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公告]德国将独自实施探月计划 未来5年内重新成为世界顶级太空强国

[复制链接]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15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4 21:07:00的发言:</b><br/><p>德国在航空航天工业的整体实力上绝对在世界前5以内!</p><p>另外中国就别拿出来说了吧</p><p>国内边远地区还有多少人没有解决温饱,国家就花这么多钱搞航天</p><p>我有一同学就北航学设计的</p><p>他们都知道,和我聊起来</p><p>中国的载人飞船零部件基本全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只是自己组装了一下而已</p><p>没任何可炫耀的吧</p></div><p></p><p>咱中国航天做的还算不错的。只是很多东西我们比德国还要低调,国家从来都不宣传,你知道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其实就他目前曝光的这些已经很令人侧目了。</p><p>系统的搞航天的,全世界就4家。中国美国法国俄国。这不是某个零件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发动机的问题,而是一个体制,一个系统的问题。</p><p>至于你说的零部件进口,实话说,中国这些不是自己不会造造,而是实验室搞出来了但量产成本过高,加之可以进口,所以自己不生产。中国很多东西都是实验室已经出来了,但不能规模化生产或规模生产成本过高,最后只好进口。太多太多的东西都是这样的。比方说我一个朋友搞的精细化工项目,国家863计划里面的,项目是“食用油转变为汽油(大致这个意思)”,这个就是用粮食生产能源替代物的。实验室早就搞出来了,生产模拟也模拟了很多遍了,但要用于工业量产,尚不知道何时。不用我多说,谁都能想像这个东西如果能用于实践那意味着什么。</p><p>你一定要举航天的例子,别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前段时间,中国用远程导弹截杀自家报废的气象卫星就可以说明中国的航天事业不容忽视。</p><p></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18:48:00的发言:</b><p>另外,欧盟和德国是怎么个关系,能给个明白的说法么?</p></div><p>我那个标题是<font color=\"#ff0000\">部分国家和地区</font>的全球航空航天技术产业<strong>出口份额</strong>(百分比)</p><p>你不会连这个都理解不了吧</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vilonteen</i>在2007-10-15 20:16:00的发言:</b><br/><p></p><p>咱中国航天做的还算不错的。只是很多东西我们比德国还要低调,国家从来都不宣传,你知道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其实就他目前曝光的这些已经很令人侧目了。</p><p>系统的搞航天的,全世界就4家。中国美国法国俄国。这不是某个零件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发动机的问题,而是一个体制,一个系统的问题。</p><p>至于你说的零部件进口,实话说,中国这些不是自己不会造造,而是实验室搞出来了但量产成本过高,加之可以进口,所以自己不生产。中国很多东西都是实验室已经出来了,但不能规模化生产或规模生产成本过高,最后只好进口。太多太多的东西都是这样的。比方说我一个朋友搞的精细化工项目,国家863计划里面的,项目是“食用油转变为汽油(大致这个意思)”,这个就是用粮食生产能源替代物的。实验室早就搞出来了,生产模拟也模拟了很多遍了,但要用于工业量产,尚不知道何时。不用我多说,谁都能想像这个东西如果能用于实践那意味着什么。</p><p>你一定要举航天的例子,别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前段时间,<strong>中国用远程导弹截杀自家报废的气象卫星就可以说明中国的航天事业不容忽视。</strong></p><p></p></div><p>是不容忽视</p><p>但在国际上人家都不买你东西</p><p>你又能怎么样?</p><p>出口份额的数据我就放在那里</p><p>国际上谁会来买中国的技术?</p><p>未来不可能再会有世界大战了,集团军事对抗了,今后都是经济上的竞争</p><p>谁会赚钱谁就是赢家!</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19:06:00的发言:</b><p>“德国原联邦经济和劳动部长曾经说过:<strong>航空航天工业是德国技术的发动机</strong>.它几乎与所有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有关: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调节技术等等...德国全部都是领先者。” 这样的大话 我是没听说过。我相信现在的德国部长也不会说这种话</p></div><p>哈哈</p><p>你没听过不代表就没有啊</p><p>是不是</p><p>你没听说过的东西多了</p><p>难道这个世界就只有你所知道的哪些?</p><p>S:外交部交流处出过一本德国概况</p><p>如果你能搞的到的话,建议你翻到第283页看看吧</p><p><a href=\"http://www.auswaertiges-amt.de/diplo/de/Startseite.html\">http://www.auswaertiges-amt.de/diplo/de/Startseite.html</a></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19:06:00的发言:</b><br/><p></p><p>你北航同学学什么设计的?载人飞船零部件基本全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出处是什么?别又是同学的什么师兄说……</p><p>航天德国有像样的成品么?