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3">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看到大家对德甲经营以及融资问题很感兴趣,另外前两天谈论德甲教练水平问题说了点对德甲经营管理以及市场开发的话,感谢孟来姐姐以及vivic mm,春歌对这个问题的评论。</font></p><p><font size="3">德甲的经营同成绩关系大么,肯定是相关的,中等俱乐部因为潜力有限,整天看见那几张教练老脸,你方唱罢我登场,二流外援充斥场上。</font></p><p><font size="3">一,向谁学习</font></p><p><font size="3">德甲以拜仁为代表的一定量的俱乐部多像现代意义的公司,即使所谓的厂队。不说赢利性的问题,首先他的面对的是预算约束问题,而预算约束问题,即使在考虑多期利益情况下也会对当期的预算产生影响,产生非最优的结果。这相当重要,君不见尤文图斯一打意乙,因为财务原因,就大量抛售球员。</font></p><p><font size="3">首先西甲和意甲很难学来,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协会(IMD)统计,意大利约有99%的公司从事“家族业务”,举前两年发生危机的帕尔玛为例子,1987年,帕玛拉特公司在米兰证券交易所首次上市,不过公司控制权仍为坦济家族牢牢掌握,由于股东大会形式化,董事监事重叠化,内部虚伪控制化,其公司存在着较多的非台面的行为,例如关联交易,转移资产以及欺诈行为,对于俱乐部而言,更像是一个黑匣子,我们看不到里面的东西。西甲和意甲好多家族投资足球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甚至赔钱也无所谓,他们是利用足球在别的地方取得优惠条件,因为他们国家在腐败以及钻空子程度上跟中国有一拼,而且国民狂热,他们如同雷神桥之谜上所说那位夫人,热带出生,热带性格。炎热之女,激情之女,他们比德国人少了份冷静,但多了份人们心中的狂放原始生态,利用足球可以煽动政治情绪影响。这和当年中国职业化早期的足球俱乐部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当时的大连万达,在政府支持足球那几年疯狂扩张,到政府对足球态度冷淡之后,立刻撤资。当年皇家马德里因为中国的建筑市场,忙不迭的来中国跟有中信背景的国安合作,到后来因为进展不大,对国安的态度冷淡很多。而德国政治比较清明,人民没有那么多狂热,用足球等开辟别的渠道或者获得政治利益的可能性不大,而俱乐部又多半自负盈亏,当然不能像西甲,意甲那样不计后果的疯狂投资了。五大联赛的兴衰和他们国家产业结构、资本开放度、地区经济平衡都有很有趣的关系。就拿意甲说,尤文、国米、米兰,分别作为汽车、石油和报业财团办足球的代表。尤文大概是能靠经营自己赚钱的(所以它显得比较“刻薄寡恩”)这也和意大利汽车行业的衰落有关,尤文逐渐经济独立有关。另外西甲会员制俱乐部,没有股东一说,没有股份出售,按照颜强的观点,俱乐部会员制是引发这种转会市场暴动的原动力。会员制俱乐部的最大特点就是法律规定它不允许盈利,这样就迫使俱乐部即使赚到了钱,也要想尽办法将这笔钱花出去,而作为会员,每年也要交纳一定数额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是俱乐部的一项收入来源。西甲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的比例在四大联赛中是最高的,这也造成了西甲在投入上的超级大方,甚至不考虑后果的投入,同时管理层要面对会员的压力,西班牙的会员比起英国以及德国的会员决策权力更大。一个反例是,拉科鲁尼亚是公认西甲最“抠”的俱乐部之一,原因也是俱乐部主席伦多伊罗也是最大股东,花自己的钱总是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font></p><p><font size="3">英超倒是可以学,美国以及俄罗斯的那些大亨们为什么能够投资英超,首先不少朋友说阿布是洗黑钱,那我只能说他缺乏对洗黑钱的基本了解,阿布投资只是没有预算约束,这点同德甲俱乐部相差太大。美国大亨利用大量杠杆融资,这跟英超宏微观表现良好是分不开的,这里解释下杠杆融资,他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及资产重组时,以<font color="#eeee11">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font>作为抵押,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收购时候,多半只出少量资金,另外大部分由银行甚至银团出,为了让银行相信自己的收购计划,必须要让他们相信目标物的前景,被杠杆收购的公司,基本条件如下,企业经营比较稳定,收益水平一直比较高。