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外電報導]

[复制链接]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人口普查这东西年年都有人做?
FF 发表于 2009-7-28 16: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中国刚计划生育不久,好不好!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人口普查十年一次,世界范围数据20年不更新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这20年间又没有大的人口迁移
爱看不看,随意
你刚才说自己不明白这个不明白那个,现在看你很明白嘛
ballack0926 发表于 2009-7-28 16: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夭壽!!!
从爷爷辈鼓励“生产”,到父辈的“计划生育”。
等“父辈”成了“爷爷辈”,老龄化将达到高潮。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1楼(FF) 的帖子

这20年来中国人口有什么波动吗
FF 发表于 2009-7-28 16: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人口密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什么关系?
FF 发表于 2009-7-28 16: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01楼(FF) 的帖子

引用第104楼第六天魔王于2009-07-28 16:24发表的 回 101楼(FF) 的帖子 :
这20年来中国人口有什么波动吗

这二十年世界人口增长20亿,中国只增加了2亿。
ballack0926 发表于 2009-7-28 16: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1楼FF于2009-07-28 16:22发表的  :
90年,中国刚计划生育不久,好不好!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
最早从1978年底开始提倡生一孩,1980年开始,由原来的大力提倡生一孩,变为一对夫妻只准生一个孩子。
FF 发表于 2009-7-28 16: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注意的是,以338人/Km2的人口密度高居23国中第2位的日本,不但没有采取限制生育的措施,还在积极鼓励生育。日本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许多奇迹的国家,在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之下,日本不但不把人口当作发展的负担,反而当作一种不够用的资源,这是值得各人口大国深思的现象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密度是影响生活水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所以人口密度的趋势不能代表生活水平的趋势
FF 发表于 2009-7-28 16: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人民生活水平没关系的话,稳定下中国人口,不行吗?
为什么一定要减少。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没关系了?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8楼(FF) 的帖子

你以为日本人过的很爽吗?
房价,粮食肉价都是天文数字,人家之所以过的比中国好,是因为人收入分配更平均,公共资源水平更高
关人口密度P事
FF 发表于 2009-7-28 16: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08楼(FF) 的帖子

引用第112楼第六天魔王于2009-07-28 16:38发表的 回 108楼(FF) 的帖子 :
你以为日本人过的很爽吗?
房价,粮食肉价都是天文数字,人家之所以过的比中国好,是因为人收入分配更平均,公共资源水平更高
关人口密度P事

不止是日本,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密度都很大,都超过中国。比如英法德意。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6: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也是一样的,欧洲更甚
再说我说密度比不过中国,你又死活不信,我有么办法
中国去欧洲的人也不少,哪地密度大哪地密度少这个用不着数据去证实
 楼主| neo.matrix 发表于 2009-7-28 16: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wiki 上的資料.........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公民生育,对中国人口实行计划管理的人口控制政策。

据中国政府的官方说法,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中国实际实施的强制一胎政策违背了1968年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规定「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的基本人权。」

历史

    * 1798年英国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学原理》。认为只有自然原因、灾难、道德限制和罪恶才能限制人口过度增长。具体请看人口控制。

    * 1950年代马寅初首先提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人口控制(非计划生育)。但当时人口控制并未真正实行,中国家庭生育未受政府影响。

    * 1970年代末中国人口急剧增长,因人口压力巨大,政府最终设立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计划生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策,此后计划生育逐步强化实施。

    * 1977年8月12-18日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的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

    * 2000年代初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城市)政策调整,1980年代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达适婚年龄,计划生育有一定放松,如独生子女夫妻允许生2胎。

    * 2005年中国大陆媒体出现有关富人超生造成穷人不平等地位的讨论。随后政府立法,根据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者的家庭收入决定具体罚款额。

    * 2007年中国除了河南省以外,其它省市区的条例都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1]

[编辑] 毛泽东

    「我看人类对自己最不会管理,对于工厂的生产,生产布匹,生产桌椅板凳,生产钢铁,他都有计划,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是没有计划,就是无政府主义。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停顿一下。提议设一个委员会,节育委员会」(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计划。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


[编辑] 评价

    * 有人认为,是毛泽东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口「过剩」。但也有人认为毛的政策及其在1976年以后的延续为中国储备了大量的劳动力,为90年代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 50年代相信「人多力量大」,「人不但有一张嘴,还有一双手,可以创造世界」,鼓励中国女性生得越多越光荣,并嘉予有10个以上子女的女性「光荣妈妈」称号。没有采取过鼓励人口增长的措施、反右运动整肃马寅初(北大校长)与人口无关。
    * 理解马尔萨斯理论;「计划生育」一词是毛泽东发明的。

