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讨论]如何评价沃勒尔和他的国家队?

[复制链接]
孟来 发表于 2007-12-18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雄守雌,最大化发挥有限资源,莫过沃勒尔。<br/><br/>沃勒尔还是唯一和咱们联盟有过来往的国家队主教练呢,04年回赠过礼物。<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
kateadberg 发表于 2007-12-18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CDEFGHIJK</i>在2007-12-18 20:40:00的发言:</b><p>综上,恳求德国足协,球迷,媒体,如果明年德国意外了一下,大家一定不要给勒夫压力,复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目标是远大的...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多给他时间,正如楼中某位的\"反话\",如果04年能留住沃勒尔06年会是怎样的呢?</p></div><p>我可没说反话 我说的是认真的 因为没有IF 所以成就了克林斯曼</p><p>但是没有沃勒尔根本就不会有克林斯曼也不会有勒夫 So现在也没法假设谁比谁好的可能</p><p>沃勒尔在药厂做的人口贩子也是成功的</p><p>MF 罗小费 基斯林 辛基维茨 Adler 卡斯特罗 明年黑尔默斯 这些德国小孩儿</p><p>还有Gekas 巴内塔 Vidal 哈古伊 这几个外国小朋友 这群小孩刚开始起步呢 只要留得住的话 以后都会有出息的</p>
ABCDEFGHIJK 发表于 2007-12-18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D,不好意思,偶被误导鸟!呸!</p><p>是滴假设已经米有意义,一句话,国家队与俱乐部的建设不同在于:某个位置没人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俱乐部那样哪缺人写张支票就可以了.这么想来,沃勒尔实在不容易了,在德国最青黄不接的年代,至少我们不用像岛国那样缺席04年的一次大赛,还适时的推出几个小字辈,而现在,我们的青训成果有所改善,井喷的才俊才衬托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多么滴伟大,,,,,,,,嘻嘻..........</p>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2-18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39楼的好搞笑,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p><p></p>
Lothar 发表于 2007-12-18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圣西罗1990</i>在2007-12-18 12:25:00的发言:</b><br/><p>当时巴拉克后撤是他主动同教练沟通,提出要加强中场防守的结果,克林斯曼则是顺水推舟。</p><p>事实上直到第一场打哥队,德国队中场防守差的毛病都没有改观,当时记得坛子里还有队长的意见帖。</p><p>克林斯曼做思想工作确实是个高手,赛前他提出的团队精神非常及时。</p><br/></div><p></p><p>说巴拉克主动要求后撤,这个不敢认同.</p><p>记得在拜仁,巴拉克就是不愿意后撤.而后是马加特一点点的施加影响,在巴拉克在拜仁的最后的那半个赛季里,他才逐渐完成后撤的过程的.</p><p>在世界杯热身赛上,克林斯曼在开始的时候也是把巴拉克顶在前面的.好象是到了最后时刻,才确定下来巴拉克后撤.</p>
Lothar 发表于 2007-12-18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CDEFGHIJK</i>在2007-12-17 23:44:00的发言:</b><br/><p>说得好!</p><p>赞赞赞!!!!</p><p>不用说远了,就06年世界杯上克林的主力中场来说,那是02年沃勒尔就已经挖掘出来的,只有一点不同,即弗林斯02是右边卫!06是防守中场..但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场还有个如日中天的迪特玛尔!</p><p>而左路,当时的博德在不来梅可是个如假包换的前锋!还有人敢说沃勒尔保守吗?那么,勒夫让波尔蒂大左前卫也是保守?</p><p>博德退役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小猪,沃勒尔不思进取了吗?</p><p>02年齐格何等威风?04年欧洲杯上不也推出了拉姆?A弗只打过两场德甲联赛就闪电般进入德国国家队.直到06年克林依然沿用,难道鲁迪就一点\"苦劳\"都没有,那么至少鲁迪还试用过欣克尔吧?</p><p>巴拉克是克林时代才后撤的吗?02年他防守韩国人所得的黄牌是偶然的?前锋线的克洛泽02年还只是混迹于凯泽这样的保级球队,可鲁迪给了他全部应该得到的机会.06年克林没有他,可能8强就被潘帕斯雄鹰给灭了..</p><p>合理客观的评价过去才可以更好地总结未来,正如现在的勒夫同样延续着德国足球的光荣传统!</p><p>另外,13楼说的有点到道理,02年的相对成功无形的使沃勒增加了压力,在进攻上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但当时德国足球的大环境我们都知道,德国前锋也就那几个,那几年联赛里印象最突出的就那个马克斯,可他怎么也进不了老沃的法眼...</p><br/></div><p></p><p>给字符串老兄找点小毛病.</p><p>博德一直是一个可踢前锋可踢左前卫/后卫的通才球员.</p><p>在1996欧锦赛上,博德踢的就是左后卫.</p>
kateadberg 发表于 2007-12-18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12-18 23:43:00的发言:</b><br/><p></p><p>给字符串老兄找点小毛病.</p><p>博德一直是一个可踢前锋可踢左前卫/后卫的通才球员.</p><p>在1996欧锦赛上,博德踢的就是左后卫.</p></div><p></p><p>右后右后</p><p>左后海尔默左前齐格</p>