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主要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产品和销售市场多元,能够抵御经济的周期波动。企业财务状况比较良好,负债率较低,有比较充足的流动资金,并且有良好的流动性。在偿还收购负债期间,没有大的资产更新改造。企业现金流量比较稳健,预期有稳定的现金流入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其有合理健全的企业长期发展计划。这跟股票路演的时候让投资者相信很类似,格雷泽收购曼联花费5亿多债务,每年光利息就要4600万,超过曼联2004年净收入的2倍。他为什么敢这么做,而银行为什么敢这么投资,原因很简单,前景。当年那么多俱乐部股市上市,只有曼联表现良好,曼联在鼎盛时期一半工作人员从事足球推广工作,跟一般公司没有两样。</font></p><p><font size="3">上述介绍杠杆收购,只是为了给其一个清白,正因为前景好,才出现杠杆收购。今年杠杆收购俱乐部又多了起来,因为去年,今年的市场主题就是流动性泛滥,泛滥的流动性给了杠杆收购更多的机会,而为了撇去流动性的泡沫,故举曼联而不是新俱乐部为例。</font></p><p><font size="3">二,融资问题</font></p><p><font size="3">在预算约束下德甲中小俱乐部为什么不乐于融资呢,我觉得原因如下。</font></p><p><font size="3">第一条是风险,给证券评级的时候,引入债务有当然的好处,第一可以避税,第二可以使得报表更好看,总资本变大,ROE等数值好看。那些风险大的证券相比一般的债券,其利率往往是无风险利率上加上一个更高的利息,作为德甲中等足球俱乐部而言,偶然性更大,往往这赛季可能在欧冠取得好成绩,而在下赛季门联赛都很差劲,相关产品就收到影响,例如当年的多特蒙德,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国际赛场折戟,就面临着很大的支付风险,前段出现过的多特蒙德的财务报表,你看看它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费了多久的时机才重振雄风,这点引用vivic mm对多特蒙德的评价,“多特的例子当然阻碍了德甲球队的努力向前,可是多特恰恰是在投资这一步上最好的方面典型,他的每一步错误都在指引德甲球队怎么前进,加大投资不是错,错的是掌握投资的不能是头脑不清朝三暮四的领导层,有这样的领导,不管他有没有扔大钱投资,球队的失败总是无法避免的,比如这个赛季开始时的包子”。多特蒙德有钱的时候可以向拜仁抢来罗西基以及凯尔,但是接二连三的欧战糟糕战绩使得其出现支付困难,多特蒙德的领导层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别的俱乐部的老板都要自己想下,要不要进行利率很高的债券融资,在发行债券的时候,利率并不是公司想怎么制定就如何制定的,如同发行股票,并不是自己想订一个市盈率倍数,市场就承认你的市盈率倍数的,而投资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在证券的公允价值上做出一个折价。至于俱乐部管理债券风险,也不是知道久期,凸性几个概念就能够解决的,诸多方面的考虑使得俱乐部老板谨慎进行债券招募。</font></p><p><font size="3">第二利润分配,分钱的问题,俱乐部的来源有如下几项,票房,转播费用,欧洲赛事收入,足球产品收入,广告商赞助。这点我们更关心的是利润的增加幅度,而不是别的。</font></p><p><font size="3">1。票房首先潜力就很小,德甲俱乐部多半坐的满满的</font></p><p><font size="3">2。足球产品收入,这点我跟孟来姐姐谈过,我们做行业分析的跟作她作学术的很不一样,直接就用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速来预测足球产品增速,对德国而言,足球产品并不属于过昂贵的产品,用人均收入增速预期就能很好的解释和预测足球产品的增速,而德国收入增速已经进入稳定状态,同时各地民众对本身俱乐部的忠诚度高,本土足球产品的销售潜力发展也很小。这点的潜力呢,据4月初金融时报报道,德国在今夏重新成为欧盟经济的火车头,GDP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欧盟主要成员国,且略高于整个欧元区的增长水平,这点英超10年来的发展,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分不开,撒切尔进行改革后,英国经济发展确实出现良好势头。德国经济在默克尔的推动下,进行美式改革,这种改革的前景被看好,大众等公司通过人事改革都出现了向上的趋势。