[编辑] 邓小平

    「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1980年3月30日,邓小平在中共理论务虚会的讲话)

    「中国对人口的增长实行严格控制,是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外有些人希望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这是想让中国永远处于贫困状况。」(1986年4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此法律即俗称的强制一胎政策。

注意:「胎」是指成功生育,与一次怀孕的婴儿数量无关,即一次怀孕无论有多少胚胎都算做1胎。

各地计生委负责具体执行本地计划生育政策,通常:

大部分地区农村家庭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则可以生育第二胎;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则只能生育一胎。除汉族壮族等人数超过1000万的少数民族之外的其它少数民族家庭多半可生育2胎,部分地区可生育3胎,视各地法规不同。城市汉族只允许生育1胎。双胞胎、多胞胎已达规定计划生育数的不得再生育。

具体来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等省,实行的是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实行的是农村普遍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西藏地区没有生育孩子数量的限制。其它大部分省在农村实行的政策规定,第一个生的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在城市,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还有六个省规定,在农村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早期,政府提供「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并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来鼓励家庭遵守计划生育政策。[2]

计划生育属于强制执行。通常怀孕早期,或者说流产可行时,计生委将让非计划怀孕者流产。发现在胎儿已经出生后,计生委将依法对该家庭处以大额罚款。现在,此罚款的金额参照该家庭的年收入,为此金额的数倍。例如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1990)规定超生第一胎将「对夫妻双方按其孩子出生前两年平均年经济总收入的三倍处以罚款」。[来源请求]

    * 有反对者[谁?]称部分基层部门在执行计划生育时存在采取野蛮、粗暴的暴力,乘机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并对反抗异议打击报复等的行为。[3]

    * 有反对者[谁?]称计生委等部门迫害反对计划生育者,使没完成计生指标的政府干部被处罚、免职或不能升迁,并认为计生部门不应该令违反计划生育的妇女流产、长期节育。[来源请求]

[编辑] 强制上环

中国大多数地方政府要求生育过的妇女强制上环。由于一些地方的手术标准过低,病发症时有发生。

现在中国50岁左右的被要求上环妇女,患子宫肌瘤,宫劲糜烂,宫颈癌的人数上升。

结果

计划生育结果复杂,对中国人口结构,文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使中国人口增长率达到极低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1990年代末生育率为不到1.3[4],若继续维持计划生育,中国人口达到13.4亿后将快速下降,在2100年降至4.7亿(每下一代相当于上一代人口62%)。政府认为这对中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口的迅速减少可能会造成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和劳动力的不足,从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有些家庭的独生子女若刚成年,因某些事故而忽然死亡,对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理论上计划生育可能造成征兵工作的困难,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该问题实际上没有出现。有些家庭会为了生儿子,在第一胎为女儿时,而选择离婚,另行娶妻,这样会多一次机会再生育多一个,而离婚后的女人就变成单亲家庭了。

政府及各大学统计推测:因人口基数过大,中国大陆人口最高峰在2000年代仍未到来,未来总人口数将依然保持净增长。[来源请求]

    * 反对者认为计划生育推迟社会矛盾爆发、掩盖危机,各种社会问题因「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观念不能解决。

[编辑] 生育文化

    * 随着教育程度及经济水平提高,中国大陆许多城市也面临着与已开发国家同样的窘境:年轻家庭越来越不愿意养育孩子,甚至放弃生育来换取富裕、自由的生活。
    * 在中国大陆一些地区,民众仍存在普遍重男轻女思想(经常是为香火传承)。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和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强壮的男性劳动力对于保障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传统上女儿长大后出嫁会成为夫家的成员,造成父母年老时失去维持生活必须劳动力。所以许多家庭为生男孩,不惜违法受罚款而超计划生育。
    * 在大多数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计划生育促进了男女平等的发展。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男女地位基本平等,新出现了大量的「子随母姓」「合父母姓为子女姓」的取名现象,并且得到舆论的一定支持。
    * 为维持性比例平衡,中国政府严厉禁止采用B超等手段对腹中胎儿进行性别鉴别,但是实际效果甚微。

[编辑] 人口结构

许多人认为计划生育使中华人民共和国:

    * 城市的年轻汉族公民极少有兄弟姐妹
    * 在未来人口达到顶峰之后,人口数目会迅速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
    * 人口结构中迅速出现人口老龄化
    * 因性别鉴定使男女比例失调