运载火箭,飞船,卫星 说个品牌出来</p><p>航天遥感我用的多了,美国landsat 法国spot 我们甚至用印度星数据 怎么没见德国的,据说头一颗德国自己的合成孔径星刚上天,4个月了还没调试完</p><p>航空德国近20年除了一个联合研制的EF-2000(3代半),有什么独立的产品么,梅赛施密特历史再牛,现在照样不是波音、格鲁门、达索、苏霍伊的对手。法国人吹牛皮,幻影系列,台风系列都出来,英国靠着美国老子没有新飞机项目,可人家的罗罗,照样从军品到民品种类齐全,日本人是吹牛皮H-2A也照样把“月亮女神”吹上月球了。</p><p>德国航天航空地位不高,不完全是德国人的问题(美国人限制发展,日本航空也有一样的问题),具体一些技术也有长处,但是总体上依然是依托于欧盟、欧空局在发展。所以没有必要 把明明不好的说成好,实事求是才对。</p><p>“德国原联邦经济和劳动部长曾经说过:<strong>航空航天工业是德国技术的发动机</strong>.它几乎与所有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有关: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调节技术等等...德国全部都是领先者。” 这样的大话 我是没听说过。我相信现在的德国部长也不会说这种话</p></div><p>二战之后,德国是不允许搞纯军工企业的 </p><p>寓军于民是战后德国国防军事工业发展的特点. </p><p>在德国,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均由地方企业承包,国防科研亦委托地方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这既是由战后初期不允许德国发展军事工业部门所决定的,也是由于后来德国政府为节省资金而不愿意筹建军事工业部门所致. </p><p>德国国防部没有下辖的独立军工企业,也不设国防科研机构. </p><p>德国工业界根本就没有美英法等国那种军工联合会或协会之类的组织,仅在国防部中设立一个名为"军工经济工作组"的咨询机构作为工业界和军方合作交流的场所,重要的从事军品生产的企业在这个组内派驻代表. </p><p><font color=\"#ff0000\">你拿MBB和波音、格鲁门、达索、苏霍伊比,本身就是很可笑的</font></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不懂德语 那个网页我看不懂</p><p>还是那个数据的问题,为什么会没有俄罗斯?具体数据出处是什么?另外,需要把军品和民品分开,因为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出口受限制是不能忽略不计的。</p><p>另外,出口额和出口技术产品构成不是一回事。能出口大量高性能半导体产品的日本,却无法独立完成现代作战飞机的设计,它的产值再大,也只是一个附庸。从这个角度讲,有这种系统能力的,只有美,俄,法三家。中国由于在航空发动机上的瓶颈,和德国一样排不上号。</p><p>我不是做电子,材料什么的 那些我不懂,那个部长说的测量领先,我就要怀疑</p><p>测量用的全站仪,莱卡、蔡司确实是最好的,这也是德国光学仪器的强项,但是国内的南方测绘(他们副总是我老师),日本的尼康同样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p><p>技术发展到今天,GPS测量,卫星遥感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测量技术,光学仪器现基本在只用于大比例尺如1:200,1:500左右的工程测量。而且他比例尺的大地测量,对地观测,光学仪器已经被抛开了。美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其GPS系统发展的非常完善和成熟,而对地遥感观测技术,更无需多言,民用的quickbird空间分辨率都已达0.61米,更不要说军用的了。实际情况是美国人站在技术的前沿并统治着市场,中国的北斗计划已经开始陆续实施,现在已经有3星上天,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的卫星定位体系,至于欧洲人到现在还在为伽利略扯皮(这个计划我们也参与了,投了20亿,希望能掺和一下)。</p><p>以上是硬件,软件的话,涉及遥感和GIS的东西,也基本都是美国的。ESRI的ArcGIS和<font size=\"2\">Erdas,几乎就是两个领域的代名词(澳大利亚的em最近也不错)。</font></p><p>德国部长不是神,说的话不是圣旨,技术是实实在在东西</p><p>关于中国航空航天我不多说了,免得成了政治贴,但是中国航空航天比我们国绝大多数行业都要争气,并值得我们自豪</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5 21:14:08编辑过]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5 21:05:00的发言:</b><br/><p>二战之后,德国是不允许搞纯军工企业的 </p><p>寓军于民是战后德国国防军事工业发展的特点. </p><p>在德国,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均由地方企业承包,国防科研亦委托地方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这既是由战后初期不允许德国发展军事工业部门所决定的,也是由于后来德国政府为节省资金而不愿意筹建军事工业部门所致. </p><p>德国国防部没有下辖的独立军工企业,也不设国防科研机构. </p><p>德国工业界根本就没有美英法等国那种军工联合会或协会之类的组织,仅在国防部中设立一个名为"军工经济工作组"的咨询机构作为工业界和军方合作交流的场所,重要的从事军品生产的企业在这个组内派驻代表. </p><p><font color=\"#ff0000\">你拿MBB和波音、格鲁门、达索、苏霍伊比,本身就是很可笑的</font></p></div><p></p><p>所以我说德国航空航天落伍,不全是德国人的问题,美国人在设置障碍</p><p>但是航空航天从来都是有军方背景的   德国人落伍也是事实</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19:08:00的发言:</b><br/><p></p>原子弹那群人还真基本就是德国人,可为什么德国人自己没弄出来?你怪谁去?</div><p>Nazi德国自己之后就不想搞,你以为Nazi德国真的搞不出来啊.