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涣璋期待朋友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有时上班不便接电话,所以朋友们最好是给我发短信。因为有时因为工作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但一旦有了空闲,我一定会回复的。我的手机号码是:15010112499。
《还是放不下》
我不是很喜欢《红楼梦》,但很喜欢小说中的一些诗词,比如说《好了歌》和《好了歌·解》。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感觉自己之所以痛苦,还是因为欲望太多、太强,永远都无法满足,永远都是感到失望.
感觉佛教的一些学说很有道理,但觉得执行起来却又很难.
虽然知道一切还是应该放下,却偏偏放不下.
到底该怎么办呢?
很多寺院比世俗还黑暗。
前天去老家的一座寺庙.
有人对庙里的和尚说,自己的儿子要高考,如果要为儿子祈福得怎么办.
和尚说:"如果随喜的话,是二百.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就还得多加钱."
这就是当前的寺院.除了聚敛钱财,几乎不会再做什么了!
感觉还是像以前那样继续混下去吧!
好像人活着,很难再有解脱的办法了.
老家还有基督教堂,修的很漂亮.
但教堂的主人是朝鲜族人.
他说:"当地的鲜族信徒有六七十人;汉族信徒只有二十多人.教堂也对汉族人开放."
我去的时候,很多鲜族信徒正在唱赞歌呢!
场面很温馨,只是我不会韩语,无法参预,只能望洋兴叹了.
宗教是人类灵魂最后的疗伤院了,如果连宗教都被污染了,那么真就是世界末日了.
昨天听广播"东吴相对论"这个栏目.
两位主持人就谈到:当前人们之所以喜爱像《阿凡达》、《2012》、《诸神之战》这样类型的电影,主要是人们在精神和灵魂上都存在着强大的困惑.
其实,《阿凡达》、《2012》、《诸神之战》这些电影,背后都隐藏着相当深刻的宗教教义.
当代人们越来越感到人类自身的渺小,自然力的不可抗拒性,因此,只好求助于宗教了.
两位主持人还讨论:为什么现在人们普遍感到,天灾人祸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惨重?
是不是在以前也发生了很多灾祸,只时因为当时资讯不发达,人们对灾祸的发生的情况,不能获得足够多的信息.
而现在,资讯极发达,人们对灾祸的情况能在第一时间掌握.
因此,人们觉得当前的灾祸要比以前频繁和严重了.
但后来,一位主持人马上推翻了另一位主持人的假设.
觉得在客观上,目前灾害的发生,肯定是要强于以前的.
这和人类自身的原因有很大的关系.
我对一切仍然是很困惑的.
对于唯心主义层面的东西,我依然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
觉得它们说的不是全对的,但却依然有其合理成份的.
两年前,就有朋友将我一生的命运几乎都算透了.
他对我未来妻子的描述,最为详尽。
其实这位朋友所描述的我未来妻子的形象,和我在北京工作时,那些对我很好的女上司的性格特点是很相像的.
这一情况,我也是才发现的.
她们的性格都是很刚强、很干练、很凌厉、很灵敏、很有主见,但其内心都比较善良.
我的性格则正好和她们相反:很柔弱、很窝囊、很迟钝、很木讷、很优柔寡断。
在我同女上司们的交流中,我则像一个需要庇护和关爱的孩子。
而女上司,则扮演着:领导、姐姐、母亲甚至是情人等多重角色。
在她们面前,我是始终处于被支配地位的.
从小到大,我就形成了没有主见的性格.
喜欢听别人对自己发号施令,而没有什么主见.
而我的女上司们,每个人都相当有主意,意志非常坚定,绝不容许别人杵逆自己的意愿.
我想她们之所以对我比较好,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听话吧!
虽然我非常贪玩,上班连一点儿正事都没有,和她们总是嬉笑顽皮的;但是在关键的时候,我还是非常听她们话的.
感觉人与人交往,两人之间的"基本感情"很重要.
如果你们之间的"基本感情"牢固,那么哪怕有一些不如意,也没什么大问题.
比如,我的女上司们明明心里知道:我上班的时候根本就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却还是去宽容和接纳我.
而她们对于有些员工则不然.
这些女上司们对下属的要求还是很严厉的,有些员工也不受她们的待见。
很多员工对她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我对女上司们则不是那么畏惧。
不满意了,或者有什么要求,就会对她们表现出来:
或者是讨价还价,或者是苦苦哀求,或者是破皮耍赖。
反正我心里好像是"有恃无恐"的,总觉得自己只要不是闹的太过分,她们都不会真生气的.
就算有时她们发怒了,也是假装嗔怒。
事情过去了,我们之间的"基本感情"仍然没有遭受破坏。
其实我现在觉得一切都是虚妄的。
而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可靠的就是感情.
而在感情之中,最不可靠的就是男女之情了.
"情到浓处转成薄."
从来没有什么,像男女之情那样脆弱多变.
我觉得我和我的女上司们,有些接近于精神恋爱,起码是我单方面的.
她们都只比我大一岁,却都是有家室有孩子的人了.
据说,女人都有母爱的天性的.
对于那些比自己柔弱的男性,很多女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和保护他.
我和我的女上司们,都彼此说过,我们都很喜欢对方.
当然,她们所说的"喜欢",也许不同于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
我对她们说,我喜欢上单位中的一位女孩儿后,她们也都显得很兴奋、很好奇、很关心,都追问和猜测我那个女孩儿是谁.
她们吃东西的时候,也经常会给.
吃饭的时候,也总是将自己的饭和菜夹给我,生怕我吃不饱.
感觉浮生惘然若梦,若即若离时,最难将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