但不好的消息也不是没有,市贸新回合的谈判进程对德国影响很大,因为德国是大出口国,同时由于德国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按照索罗增长模型,其人均收入不会增长的过于快,这就造成了本土增速有待观望。</font></p><p><font size="3">3。欧洲赛事收入,就冠军杯而言,当然是很大的奶酪,但是有多少只球队能稳定进入冠军杯呢,两线作战往往会使得其球队在本国联赛中遭到降级危险,联盟杯,在经济收入上比较鸡肋,欧洲赛事收入的波动性也阻碍了俱乐部进一步融资,</font></p><p><font size="3">4,转播费用。这点要2中的国际足球产品销售结合起来说,看看英超,在东南亚以及香港转播费用都卖出了天价,这跟他们本身在那些地方影响力强大分不开,同时也与英超上层公司的运作分不开,当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大对手联赛还处于俱乐部各自为营贩卖电视版权时,英超统一打包的贩售模式,为他们营造英超整体市场创造了条件,在和电视机构谈判时最具话语权。未来3年,英超电视转播收入上涨六成,哪怕是未来降级的俱乐部,也能在这3个赛季里获得3000万英镑以上的电视转播收益。其转播的发展带动了其足球产品的发展,香港街头看到最多的球衣就是曼联,阿森纳,利物浦和切尔西。根据2005年改革前的的分配方案,每家德甲俱乐部可以从电视转播费中获得1300万欧元,但按照鲁梅尼格的说法,“拜仁至少应该获得3000万欧元才能对得起拜仁为德甲做出的贡献。”从中小俱乐部而言,这笔收入的增加潜力也不高,低水平需要开发的平均主义也是改革潜力。</font></p><p><font size="3">也就是说,从1,2,3,4 来看,融资之后可能取得利润增加的可能性以及幅度也不算太大。</font></p><p><font size="3">那我干吗要融资呢,融资后让自己的股本被稀释,让更多人分得我的利润。</font></p><p><font size="3">1990年Gary Meek以及sharokh Saudagaran曾经在自己的经典论文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ancial reporting in a transnational context中指出,五个原因造成了各国会计报表以及表上经营行为的不同,其中第二条就谈到了税收问题,为此专门举出,税收的例子,</font></p><p><font size="3">Continuing to focus on Germany ,its so-called conformity priciple(massgerblichkeitsprinzip)requires that ,in most cases ,an expense also must be used in calculating financial statement income to be deductible for tax purposes .well managed german companies attempt to minimize income for tax purposes.Well managed german companies attempt to minimize income for tax purpsoses.In the united states,on the other hand ,conformity between the tax statemen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required only for the use of LIFO inventory cost-flow assumption.All esle being equal,a us company is likely to report higher income than its german counterpart.</font></p><p><font size="3">如何少报利润对于足球俱乐部而言,既保持费用项目确实发生又让这些费用确实能够带来收益,盖球场以及训练设施是很好的资产选择,基础设施虽然折旧慢,但是每年量大,而且保值功能强,冠名权等可以卖出一定收入。而现在来看,上一轮的投资设施热基本快要过去,沙尔克,拜仁等球队都基本上度过这一阶段,别的方面扩张应该马上要到来2000年皇马正是依靠这些资产的变现度过难关,对于中等俱乐部而言,由于1,2,3,4 ,5的潜力不大,那我剩下少量的可以够打联赛保级的钱混日子的钱就可以,反正充足而又稳定的收入流够我们度日。而相信这种心态是德甲后列俱乐部的共同心态,在博弈上最后达到均衡,最后结果也就是低水平上的均衡了。我不知道德甲俱乐部投资不投资金融产品。