</p><p>从1942年开始,当时Nazi德国负责军事研究的Erich Schumann和Emil Leeb将军开始对核能失去信心,大幅减少了研究经费,并将研究活动收缩到了柏林郊外的狄布纳实验室,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的工作几乎完全停止.</p><p>战争中Nazi德国的高级研究活动都是在军械局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当时德国军方的兴趣重点已经转移到了更加实用的V型武器的研究上.德国的铀研究没成功的造出原子武器来没什么奇怪的.</p><p></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5 21:25:00的发言:</b><br/><p><font color=\"#ff0000\">Nazi德国自己之后就不想搞,你以为Nazi德国真的搞不出来啊.</font></p><p>从1942年开始,当时Nazi德国负责军事研究的Erich Schumann和Emil Leeb将军开始对核能失去信心,大幅减少了研究经费,并将研究活动收缩到了柏林郊外的狄布纳实验室,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的工作几乎完全停止.</p><p>战争中Nazi德国的高级研究活动都是在军械局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当时德国军方的兴趣重点已经转移到了更加实用的V型武器的研究上.德国的铀研究没成功的造出原子武器来没什么奇怪的.</p><p></p></div><p>对此我就不表态了</p><p>这帖子我只说航空航天以及附属产业 政治历史不扯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5 21:33:39编辑过]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21:06:00的发言:</b><br/><p>我不懂德语 那个网页我看不懂</p><p>还是那个数据的问题,为什么会没有俄罗斯?具体数据出处是什么?另外,需要把军品和民品分开,因为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出口受限制是不能忽略不计的。</p><p>另外,出口额和出口技术产品构成不是一回事。能出口大量高性能半导体产品的日本,却无法独立完成现代作战飞机的设计,它的产值再大,也只是一个附庸。从这个角度讲,有这种系统能力的,只有美,俄,法三家。中国由于在航空发动机上的瓶颈,和德国一样排不上号。</p><p>我不是做电子,材料什么的 那些我不懂,那个部长说的测量领先,我就要怀疑</p><p>测量用的全站仪,莱卡、蔡司确实是最好的,这也是德国光学仪器的强项,但是国内的南方测绘(他们副总是我老师),日本的尼康同样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p><p>技术发展到今天,GPS测量,卫星遥感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测量技术,光学仪器现基本在只用于大比例尺如1:200,1:500左右的工程测量。而且他比例尺的大地测量,对地观测,光学仪器已经被抛开了。美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其GPS系统发展的非常完善和成熟,而对地遥感观测技术,更无需多言,民用的quickbird空间分辨率都已达0.61米,更不要说军用的了。实际情况是美国人站在技术的前沿并统治着市场,中国的北斗计划已经开始陆续实施,现在已经有3星上天,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的卫星定位体系,至于欧洲人到现在还在为伽利略扯皮(这个计划我们也参与了,投了20亿,希望能掺和一下)。</p><p>以上是硬件,软件的话,涉及遥感和GIS的东西,也基本都是美国的。ESRI的ArcGIS和<font size=\"2\">Erdas,几乎就是两个领域的代名词(澳大利亚的em最近也不错)。</font></p><p>德国部长不是神,说的话不是圣旨,技术是实实在在东西</p><p>关于中国航空航天我不多说了,免得成了政治贴,但是中国航空航天比我们国绝大多数行业都要争气,并值得我们自豪</p><br/></div><p>数据都是来自一本书</p><p>科技部调研室编写的<<2007年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译丛之五 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这本书</p><p>那个数据是来自:</p><p>2003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高技术产业出口份额一表</p><p>里面就有航空航天一项,另外还有通信设备,制药,计算机/办公设备和科学仪器</p><p>这里面没有俄罗斯和法国也是很正常的</p><p>----------------------------------------------------------------------------------------------</p><p>另外日本并不是没有能力独立完成现代作战飞机的设计,而是它不想做(这点要搞清楚的) 没能力做和不想做是两个概念</p><p>人家没做,不等于没能力做</p><p>世界各国整体技术力排名,日本世界第二,德国世界第三</p><p>你说他们真的要做,还会做不到么?</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21:07:00的发言:</b><br/><p></p><p>所以我说德国航空航天落伍,不全是德国人的问题,美国人在设置障碍</p><p>但是航空航天从来都是有军方背景的   德国人落伍也是事实</p></div><p></p><p>德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到底落不落伍</p><p>过几年之后就可以见分晓了</p><p></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日本当然想做,但是航空业它先天不足,没有大型风洞、气动布局照抄f-16(大家可以看看上图,兄弟啊)</p><p>发动机自己做不了,装了通用的F110-GE-129</p><p>费了好大力气 结果美国主子不乐意了 