Lothar 发表于 2007-12-19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ateadberg</i>在2007-12-18 23:56:00的发言:</b><br/><p></p><p>右后右后</p><p>左后海尔默左前齐格</p></div><p>小组赛对意大利</p><p>Marco Bode<br/>   für Andreas M&ouml;ller (89.)</p><p>半决赛对英格兰</p><p>Marco Bode<br/>   für Thomas Helmer (110.)</p><p><br/>决赛对捷克<br/>Marco Bode<br/>für Dieter Eilts (46.)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9 0:10:29编辑过]
Lothar 发表于 2007-12-19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02世界杯上的博德</p><p>02世界杯</p><p>对爱尔兰</p><p>Marco Bode<br/>für Miroslav Klose (85.)  </p><p><br/>对喀麦隆</p><p>Marco Bode<br/>   für Carsten Jancker (46.)</p><p>对巴拉圭(首发全场)</p><p>Oliver Kahn<br/>Marko Rehmer<br/>Thomas Linke<br/>Jens Jeremies<br/>Christoph Metzelder<br/>Bernd Schneider<br/>Torsten Frings<br/>Marco Bode<br/>Michael Ballack<br/>Oliver Neuville<br/>Miroslav Klose</p><p>对美国</p><p>Marco Bode<br/>für Oliver Neuville (80.)   </p><p>对韩国(首发全场)</p><p>Oliver Kahn<br/>Torsten Frings<br/>Carsten Ramelow<br/>Thomas Linke<br/>Christoph Metzelder<br/>Bernd Schneider<br/>Dietmar Hamann<br/>Marco Bode<br/>Michael Ballack<br/>Oliver Neuville<br/>Miroslav Klose </p><p>对巴西(首发)<br/>Oliver Kahn<br/>Torsten Frings<br/>Thomas Linke<br/>Carsten Ramelow<br/>Christoph Metzelder<br/>Bernd Schneider<br/>Dietmar Hamann<br/>Jens Jeremies<br/>Marco Bode<br/>Oliver Neuville<br/>Miroslav Klose</p><p>Christian Ziege<br/>für Marco Bode (84.)   </p>
lockey 发表于 2007-12-19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克林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在改革阶段,需要他的人气和外交技巧,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p><p>沃勒尔同样是他那个时代最合适的人选,德国战车走入谷底,推陈出新的条件还不成熟,那时候的德国队需要稳定的成绩,而不是急功近利。</p><p>客观的讲,克林如果出现在02年,那他失败的几率会高很多。</p><p>足球队与球迷来说是一项运动,我们当然可以抛开整体来谈论局部,但对于当事者来说,足球还是一个项目,需要组织者,执行者,策划者,管理者,公关等,这些元素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强大。不论球员、教练,就算是足协一个普通的人事调动也有可能牵动全局。这点,我们可以从中国足球的失败中找到原因。</p>
王佐之才 发表于 2007-12-19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总觉得沃勒尔的德国队更让人放心些,不管比赛好看与否,反正防守好我就喜欢</p>
daxiao_1980 发表于 2007-12-19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近太忙</p><p>我就不多说了</p><p>楼主,你去看看我的帖子,看看能否找到共鸣!</p><p><a href=\"http://www.gerfans.cn/bbs/dispbbs.asp?BoardID=5&amp;ID=81853&amp;replyID=1869159&amp;skin=1\">http://www.gerfans.cn/bbs/dispbbs.asp?BoardID=5&amp;ID=81853&amp;replyID=1869159&amp;skin=1</a></p>
weipim 发表于 2007-12-19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柯灵斯曼的成功离不开勒夫,更离不开沃勒尔打下的基础</p>
ABCDEFGHIJK 发表于 2007-12-19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12-18 23:43:00的发言:</b><br/><p></p><p>给字符串老兄找点小毛病.</p><p>博德一直是一个可踢前锋可踢左前卫/后卫的通才球员.</p><p>在1996欧锦赛上,博德踢的就是左后卫.</p></div><p>晕!这也叫毛病?别断章取义,在不来梅他是主力前锋,正如埃尔茨在不来梅是正宗的后卫,而96年一举成为欧洲杯的最佳阵容中的中场,这就是教练的高明之处。再说博德是通才,这本身就与德国足球的特点有关,拉姆还打过防守中场呢!弗林斯不也在沃勒尔治下先后打过右后、左中、拖后嘛?德国向来不缺全才型球员,包括你头像那位,说来说去,就是教练怎么用!</p><p>还是那个观点,俱乐部不同于国家队,人员配制和后备培养要循序渐进,想一口吃出个胖子,那根本就是毁自己的成绩和前途,这点从历任德国国家队教练的生涯中不难找出。</p><p>同理,国家队教练任命上也不能急功近利,两年换一茬。任何一位伟大的教练建设一支球队都需要时间换空间,温水煮青蛙,哈哈!而沃勒尔的四年之后就准备出成绩和成效了,但很遗憾……</p>