(有人认为以上问题将引发社会危机。)

    * 少数民族比例迅速攀升

[编辑] 中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89条规定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第10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的计划生育行政工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一法三规」

一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三规是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它是对宪法原则规定的具体化,是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依据。它与《婚姻法》、《收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地位平等,是专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

立法原则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除了应遵循立法的一般原则外,还遵循了以下原则:

   1.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 全面履行法定责任的原则;
   3. 法制统一的原则;
   4. 依法维权的原则。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计划生育行政法规只有一部,即1991年12月26日由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佩云签发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该《办法》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管理的行政法规,共32条,规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目的,适用范围,管理原则等内容。

人口比例

一些反对者称,参照已开发国家社会的经验,应该担心的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而不是人口爆炸。一胎化政策造成中国「四二一」扭曲型家庭结构(意即四名祖父母与二名父母皆由一名独生子女扶养),让年轻夫妇背负沉重的扶养负担,也让社会高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郑斯林声称: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实行计划生育有关系,但这只是中国老龄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若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将会面临更急迫的人口问题。[5]

[编辑] 男女比例

由于传统重男轻女观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胎化政策造成男婴比例的迅速增加,尤其是农村地区。依现行政策规定,农村人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则不允许第二胎,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则允许第二胎。所以在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和社会保障不够要养儿防老的现实下,胎儿性别选择非常严重——普遍是在农村等地——未来将会出现许多找不到妻子的男性;有学者及女性主义者指出,除了对女性的伤害外、异常的性别比也会伤害男性,让男性心理痛苦、没有娶妻带来的成就感、责任感及安定感,大幅提高男性犯罪率、增加战争可能。目前中国的男性比女性要多3700万人,而2005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118.9:100,男性比女性多20%。[6]这种性别的严重不均衡可能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之内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小城镇以及大城市的严格执行,目前中国大陆中小城镇以及大城市中已很少有男尊女卑的观点,男女平等成为主流,独生子女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大陆男女平等的发展;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只是让女性染上公主病,不能称为两性平等。

[编辑] 资源

[编辑] 经济

计划生育罚款(征收社会抚养费)是乡镇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乡镇政府(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将很难维持下去。[来源请求]
[编辑] 公民权利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民众及专家学者质疑,被指违背公民生育权,用工具实用主义观点看待人口问题,后果严重。许多人认为「计划生育」和「家庭计划」(Family planning)的最大区别在于「计划生育」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除中国计划生育外的家庭计划则是通常可得到政府补助、服务和相关咨询,由民众自愿进行。部分反对者认为,社会中的生育问题应该由家庭自愿决定,政府无权干预。许多国外人权组织一直批评计划生育政策侵犯人权。

[编辑] 增长不平衡

少数民族增长快于汉族,从1953年占全国人口6.1%,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9.44% [7] [8] [9]。2005年全国抽样普查中,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增加2355万人,增长了2.03%;少数民族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少数民族增长速度为汉族7倍以上[10]。在这批新生儿之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2%。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对少数民族在就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和汉族结婚的后代大部分登记成少数民族,无论其少数民族血统的多寡。

城镇居民大多只能生育一胎,而农民大多可以生育两胎,造成城镇居民人口的萎缩。此举被认为和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相矛盾,但是随着大量农民在事实上(即使未获得城市户口)移居城镇,事实上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例在增加,同时亦漠视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矛盾。另外中国城镇人口人均收入比农村人口收入高很多,但一般只有一个孩子,造成大量农村新生儿没有足够的资源获得良好的教育与社会环境;而同时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往往被娇惯,成为中国社会贫富两级分化的人口原因。[11] [12] [13] [14] 进一步,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通常比较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能正确使用计生用品,或者出于其它原因(担心无法负担养育孩子的花费等),少生或者不生孩子。而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通常受制于传统观念,不愿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或者不会使用计生用品,多胎多生。在全世界,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的平均有较少的子女,而计划生育政策会加强这个现象。

[编辑] 独生子女身心

80后成独生子女的代名词。因为一胎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一般都过分溺爱,也产生了一个特有的名字「小皇帝」,指的就是孩子在家里享有皇帝般的地位。所以独生子女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喜与人交往,并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新一代的独生子女所具有的独立的性格特征,无拘无束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法制进程。

这些都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相关讨论。

2007年3月15日,第十届政协会议上,以叶廷芳为首的29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尽快停止执行一胎化,恢复「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政策。叶廷芳说:「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姊妹,其自然成长的天性受到压抑,必然导致人性的变异。」