F-2的数量也是大大压缩</p><p>这就是航空工业不成体系,被美国人掌握的结果</p><p>相比较而言,德国依托欧洲,大家合作弄出了EF-2000,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的</p><p>科技强国不等于门门都强 </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5 21:42:00的发言:</b><br/><p></p><p>德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到底落不落伍</p><p>过几年之后就可以见分晓了</p><p></p></div><p></p><p>过两年,航天上,中国神舟估计会继续发射,北斗开始成体系,长征5大推力也该市场化发射了</p><p>至于美国,我也懒得提它</p><p>德国要能用2,3年走完其他国家花费4,50年建立的航天工业体系,就看它的本事了</p><p>民用航空,欧盟有空客,德国在部分技术上不会落伍</p><p>军用上,会被美国越拉越大,除非德国改变初衷,承认EF-2000出来就已经落伍,学习英国引进f-35(f-22是不可能)</p><p>事实上,所有这一些都不会发生,因为现在安于利用欧盟做画皮出现的德国,根本就不需要独立建设空间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各种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昂贵的航空兵力量</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德国宇航中心的官网</p><p>里面有英文版</p><p>你有时间还是去看看吧</p><p><a href=\"http://www.dlr.de/\">http://www.dlr.de/</a></p>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6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查了本资料</p><p>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写的&lt;&lt;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gt;&gt;</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里面专门介绍的德国的</p><p>摘一段下来:</p><font size=\"4\"><font face=\"仿宋_GB2312\"><span lang=\"EN-US\"><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根据欧盟<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2\" month=\"1\" year=\"2006\"><span lang=\"EN-US\">2006</span>年<span lang=\"EN-US\">1</span>月<span lang=\"EN-US\">12</span>日</chsdate>发表的第五版<span lang=\"EN-US\">&lt;&lt;</span>欧洲创新排行榜<span lang=\"EN-US\">&gt;&gt;,</span>芬兰、瑞典、瑞士、德国和丹麦继续领先欧洲创新<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p> </p></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瑞典、瑞士、芬兰、德国、丹麦、美国和日本这<span lang=\"EN-US\">7</span>个国家也一起被列为全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p> </p></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对世界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专利数,德国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研究密集型产品世界市场份额,德国占<span lang=\"EN-US\">16.2%</span>,与美国平分秋色,同居世界第一。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医学科学国际权威刊物发表的论文,<span lang=\"EN-US\">10.4%</span>来自德国。医疗技术在专利数和世界贸易份额两方面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医疗成像技术、造影剂和生物芯片水平世界领先。能源技术基础研究和科研条件世界一流,现代发电厂技术、光伏电池技术、风能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风力发电设备<span lang=\"EN-US\">50%</span>以上出口,光伏电池占世界市场的<span lang=\"EN-US\">1/4</span>的份额。环保技术产品占世界市场<span lang=\"EN-US\">19%</span>的份额,环境检测、控制、调节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噪音防护技术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汽车和火车机车制造、车用轻型材料、新型动力装置、发动机和变速箱、辅助自动驾驶技术、整车制造、车辆通信和交通管理技术以及生物燃料技术等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航空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拥有先进的科研机构和科研设施。<font color=\"#ff0000\">航天技术,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方面,具有从个别组件生产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能力,在大型航天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导航系统、运载火箭、国际空间站)建设中具有承担重要系统单元设计、制造的能力;在伽利略项目中起了领导作用。