限的激情,促成了我诗词的写作.
(今天就先写到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