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发展问题上,我有一点自然地理决定论的倾向,当然这个和专业背景以及接受的行业培训有一些关系。
谈谈我的一点认识,主要不是从宋朝政治经济制度,而是从自然地理变迁的角度扯两句。(多数资料来自竺可桢老先生的论文)
1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在秦岭淮河以北占据优势地位,一般都会出现对应的大中央集权王朝,比如汉、唐。而当气候发生变迁,整体气候变冷,则以关中为基础的王朝控制范围必然出现萎缩,最后因为外部游牧民族入侵而解体。
2 扯宋,那么肯定要从之前的唐代开始说。唐代的政治统治中心在关中,在唐的年代里,关中地区比后来的宋以及今天,要暖和很多。唐初甚至有3年西安连冰都没有结。杜甫的诗句“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段成式《酉阳杂俎》, 天宝十年公元年秋, 宫内有几株柑树结实一百五十颗, 味与江南蜀道进贡柑桔一样。同时对应的植物还有梅花,长安皇宫甚至种了很多,唐玄宗有个妃子就叫梅妃。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条件接近今天的江南地区,湿润温暖。农耕人群的分布的广泛以及对应的农耕政权相对稳定也就有的基本的物质和人口分布基础。
3到了北宋,气候状况明显就发生巨大的变化。杭州孤山的有一处著名景点林和靖墓,主人林逋就是以咏梅出名。但是这个时期,整个北方已经见不得大规模种植或者自然生长梅花了。王安石说过“北人初未识, 浑作杏花看”,苏轼写过“ 关中幸无梅, 赖汝充鼎和”。
4等到南宋,情况变的更为严重。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 且冰的坚实足可通车(今天看简直不可思议,北京都冷不到这样);从公元1131年到1260年, 杭州春节降雪,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四月九日(现在的杭州已经黑丝满大街了吧);公元1153年, 金使臣到杭州时, 靠近苏州的运河, 冬天结冰,,需要破冰行船。可见当时江南尚且如此,而传统中原王朝基础的关中、中原农耕区是何等情况。没有了基本农业耕作,就没有农业人口,政权自然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依托。
在中国没有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大项完成初步现代化之前(也就是1970年左右),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事实上都面临粮食短缺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政权统治的基础——粮食,全靠老天掌握。
真正中国解决吃饭问题,破除传统意义的自然地理决定论,是在依托石油工业体系的建立(化肥、农药的生产),水利体系的建立(各级灌区、水库建设),农业良种技术的研究,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的完成(普及到乡镇的农技站、农机站、林技站)这几样条件成熟以后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