</font>光学显微镜和创新型照明技术产品,主导世界市场。先进的制造技术,机器制造业<span lang=\"EN-US\">70%</span>以上的产品出口,占世界市场<span lang=\"EN-US\">18.3%</span>的份额,超过日本<span lang=\"EN-US\">(12.7%)</span>和美国<span lang=\"EN-US\">(12.6%);</span>。<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p></span></font></font>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6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21:06:00的发言:</b><p>另外,出口额和出口技术产品构成不是一回事。能出口大量高性能半导体产品的日本,<font color=\"#f70909\">却无法独立完成现代作战飞机的设计</font>,它的产值再大,也只是一个附庸。从这个角度讲,有这种系统能力的,只有美,俄,法三家。中国由于在航空发动机上的瓶颈,和德国一样排不上号。</p><br/></div><p>日本自研隐形战机 研制技术亚洲领先</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div align=\"center\"><font class=\"f12\"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80\">日本四代隐形战机先进技术验证机全尺寸模型 [资料图片]</font></div><p>    <font color=\"#008000\">今年以来,日本媒体多次报道说,由于美国不愿销售最先进的新型隐形战斗机F-22,日本不得不自行研制隐形战斗机。然而,日本一直不愿透露未来隐形战斗机的细节。近日,美国媒体第一次公布了日本隐形战斗机的录像。日本隐形战斗机终于“原形毕露”。</font>
        </p><p>    <strong>录像“曝光”日本隐形战机</strong>
        </p><p>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杂志报道,近年来,日本一直加紧开发自己的隐形战斗机。它就是日本防卫省的ATD-X项目,由日本技术研究发展所负责设计。目前,日本防卫省正寻求2008财年1.38亿美元的拨款,以继续进行隐形战斗机的研制。 </p><p>    《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披露说,日本ATD-X项目发展很快,已在法国进行了隐形技术的测试。法国在雷恩附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雷达反射截面室内测试场,可以测试任何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以了解其遭到雷达探测后的信号大小。早在2005年9月到11月之间,日本隐形战斗机模型就秘密运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隐形效果的测试,包括整个雷达反射截面、机体吸波性能和发动机红外辐射等。 </p><p>    《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还公开了日本隐形战斗机ATD-X的录像,包括在法国进行测试的几乎全尺寸模型、1/5尺寸模型,另外还有隐形结构基础上的矢量推力系统地面测试画面等。这是日本隐形战斗机第一次“大白天下”。 </p><p>    从公布的录像来看,日本隐形战斗机实际上是F-22的翻版,整个外形几乎一模一样,配备两台具有矢量推力的发动机,虽然看不到武器,但所有武器似乎也是内置的。如此看来,日本隐形战斗机为了“少走弯路”,几乎“全盘借鉴”了F-22的设计思路。目前,日本官方尚未就隐形战斗机遭遇“曝光”一事做出正式表态。 </p><p> <strong> 日隐形战斗机领先亚洲</strong>
        </p><p>    目前,亚洲地区还没有其它国家的隐形战斗机被公开“曝光”。在世界其它地区,除俄罗斯前不久曾有媒体公布其未来隐形战斗机图外,也没有其它国家公布类似的隐形战斗机图。从目前已公开的情况来看,日本隐形战斗机的研制似乎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p><p>    日隐形战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在美国技术援助下,曾成功研制了类似F-16的F-2喷气战斗机。今年2月,美国最先进的F-22第一次海外部署日本冲绳,与日本战斗机F-15进行了第一次联合演习,给日本方面“亲身体验”留下了绝佳机遇。日本世界问题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就称,“日本的确已拥有研制隐形战机的良好技术基础”。《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也认为,日本隐形战斗机的发展,得益于F-2的联合研制。 </p><p>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就一直没有独自研制自己的战斗机,这是日本30多年来第一次独自开发自己的战斗机。《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载文认为,日本隐形战斗机的研制还将为其它隐形兵器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包括隐形巡航导弹和隐形无人战机等。 </p><p>    不过,日本将来即使成功开发了隐形战斗机,作战能力也难以与F-22相比。日本一位专家曾表示,ATD-X隐形战斗机一些核心技术系统还需要外来协助。