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云小虾 于 2013-3-21 09:25 编辑
前言:最近在读瓜迪奥拉的自传(Pep Guardiola:Another Way of Winning, The Biography),颇有感触,他的足球哲学与战术理念改变了过去几年世界足坛对战术,对球员的认识,引领了又一次技术性革命。而这次携手充满天赋与资质的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势必会让球迷们对瓜迪奥拉的再次执教寄予了厚望。我决定撰写此文的想法也是基于这种期望,不过文章本身会主要围绕在如今这支“前瓜迪奥拉”时代的拜仁身上。 如本文的标题所示,这篇系列文会重点围绕在在现代足球从规则到战术的发展,而由此延伸到本文重点—拜仁慕尼黑,其从人员配置到战术思路上与现代足球先进理念的契合点 (我会把时间跨度集中在过去10年这个范围里)。过多地介绍战术性的知识或者单纯地讲故事都不是我的风格,所以我会在文中涉及到历史,数据,时代特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如果有兴趣对某一话题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在回帖中交流。 拜仁从范加尔时代开始,走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完全跟上了现代足球发展的大潮流,而且还在不断完善自身,挖掘潜力。一方面,这离不开管理层与教练组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离不开德国足球过去10年对自身足球理念与环境的改造,为拜仁提供了一批青年才俊。正是二者的紧密结合,才塑造了今天这支在欧洲令人敬畏的球队。 由于时间与篇幅上的限制,我这篇系列文会分成三个篇章发布:后场篇,中场篇,前场篇,每个篇章我都会列出几个现代足球中对球员或者战术中的标志性变化。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后场篇: 阿里戈·萨基:现代足球对球员的定位完全建立在你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具有专职技能的球员。(但是)足球不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与默契的运动吗?或者,足球队伍的建设变成了放入X量的天赋球员,然后用y量的角色球员来平衡? 约瑟夫海因克斯:我们这赛季(2012-2013)取得了进步,我们在防守端以及攻防转换环节做的更好。最让我满意的一点就是每一名球员都意识到了他们既要进攻,也要防守。
我将萨基与海因克斯的两段话作为后场篇的开场白是想为这篇系列文定下一个基调,也同样在探讨一个话题,现代足球场上的球员位置该如何定义?现代足球的战术与阵型一直都在改变,但对足球理念的追求却从未变过。带着自身对足球的理解与思考,我们进入后场篇的介绍。希望随着不断深入地阅读下去,读者们能够对这两位教头的话语有些许认识。
Law 11改变了现代足球的历史 Law 11是国际足联17条规则中阐述最简短,但却是争议最大的规则,即越位规则。在2005年,国际足联对越位规则进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调整。 在这里我就不具体阐述这个规则的细节与争议,简单说明下,即越位的判罚标准由以前单纯地判定身位是否处在最后一名防守队员之前,变成了是否参与或干扰了进攻。 以上图为例,上述两名标注的球员在旧规则下属于越位,但在新规则下则不是。 这次调整的直接结果有三: 1.限制了以往的反越位战术,提供了球队防线前压的先决条件; 2.由于加入了个人判断,裁判的争议判罚急剧增加(克洛泽在2010年欧冠对阵佛罗伦萨的那记进球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3.大力倡导了攻势足球,极大提高了锋线球员的进球效率。梅西,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马里奥•戈麦斯这些进球率接近甚至超过场均1球的球员皆是其规则的受益者。 本赛季欧冠的四支热门夺冠球队,巴萨,皇马,拜仁,多特蒙德,全部是防线前压,大打攻势足球的队伍,正是基于这个大背景之下。
Back Pass Rule对现代足球的推动 Back Pass Rule(简称BPR),又称作回传规则,是国际足联在1992年针对消极的防守策略所采取的的一项改进措施。在1992年之前,领先的球队都会在比赛最后阶段通过后场球员与守门员的来回倒脚来消磨时间。当对方的前锋上抢时,守门员会迅速将后卫传回来的球拿起,然后继续反复。 BPR和Law 11的颁布最主要目的是基于对攻势足球的提倡与发展,而这同时也对后场球员从边卫到中后卫再到守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诺伊尔VS 阿德勒:场内的第11人 延斯·莱曼:诺伊尔会统领一个时代。未来8到10年间,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能够走出他的阴影。他是最好的门将。他善于思考,也比较稳定,而且还是名伟大的运动员。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有许多拜仁球迷对于赫内斯当初为何如此中意于诺伊尔,甚至为他不惜花费了总价值可以超过3000万的转会费,而对当时还如日中天的阿德勒却不理不睬,非常困惑。