mulinger 发表于 2007-12-20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狂顶38楼的</p><p>02年的德国队,从血统上来说,</p><p>真的很德国造</p><p>是一直纪律和意志打造的传统型德国队</p><p>而现在的德国队在意志和风格上,比以前差了很多</p><p>怀念那时候的纯爷们:齐格,林克,哈曼,扬克,大比,博德……</p><p>个个都是德国男人的精品和典范</p><p> </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bayernlife 发表于 2007-12-20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艰难时期 没有沃勒尔就没有克林斯曼</p>
勒夫的围巾 发表于 2007-12-20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赞美沃勒尔也用不着这么贬低克林斯曼吧~~~至少克帅多次抗足协高层的旨对德国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恐怕全德国也没人有这个魄力~~但是话说回来,德国足协用他更多的是用他的激情和活力,改变国家队死气沉沉的局面~~依我看,等勒夫卸任后,你们就得夸克帅贬勒夫了~~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07-12-22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鲁迪!02年的亚军为低迷的德国足球注入了一股强心剂,这是最重要的,他提拔了很多年轻球员,这些球员在尤尔根的队伍里发挥的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德国足球的重新振作始于鲁迪时代
巨蟹牧羊熊 发表于 2007-12-23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othar</i>在2007-12-17 19:28:00的发言:</b><br/><p>沃勒尔在02世界杯后大概是背上了怕输球的思想包袱,所以,在整个欧锦赛的预选赛中表现得很保守.</p><p>随后在欧锦赛的比赛中也是这样.信赖老将的同时,却没有出奇兵的胆量和信心.</p><p>至少,在对荷兰那场比赛中,我们都会觉得那时候应该早一点把波多尔斯基换上去,而不是用库兰伊接着打.</p><p>换不换恩斯特其实于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很多人都把那个失球记在恩斯特的头上,好象如果恩斯特没有那个失误,德国队就能拿下比赛来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德国队的前锋效率低,没有冲击力,荷兰队在场上一直是在压着德国队踢的.而德国队那个时候打不出有效反击,前场队员起不到牵制荷兰队直攻的作用,所以才会背动.至于恩斯特那个失误,我想,就算不换上恩斯特,迟早也会有人出现问题让荷兰队抓住机会扳平比分的.而且,话说回来,弗林斯的那个进球本来就是一个运气球.</p><p>如果说克林斯曼接手后的国家队与沃勒尔有什么不同的,在战术方面,我看最主要的就是在世界杯比赛中把巴拉克向后撤了.这样的结果一是为德国队前面的进攻预留了空间,二是加强了防守.在比赛精神和信心方面,克林斯曼做得工作可能要多一些.打瑞典那场比赛中德国队的精神面貌是相当出色的,整个球队表现得既自信又攻防有序.但其他的几场对强队的比赛表现得就平常了些.</p><p>至于说克林斯曼重用年轻球员,我个人看法,一是年轻人大量进入国家队是一个必须趋势,二是沃勒尔在此前已经做出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事实上,我们现在来看德国本土球员80年之前出生的球员,有多少是活跃在一线的,又有多少能在排名靠前的球队中打上主力的,我就知道起用那些年轻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p></div><p>我同意你对换波多斯基的构想,这一点沃帅当时保守了,谁让对手是荷兰呢?</p><p>但是为何当时要换下当时攻防表现俱佳的弗林斯呢??</p>
Lothar 发表于 2007-12-23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巨蟹牧羊熊</i>在2007-12-23 9:06:00的发言:</b><br/><p>我同意你对换波多斯基的构想,这一点沃帅当时保守了,谁让对手是荷兰呢?</p><p>但是为何当时要换下当时攻防表现俱佳的弗林斯呢??</p></div><p>换下弗林斯的事情确实不容易理解.</p><p>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我想应该是考虑到弗林斯的体能吧.</p><p>弗林斯在对荷兰那场比赛中可能是出现了消耗过大的情况,这些都是我们看不到,但主教练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会在比赛还有十分二十分钟的时候换某些人下场.</p><p>当时我们在场上看不到弗林斯受伤之类的情况.也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沃勒尔把弗林斯换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准备对捷克的比赛.</p><p>关于当时换波多尔斯基上场的想法是基于波多尔斯基在冲击力方面是强于当时的库兰伊的.波多尔斯基如果在场上的话,会牵制一些荷兰人的进攻,让他们不敢全线反击.但当时我们对波多尔斯基的认识也并不很全面.但感觉在库兰伊就是那种状态的话,还不如换一个上来搏一搏.能赢下荷兰,在当时,无论是在士气上还是在出线形势上都太有益处了.结果沃勒尔根本没有在锋线上做调整.</p><p>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靠这种偶然方式进球的德国队好象都不太容易最终能凭此拿下比赛,都会在比赛中被对手找回去.因为由这场球,我联想到了德国队在1990对英格兰那场.当时布雷默的任意球被沃克挡了一下后变线出老希尔顿扑救不急,但后来沃克那个超过六十米的精准长传让莱因克在三个德国铁卫的包围中把球打入伊尔格纳把守的大门,而当时包括奥根塔勒,科勒的三个德国后卫都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5 10:35 , Processed in 0.02927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