日本一些官员也透露,未来实用型隐形战斗机要比目前的展示机小,如果2008年得到政府资助的话,实用型隐形战斗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大约2020年进入航空自卫队服役</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6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思维的民族</i>在2007-10-16 8:55:00的发言:</b><br/><p>我查了本资料</p><p>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写的&lt;&lt;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7&gt;&gt;</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里面专门介绍的德国的</p><p>摘一段下来:</p><font size=\"4\"><font face=\"仿宋_GB2312\"><span lang=\"EN-US\"><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font color=\"#ff0000\">航天技术,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方面,具有从个别组件生产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能力,在大型航天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导航系统、运载火箭、国际空间站)建设中具有承担重要系统单元设计、制造的能力;在伽利略项目中起了领导作用。</font>光学显微镜和创新型照明技术产品,主导世界市场。先进的制造技术,机器制造业<span lang=\"EN-US\">70%</span>以上的产品出口,占世界市场<span lang=\"EN-US\">18.3%</span>的份额,超过日本<span lang=\"EN-US\">(12.7%)</span>和美国<span lang=\"EN-US\">(12.6%);</span>。<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p><p></p><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p></span></font></font></div><p>我说的没错吧,德国目前就是单元设计和制造的状态,航天工业体系不完整,大多都是在欧空局的框架之下。</p><p>至于伽利略……咱们北斗1代已经全部上天,2代也3星上天 伽利略在哪呢?</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6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另外,<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思维的民族 同志</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拿个全尺寸模型出来有意思么?</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你拿个日本产的中推涡扇出来或者拿个大型风洞出来,也比拿个1:1的模型有说服力  </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日本航天体系比航空体系完善  这是事实</font></strong></p><p>即便是你引用的文章,自己不也承认,30年来没有独立研制飞机(f-2虽然抄袭,也算它是好了),没有核心技术,甚至全尺寸模型对雷达的反射效果的检测都要跑到法国去 ……  不是都说明了日本这样的科技大国,在航空业一样是短板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6 11:19:43编辑过]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6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6 11:13:00的发言:</b><br/><p>我说的没错吧,德国目前就是<font color=\"#ff0000\">单元</font>设计和制造的状态,航天工业体系不完整,大多都是在欧空局的框架之下。</p><p>至于伽利略……咱们北斗1代已经全部上天,2代也3星上天 伽利略在哪呢?</p></div><p>在单元前面还要加个系统两字!</p><p>你是故意选择性的看不见还是什么</p><p>系统单元和单元完全两个概念</p><p>航天工业体系完不完整我也不多说了,大家看了都知道.你非要认为不完整我也没办法</p><p>反正所有的数据和报告都放在这里</p><p>最后我只想说,实事求是一些吧</p><p>眼光别总是停留在过去!</p>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6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6 11:15:00的发言:</b><br/><p>另外,<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思维的民族 同志</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拿个全尺寸模型出来有意思么?</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你拿个日本产的中推涡扇出来或者拿个大型风洞出来,也比拿个1:1的模型有说服力  </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日本航天体系比航空体系完善  这是事实</font></strong></p><p>即便是你引用的文章,自己不也承认,30年来没有独立研制飞机(f-2虽然抄袭,也算它是好了),没有核心技术,甚至全尺寸模型对雷达的反射效果的检测都要跑到法国去 ……  不是都说明了日本这样的科技大国,在航空业一样是<font color=\"#ff0000\">短板么</font>?</p><br/></div><p>短板</p><p>呵呵</p><p>人家只是短板,都可以领先亚洲</p><p>你要说到抄袭和模仿</p><p>我就可以这么说,二战后美苏喷气式飞机的起步都是抄袭和模仿德国的成果</p><p>你怎么说?!</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1:04 , Processed in 0.03131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