论门线技术,阿德勒要强于诺伊尔,他的一对一以及惊人的反应速度时常能够扑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必进球,一名传统的shot stopper,德国新一代的卡恩。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阿德勒的处境会在近几年与诺伊尔产生了天壤之别?除开伤病的因素,BPR以及Law 11规则的出现决定了诺伊尔是一名更符合现代足球战术要求的门将。 现代足球对守门员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站在门线上扑出射门。由于BPR规则禁止了无意义的回传倒脚,使得在后场倒脚时只能选择向前,这也就拉开了后防线与门将之间的距离,由此拉开的空挡在当时的反越位规则下,会被反击方利用,因为守门员大多时候都不允许在禁区外活动。不过这对于当时站位较深的4-4-2阵型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诺伊尔正是在新的规则条例下培养出来的现代足球门将,他的活动范围覆盖了整个后场。相信许多球迷应该还记得他在联赛第25轮对阵杜塞尔多夫时,作为第三中卫在后场倒脚的情形。 而随着Law 11的颁布,反越位战术已经被遗弃,此时各队都主动把防线前压,比起90年代末,后场的真空地带被无限放大。这时,守门员就需要作为场上的11th outfielder,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场上第11人来协助参与防守。他们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禁区,甚至可以延伸到中圈。 在进攻端,门将的长传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开大脚,而是成为了具有战术意义的一个进攻发起点。跳过挤压的中场空间,在前场找到前锋的位置,直接策动进攻。巴塞罗那的瓦尔德斯,利物浦的雷拉都是这种战术支点门将的代表。诺伊尔在2011年德国VS土耳其的欧洲杯预选赛上送出的两记长传正体现了他作为现代门将的价值所在。
4-2-3-1的崛起与4-4-2的衰落 现代足球的发展,首先是阵型的发展。当一种阵型成为主流的时候,就必然会有新的阵型的出现来针对其漏洞破解它,随后取而代之。正如弗格森爵士在描述俱乐部与国家队的兴衰所说的:“历史总在重演,风水轮流转”。阵型的发展也是如此,当瓜迪奥拉的恩师JuanManuel Lillo在90年代初开始提倡4-2-3-1阵型的时候,鲜有人会预测到20年后的今天,4-2-3-1会成为取代4-4-2的主流阵型。在2010年世界杯的4强队伍中,有三支是采用的4-2-3-1阵型(西班牙,荷兰,德国)。而历史的重演就在于,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将4-2-3-1带上了巅峰,而实际上4-2-3-1是源自于在1958年跟1970年两夺世界杯的巴西国家队阵型4-2-4,时隔40年后的今天,”过时”的阵型以新的姿态引领了世界足坛的潮流。无独有偶,穆里尼奥手下驰骋英超赛场的切尔西4-3-3也是70年代阿贾克斯王朝的阵型,其也同样是源自4-2-4。 注:4-2-3-1/4-3-3/4-5-1属于同一个战术理念的变形,由于只是站位的前后的问题,所以相互之间可以根据战术需求随意调换。为了便于讲解下图的战术描述,我会将这套阵型统一描述为4-3-3 谈到这里,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下为什么4-3-3会取代4-2-2阵型成为如今足坛的主流阵型。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 在前场,4-4-2的2名前锋VS 2名中卫,人数对等;2名边前卫VS 2名边后卫,人数对等。进攻端,4-4-2对阵4-3-3没有任何人数上的优势。 在中场,4-4-2的2名中场 VS 3名中场,人数处于劣势,而这也就必然导致中场的控制权被4-3-3夺走。 在后场,4-4-2的2名中卫VS 1名前锋,人数占优势;2名边后卫VS边前卫,人数对等。这个时候,4-3-3的变阵就会灵活很多。进攻端,2名边前卫此时可以内切,制造3VS 2的局面;防守端,如果对方的2名边后卫要前插,2名边前卫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拦截。
由于4-4-2中路人数处于劣势,4-3-3多余的一名中场就可以根据需要,前插或者收缩。 如果4-4-2为了夺回中场控制权,将一名边路拉到中路来进行协助,那么边路留下的空挡就会被4-3-3的边后卫所利用。
穆里尼奥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精准地总结: “如果我让三名中场站位成一个三角形—马克莱莱居后,另外两名中场在前,我总会在对阵纯粹的4-4-2阵型时占据优势。因为我总是在中场多一个人。从马克莱莱开始,他是站在中轴线跟后卫线之间。如果没有人紧逼他,他能够看到全场,并且有时间做出下一步的选择;如果有人紧逼他,那么就说明另外一名中场被人放空了;如果对方的边锋过来协助,那么意味着边路留下了空挡,这样就给了我们边后卫或者边锋机会。无论哪种情况,一个纯粹的4-4-2阵容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我们。”
这对于当时普遍还在使用4-4-2阵型的英超球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战术优势,也是穆里尼奥在03-04赛季创纪录夺冠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