[编辑] 支持者

中国计划生育的主要支持学者李小平认为计划生育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其认为家庭中第二个孩子是多余的,对中国经济没有意义。进一步的希望在2200年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15]同时,只有中国面积二十五分之一的日本正在为其人口下降(少子化)担心,人口密度很小的美国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0.56%到2200年人口也将达到10亿。

[编辑] 反对者

    * 易富贤(网名中山水寒,水寒),中国中南大学药理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学者,旅美科协会员。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改革论坛网络专家。中国生产力学会特约研究员。他率先在海内外中文网络媒体掀起了一股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思潮。拥有数千万人次网络读者,是民间计划生育政策讨论中影响最大者[1]。著作有《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仲大军作序,香港大风出版社出版,ISBN:9789889972530,《大国空巢》摘要导读—全面系统反思人口政策(连载),《大国空巢》幻灯片:[2]),活跃于天涯小区,光明网,人民网。天益网_天益思想库_易富贤,光明网_光明观察_易富贤文集。
    * 何亚福,雅典学园_何亚福,和讯_何亚福。
    * 茅于轼 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计划生育问题》
    * 邹至庄,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邹至庄:中国人口问题已解决 放松控制会促进经济发展
    * 汪苹,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专家。在中国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关于「人口政策」适当放开的建议》,中国共青团网_年轻一代生育愿望下降,汪苹委员:建议适当放开「人口政策」,经济观察网_全国政协委员汪苹:生孩子是对社会做贡献。
    * 黄敬孚,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所长。在2000年3月召开的中国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关于建议考虑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将独生子女政策改为「二胎」政策的提案]》,在2002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再次提交了《建议从更全面的角度考虑计划生育政策的提案》[3]。
    * 王翔,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江西民生集团董事长。在2005年3月召开的中国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我国统筹推行「二胎制」[4]。
    * 叶廷芳,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在2007年3月召开的中国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叶廷芳等29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我国尽快停止独生子女条例的执行,恢复原先的「一个不少(但必须是自愿),两个正好」的方针[5]。
    * 温思美,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农村经济管理学专家。在2009年3月召开的中国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关于调整我国现行人口生育政策的建议》[6]。
    * 杨支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7]。
    * 余杰:是当今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2008年9月写了一篇长文《谁也不能杀死孩子----写给所有的母亲,也写给所有的父亲》,反对强制计划生育。2008年:民间人口学界的失望与希望。
    * 刘军宁,中国政治学者。2008年8月,他写了一篇题为《自由主义视野中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文章全面批判计划生育理论,[8]。
    * 贺卫方,中国学者,[9]。
    * 黄钟,中国学者,[10]。
    * 十年砍柴,中国学者,[11]。
    * 展江,中国学者,[12]。
    * 旷新年,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大国的博弈归根结底是人口的博弈——《大国空巢》书评。
    * 顾宝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韩国、伊朗低生育率之惑
    *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他建议将目前的「一孩化」政策逐步转变为「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计划生育谋变?——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政策

[编辑] 未来

由于目前过低的生育率,有些学者预言中国人口可能会剧烈减少,甚至有300年后人口将只剩3000万之说。由此有些专家主张放开生育政策,并且开始鼓励生育。[16]但是目前官方暂时并没有松动的说法,在可以预见的10年之内,计划生育可能还会被继续执行。[17]

不过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即是否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却已经逐渐发生改变。截止2007年,中国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于学军表示,中国各省市的实际规定已经放宽。除河南省外,各地都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18]农村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并没有明显减少,相反地农村人无视法律,强行超生三四个子女的情况仍然严重,未来人口是否能够实质性的减少仍是一个问题。
豹II 发表于 2009-7-28 16: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FF啊
日本为什么不停的对外扩张啊?扩张了400年。
你以为他愿意挤在那巴掌大的地方么?

中国适宜人口居住的区域有多大?
我知道浙江70%是山地,福建80%是山地,而这里几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而中国不适宜人口居住的区域,从400毫米降水线开始划,再划掉所有的山地、沙漠和高原。你看看有多大地方
FF 发表于 2009-7-28 17: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去掉一半国土,行不,也就是人口密度乘2.也跟欧洲国家同一水平,没到日本的水平。
豹II 发表于 2009-7-28 17: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天魔王 发表于 2009-7-28 17: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一半是怎么拍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1 16:24 , Processed in 0.03005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