</font></p><p><font size="3">其实对于融资风险来说,对于不同联赛的中小俱乐部是共同面对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这同整个国家的情景,甚至在具体点,跟整体联赛运作有关。</font></p><p><font size="3">至于好多俱乐部为什么愿意卖球员给拜仁,这也是现阶段条件下选择,第一,我怀疑有国内外交易的双重税率,这点从哈格里夫斯的转会交易中能够看到。第二,拜仁在霍内斯的带领下,别的不提,起码给钱的信誉是好的,不会像当年罗马引入爱默森的那种情况,现在的钱总是比未来的钱值钱,拜仁一把付清总好于有些拖拖拉拉。德甲现在成了一条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font></p><p><font size="3">不要太指责德甲俱乐部,他们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要远走只能多创造条件。看到俄罗斯投资沙尔克,我心中就是高兴,只要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而适当的压力冲击也是个鞭策作用。</font></p><p><font size="3">三。德甲的蓝海</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德甲如何改革,对于俱乐部而言,对于国家层次而言。用vivic mm的话“,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个球队可以彻底解决的,有些球队就是愿意做饲料鸡。毕竟德国球队的体制和体质,每年报表的压力,造成了球队的目光短浅,要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德国足球的更高层来锐意进取。而在如今欧盟整体的劳工政策下,出台诸如限制外援等政策没有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的整体政策也是非常不便的。那就要看德国足协方面要来扶植什么了?比如为了能有固定的欧战球队,对于欧战得分多和得分少的球队能否给予相应的联赛积分的奖励和处罚,或者对于出战联盟杯的财力弱小的球队给予资金支持等等等等。”</font></p><p><font size="3">德国的税制等默克尔已经开始动手,但并非朝夕之功。</font></p><p><font size="3">除了vivic 的意见,我的意见之一是,德国在俱乐部更高的,可能脱离职业联盟的层次上需要一个好的整体运作机构,来促进2中的国际销售以及4中的转播推广,这个运作机构如何建立,这就得看各个俱乐部和官方的态度以及博弈了。英超联赛创立的初衷在于对英格兰足球进行彻底的改革,其背景是令英格兰球迷不愿提及的灰暗的80年代。因一系列暴力事件后,英格兰各级别联赛的球队在财政方面不堪重负,大批球员流失海外,英格兰联赛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英国足球彻底陷入了历史的最低谷。在此之前,所有英格兰4级联赛都在英格兰足总的管辖之下,足总每年的收入(广告、联赛冠名和电视转播费等等)是平均分配给每支联赛球队,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英格兰的顶级球会开始密谋,希望独立出来自己挣大钱,这其中的一位领头者就是阿森纳的俱乐部副主席David Dein,1991年的夏天,这帮人作出了决议,并得到了英格兰足总的同意。不知道其中的利益博弈过程,但是让英足总交出现代权利取得日后分成,总体来说还是不亏的。当然英超目前的过热,问题也很大,例如其人为制造了很多泡沫。</font></p><p><font size="3">大乱大治。</font></p><p><font size="3">关键要有甜头,让德甲俱乐部真正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出改变。整体昌盛可能是好多年后才能出来的结果,由于委托代理,保守的领导可能没有改革的冲动。而正是因为保守横行,所以呼唤英雄,从俱乐部微观层次上,从整体推广层次上,让德甲俱乐部觉得有利可图,他们才可能做出投资。</font></p><p><font size="3">至于积分上,扣除2003年以及2004年,德甲好日子快到了。</font></p><p><font size="3">用基督山伯爵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来结尾:“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font></p><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